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中考题集锦

合集下载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全国各省市中考试题汇编1、2004南京[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 C.缺乏 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 B.揭露 C.启发 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 B.表承接 C.表转折 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答:[甲] [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一、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3、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 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 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4、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听到这振奋人心的消息,你想对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们说些什么?(字数在50个以内)5.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乘奔御风(奔驰)C.夏水襄陵(河岸)D.属引凄异(连续)6、.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B.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C.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D.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

7.选出最能概括本文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

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

三峡初中考试题内容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三峡指的是哪三条河流的交汇处?A. 长江、黄河、珠江B. 长江、黄河、海河C. 长江、嘉陵江、乌江D. 长江、汉江、嘉陵江答案:D2.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其主要功能是什么?A. 防洪B. 灌溉C. 发电D. 航运答案:A3. 下列哪项不是三峡工程的直接效益?A. 增加长江航运能力B. 改善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C. 提高长江流域的防洪能力D. 增加长江流域的耕地面积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减少洪涝灾害B. 提高航运安全C. 增加长江水质污染D. 改善生态环境答案:C5. 三峡大坝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800万千瓦B. 2000万千瓦C. 2200万千瓦D. 2400万千瓦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______省境内,是长江流域的水利枢纽工程。

答案:湖北2. 三峡大坝的建设始于______年。

答案:19943.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答案:防洪4. 三峡工程的建设使得长江流域的______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答案:航运5. 三峡大坝的建设对于长江流域的______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答案:生态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

答案:三峡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大坝、水电站、船闸和升船机等。

2.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有哪些影响?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改善了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等。

3. 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三峡工程在环境保护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生态保护、水土保持、污染控制等。

4.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答案: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包括提高了航运效率、增加了清洁能源供应、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等。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试题汇编[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又作“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

(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加点词在《辞海》中有多个义项,请选出在该句中释义恰当的一项。

(只填序号)(3分)①沿溯阻绝绝:A.断绝B.极、最C.缺乏D.穿过②有时朝发白帝发:A.射出B.揭露C.启发D.出发③水落而石出者而:A.如果B.表承接C.表转折D.通“尔”答:①绝:②发:③而:3.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翻译,错误的一项是()(3分)A.日出而林霏开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了B.云归而岩穴暝云雾归去,山洞里就昏暗了C.良多趣味实在有很多趣味D.飞漱其间在那里飞流冲荡4.两段选文都描写了四季佳景,请分别找出描写秋景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答:[甲][乙]参考答案:1.(2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标对一处得1分)2.(3分)①A②D③B(每小题1分)3.(3分)B4.(2分)[甲]风霜高洁[乙]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只答“林寒涧肃;也可)(答出一处得1分)2、2004年云南省玉溪市阅读下面文言选段,完成11——15题。

(10分)[甲]○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1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专题10:三峡(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用)

专题10:三峡(学生版)-十年(2013-2022)中考真题集锦之课内文言文(全国通用)

专题9:三峡一、(2022·天津·中考真题)阅读《三峡》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三峡郦道元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沿溯.阻绝溯:逆流而上B.则素湍.绿潭湍:急流C.良.多趣味良:甚,很D.林寒涧肃.肃:严肃,严厉2.下面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B.至于夏水襄陵C.清荣峻茂D.空谷传响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总体描写三峡概貌,写出了三峡的雄伟气象,为下文具体景物的描绘提供了大背景。

B.第②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C.文章结尾写渔人的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进一步突出了三峡秋天的凄凉冷落。

D.文章抓住季节特点,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描绘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二、(2022·湖南株洲·中考真题)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电。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①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在②略无阙.处阙:同“缺”,缺口B.①至于夏水襄.陵襄:冲上②沿溯阻绝.绝:隔断C.①虽乘奔.御风奔:飞奔②素.湍绿潭素:素雅D.①林寒洞肃.肃:肃杀②属引.凄异引:延长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中考题集锦 参考答案

三峡》习题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分)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

(意思对即可)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23、A 24、B 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清荣峻茂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doc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doc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1 、标注字音。

阙(quē)曦(xī)襄(xiāng)溯(sù)漱(shù)2 、解释划线词语的含义。

略无阙处(毫无)或王命急宣(有时)属引凄异(接连不断)良多趣味(实在,的确)3 、翻译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4 、请用“/”标出句子的朗读停顿。

(1)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三峡》是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疏》中的一段。

《水经注》是我国古代水利地理学的著作。

6 、《三峡》中突出三峡山势的雄伟峻拔的句子是“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以比喻手法来突出夏季水暴涨后江水湍急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总写春冬季的景物特征的句子是“清荣峻茂” 。

