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考点命题第四章教师和幼儿汇总
幼教笔试知识点归纳总结
幼教笔试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幼儿发展心理学1. 儿童认知发展(1) 谢宾格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2) 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期(3) 观察与评价儿童认知发展的方法2. 儿童语言发展(1) 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2) 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3) 促进儿童语言发展的方法3.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1) 婴幼儿的情感体验(2) 幼儿的情感认知(3) 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阶段特点4. 儿童个性发展(1) 儿童个性特质(2) 个性形成的影响因素5. 婴幼儿心理发展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二、幼儿园教育教学学科1. 幼儿教育心理学(1) 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要(2) 儿童个体差异的原因(3) 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4) 幼儿教师的角色和能力2. 幼儿身心发展与教育(1) 幼儿生理、心理、社会发展的关系(2) 幼儿发展的特点和规律(3) 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因素(4) 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原则与方法3. 幼儿园教育法规与政策(1) 幼儿园管理与运行(2) 幼儿园办学方针和政策(3) 幼儿园规章制度和管理体制4. 幼儿园管理学(1) 幼儿园管理的基本概念(2) 幼儿园管理的内容和任务(3) 幼儿园管理的原则和方法(4) 幼儿园管理的制度和标准5. 幼儿园教育科学(1) 儿童教育的概念和内容(2)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和任务(3) 幼儿园教育的原则和方法(4) 幼儿园教育的组织与评价三、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1. 幼儿健康教育(1) 儿童健康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 儿童健康生活的基本要求(3) 幼儿园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2. 幼儿园艺术教育(1) 幼儿艺术活动的特点和意义(2)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环节(3)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 幼儿园音乐教育(1) 儿童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2) 幼儿音乐教育的特点和要求(3) 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和方法4. 幼儿园体育教育(1) 幼儿体育活动的特点和意义(2)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3) 幼儿园体育教育的原则和方法5. 幼儿园语言教育(1) 幼儿语言发展的规律(2)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重要性(3)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策略和方法四、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1. 幼儿园教学管理(1) 幼儿园教学管理的基本概念(2) 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任务和要求(3) 幼儿园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2. 幼儿园班级管理(1)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任务和要求(3) 幼儿园班级管理的重要环节和组织形式3. 幼儿园教师管理(1)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幼儿园教师管理的实施步骤和必备条件4. 幼儿园学生管理(1) 幼儿园学生管理的意义和任务(2) 幼儿园学生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幼儿园学生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5.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1)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要求(2)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组织形式和方法(3) 幼儿园教育质量管理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五、幼儿园课程设计与实施1. 幼儿园教育目标(1)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容和要求(3)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步骤2. 幼儿园课程设计(1)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概念和分类(2)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 幼儿园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和技巧3. 幼儿园课程开发(1)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实施策略和要点(2)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组织形式和方法(3) 幼儿园课程开发的评价体系和标准4. 幼儿园实施过程管理(1) 幼儿园实施过程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内容(3) 幼儿园实施过程管理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5.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1)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的意义和要求(2)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 幼儿园实施成果评价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六、教育教学研究和论文写作1. 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念和方法(1) 教育研究的特点和任务(2) 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 教育研究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2. 教育论文的写作方法和技巧(1) 教育论文的基本结构和要求(2) 教育论文的写作步骤和方法(3) 教育论文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3. 教育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1) 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的基本概念和要求(2) 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的方法和程序(3) 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4. 教育实践活动的评价体系和标准(1) 教育实践活动评价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 教育实践活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3) 教育实践活动评价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5. 教育技术的应用和发展(1) 教育技术的特点和发展趋势(2) 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方法(3) 教育技术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以上是幼教笔试的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23年幼儿教师招考复习资料简答题必背考点
