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园林中传统诗词的体现
小议诗词歌赋对中国园林艺术意境的影响
小议诗词歌赋对中国园林艺术意境的影响【摘要】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与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有着紧密的联系,园林意境中有对诗词歌赋的引用与升华,也有对诗词歌赋的改造与变化,同时也有借鉴诗词歌赋的结构形式,它们之间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发展过程中不断交融,形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共通。
【关键词】园林意境诗词意境园林艺术1 在园林艺术中借鉴诗词歌赋的境界与场景表达意境1.1 园林艺术中借鉴诗词歌赋的内容与场景中国古典园林中,很多园林会去借鉴诗词歌赋的内容,甚至在园林中摹写诗词歌赋的场景。
在这种借鉴中,陶渊明《归去来辞》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云无心以出岫…扶孤松而盘桓”、“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等等,实际上就是园林的写照;可以说,陶渊明在写自己居住的环境,以抒发自己的情感,但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一种园林意境的参考与借鉴。
谢灵运的《山居赋》为汉代一大赋,虽已残缺,但其对于园林的影响在中国诗文中应该说是占有重要地位的;整个赋可以认为是一个山水游记,以描写田庄的山水自然景物为主,又时时表现出作者身居其中的游乐情趣。
这种对景物环境描写的诗词歌赋在后世还有很多,它们或多或少影响了中国文人的园林审美观。
1.2 园林艺术中引用诗词歌赋的内容在中国园林本身的命名上,有很多就是借鉴诗词歌赋而成。
如扬州何园最初名为“寄啸山庄”,取自陶渊明诗“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明崇祯四年,王心一得到拙政园东部园地,重新构筑,名其园为“归田园居”,取自陶渊明诗《归田园居·卷一》:“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扬州耦园的“耦”字出自《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苏州沧浪亭中的“沧浪”出自屈原”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的诗句。
这种运用使中国园林艺术的诗词歌赋的意境无处不在。
1.3 景点命名上使用诗词歌赋的境界中国古典园林景点命名使用诗词境界的也很多,如苏州留园的汲古得绠处来源于韩愈的《秋怀》诗:“归愚识夷涂,汲古得修绠。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摘要:中国古典园林集山水之精萃,融大自然之秀丽,透诗画之妙境,抒人物之情志,其内涵之精深,应该说是世界一绝。
中国古典诗歌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浓缩和概括,它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
在其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诗情画意;意境追求;等美学特征中,无一不与中国传统的诗词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中国园林;中国诗词以崇尚自然的思想出发,通过林泉丘壑、模拟自然风光发展出的自然式山水园林可谓之是中国传统美学的典范。
中国古典园林就是声与色、光与影、自然与人造空间统一的整体艺术,而其中之意境恰如移步换景,又不喧嚣、缛繁,总可以随观者找到自己心中的一片天地。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内涵的核心,也是古典园林的精神之魂,有意境才能形成“寓情以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诗情画意”。
意境理论在中国古典园林和古代诗画中由来已久,自秦汉时期至魏晋南北朝,当时的文艺思潮是崇尚自然、师法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山水诗、园林诗、山水画开始流行,受诗画意境概念、理论和思想的影响,园林创作的思想内涵随之发生转变,园林意境概念和理论由此萌生,并逐渐成为造园的核心理念,文士园林与山水园林诗一起代表当时新的文化潮流。
所以中国园林发展一开始就被中国古典诗歌注入构思、规划、设计、施工不可或缺的思想工具。
1.园林中的“诗情”点景、楹联以最凝炼的词、字点出景点的环境特征、景观境界,给人以无穷的回味和美感。
而楹联以它理辩的声词,工整的的对仗,明快的节奏,饱满的韵律,精造的内涵,使人荡漾于无限。
正如红楼梦中写道:“若干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就比如留园中部“涵碧山房”右侧有一去处题名“恰航”,取自杜甫诗“野航恰受两三人”的诗句。
“恰航”三面环设吴王靠,前方山池相映,波光潋滟,宛如舟行水中,“恰航”的含义是此等高雅处只好知己二三同坐,“古来圣贤皆寂寞”能与我为友的不过二三人罢了,表达了园主孤高的心态。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
