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bd9fd3b650e52ea551898bb.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篇一:《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是由科学管理的基础和科学管理的原理这两章组成:在第一章,作者提出雇主与雇员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可这种情况很难达到。
他说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强调了生产率的重要性。
作者认为,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是现代科学或任务管理的精髓。
同时指出了当时企业中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1.当时的工人普遍相信一个谬论,即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的产出增加了,那么最终将导致大量工人的失业。
2.当时的管理者都是凭借经验自己选择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十分不完善。
3.雇员与雇主之间不和谐的关系不可避免的出现“磨洋工”的现象。
这些当时现存的浪费生产力的问题就促使了科学管理原理的形成。
作者在讲述了“磨洋工”的现象以及分析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后指出了只有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才能真正的消除或者减少“磨洋工”的现象。
在第二章,作者对科学管理原理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首先讲述了一般管理和科学管理的区别,相对于一般管理中“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方式,科学管理的原则包括以下四条: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这是要注意的点。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然后用搬运生铁的实例说明了科学统计和解决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矛盾的重要性。
而后又通过砌砖和检查钢珠等几个实例说明了培训和挑选合适的人的主要性。
所以我们说一定要注重管理的科学性总结来说,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是做到以下六个方面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
《科学管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aacb61a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c1.png)
《科学管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作者简介弗雷德⾥克·W·泰勒(Frederick·W·Taylor1856-1915)是美国发明家、⼯程师、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物,被誉为“科学管理之⽗”。
1874年,泰勒考⼊哈佛⼤学法律系,但因眼疾⽽中途辍学。
1878年,进⼊⽶德维尔钢铁公司,并在此进⾏了著名的“⾦属切削试验”,经过两年初步试验之后,给⼯⼈制定了⼀套⼯作标准,⽶德⽡尔的试验是⼯时研究的开端。
1898年,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了著名的“搬运⽣铁块试验”和“铁锹试验”, 1901年,离开伯利恒钢铁公司,此后⼀直从事管理咨询⼯作。
泰勒⾸部论述其管理思想的论⽂是《计件⼯资制》,在此基础之上,相继出版了《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后这两本书被收集到⼀起,合编为《管理原理》,这些著作共同构成了其科学管理理论。
⼆、背景介绍泰勒处的年代在美国历史上有着特殊的意义,⾸先,在1861年到1865年,美国爆发了内战,并以北⽅军胜利告终,美国内战是美国历史上的第⼆次资产阶级⾰命,它维护了国家统⼀,废除了奴⾪制度,进⼀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起飞铺平了道路。
从⽣产关系⾓度来说,是进⼀步推动了美国整体⽣产⼒的发展。
其次,19世纪七⼗年代,爆发了第⼆次科技⾰命,科学技术促进了⽣产⼒的发展,美国⼯业突飞猛进,在⼗九世纪末⼯业总量超过了英国,成为世界第⼀。
⽣产⼒的发展必然要求⽣产效率的提⾼,但当时的美国却⾯临着⽣产效率低下的难题,⼯⼚⼯⼈“磨洋⼯”现象,雇主指挥不当、管理不科学现象普遍存在,⽣产效率低与⽣产⼒提供的可能性之间的⽭盾尖锐,这些问题开始引起管理学家的注意,并对于如何提⾼⽣产效率进⾏研究,泰勒便是其中之⼀,其《科学管理原理》便产⽣于这个年代。
在研究的过程中,泰勒主要采⽤的研究⽅法是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直接观察和计算,获得⼤量数据,是早期的实证研究⽅法。
2022年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2022年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6a356185ef7ba0d4b733b22.png)
2022年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2022年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1过去,人是第一位的;将来,体制必须是第一位的。
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雇员的财富最大化不仅意味着他可比其他同级别的雇员得到更多的薪酬,更为重要的是,还意味着每位雇员的劳动生产率达到了最高。
因此,一般来说,如果给予他机会,他就能够从事与其天赋和聪明才智相适应的最高级别的工作。
工人中广为流传着一种错误的观念:在企业中,如果每个人或每台机器的产出量增加,那么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
