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版教案: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雨点儿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到春雨润物,景物万物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让学生通过绘画、想象、语言表述的能力,更好的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3.让学生通过认真聆听和思考,对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理解并记忆故事内容。

2.让学生通过绘画和语言表述来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引导学生通过提问并思考问题来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一集学习的内容,如第一课《小白兔和萝卜》等,使学生对今天的课程产生兴趣。

2.阅读故事教师朗读《雨点儿》这个短篇故事,鼓励学生认真听故事、体会故事、想象故事中的人物情境。

教师在朗读过程中适时解释生字词或生动地形容山和雨,使学生感受到雨天的气氛。

3.学生绘画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让学生用画的方式表达故事中的主要情境、人物特征等,在绘画完成后让学生交换画作,互相猜测对方画的是哪一个情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表述能力。

4.小组讨论教师组成小组,让学生就故事中导致小蚂蚁溺水的原因,以及自己如何应对雨天等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在思考和吸收众多意见中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5.总结通过集体总结的方式回顾学生在故事阅读、绘画和讨论等环节中的收获和不足,同时让学生再次回顾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加深学生的记忆并在思想上更加深刻地领悟。

四、教学评价1.学生完成了绘画,并从绘画中表达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2.学生能够在小组内讨论,并且就故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表述。

3.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了回忆和总结,并真正理解了故事的内容和内涵。

五、教学延伸1.课后布置大家都喜欢的歌曲或书籍,鼓励学生完成绘画等赋有自己想象的作品,并尝试向同学展示,并在展示过程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借鉴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雨天的气氛和景象,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文《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课文《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雨点儿》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雨点儿》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初步感受雨天的气氛,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情景。

3.熟悉古诗词《小池》的内容,能够朗读《小池》、做简单的朗诵动作。

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雨点儿》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能够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下雨的气氛。

3.熟悉古诗词《小池》的内容,能够朗读《小池》、做简单的朗诵动作。

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雨点儿》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2.学生感受下雨的气氛,并构思语言描写。

3.学生熟悉古诗词《小池》的内容,并熟练掌握其朗诵技巧。

教学内容及步骤课前准备1.准备教材: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第一册《雨点儿》、《小池》。

2.播放下雨的音效,并让学生听觉感受雨的声音。

课堂活动1.导入:利用下雨的气氛,让学生关注到天空的变化,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感受。

2.学习课文《雨点儿》:教师通过阅读或让学生跟读的方式,讲述课文的情节和主要人物。

3.语言表达: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下雨时候的气氛,自己的身体感受,然后采用带感情的语言表达出来,用他们的语言叙述下雨的感受。

4.学习小诗《小池》:讲解小诗《小池》的意思和词语,让学生来朗读和理解小诗的内容。

5.朗诵练习:教师和学生一起朗诵小诗,带动学生跟随朗诵,同时教师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诵姿势和语气。

6.创作小故事:根据学生学到的语言表达技巧和《雨点儿》的情节,引导学生动手创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故事,描述一个下雨天的故事情节。

课后拓展1.继续练习朗诵小诗《小池》,熟练掌握其朗诵技巧。

2.阅读其他关于下雨天的故事或者看雨的描述,积累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

3.利用亲子时间,和家人一起感受下雨天的气氛,采访家人下雨天的感受和故事转述,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结本节课以课文《雨点儿》为主要教材,通过学生的感受和创作,让学生深入了解雨天的气息,进一步发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学习小诗《小池》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和朗诵技巧。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点儿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点儿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形式及其特点。

2.理解和朗读古诗。

3.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型。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理解和掌握古诗。

3.引导学生朗读古诗。

三、教学准备
1.儿歌《雨点儿》的录音。

2.画板和彩色粉笔。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通过画板展示下雨天的景象,引导学生想象雨水滴在地上和花朵上的情景,感受雨的味道和声音。