幼儿教师招考复习资料简答题必背考点考点1婴幼儿开展的影响因素1客观因素(1)生物因素①遗传因素:遗传素养是人的身心开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开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奠定儿童身心开展个体差异的最初根底。
遗传素养是人开展的物质前提,但对人的开展不起决定作用。
②生理成熟:生理成熟的程序制约着儿童心理开展的顺序。
生理成熟儿童心理开展提供物质前提。
生理成熟的个体差异是儿童心理开展个体差异的生理根底。
(2)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开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从根本上制约着幼儿心理开展的水平和方向。
2.主观因素(1)儿童心理本身内部的因素是儿童心理开展的内部原因(2)儿童心理的内部矛盾是推进儿童心理开展的根本原因考点2成熟势力说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格赛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开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成熟是由内部因素操纵的过程,它的根本方面不可能受到像教育这样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
成熟是开展的重要条件,决定机体开展的方向和模式,因此成熟是推进儿童开展的主要动力。
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并不是开展的主要原因,因为引起变化的原因是成熟的顺序或机体的机制所固有的,学习只是给开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格赛尔的这种观点主要来源于其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
考点3埃里克森的人格开展理论运里克森改良了弗洛伊德的个性开展理论,并特别地品儿的开展。
学前儿童所涉及的前三个阶段:1.信托感对不信托感(零至一岁或一岁半)2.自主感对羞耻感、疑心感(一或一岁半至三或四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三四岁至五六岁)考点4认知开展理论1皮亚杰的认知开展观皮亚杰认为,儿童的行为是主体对客体的主动适应,适应是儿童心理开展的真正原因;他们经过同化、顺应和平衡等历程达成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从而获得经验,不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使智力得到开展。
2.儿童认知开展阶段皮亚杰将儿童认知的开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复习资料总汇(教育学+心理学)
幼儿教育基础学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的教育。
二、学校的独特结构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探索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述)(一)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二)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三)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四)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总而言之,幼儿教育担负着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重任。
五、敏感期(概念)幼儿期是语言、形状知觉、音感等发展的敏感期。
我们把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简答)●教育目的。
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
《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
三、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注意的问题?(简答)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一致性第二节幼儿园的任务一、幼儿园的双重任务:(一)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二)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教师资格格考试《教育学》专用教材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四章教育目的◎本章重点1.识记教育目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概念。
2.理解教育目的社会制约性的基本含义及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3.运用素质教育的观念分析教育现象。
从历年考试来看,本章所占比重较大,所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题型覆盖面也较广。
本章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广义和狭义的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教学目标的概念以及它和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理论、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素质教育的内涵等。
这些知识点均有可能出简答题或论述题,考生在复习时需加以重视。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一)教育目的的概念任何社会实践活动都有预期的目的,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同样如此。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科学技术等发展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性提出来的,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
从内涵上看,教育目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机构、学生的家长和亲友、学校的老师等,都对新一代寄予这样那样的期望,这些期望都可以理解为广义的教育目的。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各级各类学样无论具体培养什么领域和什么层次的人才,都必须努力使所有学生都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因此,教育目的对所有的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
不管学生有多大个别差异,如体质强弱不同、成绩高低不齐、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都必须努力使他们的发展符合国家提出的总要求。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一、备考指导: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要求考生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幼儿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高频考点提要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婴幼儿发展的发展理论。
4.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