然而,各个行业的发展历史表明:每一项革新,不论发明了一种新机器,还是引进了一种更好的工作方法,都会提高所在行业工人的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最终带来的是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不是更多的工人失业。
任何日用商品的减价,会立即引起对这种商品需求的激增。
要按照科学原则工作,管理层必须接手大量目前在工人手中的工作;几乎工人的每个动作,都应以管理层已准备好的动作为引导,以便他能比以前更快更好地工作。
每个工人每天都能从领导那里得到指导和友善的帮助,而不是要么就被老板驱使和压迫,要么就完全放任自流,得不到任何帮助。
这种管理层和工人之间紧密、亲切、个人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管理的精髓。
普通工人在实际工作中的主动性与管理者所期待的“主动性”相差甚远。
可以说,20个企业中有19个企业中的工人认为,竭力为雇主积极工作完全违背其自身利益;所以,他们非但不全力为雇主更好地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而且还有意尽量放慢工作速度,同时,还试图让他们的领导相信他们干得非常快。
广义上讲,通常所采用的最佳管理模式可以这样下定义:即工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积极主动,且作为回报,从其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激励的管理模式。
这种管理与科学管理(或“任务管理”)不同,可称为“积极性加激励”管理。
管理者要承担的新任务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研发出一套工人操作中每一环节的科学方法,以替代过去单凭经验行事的方法。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4e6e2b7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0.png)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是由弗雷德里克·泰勒于1911年发表的一部经典管理学著作。
该书对当时的企业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总结,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为现代管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下是本人针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一、科学管理的起源泰勒在书中提到,科学管理的产生源于当时工业革命带来的企业管理难题。
传统的管理方法往往只注重工人的“勤劳”和“忠诚”,忽视了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方法和流程优化。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概念。
二、管理者的职责泰勒认为,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指导和监督工人完成工作任务,而不是像传统观念中那样只负责管理和控制。
管理者需要了解工作过程并与工人合作,共同确定最佳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同时,管理者还应该为工人提供培训和工作条件改善,以提高工作效率。
三、显著的特点科学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以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
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有科学素养和灵活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科学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分析和实验,找出最佳的工作方式和生产流程,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
四、时间与工资的关系泰勒提出了一种新的工资制度,即按照工作所需时间来确定工资水平。
他认为工人的工资应该与其完成的工作数量成正比,而不是按照固定的工时来计算。
这样可以调动工人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五、工作规范化泰勒强调,工作应该被规范化,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他提倡将工作分成不同的步骤,每个步骤都应该有明确的标准和方法。
这样可以使工作过程变得简单明了,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六、员工培训和选拔泰勒认为,员工的培训和选拔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环节。
他主张将合适的员工选入合适的岗位,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发展机会。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适应工作要求,同时增强员工的职业发展动力。
七、管理与劳资关系泰勒在书中还关注了管理与劳资关系的问题。
他认为,劳资关系的和谐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0e0c32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3.png)
之所以选择《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作为阅读对象,是因为有次听到朋友讲起这本书的故事。
无论是讲到有趣的“磨洋工”的故事还是弗雷德里克·泰勒先生面临工友的生命威胁的事迹,都令我印象深刻。
我不禁感慨,泰勒先生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为追求真理的那种义无反顾实在是令我钦佩。
遂对该书颇感兴趣,于是去图书馆借了一本翻阅数天,写下此文。
这本书是一个从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逻辑。
全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向美国人强调效率问题的重要性,并分析了效率低下的原因;第二部分提出自己解决效率低下问题的科学措施,并进一步阐述了管理科学。
我认为本书比较精彩的地方之一就是泰勒对于“磨洋工”现象的分析及普及的观念。