然后演示《雨点儿》儿歌,用彩色粉笔画出雨滴的形状和颜色,让学生感受到雨水的落下过程。

然后请学生跟着歌曲将雨水的渗透过程画出来。

2.学习教材
给学生发放练习册,指导他们认真学习教材上的《雨点儿》。

让学生理解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然后跟读诗句和关键词汇,模仿诗句的语气和节奏。

让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自己在雨天时的感觉和经历。

3.练习和巩固
请学生配合录音朗读,学习语音语调,并较真读出句子的关键词汇。

1.学生跟读古诗三遍以上。

2.分身朗读,并按照速度明显变慢。

3.同桌结伴练习。

五、教学反思
这堂课程着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诗的结构和语言特点,学生在学习中利用画板和彩色粉笔加强了印象。

让他们通过朗读体验诗的魅力和美感,提高了他们的语音语调水平,达到了预期目标。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爱上古诗,培养他们的良好口语表达能力。

1 / 1。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2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2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内容,并能背诵部分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发展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感悟。

3.情感目标:通过和同学一起分享诗歌的美和互助去感受彼此之间的友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雨点儿》的内容;背诵部分内容并能有感情地表达。

难点:理解诗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声音、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要学习的诗歌《雨点儿》,让学生动手模拟下雨的声音,并带着一些音乐感受气氛。

2. 学习诗歌内容1.给学生朗读《雨点儿》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诗歌内容。

3.分组让学生表演诗歌,每组背诵一部分,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3. 学习诗歌节奏1.老师带领学生体验《雨点儿》的韵律感。

2.老师和学生一起朗诵《雨点儿》,感受诗歌的节奏。

4. 创设情境老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想象中模拟雨下的场景,用声音和肢体语言展现出《雨点儿》的情景。

5. 结束1.学生进行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

2.老师总结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多尝试朗读、背诵和模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理解《雨点儿》这首诗的内容,同时在表达上增强感情色彩。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多参与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使学生在表达时更加准确、生动。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安排,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8《雨点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诗歌《雨点儿》的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掌握关键词汇。

2.难点:将诗歌内容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表达对自然的感悟。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诗歌内容,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提前阅读《雨点儿》诗歌,准备朗读。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下雨的音频,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雨声,引入诗歌主题。

2.学习(15分钟):–家长与学生帮助学生朗读《雨点儿》,学生跟读。

–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感悟(10分钟):–学生交流对雨的感受,写下自己的感悟。

–学生讲述周围的小动物对雨的反应,加深对自然的观察。

4.拓展(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带来的与雨相关的图片或物品,讲述与诗歌的联系。

–教师介绍相关的雨水保护知识,引导学生关注保护环境。

5.温故(5分钟):–学生再次朗读《雨点儿》,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课后作业1.思考:今天的讨论中,你学到了什么?你对雨有什么新的认识?2.朗读:背诵《雨点儿》,并和家人朗读分享。

3.补充:收集更多关于雨的信息,写下你的见解。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调整教学节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

同时,要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雨点儿(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雨的来源和作用;2.了解雨对植物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心。

教学内容雨点儿(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重点学生了解雨对植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雨对植物的影响。

教学准备图片资料、小黑板、彩笔。

教学过程导入(10分钟)1.导入新课《雨点儿》。

2.引导学生谈论下雨的场景,问学生下雨对我们有什么影响?3.让学生关注下雨对生活的影响并作出回应。

演示(10分钟)1.使用图片资料展示下雨的过程。

2.解释雨水是从云里落下的水滴,这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现象,它可以为大地上的一切生物提供营养和生命。

3.向学生展示雨对植物的重要性。

讲解与讨论(20分钟)1.了解植物需要水的原因。

2.让学生讨论雨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实地观察附近的植物。

3.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体验树木和植物。

练习与演武(15分钟)1.指导学生绘制雨天的故事情景,鼓励他们使用彩笔和不同的色彩。

2.学生的雨天作品可以展示在教室的墙上,以备其他人欣赏。

总结(5分钟)1.确保学生了解雨对植物和生态的重要性。

2.提醒学生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资源、保护我们的家园。

课后作业学生绘制出雨后植物的生长变化图,学生感性思考和表达。

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雨对植物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教学相应的活动,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敬畏之心,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进程中,学生表现出色,思维积极度高,对新知识和理解能力都非常强。

