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消毒灭菌
实验室常见的灭菌消毒方法总结
![实验室常见的灭菌消毒方法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2f8cb56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27.png)
实验室常见的灭菌消毒方法总结一、消毒和灭菌的区别1、消毒(disinfectioninhospital):杀灭或消除医院环境中媒介物上污染的病原微生物的过程.2、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媒介物携带的一切微生物的过程.包括致病微生物和非致病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和真菌孢子.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灭菌后物品必须是完全无菌的.即灭菌保证水平为106.二、高温灭菌法高温灭菌法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及酶发生凝固或变性而死亡,是应用最广泛且有效的灭菌方法。
主要用于器械、容器、试剂等灭菌。
(一)高压蒸气灭菌法用高温加高压灭菌,不仅可杀死一般的细菌,对细菌芽胞也有杀灭效果,是最可靠、应用最普遍的物理灭菌法。
主要用于能耐高温的物品,如金属器械、玻璃、橡胶、耐高温塑料制品及试剂的灭菌。
高压蒸气灭菌器的类型和样式较多,如:①下排气式压力蒸气灭菌器是普遍应用的灭菌设备,压力升至102.9kPa,温度达121~126℃,维持20~30分钟,可达到灭菌目的。
②脉动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已成为目前最先进的灭菌设备。
灭菌条件要求:蒸气压力205.8kPa,温度达132℃以上并维持10分钟,即可杀死包括具有顽强抵抗力的细菌芽胞在内的一切微生物。
湿热灭菌是目前实验室使用最为广泛,灭菌效果最佳的方法。
目前湿热灭菌的仪器技术上也非常成熟,安全系数较高。
高压蒸气灭菌的注意事项:包裹的物品不宜太大,一般应小于30cm×30cm×50cm,大于该尺寸需要酌情延长灭菌时间;1.高压锅内的包裹不要排得太密,以免妨碍蒸气透入,影响灭菌效果;2.对塑料制品不宜放置过于拥挤,以免发生形变;3.压力、温度和时间达到要求时,指示带上和化学指示剂即应出现已灭菌的色泽或状态;4.锐性器械,如刀、剪不宜用此法灭菌,以免变钝;5.瓶装液体灭菌时,如有塑料瓶盖要适当旋松瓶盖,并用牛皮纸或纱布包扎瓶口;如有橡皮塞时,应插入针头排气,切记要保持瓶内外的连通,防止高温膨胀爆裂;6.注明灭菌日期和物品保存时限,一般可保留1~2周;7.应有专人负责,每次灭菌前,应检查安全阀的性能,以防压力过高发生爆炸,保证安全使用。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646c01c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d3.png)
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实验室如何灭菌,灭菌方法汇总!食品论坛昨天消毒和灭菌是微生物实验技术中最基本的操作技术,因此从事药品生产、检验的人员均应了解消毒和灭菌的基本概念、两者的关系,各自的应用方法及其意义,操作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程,一方面确保生产与检验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也是对自身安全的保护。
消毒和灭菌的概念:1、消毒:指对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的致死作用,但不能杀死芽孢等全部微生物,因此消毒是不彻底的,不能代替灭菌。
凡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称为消毒剂,因此人们也常称消毒剂为化学消毒剂。
2、灭菌:杀灭物体中所有活的微生物(含芽孢)的作用,灭菌是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二、消毒和灭菌的关系1、共性:杀灭微生物以控制其污染和防止传播。
2、区别:消毒灭菌方法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多采用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ºC~150º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
用此方法灭菌的物品干燥,易于贮存。
酒精灯火焰烧灼灭菌法也是属于干热灭菌的方法之一。
在进行动物细胞体外培养工作时,常须利用工作台面上的酒精灯火焰对金属器具及玻璃器皿口缘进行补充灭菌。
2.湿热灭菌法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
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
适合于布类工作衣、各种器皿、金属器械、胶塞、蒸馏水、棉塞、纸和某些培养液的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器的蒸汽压力一般调整为1.0~1.1kg/cm2,维持20~30min即可达到灭菌效果。
细胞培养--消毒与灭菌
![细胞培养--消毒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85a826ed19e8b8f67c1cb930.png)
消毒与灭菌一、消毒与灭菌的概念在延期界中,微生物无处不有,无孔不入,如制种所用的原料、水、工具、设备、操作的双手和衣着以及空间,都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
因此要分离和培养食用菌纯种,首先必须将培养基进行灭菌达到灭菌状态,并对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以及环境也必须进行消毒,昼减少其它微生物的存活而造成生产的污染,因此消毒灭菌是菌种生产过程中必须掌握的最主要关键技术之一。
(一)消毒具有杀死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或方法,称为消毒。
就食用菌菌种生产而言,消毒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消除对食用菌生长发育有害的微生物,通常只能消灭物体表面或环境中的一部分微生物,有能达到消灭所有微生物。
(二)灭菌指彻底杀菌,即用物理或化学等方法,杀死物体上的一切微生物,以及它们的芽胞和孢子,使物体成为无菌状态。
二、常用消毒和灭菌方法(一)物理灭菌方法通过高潮、射线、微波以及器械进行灭菌或除菌的方法均为物理灭菌方法。
1、热力灭菌利用高潮杀死微生物的方法,称为热力灭菌。
微生物组成的最重要成份是蛋白质、核酸等,当高潮时会引起蛋白质和核酸不可逆的变性或凝固,使细胞失去了生理机能,停止生长发育,直至生化瓜停止而终止生命。
此外高温尚可破坏细胞的其他组成,或者使细胞的脂肪膜受热溶解而形成了极大的孔,导致细胞内含物泄漏而引起死亡,从而达到高潮灭菌的效果。
热力灭菌经常使用两个杀菌指数:热死温度和热死速度。
前者指在10分钟内可以杀死细菌悬液中所有细胞的温度,后者指在一定温度下,杀死所有细胞所需的时间。
在同样温度条件下,热死温度高的微生物,其热死速度慢,热死温度低的微生物,其热死速度快。
提高灭菌温度,可以加快热死速度。
因此,可以通过提高灭菌温度来缩短灭菌时间,或延长灭菌时间以降低灭菌温度。
热力灭菌经济有效,简便易行,是最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可以分为湿热灭菌和干热灭菌两种。
(1)湿热灭菌指利用热蒸汽杀死微生物。
由于蒸汽的穿透力较热空气强,蛋白质、原生质胶体在湿热条件下容易变性凝固,酶系统容易被破坏,蒸汽进入细胞内凝结成水,能放出潜在热量而提高温度,更增强了杀菌力。
