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4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4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ea1ef0cc1755270622080f.png)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读2013年我国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
完成1-2题。
1.该水库储水量最大的时期是( )A.1月初 B.6月中旬 C.6月底 D.8月中旬2.该水库最有可能位于( )A.华北 B.东北 C.闽南 D.江南答案 C D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完工。
“南水”进入北京后将与北京市五条主要河流渠道相连,并最终注入密云水库。
据此完成 3-4 题。
3 .沟通流经北京市五条水系最主要的目的是,A .增加水量,促进水能资源开发B .解决北京全市区的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C .最大限度地改善北京市的生态环境D .促进北京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4. “南水”最终注入密云水库,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A.利于调控 B .改善水质 C .提高发电量 D .扩大养殖水面答案 C A在秘鲁南部的沿海地区一个距海岸仅 0.5 公里的山坡上,有一张长12米、高4米的大网,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据此完成5-7 题。
5.当地居民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A.积雪融水 B.冰川融水 C.雾气 D.雨水6.此地该种水资源非常丰富,与其影响因素关系不大的是A.山地冰雪 B.海风 C.下垫面状况 D.洋流7.以下地区可以借鉴此方法获取淡水资源的是A.我国西北地区 B.非洲撒哈拉地区C.澳大利亚西海岸地区 D.南美巴塔哥尼亚地区答案 C A C“母亲水窖”是帮助当地居民摆脱严重缺水所实施的慈善项目,它是修建于地下的用以蓄集雨水的容器。
图9为甘肃省水窖建设照片,完成8-9题。
(双选)8.该地区严重缺水的主要原因是A.深居内陆降水少B.降水以雪为主且冰冻期长C.水循环不活跃D.江河、湖泊污染严重9. “母亲水窖”的建设A. 有利于该地区经济作物的浇灌B.增加该地区农民收入C. 解决该地区干旱缺水现状D.根本改变该地区贫困面貌【答案】8、AC 9、AB读图“我国东部沿海部分省(市、区)耕地、水资源比重对比图”,回答10-11题。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答案)
![新人教版必修1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d65d71ba0d4a7302763aba.png)
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课下跟踪检测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总量的比率。
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利用率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重缺水,可能制约经济发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
据此完成1~2题。
世界平均中国平均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流域准噶尔盆地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30% 20% 92% 79% 80% 95%A.基本不存在水资源紧缺的现象B.海河流域水资源丰富C.水资源的利用率极不平衡D.我国水资源分布西多东少2.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是因为华北地区( )A.降水总量少B.降水年际变化大C.水资源浪费严重D.水资源需求量大解析:第1题,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存在水资源利用紧张的状况;海河位于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华北地区;整体来看,我国水资源利用率极不平衡;我国水资源分布西北少东南多。
第2题,与塔里木河流域相比,海河流域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因此对海河水资源利用率高。
答案:1.C 2.D水足迹是指商品生产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Y国2016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据表完成3~4题。
可更新水资源(109 m3/年) 内部水足迹(109 m3/年) 外部水足迹(109 m3/年)1.72.2 6.4A.水资源总量丰富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D.水资源利用率低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第3题,该国所消耗的水资源中,外部水足迹占主体,说明该国水资源严重匮乏。
第4题,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进口水资源密集型产品有利于减少该国内部水足迹。
答案:3.C 4.A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时作业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练习:第3章 第3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课时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918ba981910ef12d2af9e78c.png)
第三章第三节基础巩固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世界各大洲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和人均水资源对比图”,表中数据反映的是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利用结构(%)。
阅读图表回答1~3题。
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利用结构(%)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世界农业用水84 14 85 8 69 30 71工业用水9 45 6 72 11 13 20居民用水7 41 9 20 20 57 91.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B )A.南美洲B.亚洲C.大洋洲D.北美洲2.有关水资源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从世界范围看,通过改进灌溉技术节水潜力最大B.发达地区居民用水比例大,说明这些地区居民节水意识薄弱C.欧洲、北美洲工业用水比例大,说明这些地区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D.亚洲、非洲、南美洲农业用水比例大,说明这些地区农业灌溉面积比例大3.下列根据图表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B )A.非洲水资源比欧洲丰富,所以旱灾较少B.北美洲的人口约为欧洲的1/2C.北美洲的面积约为欧洲的3倍D.欧洲居民用水比例高于非洲,是因为欧洲人均水资源更多【解析】第1题,水资源是否丰富,主要看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等于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结合图可知,亚洲径流量最为丰富。
第2题,在世界范围内,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最大,因此提高农业灌溉技术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达地区居民用水量大,主要是用水基础设施多;欧洲、北美洲工业发达,需水量大,科技发达,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较高;亚洲、非洲、南美洲农业技术落后,需水量大,主要是利用效率低。
