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消毒灭菌的方法

合集下载

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消灭细菌是生活中必备的安全卫士手段。

小编在这里整理了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湿热灭菌法最常用,在同一温度下,比干热灭菌方法效果好。

其原因是:①湿热中细菌菌体蛋白较易凝固变性;②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③湿热的蒸汽有潜热效应存在,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大量的潜热,可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

1巴氏消毒法(pasteurization)用较低温度杀灭液体中的病原菌或特定微生物,以保持物品中所需的不耐热成分不被破坏的消毒方法。

此法由巴斯德创建,用于消毒牛乳、酒类。

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热至61.1~62.8℃ 30分钟;另一种是71.7℃经15~30秒,现广泛采用后一种方法。

2煮沸法在1个大气压下水的煮沸温度为100℃,一般细菌的繁殖体5分钟能被杀死,细菌芽胞需要煮沸1~2小时才被杀灭。

此法常用于消毒食具、刀剪、注射器等。

水中加入2%碳酸氢钠,既可提高沸点达105℃,促进细菌芽胞的杀灭,又可防止金属器皿生锈。

海拔高度影响水的沸点,高海拔用此方法消毒时,可按海拔每升高300m,延长消毒时间2分钟的标准来计算。

3流动蒸汽消毒法又称常压蒸汽消毒法,是利用1个大气压下100℃的水蒸气进行消毒。

细菌繁殖体15~30分钟可被杀灭,常不能杀灭全部细菌芽胞。

该法常用的器具是Arnold消毒器,我国的蒸笼具有相同的原理。

4间歇蒸汽灭菌法利用反复多次的流动蒸汽间歇加热以达到灭菌的目的。

将需要灭菌的物品置于流通蒸汽灭菌器内,100℃加热15~30分钟,杀死其中的繁殖体。

取出后放37℃孵箱过夜,使残存的芽胞发育成繁殖体,次日再蒸一次。

如此连续三次以上,可达到灭菌的效果。

此法适用于一些不耐高热的含糖、牛奶等培养基。

若有些物质不耐100℃,则可将温度减低至75~80℃,每次加热时间延长至30~60分钟,次数增加至3次以上,也可达到灭菌目的。

5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一种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器(autoclave)是一个密闭、耐高压蒸锅。

实验室常用物理消毒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常用物理消毒及适用范围

实验室常用物理消毒及适用范围一、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一种利用紫外线照射来杀灭病菌和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导致微生物无法繁殖和生存。

紫外线消毒常用于实验室设备、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环境、生产车间、办公场所等。

二、干热灭菌干热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干燥的环境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高温环境下,微生物的蛋白质会变性,从而失去生物活性。

干热灭菌常用于实验室玻璃器皿、金属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医疗、食品加工等领域。

三、压力蒸汽灭菌压力蒸汽灭菌是一种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高温高压的蒸汽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

压力蒸汽灭菌常用于实验室器材、手术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医院、生物制品厂等。

四、射线消毒射线消毒是一种利用放射性射线照射来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放射性射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的DNA结构和蛋白质,导致微生物死亡。

射线消毒常用于食品加工、水处理等领域。

适用范围包括食品厂、水厂、游泳池等。

五、超声波消毒超声波消毒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振动能量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超声波的振动能量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导致微生物死亡。

超声波消毒常用于实验室表面、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适用范围包括实验室、医疗、牙科诊所等。

六、等离子消毒等离子消毒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的物理和化学作用杀灭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等离子体能够产生高能电子和活性粒子,这些粒子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结构和DNA,导致微生物死亡。

等离子消毒常用于医院、实验室、食品加工等领域。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病房、手术室、实验室、食品厂等。

七、过滤除菌过滤除菌是一种利用过滤器过滤去除微生物的消毒方法。

其原理是过滤器能够阻挡微生物通过,从而去除空气或液体中的微生物。

过滤除菌常用于医院、实验室、工业生产等领域。

适用范围包括医院手术室、实验室无菌室、工业生产线等。

消毒灭菌的原理

消毒灭菌的原理

消毒灭菌的原理
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过程。

一、物理法:利用物理作用破坏微生物的结构或改变其生存条件而达到灭活目的。

1.高温灭菌法:利用煮沸、辐射、烘烤等方法杀死微生物。

2.干燥法:利用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将微生物干燥至死。

二、化学法:利用化学药剂破坏或抑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而达到灭活目的。

常用的有季铵盐类、有机酸类、过氧化氢类和双链季铵盐类等。

其作用机理是改变细菌表面蛋白,使之失去活性,达到杀灭和抑制微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有过氧乙酸、甲醛、双氧水等。

它们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和刺激作用,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问题。

1.氧化剂:是指具有强氧化性,能破坏微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所必需的酶系统,使其失去活性或活性丧失殆尽,从而达到灭活微生物的目的。

常用的有过氧化氢、高锰酸钾等。

—— 1 —1 —。

物理消毒灭菌法怎么做?化学消毒灭菌法怎么做?

物理消毒灭菌法怎么做?化学消毒灭菌法怎么做?