简述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
![简述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a57074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cb.png)
简述消毒灭菌的概念及其常见方法
消毒灭菌是指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或去除物体、表面、空气中的病原体、有害微生物和其它有害物质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预防传染病的传播,保护人类健康。
常见的消毒灭菌方法包括:
1. 热消毒:利用高温杀灭病原体。
常见的方法有煮沸消毒、蒸汽消毒和热气消毒。
2. 物理消毒:通过物理手段,如辐射、过滤和紫外线照射,杀灭病原体。
3. 化学消毒:使用化学物质,如酒精、氯化物、过氧化氢等,去除病原体。
4. 厌氧消毒:创造无氧环境,杀死厌氧菌和微生物。
5. 硬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清洁硬表面,以杀死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6. 表面消毒:使用消毒剂对器械、设备和物品表面进行消毒。
7. 空气消毒:利用紫外线或化学物质除去空气中的病原体。
8. 水消毒:使用化学物质或物理方法净化水源,消除水中的细菌、病毒等。
消毒灭菌的方法选择取决于具体的消毒目标、应用场景和病原体的种类。
在临床医疗、食品加工、公共卫生等领域,消毒灭菌是重要的手段,有助于保障健康与安全。
简述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简述消毒和灭菌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c863c69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76.png)
简述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消毒和灭菌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卫生概念,它们都涉及到对微生物的处理以保护我们的健康。
虽然这两个词看起来很相似,但它们在实践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目的。
一、消毒的概念消毒是指通过杀灭或去除绝大部分致病菌、病毒和其他微生物,从而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消毒通常应用于非活体物品表面、设备、表层皮肤和其他非生命体表面等地方。
它是一种常用的卫生措施,可用于医疗机构、家庭、餐厅、学校等场所。
消毒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所需消除的微生物类型、表面材质和所处环境。
最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以下几种:1. 物理消毒:物理消毒方法通过使用热、辐射或过滤等方式来杀灭微生物。
高温煮沸、干热灭菌和紫外线消毒等。
2. 化学消毒:化学消毒方法使用化学物质来杀灭和去除微生物。
酒精、漂白剂、消毒液和氯等都是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消毒的目标是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从而降低感染和传播的风险。
然而,消毒并不能完全杀灭所有的微生物,有些抵抗力较强的微生物可能在消毒过程中存活下来。
二、灭菌的概念灭菌是指通过使用物理或化学方法,以及其他特定条件,彻底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
灭菌一般应用于医疗设备、外科手术器械和药品等需要高度清洁和无菌环境的场所。
与消毒不同,灭菌的目标是完全杀死或去除所有微生物,以确保完全无菌状态。
这样可以避免在医疗过程中引入病原微生物,减少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常见的灭菌方法包括:1. 蒸汽灭菌:通过高温和高压的水蒸气,将微生物完全灭活。
这是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之一。
2. 干热灭菌:使用高温烘干的方式,将微生物杀灭。
这适用于对湿热敏感的物品。
3. 气体灭菌:使用带有灭菌剂的气体,如乙烯氧化物等,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灭菌是一个严格的过程,需要控制温度、时间、湿度和浓度等因素,以确保所有微生物都可以被彻底灭活。
灭菌后的物品应在无菌环境中密封保存,以防止再次受到污染。
三、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与联系消毒和灭菌都是用于控制病原微生物和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手段。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41227f6102d276a200292ef4.png)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供应室担负着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规格齐全,品质保障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工作。
如何做好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使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概述:合格的消毒灭菌是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能掌握其相关基本理论,并能区分消毒与灭菌的程度及合格标准。
(一)灭菌1、概念: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一切存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达到无菌程度。
2、合格的标准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SAI)作为灭菌合格水平,并以106为标准。
3、(二)消毒1、概念;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使之达到无害化程度。
2、合格标准;指消毒后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的数量。
即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9%或自然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0%。
(三)灭菌与消毒作用水平分类:1、灭菌方法: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
2、高效消毒法: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包括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
对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
3、中效消毒法: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4、低效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二、消毒与灭菌方法(一)选择消毒与灭菌方法的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的危害程度选择:(1)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处理,灭菌指数达到106标准。
