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e88ca4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5.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更多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加qq1175 2525 75《宏观经济学》复习资料⼀、选择题:1、宏观经济学的中⼼论题是(C)A 价格决定理论B ⼯资决定理论C 国民收⼊决定理论D 汇率决定理论2、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被认为是宏观经济学的“疾病”(D)A ⾼失业B 滞胀C 通货膨胀D 价格稳定3、宏观经济学的创始⼈是(D)A 亚当.斯密B 马歇尔C 马克思D 凯恩斯4、政府⽀出的增加使IS曲线(B)A 左移B 右移C 不动D 斜率增⼤5、货币供给量增加使LM曲线右移,表⽰(A)A 同⼀利息率⽔平下的收⼊增加B 利息率不变收⼊减少C 同⼀收⼊⽔平下的利息率提⾼D 收⼊不变利息率下降6、价格⽔平上升时,会(B)A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B 减少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C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右移D 增加实际货币供给,LM曲线左移7、总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是由于(D)A 价格⽔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B 价格⽔平上升时,消费会减少C 价格⽔平上升时,净出⼝会减少D 以上结论均正确8、若价格⽔平下降,则总需求(A)A 增加B 减少C 不变D 难以确定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是(A)A 同⼀价格⽔平对应的总需求增加B 同⼀总需求⽔平对应的价格提⾼C 价格⽔平下降,总需求增加D 价格⽔平提⾼,总需求减少10、充分就业的含义是(B)A ⼈⼈都有⼯作,没有失业者B 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C 消灭了⾃然失业时的就业状态D 消灭了⾃愿失业时的就业状态11、⼀般⽤来衡量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是(D)A 消费者物价指数B GDP平减指数C ⽣产物价指数D 以上均正确12、在通货膨胀不能完全预期的情况下,通货膨胀将有利于(A)A 债务⼈B 债权⼈C 在职⼯⼈D 离退休⼈员13、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C)A 减少货币供给量B 降低失业率C 提⾼失业率D 增加财政⾚字14、在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表⽰产品市场(D)A 均衡⽽货币市场⾮均衡B ⾮均衡⽽货币市场均衡C 和货币市场均处于⾮均衡D 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15、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所表⽰的均衡国民收⼊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专升本](https://img.taocdn.com/s3/m/38ec93c2a6c30c2258019eb7.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国内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是()A.间结税B.直接税C.公司未分配利润D.以上都不对2、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净值之间的差额是()A.间接税B.直接税C.折旧D.以上都不对3、下面不属于流量的是()A.净出口B.折旧C.转移支付D.国家债务4、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A.0.8B.1.25C.5D.55、下列哪项经济政策将导致收入水平有最大变化?()A.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物品和劳务B.政府增加购买50亿元,同时增加税收50亿C.税收减少50亿元D.政府支出增加50亿元,其中30亿元由增加的税收支付6、在三部门经济中,下列哪一项不是恒等式()A.Y=C+I+GB.C+I+G=C+S+TC.S+T=I+GD.Y=C+S7、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 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8、一般的说,位于LM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A.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B.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C.产品需求小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D.产品需求大于产品供给的非均衡组合9、根据IS-LM模型()A.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B.自发总需求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C.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D.货币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10、政府支出增加使IS曲线()A.向左移动B.向右移动C.保持不动D.以上说法均有可能11、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中,总供给增加引起的变化可能是()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D.国民收入不变,价格水平下降12、总需求的变动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总供给曲线是()A.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B.短期总供给曲线C.长期总供给曲线D.不可能发生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的情况。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c98e7d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c.png)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附答案(参考)一、单项选择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1.下列关于GDP说法正确的是(③)①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的所有交易的市场价值②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③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生产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④一年内一个国家范围内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2.