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

新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教学设计3篇【1】8 雨点儿[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数”“彩”“半”等12个生字,会写“问”“有”“半”等5个生字,掌握3个偏旁和1种笔画。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密切的关系。

感受雨点儿的可爱,感悟雨点儿给人类、给世界带来了美丽。

[教学重难点]通过朗读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听一首歌,好吗?(课件播放歌曲《小雨点》)2.这首歌唱的是小雨点儿,我们来看看。

(课件播放动画)多可爱的雨点儿呀,你们想和它交朋友吗?(课件出示课题:雨点儿,读准“点”和儿化音。

)二、感知全文1.听课文录音,听清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

(要求:第一遍读正确,读通顺;第二遍,边读边数清楚一共有几段,标上自然段号)3.交流:检查标自然段号,读了课文你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大雨点儿小雨点儿)三、指导识字1.出示:数、彩、半、空、问、到、方、没、更、绿、出、长。

(1)教师领读,学生跟读两遍。

(2)学生自由读,指导读。

2.师:相信聪明能干的你一定能想出很多好办法记住这些字的。

(熟字加偏旁:采+彡=彩)3.巩固认字,去拼音读。

4.出示“问、有、半、从、你”5个生字,指导书写。

(引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笔顺书写。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师批注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件)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新朋友,它叫——雨点儿,这节课我们要和雨点儿一起去进行一次快乐的旅行。

2.师:想和雨点儿一起去旅行,先要和刚认识的生字朋友打招呼,要不,它们会拦住你们的脚步哦。

(课件出示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认读)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自由读第1自然段。

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2~4自然段。

(1)师:数不清的雨点儿飘落下来,雨点儿还说起话来了,嘘——(2)出示对话,自由读,找找哪些是小雨点儿说的,哪些是大雨点儿说的。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本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12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它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儿是从云彩里飘落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美丽景象。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雨水。

雨水和植物生长有密切的关系。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学写“方、半”两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感知雨水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和练习朗读;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在追求自主感悟、个性体验、人文熏陶的新课标环境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应该给学生的学习提供美丽畅想的情境和空间,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陶冶性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所以,教学中应采用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让课堂呈现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本课力图追求的境界。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猜谜: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里看不见。

2、演示动画:大小雨点。

请学生说一说雨。

出示课题《雨点儿》,带读。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通过猜谜、观看画面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了学生对雨的认识水平,并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关于雨的信息。

在说话中注意引导学生将“雨点儿”这个词读正确,化解了儿话音的读音难点。

)二、品读课文,读中识字1、初读:读准字音,感知内容:即慢速地、大声地读。

2、再读:圈圈划划,识记生字。

3、三读:通读课文,巩固生字。

4、“接雨点儿”的识字游戏:即一滴雨点儿对应一个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师问:同学们,这些雨点儿后面都有秘密噢!谁愿意和雨点儿交朋友呢?把后面的秘密告诉大家好吗?(设计意图:经过以上的层层提高,学生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对生字也有了初步的印象。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雨点儿1(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雨点儿1(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8.雨点儿1(部编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读、会背诵课文《雨点儿》。

2.能正确朗读和书写生字、生词。

3.能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4.能培养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意识,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的朗读和背诵。

2.理解雨的形成和作用。

3.引导学生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
1.理解和描绘雨的形象。

2.理解雨的作用和意义。

四、教学准备
1.课本《雨点儿1》。

2.多媒体设备。

3.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5分钟)
教师播放雨的声音,让学生听一段时间,引导学生回想自己在雨中的经历,并提出问题:“雨是怎么来的?雨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
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雨点儿1》,重点解释生字和生词,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雨的形象。

第三步:讨论(10分钟)
教师与学生讨论雨的作用和意义,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爱护。

