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doc
《审计学》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1099034 开课对象:经济与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本科学时:4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二)学分:2 英文译名:Auditing一、课程的任务与目的:审计学是高等学校会计学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
在学习该课程之前,要求先开设会计学基础、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经济法等相关学科。
本课程学习的任务与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审计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知识及基本审计程序,理解现代审计理论及规则的发展演变过程。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习,能够运用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按照科学的审计程序,对一些具体审计案例进行分析,并熟悉与通晓国际通行的审计惯例。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一)总论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的基本知识。
要求掌握审计的分类、现代审计的组织形式及有关机构;熟悉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重要事项,熟悉现代审计人员的资格及名称;理解什么是审计,审计为什么产生,审计在社会经济中发挥怎样的作用;理解现代审计的执业规范体系;了解审计的作业程序。
1.审计的概念(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的定义2.审计分类(1)审计的分类方式(2)审计的基本分类3.审计机构及其人员(1)政府审计机构及其人员(2)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3)注册会计师审计机构及人员4.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1)审计准则(2)审计质量控制5.审计过程概述(1)审计过程的逻辑要素(2)审计作业程序(二)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基本内容:本章主要阐述审计目标和审计计划这两个审计过程的逻辑要素。
要求掌握审计的总目标是什么;理解审计具体目标和管理当局对财务报表的认定间的联系,理解审计计划的重要性;熟悉编制审计计划的步骤;了解审计目标的演进,了解审计计划的定义、审计测试的种类。
1.审计目标(1)审计目标的演进(2)审计的总目标(3)审计的具体目标2.审计计划(1)接受审计委托(2)制定审计计划(三)审计风险与重要性基本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审计风险和重要性这两个重要概念的涵义和运用。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使用说明(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阐述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
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的基本理论、审计程序、审计技术与方法、审计报告等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为毕业后从事会计审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1、基础知识要求熟悉审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审计工作规范、审计工作过程、审计工作方法及运用这些方法对各业务环节具体审计、最后形成审计报告等一系列内容。
2、素质要求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专业分析能力,能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进行案例分析,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践操作要求4、通过相关环节的案例教学,使学生掌握审计基本知识,包括筹资与投资环节审计、购货与付款环节审计、销售与收款环节审计、生产循环审计等相关知识。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练习与课后复习、练习相结合。
1、本课程重点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2、为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应做到课前预习,课中认真听课,课后及时复习,自行完成课外作业。
3、在教学中可利用多种教学形式组织教学。
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电子讲稿,利用多媒体、幻灯片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说明。
实践性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践性教学主要包括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和课外作业。
(四)教学课时本课程总共95学时。
二、学时分配表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审计的概念、对象、职能和作用2、理解审计的任务3、掌握审计的本质4、了解审计的产生与发展【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一、审计与经济责任关系二、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三、国外审计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审计的对象一、审计对象的含义二、审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第三节审计的职能、任务和作用一、审计的职能二、审计的任务三、审计的作用第四节审计的本质和基本概念一、审计的本质二、审计的基本概念第二章审计标准和审计证据【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审计标准的意义、特性和运用原则2、掌握审计证据的概念、特点、作用和分类3、了解审计证据的评定【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标准一、审计标准的意义二、审计标准的类型三、审计标准的特性四、审计标准的运用原则第二节审计证据的意义一、审计证据的概念二、审计证据的特点三、审计证据的作用四、审计证据的分类第三节审计证据收集和评定一、审计证据收集的工作组织方法二、审计证据收集的主要途径三、审计证据的评定第三章审计程序【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审计的基本程序;2、掌握各个审计阶段应做的重要工作【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国家审计程序二、民间审计程序三、内部审计程序第二节鉴定审计业务约定书一、审计业务约定书概念二、审计业务约定书内容三、审计业务约定书修改第四章审计方法【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审计方法的演变历史2、掌握各种审计方法的概念、优缺点3、力求掌握审计方法的使用【教学内容】第一节审计方法概述一、账表导向审计二、制度导向审计三、风险导向审计第二节审计的常规方法一、审阅书面资料的方法1、审阅法2、核对法3、查询法4、比较法5、分析法二、证实客观事物的方法1、监盘法2、调节法3、观察法4、鉴定法第五章内部控制制度审计【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本原理;2、掌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程序和方法;3、了解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意义。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审计学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学分:_____总学时:_____适用专业: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审计学是一门研究审计理论与方法,审查和评价经济活动合法性、真实性和效益性的经济监督学科。