某人收入为1000元,个人所得税200元,政府补助150元,则个人可支配收入为(②)① 1350元② 950元③ 650元④ 1050元3.下列将计入当年GDP的一项是(③)①某人花10万元购买一辆二手汽车②面包厂购买的面粉③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④家庭妇女在家从事家务劳动4.如果一个社会体系的消费支出为9亿元,投资支出为1.2亿元,间接税为1亿元,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为2.5亿元,出口额为 3亿元,进口额为1.8亿元,则下列正确的是(①)① GDP为13.9亿元② GDP为12.9亿元③ NDP为13.9亿元④ NDP为12.9亿元5.一国的GNP小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产值( 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产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6.今年名义G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 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7.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C )A、国民生产净值;B、个人收入;C、个人可支配收入;D、国民收入8、一国国内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根据价格变化调整后的数值被称为( B )A、国民生产净值;B、实际国内生产总值;C、名义国内生产总值;D、潜在国内生产总值9、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 D )项有影响。
A、国内生产总值(GDP);B、国内生产净值(NDP);C、国民收入(NI);D、个人收入(PI)。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395ebb57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48.png)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个体经济行为B. 公司经营决策C. 政府宏观调控D. 金融市场波动2.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其计算方法是()。
A. 私人消费支出+投资+政府消费支出B. 私人消费支出+净出口C. 私人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D. 净出口-政府消费支出3. 通货膨胀是指()。
A. 物价持续上涨B. 物价持续下跌C. 物价波动D. 物价不变4.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用来衡量()。
A. 投资水平B. 通货膨胀水平C. 政府支出水平D. 出口水平5. 货币供应量包括()。
A. M1B. M2C. M3D. M4二、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1. 金融政策主要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来影响经济发展。
()2. 通货紧缩可能导致经济萧条。
()3. GDP增长率为负数时,意味着经济正在衰退。
()4. 通胀对于固定收入者来说是有利的。
()5. 供给决定需求,需求决定价格。
()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解释宏观经济学中的“供需矛盾”概念,并说明其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2. 金融政策和财政政策有什么区别?请分别举例说明。
3. 解释“失业率”指标的含义,并分析高失业率对经济的影响。
4. 解释“利率”指标的含义,并说明利率对投资和消费的影响。
5. 解释“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的概念,并分析其对国家经济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40分,共40分)论述宏观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两个问题,并分析它们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C2. A3. A4. B5. B二、判断题1. 正确(√)2. 正确(√)3. 正确(√)4. 错误(×)5. 错误(×)三、简答题1. 供需矛盾指的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状态。
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会导致经济产能过剩,价格下跌;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会导致经济短缺,价格上涨。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091f4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7c.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选题1、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A.某企业增加一批积压商品B.某家庭新建一座别墅C.政府新建一条铁路D.A和B2、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5000亿美元。
该国本年度生产了500亿美元的资本品,磨损和报废了300亿美元的资本品。
该国本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为()。
A.5 800亿美元和800亿美元B.5 500亿美元和5 200亿美元C.500亿美元和200亿美元D.500亿美元和300亿美元3、净税收是指税收与()之差。
A.政府转移支付B.家庭储蓄C.国内总投资D.政府支出4、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
A.大于B.小于C.等于D.以上都有可能5、某期名义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上期变化的原因是本期()的变化。
A.产出水平B.价格水平C.产出水平或价格水平D.产出水平且价格水平6、某期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相对上期变化的原因是本期()的变化。
A.产出水平B.价格水平C.产出水平或价格水平D.产出水平且价格水平7、下列交易中应计入今年GDP的是()。
A.去年生产今年售出的一辆小汽车B.今年生产交货但在去年就已经预收货款的一辆小汽车C.去年赊销并已列入坏帐却在今年意外地收回了货款的一辆小汽车D.汽车制造厂今年购入的10吨钢板8、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A.直接税B.间接税C.折旧D.净出口9、下列项目中()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的薪水B.股息C.企业对灾区的捐款D.家庭从银行取得的利息10、下列项目中()不是政府购买。
A.政府办一所学校B.政府修建三峡大坝C .政府向公务员发放工资D .政府向失业者发放救济金11、某国由甲、乙两个地区组成,其国内生产总值为Y 。
若将这两个地区视为两个独立的国家,其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Y1和Y2则()。
A .Y >Y1+Y2 B . Y <Y1+Y2 C . Y =Y1+Y2 D .以上均有可能12、增加社会保险税将影响()。