5.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6.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7.幼儿注意、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的发展。
8.情绪情感的含义、分类、功能、一般趋势、特点、心理价值。
9.个性的结构、特性、形成、性倾向性的发展。
10.幼儿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11.幼儿亲子、同伴关系、性别角色、攻击性行为和学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1) 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 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3)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1)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资料教育学A复习资料绪论3、教育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教育境地简答题:1、情境教育学的主要构成纬度:是由情境线索、理论线索和技术操作线索三个纬度构成。
第一章教育的属性第一部分:教育的定义、要素与发展一、教育的定义: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系统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要素:(二)教育要素的关系:1、教师是中介;2、教育影响桥梁;3、学生是依据。
(三)教育的发展:1、远古教育:非独立性;贫乏性;无阶级性;2、古代教育:教育有了自身的独立活动领域;教育内容丰富充实起来;教育有了阶级性、等级性、狭隘性;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离与对立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第二部分: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与结构(一)教育目的的定义: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p26二、我国教育目的的性质(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理论基础;(二)鲜明的提出培养人的政治方向;(三)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四、教育目标的分类认知领域、能力领域和情意领域第三部分:教育的功能一、教育的个体功能(一)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外部客观条件)、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动力)(二)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三)教育个体功能的概念与内容1、个体社会化得内容: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性别角色社会化第四部分:教育效应一、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一)片面追求升学率;(二)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三)升学教育造成学生分化二、现代教育的特点:P60-61商品性、生产性、科学性、民主性、发展性第二章教师第一部分: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情感一、理解学生:二、与学生和谐相处:三、积极的自我意识:有助于其举动变得敏感而有节制四、教育的期待:第二部分:教师的智能结构一、教师的知识结构(一)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二)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三)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二、教师的能力结构(一)预见能力(二)传导能力(三)控制能力第三部分: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教员角色(最基本的角色)三、教师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解决学生的人生方向问题和思想道德问题)第四部分:教师劳动的特点一、特殊的复杂性;(一)劳动对象复杂性(二)劳动任务具有复杂性:教书和育人(三)劳动方式具有复杂性: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二、强烈的示范性;三、独特的创造性;(一)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四、显著的长期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五、空间的广泛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六、劳动量的隐含性;七、教师劳动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八、劳动的协作性第三章学生和师生关系第一部分:学生的本质属性一、学生是人:二、学生是发展中的人:(一)学生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二)学生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三)学生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一)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二)在教师指导下学习;(三)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五、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在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六、学生的社会地位:(一)青少年是权利的主体;第二部分:青春期学生的特点与教育一、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初中阶段是指12—15岁,又称学龄中期,少年期和青春发育期(一)生理上的激变期(二)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前者仍起重要作用三、性格差异与教育(一)性格有好坏之分(二)不良性格是可以矫正的洛克曼性格矫正(三)良好性格可以自我塑造的四、青少年发展中的特殊问题、(一)身心失衡带来的困扰;(二)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四)自我探索中的迷惑;(五)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第三部分:师生关系一、师生关系的表现(一)工作关系(为完成一定教育任务而产生)(二)人际关系(指向满足人的交往需要)(三)组织关系(四)心理关系1、认知关系2、情感关系(五)非正式关系二、师生关系的构建(一)师生关系的类型:对立型、依赖型、放任型、民主型(二)民主型师生关系的构建:1、师生相互态度方面: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热情、和蔼、公正,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学生尊敬教师,接受指导,主动自觉进行学习;2、师生感情关系方面:情绪热烈、和谐,课堂气氛活跃;3、师生在课堂合作状态方面:师生之间呈现积极的双向的交流,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各抒己见;教师认真引导;4、效果方面:教学效果良好。
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幼儿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
幼儿教师聘请考试幼儿教育学高频考点知识点总结幼儿教师聘请考试幼儿教育学高频考点学问点总结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进展第一节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广义的教育〔概念15 页〕: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二、学校的独特构造和功能,使其成为近代以来教育活动中的核心局部,在各种教育中起着〔示范〕和〔主导〕的作用。
