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 古诗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鉴赏教学案之——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

[复习方略]分析概括古诗的思想感情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因而是二轮复习的重中之重。如何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呢?一是强化审题答题规范训练,强化分析概括思想感情的方法训练;二是学会分析概括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

如何审准题、答好题?

[自主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

吴锡畴①

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燕未成家寒食雨,人如中酒落花风。

一窗草逆濂溪老②,五亩园私涑水翁③。无赋招魂成独啸,且排春句答春工。

注①吴锡畴:南宋末年诗人,死后第三年南宋灭亡。②濂溪老:即周敦颐,他晚年定居于庐山,世称“濂溪先生”。③涑水翁:指司马光,他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幽情”在诗中包含哪两种情感。

答:

精准审题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或第×句,第×联,上片或下片)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请简要分析诗词(或第×句,第×联,上片或下片)的情感内涵。

3.请分析诗中的情感变化过程。

(二)审题要点

1.审清所给材料是局部的(某词、某句、某联、某片)还是全诗的。如材料是局部的,则要联系全诗甚至标题来把握;如是全诗的,则要分成几个局部看。

2.审清是要概括还是分析。这两种问法同中有异,“分析”题不仅要概括出,还要结合词句分析。

规范答题

1.情感概括题: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

特别注意这里的“感情基调”多用一两个双音节词来表示,如惆怅、孤独、悲愤、闲适等。

2.情感分析题,有两种模式:

①概括+具体:先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再对具体诗句进行分析。所谓“分析”,就是结合语言说出情感的依据和来由。

②具体+概括:先对具体诗句分析,再指出抒发的情感内涵。

答题示例

(2014·四川)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暮吟望

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

赏析此诗所写是秋季,暮色夕阳时分。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写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

颔联中“常”“偏”二字用得很妙。“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着落日之色;“偏”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了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了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一、如何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2013·新课标全国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鹊桥仙

陆 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①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洲烟雨②。镜湖③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 注 ①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博,古代的一种棋戏。②占断:占尽。洲烟雨:指长满草、烟雨空濛的风光。③镜湖:即鉴湖,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 上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要想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当然要借助常规方法,如审标题、联作者、找诗眼、借注释、知类别等。但临场时最主要而有效的方法是品“情语”。

1.品显性情语。所谓“显性情语”,是可以明显显示情感的语言,如包含“愁”“怨”“恨”“忧”“凄”“苦”“喜”“乐”“泪”“闲”“怜”“怅”等词语,这些大都是动词或形容词,表情达意功能相当明显。可以说抓住了这些“情语”,就抓住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这些情语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并圈出,品味情感产生的缘由或情境。要注意的是,这些“情语”出现的位置主要在尾句(联)、首联,标题中有时也会出现。它有时还藏在“景语”中。

2.品隐性情语。所谓“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情感、意图时较为含蓄、间接的词语。它主要有三类:一类是指摹景、物、人特征的词语;一类是用了典故的词语;一类是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惟”“空”“又”等。如能抓住这些隐性情语,品其含义,析其作用,则犹如拨云见日,“真性”显露无遗。

1.(1)找出下列诗句中的“情语”。

①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答:

②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杜甫《旅夜书怀》)

答:

③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答:

④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答:

(2)探寻下面画线诗句的隐性关键词,并以此分析该处蕴含的感情。

①(2007·江苏)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答:

②舟行青溪道中入歙

[宋]方回

蕨拳[注]欲动苕抽芽,节近清明路近家。

五日缓行三百里,夹溪随处有桃花。

注蕨拳:指蕨芽,其端卷曲,状如小儿拳头。

答:

③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答: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谒金门

李好古[注]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注李好古:南宋词人。

“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试作简要分析。

答:

二、如何把握景中情、物中情、典中情?

题型一:把握景中情

方法点拨

会从诗歌描写的景物中分析出包含的感情是做诗歌鉴赏题的基本功、内家功。

从理论上讲,要抓住景与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一致性(或相似性),即通常所说的“哀景哀情、乐景乐情”;另一种联系是景与情之间的相反性,即通常所说的“乐景哀情、哀景乐情”。

从操作层面讲,要会抓住景物前面的修饰语及后面的动词、形容词,把握景物特征,从特征中捕捉背后的情感内涵。

还要会从景物冷暖中体味悲喜。“墨分五彩,词含七情。”冷暖是从色彩学的角度将词汇分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