7、三峡很美,你觉得三峡美在哪里?你能用“三峡的____美,你看_____”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

三峡的水美,你看夏水素湍急,有时早上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呢。

8、这样美的三峡,作者共用一百五十余字就描绘得如此出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

请你说说文章哪些地方写得美,写得妙。

(可从语言、结构、描写的角度等方面着手)示例:语文的描写手法美,下面描写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写出了两岸连山,群峰对峙的雄姿。

同时又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侧面烘托了三峡峰峦绵延,隐天蔽日的山势。

作者描写景物美,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完整版)《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课件

(完整版)《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课件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一、阅读《三峡》,完成7—10 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1)沿溯阻绝溯:___ _____ (2)属引凄异属:__ 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 ___(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 ___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 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 分)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 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 分)A .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3 分)三、【福州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 题。

(18 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

《三峡》历届中考试题汇编(含答案)《三峡》中考试题2013-2018一、 2013安徽 (15分)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自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讞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略无阙处阙: (2)沿溯阻绝溯:(3)则素湍绿潭素: (4)属引凄异属 (5)故渔者歌曰故:16.翻译下列句子。

(4分)(1)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7.文中引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泪沾裳”与前文中写猿声的□和□形成照应。

(每格限填一字)(2分)18.第①段写出了山的什么特点?第②段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4分)二、2013厦门三、阅读【甲】【乙】两文,完成7-10题。

(14分)【甲】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仆去月谢病①,还觅薜萝②。

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③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

既素重④幽居,遂葺⑤宇其上。

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

山谷所资,于斯已办。

仁智之乐,岂徒语哉!(节选自(选自吴均《与顾章书》)【注释】①仆:作者的谦称。

②还觅薜萝:正在准备隐居。

③幽岫:幽深的山穴。

④重:向往。

⑤葺:修建。

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

这里指山中的物产。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4分)(1)清荣.峻茂(2)晴初霜旦.(3)蝉鸣鹤唳.(4)岂徒.语哉8.根据语境,下列句子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每至晴初/霜旦 B.故渔者歌/曰 C.仆/去月谢病 D.遂葺宇/其上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经典中考题(带答案)

《三峡》历年中考题(一)1.表现三峡长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

1.表现三峡山峰多的句子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3. 从正面描写三峡山形挺拔险峻的句子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4.从侧面描写三峡山势高峻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5. 直接描写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6.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三峡水流湍急的句子随乘奔御风,不以疾也7.文中总括三峡地貌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8.描写水清的句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9.描写秋景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10.描写深秋凄婉优美的句子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11.描写三峡峡谷之长的句子空谷传响,哀转久绝12.文中引用渔者歌的作用(1)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突出景物凄凉的特点。

(2)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3).从侧面写出渔夫生活的悲惨,暗含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4).表示人物悲凉,忧伤的心情13.《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意思相近的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14、用快马疾风写船行之快的句子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15、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三峡的自然景观?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观的16、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写山的特点是为写水做铺垫17、作者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写水?峡是两山夹水形成的,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因为水在夏季是最湍急的,才能写出三峡水的特点18、作者是如何从不同的季节影像描写江水的特点的?夏水:湍急春冬之时:清丽奇秀秋季:清冷寂静,凄凉萧瑟19、文中2、3、4段分别写三峡夏春冬秋怎样的景色?夏:水流湍急春冬:水清树荣山高草盛(清荣峻茂)秋:冷清凄凉20、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及对劳动人民的同情21、三峡景色的特点是什么?山高峻,水清丽。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三峡》中考题集锦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改写:三峡全长七百里,两岸山峦连绵,没有空隙。

山峰高耸,云雾笼罩,只有在午夜时分才能看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XXX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改写:在夏季,前往襄阳沿途会遇到水流障碍。

即使是XXX紧急传达,也需要一天才能从XXX出发到达江陵,全程1200里,即使风速很快也不能加快速度。

XXX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XXX,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改写:春冬时节,江水清澈,倒影清晰。

奇怪的柏树生长在险峻的山峰上,悬崖上有瀑布,水流飞溅,景色优美。

在晴朗的早晨,林间寒气逼人,常常可以听到XXX的长啸,哀怨凄美,回音在空谷中传递,久久不绝。

当地渔民唱道:“三峡巫峡长,XXX三声泪沾裳。

”1.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XXX。

(1分)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见曦月(看不到太阳和月亮)(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风速很快也不能加快速度)(3)或XXX急宣(有时紧急传达皇命)(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绿色的山峦)(5)每至晴初霜旦(每到晴朗的早晨)(6)略无阙处(没有空隙)(7)属引凄异(发出哀怨凄美的声音)(8)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遇到阻碍).3.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B.良多趣味(真,实在)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遇到阻碍)B、良多趣味(景色优美)C、XXX(寒气逼人)D、或XXX(有时紧急传达皇命)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XXX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6.翻译下列句子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近5年中考试题汇编