“磨洋工”现象是当时美国工业企业界存在的普遍现象,泰勒先生分析并总结出导致该现象产生有三个原因:工人们误以为全力以赴地工作会导致工人群体失业、现行管理制度下的劳资关系不友好以及雇员多凭经验行事,而非科学原理。
接下来泰勒对三个原因分别做出解释。
首先,工人们由于听到了“全力以赴地工作会导致工人群体失业”的谣言,所以不敢全力以赴工作,但泰勒先生通过一系列论证得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其次,在计时工资模式下工人们的消极怠工,而在计件工资模式下工人对于雇主提高工资承诺的不信任而引发的积极性怠工。
泰勒在这个原因中的普及的观念主要是开宗明义的管理目标:“管理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他想要改变劳资的对立关系,因为他们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雇主通过压低雇员工资而获得最大产出的方式是不明智的,除非实现了雇员的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最后,单凭经验行事很容易造成的无效率操作。
问题的症结就在于这个原因超越了雇员和雇主的知识,是双方都不曾意识到的,泰勒先生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在这个层面上进行的,他亲自去工厂成为工人中的一员,通过他在工厂里的观察而提出以科学方法代替单凭经验办事。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精选9篇)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7a967ad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3.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精选9篇)《科学管理原理》该书主要写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
管理的真正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下面给大家分享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欢迎借鉴!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篇1一、泰罗科学管理原理(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Management)的主要内容(1)科学管理的目的第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为了达到最高劳动生产率,用科学管理代替旧的传统的经验管理。
(2)科学管理的实质泰罗在1912年美国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听证会上发表证词时,对科学管理的实质作了全面的解释即工人与雇主间一次彻底的"精神革命"与"思想变革"。
(3)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第一,工作定额原理。
泰罗通过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它构成了每个工作日标准定额的基础。
标准定额是对工作进行管理的依据。
第二,人事培训制度。
科学地选择“第一流的工人”,并循序渐进地培训“第一流的工人”。
使工人的能力同工作相配合。
第三,实行刺激性的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指按照工人是否完成其定额而采取不同的工资率。
第四,标准化原理。
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在标准化的作业环境下进行最有效的生产。
第五,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改变原来的那种经验工作法,代之以科学的方法。
第六,实行职能组织制。
将管理的工作予以细分,使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两种管理的职能。
但是,这种职能组织结构,因违反“统一指挥”的原则而没有得到推广。
第七,实行例外原理。
泰罗认为,规模小的单位可采用上述职能组织原理,规模比较大的单位,还需要运用例外原理。
所谓例外原理,就是高层次主管人员为了减轻处理纷繁事务的负担,把处理一般日常事务的权力授予下级管理人员,高层次主管人员只保留对例外事项(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基本政策的制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bb1536501f69e31433294ce.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及本书影响力弗雷德里克·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
年轻时,他先在液压机厂做学徒,之后加入一家钢铁公司,在那里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
1901年,他离开公司,进行无偿的咨询工作。
在此期间,他的《工厂管理》与《科学管理原理》相继发表,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及全球。
1915年,泰勒病逝,中年59岁。
泰勒被全世界的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是第一个认真研究劳动的人;第一个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
彼得·德鲁克认为:《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无论在哪里都很适用:生产力因之成倍地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
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却降低了。
林德尔·厄威克认为:泰勒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一整套思想。
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书籍《管理大师50人》中认为:泰勒主义的精华不只是若干、不断重复的和狭窄的工作种类,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极力主张管理工作不仅要使用鞭子,更要应用知识;承担复杂的工作,应用智慧,找出能更简单、更快捷、更出色地完成它的方法。