第3题,非洲水资源较欧洲丰富,但由于水资源与人口分布不均,旱灾较多;北美洲的径流总量约为欧洲的2倍,而北美洲的人均水资源约为欧洲的4倍,所以北美洲的人口约为欧洲的12;北美洲的面积小于欧洲的3倍;欧洲居民用水比例高于非洲,主要是水资源利用效率高。
a为了可持续发展,我国对水土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得出下表,读下表回答4~5题。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水资源占全国的百分比 80% 14.7% 人口占全国的百分比 53.5% 44.4% 耕地占全国的百分比35.2%59.2%4.我国水资源和耕地的分布特点是( B ) A .南方地多水少 B .南方地少水多 C .北方地多水多D .北方地少水少5.针对水土资源的配置情况,经过多年研究、论证、规划,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 C )A .长江三峡工程B .淮河治理工程C .南水北调工程D .黄河小浪底工程【解析】 我国南方地少水多,北方地多水少,针对水土资源配置情况,我国已经开工的巨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三章 地球上的水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88a4b65ca300a6c30d229f08.png)
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选择题1、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原因是( )A、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B、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C、径流量空间分布不均D、地表水空间分布不均2、巴西多年平均径流量居世界第一位,原因是( )A、有面积广大的热带雨林气候B、以平原和高原为主C、森林丰富D、水库多3、我国生活、生产中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来自于()A、河水、冰水B、地下水C、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地下水、淡化海水4、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降水总量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C、河流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5、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A、补给的循环性B、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C、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D、水利水害双重性6、“水”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的发展,解决西北地区水源紧缺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是()①跨流域调水②人工降雨③大力开采地下水④建集雨节灌水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7、关于水资源与工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工业生产需要的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30%左右②空调用水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③产品用水作为产品原料或生产过程的介质④接近水源地是确定工业厂址的重要因素之一⑤取自河道的天然水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8、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9、解决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悬殊的主要措施是()A、防止水的污染B、兴建水库C、跨流域调水D、节约用水10、“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地理含义是()A、说明水资源具有水害与水利的双重性B、说明水资源时多时少,少的时候能载舟,多的时候有覆舟的危险C、说明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覆舟的水资源丰富,有开发利用的价值D、水能覆舟,所以人们把洪水称之为猛兽,故有洪水猛兽之说二、综合题11、读下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考试测试卷
![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考试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d301fc0767f5acfa1c7cdb1.png)
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考试测试卷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有关水资源与人类社会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国北方地区内河航运业较南方发达B.饮料厂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地方,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C.古代文明主要分布于水资源丰富的大河流域D.现代社会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日趋多样化2. 近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有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 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目前世界普遍感到用水紧张的原因有①环境污染严重,水质下降②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大,江河径流量下降③人口急剧增长,工农业及生活用水增长过快④世界上的水资源总量不足⑤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A.①②④B.②③⑤C.②③④D.①③⑤4. 我国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西部很少,这反映出A.利用水资源的技术不平衡B.水资源的数量影响经济活动的规模C.水资源的质量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益D.人们目前主要开发利用淡化的海水5. 下列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中属于“开源”的有①修水库②合理开发及提取地下水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提高水的利用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6. 黄河近几年没有出现断流,原因是()A.流域内降水大增B.工农业用水减少C.水利工程的作用D.原因不明7.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1 / 7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问题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以发展航运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8. 大型水电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B.显著增加河流泥沙的下泄量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9. 修建水库的有益之处是()A.天然拦蓄洪水B.人工泄洪分洪C.调节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D.调节径流季节变化10. 