它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应掌握审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包括审计的定义、分类、审计准则、审计证据、审计程序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审计工作的能力,包括审计计划的制定、审计证据的收集与评价、审计报告的撰写等。
3、素质目标使学生树立严谨的审计职业道德观念,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一)审计概论1、审计的定义、分类与特征(1)理解审计的定义,明确审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监督活动。
(2)掌握审计的分类方法,如按审计主体、审计内容和目的等进行分类。
(3)了解审计的特征,如独立性、权威性、公正性等。
2、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了解审计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历程。
(2)掌握不同发展阶段审计的特点和主要审计方法。
3、审计的职能与作用(1)理解审计的职能,如经济监督、经济评价和经济鉴证等。
(2)认识审计在国家经济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审计准则与职业道德1、审计准则(1)掌握审计准则的含义、作用和内容。
(2)了解国际审计准则和我国审计准则的体系及主要内容。
2、审计职业道德(1)理解审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和重要性。
(2)熟悉审计人员应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如独立性、客观性、保密性等。
(三)审计目标与审计计划1、审计目标(1)明确财务报表审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2)掌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认定的含义和内容。
2、审计计划(1)了解审计计划的作用和编制要求。
(2)掌握审计计划的内容,包括初步业务活动、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四)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1、审计证据(1)掌握审计证据的含义、种类和特性。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审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审计学课程是研究审计基本理论、程序和方法,探讨审计实务的应用性课程。
课程以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为主体,同时附带介绍政府审计、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
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理论与实务中,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阐述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程序和方法,详细论述主要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2.课程教学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审计理论,主要掌握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为主线的审计理论、程序和方法;对于审计实务,应注意运用与审计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知识,注意企业会计准则、经济法、税法等内容的学习,掌握审计内部控制、控制测试、主要项目的的分析性测试和细节测试。
通过该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内部审计组织的工作。
3.课程的适用专业及年级: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会计电算化高职专业,开课时间在第五学期。
4.课程的总学时要求:本课程总学时数为64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其中实验9学时,案例课7学时。
5.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审计学的预修课程是: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
三、课程内容(一)课程内容1.总论(1)审计的产生和发展(2)审计概念及属性(3)审计的职能和作用(4)审计的种类2.审计组织体系与审计规范(1)政府审计组织与政府审计规范:政府审计组织及其人员构成,政府审计的法律规范,政府审计的特征。
(2)民间审计组织与审计规范:民间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审计规范体系,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法律责任,民间审计的特征。
(3)内部审计组织及审计规范:内部审计机构及职责权限,内部审计的法律规范,内部审计的特征。
3.计划审计工作(1)审计目标与计划审计工作: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业务约定书,计划审计工作。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审计学》是阐述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学科,是财务会计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工作程序和基本方法,使学生了解我国实行审计监督制度,对维护国家财经法规的制度,加强企、事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二、课时分配三、课程内容第一章绪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审计的概念、审计的对象、审计职能、审计作用、审计任务、我国审计机构、外国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特点、国际审计组织、审计分类。
重点:审计对象、职能和分类。
难点:外国审计机构的隶属关系和特点。
第二章审计证据、审计依据和审计标准审计证据涵义和作用、审计证据的分类、审计证据的特点、质量和数量要求、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综合。
审计依据的种类、审计依据的特点、运用审计依据应注意的问题。
审计标准产生和发展、审计标准分类和内容、审计标准的作用、我国审计标准的建立。
重点: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综合。
审计依据特点。
难点:审计依据特点。
第三章审计程序审计程序和一般含义、审计程序规范化的作用。
审计准备的内容、审计实施阶段的内容和方法、审计结束阶段内容。
