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三)——下三皇、驷马去热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https://img.taocdn.com/s3/m/527d4bf528ea81c759f5781f.png)
10大立竿见影的董氏奇穴绝招2018-10-27 21:53:531、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十四经穴无出其右者定位:手掌虎口下一寸,在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与手背大白穴相通。
解剖:有桡骨神经、桡骨动脉、肺分支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大拇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一寸处是穴。
可与大白穴相通。
归经:入肺经。
穴性:疏风解表,清泄肺气。
主治:肺炎、肺癌、肺气肿、感冒、咳嗽、气喘、心悸、退烧、喉炎、背痛、胸痛、膝盖痛。
针刺法:直刺一—二寸。
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针感:酸胀疼痛感。
说明:重子与重仙两穴近传统十四经肺经,亦入肺经,因此同鱼际一样可治与肺有关的疾病。
2、肾关穴治尿频定位:肾关穴在天皇穴下一寸五分。
主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貧血、癲癇病、神經病、眉酸骨痛、鼻骨痛、頭暈。
針法與應用:五分至一寸。
補腎深二寸。
治胃酸過多、倒食症為天皇穴之配針。
3、木穴治鹅掌风木二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处。
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即中间穴)内侧三分处是穴。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肝理气,活血去风。
主治:脾气暴躁、干活旺盛、肩膀紧痛、右胁下痛、项强痛、胆固醇过高、胃胀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双手取穴效果更佳。
说明:(一)在董公著作中,木穴主治范围不广,而胡师扩大其范围,而赖著在其书中将木穴又称为感冒穴,赖说木穴对流泪、发汗、止汗、感冒效果不错,其谓木穴能止感冒流涕于片刻,而笔者认为如要治疗感冒流涕单取木穴,不如再配三叉三穴、灵骨、大白,再加足感冒穴,则效果当更佳。
(二)木穴在人体脏器全息律投影上为肝区,所以称木穴,因此取本穴对治右胁下痛,有特效。
木一穴定位:手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内侧三分下二分半。
解剖:固有掌侧指神经、肝神经。
取穴:掌心向上,当木二穴下二分半处是穴。
归经:入肝、胃、肺三经。
董氏奇穴临症歌诀
![董氏奇穴临症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6e6ec7bda45177232e60a21f.png)
董氏奇穴临症歌诀侧三侧下三,取穴并肾关。
留针三刻钟,头痛应会痊。
五岭若点刺,即可立时缓。
耳痛偏头痛,四花外三重。
点刺出积血,豁然病无踪。
前头火菊用,顷刻见轻松。
头晕血压高,五岭血针通。
尔后针火硬,竖子去匆匆。
灵骨偷针眼,交刺效如仙。
双目瞑瞑闭,肾关火菊牵。
视物若模糊,明黄舞翩翩。
眉棱骨处痛,火菊指下捻。
夜盲医夜盲,其效不堪言。
见风如流泪,木穴见中天。
鼻部各处症,驷马皆流连。
若医酒糟鼻,正本血出痊。
外踝四周血,堪疗中耳炎。
耳鸣泻驷马,尔后补肾关。
梅核劳宫后,咽痛血耳先。
鱼骨倘刺喉,足下千金添。
颈疬从何治,三重并六完。
亦可三重血,承扶与秩边。
项痛与项强,正筋正宗兼。
痄腮耳背血,落枕重子前。
再针承浆穴,金针名下传。
手指有麻木,复溜与肾关。
若然食指痛,四花中穴添。
或取五虎一,亦见医名玄。
侧三侧下三,医者疗手酸,并治腕关节,疼痛复无言。
症见中指(趾)麻,通山与通关。
手指关节痛,五虎一堪选。
特效诚如是,兼疗腱鞘炎。
手臂不得举,对侧针肾关。
同侧四花中,疾恙去豁然。
手痛难握物,列缺功效罕。
亦可重子穴,倒马针重仙。
曾言左臂痛,特效在膝眼。
肘部关节痛,灵骨必有验。
或取四花中,济世将壶悬。
曾闻手抽筋,对侧针火山。
董氏奇穴临症歌诀(二)两手见拘挛,泻曲针肾关。
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兼。
若是大腿痛,金林血针连。
脚部常抽筋,正筋指下看。
足跟疼痛症,且将委中拦。
亦疗难行处,患者言腿酸。
复治踝扭伤,功效不等闲。
腿软兼心跳,肩中与通天。
脚麻外驷马,对侧肩中添。
膝盖疼痛久,三金结善缘。
或可针肩中,拂云见欢颜。
脚痛不履地,对侧九里玄。
大腿风湿痛,同在一针间。
脚痛背心血,双凤尤关连。
小腿胀痛酸,次白抱针眠。
精枝如放血,何惧疾恙顽。
背面倘出血,笑指两腿酸。
脚掌脚背痛,五虎四与三。
或是单背痛,重子与重仙。
常遇双背痛,正士搏球先。
背连下腿痛,马快水应验。
脊椎有疼痛,委中成方圆。
问症心绞痛,火包黑血灵。
心跳如过速,心门为俊英。
肝炎针肝门,明黄症应停。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https://img.taocdn.com/s3/m/d688e2f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7d.png)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精选文档】
