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题集锦

合集下载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一)【甲】《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2 分)(1)不以疾也()(2)谒妙用真人祠()2.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 2分)(二)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⑵)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 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甲】《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 : “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 ?”甲翁曰 :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 “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 ”甲翁曰:“甚善 !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指的是哪三条河流的交汇处?A. 长江、黄河、珠江B. 长江、黄河、海河C. 长江、嘉陵江、乌江D. 长江、汉江、嘉陵江答案:D2.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灌溉C. 发电D. 航运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三峡工程的直接效益?A. 增加长江航运能力B. 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C. 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D. 增加长江流域的耕地面积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少洪涝灾害B. 提高航运安全C. 增加长江水质污染D. 改善生态环境答案:C5. 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______省境内,是长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湖北2.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______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答案:航运5.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和升船机等。

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有哪些影响?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等。

3. 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污染控制等。

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了航运效率、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等。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三峡》中考试题

《三峡》中考试题

《三峡》中考试题一、2012广州(选自郦道元《三峡》)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A. 则素.湍绿潭B.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吴广素.爱人家富良.马,其子好骑C.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D.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属.予作文以记之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2)至于夏水襄陵译文: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在一千二百里长的三峡两岸,高山对峙,怪石嶙峋,峭壁重叠,群山绵延不断。

B.夏天的三峡有许多险滩,过往的船只不论是顺行还是逆行,其航道大都被阻隔断绝。

C.每逢到了春冬之季,三峡江水变得缓慢安详,青翠群山静静倒映在碧绿清澈的潭面上。

D.在雨后初晴或秋霜初降的早晨,三峡的山林水涧又展现出清凉热闹的另外一番景象。

二、2012辽宁沈阳【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选自《三峡》)【乙】六里,渡一溪,颇大。

又南,有峰东环而下。

又二里,盘峰冈之南,乃西向觅小径入峡c峡中西望重峰掩映最高一峰当其后,有雪痕一派①,独高垂,如匹练界②青山,有溪从峡中东注,即清碧③之下流④也。

……从其后西二里,蹑⑤峻凌崖。

其崖高穹⑥溪上,与对崖骈⑦突如门,上耸下削,溪破其中出。

(选自《游大理日记》)【注释】①派:量词。

②界:隔断。

③清碧:溪水名。

④下流:河流的下游。

⑤蹑:踩、踏。

⑥穹:隆起。

⑦骈:并列。

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3分)(1)隐天蔽.日:__ __(2)或王命急宣.:__ __ (3)有峰东环.而下:__ __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3分)A.渡一.溪而或长烟一.空(《岳阳楼记》)B.即清碧之.下流也水陆草木之.花(《爱莲谚》)C.与对崖骈突.如门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D.上.耸下削上.书谏寡人者(《邹忌讽齐王纳谏)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中考文言文阅读《三峡》专项训练附答案(一)【甲】《三峡》【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

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

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皆无此奇。

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

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

”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

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注解】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

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横山、庐山。

③:遮盖,这里指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 2 分)(1)不以疾也()(2)谒妙用真人祠()2.翻译下列语句。

(4 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然十一二峰者不可悉见。

3.请写出甲、乙两段文字所抒发的共同的思想感情。

( 2分)(二)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沿溯阻绝()⑵)属引凄异()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2 分)(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

说到三峡,你想到的古诗句是(),()。

(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想到的古诗句是(),()。

(三)【甲】《三峡》【乙】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

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 “向吾远游冀、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 “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甲翁曰:“甚善! ”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不见曦.月(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良.多趣味( ) ④晴初霜旦.( ) ⑤略无阙.处( ) ⑥重岩叠嶂.( ) ⑦沿溯.阻绝( ) ⑧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B )。