A .国内生产总值 B .国内生产净值 C .国民收入 D .个人收入13、不属于国民收入但属于个人收入的项目是()。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5d07aa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9.png)
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
A. 单个经济个体的行为B. 市场价格的变动C. 整体经济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D. 企业的生产管理2. GDP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
A. 支出法、收入法、生产法B. 供给法、需求法、市场法C. 学问法、技术法、法律法D. 税收法、财政法、社会法3. 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主要包括()。
A. 提高流动性,减少债务负担B. 降低实际利率,刺激投资C. 降低购买力,导致物价上涨D. 增加进出口,改善贸易顺差4. 央行采取货币紧缩政策的目的是()。
A. 刺激经济增长,促进就业B. 降低通货膨胀压力C. 扩大货币供应,增加消费D. 促进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5. 短期经济波动主要是由()引起的。
A. 消费者需求的变化B. 政府宏观调控的效果C. 经济周期的波动D. 外部环境的变化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三大核心变量是()、()和()。
7. 当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货币供应量()。
8. 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加上()。
9.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是()。
10. 净出口等于出口减去()。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1. 请简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12. 什么是经济增长?列举两个促进经济增长的因素。
13. 请解释货币的三个职能分别是什么?14. 列举并解释四个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
15. 描述央行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和手段。
四、论述题(共40分)16. 请论述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答案:1. C2. A3. C4. B5. C二、填空题答案:6. 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率7. 增加8. 通货膨胀率9. 通货膨胀率=(今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去年物价指数×100%10. 进口三、简答题答案:11.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国际收支平衡等。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5e3148b307e87101f69688.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考试题型为:单选、多选、判断、名词解释、简答及分析题、计算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宏观经济学创立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著作是()。
A. 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B. 凯恩斯的《通论》C. 大卫·李嘉图的《赋税原理》D.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A.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政府给贫出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3、下列哪一项应记入GDP( )。
A.面包厂购买的面粉 B.购买40股股票C. 家庭主妇购买的面粉 D.购买政府债券4、下面哪一种情况属于政府部门对家庭部门的转移支付()A.政府为其雇员支付工资 B.政府为购买企业生产的飞机而进行的支付C.政府为其债券支付的利息 D.政府为失业工人提供的失业救济金5.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里,下列不属于政府支出是指( )。
A.政府购买航空母舰的支出 B.政府给公务员发的工资C. 政府给失业者发的失业救济款 D.政府官员购买公车的支出6、消费函数为C=a+bY,储蓄函数为S=c+dy,则边际消费倾向是()A.a B.b C.c D.d7、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9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
A.30亿元 B.60亿元 C.200亿元 D.300亿元8、政府购买乘数( )。
A. 等于税收乘数B. 等于投资乘数C. 等于lD. 等于转移支付乘数9、哪种理论预言总储蓄将依赖于总人口中退休人员和年轻人的比例( )。
A.绝对收入假说B.相对收入假说C.生命周期假说D.持久收入假说10、已知消费函数为C=a+b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为平均消费倾向, B.b小于1 C. a为平均消费倾向 D. a小于1 11、四部门经济与三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12、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的唯一区别是( )。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94164e14791711cc7917db.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讲过的章节后面的选择题要注意)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A)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2.当消费函数为c=α+βy(α>0,0<β<1)时,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D)。
A、20亿元B、60亿元C、80亿元D、200亿元4.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5.如果净税收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C)。
A、右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B、左移税收乘数乘以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6.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7.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C)。
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即k÷10)8.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B)。