![董氏奇穴——治疗学(杨维杰)【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725e3db0722192e4436f62a.png)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四)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针法。
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九)脑骨肿大: 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再针下三皇. (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五)两眼睁不开: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
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董氏奇穴驷马等特效穴调理皮肤问题
![董氏奇穴驷马等特效穴调理皮肤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1e6c385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1.png)
董氏奇穴驷马等特效穴调理皮肤问题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较长,易复发,病例几乎终生不愈。
现代医学认为病因尚不十分清楚,是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与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因子有关;也可能涉及遗传、内分泌因素、精神神经因素等。
该病发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况影响较大。
中医属“白疕、疕风、松花癣”范畴。
传统穴位处方:阿是穴(皮损局部)、合谷、曲池、血海、膈俞、三阴交。
配穴:足三里、肺俞,瘙痒、皮损多发于四肢加风市,多发于头皮加风池,多发于躯干加风门。
一、董氏奇穴治疗皮肤病董氏穴位是很好用的,也很简单,常见的皮肤病有很多种,比如牛皮癣、皮肤过敏、青春痘、荨麻疹、湿疹等等。
特别是牛皮癣,现在越来越多人发病,还有青春痘、荨麻疹,现代有增多趋势,与熬夜生活和不健康饮食各方面的原因有关。
西医称牛皮癣是神经性的皮炎,就是以皮损潮红干燥脱屑为主症,较为顽固,容易复发。
中医认为血热为本病的主因,是由于平素血热,外受风邪,而致血热生风,风盛则燥,故皮损潮红脱屑,风燥日久,伤阴伤血,而到阴虚血燥,肌肤失养,故皮肤干燥,迭起白屑。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用董氏奇穴治疗牛皮癣,主要是扎驷马上中下三穴两侧都扎,配肩中、中九里、曲池等等,因为驷马穴是贴近治心脏的通关、通山穴,除了肺主皮毛,也配合了从心来治痒的问题。
再配合耳背、肘弯区刺血,手解穴为心经,刺激就治到心了。
驷马上中下是在肉多的地方,肌肉鼓起的部位为阳,能调阳调气,其气向上、向外,走表分、气分,故能治气病阳病皮肤病;穴位又都在阳明胃经上,阳明经多气多血,善于调营卫,治皮肤病甚好。
【穴位】:驷马穴【定位】:驷马中穴在大腿外侧正中线,髌骨上缘上七寸,往内侧旁开3.5寸处,即传统风市穴往内横开3.5寸处,驷马中穴上2寸为驷马上穴,驷马中穴下2寸为驷马下穴。
一共3穴。
【主治】:1、驷马穴对过敏性皮炎、牛皮癣、脸部雀斑、青春痘、湿疹、手干裂蜕皮等皮肤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称为董氏奇穴里的“美容穴”。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d8498644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c7.png)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021年整理)董氏奇穴
![(2021年整理)董氏奇穴](https://img.taocdn.com/s3/m/fe680608c1c708a1284a44e8.png)
(完整)董氏奇穴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董氏奇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董氏奇穴的全部内容。
手背部董氏奇穴:共39个
手背部手指部位:
1。
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處、三穴。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分。
主治:惡性腫瘤、久年惡瘡、癰疽、或惡瘤開刀後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結痂者。
以三稜針點出黑血立即見效。
特效主治:外科腫瘤。
配穴:配外三關穴、止瘤穴治外科
手背部董氏奇穴详解。
董氏奇穴
![董氏奇穴](https://img.taocdn.com/s3/m/95e7ec21dd36a32d7375815d.png)
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景昌奇穴针方赋侧三侧下三,取穴并肾关。
留针三刻钟,头痛应会痊。
五岭若点刺,即可立时缓。
耳痛偏头痛,四花外三重。
点刺出积血,豁然病无踪。
前头火菊用,顷刻见轻松。
头晕血压高,五岭血针通。
尔后针火硬,竖子去匆匆。
灵骨偷针眼,交刺效如仙。
双目瞑瞑闭,肾关火菊牵。
视物若模糊,明黄舞翩翩。
眉棱骨处痛,火菊指下捻。
夜盲医夜盲,其效不堪言。
见风如流泪,木穴见中天。
鼻部各处症,驷马皆流连。
若医酒糟鼻,正本血出痊。
外踝四周血,堪疗中耳炎。
