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本纪导学案
项羽本纪学案5课时
《项羽本纪》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字词句用法。
2、在字里行间对人物进行辩证地认识、评价,砥砺学生自我的人生修养;3、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课时安排】五课时【资料链接】1、项羽其人项羽(前232-前202),姓项,名籍,字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
汉族,下相(今江苏宿迁)人。
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军领袖,著名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
中国史上最强武将。
是力能举鼎气压万夫的盖世豪杰。
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斩郡守后崛起,举兵反秦。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
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不朽的神话。
2、前人对项羽的不同评价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唐·杜牧《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北宋·王安石《乌江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李清照《夏日绝句》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3、关于《项羽本纪》①《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历代传诵。
②《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项羽本纪》导学案教师版
《项羽本纪》西楚霸王——项羽项羽(前232-前202),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秦末时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之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项羽的勇武天下无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英雄的毁灭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最终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是《史记》中非常重要非常精彩的篇章,文章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描绘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塑造了项羽这个叱咤风云的悲剧英雄形象,抒发了太史公对其的惋惜和同情。
一、通假字1.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同“徭”,译为“徭役”2.问一田父.同“甫”,译为“古代对男子的称呼”3.骑皆伏.曰同“服”,译为“佩服”4.乃持项王头视.鲁同“示”,译为“出示,展示”5.羽岂其苗裔邪.同“耶”,译为“语气词,吗”6.乘埶.起陇.亩之中同“势”,译为“形势”同“垄”,译为“陇亩,田地”7.尚不觉寤.而不自责同“悟”,译为“醒悟”8.辟.易数里同“避”,译为“躲避”二、古今异义1.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古义:学习认字与写字今义:学习书本2.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指流寓在当地的客民今义:宾朋客人3.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古义:指当地的土著丁壮今义:儿子兄弟4.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古义:痛快地打一仗今义:快速战斗5.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6.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古义:山的东边今义:山东省7.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古义:此处指汉军溃败今义:勇猛无敌8.江东虽小,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指一片地域9.吾知公长者..古义:年高有德行的人今义:泛指年纪和辈分都高的人10.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古义:比喻微小的权势今义:指体量大小11.欲以力征经营..天下古义:治理今义:管理12.有美人..名虞,常幸从古义:歌伎,宫妃今义:美貌女子13.于是..项王及悲歌忼慨古义:在此,这时候今义:承接连词14.于是项王及悲歌忼慨..古义:意气激昂今义:大方,不吝啬15.鲁父兄..乃降古义:有时单指兄今义:父亲和长兄,泛指家长16.放逐义帝而自立..古义:自己立自己 今义:靠自己一个人17.力能扛鼎,才气..过人 古义:才能和勇气 今义:才能三、一词多义1.期⎩⎪⎨⎪⎧①期.山东为三处 动词,约定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名词,预定的时间, 一定的时间期限③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名词,期服,旧时为 亲属服丧一年2.属⎩⎪⎪⎨⎪⎪⎧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动词,连接,引申为 跟随②乃以秦王属.吏 动词,托付,交给, 特引申为交给官吏 治罪③属.予作文以记之 动词,嘱托 ④若属.皆且为所虏 名词,类⑤诸侯皆属.焉 动词,从属,隶属, 归属3.故⎩⎪⎨⎪⎧①故.姓项氏 介词,缘故,原因,所以②两狼之并驱如故.副词,原来,仍然③君安与项伯有故.名词,老交情④暮去朝来颜色故. 形容词,衰老⑤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 副词,故意4.乃⎩⎪⎨⎪⎧①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副词,就②平明,汉军乃.觉之 副词,才③至城东,乃.有二十八骑 副词,表示范围的 限定,只、仅仅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连词,表转折, 但、却、竟然⑤乃.为其骑曰 连词,于是5.以⎩⎪⎨⎪⎧①以.