三、幼儿教育〔概念〕:对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就称为幼儿教育。
从广义上说,但凡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进展的活动都是幼儿教育,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指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特地争论3-6 岁幼儿的教育,探究其特点和规律。
四、幼儿教育的意义:〔简答和论的原理敕令式的强制的、干预的教育方法对幼儿的进展是无效的,而必需敬重幼儿的自主性,重视幼儿的自强制的、干预的我活动。
2、玩耍理论:XXX 是第一个阐明玩耍教育价值的人,他强调玩耍对幼儿其次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第一节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一、我国的教育目的?〔简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效劳,必需与出产劳动相结合,培育德、1、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进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进展。
教育目的。
它是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的总目标,是金字塔的顶端。
●教育目的●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即幼儿教育阶段目标《幼儿园工作规程》所表述的幼儿园保育、教育目标。
阶段目标目标就属于这一层次。
●各个幼儿园具体的教育目标3、制定幼儿园具体教育目标时应留意的问题?〔简答〕1、教育目标分解的方法要恰当;2、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3、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和全都性4、教师是完成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教师如何完成幼儿园教育目标〕1.了解把握教育目标的内涵,把外在的教育目标内化为内涵的教育看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2.把握把目标的实现转化为幼儿进展的技术3.在教育过程中,依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选择相应的教育目标、教育模式、教育促进幼儿进展。
幼儿园教师考试复习资料
幼儿园教师考试复习资料幼儿园教师考试复习资料一、幼儿园教育理论基础1. 幼儿教育的定义、特点和任务幼儿教育是以3-6岁儿童为对象,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其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教育形式。
其特点包括:个别性、游戏性、学前性和综合性。
幼儿教育的任务主要包括: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促进社会性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
2. 幼儿心理发展理论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提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儿童在每个阶段的认知能力都存在差异,教师要根据儿童的认知水平来设计教学活动。
2.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理论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交往和文化环境的积极互动来实现的。
他提出了“区间发展理论”和“近期发展区间”的概念,教师应该在儿童的近期发展区间内提供适宜的教学支持。
2.3. 艾里克森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艾里克森将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分为八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发展任务和危机。
在幼儿期,儿童需要建立起自我信任感和依恋感,教师应该提供稳定的环境和爱心的关怀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
3. 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和教育管理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包括:活动区域、装饰、材料和器具、图书角、角色扮演区等。
教育管理包括:学生管理、课程管理、人员管理和资源管理等方面。
教师需要对这些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设计与评价1. 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1. 教学设计的原则包括:适应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循序渐进原则。
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需要,结合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和策略。
1.2. 教学设计的方法包括:问题导入法、情景创设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性。
2. 教学评价的方法和形式2.1. 教学评价的方法包括:观察法、访谈法、测试法和作品评价法等。
2023年下半年幼儿教资笔试考点
2023年下半年幼儿教资笔试考点一、理论知识与教育原理1. 幼儿教育的总体任务和目标2.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3.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的重要阶段4. 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和培养方法5. 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和培养方法6. 幼儿艺术发展的特点和培养方法7. 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和培养方法8. 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方式9. 幼儿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的培养方法10. 幼儿教育中的性莂教育二、教育教学能力1. 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与课程开发2.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组织与实施3. 幼儿园教育教学评价4. 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5.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管理与治理6. 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7.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交流与协作8.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家庭与社区合作三、幼儿身心发展与保健1. 幼儿身心发展与健康保护2. 幼儿营养与饮食3. 幼儿生活习惯养成4. 幼儿安全教育5. 幼儿疾病预防与保健6. 幼儿卫生保健与安全管理四、艺术与身体活动1. 幼儿游戏与体能发展2. 幼儿动手能力与创意发展3. 幼儿舞蹈与音乐教育4. 幼儿美术教育5. 幼儿社会体育与游戏五、社会与家庭教育1. 幼儿社会情感发展与家庭教育2. 幼儿社会适应能力培养3. 幼儿社会互动与人际关系4. 幼儿社会实践教育5. 幼儿社会行为规范和礼仪六、教师职业道德与师德师风1. 幼儿园教师职业操守和道德要求2. 幼儿园教师职业素养和职业素质3. 幼儿园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在文章撰写中,对于每一个考点都要从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和自身观点等多个角度进行深入探讨,为我提供全面、深刻的理解。
