桃褐腐病

合集下载

桃树褐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

桃树褐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

桃树褐腐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等作者:李国军陈小敏等来源:《果农之友》2009年第09期桃树褐腐病主要危害桃树的花、叶、果和一年生幼嫩新梢。

近年来,在枣阳市已逐渐成为危害桃树的主要病害,以危害幼树新梢为主,一次梢、二次梢和三次梢均能受害,一般在枝条基部受害后,发生溃疡,病斑环绕枝条一圈后。

枝条枯死并从基部折断,同时伴随流胶发生。

危害严重的当年就能导致整个大枝甚至整棵树枯死,给果园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根据几年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此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1 发生规律褐腐病病菌在僵果和枝梢溃疡组织中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在通常情况下先侵染花和叶片,5月中旬以后侵染枝梢和果实,此后出现反复侵染,在我市一般以幼树枝梢受害最重。

分生孢子萌发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萌发温度为24~26℃。

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4~25℃,桃园病害流行温度为21~27℃。

2病害流行条件2.1品种抗性油桃较易感病,白桃抗病较强,枣阳市栽培的油桃品种中五月火、曙光、潍坊系列油桃等均不抗褐腐病。

2.2气候因素高温多湿是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5~7月多雨潮湿,褐腐病常流行成灾。

2.3栽培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地势低洼,土壤黏重的桃园发生危害较重。

冬季清园不彻底,病菌基数逐年加大,也是造成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2.4 防治不当用药防治不及时,不注意发病前的预防,发现病斑时才进行防治,错过了防治最佳时期。

既浪费药液,又不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3防治措施3.1 清除病源结合冬季修剪,彻底清除病虫害僵果、残枝落叶,集中带出果园烧毁,以降低病虫越冬基数,减轻来年发生危害程度。

3.2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抗病品种,确定合理栽植密度。

适时夏剪,确保果园通风透光;生产管理过程中,大景施用有机肥,减少氮肥施用。

增加磷钾肥及钙肥的用量。

改良土壤结构,提高树体抗性;疏通沟厢雨季做到排明滤暗。

降低园内湿度。

3.3喷药防治桃树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倍液进行芽前消毒,落花后10天左右喷布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

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摘要介绍了周口市川汇区和西华县桃区的桃树疮痂病和褐腐病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并提出了防治技术,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桃树;果实病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技术桃疮痂病和桃褐腐病都是桃树上常见的果实病害[1],在周口川汇区、西华县桃区发病率较高。

现将这2种病害的症状鉴别、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桃疮痂病1.1症状鉴别果实的肩部受害最早最重。

病斑早期为暗褐色小圆点,后期变成黑色痣状斑点。

病斑大小为2~3 mm,严重时病斑连片。

病菌只在果实表皮组织内扩展。

当病组织死亡后,果肉继续生长,造成果实表皮龟裂。

嫩枝受害后则形成稍隆起的圆形病斑。

病斑浅褐色,常有流胶产生。

叶片受害后,其背面出现不规则的淡褐色病斑。

病斑较小,后期病斑可造成穿孔[2]。

1.2病原及发病规律病原为半知菌类嗜果枝孢菌。

病菌以菌丝体在枝条的病组织内越冬。

翌年4—5月,病组织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果实、枝条和叶片上,引起初次侵染。

病菌在果实上的潜伏期较长,为40~70 d,在新梢和叶片上为25~45 d。

因此,早熟品种的果实尚未表现症状就被采收,往往被误认为是抗病品种,而晚熟品种发病症状严重,往往被认为是不抗病品种。

气温在10 ℃以上时,枝条上的病斑开始产生孢子。

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0~28 ℃,湿度为80%以上。

多雨和潮湿天气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1.3防治技术一是农业防治。

在冬剪时,剪除重病枝及枯梢,以减少越冬菌源。

生长季节适时夏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可有效地减轻发病。

对大型果品种,在生理落果后,进行疏果和定果,然后套袋,既可防病,又可提高桃果的外观品质。

二是化学防治。

春季发芽前全树喷1∶1∶100倍波尔多液,或3~5 °Bé石硫合剂,或五氯酚钠200倍液。

谢花后15 d,喷布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3]。

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

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的防治效果

科普惠农毁田间过早或过晚抽发的不整齐嫩梢,使夏、秋梢抽发整齐、健壮,以降低虫口密度,减少喷药次数。

当嫩芽长到1~2c m 时,全株抹除零星抽发的夏梢或秋梢,5d 抹一次,连续抹数次,以刺激更多的芽抽发,使其抽发整齐。

放梢时间因气候和品种而异,应掌握在虫口密度低时放梢。

另外,冬季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枝,以减少越冬虫口基数,可减轻下年潜叶蛾的为害。

3.2生物防治新梢萌发期,在果园释放寄生蜂,以蜂控虫。

也可用苏云金杆菌进行叶面喷雾,以菌治虫,减少害虫的发生。

3.3化学防治!"!"#!"#$防治适期为新梢大量抽发、嫩叶长达0.5~3.0c m ,防治指标为嫩叶受害率在10%~20%时喷第一次药,以后每隔7~10d 喷一次药,连喷2~3次。

!"!"$"%&'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5%除虫脲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3000~3500倍液、20%甲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50%潜克可湿性粉剂3500~4000倍液、2.5%联苯菊酯乳油40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液等,以上药剂要交替使用,以免潜叶蛾产生抗药性。