(2)中度危险物品:选用中效和高效消毒法,消毒指数达103以上。
(3)低度危险物品:可采用低效消毒法或只做一般清洁即可。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选择:(1)对被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度大的病毒污染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和灭菌法。
(2)对被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3)对被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和低效消毒法。
(4)杀灭被有机物保护的微生物或微生物污染特别严重时应加大消毒剂使用剂量和延长消毒时间。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9f2345a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8f.png)
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第一篇: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供应室的消毒与灭菌供应室担负着为全院提供充足,完好,规格齐全,品质保障的消毒灭菌物品的工作。
如何做好消毒灭菌及隔离工作,是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必要手段,使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概述:合格的消毒灭菌是医疗质量的保证;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能掌握其相关基本理论,并能区分消毒与灭菌的程度及合格标准。
(一)灭菌1、概念: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一切存活的微生物,包括芽孢,达到无菌程度。
2、合格的标准国际上以灭菌保证水平(SAI)作为灭菌合格水平,并以106为标准。
3、(二)消毒1、概念;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清除或杀灭物品上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物质,使之达到无害化程度。
2、合格标准;指消毒后物品上的微生物数量等于或少于国家规定的数量。
即使人工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9.9%或自然污染的微生物减少90%。
(三)灭菌与消毒作用水平分类:1、灭菌方法:杀灭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物理、化学方法。
2、高效消毒法:杀灭一切致病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包括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真菌和孢子。
对芽孢有一定杀灭作用。
3、中效消毒法: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4、低效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剂、通风散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二、消毒与灭菌方法(一)选择消毒与灭菌方法的原则:1、根据物品污染的危害程度选择:(1)高度危险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处理,灭菌指数达到106标准。
(2)中度危险物品:选用中效和高效消毒法,消毒指数达103以上。
(3)低度危险物品:可采用低效消毒法或只做一般清洁即可。
2、根据污染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选择:(1)对被致病性芽孢、真菌孢子和抵抗力强,危险度大的病毒污染物品选用高效消毒法和灭菌法。
(2)对被致病性细菌和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污染物品选用中效以上消毒法。
(3)对被一般细菌和亲脂病毒污染的物品选用中效和低效消毒法。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
![消毒隔离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30332770b9d528ea80c77968.png)
• 7、中水平消毒的定义是什么? •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 8、低水平消毒的定义是什么? •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
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 9、什么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包括哪些常用的医疗用品? • 高度危险性物品是指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或接触破损皮肤和破损黏膜,
隔离的知识
• 14、MRSA:即对甲氧西林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耐药由细菌染色体控制,
对β-内酰胺类抗生物均耐药,但对万古霉素敏感。
• 15、MRSA 传播方式: • 一是接触传播:(1)人—人传播,尤其是手;(2)接触污染的环境; • 二是呼吸道飞沫传播:(1)直接;(2)间接:环境被呼吸道飞沫污染。 • 16、MRSA 的预防措施: •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早期检出带菌者;加强消毒,及时隔离(强调洗手和手
消毒灭菌
• 4、医院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 • (1)灭菌方法:包括热力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使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化
学灭菌剂的低温灭菌方法等。
• (2)高水平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等物理消毒法和使用含氯制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化学
消毒剂的消毒方法。
• (3)中水平消毒方法:包括使用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氯己定碘等)、醇类、醇类和氯己
• 压力蒸汽灭菌锅监测:每锅必须进行工艺监测;灭菌物品每件每一灭菌周期,必须
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测一次。对预真空灭菌器,每日进行一次 B-D 试 验。新灭菌器经维修后在使用前必须连续生物检测 3 次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 干热灭菌器:每锅工艺监测,每件每一灭菌周期须进行化学监测,每周进行生物监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将导致极高感染危险的物品。如手术器械和用品、穿刺针、 输血/输液器材、膀胱镜、腹腔镜、活检钳、介入导管、植入物等。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4dd203f5ef7ba0d4b733b1a.png)