浅谈古诗文与中国园林摘要: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
在中国五千年文化土壤上孕育出来的园林艺术,同中国文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本文旨在通过古诗文之与中国园林盘根错节的关系,来阐述中国文化对于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造园;园林艺术;意境“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中华民族历来是最具诗意的民族。
诗言志,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寄情山水,啸傲烟霞,留下无数千古传诵的诗篇佳作。
清风明月,山水之间,此为天造,人类不动一分一毫,已是惊鸿之美;而诗词歌赋、纸扇瑶琴,此为人造,同样具有鬼斧神工之美。
含蓄内敛、诗情画意的中国园林,亦是独具古典美、东方美的人造之物,它从不大开大合显山露水,却无时无刻不流露着造园者的文人意境。
明代著名书画家董其昌曾说过:“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
而意境,是中国园林的灵魂所在。
根本而言,园林是人们所创造的理想世界。
真实世间难以获得的理想,乃至梦想,在此一方小小天地中得以寄托、追求和实现。
正如“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水,便自有濠濮间想也”。
园林的最高理想境界,西方人那里是天堂的伊甸园,中国人这里则是现世的山水间。
中国园林历史悠久,“园林”一词早在晋代张翰《杂诗》“暮春和气生,白日照园林”中就出现了,但是古代没有专业园林家,园林大多出自文人雅仕,立意构思多来自于诗词歌赋。
园名、匾额、楹联是意境最具象的载体;而造园的一系列艺术手法及布局立意便是意境之于园林的一种抽象的表现形式。
1 园名、匾额、楹联1.1 园名《红楼梦》中说“偌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也觉寥落无趣,任有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
书中论古今,字间含大千。
园名虽片辞数语着墨不多,却能将万千气象及造园意境含蓄地表达给游者,对园景欣赏有提示和深化的作用,尤其是一些寻常难以注意到的特殊景象,而且因其文学性使得景致营造更加耐人寻味,实为造园家赖以传神的点睛之笔。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诗画意境和文学韵味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景观中的诗画意境和文学韵味涂强(重庆教育学院美术系)摘要: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是一个多元的综合审美艺术。
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双重体现。
是物化了的有深刻内涵的审美意识。
中国古典园林以生动的形态,具体地传达出本民族的精神气质和文化特征。
它的精神内涵与中国的文学、诗歌、书法、绘画、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味争研究。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诗画;文学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园林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有着丰富的主题思想、文化内涵和含蓄的意境。
魏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文人士大夫阶级逃避现实。
寄情于山水。
使私家园林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江南一带的许多私家园林就是在文人、画家的直接参与下设计经营的.这些园林反映他们的气质、情操和审美趣味是必然的。
所以中国江南古典园林与文学诗歌绘画有着与生俱来的联系。
它之所以富于诗情画意的神韵.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文学典籍的支撑,诗画的渗透、点缀、形容。
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园名。
建筑题名,几乎都出自文学典籍或诗歌。
文学、诗歌、绘画的介入,为古典园林的美妙景致,增添深邃悠远的意境,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文学意境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把文学的空灵境界融入到江南古典园林中。
使文学与自然之间,文学与园林、山水之间相互融通.造就了文人士大夫的精神家园。
他们把园林作为寄托心灵的场所。
与园中花草树木、飞鸟野兽、亭台楼阁完全相通、相融。
“恬然怡然,硕然悠然,园人合一,冥视六合”。
人与园林完全融为一体。
这样生活在园林中的文人士大夫就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灵魂的寄托与超越。
使中国江南古典园林在审美观念和情趣上处处都有文学的痕迹。