耳鸣泻驷马,尔后补肾关。
梅核劳宫后,咽痛血耳先。
鱼骨倘刺喉,足下千金添。
颈疬从何治,三重并六完。
亦可三重血,承扶与秩边。
项痛与项强,正筋正宗兼。
痄腮耳背血,落枕重子前。
再针承浆穴,金针名下传。
手指有麻木,复溜与肾关。
若然食指痛,四花中穴添。
或取五虎一,亦见医名玄。
侧三侧下三,医者疗手酸,并治腕关节,疼痛复无言。
症见中指(趾)麻,通山与通关。
手指关节痛,五虎一堪选。
特效诚如是,兼疗腱鞘炎。
手臂不得举,对侧针肾关。
同侧四花中,疾恙去豁然。
手痛难握物,列缺功效罕。
亦可重子穴,倒马针重仙。
曾言左臂痛,特效在膝眼。
肘部关节痛,灵骨必有验。
或取四花中,济世将壶悬。
曾闻手抽筋,对侧针火山。
两手见拘挛,泻曲针肾关。
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兼。
若是大腿痛,金林血针连。
脚部常抽筋,正筋指下看。
足跟疼痛症,且将委中拦。
亦疗难行处,患者言腿酸。
复治踝扭伤,功效不等闲。
腿软兼心跳,肩中与通天。
脚麻外驷马,对侧肩中添。
膝盖疼痛久,三金结善缘。
或可针肩中,拂云见欢颜。
脚痛不履地,对侧九里玄。
大腿风湿痛,同在一针间。
脚痛背心血,双凤尤关连。
小腿胀痛酸,次白抱针眠。
精枝如放血,何惧疾恙顽。
背面倘出血,笑指两腿酸。
脚掌脚背痛,五虎四与三。
或是单背痛,重子与重仙。
常遇双背痛,正士搏球先。
背连下腿痛,马快水应验。
脊椎有疼痛,委中成方圆。
问症心绞痛,火包黑血灵。
心跳如过速,心门为俊英。
肝炎针肝门,明黄症应停。
董针处方学第二十六章 皮肤疾病
![董针处方学第二十六章 皮肤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94b72ae16f1aff00bed51eda.png)
第二十六章皮肤疾病(一)各种皮肤病1、针上三黄穴,效果甚佳。
2、针驷马穴,特效。
3、耳后静脉点刺放血。
4、针驷马穴,配曲池穴、合谷穴。
5、肩中穴,配曲池穴、灵骨穴、大白等穴,有卓效。
6、治疗手部皮肤病:针木一穴、木二穴、木三穴,配合制污穴(左右交替取用)隔日一次,配合皮肤病所在区域,循经刺瘀络出血,并在距皮损区 1.5寸处,循经在皮下刺一到数针,针尖指向皮损区(病在皮刺至皮,此乃董氏奇穴同气相求原理),特效7、驷马穴(属长效),配血海穴、曲池穴(属短效),特效8、『曲池穴+血海穴』可以快速止痒,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属短效,无法根除9、『驷马一穴、驷马二穴、驷马三穴』可以稳定过敏细胞mast cell 之异常分泌,疗效属长效型,较能标本兼治(二)过敏性皮肤炎1、针三仙一、穴三仙二穴、三仙三穴、足驷马穴、上三黄穴。
2、针耳针皮肤穴,配足驷马穴、天耳穴。
3、驷马穴治过敏性皮肤病,特效4、驷马穴(属长效),配血海穴、曲池穴(属短效),特效5、『曲池穴+血海穴』可以快速止痒,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属短效,无法根除6、『驷马一穴、驷马二穴、驷马三穴』可以稳定过敏细胞mast cell 之异常分泌,疗效属长效型,较能标本兼治(三)皮肤过敏、湿疹1、针驷马穴,配三重穴、耳针皮肤穴。
2、针三仙穴,配灵骨穴、驷马穴,配三重穴、耳穴皮肤穴。
3、驷马穴(属长效),配血海穴、曲池穴(属短效),特效4、『曲池穴+血海穴』可以快速止痒,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属短效,无法根除5、『驷马一穴、驷马二穴、驷马三穴』可以稳定过敏细胞mast cell 之异常分泌,疗效属长效型,较能标本兼治(四)荨麻疹1、耳背红点放血,配足驷马穴、上三黄穴。
2、驷马穴(属长效),配血海穴、曲池穴(属短效),特效3、『曲池穴+血海穴』可以快速止痒,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属短效,无法根除4、『驷马一穴、驷马二穴、驷马三穴』可以稳定过敏细胞mast cell 之异常分泌,疗效属长效型,较能标本兼治(五)皮肤骚痒1、足驷马穴,配曲池穴、合谷穴、三阴交穴。
董氏奇穴“下三皇”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0例
![董氏奇穴“下三皇”为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40例](https://img.taocdn.com/s3/m/861339886bec0975f465e26a.png)
患者 面色 红润 , 讲话 有力 气 。3个 疗 程 后 , 诸 症悉 除 , 并
重 返 工作 岗位 。嘱 其 保 持 心情 愉 悦 , 多参 加 体 育 活 动 ,
随访 1年无 复 发 。 体 会
由更年期综 合 征 引发 的症 状在 临床 中涉及 内科 、 消 化科、 呼吸科 、 皮肤 科 、 神 经 内科 、 内分 泌 科 等众 多 科 室 , 因此患者在 就诊 时不能接 受全面 和针对 性 的治疗 。本病 在 中医 中属 “ 脏 躁 症” 范畴, 同 时涉及 多 个 脏腑 的功 能失
内侧髁 下缘 凹陷 中 , 即脾 经 阴 陵泉 穴 直 下 1 . 5寸 ; 地 皇 穴: 胫 骨 内侧 缘后 , 内踝 高点 直 上 7寸 ; 人皇穴 : 胫骨 内 侧 后缘 , 内踝 高 点上 3寸 ) 。配穴 : 头痛、 头 晕者 加百 会 ; 失眠 、 多梦者 加 神 门 ; 心慌、 气 促 者加 内关 ; 烦 躁 易 怒 者 加太 冲 ; 胃脘 胀痛 者加 足三 里 。根 据 患者伴 随 的不 同症
特 色疗 法 中国民间疗珐
C H『 N A S N A T U R OP A T H  ̄A u g 2 0 1 7 ,V o 2 r 5 N o 8
典型病 例
患者 , 女, 4 7岁 , 2 0 1 5年 4月 1 0日初 诊 。主 诉 : 乏
力、 头晕 3 年, 加 重 1周 。 自诉 2 0 1 2 年 春 季开 始 出现 乏
治 疗 结 果
[ 1 ] 杨 维 杰 .董 氏 奇 穴 针 灸 学 [ M- 1 .北 京 : 中 医古 籍 出版 社 ,