审计的后续审计和复审。
重点:审计基本程序、包括的主要内容。
难点:审计的后续审计和复审。
第四章审计方法审计方法的应用。
顺查法和逆查法、详查法和抽查法、审阅法和核对法。
盘点法、调节法、实验鉴定法、观察法、查询法、比较法、分析法。
会计过失行为、会计弊端行为。
重点:顺查法和逆查法。
难点:会计过失行为、会计弊端行为。
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描述,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内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
重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内容。
难点: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价方法。
第六章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内部审计的必要性,内部审计的作用。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和地位,内部审计特点。
重点:内部审计机构的职权和地位。
(完整版)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经济学专业本科学时:36 学时学分:2学分课程代码:B01000831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审计学是研究审计产生和发展规律的学科,涉及审计的性质、审计关系、审计对象和方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实务问题。
为会计学专业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的任务审计是对经济组织进行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记录经济业务的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和管理过程、结果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
它为真实客观的评价经济组织的效率和效益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也为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提供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所必需的信息进行技术支持。
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以审计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审计学基本理论及实际应用的讲解,使学生系统的掌握审计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务要有充分的理解,并培养审计业务操作技能,通过课外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以适应未来实际工作的需要,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实践工作中怎样干审计工作,在特定场合审查什么、如何进行审查;了解现代审计发展的现状及其趋势;把握审计与会计以及其他专业经济监督的关系;以及如何应付注册会计师考试中《审计》课程的复习与应试等。
二、本课程的基本内容(一)总论【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为全书的概述,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审计的产生与发展,审计目标、对象、职能、任务和作用,审计的定义、分类、独立性以及审计与其他经济监督体系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奠定理论基础。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审计产生、发展的社会基础;知悉中外审计产生、发展的主要史实及其规律;进而理解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建立审计制度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其次,使学生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正确理解审计是一种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并对审计对象、审计职能、任务和作用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
审计学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审计学课程代码:总学时:64课时适用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开课单位:服装商贸分院一、讲课内容第一章概论第一节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概述审计产生的动因和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审计的定义与种类:概述审计的本质、定义和种类。
第三节审计体系: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
第四节审计理论体系:内涵、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关系。
第二章审计职业规范与法律责任第一节审计业务准则:审计准则的概述、业务准则第二节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包括要素、承担的领导责任、职业道德规范、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与保持、人力资源、业务执行、工作底稿、监控。
第三节审计职业道德规范:基本原理和具体要求。
第四节审计法律责任:成因及表现形式、具体规定。
第三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第一节审计目标:目标的演变、总目标和具体目标。
第二节业务循环:销售与收款、购置与付款循环及对审计的意义。
第三节审计过程与目标的实现:计划阶段、风险评估程序及进一步审计程序、终结。
第四节审计过程中的沟通:沟通对象、内容、形式和时间。
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第一节审计证据:含义、特征、种类及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
第二节审计工作底稿:含义、编制目的、性质、总体要求、格式、要素和范围及归档。
第五章签约与计划审计工作第一节承接审计业务:约定书概念和作用、内容及实例。
第二节审计重要性:内涵、两个层次、确定及运用。
第三节审计风险:概念、特征、构成要素、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与应对。
第四节制定审计计划:概念和作用、前导初步业务活动、内容、更改与记录。
第六章风险评估与应对第一节风险管理及风险评估:要素、技术、财务报表中的风险评估。
第二节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除内部控制):总体要求、行业状况、环境性质、会计政策的运用目标管理、相关经营风险以及财务业绩的衡量和评价。
第三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过程、信息系统与沟通、控制活动、以及控制的监督。