中国江南古典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人士大夫参与造园,融入了诗、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们的关系错综复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使园林景观有了诗情画意的韵味。
把江南古典园林推向了更高的艺术审美境界。
赋予了极俱东方特色的意境.这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区别与西方园林景观的重要标志。
拙政园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拙政园古典园林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 其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其园林有着非常独到的艺术特色,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拙政园古典园林艺术特色,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拙政园古典园林艺术特色一深邃高雅的意境1. 用诗词典故表达意境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与哲学、美学思想以及伦理道德等在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 一些文化典故常常被造园者引用到园林中来, 以表达他们的理想和情操。
拙政园的小沧浪,其景观意境取自于《孟子·离娄》: “有孺子歌曰: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灌我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灌我足。
”用沧浪之水洗涤冠缨和身体的污垢, 比喻超脱尘世、志趣高洁。
苏州沧浪亭的始建者苏舜钦“除名为民”后,自水竹林木之中, 从风光月影之间, 感悟到人生的真趣, 终于有“仕宦溺人为至深”这样的感叹。
他以“沧浪”之名昭于众人, 借以抒发对官场的厌弃, 表现自己的清高和觉悟之后的畅快。
古代不少名园的主人都有类似的境界。
不难看出,中国古典园林把小桥流水、田园牧歌式的遁世归隐一类的意境作为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2.用比拟、联想来表达意境中国园林景观的诗情画意, 一在园林自身, 一在赏园者的心中。
人与自然在广泛的样态上有某种内在的同形同构,从而可以互相感应交流的关系。
这种关系正是审美的一种心理特点。
受儒家比德思想的影响, 园林中的山水泉石以及植物等都被赋予人的品格, 也是对园林意种表达。
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和“远香堂”的题名, 也是寓意深远。
“留听”与“远香”, 一主听觉一主嗅觉,与此两处观荷的用途并无直接联系。
“留听”取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残荷听雨声”( 李商隐诗集)“远香”则出自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之句。
这两个题名既点出了两处景点的风景特色,又将视觉、听觉、嗅觉沟通在一起, 含蓄地表达了园主洁身自爱、不媚权贵的清高气质, 情景意融于一体。
中国古典诗词与中国园林分析
Ab ta t n t e fl d o u r n n s a e d s n,Eu o e n sy e wi o ta u u l u t a a i g i p e a l s r c :I h i fc r e t a d c p e i e l g r p a t l t u c t a lu l h c r me n n r v i s — i g ,r u tn e l c i g l c l a d n n u t r lc a a t rsi s n s e l g i n ge t o a r e s a d c u a h r c e itc .Th u h r n l z d t e c n o a i n i n n g l e a t o sa ay e h o n t t o o i e e ca sc l a d n .T h r c e i i so e Ch e a d n we e as m p sz d t r me t e a — fCh n s ls i a r e s hec a a t rs c f t i s g r e r lo e ha ie o a o h t g t h n e t n i n f ri . e to o t Ke r s y wo d :Cls ia i  ̄e P e r a sc l Ch n o t y;Ch n s r e i e e Ga d n;a a y i n l ss
中华 民族是 一 个 具 悠 久 历 史 和 文 化 传 统 的 民
深刻 的 内涵 。从一 定程 度上 来说 , 他们 是 中 国园林 风格 和特 色形 成 的主体 。南 北朝 以后 , 士大 夫多 寄
族 。由文化凝聚积淀 的中国古典 园林 , 清幽中见画 意, 细腻 中见诗情 , 平淡 中见蕴藉 , 变化 中见新奇 。 直 以浓 山缩 水 见长 , 以诗情 画 意著 世 。从 其 格局
古典诗词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古典诗词对园林设计的作用作者:彭俊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年第10期园林艺术设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满足休闲游戏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一种艺术环境。