水资源的广泛性是指()A.水资源无处不在,广泛地存在于地球水圈之中B.水资源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极为广泛C.海洋的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D.热带和温带沙漠地区没有水资源11. 形成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B.世界上炎热地区水资源丰富,寒冷区水资源短缺C.夏秋季节丰富,冬春季节短缺D.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12. 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A.补给的循环性B.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C.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D.水利水害双重性13. “水”严重制约着西北地区的发展,解决西北地区水源紧缺最经济、实用的办法是()①跨流域调水②人工降雨③大力开采地下水④建集雨节灌水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4. 关于水资源与工业生产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工业生产需要的冷却用水占工业用水总量的30%左右人教版高一年级地理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考试测试卷3 / 7②空调用水用来调节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③产品用水作为产品原料或生产过程的介质④接近水源地是确定工业厂址的重要因素之一⑤取自河道的天然水可以直接用于工业生产A.②③④B.②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⑤15. 近些年来,有些淡水资源丰富的国家也受到缺水的威胁,主要人为原因是()①人口膨胀,工农业发展需水量增加②气候趋于干旱,降水量减少③水资源受污染,破坏严重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1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原卷版)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原卷版)](https://img.taocdn.com/s3/m/5d0f71f97f1922791688e831.png)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合理利用同步训练题一、选择题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中国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照表.........1. 甲、乙两省(自治区)水资源状况是 ( )。
A. 甲省(自治区)水资源短缺B. 乙省(自治区)水资源丰富C. 甲省(自治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 乙省(自治区)生产用水量高2. 乙省(自治区)应该 ( )。
A. 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B.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 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不足下图示意河套灌区区域。
灌区引黄灌溉全年分夏灌(4—6月)、秋灌(7—9月)和秋浇(9—10月)三个阶段。
农田退水通过排干渠排入乌梁素海。
近年来随灌区耕地面积的增加,乌梁素海水域面积越来越小。
为解决乌梁素海面积缩小的问题,灌区采取了生态补水的措施,即引黄入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河套灌区夏秋季节大量灌溉的原因是( )A. 昼夜温差大B. 蒸发旺盛C. 土地盐渍化严重D. 地下水不足4. 生态补水的时机应选( )A. 3—4月B. 4—6月C. 7—9月D. 11—12月读“某地涌泉形成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5. 如果涌泉水质变坏,最有可能是( )A. 图中城市排放的废水下渗所致B. 游客向涌泉乱丢垃圾所致C. 含水层岩石发生变质所致D. 南部山区受到污染所致6. 前些年,涌泉一度断流,要想使涌泉重新喷涌,行之有效的措施是( )①在城市上空进行人工降雨②增加城市林地和草地③限制城市地下水的开采,引水回灌地下水④绿化南部山区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读地球上大陆和海洋各纬度带平衡(降水量减去蒸发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7. 影响全球水平衡的根本因素是( )A. 太阳辐射B. 大气环流C. 洋流D. 下垫面8. 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 中纬度地区,大陆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B. 低纬度地区,海洋上降水量小于蒸发量C. 南纬55°附近,降水量出现峰值D. 南、北极地区,降水量均小于蒸发量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f716c84de80d4d8d15a4fad.png)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解析版一、选择题1. 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是()A.地下水 B.冰雪融水C.海水 D.地表河湖水解析:2 000多年前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人们不可能大规模的开采地下水,更不可能淡化海水,利用的是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地表水。
答案:D2. 修建水库的有益之处是()A.天然拦蓄洪水B.人工泄洪分洪C.调节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D.调节径流季节变化解析:修建水库,丰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调节径流季节变化。
答案: D3. 读表格,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解析:西南、东南、西北、华北四个地区中,西南地区水资源最丰富,所以①是西南地区,据此可以排除A、C选项,并且四个地区中,西北地区地广人稀,人口最少,所以④是西北地区。
答案: B第 1 页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由图中经纬网度数、河流位置以及政区图省界形状,可以判断A平原是宁夏平原,它位于西北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发展农业必须引黄河水进行灌溉,但是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不合理灌溉方式,使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容易造成土壤盐碱化问题。
答案: C5. 目前,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主要位于()A.干旱区 B.半干旱区 C.半湿润区 D.湿润区解析:目前,我国华北平原水资源最短缺。
从干湿区来划分,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区。