A、政府支出增加B、政府税收增加C、政府税收减少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9.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10.“挤出效应”发生于(C)。
A、货币供给减少使利率提高,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B、私人部门增税,减少了私人部门的可支配收人和支出C、政府支出增加,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D、政府支出减少,引起消费支出下降11.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B)。
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
![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86a95d0352ea551810a687c1.png)
《宏观经济学》阶段测试试卷A二、单项选择题(10分)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元,会使IS (C)A、右移10亿元B、左移10亿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元D、右移支出乘数以10亿元2、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右下方的区域中,则表示:B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3、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4、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A、政府转移支付B、政府购买C、消费支出D、出口5、已知法定准备率是25%,10000元的活期存款最高能够使货币供给量增加A、50000元B、40000元C、75000元6、消费曲线位于450线上方表明,储蓄是A、正数B、零C、负数7、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A、法定准备率B、现金存款比率C、超额准备率D、以上都是8、如果个人收入等于570元,而个人所得税等于90元,消费等于430元,利息支付总额为10元,个人储蓄为40元,个人可支配收入则等于A、500元B、480元C、470元D、400元9、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NP增加。
A、20亿元B、60亿元C、180亿元D、200亿元(解答:投资常数等于1/(1-边际消费倾向),所以投资乘数等于1/0.3;GDP增加值=投资额*投资乘数=60*1/0.3=200)10、三部门经济与二部门经济相比,乘数效应A、变大B、变小C、不变(解答:在两部门经济中,(b为边际消费倾向)。
在三部门经济中,加入政府部门后,需考虑税收因素,延续上面对税收函数的假设,t为税率,定量税则视为t=0时的特例,,则)四、名词解释(10分)1、国民生产总值2、充分就业3、财政政策4、法定准备率5、边际消费倾向五、简答题(共28分)1、简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特点。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929220b4daa58da0114ac4.png)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答案一、名词解释1、最终产品:不需再加工和再出售,直接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商品。
中间产品:用于再加工和再出售,以供生产别的商品的产品。
2、货币需求:人们出于各种考虑而持有货币的需要。
货币供给:指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所保持的不属于政府和银行所有的硬币、纸币和银行存款的总和。
3、财政政策:政府为了实现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变动税收、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所作的决策。
货币政策:政府货币当局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以影响总需求的政策。
4、充分就业:指一切生产要素(包括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失业:在一定年龄以上,具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但是积极寻找工作的人。
5、GNP折算指数=名义GNP/实际GNP。
反映一般价格水平变化情况。
6、消费:消费者家庭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储蓄是收入中没有用于消费的部分。
自主消费:在收入为0时也要进行的消费。
引致消费:由于收入增加而引到致的消费。
7、货币的交易需求:由于个人和企业需要进行日常的交易活动而保留的一部分货币的需求。
投机需求:人们为了抓住有利的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而持有一部分货币的需求。
8、投资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Ki=△y/△i9、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10、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显著上涨。
通货紧缩:一般价格水平普遍的持续显著下降。
11、基础货币: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题1、(√)农民生产并用于自己消费的粮食没有经过市场交易,不应计入GNP。
2、(×)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提高了商业银行有央行的贷款成本,会诱使商业银行减少向中央银行借款。
3、(×)IS曲线越平坦,财政政策效果越小,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4、(√)用收入法计算的GNP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5、(×)当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时,边际储蓄倾向大于平均储蓄向。
(自考)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
![(自考)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84326fc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0.png)
(自考)宏观经济学复习题1.docx自学考试《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各项应计入当年GDP的是(D )oA.购买一辆用过的]口自行车B.购买普通股票C.政府向失业人员发放失业救济金D.服装厂购进20台缝纫机2.GDP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为(A )。
A.国内生产净值B.国民收入C.个人收入D.个人可支配收入2.国内主产总值减去国内牛产净值的差额为(A )oA.折]口B.间接税C.宜接税D.净要素收入5.个人收入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剩余部分是(C )。
A.国民收入B.国民生产净值C.个人可支配收入D.消费2.下列各项税收屮,属于间接税的是(A )。
A.关税B.遗产税C.个人所得税D.公司利润税3.如果某国生产要素在国外获得的收入人于外国生产要索在该国获得的收入,则该国(A )。