物理消毒灭菌法怎么做?化学消毒灭菌法怎么做?物理消毒灭菌法怎么做?化学消毒灭菌法怎么做?接下来,就带你了解一下吧!一物理消毒灭菌法A 热力消毒灭菌1 干热法燃烧法适用于不需要保存的物品(病理标本、尸体、废弃的衣物、医疗垃圾)微生物实验室接种环、试管口的灭菌急用!金属器械、搪瓷类(灭菌前洗干净干燥后金属器械可在火焰烧20秒搪瓷类加入少量95%以上的乙醇点火燃烧直至熄灭不可中途加入乙醇远离易燃易爆物品)干烤法(烤箱进行灭菌)适用于:耐热!不耐湿!蒸汽和气体不能穿透的物品!油剂、粉剂、玻璃器皿不适用于纤维织物!塑料!时间:160度 2小时——170度 1小时——180度 0.5小时注意事项物品清洁玻璃器皿保持干燥物品包装:体积不超过10x10x20CM油剂粉剂的厚度不超过0.6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超过1.3cm有机物灭菌温度不超过170度中途不可打开烤箱放入新的物品待温度降到40度才能打开烤箱2 湿热法压力蒸汽灭菌法湿热力消毒灭菌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广泛应用常用于:耐高压、耐高温、耐潮湿的物品各类器械、敷料、搪瓷、橡胶、玻璃制品、溶液不用于:凡士林等油类滑石粉等粉剂分类: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体积不超过30x30x25cm装填量不超过90%不小于柜式的10%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运行前应空载进行B-D试验注意事项灭菌前物品和器械都要清洗干净擦干晾干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不宜超过5kg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将同类材质的物品至于同一批次灭菌纺织类放在上层金属器械放在下层手术器械包硬式容器平放盘盆碗朝向一致底部无孔的物品倒立或或侧放温度达到要求时才开始计算灭菌时间灭菌后冷却时间>30分钟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后的物品4小时内使用不能储存检测方法: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检测法:最可靠的每周一次煮沸消毒法最早应用的方法家庭常用煮沸5-10分钟杀灭细菌繁殖体煮沸15分钟杀灭多数细菌芽孢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金属、搪瓷、玻璃、橡胶)方法:刷洗干净全部没入水中加热煮沸如中途加入物品时间重新计时注意事项:大小相同的容器不可叠放放入的总物品不超过容量的3/4预先打开盖子空腔灌满水玻璃器皿金属搪瓷冷水放入橡胶用纱布包好水沸放入海拔每增加300米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去污防锈!碳酸氢钠加入水中配成1-2%浓度即可,沸点达到105度及时应用 4小时内未使用需重新消毒低温蒸汽消毒法用于不耐热的物品1 内镜塑料制品(温度73-80度之间持续10-15分钟)2 乳类酒类消毒——巴氏消毒法流通蒸汽消毒法餐饮具便器的消毒100度的水蒸气 15-30分钟杀灭细菌繁殖体B 辐射消毒法日光暴晒床垫、被服、书籍直射阳光下暴晒6小时紫外线消毒法C波波长范围是200-275nm杀菌作用最强的波段为 250-275nm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液体的消毒方法:空气消毒:每10㎡用一盏30W的灯,时间大于30分钟物品表面消毒:消毒灯悬吊照射,有效距离25-60CM,20-30分钟液体消毒水层厚度小于2CM紫外线灯管消毒的注意事项保持灯管的清洁:每两周一次、无水乙醇纱布擦拭温度20-40度湿度40-60%时间从灯亮5-7分钟后开始计时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需要更换灯管加强防护,直接照射人眼30分钟会导致眼炎,皮炎定期检测灭菌效果臭氧消毒法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和物品表面的消毒浓度不超过0.2mg/g消毒时,人员必须离开。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清洁、消毒、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一个重要环节。

消毒、灭菌的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利用物理因子杀灭微生物的方法。

包括热力消毒灭菌、辐射消毒、空气净化、超声波消毒和微波消毒等。

1.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

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干热消毒灭菌]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

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

(1)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因对物品的破坏性大,故应用范围有限。

(2)干烤法,分为1、电热烤箱:利用烤箱的热空气消毒灭菌。

烤箱通电加热后的空气在一定空间不断对流,产生均一效应的热空气直接穿透物体。

热空气消毒灭菌法适用于玻璃器皿、瓷器以及明胶海棉、液体石腊、各种粉剂、软膏等。

灭菌后待箱内温度降至50-40℃以下才能开启柜门,以防炸裂。

2、微波消毒:微波是一种高频电磁波,其杀菌的作用原理,一为热效应,所及之处产生分子内部剧烈运动,使物体里外湿度迅速升高;一为综合效应,诸如化学效应、电磁共振效应和场致力效应。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的消毒,用微波灭菌手术器械包、微生物实验室用品等亦有报告。

微波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性,其热效应可损伤睾丸、眼睛晶状体等,长时间照射还可致神经功能紊乱。