答案:C6. 目前与人类关系最密切、最需要保护的水资源是()A.冰川水B.河流水C.深层地下水D.大气水解析: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这三种水体也最容易被污染。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1同步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e7f853f524ccbff02184f0.png)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一、单选题1.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地理含义是()A. 说明水资源具有水害与水利的双重性B. 说明水资源时多时少,少的时候能载舟,多的时候有覆舟的危险C. 说明了在开发利用水资源时,覆舟的水资源丰富,有开发利用的价值D. 水能覆舟,所以人们把洪水称之为猛兽,故有洪水猛兽之说2. 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 多年降水总量B. 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C. 河流径流总量D.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3. 图中洋流所在的大洋为A. 太平洋B. 大西洋C. 印度洋D. 北冰洋4. 图中洋流对相邻陆地环境的影响是A. 增加了湿、热程度B. 降低了干、热程度C. 减轻了寒冷状况D. 加剧了干燥状况5. 读表格,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 5.56% 8.76% 16.97%① 46.44% 19.55% 14.44%② 33.72% 38.04% 25.40%③ 6.14% 26.01% 31.19%④ 8.14% 7.03% 11.99%A. 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 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 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 西南、东南、西北、华北读下图,完成(1)----(2)题。
我国某沿海城市地下水位示意图6. 该市地下水位状况及造成的直接后果是()A. 承压水面下降B. 地下水漏斗区C. 水源补给困难,地下水枯竭D. 海水倒灌,地下水得到补充7. 要控制上述状况,下列方法中有效的是()A. 进行人工回灌B. 注意有灌有排C. 依法治“水”,禁采地下水D. 加大地下水的开采量8.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使很多水资源白白流失,为使其更充分地得到利用,采取的措施是()A. 跨流域调水B. 修建水库蓄水C. 改变降水方式D. 发展节水农业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已正式动工兴建,该工程建成后,将极大缓解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情况。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b5bedb43af1ffc4ffe47acaa.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共15题;共42分)1.下列关于水资源叙述正确的是()A.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到一地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B. 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和河流水C.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D.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当前,水资源紧缺已成为许多国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人们正在采取多种措施摆脱这一困境.回答下题.(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目前人类可以大量利用的()A. 冰川水、河水、湖泊水B. 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C. 冰川水、大气水、土壤水D. 大气水、淡水湖泊水、沼泽水(2)下列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A. 修建水库B. 海水淡化C.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D. 开渠引水3.有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 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多,南部少B. 我国的水资源在空间分布是西部少,东部多,北部少,南部多C. 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秋多,冬季少D. 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是春夏多,秋冬少4.在人类面临的各种资源危机中,淡水危机是其中之一。
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在缺水状态中。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B.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C. 多年平均蒸发量D. 多年降水量与径流量之和(2)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 河流水和湖泊水B. 地下水和冰川C. 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D.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及浅层地下水(3)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中,属于节流措施的是()A. 修筑水库,拦蓄洪水B. 开渠引水,跨流域调水C.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D. 改进农业灌溉技术,推广喷灌、滴灌技术5.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主要体现了水资源的哪一特征()A. 补给的循环性B. 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C. 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D. 水利水害双重性6.有关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促进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B. 修筑水库蓄积河水C. 海水淡化,人工增雨D. 直接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用水灌溉7.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A. 大面积植树造林改造不稳定径流B. 排干湖泊和沼泽C. 大量抽取地下水D. 跨流域调水8.人类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而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 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步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步测试](https://img.taocdn.com/s3/m/56ad1dadbe1e650e53ea9999.png)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2019-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测试一、单选题1.海河流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为缓解水资源紧张,我国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针对海河流域的水资源状况,其农业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①推广滴灌、微灌技术②培育耐旱良品种③大量抽取地下水灌溉④实行休耕制度A. ①③B. ③④C. ①②D. ②④(2)南水北调工程()A. 改善海河流域的生态环境B. 降低海河航运价值C. 导致海河流域土地沙漠化D. 加剧海河水污染A. 多年平均降水量 B. 多年平均蒸发量 C.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D. 多年平均储水量5.世界各大洲水资源分布具有明显地域差异,读图“各大洲的降水、蒸发及径流量的对比图”,下列选项中各洲水资源由多到少排序正确的是()A. 亚洲、南美洲、大洋洲B. 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 亚洲、北美洲、南美洲D. 南美洲、亚洲、欧洲6.“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