第四节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特别重大错报风险、以及无法应对的风险和风险评估修正。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审计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情况1、课程中文名称:审计学2、课程英文名称:AUDITING3、课程性质:专业限选课4、适用专业及层次:财务管理本科5、总学时:51学时6、总学分:3学分7、选用教材:《审计学》(第八版)主编:秦荣生、卢春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版1、制定计划前应考虑的问题2、进行盘点准备工作3、实施盘点4、进行抽点5、总结盘点结果6、其他注意事项第五节存货计价审计和截止测试1、存货计价审计2、存货截止测试第六节应付职工薪酬审计1、应付职工薪酬的审计目标2、应付职工薪酬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第七节其他相关账户审计1、物资采购的审计2、原材料的审计3、包装物的审计4、低值易耗品的审计5、材料成本差异的审计6、库存商品的审计7、存货跌价准备的审计第十二章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筹资与投资循环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以及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熟悉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掌握对长短期借款、应付债券、财务费用、股本或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有关账户的审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1、借款审计;2、所有者权益审计;3、金融资产审计;【教学内容】第一节筹资与投资循环概述1、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2、筹资与投资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第二节筹资与投资循环的控制测试1、筹资活动的控制测试2、投资活动的控制测试第三节借款审计1、借款的审计目标2、借款的实质性测试第四节所有者权益审计1、所有者权益的审计目标2、所有者权益的实质性测试第五节金融资产审计1、交易性金融资产审计2、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审计3、持有至到期投资审计4、长期股权投资审计第六节其他有关账户审计1、其他应收款审计2、其他应付款审计3、无形资产审计4、应付股利审计5、营业外收入审计6、营业外支出审计7、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审计8、递延所得税资产审计9、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第十三章货币资金审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学生了解货币资金涉及的主要凭证、会计记录、货币资金与业务循环,熟悉货币资金的控制测试,掌握对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的审计。
《审计学》-详细教学大纲
《审计学》-详细教学大纲《审计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审计学 课程代码:0130003 课程性质:专业拓展选修课 学分学时数:2∕32 适用专业: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三年级学生 修(制)订人: 修(制)订日期:2008年9月9日 审核人: 审核日期:2008年10月8日 审定人: 审定日期:2008年10月15日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经济法;专业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商业会计等之后的一门必修课,综合性、应用性强,在会计专业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课程目的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能使相关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应用中得到加强、巩固、综合和提高,使学生获得审计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审计工作的程序和特点,掌握审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同时,以审计学学科建设为核心,带动其他学科建设。
加强对经济学与审计学、管理学与审计学以及法学与审计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科学把握审计学科发展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内容、重(难)点、教学要求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2学时)……………………………………………………………………装……订……线……………………………………………………………………………………………………………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审计的定义与性质第三节审计对象与审计目标第四节审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的含义与特征;审计的对象、目标、职能、作用与任务;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等概念的内涵理解: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之间的关系掌握:审计的含义、对象、职能与作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3、教学重点:了解审计准则、依据;审计证据与工作底稿的内涵4、难点:审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审计种类与方法(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的分类第二节审计的方法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几种不同的种类理解:审计不同分类之下的具体的审计方法掌握:实施审计程序的过程之中怎么样运用审计方法3、教学重点:重点突出案例分析,以强化学生对审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4、难点:审计实务之中灵活运用审计方法第三章:审计组织体系与审计人员(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组织体系第二节审计人员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的各种组织形式以及各自的特点理解:审计组织体系内部的分工掌握:不同体系内的审计人员的职责和要求3、教学重点:不同审计组织形式的区别4、难点:审计体系对应的审计人员的职责权限第四章:审计准则与审计依据(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准则第二节审计依据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理解:审计意见形成的依据掌握:运用审计依据的原则3、教学重点: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4、难点:审计依据的来源分类第五章: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证据第二节审计证据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准则的内容理解:审计证据的类型掌握:审计证据的分类以及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3、教学重点:审计证据的类型4、难点:收集审计证据的方法第六章:审计计划与审计程序(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计划第二节审计程序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计划的内容理解:审计程序的步骤掌握:审计计划的执行以及