期待你用你的文字才华为我呈现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幼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事业,对于幼儿身心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师德师风和职业素质。
本文将逐一探讨幼儿教育的各个考点,并提供一些个人观点和建议。
幼儿园教师考编背诵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第一节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1.广义的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性活动。
3.在古代社会,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育观念现代化5.学前教育是与人类社会一起产生和发展的,是指从出生到六、七岁儿童的教育。
对儿童的教育从出生后就开始,从出生到三岁这一阶段为早期教育,三至六、七岁阶段为幼儿教育。
6.学前教育的特点:学前教育的非义务性、学前教育的保教合一、学前教育的启蒙性、学前教育的直接经验性。
7.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学前儿童、教师、教育环境、教育内容。
8.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学前家庭教育、学前社会教育。
9.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10.文化水平对教育的直接影响表现为:教师文化水平→教育水平→学生文化水平→受教育水平→家长文化水平→下一代11.学前教育学是专门研究学前教育现象,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节学前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学前教育学发展的特点:孕育阶段:丰富性、实践性、零散性;萌芽阶段:专门化、完备化、理论化;初创阶段:针对性、系统性及理论性。
2.柏拉图:(1)地位:西方历史上最早提出优生优育和公共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2)教育观点:提出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思想,即“凡事之开始,为最为重要之点”;第一次提出了学前社会教育的主张。
3.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提出年龄阶段的划分。
4.昆体良的教育观点:重视婴儿期的语言发展,强调周围环境对儿童最初观念形成的重大影响。
5.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1)提出“泛智”,号召“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教育主张。
(2)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
(3)为幼儿制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6.卢梭的教育观点:(1)自然主义的儿童观,认为应该把儿童当做儿童看待,尊重儿童的人格。
(2)提倡“自然教育”。
(3)提出“自然后果律”。
7.裴斯泰洛奇的教育观点:(1)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福建教师招聘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第四章
福建教师招聘幼儿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第四章通过最新福建教师招聘考试资讯、大纲可以了解到2016年福建教招将于3月底报名,4月底笔试,笔试科目为《教育综合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福建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福建教师招聘备考资料大全供考生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在线咨询一对一解答。
第四章教师和幼儿第一节幼儿教师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一) 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主义服务感、道德责任感、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 健康的身心素质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
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为人师表,教师的情感、个性、、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是同样重要的。
(三) 幼儿教师的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老师必备的素质。
正如思想家所说的一样,“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二、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一)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二)沟通的能力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考点整理
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考点整理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1. 婴幼儿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 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1)遗传素质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②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水平及阶段,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2)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①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②环境制约个体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③教育作为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
(3)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①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
他们对环境的刺激有较强的选择性,并表现出作为独立的生命体所具有的能动性;②同样的环境对于不同的儿童可以产生不同的影响;③从儿童的心理发展来看,儿童认识外界是儿童内部的主动活动的过程;④没有儿童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其他因素的作用也难以完全得到实现。
3. 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格赛尔。
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
其中,成熟才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格赛尔的经典实验“双生子爬梯”,就是这一观点很有力的佐证。
4.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行为是可以预测和控制的,已知刺激能预测反应,已知反应能推断出刺激,这就是“刺激(S)—反应(R)”理论。
这一理论最突出的观点是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5. 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的,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儿童的行为。
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
所谓正强化,是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