K 【科普惠农植物保护与栽培Z H I WUB A OH UY UZ A I P E I 桃褐腐病又名果腐病,主要为害桃子的果实,在莱阳市桃产区均有发生。

发病初期果面出现褐色圆斑,病部果肉褐腐,几天内病斑即可扩散至整个果面,后期病果全部腐烂,造成大量落果。

该病侵染途径多,侵染期长,自幼果至成熟乃至采收后都能感染。

而以成熟期发病更多且流行最快,侵染和蔓延迅速,常造成严重损失。

为此,笔者选用4种药剂对桃褐腐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旨在为当地控制桃褐腐病流行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试验在莱阳市团旺镇东马家泊村万春光桃园进行。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桃树褐腐病是由桃黄曲霉(Monilinia laxa)和桃粉蚜(Myzus persicae)共同引起的一种病害。

这种病害主要影响桃树果实和叶片,会导致果实腐烂,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

为了防治桃树褐腐病,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治方法:1.清除病害源:病害源主要包括感染了褐腐病的果实和感染了桃粉蚜的树叶。

这些病害源容易传播病害,因此应该及时清除。

在果树采摘季节,应该及时清理感染了褐腐病的果实,并将其销毁。

另外,定期清除树叶上的桃粉蚜,尽量减少病害源的数量。

2.剪除病损枝条:在树冠整形和修剪时,应该及时剪除感染了褐腐病的枝条。

这样可以减少病害的传播和发展。

3.加强树体健康管理:保持桃树枝条的整洁和通风,有助于减少褐腐病的发生。

及时清理落叶和杂草,可以减少病害源的积累。

另外,适当施肥和灌溉,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增强树体健康。

4.合理施用化学农药:如果桃树已经被感染了褐腐病,可以使用一些合适的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常用的化学农药有杀菌剂和杀虫剂。

在选择和使用农药时,应该注意选择对抗褐腐病和桃粉蚜有效的农药,并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施用。

5.生物防治:除了化学农药,还可以利用一些生物防治措施来控制褐腐病。

例如,可以利用一些对桃黄曲霉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来进行生物防治。

另外,一些天敌和捕食性昆虫也可以用来控制桃粉蚜的数量。

6.科学合理的栽培管理:在桃树的栽培管理过程中,我们要采取一些措施,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从而减少褐腐病的发生。

例如,在栽培品种选择上,应该选择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另外,注意病害发生的气象条件,并进行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总之,防治桃树褐腐病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包括清除病害源、剪除病损枝条、加强树体健康管理、合理施用化学农药、生物防治和科学栽培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褐腐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持桃树的健康生长,提高果实的产量和品质。

桃树褐腐病防治措施和方法

桃树褐腐病防治措施和方法

桃树褐腐病防治措施和方法桃树褐腐病又叫菌核病,是桃树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发生严重时,可造成毁灭性损失。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桃树褐腐病防治措施和方法。

一、桃树褐腐病症状识别桃树褐腐病危害桃、李、杏、樱桃等果树,危害果实损失很大,也可危害花、叶和枝条。

花染病后发生褐色水渍状病斑,迅速蔓延萎蔫,腐烂后表面丛生灰霉,枯死在枝条上不落。

果实从幼果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病。

桃树褐腐病病菌感染果实后形成褐色圆斑,并迅速扩展及全果,使果实变褐腐烂,表面生出灰褐色霉层,有的病果干缩在枝条上不脱落。

枝条被害处形成灰褐色病斑,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

二、桃树褐腐病的发生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僵果、病枝上越冬,翌年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如花期遇雨,可大量侵染花朵。

早期受害部位可较快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病菌主要通过伤口侵入,也可经气孔、皮孔侵入,病果和健果接触也可传染。

果实近成熟期阴雨高湿,发病加重。

三、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1、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病僵果、病枝,地面扫净落叶,集中深埋或烧毁。

2、发芽前喷铲除剂,可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菌毒清水剂100倍液。

3、落花后如果连续阴雨应重视防治,可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2次。

4、生长期结合其他病害防治,可喷洒80%大生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50%代森铵水剂1 000倍液。

5、成熟期根据天气情况喷药,晴天可喷洒保护性杀菌剂,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雨后及时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褐腐病防治方法

褐腐病防治方法

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褐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对柑橘、猕猴桃、桃等多种作物造成严重危害。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褐腐病:
1.清园和防治害虫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的病枝,及时防治害虫,如桃蛀螟、蝽象、食心虫等,减少伤口,减轻为害。

这样可以减少病原菌的初侵染源,降低褐腐病的发生率。

2.修剪和疏果及时修剪和疏果,使树体通风透光,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

此外,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也是预防褐腐病的重要措施。

3.喷药保护在果实采收后应立即摊开降温,晾干果面水份后装箱,以减少贮存运输中的病菌感染。

在花卉苗木发病初期,可以使用【满奇+中升布津+阿卡迪安】等药剂进行预防。

4.套袋有条件的话,可以在5月上中旬进行套袋,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5.防治褐腐病的具体措施
1)猕猴桃褐腐病的防治措施:培育壮树,增强抗性;加强园间管理,
注意理沟排水,合理施肥;适时喷药防治。

2)桃褐腐病的防治方法:消灭越冬菌源;及时防治害虫;喷药保护。

3)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措施: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病僵果、病枝;发
芽前喷铲除剂;落花后如果连续阴雨应重视防治;生长期结合其他病害防治;
成熟期根据天气情况喷药。

桃树褐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方法

二、根据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比例关系,要增同增,要减同减
相对单质肥料而言,复合肥营养元素的比例关系比较适当。

因此,施肥时应以复合肥为主,以单质肥料为辅,如对于以块茎、块根为收获对象的作物,需钾量较大,可在施用硫基复合肥的基础上,再适当增加硫酸钾单质肥料作补充。

三、错开施用时期或施用部位
锌肥和磷肥若混施,必然会产生“相克”。

因此磷肥应作底肥或基肥施用,锌肥应作追肥施用。

氮、磷、钾等大量元素肥料应以根际追肥为主,微肥应采取叶面喷施的方法。

四、缩小接触范围
氮、钾肥可采用撒施的方法;磷肥可采用集中施肥的方法;微肥可采用拌种、浸种、蘸根等方法,使微量元素局限在根部这一较小的范围内,尽量不与大量元素接触。