中医理论 的指导下有清晰的治疗思路和较好 的治疗效果 。
参 考 文 献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https://img.taocdn.com/s3/m/ffbb42f5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e8.png)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展开全文董氏奇穴针灸学派庞大,穴位较多,但章法清晰,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我们将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编写成简短而好记、易记的歌诀供大家学习记忆。
董氏奇穴一一部位穴穴应用口决大间小间合中间疝气常用见特效若是疝气气下陷加取三里和百会感冒流涕最常见木穴叉三针下止心律失常快与慢当取心常复常态骨头肿胀风湿病复原三穴当来取若想效果最理想应取五虎来相应左还巢来右妇科气机不畅三焦堵一升一降调气机妇科之病最常用口苦之疾当疏肝木炎二穴配肝门肾与三焦理相通神奇效果病人赞肩臂疼痛或不举火膝肾关痛可消小儿心惊夜间哭胆穴镇静方可安生活运动腰扭伤二角明穴配火串要想治愈配委中刺血效果最为强膝盖疼痛处处见心膝内关最常配若想效果最可靠背部三金来刺血脊柱疼痛也常见心肺二穴配后溪腰椎以下见奇穴全息原理显真彰半身不遂为中风木火常用有甚效灵骨大白最相配三重化痰紧相随哺乳妇女要回乳指上驷马效灵验外科创伤各种伤制污三穴极有效常用常效常灵验外伤专穴把名扬手指脚趾足根痛五虎五穴皆能用应依全息来取穴消痛止疼应常用葛老师董氏奇穴二二部位穴位应用口决落枕背痛很常见重子重仙来当家针下痛感立即消全凭肺与膀胱通脚踝扭伤痛难忍小节五虎来相酏眼部疾病勿担忧上白三黄效果好若是眼病眼角红耳背刺血顿感爽眼酸疲劳难睁开上白叉三火菊穴小儿气喘发高烧大白刺血立即退灵骨大白最相配益气养阴治症广五脏皆治很实用人人称他万能穴温阳补气效最强疼痛病中常用他若是肩背疼痛病灵骨后觉配重仙中白下白善治肾肾虚腰痛方可用肾与三焦理相通不守死穴善变通临床效果是真理针灸同仁启发大小腿酸痛和发胀次白专穴很擅长三叉三穴很重要健脾强肾补肝好益脾补肾善补气增强免疫少不了五官之病最擅长进针紧贴三焦经腕顺一二在小肠健脾补肾治腰痛土水三穴在肺经鱼际肉厚应脾胃脾胃虚弱多便溏三穴同针效更佳葛老师董氏奇穴三三部位穴位应用口诀痔疮疼痛很难受三奇针刺见特效若兼内痔便出血委中三阴交刺血大便脱肛气下陷百会升举益清阳火串位同支沟穴善治便秘腰扭伤火陵火山在三焦胸痛胸闷效果佳贴筋下针手抽筋有人称他开心穴火腑海穴很重要艾灸养生全靠他虚寒之证最擅长延长益寿都喜欢小臂千金五金穴手臂流脓疮疡肿配合制污勿担忧多少病例显真效肠门之穴在小肠利湿腹泻配三里急性肝炎求肝门治肝利湿千古理肝脉洪大其脉平口苦之症有速效膝盖骨刺尾椎痛心门贴骨病人赞三士同针大倒马心肺之疾来找他感冒气喘心无力若配灵骨效更佳曲陵穴位用途广点刺放血效最强手臂抽筋手拘挛胸痛胸闷来刺血肺脏实证当其泻功同尺泽为子穴葛老师董氏奇穴四四部位穴位应用口诀四四部位在大臂此处肉厚与脾应分金尺泽一寸半感冒鼻炎喉炎针尺泽分金倒马针效果更增强几倍后椎首英在三焦与肾相通贴骨针能治脊椎脱臼病肾炎腰痛有良效富顶后枝同时针增进效果患者赞调治心肝血液病头晕头痛血压高肩颙直下是肩中穴在大肠肉厚处刺肉应脾可益气肌肉萎缩有良效肩颙之穴为背面此处气血多聚集全身疲劳腿发酸刺血效果更加强三宗骨肉之间取地宗下针贴动脉还阳复心能救命刺脉应心内经找赤白带下天宗强妇科各病效果好支白李白在肺经肉丰全息妇科病可配天宗和肩中四穴同用带下病支通落通倒马针效同富顶后枝穴上曲下曲不常用健脾益气调肝肾水愈之穴在三焦专治肾病创奇效刺络放血立见效西医大夫也佩服未完待续紧急通知。
董氏奇穴——治疗学
![董氏奇穴——治疗学](https://img.taocdn.com/s3/m/55f216805727a5e9846a6178.png)
第二篇治疗学董氏奇穴原书,原仅有穴位部份,而无治疗学。
本编之治疗学,系笔者追随董师学习多年,并综合个人临床七余万人次之经验整理编写而成。
其临床效果,多经验证。
值得广泛发挥应用。
第一章、头部(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并针肾关,留针四十五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2.补灵骨,立可缓和疼痛。
3.背部五岭穴点刺,亦可立止头痛。
(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果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三重、四花外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亦可立止疼痛。
4.太阳穴部位疼痛,针门金效果甚佳。
(三)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疼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四)前头痛:针法头面颈项1.针火菊立止疼痛。
2.四花中点刺,效果亦佳。
3.五虎四。
(五)头晕:1.血压高的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穴点刺放血,再针火硬,立降血压,并止晕眩。
2.脑贫血的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六)脑神经不清:1.针正会,镇静,再在三重穴放血。
2.针下三皇效果亦佳。
(七)脑膜炎:1.三重、用倒马针法。
2.四花外点刺,再针正筋。
(八)脑瘤:1.先针州昆、州仑、火光,再在三重穴用倒马2.配上瘤穴,效果更佳。
1.针叉三、火菊,即可睁开1.针正筋,配上溜穴,效果更佳。
(十)脑积水:1.针正筋,上瘤,有良好效果。