实施审计程序的方法3、教学重点:审计证据的计划4、难点:实施审计程序的步骤1、讲授内容:第一节内部控制的概念第二节内部控制要素第三节了解内部控制的方法与初步评价2、教学要求: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初评及符合性测试、总评的内容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涵义及其作用,内部控制的要素和种类掌握:审计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及其审计步骤法3、教学重点:内控制的测试4、难点:内控制的测试第八章:审计测试中的抽样技术(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抽样的概念第二节符合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第三节实质性测试中抽样技术的运用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抽样的定义和运用范围的内容理解:审计抽样的种类(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样本的设计掌握:审计样本的选取;抽样结果的评价3、教学重点:审计抽样的种类4、难点:抽样结果的评价1、讲授内容:第一节货币资金业务的符合性测试第二节货币资金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第三节短期证券投资审计2、教学要求:了解:货币资金的定义和运用范围的内容理解:货币资金的种类掌握:货币资金审计的方法3、教学重点:货币资金业务的实质性测试4、难点:货币资金业务的实质性测试第十章: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4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概述第二节应付账款的审计第三节应付票据的审计2、教学要求: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运用范围理解: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的重要意义掌握:购货与付款循环审计具体的方法3、教学重点: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4、难点:应付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第十一章:审计报告与审计档案(2学时)1、讲授内容:第一节审计报告的概述第二节审计档案2、教学要求:了解:审计报告的含义和类型理解:审计报告形成的过程掌握:审计档案处理的方法3、教学重点:审计报告形成的过程4、难点:审计报告形成的过程三、各教学环节的基本要求(一)课堂讲授1、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大力开展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改变原传统单纯靠课程讲授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采取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少而精”为原则,精选教学内容,精讲多练,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1120600 课程名称:审计学学分:3 周学时:3面向对象:经管类本科生预修课程要求:会计学一、课程介绍(100-150字)(一)中文简介审计学课程以注册会计师为主线,以会计报表审计为重点,密切结合当前注册会计师审计实践。
课程分审计总论、审计过程、审计实务三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审计目标、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风险、期后事项审计与审计报告、及销售与收款实务审计、购货与付款实务审计、生产实务审计等。
(二)英文简介Auditing course tak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s the master line, take the audits of accounting statements as the key point, and focus on the close connection with the audit practic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The course consists of the audit general remarks, the audit process, the audit practice three parts, the primary coverage includes: the professional work ethic system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the audit objective, the audit evidence, the audit working papers, the audit risk, subsequent events audit and the audit report, and the Sales and receivables the practice audit, the purchase and payment practice audit, the production practice audit and so on.二、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审计基本原理、了解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掌握审计目标确定、审计证据获取、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报告编制的技术,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销售、购货和生产等业务循环的审计,熟悉虚假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具备发现虚假会计信息的基本能力。
(二)可测量结果1.能解释审计学的核心概念,口头表述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基本过程。
2.能明确审计独立性的内涵,说明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审计独立性。
3.掌握获取审计证据的主要方法及错账调整的基本技术。
4. 能对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及公允性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5.能对当前中国上市公司审计问题进行评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6.形成审计领域文献的阅读能力。
7.具有在讨论和团队作业中的批评与合作能力。
注:以上结果可以通过课堂讨论、课程作业以及笔试等环节测量。
三、课程要求(一)授课方式与要求1.教师传授基础理论知识,总结关键问题,解答疑难问题等。
注重联系中国的实际,尽量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倡与学生开展互动式的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并能提出一些独到的观点与见解。
2.布置作业,要求独立完成。
3.课件、课程作业参考答案等通过课程网站或公共邮箱上传、下载。
(二)考试评分与建议1.本课程的评分分为两个部分:师生互动30%,期末考试成绩70%。
2.期末实行闭卷考试,统一命题,试题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成绩呈正态分布。
四、教学安排第一讲审计动因及审计独立性主要内容:(一)审计动因。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动因是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存在。