故,事得已 介词,因为②以.示士卒必死 介词,用来③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逐之 动词,率领④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介词,凭借6.为⎩⎪⎪⎨⎪⎪⎧①项氏世世为.楚将 动词,是②项梁常为.主办 动词,作为③自为.诗曰 动词,创作④我何渡为. 语气助词, 反问语气⑤吾为.若德 介词,给⑥公为.我献之 介词,替、给 ⑦愿为.诸君快战 介词,为了四、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 (1)名词作动词①毋妄言,族.矣 族:灭族 ②项王军壁.垓下壁:修筑营垒 ③田父绐曰“左.”左:向左走 ④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西:向西走⑤马童面.之面:背向 ⑥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向东行进(2)名词作状语 ①无不膝.行而前膝:用膝盖②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夜:在夜里③项王则夜.起夜:在夜里④直夜溃围南.出南:向南⑤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东:向东⑥陈涉首难,豪杰蜂.起蜂:像蜂一样(3)名词使动用法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使……为王2.动词活用(1)动词使动用法皆沉.船沉:使……沉下去(2)动词为动用法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死:为……而死3.形容词活用(1)形容词使动用法皆沉船,破.釜甑破:使……破(2)形容词意动用法梁以此奇.籍奇:以……为奇五、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项籍者,下相人也。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二课时]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二课时]编写人:岳中博审定:高二语文组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研读第三部分。
【学习方法】小组互助、讨论;学生展示;重难点点拨。
【学习过程】1.学生快速自由诵读第三部分。
⑴找学生诵读文段,学生从字音、断句、情感角度简评。
⑵.学生齐诵第四段。
2.学习4-5段。
⑴解释下列词语意义(用法)。
(A级)壁垓下:驻扎。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在夜里。
四面皆楚歌:名作动,唱起楚歌。
天之亡我:动词使动用法,使……灭亡。
骑能属者:跟上。
骓不逝兮:奔驰。
⑵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定语后置句﹚②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省略句,“饮”后省“于” )③汉骑追者数千人。
﹙定语后置句,“追者”作“汉骑”定语﹚④然卒困于此。
﹙被动句﹚⑶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义。
⑷ 探讨文本。
(1)《垓下歌》的引用对塑造项羽形象有何作用?明确:《垓下歌》表现的是项羽面临绝境之时,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是一种末路英雄穷途之哭。
作者为了更好地表现人物,运用细节刻画是必需的。
作者从传主的性格,实际的生活环境等因素出发,进行合理的虚构,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2)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明确:用了夸张手法。
示项羽威猛。
这与《三国演义》写张飞当阳桥喝退曹兵极为相似。
⑶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明确:巨鹿之战用了侧面烘托手法,本段用了正面描写手法。
展现了项羽神勇过人,一往无前的英雄形象。
⒊背诵第四段。
4.本课巩固练习。
阅读3-4段,完成1~4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时不利兮骓不逝逝:流逝B、与秦军遇遇:遭遇C、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壁:营垒D、诸侯皆属焉属:归属参考答案:A (奔驰)2、下列句中加点词词义和用法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项王乃大惊乃: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B、以示士卒必死以:连词,承接关系,来C、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由:介词,从D、项王则夜起则:连词,不译参考答案:D (连词,于是,就)3、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项羽本纪分层次问题导学案优秀实用
课题
项羽本纪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记,了解人物行事,学会从行事去分析人物;
②理解司马迁在刻画人物时采用多种手法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
①用圈点的方法,圈出文章的文言重点字词,并掌握其意思和用法;
②用辩证的方法总结分析项羽的性格及其失败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学会对人物进行客观辨正评价;
②感受历史英雄人物的某些有价值的人格魅力,砥砺自我人生修养。
重点
难点
1、梳理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对项羽的人物形象的鉴赏,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辩证地分析项羽性格及其成败。
教学
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归纳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
过程
(教师填教学方法或点拨的方法,学生归纳、积累知识要点或反思)
满身神力,武艺超群。
5、“乌江自刎”
①语言描写: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心死而意未平,认输而不服气。
②细节描写:
愧见父老——知耻良知
赐马亭长——知恩图报
赠送头颅——知情重义
③动作描写:
着重分析“笑”一字。
下定决心拒渡乌江,坚守自己的尊严、人格、血性。
也有无可奈何,天要亡我之意;也是歉意的笑。
(三)总结项羽的形象