*上接41页*
件下,通过覆盖塑料膜来保温、采光进行生产,所以栽培时必须选取优质无滴消雾膜,以降
低设施内湿度。

6.覆盖地膜。

升温浇水施肥后,设施内覆盖地膜,并注意排湿,降低设施内空气湿度,
使空气湿度控制在80%以下。

7.适时灌水。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水,设施栽培雨天、雪天、傍晚不能浇水,浇水最
好在阴天上午进行。

不要大水漫灌,最好采用喷灌、滴灌的方式,以降低设施中的空气湿度。

8.药剂防治。

枝条发芽前喷3~5度石硫合剂+100倍五氯酚钠或45%晶体石硫合剂30
倍液,杀灭越冬病菌。

花前、花后喷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
性粉剂1,000~2,000倍液,以后每隔半月左右喷一次,采收前1个月必须停止用药。

(献县农业农村局林业站 关志国 侯富华)。

桃褐腐病

桃褐腐病
• 有性态Sclerotinia laxa (Ehrenb.)Aderh.et Ruhl., 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病菌有性时期在落 于地面或埋存表土的僵果上产生子囊盘,子囊 盘漏斗状,一个僵果萌发可长出1~20个子囊 盘,一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孢子大小为 (6~15)×(4~8.2)μm。 • 无性态Monilia cinerea Bon.属灰丛梗孢,病部 所见到的灰霉是病菌的分生孢子丛。分生孢子 无色、单胞,柠檬形或圆形,大小(10~27) ×(7~17)μm,成串珠状着生在分生孢子梗 上。
六、防治(control)
• 3.药剂防治 桃树萌芽前喷布80%五氯酚 钠加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但发 芽展叶后,绝对不能用波尔多液,以免 引起药害。落花后10d至采收前20d可喷 施下列杀菌剂:70%甲基硫菌灵、40% 博舒、50%多菌灵、5%代森锌、苯菌灵、 福代锌、扑海因、炭疽福美和多病灵等。 在花腐多的地方,可于初花期再喷1次药。 在多雨高湿情况下,要及时抓紧短暂的 晴天及时喷药。
六、防治(control)
• 2.加强栽培管理,及时防治害虫 及时修 剪和疏果,不要过于密植,使树体通风 透光。搞好排水设施,保持果园干燥。 及早发现发病部位,及时清除,以减少 以后的传染。合理施肥,增强树势,提 高抗病能力。同时要及时防治害虫,包 括咀嚼口式器害虫和刺吸口式器害虫, 如桃蛀螟、桃蝽象、桃象虫、桃食心虫 等,减少伤口,减轻危害。发病严重地 区,可实施套袋措施。
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病菌有性时期在落于地面或埋存表土的僵果上产生子囊盘子囊盘漏斗状一个僵果萌发可长出120个子囊盘一个子囊内含8个子囊孢子
组员:雷欣 张静薇 郑凡 刘志文 李 伟军 石城
桃褐腐病
• 桃褐腐病(Peach brown rot)又名果腐博 菌核病,在中国南北方都有分布,是桃 树重要病害之一 。

桃树褐腐病发生的规律

桃树褐腐病发生的规律

桃树褐腐病发生的规律简介褐腐病是桃树的一种常见病害,它主要由真菌引起,对桃树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褐腐病的发生规律对预防和控制该病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桃树褐腐病发生的规律。

传播途径褐腐病的传播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土壤传播、空气传播和种子传播。

1. 土壤传播褐腐病的病原菌可以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并通过根系侵入桃树。

受伤的根部和根颈是病原菌容易侵入的部位。

此外,耕作工具和种植介质的污染也是土壤传播的重要途径。

2. 空气传播褐腐病的病原菌可通过感染的叶片和果实散播到周围的桃树上。

风和雨水可以将病原菌携带到新的宿主上,进一步传播病害。

3. 种子传播某些情况下,褐腐病的病原菌也可以通过种子传播。

这种传播方式在种子保存和繁殖中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因素褐腐病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桃树自身的抗病能力等。

1. 气候条件湿润的气候是褐腐病大规模爆发的有利条件。

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从而导致病害的发生。

2. 土壤状况潮湿的土壤和排水不良会导致桃树根部的长期积水,增加褐腐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缺乏有机质和养分的土壤也会削弱桃树的抗病能力。

3. 桃树自身的抗病能力桃树品种和健康状况对褐腐病的发生起着重要作用。

一些品种对褐腐病比较抗性,而某些品种则容易受到感染。

此外,患病的桃树生长不良或受到其他病害的侵袭时,也容易发生褐腐病。

发生规律褐腐病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季节呈现出一定的发生规律,了解这些规律对病害预防和管理至关重要。

1. 季节性发生褐腐病主要在桃树的生长季节发生,特别是在花期和果实成熟期。

这是由于在花期和果实成熟期,桃树的组织较为脆弱,易受病原菌侵染。

2. 地区差异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差异,褐腐病在不同地区的发生时间和强度也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湿润的地区和环境条件差的地区更容易发生褐腐病。

3. 病害逐渐加重一般来说,褐腐病的发生会逐渐加重。

病原菌在宿主上的繁殖和感染会导致更多的感染点和病斑,从而加剧病害的发展。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桃树褐腐病是桃树上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会给桃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影响。

为了有效地防治桃树褐腐病,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了解病害的病因和发病规律是防治的基础。