A.GNP 大于GDPB. GNP 小于GDPC. GNP等于GDPD. GNP与GDP的关系无法判断2.屮国投资者在日木投资开办的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应计入(B )。
A.中国的GDP、口木的GNPB.中国的GNP、口本的GDPC.中国的GDP、日本的GDPD.中国的GNP、日本的GNP1.在经济学中,被视为投资行为的是(D )。
A.购买公司新发行的股票B.购买公司债券C.购买国债D.购建厂房和设备2.用生产法统计GDP时,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C )。
A.政府的全部支出B.政府购买物品的支出C.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D.政府的转移支付1.政府向公务员及具他雇员支付的工资,在核算GDP时应计入(C )。
A.消费B.税收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3.消费曲线的斜率是(C )。
A.平均消费倾向B.平均储蓄倾向C.边际消费倾向D.边际储蓄倾向5.三部门经济屮,收支均衡要求(B )0A. I=SB. I+G=S+TC. I+G+X=S+T+MD. I+T=S+G1.两部门经济中,收支均衡要求( A )cA. I=SB. I+G二S+TC. I+G+X=S+T+M D? I+T=S+G3.在三部门经济屮,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其基木均衡条件是(C )。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f86d0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46.png)
一、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B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C。
经纪人为买旧房收取一笔拥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2. 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小于国内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B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A。
大于 B. 小于 C. 等于 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3。
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说明(D )。
☆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
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比去年提高了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
4.在一个只有家庭、企业、政府构成的三部门经济中.一定有(D )。
A.家庭储蓄等于净投资 B。
家庭储蓄等于总投资C。
家庭储蓄加折旧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D.家庭储蓄加税收等于总投资加政府支出5.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B)A.间接税B.折旧C.直接税 D。
净出口6。
根据国民收入核算的原则。
家庭用于教育的人力资本投资(A)。
A.属于消费支出B。
属于政府支出C。
属于投资支出 D.不计入国民生产总值7.国内生产总值是指(C ).A.生产要素收入+利润B.NI+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C.NI+企业间接税+折旧D. NI+企业间接税+折旧+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8.用支出法计算的GDP的公式为(A)A。
GDP=C+I+G+(X-M) B.GDP=C+S+G+(X-M)C.GDP=C+I+T+(X—M)D.GDP=C+S+T+(M—X)9.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
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D )。
A。
20亿元 B.60亿元 C。
180亿元 D.200亿元10。
若MPC=0。
6.则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D)A.40万 B。
60万 C。
150万 D。
250万11.若MPC=0.2。
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B)A。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c30fcea1c7aa00b52acbbb.png)
9.政府转移支付应计入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 错 )
10.若某企业年生产50万$的产品,只销售掉40万$的产品,则当年该企业所创造的GDP为40万$。( 错 )
11.某出租车司机购买了一辆产于2002年的小轿车,该司机为此付出的10万¥的购车费应计入2006年的GDP中。( 错 )
货币需求 流动偏好陷阱 LM曲线
二、判断
1.在相同的预期收益下,投资的边际效率大于资本的边际效率。( )
2.设d为投资需求对于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若d值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对 )
3.设β为边际消费倾向,如果β较大,则IS曲线较平缓。( 对)
2.西方国民收入有哪几种核算方法?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名词解释
投资乘数 货币幻觉 边际消费倾向 均衡产出 凯恩斯定律
二、判断
1.在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对 )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产出公式为y=c+i,其中c、i 是指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 )
C 政府购买 D 居民对债券的支出
2.以下不能计入国民收入(NI)的有( CD )
A 政府转移支付 B 工资 C 资本折旧 D 间接税
3.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是( B )
A 收入及增长分析 B 收入与就业分析
《宏观经济学》复习题
第十二章 国民收入核算
一、名词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
二、判断
1.宏观经济学以收入和就业为分析中心,故又可称收入理论或就业理论。( 对 )
宏观经济复习题
![宏观经济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8e2b18a76e58fafab00379.png)
4、下列产品中不能计入当年GNP的有 A 纺纱厂购入的棉花 B 某人花10万元买了一幢旧房 C 家务劳动 D 某企业当年生产没有卖掉的20万元产品 5、属于GNP但不属于NI的项目有(或按收入法计入GNP的有) A 政府转移支付 B 企业转移支付 C 间接税 D 直接税 6、GNP与NNP之间的差别是 A 间接税 B 折旧 C 直接税 D 净出口 7、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包括如下哪些总量 A GNP B NNP C NI D PI 8、用收入法核算的GNP应包括 A 工资、利息、租金和非企业主收入 B 公司税前利润 C 企业转移支付及企业间接税 D 资本折旧 9、已知C=6亿,I=1亿,间接税=1亿,g=1.5 亿,X=2 亿, M=1.8亿,则 A NNP=8.7亿 B GNP=7.7 亿 C GNP=8.7亿 D NNP=5亿 10、用支出法计算的GNP的公式为 A GNP=C+I+G+(X-M) B GNP=C+S+G+(X-M) C GNP=C+I+T+(X-M) D GNP=C+S+T+(M-X)