使用时可设置不透微波的金属屏障或戴特制防护眼境等。

[湿热消毒灭菌] 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低、时间短。

分为:(1)煮沸法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胞。

此法适用于不怕潮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

经煮沸灭菌的物品。

“无菌”有效期不超过6小时。

(2)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器装置严密,输入蒸汽不外逸,温度随蒸汽压力增高而升高,当压力增至103-206kPa时,湿度可达121.3-13 2℃。

有关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的叙述

有关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的叙述

常用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随着人们对健康卫生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消毒灭菌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消毒灭菌的目的是杀死或去除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微生物,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及其主要杀菌机制。

一、物理消毒灭菌方法1. 高温消毒:高温消毒是指将物品放入高温环境中,通过高温杀死微生物。

高温消毒的主要机制是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脂肪等结构,使其失去生命活力。

常见的高温消毒方法包括蒸汽消毒、干热消毒和沸水消毒。

2.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指利用紫外线照射物品,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的主要机制是破坏微生物的DNA分子,使其失去繁殖能力。

常见的紫外线消毒方法包括紫外线灯消毒和紫外线箱消毒。

二、化学消毒灭菌方法1. 氯化物消毒:氯化物消毒是指使用含氯化合物的消毒剂对物品进行消毒。

氯化物消毒的主要机制是氯离子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使其失去生命活力。

常见的氯化物消毒剂包括漂白粉、次氯酸钠等。

2. 过氧化氢消毒:过氧化氢消毒是指使用过氧化氢溶液对物品进行消毒。

过氧化氢消毒的主要机制是过氧化氢可以氧化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使其失去生命活力。

常见的过氧化氢消毒剂包括过氧化氢溶液、氧化亚银等。

三、生物消毒灭菌方法1. 生物消毒:生物消毒是指使用一些生物制剂对物品进行消毒。

生物消毒的主要机制是利用生物制剂中的微生物或酶类分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使其失去生命活力。

常见的生物消毒剂包括酶类消毒剂、微生物消毒剂等。

2. 离子消毒:离子消毒是指使用离子化合物对物品进行消毒。

离子消毒的主要机制是离子能够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膜,使其失去生命活力。

常见的离子消毒剂包括银离子消毒剂、氢氧化铜等。

总之,消毒灭菌是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措施。

在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物品和场合选择合适的消毒灭菌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消毒灭菌效果。

5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5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5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是指使用物理特征(温度、湿度、光照、压力等)
来杀灭病菌,净化环境的方法。

物理消毒手段有很多种,下面介绍五
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消毒灭菌。

热消毒是把适当的温度加以控制,在一定的时
间内杀死病菌的方法。

生活中有很多热消毒方法,如烤、烧、熬、卤、煮等。

热消毒灭菌对对抗病菌效果很好,但温度不能太高,以免损害
物质本身。

2、光线灭菌法。

在室内我们常用的是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是一
种高能物理波,可以穿透物体表层细胞膜,分解和氧化细菌,从而达
到灭菌的目的。

3、压力消毒灭菌。

压力消毒是把物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加压
或者是因压缩到较高的压力状态,来得到消毒的作用,从而得到灭菌
的效果。

4、干消毒灭菌。

指的是将物品放在50~60摄氏度、湿度室内,
放置一段时间内杀菌的方法。

干消毒灭菌比较方便,可以消毒木器、
布艺等,广泛用于家具、家电杀菌消毒使用。

5、高压水灭菌法。

是把高压的纯净水分散在物体表面消毒的一
种方法。

高压水灭菌法有温效应,高压水灭菌消毒有杀菌作用,同时
也可以从外面洗去各种污染物,是当前使用最多的一种消毒灭菌方法
之一。

以上就是五种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各有其特点,又能有效灭菌,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种比较无害的灭菌方式,物理消毒灭
菌方法被大量使用,极大地减少了有害物质及有毒物质的污染,提高
了社会生活质量。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和化学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1. 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干热法:燃烧法和干烤法(1)燃烧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1 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或无条件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2 方法:①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20秒②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湿热法:煮沸消毒法和压力蒸汽灭菌法(1)煮沸消毒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从水煮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60分钟才可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度,即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除防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侵入在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节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2)压力蒸汽灭菌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压力蒸汽灭法可分为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法、快速压力蒸汽灭菌法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1.灭菌原理:重力置换原理,利用蒸汽在灭菌器内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口挤出,使灭菌器内完全为饱和蒸汽,蒸汽接触物品后释放出潜伏热使物品达到灭菌。

2.性能特点:压力蒸汽灭菌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灭菌效果可靠,适合于耐湿、耐热物品的灭菌。

是目前医院中最常用、有效的灭菌方法之一。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常用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
一、物理方法
1.干热灭菌法:利用高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一般在160℃下持续1-2小
时,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芽孢等。

此方法常用于玻璃器皿、金属器具等物品的灭菌。

2.湿热灭菌法:利用高温湿度的蒸汽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通常在121℃下
持续30分钟,也可以杀灭一切微生物。