通过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发现古人接受园林艺术文化熏陶后给古诗词带来的影响,结合古诗词的意境与园林设计理念,为营造园林意境找到契合点,探究出一条正确的园林设计理念道路,为园林艺术设计思想传承奠定基础。
通过诗词赋予的灵感,能够表达设计师的人生哲理和情感,营造古典神韵的意境,更好的服务现代人[1]。
意境、空间意识和自然意识是艺术设计的核心,而古典诗词在这三方面与艺术设计不谋而合。
古典诗词和园林同属于中国古代文人精品文化、雅文化、休闲文化的范畴,两者在文化根源以及美学思想特点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2]。
本文将分析古典诗词文化对园林意境、基础摆设、园林艺术的设计产生的影响。
结合古诗词的意境与园林设计理念,为营造园林意境找到契合点,探究出一条正确的园林设计理念道路。
2.园林艺术在诗词中的表现园林山石摆设与古典诗词。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自然式山水园林。
按真山之境将山石堆叠称为山石造景,“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创造理念凝聚着设计者的艺术价值。
更有甚者,还依靠山石的千姿百态表达设计师寄托的情感。
园林中山石造型设计的要求与古典诗词的表现十分相近。
其一,宾主为首。
正如王维所言:“山头不得一样,树头不得一般。
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山之精神。
”此言所指在群山之中,需突山的主峰,要参差错落,高低有致。
山与山之需相互依托,就像诗词中相辅相成的宾主。
再者,显出层次。
层次的重要性在“山不在高,贵在层次;水不在深,妙在曲折”中得到了表现。
山势要显出巍峨壮丽,便要讲求高低起伏。
高远的景象就需讲究前低后高层次分明。
蜿蜒错落的丘陵平岗象征着平远。
最后体现曲折环抱,正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所表达出的境意,要设计出步移景异的园林效果,则要求假山大小相异,开合收放,空间错综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诗词意境探析
虑未来城市生产 、 生活发展的需要 。 中国古典园林常被誉为“ 一首凝 固的诗 , 一 幅立 体 的画” , 这 与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是密不可分 的 , 因此 , 中国古典 园林相较其他园林体系 , 有着独 特的魅力 。 中
典 园林对意境 的追求 , 无一不与诗文相辅相成 : 园林意 境体现诗词的美学范畴 ,而诗词借助语言传达 园林意 境 的人文感受 ;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 中讲究意境 , 而意 境 的有无决定 了诗词成就的高低。营建 中国古典 园林
3 . 1 彰 显 主 题 立意
石、 水体 、 建筑 、 动植物等 园林要素 , 通过设计者 的整理
融合 , 形成一种具有意 向性 的审美 的视 觉表达 , 使游人 凭借个人 的艺术修 养、审美趣 味 、个 人经历等展开联
想, 注入主观情感 , 或触景生情 , 或 托物言志。
园林 意境是造园者借 园林 景观寄托思想 、哲理和 为 自己建造休憩娱乐的场所 ,园林更 是文人骚客 的精 神家园和心灵归宿。 我 国大部分 的园林都 承载着对 “ 意
境” 的追求 , 如皇家园林在意境 的营造上偏重于表现皇 权 和贵族奢华 ,私家园林则 注重表现 自然 山水 的寂静
情 感的一种理想审美境界 。 我 国古典园林 的设计 , 不仅 列 的表现手法实 现视觉 、 听觉 、 嗅觉 , 甚 至触 觉 的人 为
中国古典 园林讲究形意结合 ,造园者们仿 照 自然 风光 , 将一 山一石 、 一草一木 纳入园 内, 古语 云 : “ 一亭
国古典 园林不仅营造 出田园山水 的诗 意 , 而且将 诗歌 、 讲究 的是可游 、 可玩 、 可居 、 可赏 , 而以赏 、 品为最高境 文学 、 绘 画、 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完美综合 一体 。诗歌 界 , 使人寄情 山水 , 孤傲 出世 , 心游 物外不禁境 由心生 , 作 为中国传统文化 的重要载体 ,研究 中国古典 园林 必 营造 出 自己心 中的一种悠然 自 得 与物化相侔 的哲理境
中国古典诗词和园林意境的研究
教育教学jiao yu jiao xue107中国古典诗词和园林意境的研究◎张宁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把绘画、诗歌、建筑、雕刻、花木集于一身。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特点和诗词文字的表达方面,在不同的时期作用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分析园林不同时期的诗词和意境,希望能为当下的园林设计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关键词:诗词;古典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诗词意境一、古诗词意境与园林设计的来源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发展阶段分别为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四个时期。