桃树褐腐病是由褐腐病菌引起的,它主要通过病原菌的侵入和感染引起。

在桃树生长季节的高温多湿条件下,病原菌会利用桃树的伤口和气孔进入植物体内,繁殖并引起病症。

因此,降低温湿度、减少伤口和增强桃树的抗病能力是防治的关键。

加强桃树的栽培管理也是防治桃树褐腐病的重要措施。

在桃树的栽培过程中,及时修剪并处理伤口,减少桃树的损伤和创口,可以有效地降低病原菌的入侵机会。

此外,合理调节桃树的生长环境,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通风条件,有助于减少病原菌的繁殖和传播。

同时,注意及时清除树下的落叶和病残体,减少病原菌的存活和扩散。

第三,选择抗病品种也是防治桃树褐腐病的重要策略。

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病害的流行情况,选择抗病性强的桃树品种进行种植,能够降低桃树褐腐病的感染风险。

同时,合理选择病害发生的季节和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和产量。

第四,化学防治也是防治桃树褐腐病的一种有效手段。

在桃树生长季节的关键时期,可以使用合适的杀菌剂进行药剂喷洒,以杀灭病原菌和阻断病害的传播。

但是,在使用化学药剂时要注意剂量和频率的控制,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第五,加强病害监测和防控意识也是防治桃树褐腐病的重要环节。

定期巡视和观察桃树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和识别病害的症状,可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危害。

此外,加强对农业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有助于提高防治桃树褐腐病的效果。

桃树褐腐病的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包括加强栽培管理、选择抗病品种、化学防治和加强病害监测等。

只有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桃树褐腐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桃树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褐腐病防治方法

褐腐病防治方法

褐腐病防治方法褐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主要发生在水果和蔬菜上,如苹果、梨、桃、葡萄等。

这种病害会导致果实出现褐色斑点、软烂和腐烂,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预防褐腐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一、加强栽培管理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点:选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种植地点,避免果树受到潮湿环境和水分积聚的影响。

2.合理密植:控制果树的密植程度,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3.及时修剪:定期对果树进行修剪和整枝,保持分枝稀疏,有利于通风和光照,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4.合理施肥:科学施肥,提高树木的免疫力,增强对病原菌的抵抗力。

二、病害监测和预防1.定期巡视:定期检查果树的叶片和果实,及时发现病害情况并进行处理。

2.清理病叶:果园内及时清理落叶和病叶,切断病株,减少病原菌在果园内的传播。

3.防治虫害:果实上的虫害会引起病原菌感染,因此要注意果实上的虫害防治,减少褐腐病的发生。

4.果实保护: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摘,避免果实受损、变质和感染病原菌。

三、化学防治1.选择合适的农药:在病害发生前使用有效的化学药剂进行喷洒,防止病原菌的传播和侵染。

2.药剂喷洒:定期进行药剂喷洒,确保全面覆盖果树的叶片和果实,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3.注意剂量和浓度:按照药剂说明书上的剂量和浓度进行稀释和喷洒,避免药剂过量使用导致药害和环境污染。

四、生物防治1.利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对环境友好且有效的防治方式,可以选择一些对褐腐病有良好防治效果的生物农药进行喷洒。

2.增加有益微生物:通过施用有益微生物或生物有机肥料,增加土壤的微生物多样性和数量,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减少病原菌在土壤中的存活和繁殖。

五、生理调控1.适时整枝:果树整枝可以调控果树的生长势,促进果实的快速成熟和提高免疫力。

2.适时植保:在果实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进行适时的植保管理,如打草、疏花、疏果等,减少果实之间的摩擦和病原菌的传播。

黄桃病虫害的防治

黄桃病虫害的防治

黄肉桃病虫害主要有桃炭疽病、桃褐腐病、桃蛀螟、桃蚜、细菌性穿孔、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潜叶蛾等。

病虫害预防应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科学防控”的方针,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害。

病虫害的防治主要分三大块,早期的病虫害病源控制;根据其生活习性做好病虫害的预报;病虫害的生物、物理、化学三种防治措施相结合.1、黄肉桃炭疽病的防治:清除病原.细致修剪,彻底清除树上病梢、枯死枝、僵果,结合施基肥,彻底清扫落叶和地面病残体深埋于施肥坑内.新梢染病,呈长椭圆形褐色凹陷病斑,病梢侧向弯曲,严重时枯死。

叶片染病产生淡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其上产生橘红色至黑色粒点。

后病斑干枯脱落穿礼,新梢顶部叶片萎缩下垂,纵卷成管状。

桃树生长期应以磷钾肥和有机肥为主,尿素为辅.及时排灌水,合理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秋季做好清扫果园工作。

剪除病虫枝、枯死枝,并摘除僵果,清园后喷洒1遍3~5°Bé的石硫合剂。

春季萌芽前(3月初),喷3~5°Bé石硫合剂,花前花后用10%世高800~1000倍液喷施,在初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内,用10%世高800倍液。