二、眼疾病(一)视力模糊:(视物不清)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五岭穴放血。
再针下三皇(二)偷针眼: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三)目赤(角膜炎):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2.背后肝俞点刺出血少许,效果亦佳。
3.加针上白穴。
效果更佳。
4.背部五岭穴点刺。
5.驷马穴。
(四)目干涩:1.针明黄有效。
2.配复溜(光明)效更佳。
(九)脑骨肿大:2.针光明、人皇。
(六)沙眼:1.脸骨皮上的红点,用针点刺出血,效果很好。
(七)视线模糊(视四指如五指):1.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加针复溜,效更佳。
下三皇:补肾强身的要穴董氏针灸穴位解读
![下三皇:补肾强身的要穴董氏针灸穴位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7583732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36.png)
下三皇:补肾强身的要穴董氏针灸穴位解读董氏针灸穴位解读下三皇穴七七部【取穴】天皇穴:膝胫骨内侧下缘直下一寸处是穴。
人皇穴:内踝骨上缘直上三寸五分处是穴。
地皇穴:内踝骨上缘直上七寸五分处是穴。
即人皇穴直上四寸。
【归经】天皇穴:入心、肾二经。
人皇穴:入脾、肾二经。
地皇穴:入肝、肾二经。
【穴性】天皇穴:清热化温,疏调下焦。
人皇穴:调气通经,益肾健脾。
地皇穴:舒肝解郁,补肾益气。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酸痛,鼻骨痛,头晕,四肢浮肿、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肾脏炎、糖尿病、小便蛋白质、膀胱炎,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肾亏之腰痛,坐骨神经痛,肾亏引起的其他疾病。
【针法】天皇穴:直刺0.5~1.5寸。
孕妇禁针。
人皇穴:直刺0.5~1寸。
孕妇禁针。
地皇穴:直刺1~2寸。
【配穴】治颈项扭伤痛,配腕顺三穴(近后溪),配合导引行气针法,一般马上见效,效果未显时,可于病点放血。
治肩痛,本穴或肾关配肩凝穴,配合病位放血。
治倒食症,胃酸过多,配天皇副穴。
下三皇为董氏针灸中有名的强壮补肾要穴,长期配上三黄下针,可调补元气,增强体质,要增强体质时,不要下针太久。
配通肾、通胃、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增强视力,配三叉一穴,再五形穴放血。
美容针灸,上三黄、下三皇、驷马、灵骨穴。
治癫痫病,配上三黄,及通关、通山、通天取二穴,背部偶尔扎董氏天应穴,有时亦在正会放血,扎正筋、正宗。
治糖尿病,下三皇或通肾、通背、通胃两组穴位取一且倒马,再配上三黄,灸疗中脘、关元、肾俞、脾俞、足三里,长期治疗。
【经验】1. 下三皇常三针齐下成直式倒马,通理全身及三焦,可作保养保健针法。
2. 人皇穴具有强精、强壮之作用、对胆囊、脾脏手术时可当麻醉穴。
3. 天皇穴带反应点在颈两侧靠缺盆处,用按压手法,可疏缓颈侧缺盆疼痛。
小编原创制作的知识图卡可以保存到手机里随时复习真人体位置标示。
董氏奇穴下三皇解析
![董氏奇穴下三皇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7348210912a21614792933.png)
董氏奇穴下三皇解析董氏奇穴下三皇解析【天皇穴】部位:在胫骨头之内侧陷中,去膝关节二寸五分。
解剖:(肾之神经、六腑神经、心之分支神经)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病)、肾脏炎、糖尿病、蛋白尿。
取穴:当膝下内辅骨下陷中,在胫骨头之内侧,去膝关节一寸五分是穴。
手术:针深五分至一寸。
运用:配天皇副穴治倒食病,胃酸过多。
注意:不宜灸、孕妇禁针。
说明:※天皇穴即脾经之阴陵泉穴,除治疗上述病症外,董师还用以治疗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所引起之头晕头痛、臂痛、失眠等症。
※本穴还可治疗项部及胸膂强紧。
【天皇副穴】(肾关)部位: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
解剖:(六腑神经)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症、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病、神经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取穴:当天皇穴直下一寸半,胫骨之内侧。
手术:针深一寸至二寸。
运用: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针。
说明及发挥:※天皇副穴又名肾关,为补肾要穴,除治疗上述病症外,对于肾亏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背痛、头痛、腰酸亦有显效,另外治疗两手发麻或疼痛、肩臂痛及肩臂不举(五十肩),尤为特效。
针后令其活动手指或抬举肩臂,可立见奇效。
余曾治某部司长之五十肩,一次而愈。
※配复溜治眼球外斜及飞蚊症极有效。
※本穴治多尿、夜尿极特效。
※本穴直刺治胸口闷、胸口痛、强心,斜刺治眉棱骨痛,前头痛。
补肾。
【地皇穴】部位:在胫骨之内侧,距内踝骨七寸。
解剖:(肾之神经)主治:肾脏炎、四肢浮肿、糖尿病、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梦遗、蛋白尿、小便出血、子宫瘤、月经不调、肾亏之腰痛。
取穴:当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七寸处是穴。