夏、商、周时期的“台”和“囿”是园林早期的表现形式。
中国古代皇帝打猎娱乐的场所称之为囿。
囿中的建筑称为台。
在中国封建皇权统治下,皇家园林最初占据统治地位,文人、官员退居后,私家园林逐步兴起。
(一)建筑与诗词——秦汉时期的园林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
其中以建筑为主,如长乐宫、阿房宫等,它们大多采用自然发展模式。
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的特点主要有两点,一是保留了“囿”的狩猎功能,园林范围非常广阔,面积可达数百里。
二是建筑组群非常宏伟,宫中有苑、苑中有宫,离宫别馆相望,周阁复道一一相连。
园林以建筑为主,对诗歌的描写主要是基于宫殿的气势和规模。
(二)山水诗、山水画——魏晋园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园林追求时代背景和自然风光相一致,多采用模仿自然的手法去营造环境。
中国古人崇尚自然风光,不仅在诗画中描绘河流、山川,表现园林的自然景观,还参与了园林景观营造技法的创作。
如以隐逸乡村悠闲安逸生活的陶渊明为代表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描绘了园林种植花木、远山、植物配置的自然景观。
(三)写意诗词——唐宋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便是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园林景观的表现特点是,在小区域内表现自然景观,追求诗意的园林环境,形成写意的园林景观。
王维是写意诗人的代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他在园林和诗画方面都能表现出意境美“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探究人文美
赏析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情画意,探究人文美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文美的杰作,展现了诗情画意的独特魅力。
园林中融入了自然山水、建筑艺术和文人墨客的创作,形成了一种独具中国特色的景观风格。
首先,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自然山水被精心布局与营造。
青山、湖泊、溪流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园林设计中,营造出山水如画的景象。
这些景观以自然生态为基础,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给人们带来宁静、舒适的感受。
其次,中国古典园林注重建筑艺术的体现。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廊桥流水、假山水榭等建筑,经过精心雕琢和布局,形成了独特的空间结构和视觉效果。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功能性,更是艺术的呈现,通过曲径通幽、错落有致的布局,增添了园林的诗情画意。
同时,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可以感受到文人墨客的影响。
园林常以诗词、书法等艺术形式来展示人文情怀。
例如,在假山上刻有古人的诗词,或者园中设有雅座供文人饮茶作诗,让游客能够亲身感受到文化的沉浸与情趣。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通过精妙的自然山水、建筑艺术和文人墨客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景观。
这些园林不仅令人陶冶情操,还能让人在其中感受到人文美的独特魅力。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与古典园林的相互影响
浅谈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与古典园林的相互影响中国古典诗词绘画与传统古典园林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都源于自然,且高于自然。
作者绝大多数都是文人墨客,普遍有着相似的审美品位和艺术情怀。
中国古典园林也别称为文人园,缘为在其创作和建造中很大程度上运用了文人墨客的思想。
这些诗词绘画与园林在题材的选择和艺术表现上都强调“师法自然”,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的追求和理想境界借物咏志,借景抒情,传达崇尚自然、高雅悠然的情怀。
在意境的创造中,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之境。
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诗词绘画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思想的精神指导核心。
二者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园林的发展,使其达到了一种“诗情画意”的艺术意境。