微生物的消毒和灭菌技术一、微生物消毒和灭菌的概念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
用于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全部杀死的方法, 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灭菌方法分为物理灭菌法和化学灭菌法。
防腐:是指防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
用于防腐的化学药物叫做防腐剂。
无菌:不含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结果。
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二、微生物的消毒方法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物理法和化学法。
物理法就是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主要有热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电离辐射法、微波法等。
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方法是热消毒法和紫外线消毒法。
热消毒法(煮沸法 :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法,不需要特殊设备即可进行。
杀灭繁殖型细菌与病毒效果好, 对芽胞作用较小。
煮沸时间一般为 10~30分钟。
金属器械、棉织品、食具、玻璃制品等可用煮沸消毒。
但毛皮、呢绒和塑料制品等不能煮沸消毒。
热消毒法不适用于芽胞污染的消毒紫外线消毒法就是利用紫外线照射使微生物诱变致死, 达到将被服中的有害微生物除掉的目的。
消毒用紫外线灯管有 15W 、 20W 、 30W 等规则。
瓦数代表灯管在25~40℃时紫外线输出能量。
灯管寿命一般为 3000~4000小时, 超过此时限效果不可靠。
紫外线对一般细菌、病毒均有杀灭作用。
革兰阴性菌最敏感, 其次为革兰阳生菌。
但结核杆菌却有较强抵抗力。
一般紫外线消毒对细菌芽胞无效。
紫外线广泛用于室空气消毒, 如手术室、烧伤病房、传染病房、实验室等。
灯管距地面约 2.0~2.5m 高。
每 10~15cm 2面积可设 30W 灯管一个,最好每照射 2小时后,间歇 1小时后再照,以免臭氧浓度过高。
灯管用铝制灯罩作反向或侧向照射,可用于有人在的条件下消毒空气。
对污染表面消毒时, 灯管距表面不超过 1m , 灯管周围 1.5~2cm 处为消毒有效围。
灭菌知识简介
![灭菌知识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f0e9ea8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75.png)
VS
智能化管理系统
智能化管理系统能够对灭菌过程进行实时 监控、数据分析和反馈,提高灭菌效果和 安全性。同时,智能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实 现设备维护、故障诊断等功能的智能化管 理,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灭菌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
国内外标准的对比与协调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各国之间 的标准差异对灭菌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 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国内外标准的对比与 协调,促进灭菌行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高压蒸汽灭菌
通过监测高压蒸汽灭菌器 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参 数,确保灭菌效果。温度 和压力应符合标准规定。
干热灭菌
通过监测干热灭菌器的温 度和时间等参数,确保灭 菌效果。温度应符合标准 规定。
化学灭菌效果的监测与评价
化学指示剂
在灭菌过程中将化学指示剂放置在待 灭菌物品中,根据指示剂的颜色变化 判断是否达到预期的灭菌效果。指示 剂应符合标准规定。
离子灭菌技术
离子灭菌技术利用离子发生器产生的高能离子束进行灭菌,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 。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离子灭菌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 灭菌方法。
智能化灭菌设备的应用
自动化灭菌设备
随着工业4.0的发展,自动化灭菌设备逐 渐得到广泛应用。自动化灭菌设备能够 实现自动化控制、智能化操作,提高生 产效率和质量。
辐射剂量不足或过量
总结词
辐射剂量不足或过量可能导致灭菌效果不佳或对物品造成损害。
详细描述
在辐射灭菌过程中,辐射剂量的大小是影响灭菌效果的关键因素。一些常见的问题包括辐射剂量不足,导致灭菌 效果不佳;以及辐射剂量过量,对物品造成损害。为了确保最佳的灭菌效果和保护物品不受损害,应根据物品的 性质和种类,选择合适的辐射剂量进行灭菌。
灭菌、消毒的相关术语及英文释译
![灭菌、消毒的相关术语及英文释译](https://img.taocdn.com/s3/m/4e714ca7fc4ffe473368abd6.png)
灭菌、消毒的相关术语及英文释译1.灭菌(Sterilization):灭菌是杀灭或除去外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一切微生物包括一切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也包括细菌芽胞、真菌孢子。
灭菌是个绝对的概念,意为完全杀死或除掉外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
然而事实上要达到这样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因此目前国际上规定,灭菌过程必须使物品污染的微生物存活概率减少到10-6,换句话说,若对100万件物品进行灭菌处理,灭菌后只容许有一件物品中存留活的微生物。
在医疗用品中,凡是输入病人体内的血液和其他液体及进入无菌组织和无菌体腔的器材,都必须达到灭菌。
2. 灭菌剂(sterilant)和灭菌器(sterilizer):灭菌剂是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化学或生物制剂。
灭菌器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杀菌因子制备的、用于灭菌的器械。
3. 消毒(Disinfection):消毒是杀灭或去除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外环境”在外国,仅指无生命的物体和表面,但在我国,一般认为除包括液体、气体和固体物体外,也包括有生命机体的体表和表浅体腔。
这里所说的“病原微生物”,包括除细菌芽胞以外的各种致病性微生物。
例如: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等。
消毒并不要求杀灭或去除污染物体的全部病原微生物,而是使其减少到不至于引起疾病的数量。
一般来说,在医用器材和医疗环境的消毒中, 若能使人工污染在载体上的微生物在消毒过程中的存活概率减少到10-3,就可以了。
换句话说,通过消毒处理后,杀灭或去除了原有微生物的99.9%,也就达到了消毒要求。