手术:针与脚成四十五度扎人,针深一寸至一寸八分。
注意:孕妇禁针。
说明及发挥:※本穴穴位即脾经之郄穴漏谷,本穴与肾关、人皇合称下三皇,本穴在三皇穴之位置居中,或应更名为人皇,而下面之人皇则更改为地皇似较合理,在此仍从原说。
【人皇穴】部位:在胫骨之内侧后缘,距内踝上三寸。
主治:淋病、阳萎、早泄、遗精、滑精、腰脊椎骨痛、脖子痛、头晕、手麻、糖尿病、小便出血、肾脏炎、肾亏之腰痛。
董氏奇穴:糖尿病肾病,董氏奇穴下三皇应用发挥
![董氏奇穴:糖尿病肾病,董氏奇穴下三皇应用发挥](https://img.taocdn.com/s3/m/bd1425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6.png)
董氏奇穴:糖尿病肾病,董氏奇穴下三皇应用发挥董氏奇穴下三皇:天皇副穴(肾关)、地皇、人皇位在小腿内侧沿脾经分布. 天皇副穴(肾关)的位置在阴陵泉下一寸半,内踝上十寸半,又名肾关, 人皇则相当于正经的三阴交的位置,内踝上三寸, 地皇约为天皇副穴(肾关)与人皇的中点,内踝上七寸【玉风注】:天皇为阴陵泉,内踝上12寸。
倪氏针法中的地皇是为'地机',内踝上九寸,阴陵泉下三寸。
考证杨维杰'董氏奇穴针灸学'一书中,他说'地皇即脾经的郄穴漏谷' ,此为错误之说,在针灸大成和针灸科学一书中都写说漏谷为内踝上六寸,因此董氏奇穴中的地皇非漏谷,而且脾经的郄穴是为地机才对。
下三皇主治肾经的问题是很有名的补肾要穴, 配合复溜总治一切肾虚所造成的疾病. 个人曾于2001年求医于黄必麟老师, 当时连续扎下三皇约一个月, 每周二次每次 40分钟, 治好长年的偏头痛, 并且改掉必须睡午觉的习惯. 随著针灸的进行, 每天的夜间睡眠时间越来越短, 一天有六个小时就完全足够并且白天精神奕奕精力十足, 足见偏头痛睡眠品质不良, 不完全是一般中医所认为的心经或肝经的问题, 必须仔细辨证。
【糖尿病】糖尿病,大多是因为长期的饮食生活习惯,使身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导致血液里的糖份无法转化为能量,无法从身体排出,造成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出现许多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心䐉血管病症,长期吃降糖药,引起肝肾功能衰竭等等,目前很多人被糖尿病折磨,那么我们选用这组穴位治疗:上三黄、下三皇、通肾通胃通背、分枝上下放血,在临床上一般单侧取穴,交替进行,严重患者也可以双侧取穴。
【尿酸过高痛风】痛风痪者多半有尿酸过高的问题, 临床上黄师多半使用下三皇来有效降低尿酸, 进而根治痛风。
有一位退休的老先生, 平时喜欢喝点酒,吃猪蹄膀, 痪有痛风, 脚趾头关节处有明显的痛风石, 求诊时尿酸非常高, 无法喝酒或吃蹄膀这些高油脂的食物, 经过下三皇加复溜针灸治疗约三个月, 尿酸指数完全正常, 更另人惊讶的是, 痛风石完全消失, 而跟据他太太说, 老先生现在偶儿还是会喝两杯, 甚至偷吃冰箱里的蹄膀肉, 但痛风也没有再复发了【多血症】一痪者痪多血症, 每周要固定去西医院抽血, 因为红血球数目会一直攀升, 黄师认为, 西方生理学中提到, 脾脏是破坏过期的红血球的器官, 人体内不断地制造新的红血球, 同时将旧的红血球捻碎成血液的材料, 加上中医所说的'脾统血', 因此此症不管西医如何治疗, 我们认为是脾经的问题, 脾经上全身最大的一组穴位就是下三皇, 因此痪者在下三皇的治疗下, 慢慢地不必再回西医院抽血了。
董氏针灸倒马区段共振(上三黃下三皇)
![董氏针灸倒马区段共振(上三黃下三皇)](https://img.taocdn.com/s3/m/7033107e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65.png)
董氏针灸倒马区段共振(上三黃下三皇)
这是习修董氏针灸的朋友最常扎的两组穴道,也是对治久病重病必扎的组穴,小腿內侧是董氏肾的反射区;大腿内侧是董氏肝的反射区,分享我扎上三黃下三皇的心得,上三黃下三皇“扎的正确”不只是调整肝脏肾脏,而是调整全部的脏腑,如把人的身体去头去手腳,体腔平均分四个部分,扎左腿的下三皇是体腔的左下四分之一在共振,扎右腿是右下四分之一在共振,但扎上三黃扎左腿,反而是跟右上四分之一在共振,十二针全下是体腔所有的脏腑都在波动,负能量由脚大量喷出,很多师兄弟就靠这十二针,就可医治各种慢性病,扎这十二针有个技巧,患者最好用平躺体位,双腿约要张开呈大字,再来就是“久留针”一个小时以上。
唯一的缺点:负能量喷的太多且太快,环境需要净化,而且有时扎完患者会“太虚”,建议体质较虛的患者,可在多扎左手的灵骨大白,这时负能量会变成由全身毛细孔喷出。
所引述文章的原文,是强调针上三黃及下三皇十二针齐下后,“负能量由脚大量喷出”,唯恐虛弱的人无法负担这样的喷出,故除以上十二针外,再多扎左灵骨大白穴,让负能量由皮肤喷出,喷出量不会太大之故,又原作者认为針灵骨大白二穴,右手用金针补,左手用银针泻,故以左灵白来泻负能量。
(本文的排除负能量,,就是排除体內的浊气或排除体內的毒素。
)(本文作者为王全民老师,董公弟子之一)。
董氏针灸【天皇穴、地皇穴、人皇穴】
![董氏针灸【天皇穴、地皇穴、人皇穴】](https://img.taocdn.com/s3/m/dbfeccda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5d.png)
董氏针灸【天皇穴、地皇穴、人皇穴】
大家好,又到了我們董氏针灸微课堂时间,今天我们讲解的穴位是【天皇穴】【地皇穴】【人皇穴】
位置:
【天皇穴】
取穴:当膝胫骨内侧下缘直下一寸处是穴。
即之阴陵泉穴直下一寸处是穴。
【人皇穴】
穴位:在胫骨之内侧前缘,即内踝骨上缘三寸五分处。
即三阴交穴上五分处
【地皇穴】
取穴:即人皇穴直上四寸。
提示【天皇、地皇、人皇】
又称下三皇,《皇》主皇帝,為最高領袖,是指穴位的重要性、权威性;皇帝坐镇北方,北方為水,水為肾,故此穴主治一切与肾脏有关的病症,生殖系統、泌尿系統及胃食道病症。
大家猜猜看能治什麼病症?