第四步:思考与表演(15分钟)
学生小组思考雨的形象和作用,并进行表演,展示学生对雨的理解和想法。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雨的重要性和自然环境的保护。

六、课后作业
背诵课文《雨点儿1》并写一篇感想,描述自己在雨中的感受和体会,同时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雨水的形成和意义,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素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导入课题1、播放儿歌《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你们想听吗?生:想。

师:好,那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儿歌,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播放儿歌《小雨沙沙》)师:小朋友们知道知道这首好听的歌叫什么题目吗?生:知道,叫《小雨沙沙》。

或者:不知道。

(师:这首歌啊叫做《小雨沙沙》)师: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你们知道是什么题目吗?生:雨点儿。

(板书课题,并指导儿化音的朗读)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师:好,现在我们看着拼音来读读这篇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把自然段标出来,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读完课文之后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生初读课文)师:好,读完了课文我们请小朋友来说说,你读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生1:我知道了有大雨点和小雨点。

生2:我知道了雨点儿是从云彩中飘落下来。

生3:我知道了花开了,草也长出来了。

师:你连这个也知道了,真棒!师:读了课文小朋友们都知道了很多很多,真能干。

过渡句:刚才小朋友们已经把课文中的生字圈出来了,那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生字宝宝好吗?——好。

(出示“我会读”生字“数、清、彩、飘、落)师:谁能在“数”和“清”这两个字中间加上一个字组词吗?生:数不清。

(出示词语:数不清)师:我们一起来读读。

生:数不清。

师:在课文中是什么东西数不清呢?生:雨点儿。

(若学生还是没读好这个儿化音,老师就再做示范读,再叫学生跟读)师:课文中说雨点儿数不清,那小朋友能不能说说还有什么东西是数不清的呢?生1:头发数不清。

生2:树叶数不清。

生3:雪花数不清。

生4:星星数不清。

……师:说得都不错,那我们再来看看这个生字宝宝(彩),小朋友们能不能也给他找个小伙伴组词呢?生:彩色、彩虹、彩霞、云彩师:小朋友们真棒,能说出这么多词语。

(当说到“云彩”时出示词语。

)好,那这两个生字宝宝能组在一起变成一个词语吗?(指着“飘”和“落”)生:能——飘落。

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优秀教案(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优秀教案(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课文《雨点儿》(部编版)【教课目的】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巴。

2、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有着亲密的关系。

【教课要点】认字和练习朗诵。

【教课难点】在读中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一、复习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几个调皮的字宝宝,它们可太贪玩了,连家都找不到了,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家吗?(出示课件,指名操作并领读)二、激趣导入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

老师就和你们一同做个游戏吧!我们来猜个谜语: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停,落在田间秧苗绿,掉进河里看不见。

这是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持续学习第12课《雨点儿》。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三、学习课文1、感知课文:⑴想知道雨点儿之间发生了如何的故事吗?请看动画片(出示课件,播放课文)⑵你记着什么了?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⑶想不想自己把这个故事读一读?请翻开书第105页,注意读准字音哦。

2、学习第一段:⑴这么可爱的雨点儿,我真想一个个都认识他们,我们一同数一数好吗?一、二我数得眼睛都花了,你们数清了吗?本来是(课件:出示句子并读一读)。

不清(识除了雨点儿数不清,你见过什么东西也是数不清?你能用数不清说句话吗?(练惯用数不清说句子)。

⑵飘落什么意思?你知道还有什么东西从空中落下来也能够用上飘落这个词呢?是啊,这些东西可轻了,从空中飘落下来,都是慢慢的。

谁来试着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⑶让我们看着雨点儿慢慢飘落的可爱样子,一同来读好这句话(齐读第一节,边读边做动作)。

3、学习第二、三、四节半空中,大雨点儿和毛毛雨点儿会面了,听!它们在聊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2~4自然段。

(生自由读文)⑴大雨点儿问毛毛雨点儿什么呀?(课件出示对话)⑵毛毛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⑶你呢?这句话没说完好,是谁问谁,问什么?(让学生将问句增补完好)大雨点儿想到哪里去?一同说。

