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刀架-工艺课程设计[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4000件)

班级:

设计者:快快下吧

指导教师: 520

评定成绩: 100

设计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目录

设计任务书……………………………………………………………………

一、零件的分析………………………………………………………………

二、工艺规程设计……………………………………………………………

(一)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二)基面的选择……………………………………………………………

(三)制定工艺路线…………………………………………………………

(四)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五)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三、专用夹具设计……………………………………………………………

(一)设计主旨………………………………………………………………

(二)夹具设计………………………………………………………………

四、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方刀架

技术要求

1、C 面淬火硬度40~45HRC 。

2、未注倒角1×45°。

3、材料45。

1、零件图样分析

1)φ15019

.00 mm 孔对基准B 的位置度公差为φ。

2)图中左端面 (方刀架底面)平面度公差为。 3)图中左端面对基准B 的垂直度公差为。 4)C 表面热处理40~45HRC 。 5)材料45。

2、方刀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表2-49)

表2-49 方刀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3、工艺分析

1)该零件为车床用方刀架,中间周圈槽用于装夹车刀,其C 面直接与车刀接触,所以要求有一定的硬度,因此表面淬火40~45HRC

2)该零件左端面与车床拖板面结合,并可以转动,φ15019

.00+mm 孔用于刀架定位

时使用,以保证刀架与主轴的位置,其精度直接影响机床的精度。

3)该零件在加工中,多次装夹,均以φ3603.00+mm 孔及右端面定位,保证了加工

基准的统一,从而保证了工件的加工精度。

4×φ15019.00+mm ,可采用铣床加工,其精度可以得到更好的保证。

4)工序中安排了,四个侧面和左、右两端面均进行磨削,其目的是保证定位时的精度。

序言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四化”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一、零件分析

(一)零件的作用

题目所给定的零件是机床上的方刀架。其主要作用是稳固、可靠、准确的夹持刀具,换刀时能够转动。零件的Φ25㎜端面用于准确定位, Φ25㎜孔与轴配合,用于夹紧.

(二)零件的工艺分析

Φ25+ 0㎜端面与Φ25+ 0㎜孔、Φ36+ 0㎜孔有一定的位置要求。

1.以Φ36+ 0㎜孔为中心加工的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Φ25+ 0㎜孔的端面,8条边的倒角,四方,四侧压刀槽,环型槽,Φ25+ 0㎜孔及其倒角。

2.以Φ25+ 0㎜孔为中心加工的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4-Φ15+ 0 ㎜孔与9-M12-6H螺纹孔及其倒角。

3.以两个端面为基准加工的表面

这一组加工表面包括: Φ36+ 0㎜端面, Φ25+ 0㎜孔端面(互为基准),零件的四个侧面。

这三组表面之间有着一定的位置要求,主要是:

(1) Φ25+ 0㎜孔端面与Φ25+ 0㎜孔的垂直度公差为㎜。

(2) 4-Φ15+ 0 ㎜孔与Φ25+ 0㎜孔的位置度公差为㎜。

由以上分析可知,先精确加工出Φ36孔㎜,再以其为基准加工其它表面,可保证精度要求。

二.工艺规程设计

转动)。

2.精基准的选择

考虑基准重合的原则,以Φ36+ 0㎜孔作为精基准,在一次安装下加工出来孔与平面保证了位置度。

(三)制定加工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中批生产的条件下,可以考虑采用效率较高的通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用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要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工艺路线方案一:

工序Ⅰ备料.

工序Ⅱ模锻,锻出压力槽.

工序Ⅲ正火.

工序Ⅳ粗车Φ36+ 0㎜端面,钻Φ25+ 0㎜孔至Φ23㎜,

镗Φ36㎜孔至Φ36+ 0㎜孔深390 ㎜,切内槽Φ37±㎜×3㎜,孔口倒角1×45°;掉头车底面,高度留加工余量1∽5 ㎜.

工序Ⅴ铣四方1250 ㎜×1250 ㎜,去毛刺;铣四侧压刀槽,保证尺寸24㎜,C面留加工余量∽㎜;精铣C面至尺寸18㎜;倒角1×45°,8条边.

工序Ⅵ热处理,C表面淬火HRC40∽45.

工序Ⅶ车Φ25+ 0 ㎜端面,留加工余量∽㎜,车环型槽,镗Φ25+ 0 ㎜孔至尺寸,倒角×45°。

工序Ⅷ钻、铰4-Φ15+ 0㎜孔至尺寸;钻9-M12-6H 小径至Φ㎜ (8个);钻、铰Φ10+ 0㎜至尺寸,扩M12-6H 螺纹孔的小径,孔口倒角1×45°;攻M12-6H螺纹.

工序Ⅸ磨Φ36+ 0㎜端面,保证390 ㎜;磨Φ25+ 0㎜端面,保证720 ㎜;磨四个侧面.

工序Ⅹ检验.

工艺路线方案二:

工序Ⅰ备料.

工序Ⅱ模锻,锻出压力槽.

工序Ⅲ正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