14、在“凯恩斯区域”,货币政策的效果要大于财政政策的效果。 15、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表明投资和利率之间存在正向变动的关系。 16、西方学者认为资本边际效率曲线能够更好地反映投资和利率的关 系。 17、增加政府税收,将使IS曲线右移。 18、增加政府支出,将使IS曲线右移。 19、当利率极高时,人们的流动偏好无穷大。 20、LM曲线的斜率在古典区域为无穷大。 21、货币交易需求曲线移动,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22、货币投机需求曲线移动, 会使LM曲线发生反方向的移动。 23、IS和LM曲线的交点是充分就业时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 衡。 24、IS曲线不变,LM曲线右移会使得利率上升,收入下降。 25、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前提之一是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 26、自发投资支出增加20亿$,会使IS曲线左移支出乘数乘以20亿$。
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题
![宏观经济学考试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c3c5f503c1ec5da50e27039.png)
宏观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加速原理断定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C、人才的合理流动如果名义GDP由20000亿上升到23000亿,且GDP缩减指数由125上升至150,则B、实际GDP下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自然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失业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A、摩擦性失业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度线意味着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C、人才的合理流动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3000元,当其收入为8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3/8当某一经济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B、总需求逐渐增加,但没有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
![宏观经济学期末复习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30b2fa24fc4ffe473268ab11.png)
宏观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GDP与NDP之间的差别是( B )。
A. 间接税B. 折旧C. 直接税D. 净出口2. 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不包括如下哪个变量( C )。
A. 国内生产总值B. 国内生产净值C. 政府税收D. 个人收入)。
A. 利润B. 间接税C. 折旧D. 企业转移支出10. 当GNP大于GDP时,则本国居民从国外得到的收入( A )外国居民从本国取得的收入。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1. 在下列项目中,( B )不属于政府购买。
A. 地方政府办三所中学B. 政府给低收入者提供一笔住房补贴C. 政府订购一笔军火D. 政府给公务人员增加工资12. 若MPC=0.2,则政府税收乘数值为( B )。
A. 5B. -0.25C. -4D. 213. 若MPC=0.6,则投资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D )。
A. 40万B. 60万C. 150万D. 250万14. 若边际消费倾向MPC=0.6,则投资I增加100万美元,会使收入增加( D )。
A. 40万美元B. 60万美元C. 150万美元D. 250万美元15. 政府购买乘数Kg、政府转移支付乘数Ktr之间的关系是( C )。
A. Kg<KtrB. Kg=KtrC. Kg>KtrD. 不确定A. 边际消费倾向为0.8B. 边际消费倾向为0.75C. 边际消费倾向为0.5D. 边际消费倾向为0.422. 政府税收的增加将( A )。
A. 使IS曲线向左移动B. 使IS曲线向右移动C. 对IS曲线无影响D. 与投资增加对IS曲线的影响一致23. 税收的减少将( B )。
A.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B.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C. 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D.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24. 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 B )。
经济学专业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大部分答案).docx
![经济学专业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含大部分答案).docx](https://img.taocdn.com/s3/m/2b6875d779563c1ec4da71b4.png)
经济学专业08级《宏观经济学》复习题一、选择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1.名义GDP和实际GDP的主要区别是:(a )a.实际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名义GDP则没有。
b.名义GDP按价格变化做了调整,而实际GDP则没有。
c.名义GDP更适合于比较若干年的产出。
d.实际GDP在通货膨胀时增长更多。
2.在下列各对目标中,哪一对看起來是相互孑盾的?(b )a.低火业率和实际GDP的高增长率。
b.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
c.实际GDP高增长率和对外贸易平衡。
d.价格稳定和对外贸易平衡。
3.在一个宏观经济模型中,下列哪一个选项最有可能被认为是一个外生变量?(b )a.外国对美国的岀口。
b.本国的出口。
c.利率。
d.税收。
4.计算GDP而采用的产品支出法和要索收入法:(b )a.是用來衡1: GDP的两个不同方而,因此互不相关。
b.是衡量同一事物的两种不同的方法。
c.如杲GDP以实际价格衡量,两种方法可得出相同的结果;如果GDP是以名义价格衡量,则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
d.与环流图无关。
6.按照收入法核算的国民收入,下而哪项不包括在内(B )a.小店铺主的收入。
b.居民购买小汽车的支出。
c.公司所得税。
d.企业的社会慈善捐款。
18.以下项口可被记为政府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除了(b )a.购买新的轰炸机。