②动作描写:夜起、饮帐中、慷慨悲歌、泣
着重分析“泣”一字。
四面楚歌,走投无路时内心无可奈何、回天无力之悲。
③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垓下歌》(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这是一首英雄末路的挽歌,是楚霸王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地厚天高,却托身无所,一腔愤怒,万种低回,是一种英雄穷途末路之哭。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学习方法】小组互助、讨论;重难点点拨【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画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少时的粗疏学浅,长大以后的勇力过人,只是略略几笔带过,直到消灭秦军主力、扭转战局的巨鹿大战,破釜沉舟,威震诸侯,也还只是从侧面用笔,通过写诸侯军的观望、恐惧、畏服,把一个铁骨铮铮的八尺大汉顶天立地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在进行粗线条的勾勒,有意地夸张了整体之后,司马迁便抓住了几个点睛处,工笔细描,刻意求精。
鸿门宴场面的极力铺排,垓下之围悲剧气氛的纵笔渲染,乌江自刎时神态的精雕细刻,都写得活灵活现,有形有神,有言有情,形与神、言与情融合一体。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错综有序。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情节起伏,场面壮阔,脉络清楚,疏密相间,语言生动,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二课时
3、“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第五小节东城快战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3、拓展提升
1、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歌一定极为动人。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歌,《楚汉春秋》记载了虞姬的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试赏析下这首歌。
C.然羽非有尺寸,乘埶起陇亩之中。D.江东虽小,地方千里。
3、翻译下列句子
(1)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2)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五、作业
熟读课文,预习课文6-9小节。
六、短文阅读
应该说女人是历史的烟尘中那一抹唯美的倩影,也是轮回的沧桑里那一缕凄婉的背影。
有了女人,纷扰的历史更加纷扰,有了女人,深沉的叹息更加深沉。悉数中国历史中出现的女人,会发现许许多多的趣味,令人生出凄凄切切的回味。但凡美人,我们往往称之为红颜,于是便有了红袖添香的诗意浪漫与慷慨悲歌——且不说那西施范蠡的浪漫期许,貂蝉望月的楚楚动人,王嫱落雁的阴差阳错,贵妃醉酒的悲欢离合,单单一个霸王别姬就已经令人生出了无限的感喟,霸王如若没有了虞姬便顿失梗概之气,成为一个孤单单的莽丈夫;而梁红玉烽火中擂响的战鼓声声更是为宗泽凭添了无限的风流倜傥;更遑论红娘子的舍身相随使得李岩的书生豪情倍生添花之势。那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那北地胭脂、南国灵秀,那香腮如雪、弱柳扶风,那秋水伊人、天香国色,无不让人心驰神往,顿生“红颜知己”难觅之感。
1、注音
垓下()骓()阕()田父()
绐曰()刈旗()披靡()辟易()
瞋目叱之()()
《项羽本纪》导学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过程】一、逐段诵读,读准字音和句读,注音并翻译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答案略二、整体感知:1课文讲了七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项羽家世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少年言志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巨鹿之战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霸王别姬第五部分(第5自然段)东城快战第六部分(第6---8自然段)乌江自刎与尾声第七部分(第9自然段)项羽本纪赞2项羽个人成长小档案《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有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
三、局部探究研读文本第一二自然段1.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力能扛鼎)释义(力气大的能用手举起鼎来,形容力气很大。
)2.第一段交代了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项羽家世::①世代为楚将。
②祖父为秦所戮。
寓意:①世代为楚将。
生为将门虎子,这是项羽兴兵起义的资本,是成就英雄霸业的奠基。
②与秦有不共戴天之仇。
为项羽以后忠贞不二,志在灭秦,嫉恶如仇,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置生死于度外注入了激情。
3.第二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两件。
一是少时学情。
不想学书.学剑,想学万人敌的兵法,说明他的豪迈不群的性格特点;而“不肯竟学”,又暴露出性情粗疏的性格特点。
二是观始皇游。
不俗的言论昭示日后的不凡。
豪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4.拓展:举例说明少时言语不俗的还有哪些?提示:刘邦见始皇:“大丈夫当如是也。
”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结语:毫迈不群与少年言志体现了项羽除暴安良、建立丰功伟绩、成就英雄霸业的宏愿;但粗疏的性格,为他刚愎自用,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拒纳良言,错失良机,大失人心埋下了落败的种子。
项羽本纪学案
《项羽本纪》学案一、学习目标1. 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体会《史记》的语言艺术特点与风格, 学习《史记》的人物刻画艺术。