A 、其间.千二百里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而往,暮而归 C 、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D 、哀转久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 ) A 虽乘御风不以疾.也 寡人无疾.B 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C 哀转久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D 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4、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稍有一点点) B 、至于夏水襄.陵(漫上) C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实在) D 、每至晴初霜旦..(结霜的早晨)5、词的用法、意思相近的一组是 (D ) A .春冬之.时 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B .其.间千二百里 其.真无马邪 C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以.其境过清 D .故.渔者歌曰 故.自号曰醉翁也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题(一)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8.描写水清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9.描写秋景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水:湍急春冬之时:清丽奇秀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夏:水流湍急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秋:冷清凄凉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1、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山高峻,水清丽。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改写:三峡全长七百里,两岸山峦连绵,没有空隙。

山峰高耸,云雾笼罩,只有在午夜时分才能看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XXX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改写:在夏季,前往襄阳沿途会遇到水流障碍。

即使是XXX紧急传达,也需要一天才能从XXX出发到达江陵,全程1200里,即使风速很快也不能加快速度。

XXX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XXX,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改写:春冬时节,江水清澈,倒影清晰。

奇怪的柏树生长在险峻的山峰上,悬崖上有瀑布,水流飞溅,景色优美。

在晴朗的早晨,林间寒气逼人,常常可以听到XXX的长啸,哀怨凄美,回音在空谷中传递,久久不绝。

当地渔民唱道:“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XXX。

(1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见曦月(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风速很快也不能加快速度)(3)或XXX急宣(有时紧急传达皇命)(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绿色的山峦)(5)每至晴初霜旦(每到晴朗的早晨)(6)略无阙处(没有空隙)(7)属引凄异(发出哀怨凄美的声音)(8)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遇到阻碍).3.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良多趣味(真,实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遇到阻碍)B、良多趣味(景色优美)C、XXX(寒气逼人)D、或XXX(有时紧急传达皇命)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XXX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6.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C.有时朝. 发白帝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暮到江陵,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C(A.连接/嘱咐,B.有的人/有时,C.早上/早上,D.隔绝/消失)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意思对即可)试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三峡地区位于中国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答案:C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250万千瓦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45米B. 15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防洪B. 航运C. 灌溉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水土流失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质灾害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业发展B. 能源供应改善C. 基础设施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移民搬迁B. 生活环境改善C. 就业机会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A.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减少水资源浪费C. 保护水资源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____,东至____。

答案:奉节县白帝城;宜昌市南津关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年,于____年建成。

答案:1994年;2009年13.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搬迁了约____万人口。

答案:120万14.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淹没了约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答案:632平方公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保护了约____种珍稀植物。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1)任意东西()(2)负势竞上()1.(1)随意摇曳;(2)指山峰高耸,互相竞争。

2.改写。

三峡》是一幅奇山异水的画卷,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景色独一无二。

碧绿的水底清晰可见,游鱼穿梭其间,急湍犹如箭一般,浪花翻腾。

两岸高山生长着寒树,竞相向上生长,成千上万的山峰直指云霄。

泉水激起石头的清脆声响,好鸟相互呼应,蝉鸣不断,猿啼不止。

鸢鸟在空中盘旋,观峰静心,而经纶世务之人则在此窥见自己内心的渴望。

交错的树枝遮蔽阳光,时而见日。

3.删除:无4.改写。

三峡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春夏时节,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秋冬时节,山峰苍劲挺拔,瀑布悬挂在空中,高猿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令人陶醉。

无论何时,三峡都值得你的一游。

5.解释:无6.改写。

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

在七百里的河道中,两岸高山峰峦叠嶂,让人惊叹。

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

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7.删除:第二段8.改写。

在三峡这条河道上,两岸高山峰峦叠嶂,成为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

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9.解释。

1)略无阙处:没有空缺之处。

2)夏水襄陵: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3)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速度并不快。

4)属引凄异:高猿的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10.改写。

1)除了正午和半夜,其他时间都无法看到太阳和月亮。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三峡》一、理解背默题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词语解释题1、略无阙.处(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 )4、至于..夏水襄陵( )5、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6、自.非亭午夜分( )7、沿溯阻绝.( )8、绝.多生怪柏( )9、哀转久绝.(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回清.倒影( )12、空谷..传响()三、翻译句子题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内容理解题1.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2.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7、语言赏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好。