抛弃泰勒是很时髦的事,但重要的是,要记住科学管理不仅在提高生产力上,而且在保护劳动者的尊雅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书籍《西方管理思想史》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思想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07158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d.png)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是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创作的管理学著作,它的出版标志着管理理论的诞生。
这本书对于现代管理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让我深受启发。
泰勒在书中开篇就指出,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同时也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
这一观点打破了传统管理中对于雇主和雇员利益冲突的固有看法,强调了双方合作和共同富裕的可能性。
在传统的经验管理模式下,工人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往往依赖于个人的经验和习惯,缺乏科学的分析和标准化的流程。
而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原理,就是要通过对工作的仔细观察和分析,找出最有效率的工作方法,并将其标准化。
例如,通过对铁锹作业的研究,泰勒发现不同的物料需要不同尺寸和形状的铁锹,才能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
这种对工作的精细化研究和标准化制定,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科学管理原理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工作定额原理。
泰勒认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时间和动作研究。
通过对工人工作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和所需时间进行精确的记录和分析,去除不必要的动作和浪费的时间,从而确定出完成一项工作的最佳时间和方法。
这样制定出来的工作定额,既能够保证工人在合理的劳动强度下完成工作,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泰勒还强调了挑选“第一流的工人”的重要性。
他认为,所谓“第一流的工人”,不是指最优秀的工人,而是指最适合某项工作的工人。
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研究,发现每个工人的特点和能力,然后将他们安排到最适合的工作岗位上,以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
为了提高工人的工作能力和素质,泰勒主张对工人进行科学的培训和教育。
这种培训不仅包括工作技能的培训,还包括工作态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在薪酬制度方面,泰勒提出了差别计件工资制。
这种工资制度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来支付工资,工作效率高的工人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工作效率低的工人则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五篇)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f420eb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2c.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五篇)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 1想了解一下管理学的经典,弗雷德里克·F·泰罗,亨利·法约尔和马克思·韦伯,三位前辈无论如何避不开的。
《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篇论文,写于1910年。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逐渐重视“管理”,将企业家才能视为继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第四种生产要素(1776年的《国富论》尚未将企业家才能归为生产要素)。
然而真正的*代意义上的对管理的追溯,得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说起。
科学管理之“科学”。
这里所说的科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它是相对于“经验”来说的。
科学管理之前,工厂中工人的工艺、技能是通过前人继承,自己探索、积累,或者说全凭工人的经验得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教与学。
科学管理,则是通过对工人工作的每个动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关于研究的对象。
得说明一下,那个年代,世界是相对简单的。
服务业的概念可能还没时兴,因此科学管理主要说的是工业。
那时工作内容也是以机械劳动为主的,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科学管理之前,劳资双方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时代,劳资问题依然存在,往往发生在工作技术含量相对偏低的行业中)那时的管理体制,是试图让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
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
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