标签:古典绘画古诗词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意境中国古典绘画概述中国古代绘画是我国漫长文化发展过程中艺术家用绘画的形式描绘和记录的我国古代社会生活的重要方式,简称“中国画”、“国画”。
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要求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做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
在类别上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
其中,以绘画自然风光中的山水画最受人们推崇。
此类画种多为表现自然山川、河流等自然景观为主体对象,同时抒发了作者的广阔胸襟,寄情山川自然的情怀。
在隋唐时期,山水画正式独立,发展成为中国古典绘画中的一幅大型独立绘画。
五代时期,传统山水画绘制逐步趋于成熟,这一时期的画作,构图上多以全景式为主,偏向于表达宏阔的自然景观现象。
而发展到元代,文人画占据了主流,画者将生活意志、理想情操融入到绘画作品中,他们笔墨潇洒、境界旷达,赋予画作“逸”的风韵。
从历史演化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现,也是中国文人思想文化的凝聚,是“天人合一”的体现。
通过各种现实主义或写意手法,将自身的思想情感糅合于绘画中,赋予山水文化一定内涵和审美意向。
中国古诗词概述词,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具有独特的格式韵律。
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描写扬州朴园诗词
描写扬州朴园诗词(原创版)目录一、扬州朴园简介二、朴园的诗词传统三、扬州朴园的诗词作品欣赏四、结语正文一、扬州朴园简介扬州朴园,位于江苏省扬州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园林。
朴园始建于明代,园中有众多著名的景点,如锁绿轩、小蓬莱、听雨舫等,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赏景、题诗作赋。
扬州朴园不仅是一座古典园林,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传承地。
二、朴园的诗词传统扬州朴园的诗词传统可以追溯到明代,那时许多著名的诗人、文学家都曾在园中流连忘返,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诗篇。
清代时,朴园更是成为了扬州八怪的主要活动场所,其中郑燮、金农等文人墨客的诗词作品尤为丰富。
这些诗词作品丰富了朴园的文化内涵,使得朴园成为了一座充满诗意的园林。
三、扬州朴园的诗词作品欣赏在扬州朴园的诗词作品中,我们可以欣赏到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学流派的诗词风格。
以下是几首典型的扬州朴园诗词作品:1.明代诗人吴宽的《朴园春晓》:“春晓月朦胧,花开鸟语中。
水波添别恨,楼阁想遗风。
”此诗描绘了朴园春天的美景,以及作者对古人遗风的向往。
2.清代郑燮的《朴园山房》:“山房近日无人住,竹径萧萧草色新。
只因昨夜一场雨,春色重回旧时匀。
”这首诗以山房为背景,描绘了朴园雨后春色的美景。
3.清代金农的《朴园杂诗》:“高卧江南水乡里,万壑千岩总不知。
自觉心头无俗事,此间风景已消痴。
”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自己超脱俗世、寄情山水的志趣。
四、结语扬州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瑰宝,更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传承地。
通过对扬州朴园诗词的研究,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诗词艺术的执着追求。
不同时期的中国诗词文化与古典园林意境探究
水西庄的复建及文化传承有所帮助,让这盛世庄园以已崭新的姿态再次屹立于繁盛的天津,重塑天津历史文化的丰碑。
(收稿:2017-04-12)[1]张绍祖.天津历史文化的坐标———水西庄[J].城市,1993,01:31-32.[2]席丽莎.“众流归海下津门,揽胜名区萃一园”———天津查氏水西庄园林复建研究[J].城市发展研究,2016,01:9-12.[3]叶修成.清代天津水西庄考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4:44-50.[4]陈玉兰,项姝珍.天津查氏水西庄诗人群的文化心态及雅集内涵[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06-112.[5]项姝珍.天津查氏水西庄文献活动略论[J].图书馆学刊,2015,08:123-125.[6]项姝珍.天津查氏水西庄雅集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7]王小恒.论津门查氏的遭际、心态及其水西庄的营建———以查为仁为中心[J].图书与情报,2013,05:140-144.[8]周云,宗绍强,李莹.近村近郭水西庄曲院掩映通修廊———记天津市历史名园水西庄[J].中国园林,2006,12:69-71.[9]张兵,王小恒.天津查氏水西庄与清代雍、乾之际文坛走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42-49.