⑷指导朗诵:大雨点儿和毛毛雨点说得多好啊,我想请小朋友们来读读他们之间的对话(同桌分角色读,男女生对读)。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雨点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其对自然现象的认知与探索能力。1.提升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强化语言积累与运用;2.培养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课文情感,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增强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对科学探究的兴趣;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绿色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基础上,提升综合素养,符合新教材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雨点儿的基本概念、形成原因和作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雨点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和欣赏大自然的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学习了《雨点儿》这篇课文,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雨点儿相关的实际问题,如“雨点儿为什么会落下?”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观察雨点儿在不同条件下的落下情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教学难点方面,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学生们对雨点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在引导讨论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的思考不够深入,可能是因为问题设置不够明确或者引导方式不够恰当。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优化问题设计和引导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精品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讲课稿(通用6篇)

(精品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讲课稿(通用6篇)

(精品教案)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讲课稿(通用6篇)整理的一年级语文上册《雨点儿》讲课稿(通用6篇),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本文是一篇科学童话。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经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告诉学生雨点是从云彩里飘降下来的,有了雨水的滋润,才有草长花开的漂亮景象。

我们的日子离别开雨水。

雨水和植物生长有紧密的关系。

1、认识“点、数、清”等11个生字,会写“方”字。

2、明白“数别清、飘降”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点”。

3、有感情地朗读1、2、3、4自然段。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明白“数别清、飘降”等词语;准确地读准“雨点儿、地点”;有感情地朗读大小雨点儿的对话。

1、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索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制造性。

2、采纳个性化教学,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展开教学,经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感觉、体验和明白。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具美好的学习语言的环境,让他们在美好的环境中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文字的美,培养语感,张扬个性,陶冶行情,提高学习兴趣,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

第一部分是歌曲导入,认读课题:《小雨沙沙》是一首节奏明快的儿童歌曲,放在开始,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由此引出课题,也比较自然。

而课题“雨点儿”那个儿化音是一具朗读难点,我试图经过反复范读来落低和突破那个难点。

第二部分是初读课文,认读生字:前面接触的大多是诗歌,韵文,如此的童话依然第一次涉及,朗读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这部分里我先范读了课文,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便是分段朗读,并且学习生字。

如:第一自然段,先学习五个生字,每个生字学习都有侧重点,“数”、“清”、“彩”重点正音,并了解多音字“数”,“飘”、“降”重点经历字形。

然后再认读词语“数别清”“云彩”“飘降”,继而整合成一整句话,有了前面的制、词递进教学,读好整句话的难度也就大大落低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雨点儿|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雨点儿|人教(部编版)一、教材及背景说明1.1 课本信息本文档所讲解的教案,是针对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人教(部编版)》中的课文(二)《雨点儿》。

1.2 课文背景《雨点儿》是一篇描写雨天情景的散文。

孩子们通过本篇课文,能够感受到雨天的美丽和神奇。

二、教学目标2.1 教学目标•能读懂本篇课文,理解其中的情景与意义。

•能背诵本篇课文中的若干段落,领会其中的情感。

•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雨天的情景。

2.2 学情分析本篇课文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课文内容简单,语言通俗易懂。

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图片展示、视频展示、故事讲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情景,理解其中的意义和情感。

•能够背诵本篇课文中的若干段落。

3.2 教学难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展示雨天的情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利用故事讲解的方式,引入本篇课文。

4.2 阅读、理解和学习•教师请学生齐读本篇课文。

•教师逐句解读,帮助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和情感。

•教师重点讲解部分句子的用法和句式。

•教师要求学生背诵若干段落,从而加深对课文情景和情感的理解。

4.3 练习与拓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以及口头讲述的活动。

•教师还可以通过视频、歌曲等多种形式,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

4.4 课堂小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化学生对课文情景和意义的认识。

五、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本篇课文,加深对课文情景和情感的理解。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图书、新闻等素材,丰富自己的看法和想法。