包括以下四条: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后感(精选6篇)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后感(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523130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63.png)
《科学管理原理》的〔精选6篇〕《科学管理原理》的〔精选6篇〕《科学管理原理》的1雇员努力提升自己的劳动消费率,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科学管理原理的提出,是基于员工效率低而产生的。
那么这个效率低是事实吗?我认为不仅仅是泰勒所生活的时代,而是每个时代都是如此。
在全球不同的国家,人员的薪酬差异,就是一个最有力的证据。
同时,也是因为人有自己与生俱来的障碍:自私,懒惰,贪心,嗔恨,执着,傲慢等。
那些成功的人,根本上都是会摆脱这些一个两个或多个障碍的人。
读完本书,我的最大感受是,雇员努力提升自己的劳动消费率,是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保障。
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人的时间是固定的,你投入工作的时间多了,自然做其他另自己愉悦的事的时间就少了。
本书中讲述了一个例子,工人喜欢运动,打球,或者其他体育竞赛,你看他们浑身是汗,还非常有激情,因为那是他们喜欢的事,不需要催促。
人的最大的自由就是可以说不的才能。
有很多事,我们说自己是不得不,那就是被逼迫的。
比方,我们说你根本的吃饭,你可以说你不吃吗?再比方睡觉,你可以说你不睡吗?在相对的层面上,你都是需要的。
这里说相对的意思是对有些追求灵性成长,并出离于轮回的修行者来说。
所以,在做一些维护自己生存及履行自己职责的事情时,你需要提升你的效率,因为只有那样,你才可以更多时间享受你所主动选择的事情来做。
二、在前一条中,有个暗含的假设,假设你的欲望是固定不变的,或者是在相对一段时间内的欲望是固定的。
当我们的欲望扩大的时候呢?我们必然会所求更多,而之前所得更是有限,所以还是要努力提升自己的效率以满足个人欲望的需求。
遏制自己的欲望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它需要第一条所节省的时间来训练,在相对社会不断开展中的欲望提升,这点只能靠提升个人的消费效率来完成。
这里的消费率不仅仅是工作上面的,还有学习新知识,新事物,比方投资,那你的投资回报率高吗?比方生活衣食资具,你可以很快的完成吗?第三,再回到一般工作中,个人效率的进步,不管是记件工资,还是任务工资,假如你都有很高的效率来完成。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9dd34a74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63.png)
《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的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所著,这本书标志着现代管理理论的诞生,对管理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泰勒在书中开篇就指出,当时的管理方式存在着严重的效率低下问题。
工人普遍采用“经验法则”工作,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导致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四个基本原则。
其一,对工人工作的每一个要素开发出一种科学方法,用以替代老的经验方法。
这意味着要对工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最有效的工作方式。
例如,通过对砌砖工作的研究,泰勒发现了最佳的砌砖动作和节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其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对他们进行培训、教育和使之成长。
不是随意挑选工人,而是根据工作的要求和工人的能力进行匹配,并通过培训使他们能够胜任工作。
这一点强调了人的因素在管理中的重要性,只有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并且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才能实现高效工作。
其三,与工人衷心合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形成的科学原则去办。
管理不是管理者对工人的单方面指挥,而是双方的合作。
管理者要为工人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工人要积极配合管理者的工作安排,共同遵循科学的工作原则。
其四,管理者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几乎是相等的,管理者应该承担起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
这打破了传统观念中管理者高高在上、只发号施令的形象,强调了管理者也要参与到实际工作中,为提高效率做出贡献。
在书中,泰勒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和数据,详细阐述了科学管理的应用和效果。
例如,在搬运生铁的实验中,通过科学的方法确定了工人的最佳工作量和工作节奏,使得搬运效率大幅提高。
同时,泰勒还强调了工时研究和标准化的重要性。
通过对工作时间的精确测量和分析,可以制定出合理的工作定额和标准,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科学管理原理不仅关注工作的方法和流程,还注重管理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39854a269b89680203d825d8.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主要分为两章,科学管理的原理和科学管理的原则,阐述了科学管理原理形成的背景、目标和基础;科学管理的重要性与优越性;科学管理原理的具体思想和方法;最后给出科学管理的定义。
下面是橙子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1 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
协调,不是不和。
合作,不是个人主义。
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