二、重点难点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学会运用正确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
三、知识链接《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 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它犹如一幅逼真传神的英雄肖像画, 色彩鲜明;又像一张秦汉之际的政治军事形势图, 错综有序。
通篇文章气势磅礴, 情节起伏, 场面壮阔, 脉络清楚, 疏密相间, 语言生动, 成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篇不朽佳作。
文中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等故事, 早已家喻户晓, 历代传诵。
四、预习检测(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为秦将王翦.所戮者()(2)狱掾.()(3)力能扛.鼎()(4)时不利兮骓.不逝()(5)田父绐.曰“左”()(6)项王嗔.目而叱之()(7)斩将, 刈旗()(8)项王身亦被十余创()(9)乃自刎而死()(10)舜目盖重瞳.子()(11)自矜.功伐()(12)岂不谬.哉()(二)通假字①直夜溃围南出②辟易数里③骑皆伏曰④乃持项王头视鲁⑤每吴中有大繇役(三)词类活用毋妄言, 族矣。
()梁以此奇籍()项王军壁垓下()项王则夜.起()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无不膝.行而前()亦足王.也()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豪杰蜂.起( )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 (四)古今异义词以故事..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得已。
愿为诸君快.战于是地方..天下..欲以力征经营..千里然羽非有尺寸(五)重点实虚词:又不肯竟.学。
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是.知其能时不利兮骓不逝左右皆披靡九战, 绝其甬道楚兵冠.诸侯诸侯皆属焉.汉军乃觉.之骑能属.者百余人耳田父绐.之曰期.山东为三处无以..渡项王亦被.十余创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鲁父兄乃.降自矜.功伐.何兴之暴.也岂不谬.哉吾闻汉购.我头千金奋.其私智而不师古(六)特殊句式: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项羽本纪》导学案.doc
项羽本纪》导学案《项羽本纪》导学案《项羽本纪》导学案(一).doc 《项羽本纪》导学案(二).doc《项羽本纪》导学案(三).doc项羽本纪》(一)司马迁编写人:杜文庸审核人: 刘兴建一、教学目标:1.预习课文,疏通字词,将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
2.了解相关史料,二、教学内容:1.字音: 王翦()栋阳()薪()狱掾()扛()鼎釜甑()乌马隹O自度O瞋()目翳O重瞳O子苗裔()乘魏()惮()自矜()功伐三、文本研读:1)研习1-2段,归纳重要文言常识: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
初起时,年二十四。
其继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 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O学。
项梁尝有栋阳逮,乃请薪狱掾曹咎书()抵栋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己。
《项羽本纪》(二)司马迁编写人:杜文庸审核人:刘兴建一、教学目标:1. 诵读3 -6节,归纳重要文言现象。
2.分析项羽在由盛转衰的原因。
二、教学内容:1)研习3-6段,归纳重要文言常识: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
战少()利(),陈余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 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
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当是时,楚兵冠()诸侯。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纵兵。
及楚击秦,诸将皆坐壁上观。
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
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学习资料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生版)《项羽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学习作者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刻画人物的表现手法。
3、学会用辨证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去评价项羽,正确分析项羽成败的个人原因和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一、课前简介(一)文体知识:1、什么是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文学和历史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因此它既有历史特征,要求“尊重历史”,又有文学的特征,人物形象、语言都要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2、传记文学的特点:(1)真实性。
(2)艺术性。
(3)相当完整性3、如何学习传记文学:分析、把握人物形象。
传记文学以写人为中心,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和典型事例来塑造人物形象。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必须从把握人物形象入手来分析、欣赏、评价作品4、传记的学习目标:1)、学会深入阅读传记,不仅了解人物生平事迹,更要学会从字里行间去分析人物;2)、对人物进行辨正的认识、评价;3)、对传记文学有更进一步的认识;4)、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去思考。