此方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物品,如塑料、橡胶、玻璃器皿等。

3.过滤法:通过物理手段将微生物从空气中或液体中分离出来,主要用于空
气或液体中微生物的分离和去除。

二、化学方法
1.化学药剂灭菌法:利用化学药剂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常用的化学药剂有
甲醛、乙醇、次氯酸钠等。

此方法适用于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

2.熏蒸法:将具有杀灭作用的化学气体导入密闭的空间,使其杀灭空间内的
微生物。

此方法常用于仓库、车厢等场所的消毒。

三、生物方法
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某些微生物本身具有的杀灭或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作用,如乳酸菌、霉菌等。

这些微生物可以分泌某些抗菌物质,对其他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生物方法常用于食品保存、生物防治等领域。

四、辐射方法
辐射方法主要包括紫外线照射和臭氧照射等方法,这些方法主要利用紫外线和臭氧具有杀菌作用,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生长起到抑制作用。

辐射方法常用于表面消毒、空气消毒等方面。

以上就是消毒和灭菌常用方法的简要介绍,不同的方法具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

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法随着疾病传播的日益严重,消毒灭菌的保健措施变得越来越重要。

物理消毒灭菌法是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之一,相比其他消毒灭菌方法,它能够快速且有效地消灭不同种类的病毒和细菌。

本文将深入探讨最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并详细解释其原理和使用。

1. 高压蒸汽灭菌高压蒸汽灭菌也被称为自动消毒灭菌器,是一种有效的冷灭菌方法。

它使用压力和高温蒸汽来清除细菌、病毒和真菌。

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医院、实验室、药房、牙科诊所等医疗场所和实验室。

它的操作简单,有效性高、速度快、成本低,而且能够杀灭任何致病微生物。

2. 紫外线灭菌紫外线灭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通常用于杀死空气中和表面上的细菌、病毒和真菌。

光谱范围在200~300nm之间的紫外线能够破坏微生物细胞膜,从而杀死病原体。

该方法可以有效消灭不少于90%的表面的病原体,但在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效果会有所降低。

3. 高温与压力灭菌高温与压力灭菌是消毒灭菌的最理想选择,因为它能够彻底去除各种细菌和病毒。

该方法使用水、蒸汽和高温来消灭微生物。

一般而言,高温和压力在20分钟内会杀死绝大部分的病原菌,而在30分钟内会完全杀死细菌和病毒,使其不再具有传染性。

4. 螺旋灭菌螺旋灭菌是一种通过迅速旋转来产生高温和高压条件的消毒灭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无菌器中的微生物会被快速的杀死。

这种方法特别适用于消除液体中的细菌和病毒,并且长时间使用后,该方法的效果也是非常稳定的。

5. 循环水系统消毒循环水系统消毒适合于纯水系统的清洗和消毒。

使用高压可消毒的纯水,能够有效杀灭不同种类的细菌、病毒和微生物。

这种方法清洗过程简单,成本低,可以有效避免各种水质污染。

6. 固体消毒剂固体消毒剂包括氧化性物质和消毒光子杀菌等,是一种方便简便的杀菌方法。

例如,多氯联二嗪(DCBA)可以快速有效地消毒表面和器械。

但是,使用消毒剂还需要考虑消毒成分,有些消毒剂可能会留下有毒残留物,那么就需要合理选择。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适用范围:1.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2.急用的金属器械和搪瓷类物品焚烧法方法:1.焚烧2.搪瓷容器倒入少量95%以上的干热灭菌法乙醇点燃金属类在火焰上烧灼20S注意事项:1远离易燃易爆品适用范围:高温下不变质、不损坏、不蒸发的物品方法:消毒温度120-140℃10-20min干烤法灭菌180℃20-30min热力消毒灭菌法适用范围:耐湿、耐高温的物品方法:煮沸消毒的物品应该刷洗干净,放入煮沸容器全部被水浸没,水沸开始计时,消毒时间湿热消毒法5-10min。

(多数细菌芽胞15min,破伤风杆菌芽孢煮沸60min,肉毒杆菌芽孢3h)消毒法必要时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的浓度,增强杀菌、去污防锈注意事项:1.保证物品各方面与水接触2.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好,冷水放入3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好,入水沸后放入4.海拔每增高300m,消毒时间延长2min适用范围:耐高温、耐高压、耐潮湿的物品用法: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化纤衣服不能用此法)压力蒸汽注意事项:1.灭菌器械洗净晾干,包装或放入容器中,灭菌法包装不宜过大,过紧,以免影响蒸汽透入2.各包之间留有空隙,布类物品放于金属、搪瓷类物品之上3.容器盛放消毒物品时,应将容器上小孔打开,以利蒸汽透入达到消毒效果适用范围:床垫、毛毯、衣服、书籍等物品日光暴晒法用法:日光的热、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有一定的消毒作用(暴晒6h,每隔两小时翻动一次)适用范围:杀灭杆菌、病毒、真菌、细菌繁殖体、芽孢等多种微生物方法:1.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时间30-60min2.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时间20-30min,灯亮后5-7min开始计时紫外线灯管消毒法注意事项:1.一周两次用95%的乙醇擦拭光照法 2.照射时人离开房间,必要时戴防护镜、身体用被单遮挡。