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问题。
下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
关于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 都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形成夏汛B . 受长江干流水量影响,汉江的流量更大C. 汉江和渭河冬季都无结冰现象D. 渭河含沙量大,汉江含沙量小7.自北往南流的F河流经M城,每年均有长满青草的“岛屿”飘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穿过M城区,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
该“浮岛”是深层冻土融化等原因导致远郊区河段河岸的一部分脱离河岸而形成的。
流经M 城区的F河段水位最高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8.海洋潮汐中大潮现象出现在农历每月的A. 月初和月半 B. 初七、初八 C. 二十二、二十三 D. 月末前三天9.下图甲乙丙丁为我国上海、广西、北京、新疆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用水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 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b343f0c0722192e4536f64a.png)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步练习1.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是()①东南多,西北少②西北多,东南少③夏秋多,冬春少④冬春多,夏秋少A. ①④B. ①③C. ②③D. ②④2.北京市非居民用水价格2016年5月1日起再次上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北京市在水资源利用方面的主要问题是A. 居民饮用水供应困难B. 年降水量持续减少C. 生产用水被严重污染D. 人均占有水资源少33. 为提高北京市水资源利用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①南水北调②雨水回收③中水利用④迁出耗水工业A. ①②B. ②③C. ①④D. ③④34. 北京市调整水价的主要目的是A. 促进节约用水B. 增加政府收入C. 保证供水质量D. 提高用水成本3.我国下列地区中,水资源最紧缺的是A. 东北地区B. 华南地区C. 西南地区D. 华北地区4.北美洲的面积大于南美洲,但年径流总量却较少,主要是因为北美洲A. 地形较平坦,不利于地表蓄水B. 年蒸发总量相对较小C. 海岸线平直,不利于水汽输送D. 年降水总量相对较小5.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需的淡水主要来自()A.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 冰川、河流水和地下水C. 大气水、河流水和冰川D. 地下水、河流水和湖泊水6.我国水资源特点错误的是A. 总量大,人均少B. 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西北最缺水C. 夏秋多,冬春少D. 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7.河流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但也时常发生灾害。
图中为某河流、湖泊发展过程的四个阶段。
7.图中所示演化过程最可能出现在()A.洞庭湖平原B.塔里木盆地C.横断山区D.云贵高原8.图示河段,最易发生洪涝灾害的阶段是()A.甲B.乙C.丙D.丁9.在乙阶段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的是()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②④8.近年来安徽省加速跨流域、区域调水工程建设,将全面建成江淮互通、河湖相连、库瑭多点的水资源配置格局。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普通用卷](https://img.taocdn.com/s3/m/9b2362d2ee06eff9aff807cf.png)
D.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
9.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
A.增加人工降雨B.修建梯田
C.大力开采地下水D.跨流域调水
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 主要作物收获量。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年份
作物
灌溉•地亩产
非灌溉地亩产
生产用水量/(nV/人.年)
540
1 750
农田灌溉用水量/(m*宙.年)
446
1 352
万元GDP用水M/m3
570
4 000
5. 关于甲、乙两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6.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乙地区应()
A•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
B.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枳
C.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C.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
19.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A.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
B.地下水、河流水、冰川
C.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注层地下水
D.雨水、河流水、湖泊水
20.形成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A.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
B.世界上炎热地区水资源丰富,寒冷地区水资源短缺
1931
柞花
150斤
100斤
1932
玉来
8斗
3斗
小麦
7斗
1933
玉来
10斗
5斗
注:斗是体积单位.1斗约10升。
10.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南地区D.华南地区
11.该村庄小麦灌溉的主要季节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0696e06551810a6f4248656.png)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3.3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习题一、选择题1. 2 000多年前,罗马人建造的蓬迪加尔输水渠,利用的水资源是()A.地下水 B.冰雪融水C.海水 D.地表河湖水2. 修建水库的有益之处是()A.天然拦蓄洪水B.人工泄洪分洪C.调节径流地区分布不平衡D.调节径流季节变化3. 读表格,①②③④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东北 5.56% 8.76% 16.97%①46.44% 19.55% 14.44%②33.72% 38.04% 25.40%③ 6.14% 26.01% 31.19%④8.14% 7.03% 11.99%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4.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分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 中亚的咸海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A.围湖造田B.大量引用流入咸海的河水灌溉,使流入咸海的水量日益减少C.全球变暖,蒸发旺盛D.位于干旱地区,森林植被破坏,沙漠化现象加剧13. 我国华北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使很多水资源白白流失,为使其更充分地得到利用,采取的措施是()A.