若用消毒对象上污染的自然微生物的杀灭率来评定消毒效果,一般以杀灭或清除率达到90%为合格。
4. 消毒剂(disinfectant)和消毒器(disinfector):消毒剂是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剂,包括化学制剂和生物制剂。
消毒器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杀菌因子制备的、用于消毒的器械。
消毒灭菌知识点总结
![消毒灭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645dea9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ba.png)
消毒灭菌知识点总结消毒灭菌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种。
物理方法包括高温消毒、辐射消毒、过滤、超声波等;化学方法包括使用化学药剂、酶、有机溶剂等物质对微生物进行消毒灭菌。
以下是一些消毒灭菌的知识点总结:一、消毒灭菌的基本概念1. 消毒灭菌的定义:消毒是指消灭和抑制对象表面或内部的各种微生物,使其不再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感染疾病的目的。
而灭菌是指彻底杀灭或去除目标物体上的所有微生物。
2. 消毒灭菌的重要性:消毒灭菌可以有效地阻断疾病传播链,保护人们的健康。
在医疗卫生、食品加工、生产制造等领域,消毒灭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 消毒灭菌的作用对象:消毒灭菌的对象可以包括各种物体表面、器械设备、空气、液体、食品等,以及人体皮肤表面和黏膜等。
二、消毒灭菌的常见方法1. 物理方法(1)高温消毒:通过高温蒸汽、沸水、灼烧等方式将微生物杀灭或去除。
(2)辐射消毒:利用紫外线、X射线、γ射线等辐射能量杀灭微生物。
(3)过滤:通过微孔滤膜或滤纸对空气或液体中的微生物进行过滤分离。
(4)超声波:利用超声波能量对微生物进行物理破坏和灭活。
2. 化学方法(1)化学药剂:如酒精、碘酒、双氧水、含氯消毒剂、醋酸等,能够对微生物进行灭活。
(2)酶:利用酶的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掉,从而使微生物失去生长繁殖的条件。
(3)有机溶剂:如甲醛、乙醛等有机化合物,对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三、消毒灭菌的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根据对象的特点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消毒灭菌方法,合理使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2. 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浓度和时间:不同的消毒剂要求不同的使用浓度和时间,要按要求正确使用,以确保消毒效果。
3. 确保消毒操作的安全性:在进行消毒操作时,要佩戴好防护装备,避免接触消毒剂。
对于易燃易爆的消毒剂更要特别小心。
4. 建立完善的消毒程序:对于不同的消毒场所和对象,要建立完善的消毒程序,定期进行消毒灭菌操作,确保环境和物体的清洁卫生。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消毒和灭菌的概念
![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使用方法-消毒和灭菌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1efc5a2f59eef8c75fbfb3d6.png)
(二)、隔离区域划分
1、清洁区:不与病员直接接触的地区为清洁区,为更衣室、医护办公室、治疗室(注射室)等。
2、半污染区:有可能污染的地区:为走廊、大堂、楼梯等。
3、污染区:病员接触的地区:如病室、病员厕所、浴室等。
按照隔离制度规定:清洁用具——抹布、扫把、地拖、地拖桶等,把示教室、更衣室、医护办、注射室等的要与病员的分开,不能合用。(注:门诊的注射室可与病室一齐合用)
(三)、隔离技术的几种基本操作(戴口罩、手的清洁、戴手套及消毒液的配制)、清洁剂、消毒剂有何区别?
1、口罩的应用:
(1)、目的:①、保护病人和工作人员、避免互相传染。
2、化学消毒灭菌法有:(1)浸泡法(2)喷雾法(3)擦拭法(我们清洁工用消毒水擦床单位,拖地、擦厕所等都是此类)。(4)薰蒸法(包括空气消毒,物品消毒)。在以上的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中最有效最保证的方法,目前为止仍是高压蒸汽灭菌法(即供应室的消毒炉),但很多器械不能用此法,如利器:刀片、剪刀等。还有各类电子窥镜等,否则受破坏的。
⑥、破了,要及时换。
⑦、手套的保养:为了防止粘连,手套内外洒点滑石粉或爽身粉。
4、介绍两种消毒液的稀释法:
(1)、强力消毒净:浓度为:500:1(即500毫升水中加1克干粉)。如果5000毫升水+10克(半小包)干粉;10,000毫升水+20克消毒粉(1小包)。(注:大的地拖桶如果水满至榨水器下即为10,000毫升。)稀释方法:先放一些水,然后放所需要量消毒粉(半小包或1小包),搅匀,溶解后,加水至所需要的量(5,000毫升或10,000毫升)便可,切勿先放够水后再放干粉,粉浮在上面不溶解,这是无消毒效果的。
什么是清洗、消毒、灭菌
![什么是清洗、消毒、灭菌](https://img.taocdn.com/s3/m/9d800517aeaad1f347933f49.png)
什么是清洗、消毒、灭菌
(1)清洗(cleaning):去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1)清洗方法包括机械清洗、手工清洗。
2)机械清洗适用于大部分常规器械的清洗。
手工清洗适用于精密、复杂器械的清洗和有机物污染较重器械的初步处理。
3)清洗步骤包括冲洗、洗涤、漂洗、终末漂洗。
清洗操作及注意事项应符合的要求。
4)精密器械的清洗,应遵循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2)消毒(disinfection):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清洗后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处理。
方法首选机械湿热消毒,也可采用75%乙醇、酸性氧化电位水或其他消毒剂进行消毒。
2)湿热消毒应采用经纯化的水,电导率≤15μS/cm(25℃)。
3)湿热消毒方法的温度、时间应符合 WS 310-2016 的要求。
消毒后直接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5分钟,或A0值≥3000;消毒后继续灭菌处理的,其湿热消毒温度应≥90℃,时间≥1分钟,或A0值≥600。
(3)灭菌(sterilization):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
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消毒供应中心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有压力蒸汽灭菌、环氧乙烷灭菌、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干热灭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等方式。
组织培养消毒和灭菌的名词解释
![组织培养消毒和灭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ceb611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8.png)
组织培养消毒和灭菌的名词解释好嘞,以下是为您创作的文章:在植物组织培养的奇妙世界里,消毒和灭菌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就好像战士上战场前要精心擦拭自己的武器一样。