紫外线照射时,适宜温度为20-40℃,适宜湿度是40%-60%适用范围:空气消毒、医院污水和诊疗用水的消毒、物品表面消毒等用法:通过臭氧灭菌灯的照射,将空气中的氧转化成高纯度的臭氧,依靠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杀菌臭氧灭菌灯消毒法注意事项:1.大气中臭氧允许浓度为≤0.2mg/m³2.臭氧具有强氧化性,使橡胶类物品老化,织物漂白褪色等3.消毒时人员离开,待消毒结束后20-30min方可进入电离辐射灭菌法使用范围广泛。

简述物理消毒灭菌法

简述物理消毒灭菌法

简述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是通过物理力学方式对目标物进行杀灭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常用的物理消毒灭菌法包括:
1. 高温灭菌:利用高温来杀灭细菌和病毒。

常见方法包括热水消毒、蒸汽消毒、烘烤等。

高温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蛋白质和核酸结构,导致其死亡。

2. 紫外线消毒:利用紫外线的辐射杀灭细菌和病毒。

紫外线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核酸结构,造成遗传物质的损伤,从而达到杀菌的目的。

常见的紫外线消毒设备包括紫外线灯。

3. 滤过除菌:利用过滤器过滤的方式去除细菌和病毒。

通过选择合适大小的过滤器孔径,能够过滤掉大部分的微生物。

4. 辐射灭菌:利用电离辐射(如γ射线、X射线)或非电离辐射(如电子束)对物体进行辐射处理,使细菌和病毒失去生物活性。

这种方法常用于医疗器械以及药品的灭菌。

物理消毒灭菌法相对较安全,不会产生有毒残留物。

但是,不同的物理消毒灭菌法对不同的细菌和病毒有不同的杀灭效果,且对目标物质的材质和形状有一定要求。

同时,物理消毒灭菌法可能对目标物造成一定的损伤,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要求选择合适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2.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250-270nm(253.7 nm最适宜)从灯亮5-7分钟开始计时。

室内安装紫外线灯数量为平均每立方米不少于1.5w.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②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照射时间20-30分钟。

3)注意事项: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度,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有效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2次,发现有污洉应随时擦拭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带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及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⑤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⑦定期做空气培养检测消毒效果(3)臭氧灭菌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1)用途: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的消毒。

2)方法:使用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房间,消毒结束后30分钟方可进入。

(4)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消毒,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精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5) 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

常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

物理消毒灭菌知识点总结

物理消毒灭菌知识点总结

物理消毒灭菌知识点总结一、物理消毒灭菌的原理1. 高温消毒灭菌:高温消毒灭菌利用高温杀灭微生物,细菌、真菌和病毒都会因高温而死亡。

高温消毒有湿热和干热两种方法,湿热消毒通常使用蒸汽或沸水,而干热消毒则是通过烘烤。

2. 低温消毒灭菌:低温消毒灭菌通常使用化学品或辐射能源,如紫外线等。

低温消毒主要适用于对温度敏感的物品,如医疗器械。

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指使用紫外线杀灭微生物,紫外线能破坏细菌和病毒的DNA,从而杀死它们。

紫外线消毒适用于空气、水和物体表面的消毒。

4. 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通过物理过滤将微生物隔离在过滤器中,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过滤消毒主要适用于水和气体的消毒。

5. 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是利用辐射能源如γ射线或X射线对物体进行消毒。

辐射能破坏微生物的DNA或细胞膜,从而杀死微生物。

以上是物理消毒灭菌的主要原理,不同的原理适用于不同的场景和物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二、常见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1. 蒸汽消毒:蒸汽消毒是利用水蒸气对物体进行消毒,其原理是高温和湿度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蒸汽消毒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器皿的消毒,能够杀灭各种微生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消毒方法。

2. 热空气消毒:热空气消毒是利用干热对物体进行消毒,其原理是高温对微生物的杀灭作用。

热空气消毒通常用于对干燥热稳定的物体进行消毒,如培养皿和试管等。

3. 紫外线消毒:紫外线消毒是利用紫外线杀灭微生物,其原理是紫外线破坏微生物的DNA 和蛋白质,从而杀死微生物。

紫外线消毒通常用于对空气、水和物体表面进行消毒。

4. 过滤消毒:过滤消毒是通过物理过滤将微生物隔离在过滤器中,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过滤消毒通常用于对水和气体进行消毒。

5. 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是利用辐射能源对物体进行消毒,其原理是辐射能破坏微生物的DNA或细胞膜,从而杀死微生物。

辐射消毒通常用于对食品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以上是常见的物理消毒灭菌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物品,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能够更有效地杀灭微生物。