跨流域调水B.修建水库蓄水C.改变降水方式D.发展节水农业14. 解决黄河断流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A.大水漫灌,解决灌溉区农业用水B.提高水费计收标准,推广水稻种植C.农业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D.严禁工业用水,生活用水一律用地下水15. 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跨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B.减轻沙尘暴对北京的威胁C.根本上解决黄河的断流现象D.减轻长江的水污染状况16. 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B.河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C.河流水、冰雪融水和浅层地下水D.冰雪融水、淡水湖泊水和深层地下水17. 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化害为利,人类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扩大耕地面积,过量抽取地下水B.大面积排干湖泊和沼泽C.大面积植树造林,修水库和跨流域调水D.对地表径流和水汽输送施加影响18. 下列水资源,属于动态水资源的是()A.冰川B.内陆湖泊C.深层地下水D.浅层地下水19. 我国北方水资源相对于南方更为短缺,根本原因在于()A.降水量少,用水量多B.降水量少,水循环活跃C.降水量多,用水量大D.北方河流少于南方20. 针对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A.植树造林,治理沙漠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D.人工降水,改造局部地区气候二、非选择题21. 图3.21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练习题一、单选题有专家将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
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下列地区中,工程性缺水最严重的是()A. 华北平原B. 云贵高原C. 河西走廊D. 四川盆地2.缓解当地“工程性缺水”的最有效措施是()A. 跨流域调水B. 修建水库C. 人工降雨D. 植树造林经济发展与水资源承载力不足是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有()①降水稀少,污染大②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③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总量较少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4.目前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减少水污染,提高利用率②人工降水③跨流域调水④海水淡化A. ①③B. ①④C. ①②D. ②④下表为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
读表回答下列题。
5.关于甲、乙两地区水资源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甲地区水资源短缺B. 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C. 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低D. 乙地区生产用水比重比甲地区大6.为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乙地区应()A. 调整用水结构,增加生活用水B. 调整农业结构,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D. 修建调水工程,补充甲地用水7.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A. 多年平均降水总量B.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C. 易被利用的河湖水D. 多年平均蒸发总量读我国重点缺水地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题。
8.对各地区缺水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 ①地降水量小,农业用水量大B. ②地生产用水量大,水污染严重C. ③地降水量小,近海养殖用水量大D. ④地降水变率大,生产用水量大9.解决③地缺水最有效的措施是()A. 增加人工降雨B. 修建梯田C. 大力开采地下水D. 跨流域调水我国某村庄自古以来一直利用有限的井水灌溉部分耕地。
下表为该村灌溉地与非灌溉地主要作物收获量。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注:斗是体积单位.1斗约l0升。
10.该村庄最可能位于我国的A. 东北地区B. 华北地区C. 西南地区D. 华南地区11.该村庄小麦灌溉的主要季节为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12.近些年来地球上水资源紧张的问题不断加重,其主要原因是()A. 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的用水量大量增加B. 全球的气温不断升高,使蒸发量加大,水资源减少C. 全球的气候趋向干旱,年降水量不断减少D. 参加水循环的水量不断减少13.造成淡水资源紧张的自然原因是()A. 人口分布不均B. 工业分布不均C. 水污染严重D.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国节水农业世界领先,采取先进的技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花果之乡”,大量蔬菜、花卉出口到欧洲。
乙湖是该地区最大的湖泊,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4.甲国对欧洲的花卉和蔬菜出口量最大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15.某旅游者盛夏深夜在湖畔①处漫步,感觉凉风习习,惬意无比,此时的风向可能是()A. 东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西北风16.解决该区域农业用水紧缺的可行措施有()①引湖水灌溉②建水库调节径流③改进灌溉技术④海水淡化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读六大洲年降水量、年蒸发量和年径流量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7.水资源总量最多和最少的大洲分别是()A. 亚洲非洲B. 亚洲大洋洲C. 南美洲欧洲D. 南美洲大洋洲18.六大洲水资源分布差异明显的根本原因是()A. 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不均B. 蒸发量的空间分布不均C. 河流的空间分布不均D. 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不均19.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B. 地下水、河流水、冰川C. 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D. 雨水、河流水、湖泊水20.形成世界水资源分布的地域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 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均B. 世界上炎热地区水资源丰富,寒冷地区水资源短缺C. 夏秋季节丰富,冬春季节短缺D. 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平衡二、双选题“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如图是我国西北某城市依“海绵城市”原理建设的道路绿化带。
完成下列题。
21.下列对图中城市道路绿化带设计的评价正确的是A. 绿化带能起到吸烟滞尘的作用B. 绿化带面积大,能改变气候类型C. 下凹式绿化带易造成城市内涝D. 裸露地面铺设砾石不容易造成扬沙天气且不容易堵塞下水管道22.“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显著的是A. 增加大气降水B. 调节水汽输送C. 调节地表径流D. 增加下渗23.如图为华北某城市2003年和2013年供水、用水对比图。