2、黄肉桃褐腐病的防治:消灭越冬菌源:结合修剪做好清园工作,彻底清除僵果、病枝,集中烧毁,同时进行深翻,将地面病残体深埋地下。

桃树开花期及幼果期如遇低温多雨,果实成熟期又逢温暖、多云多雾、高湿度的环境条件,发病严重。

前期低温潮湿容易引起花腐,后期温暖多雨、多雾则易引起果腐.虫伤常给病菌造成侵入的机会。

合理修剪,通风透光,多施有机肥增强树势,及时防治害虫害,有条件的套袋。

桃树发芽前喷5°Bé石硫合剂,落花10天后喷50%多菌灵1000倍液。

3、黄肉桃桃蛀螟的防治:清除越冬幼虫:在每年4月中旬,越冬幼虫化蛹前,清除寄主植物的残体,刮除桃树翘皮、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
僵果 , 悬挂 于枝上 经久 不落 。
2 桃褐腐病 的发生规律
褐腐病菌在僵果和枝梢溃疡组织中越冬 , 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次侵染 , 主要借风、 雨和昆 虫传播 , 通过伤 口、 气孔或皮孔侵入。该病的发生与气候 、 栽培条件和品种都有密切关系。花期遇阴雨
天气 , 容易发生花腐病 ; 果实近成熟期遇到多雨或多雾天气 , 发病严重 ; 果实在贮藏、 运输过程中如遇高
3 防治措施
花蕾现红时 , 喷5 。 B e 石硫合剂加 0 . 3 %一 0 . 5 %的五氯酚钠杀灭病原菌。加强栽培管理 , 注意通 风透光和排水 , 降低 园内湿度 , 增施磷钾肥 , 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秋末冬初结合修剪彻底清除病枝、 枯
收稿 日期: 2 0 1 2— 0 5—1 0
落 叶果 树
2 0 1 3 , 4 5 ( 2 ) : 4 F r u i t s
桃 褐腐 病 的发 生 与 防治
李永其
( 河北省深州市林业局果树技术站 , 0 5 3 8 0 0 )
深州市桃栽培面积 9 0 0 0 h n 左右 , 深州蜜桃是传统名优品种 , 以个头硕大 、 美观漂亮、 味道甘甜、 营 养丰富而享誉海 内外。但近年来桃褐腐病危害越来越重 , 给桃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笔者经过调查分析 , 总结了桃褐腐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作者简介: 李永其( 1 9 7 8 一 ) , 男, 河北深州人 , 助理工程师, 主要从事果树 病虫害防治技术 的研究 与推广工作 。E— m m l : 7 6 7 8 6 4 2 7 7
@1 2 6 . C O n r
4 2




第4 5 卷
死枝、 僵果和落果 , 集 中销毁或深埋 , 减少初侵染源。桃果采收、 贮运时尽量避免造成伤 1 : 3 , 减少病原菌 在贮运期间的侵染 , 发现病果及时捡 出。 4月下旬至 5 月是果实易感病期 , 应加强药剂保护。落花后至 采果前 3 周, 每隔 l 0 ~1 5 天喷 1 次药。常用药剂有 7 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 0 0 倍液、 6 5 %代森锌 可湿性粉剂 5 0 0 倍液 、 4 %嘧啶核苷 1 5 0 0 倍液、 3 0 %醚菌酯 2 0 0 0 倍液等 , 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进入 6 月份还可重点喷硫酸锌波尔多液 ( 硫酸锌、 白灰和水 的比例为 1 : 2 : 2 4 0 ) 2 3 次, 间隔 1 O l 5天喷 1 次。防治效果较好 , 且不会产生抗药性。

【桃树病虫害防治】桃树褐腐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附图片

【桃树病虫害防治】桃树褐腐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附图片

【桃树病虫害防治】桃树褐腐病有什么症状,如何防治?附图片桃树褐腐病又叫菌核病,属于真菌性病害,是桃树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桃树褐腐病有哪些症状?桃树褐腐病是由什么引起的?怎么防治桃树褐腐病的发生?以下耕种帮就一一作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桃树褐腐病症状及危害桃果实受到褐腐病危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病斑处果肉腐烂,很快扩大到全果,并在病斑上出现质地紧密而隆起的黄白色或灰色球状物,起初呈同心环纹状排列,很快就布满全果,腐烂后的果实,因失水干缩而呈褐色,挂在树上经久不落,最后变为黑褐色僵果。

桃树褐腐病也可以危害花瓣和柱头,在萼片和花柄生出褐色斑点,在天气潮湿时,呈软腐状,表面丛生灰色霉状物。

桃树叶片受到褐腐病危害后,从叶边缘开始,发生暗褐色水渍状病斑,迅速扩大到叶柄,使全叶枯萎,不易脱落。

桃树枝条受到褐腐病危害后,在枝条上产生长圆形、灰褐色、边缘为紫褐色的溃疡斑,中间稍凹陷,初期病斑常有流胶。

当病斑绕枝条腐烂一周时,枝条即枯死。

二、桃树褐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1、桃褐腐病病菌主要在僵果和病枝上越冬,在第二年春季环境适宜时,借风、雨或昆虫传播,经伤口、皮孔侵入危害。

2、由于害虫(桃椿象和食心虫)危害的伤口过多、或果园地势低洼、或果园通风透光性关、或花期低温高湿、或果树衰弱等均易诱发褐腐病的发生。

三、桃树褐腐病防治方法1、在秋末结合冬剪,彻底清除园内病枝、落果等,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来年病菌源。

2、在桃树发芽前一周喷洒波美5度石硫合剂,在落花前后各喷一次50%速克灵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减少花腐病和幼果染病,在黄桃果实收前30天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及50%多菌灵悬浮剂600~800倍液,每隔10~15天喷一次,连喷2~3次,可防治果腐病。

3、加强果树管理,增施有机肥、钾肥,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增强果树树势,提高抗病能力;果园做好排水工作,避免园内积水;合理修剪果树,提高园内通风透光性。

桃树褐腐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桃树褐腐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相信种植桃树的农户都知道桃树褐腐病,桃树褐腐病也叫做菌核病,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病害,它不仅仅会危害果实,还会危害桃树的花、叶片以及枝梢,最常见的表现就是桃树出现了干腐的僵尸果。

如果遇到高温多雨、适发病的季节,还会出现大量的落果现象,所以农户们一定要引起重视,下面专业人士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桃树褐腐病的症状、原因及防治方法。