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科学管理原理》是通过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方法解决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正如泰勒的定义,这套理论的内在逻辑是,雇员和雇主利益具有一致性,除非实现雇员财富最大化,否则不可能永久地实现雇主的财富最大化,而财富最大化只能是生产率最大化的结果。
因此可以利用这种绝对的一致性来充分调动工人的积极性,通过管理人员和工人亲密无间的、个人之间的协作,用科学的方法培训和发掘雇员的技能来提升个人工作效率,达到提高生产率,同时满足工人的高薪酬,雇主的低产品工时成本这一目标,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
这其中包含三个重要的步骤,首先要通过调查研究将动作规则和作业条件进行优化完善,形成一套高效的工作方法;接着管理人员将这套方法传授给工人,对其进行专业、科学的培训;管理人员要和工人亲密交流、密切合作将科学高效的方法运用在工作当中,用科学的方法替代工人的主观经验和臆断。
在这个过程当中管理人员和工人各自承担自己的职责,而不是由工人承担大部分任务,事实上管理人员应当承担起那些工人无法胜任的任务。
受制于当时的经济社会背景,科学管理原理的思想和方法虽然很简单,现在看来有很多局限,比如仅仅运用于个体工人提高效率而缺乏作为企业整体的方法指导,仅仅用利润来衡量雇主和雇员的利益,但是其解决当时工作效率低下问题的目标无疑是圆满达成。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263f543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69.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精选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最近看了一本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大学三年一直都是学的管理类的知识,直到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也因此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觉得这是学管理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本好书,有“科学管理之父”称号的泰勒就是一颗闪亮的星星,照耀和影响着后人。
泰勒,他是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
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被现代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同时,也是在管理发展史中最重要、最富有争议的人。
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勒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以及科学管理的具体方法。
在科学管理的基本思想方面,泰勒提出了专业分工、标准化、最优化、等一些管理思想。
在科学管理的基本内容方面,泰勒对企业作业管理、组织管理等进行了全面阐述。
其中包括对工人的挑选和培训、标准作业条件、明确规定作业量、建立激励性的差别工资报酬制度。
在管理科学的方法方面,泰勒提出了定额管理、差别计件工资制、挑选并合理使用第一流工人以及如何进行标准管理的一系列具体的步骤与方法。
泰勒在本书中立足于美国当时资源浪费严重,劳动生产率低下的事实,着眼于企业的基层管理,提出了科学管理原理。
他认为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使劳资双方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益,而实现这一目的的方式只能是高的劳动生产率。
即每个工人都下定决心每天努力作出尽可能多的工作。
然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工人却有意识地反其道而行之。
泰勒认为导致这一情况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工人中普遍流行着一种谬见,认为如果他们全速工作,就会使大量工人失业,从而造成对整个行业的巨大伤害。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通用6篇)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bab09d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6.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通用6篇)《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通用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1《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
我花了一些时间大致读了泰勒大师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以我的观点来说,从内容上来讲这不是一本书,而是泰勒大师的一篇科学管理智慧结晶的论文。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如下定义:“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成如下:科学,而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而不是分歧;合作,而不是个人主义;最大的产出,而不是有限制的产出;实现每个人的劳动生产率最大化,富裕最大化,而不是贫困。
”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在这篇论文的结论里叙述科学管理是过去就存在的各种要素的“集合”,即把原来的知识收集起来,加以分析、组合并归类成规律和规则,从而形成的一门科学。
“它将为全世界带来最大的收益。