六、拓展应用•学生可以组织小组活动,设计相关的互动游戏,以及演讲和创作活动。

•学生可以进行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和天气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七、相关评估•教师可以采用小测验、作业等方式,对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进行考察。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优秀教案第【1】篇〗8 雨点儿【教材分析】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课标描述】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10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写字姿势要正确,字要写得规范、端正、整洁,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5.学习独立识字。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用音序检字法查字典。

(部首)6.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

7.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8.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

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9.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学习目标】1.通过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等多种识字方法,认识“彩、半”等10个生字和三撇、穴宝盖、立刀旁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问、有”等5个字和横沟1个笔画。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雨点儿给大地带来的美好变化。

【学习重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

难点:读准多音字“数、长”的字音;会写“有、从”。

【评价活动方案】1.通过“我会读”“我会选”“我会写”,达成评价目标1。

2.通过“我会做”,达成评价目标2。

3.通过“我会连”“我会填”“我会仿”等,达成目标评价3。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就不见。

(雨)2.通过谈话,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

(1)导问:生活中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呢?预设:大雨、小雨、雷阵雨、毛毛雨、狂风暴雨。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8《雨点儿》教案(三维)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雨点儿》。

2.能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美妙。

3.能模仿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进行表达。

4.能绘制自己心目中的“雨点儿”场景。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能熟练运用课文中的语言风格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教学准备1.课文《雨点儿》。

2.课文相关图片或图书。

3.板书、彩色笔。

四、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和学生一起做大型动作,拉伸身体,放松肌肉,为接下来的课堂活动做准备。

2.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雨滴的轻柔和美好,引入课文。

3. 学习课文(20分钟)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分组进行课文朗读,比赛哪组朗读得更动感。

3.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学生观看相关图片,理解雨点与大自然的关系。

4. 语言表达(15分钟)学生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式,自由发挥想象,描述自己眼中的雨点儿。

学生可以用画笔绘制出自己心中的“雨点儿”场景。

5. 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雨点儿”场景。

五、教学延伸1.可以让学生在家中观察下雨天的场景,写下自己对雨的感受。

2.学生可以将绘制的“雨点儿”场景制作成手工,展示在班级中。

六、板书设计•《雨点儿》教案1.课文内容2.朗读3.表达方式4.绘制“雨点儿”场景七、教学反思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热情。

以上是本节课《雨点儿》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3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8课《雨点儿》教案3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雨点儿》这首儿歌,并能正确朗读。

2.能够通过表演、画画等形式表达对雨点的理解和感受。

3.了解雨对大自然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1.理解儿歌《雨点儿》的内容。

2.能正确朗读歌词,感受雨点儿给大自然带来的好处。

三、教学难点1.理解雨对自然的作用,通过简单的表演或绘画形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让学生跟着音乐摇摆身体,活跃气氛。

2. 导入新课(10分钟)•师生共同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出本课《雨点儿》的主题,并简单介绍雨对大自然的作用。

3. 学习歌词(15分钟)•师生共同学习歌词,并进行朗读和歌唱练习。

4. 分组表演(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现出对雨的理解和感受。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展示团队合作能力。

5. 绘画活动(20分钟)•让学生自由发挥,用画笔表达对雨的理解和感受。

鼓励学生展示作品并相互欣赏。

6. 总结归纳(10分钟)•结合表演和绘画活动,引导学生总结雨对自然的作用,强调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并表达对自然的感激之情。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用一句话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在家里写一篇小短文,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珍惜之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歌曲、表演和绘画等形式,让学生深入理解雨对自然的作用,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雨点儿》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雨点儿》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8《雨点儿》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分析
1. 教材内容概述
本节课是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八课,题目为《雨点儿》。

这篇课文描述了雨点儿在大地上落下的情景,生动地描绘了雨水给大地带来的滋润和生机。

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雨点儿》的基本内容,能流畅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水资源。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雨水的作用。