b.你的祖母按月收到的社会保障金。
c.美国军工厂建造一座新的防护墙。
d.纽约市雇用新的警察官员。
5.在GDP统计中,投资包括:(c )a.在该年中为政府生产的任何产品。
b.对该年发行普通股票的购买。
c.该年年底存货量比年初存货量的任何增加。
d.山消费者购买但到该年年底并未全部消费掉的任何商殆o9、已知一个经济体中的消费为6亿,投资为1亿,间接税为1亿,政府购买为1.5亿,进口为1.8亿,出口2亿,贝I」(c )A、NDP二5 亿B、GDP二7.7 亿C、GDP二8. 7 亿D、NDP二& 7 亿6.在GDP统计中,负的总投资数字:(d )a.不可能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宏观经济学一、单项选择题加速原理断定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C、人才的合理流动如果名义GDP由20000亿上升到23000亿,且GDP缩减指数由125上升至150,则B、实际GDP下降中央银行提高贴现率会导致货币供给量的B、减少和利息率提高自然失业率C、是经济处于潜在产出水平时的失业率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LM线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使A、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某人正在等待某项工作,这种情况可归类于B、失业消费者储蓄增多而消费支出减少,则C、GDP和储蓄S都将下降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是属于A、摩擦性失业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在坐标图上,表示收入和消费关系的45度线意味着C、所有的点表示消费等于收入下列各项中()项不属于生产要素供给的增长C、人才的合理流动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同时发生B、需求不足失业和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一个家庭当其收入为零时,消费支出为3000元,当其收入为8000元时,其消费支出为6000元,在图形上,消费和收入之间成一条直线,则边际消费倾向为A、3/8当某一经济社会处于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B、总需求逐渐增加,但没有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是A、货币发行量过多而引起的一般物价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计入GDP的政府支出是指B、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今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去年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说明( D ):A.今年的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正确经济学上的投资是指( D ):A.企业增加一笔存货 B.建造一座住宅 C.企业购买一台计算机 D.以上都是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生产总值,说明该国公民从国外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 B. 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为( )A.由于某些边际收入必然转化为边际的消费支出,其余部分则转化为储蓄,因而他们之和必定等于1在国民生产和国民收入中,哪种行为将被经济学家视为投资( D )A.购买公司新债券B.生产性活动而导致的当前消费C. 购买公司债券D.上述皆不对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可以预期,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D.200亿美元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
B.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A)的总和。
A、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政府财政政策通过哪一个变量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B.政府购买挤出效应发生于()。
C.所得税的减少,提高了利率,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部门支出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B.LM平缓而IS陡峭货币政策是要通过对()的调节来调节利息率,再通过利息率的变动来影响总需求。
C.货币供给量;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B.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水平和各种利率水平上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B.减少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净税和政府购买性支出的等量增加, 使得IS曲线 ( ) B.向右平移KB·△G单位公开市场业务就是()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C.中央银行;假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线,减税将() B. 提高产出但不影响价格水平贴现政策包括变动贴现率与贴现条件,中央银行降低贴现率或放松贴现条件,能直接使()得到更多的资金。
C.商业银行;当投资支出与利率负相关时,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
B.与利率负相关;如果由于投资支出下降而导致GDP下降,可预期()。
B.消费C和储蓄S将下降;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
D.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中政府购买的增加可以()。
A.增加投资;IS曲线表示满足( D )关系。
A.收入-支出均衡; B.总供给和总需求均衡; C.储蓄和投资均衡; D.以上都对。
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同时均衡出现于()。
B. 一种收入水平和利率上;某大学生从学校毕业,目前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这属于() A.摩擦性失业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下列哪一因素最可能导致通货膨胀?()D.政府支出不变但税收减少。
当就业量等于潜在就业量时,失业率()D.等于自然失业率通货膨胀的收入分配效应指() A.收入结构变化菲利普斯曲线说明()。
C.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经济增长的标志是()。
C.社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经济波动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为( D )。
A.扩张、峰顶、衰退、谷底;B.峰顶、衰退、谷底、扩张;C.谷底、扩张、峰顶、衰退;D.以上各项都对。