一、桃树褐腐病的症状桃树的嫩叶感染褐腐病,嫩叶受害从叶缘开始变褐,很快扩展全叶枯萎不脱落。

花瓣和嫩叶感染褐腐病后,病菌会通过花梗和叶柄逐渐蔓延到果梗和新梢之上。

然后枝梢少会形成椭圆或梭形褐色凹陷病斑,边缘明显,常易流胶并有灰色霉层形成,当病斑环切时,上部枝梢枯死。

如果花期就已经感染了褐腐病,那么整个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期都有可能存在被为害的可能,越到成熟期,果实被侵害的可能性越大。

幼果一旦感染病菌,会先在果实的表面出现褐色圆形病斑,在不良天气的影响下,病斑迅速扩大至全果,果肉随之褐变干腐,然后在病斑表面出现灰霉。

干腐的果实有的会出现脱落,有的则会悬挂于枝头不脱落,成为僵尸果。

二、桃树褐腐病的原因树势衰弱、管理不善、地势低洼或枝叶生长过于茂密、通风透光性较差的桃园都容易发生褐腐病。

因为褐腐病的病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就能形成孢子并开始侵染。

病菌不仅仅会感染生长期的花果嫩叶,对于成熟期的果实也特别容易感染,一些在贮运过程中的果实也会在感染后继续发病。

三、桃树褐腐病的防治方法1、清除菌源平时要加强桃树的管理,做到精耕细作、合理施肥、抗旱排涝、病虫害防治、合理负载等使桃树有一个健壮的树势,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而如果感染病菌后,要结合冬剪彻底清除僵果、病枝等越冬菌源,集中烧毁,同时深翻园地,将带病残体埋于地下。

同时在生长期间也还要注意及时剪掉陆续出现的新的病组织,以防止病害的扩大再侵染。

2、喷药防治在消除越冬病菌的基础上,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防治。

如果在褐腐病的严重的地方,在桃树发芽前可以喷配制好的波美度石硫合剂或晶体石硫合剂一次,然后在花前、花后各喷一次杀菌剂。

果品贮藏病害:桃、李、杏褐腐病

果品贮藏病害:桃、李、杏褐腐病

01
预防为主
在病害高发期前,定期喷洒化学 药剂进行预防,如石硫合剂、波 尔多液等。
及时治疗
02
03
合理用药
在发病初期,及时使用针对性药 剂进行治疗,如甲基硫菌灵、苯 醚甲环唑等。
注意药剂的轮换使用,避免产生 抗药性。
生物防治
引进天敌
利用天敌昆虫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如引进寄生 蜂等。
使用生物农药
果品贮藏病害:桃、李 、杏褐腐病
汇报人: 日期:
目 录
• 引言 • 褐腐病症状及病原菌 • 桃、李、杏褐腐病的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 • 桃、李、杏褐腐病的防治方法 • 贮藏期病害的防治措施 • 研究展望与实际应用
引言
01
背景介绍
• 褐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果品贮藏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这种 病菌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繁殖,导致果实腐烂。在桃 、李、杏等核果类水果中,褐腐病尤为常见,对果实的品质 和贮藏时间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研究褐腐病的发病机制、 防治方法以及与果实品质的关系,对于提高果品贮藏病害的 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与意义
• 本研究旨在探讨褐腐病在桃、李、杏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发生规律,分析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研究有效的防 治方法。研究结果将为果品贮藏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有助于提高果实的品质和贮藏效果,对 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褐腐病症状及病原
02

褐腐病症状
01
圈深色的晕环。
03
杏褐腐病症状
杏果在贮藏期间同样易受褐腐病侵害。病斑多从果蒂或伤口开始,初期
呈水渍状,很快扩展成褐色并稍有凹陷的同心轮纹,上面产生灰白色至
灰褐色的绒状颗粒。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桃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2. 虫害严重发生引起流胶; 3. 机械损伤、自然灾害、重修剪引发流胶; 4. 管理不科学如肥水使用不当,土壤黏重、酸
碱化等使桃树树势下降; 5. 砧木与品种的亲和力不良容易发生流胶。
流胶病的防治方法
1. 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体 抵抗能力;
2. 及时防治桃园各种病虫害;
3. 剪锯口、病斑刮除后涂药;
桃瘤蚜危害状
每年发生10代
桃树蚜虫的防治 *越冬场所:主要以卵在桃等果树的枝条腋芽间、裂缝处
为害时间:早春桃芽萌发时,卵开始孵化,桃蚜于3月 下旬为害,而桃瘤蚜从5月初开始危害,6-7月大发生; *防治方法:
--结合春季修剪,剪除被害枝梢,刮除粗老树皮,集中烧毁; --早春在桃芽萌动、越冬卵孵化盛期时喷药是防治桃蚜的关键。
九、桃红颈天牛
3.防治措施 (1)成虫出现期(6-7月)白天捕捉,在雨后晴天 较易捕捉。 (2)幼虫孵化后检查枝干,发现排粪孔可用铁丝钩 杀幼虫,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5~20倍液涂抹排粪 孔。 (3)在树干上涂刷石灰硫黄混合涂白剂(生石灰 10份:硫黄1份:水40份)防止成虫产卵。 (4)在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孵化期,枝干上喷布:
树 球
关键。喷施 坚
4.5%高效 蚧
氯氰乳油2 000倍、 20%速灭
壳 虫
杀丁300
0倍。
2、桃树桑白蚧
防治方法
5月初 孵化盛期是 关键。喷施 4.5%高效 氯氰乳油2 000倍、 20%速灭 杀丁300 0倍。
八、桃蛀螟
1.形态特征
八、桃蛀螟
2.发生规律 北方1年2~3代,以老熟幼虫于粗皮缝中、玉米、
*及时防治蝽象、食心虫等蛀果害虫,减少 伤口。
果实病害的防治二