(二)《史记》知识填空1、《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2、《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按篇目的内容来分,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归在();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归为();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归为(),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归在();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归在()。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通史。
3、高中阶段我们还曾学过一篇选自《史记》的文言文,是《》。
(三)《项羽本纪》《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教学园地11-06 0009:《项羽本纪》导学案及活页作业答案三,文言知识预习(一)、jiǎn yuèyuàn gāng kuài jīdàn zēng zhuìgāi yú zhu īhuīyìmǐchēn dài chìwěn róu yǐ(二),1,繇同“徭”,服役; 2,视同“示”,给……看; 3,寤同“悟”; 4,埶同“势”;陇同“垄”; 5,直同“值”,当;6,伏同“服”,降服。
(三)1,故事:故,缘故;事,事情; 2,长者:年高有德的人;3,快战:痛快快打一仗;4,于是:在这种情况;下5,地方:土地方圆;6,经营:治理。
(四),1,名词活用作动词,杀死全族(2)完成(3)阴,暗中;部勒,部署,约束(4)停息(5)沉船,使动用法,译为使船沉没;破釜甑,使动用法,打破釜甑(使釜甑破)(6)超过,盖过(7)膝,名词用作状语,用膝行走;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8)九,多次:绝,截断,断绝(9)壁,名词用作动词,安置营垒(10)绐,欺骗(11)西,向西挺进,西进;(12)王,使动用法,使……做王(13)被,遭受(14)乃,竟然(15)暴,迅速(16)面,名词作动词,背向(17)蜂,名词作状语,像蜜蜂一样;(18)意动用法,(五)竟:完成;竟然逮:有罪相连及;逮捕;及,达到族:杀死全族;灭族;姓属:归属;连接,这里指跟上;亲属遇:相遇;际遇;对待;看到以:用来;因为;用;因;来;用;以,用来,和“无”组成固定词组;用(六)1,定语后置 2,被动句 3,省略句 4,宾语前置 5,状语后置(七)1,项羽在垓下驻扎军队修筑营垒,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完了,汉军和诸侯军队把项王围了好几层。
2,剑术只能抵挡一个人,不值得学,我要学抵挡一万人的本事。
3,然而现在最终被围困在这儿,这是老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战争的过错。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一课时
课题:项羽本纪年级高二学科语文编制审核课型新授学习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并能翻译课文重要句子。
2、了解项羽的生平及其性格特征,并学会辨证地评价他人。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力,学会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对话式教学,让学生与传主、作者对话。
2、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
3、应用多媒体教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项羽最终乌江自刎的原因,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学习重点、难点:(1)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对项羽进行辨证的评价。
(2)探究项羽最终选择乌江自刎的原因。
(3)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
随手记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1—3小节。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并能翻译课文重要句子。
3、初步了解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并能翻译课文重要句子。
知识链接:1、项羽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
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为人不忍,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
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2、《项羽本纪》《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重要、最精彩的篇章之一。
从历史上说,本文具体记录了楚汉相争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风云;从文学上说,本文是我国散文中最早的以人物为中心的叙事艺术杰作。
《项羽本纪》导学案完美版
《项羽本纪》导学案初凤平一、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翻译课文。
2、学习司马迁塑造人物的手法,正确评价项羽这一历史人物,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3、体会司马迁对待项羽的态度和行文中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惋惜和同情。
二、文题背景1、题解:按照《史记》的体例,“本纪”为纪帝王当国的事。
项羽虽未成帝业,但秦亡汉兴之间,他在一个时期内发号施令,权威同帝王一样,所以也把他列入“本纪”。
《项羽本纪》是《史记》“十二本纪”中的第七篇。
2、背景: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
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 人为诸侯王,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封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
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
到前203 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