根据现代关于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周期是指()。
C.GDP增长率上升和下降的交替过程;加速原理断定()。
A.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经济之所以会发生周期性波动,是因为()。
C. 乘数和加速数的交织作用;二、名词解释1.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2.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3.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这种贴现率正好使一项资本物品的使用期内各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这项资本品的供给价格或者重置成本。
4.流动偏好陷阱: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会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称为“流动性偏好陷阱”。
5.平衡预算乘数:指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等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
6.货币政策: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过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行为就是货币政策。
7.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债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
8.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
9.货币幻觉:即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来表示的价值作出反应。
10.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也称权衡性的财政政策,指为了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即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
11.法定准备率:政府规定的准备金在存款中应占的比率。
12.基础货币:指的是银行准备金和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用Cu表示)总和,一般用H表示。
13.贴现率: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利率。
14.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15.成本推进通货膨胀: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16.结构性通货膨胀:在没有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的情况下,由于经济结构因素的变动,出现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上涨。
17.失业率:指劳动大军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例。
18.结构性失业: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
19.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三、简答论述题1、举例说明GNP与GDP之间区别?答:GDP: 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GNP:一国永久居民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计算原则:GDP——国土原则;GNP——国民原则。
例:一个在中国开公司的美国人取得的利润属于美国GNP的一部分,但不是美国GDP的一部分。
2、政府支出的增加额如果完全来自于税收的增加,这对国民收入会有什么影响?答:政府支出的增加会提高国民收入,而税收的增加会降低国民收入。
也就是说,国民收入与政府支出成正相关,而与税收成负相关。
如果此时,政府支出的增加额与税收的增加额相等,则国民收入总体水平不变。
3、税收、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和程度的区别?答:他们都通过各自的乘数影响国民收入,其中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最大,影响力度也最大;税收乘数和转移支付乘数影响力度一样大,不过方向相反。
4、按照凯恩斯的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应该如何理解“节俭的悖论”?答:“节俭的悖论”是指这样一种情况: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这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件好事。
凯恩斯的观点强调了消费对生产的刺激作用。
从总体上看,生产对消费的制约作用是主要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也可以成为主要的。
5、假定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IS-LM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1)用适用性货币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2)货币存量不变。
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6、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答:挤出效应是指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
7、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功能。
答: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毋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财政制度的内在稳定机制:(1)税收的自动变化(2)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3)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它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经济波动幅度,并无法消除经济波动。
8、引起LM曲线位移的原因是什么?答:引起LM曲线移动的原因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当物价水平不变时,名义货币量增加,使实际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方移动;名义货币量减少,使实际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方移动。
当名义货币量不变时,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量增加,LM曲线向右方移动;物价水平上升,实际货币量减少,LM曲线向左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