《三峡》近5年中考试题汇编

《三峡》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2015年(2015·吉林省)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本文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虽乘奔.御风(2)属引.凄异3.文章第1段描写群峰占据天地,只有正午、半夜才见日月光辉。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三峡夏、秋两个季节“水”的特点。

5.春冬之时,三峡清奇秀脱,深幽隽逸,趣味良多。

请从第3段中找出一处描写“趣景”的句子,并用形象的语言描绘出来。

答案:1.郦道元2.(1)飞奔的马(2)延长3.围绕“侧面描写及其作用”回答即可。

示例:作者这样写是为了侧面烘托出三峡山高(岭连、山多、狭窄)的特点。

4.围绕“三峡夏季水大(急、凶险、迅疾等);秋季水枯(寒、凄凉、凄寒等)”回答即可。

5.找出原文语句,适当描写即可。

示例1: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树木的影子,真是美极了。

示例2: 绝巘多生怪柏。

怪柏把根扎在悬崖峭壁上,倾斜着躯干,真是情态百出。

示例3: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那些挂在山崖上的大大小小的瀑布,正带着欢畅的笑声,从高处飞冲而下。

(2015•衡阳市)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2分)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中考链接,看看考试会怎么考《三峡》《三峡》中考试题集锦(二)(2010-01-06 09:55:30)2006山西(非实验区)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7 ~10 题。

(10分)[甲] 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泝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7.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2分)⑴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⑵窥欲忘反反()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⑴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⑵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译文:9.下列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甲文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乙文的作者是南朝的吴均。

B 由甲文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可以联想到李白《望天门山》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C 甲文写猿鸣突出了环境的悲凉凄清;乙文写猿鸣则与其他事物共同表现了富春山的勃勃生机。

D 甲文的“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与乙文的“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在描写水势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郦道元笔下那雄奇险峻的三峡,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

截至2006年5月20日,大坝工程全线建成。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三峡》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下面句子加粗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 异二者之为或.王命急宣C.有时朝. 发白帝朝.晖夕阴,气象万千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 境暮到江陵,哀转久绝.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的静景,也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4.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答案:1.C(A.连接/嘱咐,B.有的人/有时,C.早上/早上,D.隔绝/消失)2.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4.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意思对即可)试题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完成试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

三峡中考试题汇编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三峡地区位于中国哪个地理区域?A. 东北地区B. 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D. 北方地区答案:C2. 三峡工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发电B. 防洪C. 航运D. 灌溉答案:B3. 三峡工程的总装机容量是多少?A. 1000万千瓦B. 1800万千瓦C. 2000万千瓦D. 2250万千瓦答案:D4. 三峡工程的建设周期是多久?A. 5年B. 10年C. 15年D. 20年答案:C5. 三峡工程的蓄水高度是多少?A. 145米B. 155米C. 175米D. 185米答案:C6. 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防洪B. 航运C. 灌溉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水土流失B. 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地质灾害D. 以上都是答案:D8.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旅游业发展B. 能源供应改善C. 基础设施建设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移民搬迁B. 生活环境改善C. 就业机会增加D. 以上都是答案:D10.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起到了哪些积极作用?A.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B. 减少水资源浪费C. 保护水资源环境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三峡工程位于中国湖北省和重庆市境内的长江干流上,西起____,东至____。

答案:奉节县白帝城;宜昌市南津关12. 三峡工程的建设始于____年,于____年建成。

答案:1994年;2009年13.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搬迁了约____万人口。

答案:120万14.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淹没了约____平方公里的土地。

答案:632平方公里15. 三峡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共保护了约____种珍稀植物。

(完整版)2019整理《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完整版)2019整理《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包括对比阅读)

《三峡》历年中考阅读试题集锦一、阅读《三峡》,完成7—10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沿溯阻绝溯:___ _____(2)属引凄异属:__ ______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翻译:_____ ___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翻译:_____ ___ 9.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

(3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l~15题。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略无阙处阙:②虽乘奔御风奔:13.把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14.下列对文意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文章先写山,后写水,重点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先写“夏水”。