读图回答问题。
与2003年相比,2013年()A. 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B. 供水总量增大C. 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D. 生活用水增幅最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位于湖北和河南省之间的丹江口水库,2014年秋后,将向该工程沿线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的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据此完成问题。
24.我国北方缺水的主要原因有()A. 夏季高温,蒸发量大B. 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发达,生产生活用水量大C. 城市化水平高D. 水资源总量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2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产生的影响有A. 减少了三峡的发电量B. 提高了三峡的防洪标准C. 改善了北方的投资环境D. 缓解了北方争水的矛盾三、填空题26.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循环,B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循环。
(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_________河,判断依据是什么?(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_________城市,原因是什么?(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_________;外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D四地中,_____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A~D四地中,______地区目前供水相当紧张,为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3)A~D四地中,______地区草原退化现象最突出,这种现象产生的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28.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填出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②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⑤________,⑥ ______。
(2)由①②③④组成的水循环叫_________________循环。
(3)新疆春季农作物播种后总是要覆盖塑料薄膜,这一做法主要影响到了图中____环节(填序号)。
(4)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为解决这一问题,会对图中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填序号)。
(5)新疆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水资源缺乏。
请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分析新疆在解决水资源缺乏方面可以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29.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
该国国土面积约640 km2,其中主岛面积约540 km2,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 m,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 km。
图1示意该国主岛及其附近地区,图2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
(2)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
30.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概括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2)说出大洋洲水资源的数量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亚洲多年平均径流量最大的原因。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阿联酋的迪拜发展于沙漠之中,沙漠中既无天然河流也无水库,城市中的迪拜河也是人造景观,虽然迪拜水资源极度缺乏,但是日常生活中迪拜人完全没有感觉到水的稀缺。
迪拜城中几乎所有建筑物的窗户均是封死的。
下图是迪拜位置示意图和气候资料图。
描述迪拜降水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从热力环流角度,分析迪拜建筑窗户封死的理由。
推测目前迪拜解决水资源缺乏最主要的措施,并说明其原因。
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B【小题2】B【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分布及材料分析能力,旨在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我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征及材料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材料“季风区因地质环境特殊,又缺少水利设施而存留不住水的现象,称为工程性缺水”,选项中,云贵高原因为喀斯特地貌,渗漏严重,缺水明显。
其他地区不符合。
故选B。
2.【分析】本题考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因为水资源的季节性分配不均,又缺少水利设施,针对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矛盾最有效的治理措施是修建水库,B正确;跨流域调水能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矛盾,人工降雨和植树造林对缓解“工程性缺水”的作用很有限,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小题1】C【小题2】A【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熟练掌握北京的自然地理特征。
【解答】北京位于华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降水时间分配不均,总量较少,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雨季来临晚,故春季易出现春旱,是北京缺水的自然原因;污染大、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属于人为原因,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分析】本题考查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解答】目前为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采取的主要措施有跨流域调水和减少水污染,提高水资源利用率,A正确;人工降水不能缓解北京水资源紧张状况,海水淡化成本过高,BCD 错误。
故选A。
5.【答案】【小题1】D【小题2】C【解析】1.【分析】本题考查水资源的分布及利用,旨在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
正确判读我国甲、乙两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对比表的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由表可知,与甲地区相比,乙地区生活用水比重小、生产用水比重大。
甲地区万元GDP 用水量远小于乙地区,故甲地区水资源利用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