物理消毒灭菌法总结

物理消毒灭菌法总结
1.物品洗净擦干,打开轴节或盖,放入水中,空腔导管现在腔内灌水。
2.物品不宜放置过多,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叠。
3.根据被消毒物品的性质确定其放入水中的时间:玻璃类应冷水放入,橡胶类在沸水后放入。
4.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的浓度,可提高沸点达105℃
5.水的沸点受气压的影响,一般海拔增高300米,消毒时间延长2分钟。
5.用湿布包裹物品或在微波炉内放一杯水可提高消毒效果。
6.微波辐射对人体有害,在医院内有60米的缓冲距离要求。
机械灭菌法
可大大减少物体表面微生物数量,减少受感染的机会。
常用的方法有流动水冲洗、戴口罩、空气或液体的过滤。
该法不能将病原微生物完全除掉或彻底杀灭,且对体积特小的微生物,如立克次体和病毒无效。
6.煮沸计时,从水沸后开始,中途加入物品,则从再次水沸后重新计时。
7、煮沸时应将锅盖盖严,消毒后应将物品及时取出,放入无菌容器内。
8、纤维胃镜不适于煮沸消毒。
热力消毒灭菌法
湿热法
巴氏
消毒法
常用于碗盆及搪瓷用品的消毒
将水或蒸汽加热至60~80℃,消毒10~15min,能有效的杀死各种细菌繁殖体和一般细菌。
7.被灭菌物品待干燥后才能取出备用。
8.定期监测灭菌效果。
预真空
1、抽冷空气,形成2.0~2.6kPa的负压2、导入蒸汽,压力可达205.9kPa,温度高达132℃,需5~10分钟
脉动真空
多次抽真空
快速
温度可达132℃
低温蒸气
消毒
用于不耐高热的物品,如内镜、塑料制品和麻醉面罩等的消毒
将蒸汽输入预先抽空的压力蒸汽灭菌锅内,井控制其温度在73~80℃,持续10~15分钟进行消毒。
利用微波炉进行灭菌消毒,掌握好方法很重要。微波炉消毒,可适用于耐高温的餐具、乳胶乳头、玻璃奶瓶、药杯、毛巾、纱布、玩具等,操作要按微波炉使用要求。

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

消毒灭菌的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种细菌
的侵袭,尤其是在公共场所,消毒灭菌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一项工作。

针对不同的场所,消毒灭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下面就来分步骤阐述
一下几种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就是利用物理因素进行消毒。

主要有高温灭菌、紫外
线灭菌和过滤灭菌三种方法。

1.高温灭菌:采用汽化灭菌器或蒸杀器,将物品放在其中,加热至121℃,高压下加热杀死细菌。

2.紫外线灭菌:在物品表面对准紫外线灯照射,使紫外线直接作用于
细胞内,让细菌死亡。

3.过滤灭菌:将物品过滤,可分别采用煮沸、蒸发、超声波等方法破
坏细菌。

二、化学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是利用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来进行消毒的方法。

这些
药剂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并杀死其中的微生物。

一般有酒精、碘、高锰酸钾等化学药剂,但也要注意剂量和浓度,否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三、辐射消毒法
辐射消毒法就是利用放射性物质来杀灭细菌。

比如对于医院的污
染物、人员、医疗器械等进行消毒,就可以采用辐射消毒法。

采用X
射线或γ射线进行消毒,能够彻底杀灭单细胞菌,消毒效果好,但是
在操作时也极具危险,必须遵守相应的安全措施。

在进行消毒灭菌的时候,要注意不同的消毒方法对不同的细菌有
不同的杀灭效果。

同时,卫生和个人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细菌滋生的
一个很好的方法,只要认真做好消毒准备和卫生防护,就能够有效避
免细菌繁殖带来的危害。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

物理消毒灭菌法物理消毒灭菌法主要分为热力消毒灭菌法、辐射消毒法、微波消毒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过滤除菌法。

一、热力消毒灭菌法(一)干热法导热慢,所需的温度较高,时间较长。

1.燃烧法(1)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物品,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感染的敷料等;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且无条件用其他方法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2)方法:①金属器械在火焰上烧灼20秒;②搪瓷类容器倒入少量95%乙醇,慢慢转动点火燃烧至熄灭。

2.干烤法(1)用途:油剂、粉剂、玻璃器皿、金属制品、陶瓷制品等。

(2)方法:①消毒:箱温120~140℃,时间10~20分钟;②灭菌:箱温160℃,时间2小时;箱温170℃,时间1小时;箱温180℃,时间30分钟。

(二)湿热法导热快,穿透力强,所需温度较低,时间较短。

1.煮沸消毒法(1)用途: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2)方法:①刷洗干净;②全部浸没;③加热煮沸。

水沸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细菌繁殖体,15分钟可杀灭多数细菌芽胞;加入碳酸氢钠,配成1%~2%溶液,可增强杀菌作用、去污防锈。

(3)注意事项:①物品全浸没:盖子打开,轴结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容器不重叠;②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中途加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2.压力蒸汽灭菌法应用最广、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1)用途:各种器械、敷料、搪瓷类、玻璃制品、橡胶类、某些药品、溶液、细菌培养基等。

(2)方法: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①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压力达103~137kPa,温度达121~126℃,保持20~30分钟,可达到灭菌效果;关闭热源,打开排气阀,待压力降至“0”时,可慢慢打开盖子,取出物品。