桃褐腐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原因

桃褐腐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原因

桃褐腐病的为害症状及发病原因
桃褐腐病又称菌核病、果腐病,是桃树的重要果实病害。

为害症状:主要为害桃果实,其次也能为害花、叶和新梢。

果实从幼果到成熟果都能受害,但越近成熟受害越重,果实发病,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小斑,若条件适宜,病斑在几天内就会扩及全果,果肉也随之变褐、软腐,最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霉丛,即病菌的分生孢子层。

病果腐烂后,有的脱落,有的失水干缩成僵果悬挂枝上经久不落。

发病原因:桃褐腐病的病原是真菌中子囊菌亚门的链核盘菌。

病菌主要以菌丝在僵果或病枝上越冬。

僵果是由病菌菌丝与果肉组织交织在一起形成的大型菌核,病菌在僵果中可存活数年之久。

温室升温后,僵果上会产生大量分生孢子,经气流、水滴飞溅传播,引起初次侵染。

最初经皮孔侵入果实,后期主要通过各种伤口侵入果实。

在果实成熟期,温暖多湿的环境发病严重。

褐腐病的发生情况与虫害关系密切,在果实生长后期,若蛀果害虫严重,并且湿度过大,桃褐腐病常流行成灾,引起大量烂果、落果。

受害果实不仅在采收前相互传染为害,而且在贮运期间也会继续发病,造成很大损失。

另外,温室内树势衰弱,通风透光性差,也利于病害发生。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平谷区桃褐腐病的发生与防治梁泊1 唐欣甫2 陈策31北京市平谷区果品办公室, 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研究所3.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摘要:北京市平谷区栽培桃树1.5万公顷,年产桃19万吨,是北方重要桃产区之一。

2005-2008年,平谷区果品生产办公室,邀请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退休研究人员,协助“果办”技术人员梁泊同志进行桃果实病害调查和防治研究。

褐腐病是平谷区桃树的最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果实,遇天气适合发病的年份,防治如不及时,桃果采摘前后往往大量烂果,造成重大损失。

关键词:褐腐病:发生规律:防治1 桃褐腐病的发生情况:褐腐病在全区普遍发生,中熟品种和晚熟品种受害重,早熟品种受害较轻。

2 桃褐腐病的症状表现花朵腐烂和结果枝枯死..........:春季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花朵腐烂,随后结果枝枯死。

发病初期,花药、雌蕊坏死变色,渐蔓延到花筒、子房、花梗,进一步扩展到结果枝,导致小枝枯死。

病花常固着于枝上,当天气潮湿时,病花和小枝表面产生分生孢子座和分生孢子层。

枝条溃病....:病花组织中的菌丝蔓延到小枝,即形成椭圆形、梭形溃疡。

溃疡边缘常流胶,扩展到环绕病枝一周,溃疡以上部分即枯死。

枝上叶片变棕至褐色,干枯,不脱落。

有时,小枝溃疡蔓延到大枝。

大枝的溃疡中心常有干枯的花朵和小枝丛,十分触目。

枝条溃病一般到下年不再继续扩展,四周形成愈伤组织。

较大的溃疡,可能连续产孢达4年。

果实症状....:成熟的果实被害,病果迅速腐烂。

病组织质地坚实,表面呈褐色。

在最适环境条件下,完熟的桃果遭受侵染后48小时,在干旱地区,经72小时,即显现果腐症状。

幼果被害,除了虫伤果等有伤的果实可能腐烂以外,一般不出现果腐症状。

有些地方,开花后不久,遭受侵染的幼果显现休止侵染(quiescent infection)症状,形成小坏死点。

到果实成熟期,休止侵染点恢复活动,引起果实腐烂。

受粉不良的败育果或坐果后受伤萎蔫的伤果,及疏果时落地的幼果,受褐腐病菌侵染发病后,果面布满分生孢子丛。

这种情形,在干旱地区少见,在潮湿地区发生十分普遍。

成熟或完熟的果实受褐腐病菌侵害后,病组织产生毒素,抑制果梗离层形成,以致病果常固着于枝上,失水后成为僵果,经久不落。

病果组织中产生的毒素,并可引起枝条枯死。

3 发生规律3.1 核果类果树褐腐病病原真菌属于链核盘菌属(Monilinia spp.),有M. laxa 、M. fructigena 、M. fructicola等几个种。

据朱小琼等鉴定,北京地区的桃褐腐病病菌,优势种是果生链核盘菌[Monilinia fructicola(Wint.)Honey]。

在北方冬春少雨干旱地区,褐腐病菌主要在树上残留的僵果、敗育果、病果果柄及病枝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传播侵染,未见形成子囊果。

在桃树开花期,此病不成大害。

6月以前,空中孢子不多。

雨季病菌增殖快,7月以后,空中孢子密度大增。

桃果在近成熟期感病,成熟度愈高愈感病,在最适条件下,病菌侵入后2日即发病。

桃果采摘前40来天,进入侵染和发病盛期。

在此期间,降雨对病害流行有决定性影响,如采摘前2周无雨,不致大量烂果,如频繁降雨,特别是接近采摘时遇雨,即使是短时降雨,将带来灾难性损失。

采摘时未发病的果实,在运销期、货架期继续发病。

2005年,于9月25日,取33号品种桃果22个,放置室内观察,到9月28日,出现病果14个,发病率63.6%。

几种链核盘菌都能以菌丝体在固着于树上的僵果、病枝、枝条溃病和残留的病果果柄等部位越冬。

晚冬早春,在冷湿环境中,当温度达到5 ℃以上,越冬病菌开始形成分生孢子座,产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随气流、雨溅、昆虫等传播,在果树开花时侵染花药、雌蕊等部分。

分生孢子萌发,要求寄主体表有水,而对温度的要求幅度较宽,在5-30℃均可能发生侵染,最适温度在20-25 ℃。

在最适温度下,水膜持续保持3-5小时,即可完成侵染;如水膜保持24小时,即使温度不在最适范围,也可能发生侵染。

在春季果园土壤潮湿的地方,掩埋在果园地表土面以下或半埋于土中的僵果,假菌核生成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的重要来源,但在春季气候干燥的地区很少形成。