”泰勒的管理理论看似简单,其实内涵极为丰富,需要我们不断研读,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才能实现组织管理的目标——“使雇主的财富最大化,同时也使每一位雇员的财富最大化”。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2最近看了一本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这本书,大学三年一直都是学的管理类的知识,直到看了这本书后发现自己学的知识远远不够,也因此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多的启示,我觉得这是学管理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本好书,有“科学管理之父”称号的泰勒就是一颗闪亮的星星,照耀和影响着后人。
泰勒,他是一个影响了流水线生产方式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
一个由于视力被迫辍学的人,一个被工人称为野兽般残忍的人,一个被现代学者不断批判的人。
(完整版)《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完整版)《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5b3de1498bd63186bdebbc80.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一、作者简介及本书影响力弗雷德里克·泰勒于1856年出生在美国费城。
年轻时,他先在液压机厂做学徒,之后加入一家钢铁公司,在那里开始奠定科学管理的理论基础。
1898年,泰勒来到伯利恒钢铁公司,开始他著名的改革。
1901年,他离开公司,进行无偿的咨询工作。
在此期间,他的《工厂管理》与《科学管理原理》相继发表,泰勒的影响日渐广泛,遍及全球。
1915年,泰勒病逝,中年59岁。
泰勒被全世界的管理学界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是第一个认真研究劳动的人;第一个把管理当作一门科学的人;一个被社会主义伟大导师列宁推崇备至的人;一个影响了人类工业化进程的人。
《科学管理原理》出版于1911年,标志着一个管理新时代的到来。
至今,这本书仍然带给管理人无穷的启示,是不可不读的管理经典。
彼得·德鲁克认为:《科学管理原理》的理论无论在哪里都很适用:生产力因之成倍地增长,工人的实际收入急剧上升,工作时间减少,工人的体力、精神压力减小。
同时,销售收入和利润提高,而产品价格却降低了。
林德尔·厄威克认为:泰勒所做的工作并不是发明某种全新的东西,而是把整个19世纪在英美两国产生、发展起来的东西加以综合而形成一整套思想。
他使一系列无条理的首创事物和实验有了一个哲学体系,称之为科学管理。
书籍《管理大师50人》中认为:泰勒主义的精华不只是若干、不断重复的和狭窄的工作种类,他的过人之处在于他极力主张管理工作不仅要使用鞭子,更要应用知识;承担复杂的工作,应用智慧,找出能更简单、更快捷、更出色地完成它的方法。
抛弃泰勒是很时髦的事,但重要的是,要记住科学管理不仅在提高生产力上,而且在保护劳动者的尊雅上都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书籍《西方管理思想史》认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思想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
科学管理思想的建立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精选5篇)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c9619b783e0912a3162ada.png)
《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精选5篇)《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精选5篇)《科学管理原理》读后感篇1《科学管理原理》,是一篇论文,写于1910年。
工业革命以后,人们逐渐重视“管理”,将企业家才能视为继土地、劳动和资本的第四种生产要素(1776年的《国富论》尚未将企业家才能归为生产要素)。
然而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对管理的追溯,得从科学管理之父——泰勒说起。
科学管理之“科学”。
这里所说的科学,不是我们所理解的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科学。
它是相对于“经验”来说的。
科学管理之前,工厂中工人的工艺、技能是通过前人继承,自己探索、积累,或者说全凭工人的经验得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规范的教与学。
科学管理,则是通过对工人工作的每个动作的研究,找出最高效的方法,也即是所谓的科学的工作方法。
关于研究的对象。
得说明一下,那个年代,世界是相对简单的。
服务业的概念可能还没时兴,因此科学管理主要说的是工业。
那时工作内容也是以机械劳动为主的,科学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无非是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在科学管理之前,劳资双方是对立的,甚至是敌对的。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时代,劳资问题依然存在,往往发生在工作技术含量相对偏低的行业中)那时的管理体制,是试图让工人们发挥最大程度的积极性,作为回报,则从他们的雇主那里取得某些特殊的刺激。
这种管理方式被称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
科学管理的提出,是为了改变“积极性加刺激性”管理的现状。
科学管理的原则,又或者说是基本内容。
包括以下四条:第一,对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替代老的单凭经验的办法。
第二,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之成长;而在过去,则是由工人任意挑选自己的工作,并根据其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
第三,与工人们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已发展起来的科学原则去办。
第四,资方和工人们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资方把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那部分工作承揽下来;而在过去,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到了工人们的身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笔记
序