B.第①段中作者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突出山的高峻,第②段则只用正面描写突出江流的汹涌。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结尾引用渔歌,既突出三峡山高岭长的地形特点,又渲染三峡秋天凄凉的环境特点。

15.你认为是郦道元让三峡闻名于世,还是三峡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吸引了中外游客?请说说理由。

(3分)三、【福州市】(一)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7-11题。

(18分)【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

三峡》中考试题集锦1)任意东西()(2)负势竞上()1.(1)随意摇曳;(2)指山峰高耸,互相竞争。

2.改写。

三峡》是一幅奇山异水的画卷,自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景色独一无二。

碧绿的水底清晰可见,游鱼穿梭其间,急湍犹如箭一般,浪花翻腾。

两岸高山生长着寒树,竞相向上生长,成千上万的山峰直指云霄。

泉水激起石头的清脆声响,好鸟相互呼应,蝉鸣不断,猿啼不止。

鸢鸟在空中盘旋,观峰静心,而经纶世务之人则在此窥见自己内心的渴望。

交错的树枝遮蔽阳光,时而见日。

3.删除:无4.改写。

三峡是一道壮美的风景线,每一季节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春夏时节,清澈的水面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秋冬时节,山峰苍劲挺拔,瀑布悬挂在空中,高猿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令人陶醉。

无论何时,三峡都值得你的一游。

5.解释:无6.改写。

这篇文章描绘了三峡的壮美景色。

在七百里的河道中,两岸高山峰峦叠嶂,让人惊叹。

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

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7.删除:第二段8.改写。

在三峡这条河道上,两岸高山峰峦叠嶂,成为了一幅壮美的画卷。

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即使是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

而XXX之时,清澈的湖水倒映着美丽的景色,绝壁上的怪柏更是增添了几分神秘。

每到清晨,山谷中高猿长啸,回荡不绝,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三峡的美景,让人流连忘返。

9.解释。

1)略无阙处:没有空缺之处。

2)夏水襄陵:夏季时河水湍急,阻断了沿岸交通。

3)不以疾也:即使乘着奔驰的御风,从白帝城到江陵也需要千二百里的路程,速度并不快。

4)属引凄异:高猿的长啸回荡在山谷之中,让人心生凄异之感。

10.改写。

1)除了正午和半夜,其他时间都无法看到太阳和月亮。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2024年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三峡》知识点检测题(含答案)

《三峡》一、理解背默题1.从视觉角度描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2.《三峡》中极尽夸张,从侧面烘托出三峡山的高峻险要、壮丽绚美的句子是: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4.《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湍急、行船极快的句子是:5.《三峡》中用夸张、侧面烘托江水流速极快的句子是6.朝发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7.有一句话把三峡春冬季节山水草木的秀丽景色概括无遗,这句话是:。

8.《三峡》中描写春冬之景时,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先写了“”的静景,然后写了“”的动景。

9.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语句是:。

10.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成功实现“蓄水315米”,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晨现在世人面前,郦道元描述的昔日“渔者歌曰”的“”的凄异景状一去不复返了。

二、词语解释题1、略无阙.处( )2、或.王命急宣( )3、虽.乘奔御风( )4、至于..夏水襄陵( )5、自.峡三峡七百里中( )6、自.非亭午夜分( )7、沿溯阻绝.( )8、绝.多生怪柏( )9、哀转久绝.( )10、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1、回清.倒影( )12、空谷..传响()三、翻译句子题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内容理解题1.第1段作者是怎样突出三峡山的特点的?2.第2段是怎样描写夏天水势特征的?3.第3段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4.作者写三峡秋景抓住了什么景物?突出了什么气氛?5.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雄伟秀丽的风光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6.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写水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7、语言赏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郦道元《三峡》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郦道元《三峡》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子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此间,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二翁登泰山昔有二翁,同邑而居。

甚友好。

甲翁之老婆去乡,唯叟一人而已。

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①,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②,然何尝登泰山,君存心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③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

夜宿,清晨上山。

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说明】①第:房子,宅子,家。

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

③曩:过去,过去,以前。

19.解说加点的实词。

( 2 分)( 1)略无阙处.二人对酌▲.▲( 2)属引凄异.( 4)越钱塘,绝.长江▲( 3)▲20.选出以下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同样的一项▲(2 分)A.或王命急宣.或异两者之为.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可以察,必以情..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用“ / ”给下边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 1 分)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22.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4 分)( 1)清荣峻茂,良多兴趣。

▲( 2)自日出至黄昏,已至半山矣。

▲23.依据文意,填空。

( 3 分)( 1)《三峡》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的特色;写水则描述不一样季节的不一样情景。