【下三皇】主治:
1.阳萎、早泄、遗精、梦遗、肾炎蛋白尿、四肢浮肿肾亏之腰痛。
急慢性肾脏炎、肾衰尿毒症。
2.淋病、膀胱炎、小便出血、糖尿病。
3.胃酸过多,胃食道逆流,反胃(倒食症)、呃逆
针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注意:孕妇禁针】。
临床应用及处方:
(一)下三皇配通山、通關、通天镇靜,艾灸五花穴,为治疗失眠的特效处方。
(二)下三皇为董氏针灸中有名的强壮补肾要穴,长期配上三黄下针,可调补元气,增强体质。
(三)美容针灸,上三黄配下三皇,驷马穴、灵骨穴,并配合脸部美容有很大效果。
(四)糖尿病可以用通肾通胃通背、下三皇、上三黃
(五)胃食道逆流可用四花、门金、土水、下三皇。
董氏奇穴“三皇穴”
![董氏奇穴“三皇穴”](https://img.taocdn.com/s3/m/29c9dad7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c.png)
董⽒奇⽳“三皇⽳”董⽒奇⽳“三皇⽳”2021-07-29 21:54·医学普及课堂董⽒奇⽳的“三皇⽳”,包括天皇、地皇、⼈皇,⼤致相当于⼗四经中脾经的阴陵泉、地机和三阴交,所以三皇⽳善长治疗⽔肿性疾病,同时对⽣殖系统和泌尿系统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
天皇【位置】弯曲膝盖,在胫⾻内侧髁下缘凹陷处直下1⼨,也就是⾜太阴脾经的阴陵泉⽳直下1⼨的地⽅。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症)、糖尿病、肾炎、泌尿系疾病。
【针法】贴着胫⾻内侧缘下针,针刺0.5~2.5⼨。
【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
不适宜艾灸。
天皇⽳的准确位置是在阴陵泉⽳下1⼨的地⽅,并⾮阴陵⽳,⼀定不要混淆,以免影响针刺效果。
【临床应⽤】本⽳接近脾经的阴陵泉。
董师最常⽤它来治疗⼼脏病,其次也常⽤来治疗⾼⾎压引起的头痛、头晕。
对于颈项僵硬、肩臂痛、失眠也有⼀定的疗效。
除此之外,因该⽳能化湿滞、利下焦,所以也能治疗阳痿、早泄、痛经及腹⽔。
对于急性腹泻的腹部绞痛效果极好。
该⽳还有⼀个特殊的⽤法,就是点刺出⾎来治疗乳糜尿。
【经验】天皇⽳配天皇副⽳治疗胃酸过多、倒⾷症。
天皇、⼈皇、地皇三⽳合称下三皇。
天皇配通肾、通背来治疗肾亏、肾炎、糖尿病特效。
地皇【位置】胫⾻内侧,内踝尖上7⼨处,也就是地机⽳所在的位置。
【主治】泌尿系诸多疾病。
【针法】和脚成45度⾓刺⼊,针深1~2⼨【临床应⽤】本⽳治疗肾炎、糖尿病、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梦遗、蛋⽩尿、⾎尿、⼦宫肌瘤、⽉经不调、肾虚、腰痛等都有显著效果。
孕妇禁针。
【经验】下三皇配通肾、通背为治疗肾亏、肾炎、糖尿病的特效⽳。
⼈皇【位置】在胫⾻内侧前缘,即内踝尖直上3⼨,当胫⾻后肌和趾长屈肌之间的缝隙中。
这个⽳位其实就是三阴交。
【主治】淋病、阳痿、早泄、遗精、脊椎疼痛、脖颈疼痛、头晕、⼿⿇、糖尿病、⾎尿、眼痛、腹泻、神经炎⽪炎。
【针法】针刺1.0~2.5⼨。
孕妇禁针。
【临床运⽤】由于其健脾化湿、疏肝益肾的功效较强,所以治疗上述⽣殖、泌尿系统的疾病疗效较好。
董氏奇穴:糖尿病经验处方!
![董氏奇穴:糖尿病经验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a46308a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fd.png)
董⽒奇⽳:糖尿病经验处⽅!糖尿病⼤多是因为长期不健康的饮⾷习惯和作死的⽣活⽅式,⽐如暴⾷暴饮,⾼糖⾼盐⾼脂,⼜⽐如经常熬夜,⾝体的脏腑功能失调,导致⾎液⾥的糖份⽆法转化成能量使⽤,⼜⽆法从⾝体排出,只能残留在⾎液⾥,造成严重⾎液循环障碍!病情⽇久,出现许多并发症,酮症酸中毒、⼼脑⾎管问题……如果长期服⽤降糖药,⼜会容易引起肝肾功能衰竭!董⽒针灸有⼀个针⽅,专门⽤来调理糖尿病⼈的⾝体,降糖的同时提升⼈体⾃⾝免疫⼒,坚持使⽤可以慢慢帮患者摆脱对药物的依赖,提⾼⽣命质量。
董⽒针灸糖尿病处⽅:上三黄、下三皇、通肾通胃通背、分枝上下放⾎临床上全部双侧取⽳取⽳图补充说明1、上三黄:治肝必⽤⽳明黄⽳:⼤腿内侧的正中央处是⽳。
天黄⽳:明黄⽳直上三⼨处是⽳。
其黄⽳:明黄⽳直下三⼨处是⽳。
经验:是指⾯黄、眼黄、体黄,此组⽳位专治疗肝胆疾病,肝主舒泄,肝⽓不畅,肝⽓郁结⽽影响到⼥性妇科,⽣殖,及各种精神病症,肝主筋,肝藏⾎。
2、下三皇:补肾强⾝的要⽳天皇⽳:膝胫⾻内侧下缘直下⼀⼨处是⽳。
⼈皇⽳:内踝⾻上缘直上三⼨五分处是⽳。
地皇⽳:内踝⾻上缘直上七⼨五分处是⽳。
即⼈皇⽳直上四⼨。
经验:a.下三皇常三针齐下成直式倒马,通理全⾝及三焦,可作保养保健针法。
b. ⼈皇⽳具有强精、强壮之作⽤、对胆囊、脾脏⼿术时可当⿇醉⽳。
c. 天皇⽳带反应点在颈两侧靠缺盆处,⽤按压⼿法,可疏缓颈侧缺盆疼痛。
3、通胃通背通肾:⼤腿上的五苓散、左归丸通肾⽳:膝盖髌⾻内侧上缘凹陷处是⽳。
通胃⽳:通肾直上⼆⼨处是⽳。
通背⽳:通胃直上⼆⼨处是⽳。
经验:a. 通肾、通胃、通背三针齐下为倒马针法,可治肾脏、膀胱炎症疾病。