啥叫消毒?消毒呀,就是把那些可能捣乱的“小坏蛋”数量减少,让它们没法嚣张起来。
好比你打扫房间,把明显的垃圾清理掉,但角落里可能还藏着一些灰尘。
消毒并不能把所有的微生物都干掉,只是把大部分有害的家伙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让它们不太容易兴风作浪。
比如说,用酒精擦拭桌面,这就是一种消毒的办法,能杀掉一些细菌,但肯定不是全部。
灭菌可就厉害了!灭菌那是要把所有的微生物,不管是细菌、真菌还是病毒,统统消灭得干干净净,一个不留!这就像给房间来了一场彻底的大扫除,连最细小的角落都不放过,一丝灰尘都别想藏着。
比如说高温高压灭菌,把培养器具放在高温高压的环境里,任何微生物都别想存活下来。
你想想,如果在组织培养的时候不做好消毒和灭菌工作,那会怎么样?那不就像在战场上不穿盔甲一样危险嘛!那些微生物会疯狂生长,把你的培养物弄得一塌糊涂,你精心准备的实验就会功亏一篑。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化学消毒法,比如用各种消毒剂,像什么次氯酸钠啦、氯化汞啦,它们就像勇猛的战士,冲向微生物的阵营,把它们打得落花流水。
还有物理消毒法,像高温啦、紫外线啦,高温就像熊熊烈火,把微生物烧成灰烬;紫外线呢,就像一道道神秘的光线,让微生物无处遁形。
再说说消毒和灭菌的对象,那可多了去了。
培养皿、培养基、接种工具,这些都得经过严格的消毒和灭菌处理,不然就会出乱子。
总之,消毒和灭菌在组织培养中是绝对不能马虎的大事。
只有把这两个工作做好了,才能让组织培养顺顺利利,取得成功。
不然,你付出的心血可就都白费啦!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
![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d2cb788d4d8d15abe234e33.png)
消毒常识和消毒方法介绍1、什么是消毒?消毒、杀菌、灭菌概念的区别是什么?“消毒”是指消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体,使其无害化。
是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扩散或蔓延的重要措施之一。
同时,也是防止医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
“灭菌”则是要将所有的卫生物和病毒全部杀灭,以达到无菌的目的。
“杀菌”则是指对细菌(微生物)的杀灭过程,一般不包含杀灭的程度。
“灭菌”一定可以达到消毒的目的,但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效果。
2、为什么要进行消毒?在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危机四伏,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致病菌和病毒,它们通过呼吸道、消化系统或皮肤接触侵入我们的身体,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还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据卫生部门统计,每年因胃肠病死亡者达30多万人,大多是因为不注意饮食卫生而导致的,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常发病,例如:感冒、痢疾、皮肤病、性病、妇科病、结核病、乙型肝炎等等,也都是因为致病菌、病毒的侵入与其它条件并发所致。
预防这些疾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日常生活环境、饮食及人体自身方面的卫生消毒工作。
使用安全、有效的方法对日常生活环境作全方位的消毒,不仅能提高我们的生活素质,更能预防疾病,保障健康。
3、消毒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最主要的消毒方法可以分为两类,即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
最常见的物理消毒法有以下几种:(1)机械消毒法;(2)热消毒法;(3)焚烧;(4)煮沸;(5)干热空气消毒法;(6)压力蒸汽消毒法;(7)辐射消毒法;(8)丙种射线与高能电子束消毒法。
4、什么是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消毒剂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化学消毒法。
化学消毒的机理是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病原微生物,使病原体的蛋白质产生不可俢复的损伤,以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
理想的化学消毒剂应具备下列条件:(1)杀菌广谱;(2)有效浓度低;(3)作用速度快;(4)易溶于水;(5)在低温下可使用;(6)对物品无腐蚀性;(7)无色、无味、无臭;(8)消毒后易去除残余药物;(9)毒性低、不易燃、不易爆,使用无危险;(10)性质稳定,不易受酸、碱与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影响;(11)价格低廉;(12)可大量供应。
灭菌的标准是什么
![灭菌的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f2b3ee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12.png)
灭菌的标准是什么灭菌是指将物品或环境中的微生物全部杀灭或去除的过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消毒方式。
在医疗、食品加工、实验室等领域,灭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灭菌的标准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灭菌的标准可以从微生物的角度来考虑。
一般来说,灭菌的目标是要杀灭所有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孢子。
这意味着,在灭菌后的物品或环境中,不应该存在任何能够引起感染的微生物。
因此,灭菌的标准可以简单地表述为“零容忍”。
这也是为什么在一些特殊环境中,比如手术室、生物实验室等,对灭菌的要求非常严格的原因。
其次,灭菌的标准还可以从灭菌方法和条件的角度来考虑。
不同的灭菌方法,比如高温蒸汽灭菌、化学灭菌、辐射灭菌等,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不同的物品或环境,需要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并且严格控制灭菌的条件,确保达到灭菌的标准。
比如,高温蒸汽灭菌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化学灭菌需要严格控制药剂的浓度和接触时间等。
此外,灭菌的标准还可以从灭菌效果的监测和验证角度来考虑。
在灭菌后,需要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和验证,确保灭菌是有效的。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生物指示剂、化学指示剂、物理指示剂等。
这些指示剂可以检测灭菌过程中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而验证灭菌是否符合标准。
除了以上几点,灭菌的标准还需要考虑到灭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比如,一些灭菌方法可能对物品造成损坏,或者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因此,在选择灭菌方法和制定灭菌标准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确保灭菌既能够达到标准,又能够保证安全和可行。