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
”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
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
之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
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死于东城。
3. 知识链接:《项羽本纪》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项羽本纪》以描绘项羽这一人物的形象、刻划这一人物的性格为主,同时也生动地叙写了战争。
披卷读之,既可以闻见战场上的血腥,听到战马的嘶鸣和勇士们的猛吼,又可以看见项羽披甲持戟、嗔目而叱、大呼驰下、溃围、斩将、刈旗的神态与身影。
《项羽本纪》正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写人,在写人的过程中写战争,二者相得益彰。
战争因人物而生动、壮观,人物因战争而更显生动、奇伟。
《项羽本纪》在刻划人物性格方面,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
《项羽本纪》是《史记》传记中最精彩的一篇,达到了思想和艺术的高度统一。
《项羽本纪》导学案共4课时
《项羽本纪》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的基本用法。
2、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3、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4、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第一课时【预习导航】一、导入项羽,是司马迁笔下最典型的悲剧英雄代表,作为一个“失败的英雄”,他的故事无数次地被搬上舞台,后人既为他的英勇善战,霸王之气所折服,同时又为他的失败命运而扼腕叹息。
那么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怎么会一步一步走向衰败,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呢?“垓下之围”时,项羽哀叹:“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项羽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天”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作为旁观者、后来者,似乎应该可以以一种更加客观,更加公正的态度来评价项羽。
二、浏览预习课文(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翦戮会稽力能扛鼎桓楚眴裨将徇下县瞋目汉王数之龙且盱台荥阳汜水睢阳蕲狱掾栋阳绐自度不得脱刈旗舣船翳(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明确:第一部分:项羽家世(第自然段)第二部分:少年言志(第自然段)第三部分:巨鹿之战(第自然段)第四部分:霸王别姬(第自然段)第五部分:东城之战(第自然段)第六部分:乌江自刎与尾声(第一一自然段)第七部分:项羽本纪赞(第自然段)三、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吴中起兵一一事业的起点巨鹿之战——功业的顶点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垓下自刎——英雄末路的终点四、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解释文言现象。
1活用词: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项羽本纪
《项羽本纪》导学案(一)命制:高二语文备课组使用时间:使用人:教学目标:1、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2、精读文章前四段,梳理文言知识,把握人物性格特征;课前延伸1、王翦.()会稽.()扛.()鼎桓.()楚眴.()叱咤..()伏弩.()成皋.()诣.()城东数.()挑汜.()水长史翳.()自刭.()荥.()阳垓.()下骓.()期.()山东2、关于项羽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传记必须表达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评价,但是这种褒贬倾向应该包含在叙述当中,而不是直接论断人物的功过是非。
《项羽本纪》简介秦二世的残暴腐朽,给人民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大泽乡陈胜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烈火迅猛地燃遍全国。
项羽,就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一个悲剧式的英雄。
他勇猛善战,叱咤风云,显赫一时,在击败秦军,推翻秦王朝的过程中建立了巨大的功绩;但在推翻秦朝统治以后,他目光短浅,策略错误,企图恢复春秋、战国时代的封建贵族政治,加之烧杀破坏,终于丧失民心,军败身亡。
《项羽本纪》就是通过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
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
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课堂学习一、解释字词1、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2、项梁怒.之3、又不可竟.学4、以故事..得已5、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6、梁以此奇.籍7、皆已惮.籍矣8、皆沉.船、破.釜甑9、无不膝.行而前10、楚兵冠.诸侯诸侯救巨鹿下者十余壁11、项王军壁.垓下12、诸侯皆属.焉二、特殊句式1、其季父项梁---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2、始皇帝游会稽3、楚兵冠诸侯4、诸侯军救巨鹿下者三、诵读前三段,思考下列问题1.文章开头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2.项羽早年的学习态度以及面对秦王的“言志”所显示出的性格特点,和他以后的成功与失败,有什么潜在联系?四、成语积累:力能扛鼎:力气大得能用手举起鼎来,形容力气超人或气势雄伟。
《项羽本纪》导学案第三课时
1、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建立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吗?