所谓负强化,是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作用。
幼教笔试知识点总结
幼教笔试知识点总结一、幼儿发展的基本理论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认为,幼儿认知发展的核心是通过不断的适应和平衡来实现的。
他将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重点。
在幼教中,要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游戏。
2. 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维果斯基认为,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是在社会文化环境的支持和引导下进行的。
他强调了社会互动对于幼儿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了“最近发展区域”和“潜在发展能力”的概念,指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适度的挑战和支持。
在幼教中,要注重幼儿的社会交往和合作,同时关注幼儿的发展潜力。
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了人类需求的层次结构,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在幼教中,要关注幼儿的各种需要,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二、幼儿教育心理学1. 幼儿认知发展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包括感知运动期的特点、前运算期的任务、具体运算期的能力和形式运算期的思维方式等,从而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游戏。
2. 幼儿语言发展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阶段和特点,包括语音、词汇、句法和语用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引导幼儿的语言学习。
3. 幼儿情绪发展了解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和改变,包括幼儿的情绪表达、情绪调节和情绪体验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关心和支持幼儿的情感发展。
4. 幼儿社会发展了解幼儿社会发展的任务和特点,包括与他人的互动、合作和竞争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环境。
5. 幼儿个性发展了解幼儿个性差异的原因和表现,包括幼儿的兴趣、动机、注意力和记忆等方面的发展规律,从而更好地尊重和关注幼儿的个性特点。
三、幼儿教育学1. 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在幼教中的作用和意义,包括游戏的类型、游戏的设计和游戏的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利用游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幼儿教学活动了解幼儿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设计和实施幼儿教学活动。
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点归纳
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点归纳幼儿教育学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想要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来说,掌握相关考点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点的归纳:一、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幼儿教育的产生幼儿教育的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原始社会,幼儿主要通过跟随长辈的生活实践来学习生存技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专门的幼儿教育机构逐渐出现。
(二)幼儿教育的发展1、古代幼儿教育古代社会,幼儿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教育内容多与宗教、道德和生活技能有关。
2、近代幼儿教育19 世纪中叶,福禄贝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标志着幼儿教育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此后,蒙台梭利等教育家也为幼儿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幼儿教育的概念和意义(一)幼儿教育的概念幼儿教育是指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旨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意义1、促进幼儿个体的发展包括身体、智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为社会培养人才良好的幼儿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为社会的发展输送合格的人才。
三、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一)幼儿教育的目标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二)幼儿教育的任务1、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
2、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4、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为幼儿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包括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四、幼儿教育的原则(一)尊重幼儿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尊重幼儿的个性差异,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保障幼儿的合法权益。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原则体、智、德、美等方面的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点归纳
最新教师资格证幼儿教育学考点归纳1、幼儿教育的概念与意义幼儿教育的定义:幼儿教育是指对 3-6 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为幼儿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智力发展、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
11 幼儿教育的特点启蒙性:开启幼儿的智慧之门,培养初步的认知和兴趣。
生活化:教育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注重实践和体验。
游戏性: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寓教于乐。
综合性:涵盖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111 幼儿教育的原则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原则: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尊重其个性差异。
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原则:关注幼儿的身体、智力、品德、审美等方面的发展。
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原则:提供公平的教育机会,同时关注每个幼儿的特殊需求。