决定三大审计产生的经济责任关系有所区别,进而影响作用范围。
国家性质的财产委托与受托关系产生政府审计并决定其作用主要是监督公共资金的使用,企业性质的财产委托与受托关系产生民间审计并决定其作用主要是公证会计信息,外部经济责任关系在企业内部的延续产生内部审计并决定其主要作用是为内部管理服务。
(二)审计独立性。
实质上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
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专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专业怀疑。
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专业怀疑受到损害。
阅读材料:夏立军,陈信元,方轶强:审计任期与审计独立性: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2005(1)李爽,吴溪:中国证券市场中的审计报告行为:监管视角与经验证据.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陈信元,夏立军: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会计研究,2006(1)刘桂良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刘力,马贤明:审计委员会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会计研究,2008(7)思考题:1.如何提高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的质量?2.我国审计市场存在怎样的问题?第二讲审计目标主要内容:(一)管理层的报表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二)审计过程与审计目标的实现。
核心练习:以采购交易为例,说明如何审计发生、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等认定是否合理。
思考题:1.财务报表明示了或隐含了管理层的哪些认定,从这些认定需要完成怎样的审计目标?2.如何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来设计合适的审计程序?第三讲审计计划主要内容:(一)计划审计工作。
包括总体审计策略及具体审计计划。
总体审计策略用以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并指导制定具体审计计划。
具体审计计划是为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项目组成员拟实施的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主要分为1.风险评估程序的具体计划。
2.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具体计划。
3.其他审计程序的具体计划(二)审计重要性。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该项错报是重大的。
注册会计师应该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三)审计风险。
涉及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并通过控制检查风险,将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CPA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降低到合理范围。
核心练习:能区分控制测试与实质性程序。
能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
能合理确定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思考题:1.重要性水平与审计风险是怎样的关系?2.重要性水平越低,需要的审计证据越少,你认为正确吗?第四讲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
审计证据的种类有书面证据、实物证据、口头证据及环境证据,收集的审计证据必须符合充分性与适当性,取证方法主要有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分析程序。
(二)审计工作底稿。
注册会计师对制定的审计计划、实施的审计程序、获取的相关审计证据,以及得出的审计结论作出的记录。
(三)审计调整分录。
对于发现的重大差错,CPA在征得被审单位同意后,应该在审计工作底稿中编制调整分录,以便得出报表审定数。
调整分录一般直接运用报表科目进行编制。
核心练习: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
将报表的未审数转化为审定数。
思考题:1.实物证据证明力最强吗?2.什么样的书面证据相对更可靠?3.审计证据的数量越多越好吗?第五讲期后事项与审计报告主要内容:(一)期后事项。
指财务报表日至审计报告日之间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知悉的事实。
分为调整事项与披露事项。
运用合理的审计程序审查期后事项,并区分性质提请被审单位调整或披露。
(二)审计报告。
组成审计报告的九大内容,发表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及无法发表意见的适用条件。
核心练习:根据被审单位未予调整差错的金额及性质,确定发表审计意见的类型。
思考题:1.调整事项比披露事项重要,正确吗?2.我国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已经10多年没有否定意见,你认为其中的理由是什么?第六讲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主要内容:(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循环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二)销售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三)销售收入审计。
(四)应收帐款与坏账准备审计。
销售收入确认准确性的审计。
应收帐款函证程序的运用。
坏账准备提取合理性的审计。
思考题:1.不同销售方式下,收入的确认条件是什么?2.全额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条件有哪些?第七讲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主要内容:(一)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性。
(二)采购交易的实质性程序。
(三)应付账款审计。
(四)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审计。
核心练习:查找为入账的应付账款。
固定资产入账金额真实性与准确性的检查。
发现折旧的多计或少计思考题:1.应付账款审计应该函证吗,为什么?2.累计折旧的审计调帐应该运用什么科目?第八讲生产与存货循环审计主要内容:(一)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性。
(二)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三)存货审计。
核心练习:存货监盘如何进行。
存货计价如何测试。
思考题:1.存货业务活动如何进行不相容职务的分工?2.存货监盘获取的审计证据可能存在哪些缺陷?附:时间表五、参考教材及相关资料《审计》,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最新版。
审计分析练习题,自编秦荣生,卢春泉:《审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版,2008年。
Lain Gray and Stuart Manson著,吕兆德等译,《审计流程——原理、实践与案例》,中信出版社,2003年版。
六、课程教学网站:通过公共邮箱提供必要的课件、作业参考答案和其他文字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