•难点:理解诗歌性质的语言表达,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

二、教学过程安排
1. 初识课文
•让学生观察课文中的插图,了解雨点儿的形态。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猜测课文内容,激发好奇心。

2. 教学重点呈现
•逐段解读课文,注重诗意表达的理解。

•引导学生感受雨水的功效,例如滋润大地、润泽植物等。

3. 课文朗读与感悟
•学生跟读课文,注重语音语调、情感表达。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雨水的看法,引导形成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感悟。

4. 总结与拓展
•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雨水在生态环境中的重要性。

•带领学生讨论如何节约用水、保护环境。

三、板书设计
•题目:《雨点儿》
•关键词:雨点、大地、滋润、生机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雨点儿》为主题,通过描绘雨水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参与感和情感体验,引导他们积极思考如何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通过本课的教学,希望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雨水的价值,培养起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恩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点儿》优秀教学设计(部编本一年级上册)
一、字理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你们猜猜他是谁?这一横代表高高的天空,听,滴答滴答,雨点儿从天上纷纷落下——下雨了。

这个字后来就演变成了“雨”字。

(板书:雨)读读这个字。

2.关于“雨”的古诗,谁能带着大家背背。

出示:《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你看,诗中这个“喜”字就告诉我们人们是多么喜欢雨,为什么呢?再读读这一句,它告诉我们雨能滋润万物。

3.你们看这雨字中,雨点儿在哪呢?(四个点),它们就是雨点儿,(板书:雨点儿)谁读读这个词。

(1)虽然三个字,但是他把后面两个字连起来读,谁再读读——雨点儿。

(2)多可爱啊!谁再来读读这个词——
出示:小兔儿(其实在你们叫它名字的时候就已经带上“儿”字了,再读读)
出示:小狗儿
你们是——
出示:小孩儿
(3)你们看,当后面加“儿”字的时候,在口语中我们就可以连着说,显得多可爱啊!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4.快看!老师手里有两个雨点儿,这是——大雨点儿,这是小雨点儿。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过渡:这是我们认识的两个新朋友,他们从哪来啊?要到哪里去呢?请你打开105页,自己小声地读一遍课文,借助音节读准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读完以后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谁听清了,老师提了什么要求?
出示:自读课文
标自然段
2.注意姿势。

3.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呢?(5个)对照屏幕,看看你标对了吗?
出示:
4.飘落
(1)过渡:课文读过了,看看这个字你认识吗?
出示:luò

这是个三拼音节,请你拼一拼。

(2)再读读这个词。

出示:飘落
(3)看!这是小石子,这是树叶,你能说说哪个用落,哪个用飘落吗?
对啦,能被风吹动的轻(圈出风),小的东西落下来,我们就说是飘落。

(4)看看图片,这是()飘落下来了。

出示:
生活中,你见过秋风吹,树叶飘落的情景吗?多美啊!你能读一读吗?这又是谁飘落下来了?谁能美美地读读。

(5)课文说得是——
出示:雨点儿飘落下来。

5.云彩
(1)雨点儿从哪飘落下来?读读这个词。

出示:云彩cai注意读轻声。

(2)我想把这个词语放入句子中,应该放到哪里呢?(学生拖拽)哦,从哪飘落,我们要把云彩放到中间。

我来读读
出示: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3)谁再读读,读清谁?从哪?飘落下来?
(4)看图,这是谁?从哪?飘落下来?
出示:
6.数不清
(1)看,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了(板画,有节奏),我们数数黑板上有几个小雨点儿啊?雨点儿特别多,数都数不过来就是—

出示:数不清
(2)谁来读读这个词语。

(3)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是数不清的?
出示:数不清的()
(3)老师想把数不清放进刚刚咱们的句子中,应该放到哪里合适呢?
出示:数不清的()
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拖拽)
7.背诵第一自然段
(1)这么长的句子,我们来读一读。

(2)这就是课文中的图片,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大雨点儿和这么多的小雨点儿,这幅画面就可以用刚刚我们学过的句子来形容,谁来说一说这个画面。