综上所述,灭菌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需要从微生物的角度、灭菌方法和条件的角度、灭菌效果的监测和验证角度,以及安全性和可行性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只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灭菌,才能够确保物品或环境的无菌状态,从而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让读者对灭菌的标准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叫消毒灭菌?`消毒(disinfection)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消毒的作用,用于消毒的化学药物叫做消毒剂。
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通常用物理方法来达到灭菌的目的。
2.消毒灭菌的原则?(1)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的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
(2)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物,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
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
(3)根据物品的性能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
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和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环氧已烷灭菌等,内镜可选用环氧已烷灭菌或2%的戊二醛侵泡灭菌。
(4)化学灭菌或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灭菌: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时注意有效浓度,并按规定定期监测。
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对用于侵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5)自然挥发熏蒸法的甲醛熏箱不能用于消毒和灭菌,也不可用于无菌物品的保存。
甲醛不宜用于空气的消毒。
(6)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物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每日1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湿化液应用灭菌水。
3.医疗器材和物品消毒灭菌法?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气体灭菌法、辐射灭菌法和过滤除菌法。
可根据被灭菌物品的特性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组合灭菌。
只要产品允许,应尽可能选用最终灭菌法(即产品分装至包装容器后再灭菌)灭菌。
若产品不适合采用最终灭菌法,可选用过滤除菌法或无菌生产工艺达到无菌保证要求,只要可能,应对非最终灭菌的产品作补充性灭菌处理(如流通蒸汽灭菌)。
一、湿热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物品置于灭菌柜内利用高压饱和蒸汽、过热水喷淋等手段使微生物菌体中的蛋白质、核酸发生变性而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该法灭菌能力强,为热力灭菌中最有效、应用最广泛的灭菌方法。
药品、容器、培养基、无菌衣、胶塞以及其它遇高温和潮湿不发生变化或损坏的物品,均可用本法灭菌。
流通蒸汽不能完全杀灭细菌孢子,一般可作为不耐热无菌产品的辅助灭菌手段。
1.蒸汽灭菌的有关参数湿热灭菌条件通常采用121℃×20min或116℃×40min的程序,也可采用其它温度和时间参数。
总之,必须保证物品灭菌后的SAL≤10-6对热稳定的物品,可采用过度杀灭法,其SAL应≤10-12.热敏感产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可低于8min,但F0低于8应在生产全过程中,对产品中污染的微生物严加监控,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耐热菌污染及降低微生物污染水平,确保被灭菌产品达到无菌保证要求。
采用湿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包装和装载方式,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湿热灭菌工艺验证时,应进行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
以确定灭菌柜空载及不同装载时腔室中的热分布状况及可能存在的冷点;在空载条件下,确认121℃时腔室的各点的温度差值应≤±1℃;使用插入实际物品或模拟物品内的温度探头,确认灭菌柜在不同装载时,最冷点物品的标准灭菌时间(F0)达到设定的标准;用生物指示剂进一步确认在不同装载时冷点处的灭菌物品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本法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SporesofBacillusstearothermophilus)。
二、干热灭菌法本法系指物品于干热灭菌柜、隧道灭菌器等设备中、利用干热空气达到杀灭微生物或消除热原物质的方法。
适用于耐高温但不宜用湿热灭菌法灭菌的物品的灭菌,如玻璃器具、金属制容器、纤维制品、固体试药、液状石蜡等均可采用本法灭菌。
干热灭菌条件一般为160~170℃×120min以上、170~180℃×60min以上或250℃×45min以上,也可采用其它温度和时间参数。
总之,应保证灭菌后的产品其SAL≤10-6.干热过度杀灭后产品的SAL应≤10-12,此时物品一般无需进行灭菌前污染微生物的测定。
250℃45min的干热灭菌也可除去无菌产品包装容器及有关生产灌装用具中的热原物质。
采用干热灭菌时,被灭菌物品应有适当的包装和装载方式,保证灭菌的有效性和均一性。
干热灭菌法验证与湿热灭菌法相同,应进行热分布试验、热穿透试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或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试验。
以确认灭菌柜中的温度分布符合设定的标准、确定最冷点位置、确认最冷点标准灭菌时间(FH)能达到设定标准并达到SAL 要求。
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枯草芽孢杆菌孢子(SporesofBacillussubtilis)。
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试验是证明除热原过程有效性的试验。
一般将不小于1000单位的细菌内毒素加入待去热原的物品中,证明该去热原工艺能使内毒素至少下降3个对数单位。
细菌内毒素灭活验证试验所用的细菌内毒素一般为大肠杆菌内毒素(Escherichiacoliendoxin)。