充分利用幼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原则: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2、幼儿教育的目标我国幼儿教育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幼儿教育目标的具体内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的发展目标。
21 幼儿教育目标的制定依据教育目的: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发展阶段。
社会发展的需求: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
3、幼儿教育的内容健康领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习惯。
语言领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和阅读兴趣。
社会领域: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科学领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培养科学思维和方法。
艺术领域: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力。
31 幼儿教育内容的选择原则适宜性原则: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趣味性原则: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生活化原则: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易于理解和接受。
整合性原则: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
4、幼儿教育的方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
招教 笔试 其它类 幼儿教育学之教师与幼儿考点梳理 李娜 原创 20111115
幼儿教育学之教师与幼儿考点梳理李娜这一部分知识包括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其中幼儿教师的素质、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为常考知识点。
在历年考试中,本部分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题考查,考生在复习时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相关知识。
考点提示考点1: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根据1993年10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精神,幼儿教师是在幼儿园履行职责、对幼儿身心行特定影响的专业教育工作者,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传播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蘸素质的历史使命。
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有:乘华图翅膀圆教师梦想(1)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3)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假的权利;(5)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6)参加进修或者其它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是∶(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3)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幼儿的行为或其它侵犯幼儿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考点2:幼儿教师的素质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教师应当“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爱护幼儿,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文化和专业水平,品德良好,为人师表,忠于职责,身体健康。
”这是国家对幼儿教师素质的要求。
这些要求大致可分为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身心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三个方面。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考点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教师资格考试幼儿教育学考点第四章:教师和幼儿2015年,教师资格考试全国统考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组织笔试和面试试题,并建立试题库,考试将按照高考的要求来组织;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师范毕业生不再直接认定教师资格,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在校学生专科大三,本科大四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有效期为三年,中小学教师资格每五年注册一次,注册条件以师德表现、年度考核和培训情况为主要依据。
目前教师资格考试国家统考试点地区有河北、上海、浙江、湖北、海南、广西、山东、山西、安徽、贵州、江苏、吉林、陕西13个省份。
以下为文章详情学习目标1.了解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2.掌握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3.了解幼儿与教师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4.掌握促进幼儿与教师相互关系的策略。
核心内容纲要一、幼儿教师1.幼儿教师的地位、权利和义务a.指导必须具备正确的教育观念;b.指导必须了解幼儿,遵循其身心发展的规律;c.灵活地改变教师的角色,灵活地改变指导方法。
二、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1.儿童观儿童观是指对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的总和。
2.儿童观的变化和对幼儿教育的影响3.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三、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1.幼儿的发展(1)幼儿的发展要靠个体因素与环境相互作用(2)幼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在活动中实现的①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②幼儿的活动∶a.幼儿的生理活动;b.幼儿的心理活动;c.幼儿的实践活动。
2.现代社会儿童发展上出现的一些特点(1)儿童生理发展的加速现象(2)儿童心理方面的变化3.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1)教师“教”的活动①直接“教”的方式;②间接“教”的方式;③教师是“教”的主体。
(2)幼儿“学”的活动①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②幼儿的“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③影响幼儿学习的内外因素。
4.促进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策略(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直接“教”时要注意的问题①变单向的“教”为双向的交流;②变单一的言语传授为多样化的教育手段;③重视情感效应;④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⑤重视随机地“教”;⑥直接“教”和间接“教”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幼儿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复习考点命题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第一节幼儿教师