2、参照课文总结项羽的性格特点。
三、拓展提升
阅读下面的诗歌,说一说你的理解,谈一谈你是如何评价项羽自刎的。
题乌江亭(杜牧)胜败兵家事不Fra bibliotek,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1)不忍杀之,以赐公()(2)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3)汉王为发哀()(4)乘埶起陇亩之中()
(5)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6、翻译下列句子
(1)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
(2)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3)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2、“太史公最得意之文,项羽最得意之战。”(评巨鹿之战)——明代·茅坤
3、项羽悲歌别姬的描写,后来被改编成多种形式的作品,如元杂剧《楚霸王别虞姬》,元散曲《项王自刎》,京剧《霸王别姬》,琵琶曲《十面埋伏》等。这里有个小故事: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总政排演场审查出国节目时,对京剧《霸王别姬》中的项羽,从头至尾连用了6个“一”字开头的成语,把项羽的性格特征和失败的全过程刻画得入木三分。京剧《霸王别姬》的一开头就是刘邦准备发兵攻打项羽,群臣根据当时的不利形势,纷纷劝阻项羽不要出兵。但项羽不听劝阻,最后竟然蛮横地宣布“退班”。戏演到这里,周总理轻轻地说道:“一言堂”。项羽回到内宫后,虞姬又规劝项羽不要出兵迎战。项羽却毫不耐烦地说道:“孤意已决!”周总理评论说:“一家之长。”当戏演到项羽孤军深入到刘邦的埋伏圈时,周总理评论说:“一意孤行。”随后,当项羽被围垓下时,周总理评论说:“一筹莫展。”演到项羽咏唱“力拔山兮气盖世”时,周总理十分惋惜地说道:“一曲挽歌。”戏快要结束时,周总理叹了一口气,说:“一败涂地。”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
《项羽本纪》导学案及答案 (苏教版高二选修)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熟读并翻译全文。
2.学习本文刻画人物时运用的多种手法。
3.理解司马迁对项羽的复杂情感态度,既写出了项羽的性格缺陷,也对其倾注了同情和惋惜,文末又礼赞了这位悲剧英雄。
学习重点难点:1.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熟读并翻译全文。
2.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是“摩形传神,千载如生”。
学习方法:诵读,质疑,合作探究课时安排:2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项羽本纪》是《史记》中最为精彩的篇章之一。
秦末农民起义的烽火燃遍了全国,项羽和他叔叔项梁也在江东起兵,项羽就是在这场风风烈烈的农民起义中涌现出来的一位英雄,他的叱咤风云的一生虽然以悲剧结束,但是他的英勇刚烈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令后人无限敬仰和同情。
司马迁运用他那传神之笔,记述了项羽和强秦及刘邦的斗争的壮阔的军事场面,情节起伏,气势磅礴,脉络清晰,语言生动,人物想象栩栩如生。
文中破釜沉舟、鸿门之宴、四面楚歌、垓下之围、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故事,早已家喻户晓。
《项羽本纪》重点记述了项羽一生的四个阶段:1.吴中起兵事业的起点;2.巨鹿之战功业顶峰;3.鸿门宴由盛而衰的转折点;4.垓下之围,乌江自刎英雄末路。
二、预习要求1.学习字音王翦栎阳狱掾力能扛鼎垓下釜甑歌数阙麾下刈旗披靡自刎绐骗苗裔自矜会稽2.解释加点的词语不肯竟学()力能扛鼎()楚兵冠诸侯()项王军壁垓下()田父绐曰()斩将刈旗()期山东为三处()顾见汉将司马吕马童()何兴之暴也()自矜功伐()3.参照注释并借助工具书疏通全文三、研习文本(1-3)段,合作探究1.项羽学书不成,又去学剑;学剑不成,又去学兵法,“又不肯竟学”,但是他“才气过人”,这与他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什么联系?2.项羽见秦王,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也。
”可以表现出他的什么样性格?3.课文第三段写巨鹿之战的经过,巨鹿之战是项羽人生事业的顶峰,司马迁是怎样极力渲染项羽的将帅神威的?四、当堂检测1.选出解释错误的一项;()a.又不肯竟学:坚持到底b.部勒宾客及子弟:部署,约束c.力能扛鼎:扛起d.无一还心:后退之心2.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a.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b.以是知其能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3.翻译句子(1)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项羽本纪序号____
主备人:授课时间: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教学目标】
1、通过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2、学会辨证地评价历史人物,用批判的眼光去观察、思考。
3、感受项羽独特的人格魅力,激发学生昂扬向上的情感,加深对人生的认识。
【教学重点】
把握项羽的性格特征,学习《项羽本纪》的人物刻画艺术。
【教学难点】
探究项羽的性格特点及辨证地评价项羽。
【课时安排】五课时。
一. 导入
仔细阅读下面两首诗,请问:
《题乌江亭》杜牧
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1)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哪些信息可以看出?