切忌突然打开盖子。

②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空间较大,可一次灭菌大量物品。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消毒和灭菌的方法消毒和灭菌是防止病菌传播和感染的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它们可以杀死、去除或抑制病原体的繁殖。

在医院、实验室和食品加工等领域,消毒和灭菌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下面分步骤介绍消毒和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方法1.干热消毒:是指用高温(160℃~170℃)烘烤物品,使其表面和内部的微生物死亡。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灭菌器、高温干燥箱等。

2.紫外线消毒:是指利用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进行损伤和杀死。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房间内部、水龙头、医疗器械等。

3.离子辐射消毒:是指利用高能离子对微生物进行杀死。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医疗器械、食品杀虫等。

二、化学消毒方法1.漂白剂:主要成分是氯化合物,对于细菌和病毒有强烈的杀菌作用。

2.酒精:主要成分是乙醇和异丙醇等有机物,对于表面的微生物具有杀菌作用。

3.高锰酸钾溶液:主要成分是高锰酸钾,对于消毒、杀菌和去污有较好的效果。

三、物理灭菌方法1.蒸汽灭菌: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对器具、纺织品等进行灭菌。

常见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器。

2.热空气灭菌:用高温热空气进行物品表面和内部微生物的灭菌。

常见的设备是高温干燥箱。

四、化学灭菌方法1.气体灭菌:利用各种氧化剂和气体进行灭菌,如乙烯氧化物、过氧乙酸等。

2.化学消毒剂:既可以作为消毒剂,也可以作为灭菌剂,如二氧化氯、过氧化氢等。

总之,不同场合需要使用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保证环境、设备、物品等的卫生安全。

同时,不同的消毒和灭菌方法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例如温度、时间、浓度等因素需要严格把控。

为了保证生命安全和卫生健康,我们必须重视消毒和灭菌,做好预防和控制工作。

物理灭菌的方法

物理灭菌的方法

物理灭菌的方法物理灭菌是指利用物理因素来杀死微生物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温、高压、紫外线辐射、化学灭菌等。

这些方法都可以有效地杀死微生物,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灭菌效果和安全。

正文:1. 高温高温是最常用的物理灭菌方法之一。

将物品加热到高温可以杀死微生物,例如高温消毒柜、消毒锅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温只能杀死表面的微生物,不能杀死内部的微生物,因此需要对物品进行反复加热和冷却,以确保彻底杀死微生物。

此外,高温也容易导致物品变形和损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小心谨慎。

2. 高压高压灭菌是另一种物理灭菌方法。

将物品放入高压灭菌器中,高压可以杀死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压灭菌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温度控制,因此需要根据物品的大小、形状和材质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高压灭菌时间和温度。

此外,高压灭菌也容易导致物品变形和损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小心谨慎。

3. 紫外线辐射紫外线辐射也是一种物理灭菌方法。

将物品暴露在紫外线下可以杀死微生物,例如紫外线消毒柜、紫外线灯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紫外线辐射只能杀死表面的微生物,不能杀死内部的微生物,因此需要对物品进行反复照射,以确保彻底杀死微生物。

此外,紫外线辐射也可能会导致物品褪色和损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小心谨慎。

4. 化学灭菌化学灭菌是利用化学物质来杀死微生物的方法。

例如,80%的酒精、氢氧化钠等都可以杀死微生物。

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灭菌需要严格控制杀菌时间和浓度,否则可能会产生毒性后果。

此外,化学灭菌也可能会导致物品的化学变化和损坏,因此在使用时需要小心谨慎。

拓展:物理灭菌方法可以有效地杀死微生物,但在使用中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灭菌效果和安全。

例如:1. 选择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来杀死微生物。

高温、高压和化学灭菌都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彻底杀死微生物。

2. 对物品进行反复加热和冷却,以确保彻底杀死微生物。

高温只能杀死表面的微生物,不能杀死内部的微生物,因此需要对物品进行反复加热和冷却,以确保彻底杀死微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利用热力作用破坏微生物的蛋白质、核酸、细胞壁、细胞膜,导致其死亡,可分为干热法和湿热法。

(1)燃烧法:属于干热法,是一种简单、迅速、彻底的灭菌方法。

1)用途:①无保留价值的污染物品②金属器械及搪瓷类物品急用,或无条件消毒时,锐利刀剪除外,以免锋刃变钝。

2)方法:①金属器械可在火焰上烧20秒②搪瓷类容器可倒入少量95%乙醇
(2)干烤法:利用特制的烤箱,热力通过空气对流和介质传导进行灭菌,效果可靠。

(3)煮沸消毒法:属于湿热法,用于耐湿、耐高温的搪瓷、金属、玻璃,橡胶类物品,不能用于外科手术器械的灭菌。

从水煮开始计时,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15分钟可将多数细菌芽胞杀灭,如破伤风杆菌芽胞需煮60分钟才可杀灭,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成浓度为1%-2%的溶液时,沸点可达105度,即可增强杀菌作用,又可去除防锈。