当初在网上订下这本书,直到这书来时,都一直觉得通读这本书并写下读书笔记将会成为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但是当我在引言中看到“只有当我们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系统地合力培养和造就这些有才干的人,而不是只想寻找别人已培养好的人时,我们才能走上提高全国效率的坦途。
1”时,我感到大脑中某一块的知识被填充的感觉,作者的这种说法,对我来说是崭新的,是猛的一下的冲击,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在强调找人才的重要,而很少谈及如果培养人才,好像人才就是天生人才,我们只需要去找到便可。
这让我有一种直觉——这本书可能为告诉我很多我从未注意过,却真真正正会影响,甚至颠覆我的理论。
由此我才认为这本书可能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难读。
事实上,我的确学到了很多。
关于内容
开篇第一章便证实了我的直觉。
这一章里提出了一个让才疏学浅的我颇为震惊的观点——财富最大化。
这本书是1911年出版,距今已有一个世纪之久,而在一个世纪之后的我,仍然固执的认为,管理层和工人们的根本利益绝大部分是对立的,并且从各类工人与老板的争执,农民工艰难讨薪的实例中,坚定了这个想法。
作者在文中也提到“残酷斗争多于真诚合作,以致雇主和雇员两者的相互关系不可能协调到利益完全一致的地步。
这些人大多认为,雇主和雇员的根本利益是必然相对的,科学管理正相反,坚信二者的真正利益是一致的;如果没有雇员的富裕、雇主的富裕无法长久坚持,反过来也是一样;而同时给予双方最想要的——雇员的高工资和雇主的产品低劳工成本——也是可以实现的。
2”并自此作为科学管理原理的基础。
起初我认为作者所提出的“利益最大化”观点,只是理想社会中的一个理想模式,并不能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得以实现,但当作者举了一个显而易懂的例子3后,我才意识到这个理念应当是可行。
随后作者提出了“磨洋工”现象以及“磨洋工”出现的原因,并通过“任何日用商品的减价,会立即引起对这种商品需求的激增4”这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驳斥了工人中流传的一种错误的理念“如果每个人或每台集齐的产出量增加,那么最终会导致大量的工人失业5”,这也很好的驳斥了我,我越发觉得这本书将要带给我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个或两个颠覆我的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
为进一步阐述“磨洋工”产生的原因,作者提出了“计时工资制”和“计件工资制”的不同,并将“计时工资制”深化到将每个人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率精确记录。
提出了管理层所担负的职责:
1.研发出一套工人操作中的每一环节的科学办法,以替代过去单凭经验行事的办法。
2.科学地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教育,使其成长。
代替过去工人自己挑选工作、自我培训。
3.与工人密切合作,以确保一切事务都是按照以形成的科学原则进行。
4.管理层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的划分上应是大体同等的。
管理层应当承担起那些自己比工人更胜任的工作,而不是像过去一样,把几乎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的职责都推给工人。
作者明确了管理层的职责,和过去他们休闲的工作截然不同,并且工作越是细致所需的人便更多,所提供的岗位便更多,这也很好的驳斥了上文提到会导致大量工人失业的谬论。
对管理层职责的明确,是科学管理原理区别于其他管理原理例如作者在文中大量提到的“积极性加激励”管理。
在文中,作者将管理层的工作很明确的提出。
就此作者提出了“任务观念”并确定了科学管理原理的实质——预先制定工作任务计划,使工人常年以这种速度作业,
将会身心愉快,逐渐成长,变得富有的计划,并使之落实。
随即,作者开始用实例详细的描述科学管理原理的可实行性。
从“搬生铁”到“切割金属”,作者对工厂里的工人们“磨洋工”的现象进行了阐述,以及他和他的团队如何将科学管理原理运用到实际中,并将工厂的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的过程。
当然,当中还有作者遇到的一些问题,虽然作者一带而过,但是我认为,每一个环节的科学的确定,都应当是一个很艰辛的过程。
在“切割金属”的举例中,作者只是将他们发现规律的时间和所做的用了几页来描述的我所看不懂的一些数学公式。
而这些,作者所省略的部分,也许只是科学管理的一部分,但它是很重要的,这也是我最为困惑的一点,在心得中会有体积。
当然这些东西泛泛是说不来的,必须要在明确的工种下,而作者,他提出的任务计划,还是能很有效的能解决社会“磨洋工”的现象。
如我所料,读完这本书并没有耗费我很多的时间,相比我从中学到的东西,大大值了。
心得
通读《科学管理原理》,算不上精细,但也感触颇多,最强烈的一点莫过于感觉自己处在了工业革命的时期。
文中用较多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工作为例,一层一层的将此管理原理的可行性已经其将带来的不可估量的丰厚成果展示给人们,的确使人心生佩服。
但,我一直有一个很大的困惑:文中所提到的管理者所需要做的“研发出一套工人操作中的每一环节的科学办法,以替代过去单凭经验行事的办法。
”可谓是这套管理原理的基础,但是,对于作者提到的这些工作来说,找到这样的“科学指导”已经很不容易(文中提到的数百次的实验),如果是面对当代更为复杂的工作而言,怎样才能迅速准确的研发出这样一套操作。
固然,管理人员可以雇一批学者坚持不懈地探索,想必是可以找出的,如果能够迅速找到固然是最好的,但是如果耗时很长,并且长期得不到突破,见效不显著那么长期所需要的花销是否是每个企业都可以承受的,很有可能这个项目还没有结束,企业就被迫破产了。
也许是我从未真正去体验过管理层的工作或是任何一项工种,所以我的见解可能是很浅薄的,但是这是我从这本书中所了解到的,以及所困惑的。
1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引言的第二页
2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第一章第一节
3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第一章第一节第三页第二段
4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第七页第一段
5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第六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