甲翁之老婆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②,然何尝登泰山,君存心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清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说明】①第:房子,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过去,过去,以前。

19.解说加点的实词。

( 2 分)( 1)略无阙处.二人对酌▲.▲( 2)属引凄异.( 4)越钱塘,绝.长江▲( 3)▲20.选出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同样的一项▲(2 分)A.或王命急宣.或异两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可以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用“ / ”给下边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1 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 2)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23.依据文意,填空。

( 3 分)( 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的特色;写水则描述不一样季节的不一样情景。

(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1 分)19.?通“缺” ,中止横渡(2 分,每空分)20.C( 2 分)21.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有!( 2 分)? 延伸?喝酒?/ 今吾辈方逾六旬/ 何老之22.( 4 分,每句 2 分)?水清,树荣(旺盛),山高,草茂,兴趣无量。

《三峡》试题及答案

《三峡》试题及答案

《三峡》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缺少”的意思?A. 连B. 阙C. 岩D. 峦答案:B解释:在文中,“略无阙处”中的“阙”通“缺”,意为缺少。

2. 以下哪个词在文中表示“逆流而上”的意思?A. 沿B. 溯C. 阻D. 绝答案:B解释:在文中,“沿溯阻绝”中的“溯”意为逆流而上。

3. 文中提到的“白帝”是指:A. 一个人B. 一个地方C. 一座山D. 一条河答案:B解释:“白帝”在文中指的是白帝城,是一个地方。

4. 文中提到的“江陵”是指:A. 一个城市B. 一个地方C. 一座山D. 一条河答案:A解释:“江陵”在文中指的是一个城市,即今天的荆州市。

5. 以下哪个季节的描写中没有提到“素湍绿潭”?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答案:B解释:文中“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明确提到了春冬季节的“素湍绿潭”。

6. 文中“清荣峻茂”四个字分别形容的是:A. 水清、树荣、山峻、草茂B. 水荣、树清、山茂、草峻C. 水茂、树荣、山清、草峻D. 水峻、树茂、山荣、草清答案:A解释:“清荣峻茂”分别形容的是水的清澈、树的茂盛、山的险峻和草的茂密。

7. 文中提到的“高猿长啸”是在什么情境下发生的?A. 晴天B. 雨天C. 霜天D. 雪天答案:C解释:文中“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描述的是在霜天的情境下。

8. 文中的渔歌“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A. 欢快B. 悲伤C. 愤怒D. 平静答案:B解释:渔歌通过“猿鸣三声泪沾裳”表达了悲伤的情感。

9.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没有出现?A. 重岩B. 飞漱C. 怅望D. 哀转答案:C解释:文中没有出现“怅望”一词。

10. 文中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三峡的:A. 安宁与祥和B. 壮观与秀美C. 凄凉与荒芜D. 繁华与昌盛答案:B解释:文中的描写主要体现了三峡的壮观与秀美。

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略无阙处(缺少)2. 重岩叠嶂(层层叠叠的山峰)3. 沿溯阻绝(逆流而上,阻碍重重)4. 清荣峻茂(清澈、茂盛、险峻、茂密)5. 哀转久绝(悲哀的回声久久不绝)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一) [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答:[甲] [乙](二)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 ○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2至若春明景和,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兰,郁郁青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8分)
1.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
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分)
①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
景色明媚。

(2分)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分)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
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阙:襄:
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六、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
涧肃(肃:严肃)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4题。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或王命急宣()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④每至晴初霜旦()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9.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分)
答:
2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分)
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三峡》习题
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
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
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分)
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六、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1.D 1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3.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

15.A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4题。

17.(1)有时(2)快(3)急流,急流的水(4)到(4分,每小题1分)18.(1)
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

(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 19.山和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2分,答出山和水即给分) 20.寂静凄清。

(2分,意思符合即可)
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9.(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4分,每小题1分)10.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