b. 本⽳和下三皇都有补肾的功效,细究之,下三皇偏肾阳虚证,本⽳更偏肾阴虚证,但凡津液亏虚,湿热下注,津液不上承⼝⾯诸疾,⽐如⼝⼲、⾯部甚⾄全⾝脱⽪,及内在脾湿泛滥的疾患等,⽤本⽳皆有效,号称“⼈体津液发动机”4、分枝上下:解毒要⽳分枝上⽳:肩胛⾻与肱⾻连接的叉⼝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氏奇穴(三)
第一节下三皇(天皇、人皇、地皇;肾关、人皇、地皇)
一、定位
(一)天皇
1. 位置:阴陵泉(有人认为是阴陵泉穴下一寸)
2. 主治:胃酸过多、反胃(倒食症)、糖尿病、蛋白尿、肾炎、泌尿系统诸症等。
3. 针法:针深五分至二寸五分(沿骨缘下针)。
4. 注意与禁忌:孕妇禁针。
不宜用灸。
5. 运用:本穴即脾经之阴陵泉。
董氏常用此穴治疗心脏病,对于高血压引起的头晕头痛亦常用之。
臂痛、失眠、颈项胸膂强紧亦有疗效。
此外,因该穴功颤化湿滞、利下焦,故予阳萎、早泄、月经病、阴痛、腹水等均宜用之。
而对于急性腹泻小腹绞痛极其特效。
又,该穴点刺出血,治疗膏淋(乳糜尿)极验。
6. 经验:天皇穴配天皇副穴治倒食症,胃酸过多。
天皇,人皇,地皇三穴合称下三黄,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亦称下三黄,配通肾,通,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二)肾关(天皇副穴)
1. 位置:在天皇穴直下一寸五分。
2. 主治:胃酸过多、倒食、眼球歪斜、散光、贫血、癫痫、精神病,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
肾亏、坐骨神经痛、腰痛
3. 针法:直刺0.5——1寸。
当补肾用时针深2寸。
4. 运用:本穴为补肾要穴,凡肾虚诸症皆有显效,对于两手麻木疼痛,笔者素喜并取水全,疗效卓绝。
对于肩痹尤具特效。
此外,该穴用于多尿,夜尿极效,透过肝开窍于目,肾水以滋木理论,治疗眼球歪斜,飞蚊症(伍以正光1,正光2)极其特效。
该穴之主治范围亦颇有争议,尝有医家直言谓该穴功能系著者言过其实,此言谬极。
概言之,系其针法之误。
如治眉棱骨痛,前头痛等症,针需斜刺而获效。
直刺则多取胸闷胸痛,强心之效。
又如医界传言,景昌奇穴无须补泻即能获效,皆谓手指部诸穴而言。
若对大穴而言(即肌肉多处),下针无针感,下针何益?下针而不行针,而难达到某些疾病的特殊疗效,皆谓著者妄言,岂著者之过?
4. 经验:治胃酸过多,倒食症为天皇穴之配穴。
下针二寸为补肾,有补肾治疗阳痿早泄之功效,对于手脚麻木,肩背痛,肾亏腰痛有特殊之功效。
有时将天皇副穴,地皇,人皇亦称下三黄,配通肾,通,通背为治疗肾亏,肾脏炎,糖尿病之特效穴。
(三)人皇(三阴交或三阴交上0.5寸)
1. 位置:在胫骨之内侧前缘,即内踝骨上缘上三寸五分处。
三阴交穴上五分处。
内踝尖直上三寸,当胫骨后缘是穴。
2. 主治:淋病、阳痿、早泄、遗精、滑精、脊椎疼痛、脖颈疼痛、头晕、手麻、糖尿病、血尿、眼痛、腹泻、神经性皮炎等。
3. 针法:针深一寸至二寸五分(孕妇禁针)。
4. 运用:该穴即脾经之三阴交,籍于其健脾化湿,疏肝益肾功效较强,故治疗上述生殖、泌尿系统疾病颇效。
当其它穴位伍该穴时,须注意针刺方向,如治疗足部疾病,应略向后直刺,治躯干部疾病时,针尖应略上斜刺。
(四)地黄(人皇与肾关之中心)
二应用注意事项
对於地皇穴的位置,在董氏奇穴实际运用中,是一个浮动的穴位,杨维杰师兄在其新着的”董氏奇穴讲座穴位学”第127页中,也稍稍提到。
下三皇的组合有二:天皇,地皇,及人皇为一组;肾关,地皇,人皇为另一组。
董师临证时,通常是先取天皇或肾关,再取人皇,最後在上下二穴之中间,取地皇穴。
运用时要用那一组,偏脾用天皇这一组,偏肾用肾关这一组。
此外,人皇穴并不等於三阴交穴,因为人皇穴是除踝三寸取之,一九七三年版:”人皇穴在胫骨之内侧後缘,距内踝上三寸处是穴。
”而非距”内踝尖”上三寸。
下三皇临床运用,套赖金雄师兄的一句话:”这是董师临床的真诀。
”
三、应用举例
1. 胡光老师语:下三皇是妇科要穴、美容绝技;男科病也有特效;
2. 配复溜补肾效果更佳
第二节去热大穴:血海+曲池+驷马穴
一、驷马穴
1. 位置:大腿外侧正中线,髌骨上缘七寸处内开三寸五分(即胆经风市穴),或直立时手臂下垂,中指尖前开三寸五分是穴,其上下二寸处各一穴点,计三穴点。
2. 主治:肋痛、背痛、腰痛、肺虚、肺病、胸部外伤、鼻炎、耳聋、耳鸣、耳炎、面神经麻痹、结膜炎、哮喘、半身不遂、牛皮癣、乳房疼痛、下肢扭伤等。
3. 针法:针深一寸至二寸五分。
4. 运用:该组穴治疗肋痛、背痛、坐骨神经痛宜单足取穴,其余各症均六针齐下。
该组穴为中医肺脏病候群之特效穴。
唯治疗吸气不利,基于取穴方便,笔者素喜取穴列缺,疗效迅速而佳。
治疗甲状腺肿亦效,透过金可生水之理论,故疗耳疾亦极效。
驷马三穴为治疗肺脏病候群之特效要穴,治疗鼻炎,牛皮癣,青春痘均有特效。
对于各种皮肤病效果也好。
治疗结膜炎。
甲状腺肿亦有卓效,耳病(耳鸣,重听)亦有卓效。
本穴治疗胸痛,胸肋痛,胸连背痛均有效。
5. 歌诀:风市横三五,上二下二佳。
称名为驷马,肺群必不差。
肋背坐骨痛,肋膜鼻炎夸。
耳聋鸣鼻炎,哮喘痹面颊。
特效乳房痛,皮肤诸症佳。
扭伤甲腺肿,不遂写风华。
6. 胡光语:丰胸、乳腺结节、牛皮癣、青春痘
二、功用:
1. 所有热性病
2. 所有皮肤病
3. 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