管理较好的清耕制果园,地面很少遗留病果,也很少见到子囊盘。

不过,附近的撩荒园或野生李属树丛下,病果产生子囊孢子,有可能传入园内,成为接种体来源。

固着于树上的僵果不能形成子囊盘。

春季形成子囊盘较多的年份,往往花期发病较重。

很少出现子囊世代的地方或年份,初侵染接种体主要是树上越冬的病残体、病组织产生的分生孢子。

链核盘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主要随气流传播。

孢子传播的距离,未见专门的研究报告,仅见在有关避免外来接种体侵害的叙述中提到,传播距离可能达400米。

3.2 潜伏侵染无伤的果实,链核盘菌系经气孔、皮孔和微裂口侵入。

幼果期侵入,有潜伏侵染现象。

链核盘菌侵染有潜伏侵染现象,是Wade于1951年首先在杏上发现的,到1956年提出进一步的证明。

随后Jenkins和Reinganum 在田间观察到,桃、杏未成熟果上有停止活动的小斑点。

在落花后人工接种,能诱发出这种小斑点,并用组织化学方法做了病理组织学观察。

他们认为,因为已经形成肉眼可见的小斑点,应称之为休止侵染(quiescent infection),以别于不显可见症状的潜伏侵染(latent infection)。

这两种情形,很难划出明确的界限。

1974年,Verhoeff 在真菌的潜伏侵染综述中,将两者视为同义语,统归为潜伏侵染。

以后,诸多研究工作者通过田间观察、分离培养和人工接种试验,证明了田间的桃、杏、樱桃等果实上都可能有链核盘菌潜伏侵染存在,到果实成熟时恢复活动,引起果实褐腐,特别是在花期发病较重的年份。

有的年份,果实成熟期天气干燥,本不利于侵染,却发病严重,主要就是前期潜伏侵染到果实成熟时恢复活动造成的。

3.3影响褐腐病发生和流行的因素温度和水分是影响链核盘菌分生孢子萌发和侵染的主要因素。

寄主体表保持潮湿的持续时间起决定作用,温度则影响萌发侵染进程的速率。

果生链核盘菌侵染花,持续潮湿时间如少于3小时,即不能发生侵染,持续5小时以上,随着时间的延长,侵染率提高。

水分并对产孢发生影响,降雨后产孢增多。

接种体密度与侵染有密切关系,密度大则潜育期短、发病率高、发病严重,发病后形成分生孢子座多。

关于在不同物候期,温度、水分和接种体密度对侵染、发病的影响,以及几种要素的配合,曾在油桃、樱桃等树种上进行研究,试图从其与病害发生的相关性分析,来探讨流行预测。

虫伤是侵染果实的重要孔道,果实害虫,特别是梨小食心虫等蛀果害虫的发生情况,也是影响褐腐病发生和流行的重要因素,这类害虫发生严重的地区和果园,褐腐病发生也重。

4 防治问题北方冬春少雨干旱地区防治桃褐腐病,着重于预防桃果成熟期烂果,防治关键时期在中晚熟品种采摘前40来天期间。

花期防治可忽略,幼果期可在防治其他病害时予以兼顾。

4.1 栽培防治(1)合理修剪,增进园内和树冠通风透光,防止郁蔽阴湿。

(2)科学施肥。

避免偏施氮肥。

生长期喷施钙剂,可增强果实抗病能力。

(3)清园,果树休眠期清除树上和地面的僵果、败育的小僵果、病枝和病果果柄等病残体,烧毁或深埋;生长期,疏果后散落地面的落果和后期发现落果、病果,应及时清除处理。

(4)果实套袋,避免病菌侵染。

4. 2 药剂防治(1)休眠期药剂防治在果树发芽前,喷施45%施纳宁水剂(有效成分为代森铵)300倍液,铲除树体表面的越冬病菌,抑制越冬病菌产生孢子,压低初侵染接种体密度。

(2)生长期药剂防治桃树生长期防治褐腐病,早年依靠硫制剂。

20世纪80年代推出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如苯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有些地方现仍使用。

90年代推出三唑类杀菌剂,效果较好的有戊唑醇、丙环唑、氟硅唑、腈苯唑等,成为当今防治桃褐腐病的当家农药品种。

成熟桃果采摘前或采摘期如遇雨,将有利于褐腐病菌侵染,往往导致采摘前后大量烂果,必须喷药预防,而这时喷药,安全要求高,选择药剂受采前间隔期限制,是一大难题。

20世纪90年代末推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嘧菌酯等,广谱,具预防、治疗、铲除和內吸运转等功能,除苹果外,对多数果树安全。

这类杀菌剂微毒,采前间隔期0-7天,允许在采摘前乃至采摘期使用,适应了防治桃褐腐病的要求。

缺点是特别容易引起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变异,不宜多次重复使用,应尽可能减少使用次数。

2005—2008年,经4年试验,套袋桃园,在套袋前喷一次三唑类杀菌剂,如10%世高水分散粒剂(有效成分为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氟硅唑)4000倍液。

果实解袋后1-2天,喷一次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可选用25%阿米西达悬浮剂(嘧菌酯)2000~3000倍液,50%翠贝干悬浮剂(醚菌酯)4000倍液,50%凯润乳油(吡唑醚菌酯)4000倍液,重点喷果,使受果面均匀着药。

防治效果可达95-98%,15天内基本不发病。

采摘较晚的晚熟品种,过半月后再喷一次。

不套袋桃园,在采摘前45天和30天,各喷一次三唑类杀菌剂,在采摘前10天,喷一次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