验证时,一般采用最大装载方式。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三、辐射灭菌法本法系指将灭菌产品置于适宜放射源辐射的γ射线或适宜的电子加速器发生的电子束中进行电离辐射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本法最常用的为60Co-γ射线辐射灭菌。
医疗器械、容器、生产辅助用品、不受辐射破坏的原料药及成品等均可用本法灭菌。
采用辐射灭菌法灭菌的无菌产品其SAL应≤10-6.γ射线辐射灭菌所控的参数主要是辐射剂量(指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
该剂量的制定应考虑灭菌物品的适应性及可能污染的微生物最大数量及最强抗辐射力,所使用的剂量事先应验证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常用的辐射灭菌吸收剂量为25kGy.对最终产品、原料药、某些医疗器材应尽可能采用低辐射剂量灭菌。
灭菌前,应对被灭菌物品微生物污染的数量和抗辐射强度进行测定,以评价灭菌过程赋予该灭菌物品的无菌保证水平。
灭菌时,应采用适当的化学或物理方法对灭菌物品吸收的辐射剂量进行监控,以充分证实灭菌物品吸收的剂量是在规定的限度内。
如采用与灭菌物品一起被辐射的放射性剂量计,剂量计要置于规定的部位。
在初安装时剂量计应用标准源进行校正,并定期进行再校正。
60Co-γ射线辐射灭菌法验证时,除进行生物指示剂验证试验外,还应确认空载和装载时灭菌腔内的辐射剂量的分布图、灭菌物品的吸收剂量及最大和最小吸收剂量的分布、灭菌物品的均一性、灭菌腔内物品的装载方式等。
常用的生物指示剂为短小芽孢杆菌孢子(SporesofBacilluspumilus)。
四、气体灭菌法本法系指用化学消毒剂形成的气体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在充有灭菌气体的高压腔室内进行。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气态过氧化氢、甲)等,本法适用于在气体中稳定的物品灭菌。
采用气体灭菌醛、臭氧(O3法时,应注意灭菌气体的可燃可爆性、致畸性和残留毒性。
本法中最常用的气体是环氧乙烷,一般与80%~90%的惰性气体混合使用。
该法可用于医疗器械,塑料制品等不能采用高温灭菌的物品灭菌。
含氯的物品及能吸附环氧乙烷的物品则不宜使用。
另外,使用气态过氧化氢和臭氧(O)灭菌,因其无危害性残留物,不会对操作人员和环境造成3危害,适合于空间和物品表面的灭菌。
五、过滤除菌法本法系利用细菌不能通过致密具孔滤材的原理以除去气体或液体中微生物的方法。
常用于热不稳定的药品溶液或原料的除菌。
除菌过滤器采用孔径分布均匀的微孔滤膜作过滤材料,微孔滤膜分亲水性和疏水性两种。
滤膜材质依过滤物品的性质及过滤目的而定。
药品生产中采用的除菌滤膜孔径一般不超过0.22μm.过滤器不得对被滤过成分有吸附作用,也不能释放物质,不得有纤维脱落,禁用含石棉的过滤器。
滤器和滤膜在使用前应进行洁净处理,并用高压蒸汽进行灭菌或作在线灭菌。
更换品种和批次应先清洗滤器,再更换滤膜。
过滤过程中无菌保证与过滤液体的初始生物负荷及过滤器的对数下降值LRV(LogReductionValue)有关。
LRV系指规定条件下,被过滤液体过滤前的微生物数量与过滤后的微生物数量比的常用对数值。
3医疗器械和物品消毒灭菌法(一)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用于需进入人体内部,包括进入血液、组织、体腔的医用器材,如手术器械、注射用具、一切置入体腔的引流管等,要求绝对无菌.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消毒多用于卫生防疫方面,灭菌则主要用于医疗护理.三、消毒、灭菌的方法(一)物理消毒灭菌法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1)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烧灼法:一些耐高温的器械(金属、搪瓷类),在急用或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可采用此法.将器械放在火焰上烧灼1-2分钟.若为搪瓷容器,可倒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容器,使乙醇分布均匀,点火燃烧至熄灭约1-2分钟.采集作细菌培养的标本时,在留取标本前后(即启盖后,闭盖前)都应将试管(瓶)口和盖子置于火焰上烧灼,来回旋转2-3次.燃烧时要注意安全,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如氧气、汽油、乙醚等.燃烧过程不得添加乙醇,以免引起火焰上窜而致灼伤或火灾.锐利刀剪为保护刀锋,不宜用燃烧灭菌法.焚烧: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绿脓杆菌感染的敷料,以及其它已污染且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污纸、垃圾等,应放入焚烧炉内焚烧,使之炭化.(2)干烤法电热烤箱:利用烤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烤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芽胞、病毒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软膏等.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若物品先经1%过氧乙酸或0.5%新洁尔灭湿化处理后,可起协同杀菌作用,照射2分钟,可使杀芽胞率由98.81%增加到99.98%-99.99%.微波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其热效应可损伤睾丸、眼睛晶状体等,长时间照射还可致神经功能紊乱.使用时可设置不透微波的金属屏障或戴特制防护眼境等.湿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低、时间短.(1)煮沸法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胞.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至1%-2%浓度时,沸点可达105℃,能增强杀菌作用,还可去污防锈.在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的情况下,要延长消毒时间(海拔每增高300m,需延长消毒时间2分钟).此法适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煮沸前物品涮洗干净,打开轴节或盖子,将其全部浸入水中.大小相同的碗、盆等均不能重叠,以确保物品各面与水接触.锐利、细小、易损物品用纱布包裹,以免撞击或散落.玻璃、搪瓷类放入冷水或温水中煮;金属、橡胶类则待水沸后放入.消毒时间均从水沸后开始计时.若中途再加入物品,则重新计时,消毒后及时取出物品,保持其无菌状态.经煮沸灭菌的物品.“无菌”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2)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器装置严密,输入蒸汽不外逸,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升高,当压力增至103-206kPa时,湿度可达121.3-132℃.高压蒸汽灭菌法就是利用高压和高热释放的潜热进行灭菌,为目前可靠而有效的灭菌方法.适用于耐高温、高压,不怕潮湿的物品,如敷料、手术器械、药品、细菌培养基等.潜热是指当lg100℃的水蒸汽变成lg100℃水时,释放出2255.2J的热量.高压蒸汽灭菌的关键问题是为热的传导提供良好条件,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使冷空气从灭菌器中顺利排出.因为冷空气导热性差,阻碍蒸汽接触欲灭菌物品,并且还可减低蒸汽分压使之不能达到应有的温度(1)高度危险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