(2分)( 2)《二翁登泰山》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1 分)19.?通“缺” ,中止横渡(2 分,每空分)20.C( 2 分)21.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有!( 2 分)? 延伸?喝酒?/ 今吾辈方逾六旬/ 何老之22.( 4 分,每句 2 分)?水清,树荣(旺盛),山高,草茂,兴趣无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中考题集锦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题。

(8分)
1.译句子: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的静景,也描写了“”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2分)
3.从全文看,第4段中引用渔者歌谣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分)
①不见曦月()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其间千二百里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B、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朝而往,暮而归
C、属引凄异属予作文以记之
D、哀转久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写景善于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寥寥几笔,便能将景物的神韵表现出来,如只用“,”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

(2分)
1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3分)
理由1: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
理由2:__________原句: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2分)阙:襄:
12、翻译下列语句。

(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1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

(2分)
,天高地厚华夏情。

14、下面是《小石潭记》选段,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3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答: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
4.文章作者是北魏地理学家(人名)。

(1分)
5.将文章中空缺的语句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分)
春冬之时,则,。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3分)
①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7.把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8.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点。

(4分)
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23、根据语意,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D、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2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B、良多趣味(真,实在)
C、林寒涧肃(严肃)
D、或王命急宣(或者)
25、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6、本文150余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语言非常简练、生动,如作者用了“”仅仅四个字,不但概括了三峡丰富的景物,而且描绘出四种不同景物的特点。

(2分)
27、诗人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两句诗,印证了本文中那些句子?
答:
28、请用自己的话说说春冬之时的三峡有怎样的趣味。

(2分)
答:
六、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1.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
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
12.翻译: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3.文章花了大量笔墨,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直接描绘三峡的景物,而第四段中却写到“渔者歌曰”,这是采用的描写手法,
其作用是。

14.文中对三峡景物的描写很有特色。

请从文中再选出两处景物,仿照例句进行描写。

例:碧绿的潭水,怪异的松柏
15.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

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

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4题。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或王命急宣()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素湍绿潭,回清倒影()④每至晴初霜旦()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9.简要说说作者是从哪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2分)
答:
20.文章最后的渔者歌谣体现了三峡秋景怎样的特点?(2分)
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良多趣味 (2) 林寒涧肃
(3)属引凄异 (4)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0.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2分)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译文:
11.填空: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分)
三峡》习题
一、1.水清、树荣、山高、草茂,实在是有许多趣味。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悬泉瀑布,飞溯其间3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清的气氛。

二、阅读《三峡》,完成11-15题。

(10分)
⒒①阳光(0.5分)②飞奔的马(0.5分)⒓B(2分)⒔至于夏天江水漫上丘陵的时候(1分),下行和上行的航路都被阻绝了(1分)(句中“襄”沿“溯”等词语必须正确翻译,否则,错一词扣0.5分)⒕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分)⒖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相同意思均可得1分)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风御风不以急也,0.5分)0.5分理由:落差大(意思相同均可得1分)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0.5分)
三、阅读《三峡》,完成9-12题
11、阙:通“缺”襄:上12(1)即使是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如果不是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3、示例:山险水急三峡景;山峻水清三峡美等。

14、相同点:都从侧面描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4分)
4.郦道元(有错该题不得分)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6.①(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②溯流而上③快(每题1分,意思对即可) 7.①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②空旷的山谷传来元后啼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8.三峡山的特点是连绵不断(1分)、高耸峻拔(1分)。

夏季江水的特点是江水盛大(1分)、水流湍急(1分)。

(意思对即可)
五、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23、A 24、B 25、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没有准确译出“虽”、“奔”可酌情扣分)26、清荣峻茂27、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8、能抓住事物特征,扣住“趣味”去谈,言之成理即可。

六、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11.D 12.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风,也没有这样快。

13.侧面描写(或“间接描写”)渲染出三峡秋景的凄清萧瑟。

14.示例:飞悬的瀑布,悲凉的渔歌险峻的山峰,凄厉的猿啼。

15.A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4题。

17.(1)有时(2)快(3)急流,急流的水(4)到(4分,每小题1分)18.(1)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2)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到了江陵。

(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 19.山和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写水突出四季景象之不同。

(2分,答出山和水即给分) 20.寂静凄清。

(2分,意思符合即可)
八、阅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9.(1)真(或实在) (2)寂静 (3)连续 (4)快(4分,每小题1分)10.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瀑布飞流冲荡。

(2分,如关键词漏译或错译,酌情扣分)1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分,每处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