出示:
8.识字小结
(1)这长长的句子里藏着很多我们要认识的生字朋友,现在它们离开这句话了,你们还认识它们吗?
贴:数清点彩飘落(去拼音)
“小小生字藏起来,我要把它找出来”
学习2-4自然段
1.过渡:那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要去哪里呢?我们来一起去听听
他们的对话。

2.请你先自己读读它们的对话。

出示(带拼音):
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
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3.谁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出示:半空中,大雨点儿问小雨点儿:“你要到哪里去?”
这里大雨点儿问了一个问题,谁再来读读?(读出疑问语气)
4.指名读。

大雨点儿问——
5.小雨点儿回答——谁来读读第三自然段。

出示: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提示轻声)
6.我们看,小雨点儿一共说了几句话?(2句)先来读读第一句。

出示: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
这是小雨点儿在回答大雨点儿的问题。

现在老师来当大雨点儿,哪个小雨点儿来回答我的问题?你要到哪里去——(2个,你们一起来回答我)
7.小雨点儿说的第二句话又是再干什么呢?谁来读读?
出示:小雨点儿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你呢?”
预设:问大雨点儿,问什么呢?大雨点儿要到哪里去?
8.谁能读读第四自然段,告诉我们大雨点儿是怎么回答的?
出示:大雨点儿说:“我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9.咦?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去的地方一样吗?
小雨点儿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大雨点儿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贴:有花有草的地方,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10.你看,它们的对话中有问有回答
出示:问,回答
11.下面我们来问一问,答一答。

我来问,你来答。

你来问,我来答。

12.小结生字
那我们来认识这一部分的生字朋友。

你一定都会了,我们一起读读。

出示:问答半空中地方(提示轻声)回答
学习第五自然段
1.可爱的雨点们到它们想去的地方了吗?请你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

动笔标一标第五自然段共有几句话?
2.看看屏幕,你标对了吗?
出示:
3.我们来读读第一句,有花有草的地方怎么样啦?没花没草的地方呢?
三、复检生字
1.课文读完了,这节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请你和“1+1>2”的小伙伴再互相读一读识字卡片,
2.小小邮递员
四、指导书写
1.提示横折钩
过渡:你们太棒了,又交到这么多的生字朋友,在这里还有一个字要求你会写呢,看看他是谁?
出示:
在“方”字的笔画中,有一个笔画我们以前学过,但今天发生了变化,他就是横折钩,看看有什么变化?
出示:
横短了,折斜了,虽然有变化,但是他的名称没有变,还叫横折钩。

2.书写
别着急动笔,你们还记得怎么把一个字写好吗?看—描—写—比—练。


(1)打开书107页,请你观察,你怎么记“方”这个字。

副板书贴:看
预设:我发现了“方”由四笔写成,点,横,横折钩,撇。

(2)请你再观察每个笔画位置,怎样能把字写得美观。

范写:下面老师来描——写,横要长一点,注意的位置,起笔在
中心点,横向下一点儿,然后向竖中线方向折,折倒竖中线停笔抬钩,撇在横中间起笔,有尖。

描:
请你进行第二步—描。

描一个之后完成写,写一个。

副板书贴:描
3.写:描一个写一个。

学生描一个“方”、写一个“方”。

4.比
(1)师:写完后请你和范字进行比较。

副板书贴:比
(2)我们来看一看,这位同学写的字每个笔画是不是写到位了。

5.再写
(1)请您比较自己的字,再写一个。

副板书贴:再写
(2)只要大家仔细观察,认真书写,都能写出一手规范漂亮的字。

五、再读课文
字写完了,课后还有三句话,自己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课件描红提示)
它们都是写谁?从哪儿?怎么样?我们读得时候要把它们读清楚,一起读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还会写了“方”字,小雨点儿带给我们这么多的收获,让我们再美美地读一遍课文吧。

读书姿势
板书设计:
甲骨文雨雨点儿
大雨点儿小雨点儿
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有花有草的地方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