一、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92页)
(一)幼儿教师的思想品德与职业道德素质
没有正确的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
对于一个幼儿教师来说,忠诚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品德素质,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热爱幼儿,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是幼儿教师社会主义服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
(二)健康的身心素质
没有健康的身体不可能搞好幼儿教育工作,这是没有异议的。
要搞好幼儿教育工作,为人师表,教师的情感、个性、性格、行为方式等心理素质也是同样重要的。
(三)幼儿教师的能力素质
作为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幼儿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因此有效地、高质量地与幼儿相互作用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就成为老师必备的素质。
正如思想家卢梭所说的一样,“热心可以补才能的不足,而才能不能补热心。
”
二、幼儿教师必备的能力
(一)观察力
幼儿教师的观察力(概念):(93页)主要是指对幼儿直觉的、原样的、不加任何操作的自然观察力,表现在随机的观察和有计划的观察中。
在随机观察时,观察能力的高低表现为教师能否敏感地捕捉到幼儿发出的动作、表情或语言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快速的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应。
(93页)
有计划的观察要求预先有拟定的观察项目,教师根据观察内容选择最有代表性的
场景,列出最能反映问题本质的观察要点,然后按计划进行观察。
既可观察幼儿的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可观察幼儿的个体发展的独特性。
(94页)
(二)沟通的能力
教师的沟通能力主要包括(教师与幼儿)、(教师与家长)、和(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的能力。
教师和幼儿的沟通方式有(非言语的)和(言语)的两种。
非语言沟通的途径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三、案例分析题:
一位教师曾有这样的体会:“过去手工课,我总是让全班幼儿按我的示范要求统一做。
我的注意力集中在大喊不会做的幼儿身上,帮了这个帮那个,忙的什么也没仔细看。
后来尝试观察幼儿的操作,从幼儿的小肌肉入手,发现幼儿的差异很大。
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后,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我将全班幼儿平分为5等,布置任务时,按幼儿的不同水平提出要求,基本做到任务难度略高于幼儿现有水平。
总之,哪个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我心中有数了。
”你对这个案例如何理解?(94页)
答:这个例子充分说明了,发展型教育必须从观察开始。
它还说明,对幼儿现有状况的了解,有助于把握不可见的幼儿发展的“下一步”,这是促进幼儿发展最有意义、然而又最困难的课题之一。
教育既要促进幼儿发展,但又不能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如何把握这个“度”?解决这个难题最可行的办法,对老师来说,就是对幼儿长期地、深入地观察。
正如前苏联教育家阿莫什维力所说的那样,“唯一的尺度就是我们教育的直觉。
它是建立在对每一个人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
”每个幼儿的现有水平和“下一步”都不同,只有观察才能去发现这些差异,让教育建立在幼儿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基础上。
四、在幼儿园中言语沟通方面存在什么问题?(简答、论述96页)
⑴教师习惯了自己讲幼儿听,总认为自己讲的是有价值的,而对幼儿的见闻、感受、提问等缺乏共鸣,所以很少有双向的交谈;
⑵ 谈话多在集体活动时,以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形式进行,个别交谈很少。
⑶教师对幼儿的谈话中,批评、否定多于表扬、肯定;指导、命令多于情感、经验的交流和分享。
⑷教师以为幼儿理解了自己的话,其实幼儿并没有理解;教师以为自己理解了幼儿的话,其实并没有理解
⑸教师缺乏与幼儿言语沟通的技能技巧或必要的倾听的耐心。
比如幼儿口齿不清、谈话内容含糊、语法错误多时,常打断他们。
⑹对幼儿不能一视同仁,很少与那些认为不乖巧,调皮、不漂亮的幼儿交谈
四要提高教师与幼儿的沟通质量,使教师从权威的地位转到与幼儿平等的交流、共同分享的地位,教师必须具备的技能?
第二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关系
一、儿童观
儿童观是指儿童的认识、看法以及与此有关的一系列观念之总和。
在欧洲古代和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认为儿童仅仅是父母的隶属,他们是带着罪恶来到人世的。
在那个时代,儿童自身的特点和价值是完全被忽视的,更谈不上有独立的人格。
因此,他们可以随便被杀掉或抛弃,打骂、体罚儿童是那时教育的特点。
文艺复兴运动后,儿童观开始出现了大转折。
著名的如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儿童观,即认为儿童不是生而有罪,而是一块纯真无瑕的白板,因此有巨大可塑性的存在。
18世纪法国卢梭确立的“自然论”的儿童观,即认为儿童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白板”,而是有自己内在规律的自然的存在。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的儿童中心教育,对
全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现代儿童观认为: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
第三节幼儿和教师的相互作用
一、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108页)活动(概念):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
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
幼儿的实践活动(外部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二是人际交往活动。
(1)实物操作活动对幼儿发展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10页)
A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自我意识
B幼儿在实物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
C实物操作活动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
(2)人际交往活动的作用表现在:(111页)
A让幼儿体验社会角色
B是幼儿重要的信息源
C是幼儿实际的社会生活
二、教师“教”的活动(114)“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直接地“教”,二是间接地“教”
(1)所谓直接“教”的方式(概念),指教师按照教育目的,直接地把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幼儿。
比较适宜的:
三、幼儿“学”的活动1、接受学习(118页)
在教师使用直接“教”的方式时,与之相应的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学习”。
所谓“接受学习”(概念),是指学习者主要通过教师的言语讲授获得知识、技能、概念等的学习方式。
2、发现学习
在教师间接“教”的时候,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概念),即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亲自实践,与人交往等去发现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从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体验以及思维方法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