注意事项:①物品需全部侵入在水中,物品盖子打开,轴节打开,空腔导管预先灌水,各种大小及形状相同的容器不能重叠②玻璃类物品需用纱布包裹,并在冷水或温水中放入③橡胶类物品需用纱布包好,水沸后放入④如中途加入其它物品,需等再次水沸后开始计时⑤高原地区气压低,沸点低,需适当延长煮沸时间,一般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时间延长2分钟。

(4)压力蒸汽灭菌法:属于湿热法,是一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效果最为可靠的首选灭菌方法
2.光照消毒法(又称辐射消毒)主要是通过紫外线的杀菌作用,使菌体蛋白发生光解、变性,导致细菌死亡。

(1)日光暴晒法:利用日光的热、干燥、紫外线的作用来杀菌,将床垫、毛毯、书籍、衣服等放在阳光下直射,暴晒6小时可达到消毒效果,中间要定时翻动。

(2)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紫外线属于电磁波辐射,常用于空气、物品表面的消毒,杀菌最强的波长范围250-270nm从灯亮5-7分钟开始计时。

①空气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20-30分钟②物品消毒:有效距离不超过25-60cm,照射时间20-30分钟。

3)注意事项:①保持室内清洁、干燥,室内温度20-40度,相对湿度40%-60%时,紫外线消毒最为宜
②保持紫外线灯管清洁,一般每2周用无水乙醇擦拭1次,发现有污洉应随时擦拭③保护眼睛和皮肤:紫外线对眼睛和皮肤有刺激作用,易引起眼炎、皮炎且臭氧对人体不利,因此一般不在有人的环境中使用,必须使用时应带防护镜,穿防护衣,或用被单遮盖肢体④紫外线穿透力较差,消毒时物品应摊开或挂起,且定时翻动及保证各表面均受到直接照射⑤如需再次开启,应间隔3-4分钟⑥定期检测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一般每隔3-6个月1次,或建立登记卡,使用时间超过1000小时应予以更换⑦定期做空气培养检测消毒效果
(3)臭氧灭菌消毒法:利用臭氧强大的氧化作用进行杀菌。

1)用途:主要用于空气、医院污水、诊疗用水、物品表面的消毒。

2)方法:使用时应关闭门窗,人员离开房间,消毒结束后30分钟方可进入。

3.电离辐射灭菌法(又称冷灭菌)适用于不耐热的物品消毒,如橡胶、塑料、高分子聚合物(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等)、紧密医疗仪器、生物医学制品、节育用具及金属等。

4.微波消毒灭菌法微波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病毒、细菌芽胞、真菌孢子等各种微生物。

常用于食品、餐具的处理,化验单据、票证的消毒,医疗药品、耐热非金属材料及器械的消毒灭菌。

不能用于金属物品的消毒。

化学消毒灭菌法
化学消毒灭菌法是利用液体或气体的化学药物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细菌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代谢障碍而死亡,或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其通透性,导致细胞膜破裂、溶解,以达到消毒灭菌的目的。

1.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1)待消毒的物品的物品须先洗净、擦干
(2)根据不同物品的性能及各种微生物的特性,选择恰当的消毒剂。

(3)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使用方法及消毒时间
(4)消毒液中一般不放置纱布、棉花等物,以免因吸附消毒剂而降低消毒效力。

(5)消毒物品应全部侵没在消毒液内,器械的轴节应打开,套盖应掀开,管腔挂满消毒液。

(6)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气体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应待气体散发后,以免残留消毒剂刺激组织。

(7)消毒剂应定期检测,调整浓度,进行更换,易挥发的要加盖。

2.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1)浸泡法:常用于耐湿、不耐热的物品,如锐利器械、精密器材等的消毒
(2)擦拭法: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的消毒。

(3)喷雾法:常用于桌椅、墙壁、地面等物品表面的消毒。

(4)熏蒸法:常用于空气和不耐湿、不耐高温物品的消毒。

空气消毒:常用的消毒剂有2%过氧乙酸、纯乳酸、食醋
物品消毒:常用于甲醛消毒箱进行。

(5)环氧乙烷气体密闭消毒灭菌法:穿透力强,是高效广谱杀菌作用,为灭菌剂
3.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1)高效类消毒剂能杀灭芽胞
①碘酊:2%碘酊,不能用于粘膜的消毒
②过氧乙酸:使用方法有浸泡法、喷雾法、熏蒸法。

0.2%溶液用于手的消毒,浸泡2分钟,5%溶液用于餐具消毒,浸泡30-60分钟;1%-2%溶液用于室内空气消毒;1%溶液由于体表消毒,浸泡30分钟。

使用中须注意:现用现配;高浓度有腐蚀性、刺激性;放阴凉处,以免爆炸。

③2%戊二醛:用于浸泡器械及内镜等,消毒30-60分钟,灭菌要10h。

④含氯消毒剂有漂白粉。

(2)中效类消毒剂杀灭杀菌繁殖体、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①乙醇:70%乙醇用于皮肤消毒、浸泡器械。

不能用于粘膜及创面消毒。

②碘伏:5%碘伏用于皮肤粘膜消毒。

(3)低效消毒剂不能杀灭芽胞和部分细菌、病毒(如苯扎溴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