(2)两首诗对项羽失败原因的看法有何不同?
二.初步感知
思考:项羽是英雄吗?(结合原先你对项羽的了解,谈一谈你心目中的项羽形象?)
三.浏览预习课文
(1)划出难读难理解的词,利用工具书,独立完成。
(2)速读课文,思考: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问:课文节选部分共讲了几方面的内容?
二.项羽成长个人小档案
明确:《项羽本纪》全面记载了项羽生平事业的兴盛衰亡的历程,其中着重描绘了这个英雄人物短暂而波澜起伏的四个阶段。
————事业的起点
————功业的顶点
—————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英雄未路的终点
三.研究文本第一、二部分(自读、点拨)
(一).学生自读。
找出重点词句。
(二).老师点拨。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
梁以此奇籍。
2.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3.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4.重点句:
为秦王翦所戮者也。
(判断句)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倒装句)
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5.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三)思考;
1.第一段交代了有关项羽家世的哪些重点信息?对项羽家世的介绍有何寓意?
2.第二自然段写了几件事?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与一生功业的成败有何联系?
第三课时
一.浏览阅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一)研读第三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1.活用词: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③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3.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二)思考:
1.巨鹿之战号称为项羽最得意之战,也是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读后请思考这段文字在叙述的句式、节奏方面有何特点?和所要表达的内容有何联系?
2.三个“无不”两个“莫敢”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
3.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三)点拨:巨鹿之战的意义。
(四)研读第四自然段,划出重点词句。
明确:
1.重点词:
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时不利兮骓不逝
2.重点句:
是何楚人之多也
饮于帐中
(五)思考:
1.比较项羽《垓下歌》与刘邦《大风歌》,各自表现的思想有何不同?2.问:虞姬回应项王的和歌,能够令“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这歌——定极为动人。
可惜的是,极少有人提到这首歌,极少有人知道有这么一首歌。
《史记》中没有记载这首诗,《汉书》中也没有,有一本叫《楚汉春秋》的书中记载了虞姬的歌,全歌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
何聊生? 试赏析下这首诗。
第四课时
一.研读第五段,
(一)梳理重点词句。
1.通假字
①直夜溃围南出
②辟易数里
③骑皆伏曰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二)思考讨论
1.“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突出了什么/
2.“此天之亡我”一句,项羽说了三次,事实真象他说的这样的吗?试剖析。
3.此段与巨鹿之战相比,表现手法有何不同?刻画了项羽怎样的形象?
二.研读第六段,梳理重点词句。
(一)基础知识梳理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③吾为若德
(二)思考:
1.婉约派一代词宗李清照有一首风格迥异的诗,也是来评价项羽的,还记得吗?
2.这首诗体现了词人怎样的观点?
第五课时
一.读第七、八、九自然段
(一)重点词句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自矜功伐
⑤何兴之暴也
⑥岂不谬哉
二.思考;
司马迁的点评应怎样理解?
三.小结:项羽人物形象
四.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
(霸王别姬、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