[10]孙爱霞.水西庄文学成就之于水西庄重建的意义[J].中国地名,2013,11:76-77.[11]张亦弛.从文人纪事题咏看康雍乾时期天津盐商私家园林的转折[J].中国园林,2013,06:87-91.[12]孙爱霞.津门风雅水西遗———《癸酉展重阳水西庄酬唱集》研究[J].理论界,2009,06:128-130.[13]曹磊,席丽莎.京南花月无双地,蓟北繁华第一城———记天津历史名园查氏水西庄[J].新建筑,2014,04:154-157.[14]张文琴.天津查氏水西庄善本古籍叙录[J].图书馆学刊,2009,10:89-91.[15]张文琴.天津查氏水西庄文献考述[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9,09:81-83.[16]宋春兰.中华名园与文化遗产保护———由天津水西庄遗址及其管理委员会想到的[J].文物世界,2008,03:70-71.[17]刘尚恒.天津查氏水西庄研究文录[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1-128.赵佳丽,河北承德,汉族,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设计。
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诗词意境——以留园明瑟楼为例
2020年第2期现代园艺建筑经常被称赞具有诗歌艺术之美,具有诗词的悠远意境。
中国古代诗词主要是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以及山水田园风光从而抒发思想感情,这一类诗词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能够体现绝妙空间意境,展现了极高艺术水准。
作为中国古典园林代表的苏州园林建筑就是古典诗词意境的极致体现。
1建筑的诗词意境诗词意境主要体现为使人身心受到沉浸感染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指诗歌艺术所表现的情景交融从而意义深远。
诗词意境在建筑的表现主要是指在建筑环境下,以建筑空间的营造手法为前提条件,通过借鉴古代诗词空间意境的手法提高建筑空间的观赏性以及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诗歌意境表现的艺术效果主要通过修辞手法、结构技巧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途径展现。
2苏州留园明瑟楼的诗词意境明瑟楼楼体置于留园中心池上,周边青枫围绕,整体风格明净而清幽,命名源自古诗:“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负且俯[1]明瑟楼整体体量不大,是一座单向卷棚歇山顶结构[2],外观奇特精巧的双层小楼,其位于留园中心水池南侧,东北面临水,西侧紧挨涵碧山房主厅。
明瑟楼外形半为歇山半为硬山的独特构造,与紧密相邻的涵碧山房硬山顶[3]外形全然不同,却能既协调又融合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了留园中部的主体建筑,这充分体现出苏州古典园林建筑布局灵活及造型多样的特色。
该建筑楼体高3.07m,上层屋檐高度为2.18m,楼宽4.45m,分为二开间,一为正间[4],一为落翼[5],于建筑楼面两步柱间设承重部分,然后在步柱与廊柱间设置廊川,不仅能互相联接起来,而且起到与承重相同的作用。
该建筑楼内没有设置登临二楼的楼梯,而是由北面堆叠的假山湖石作为踏步阶梯登楼。
明瑟楼底层主要结构为廊柱支撑,其外檐三面均未设墙以及门窗,下部分设置半墙,半墙之上为美人靠[6],二楼只有北面的两扇长窗以供游客出入,其余三面[7]留园明瑟楼的诗词意境具体体现在抑扬变化的表现手法、衬托与虚实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照应的结构技巧上。
中国古典园林的诗词鉴赏
中国古典园林的诗词鉴赏我的家乡在农村,而尤其令我喜爱且魂系梦牵的是那红墙小院。
且不提农村那古朴的小桥流水,也不提那引人入胜的青松苍柏,也不提那黑油油的广阔的土地,以及常见的一年四季富于变化的荷塘,单是这红墙小院,就极富诗情画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古典园林的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古典园林的诗词篇一《渭川田家》唐·王维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归园田居·其一》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积雨辋川庄作》唐·王维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游山西村》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山中》唐·王维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春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老盆初熟杜茅柴,携向田头祭社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青浦镇 ·
• 曲水园在青浦镇城中东路东端,初建 于清乾隆十年,当时是城隍庙的灵苑。 原是城隍庙的附属园林(邑庙灵园)。 最初称灵园。 嘉庆三年 ,改名 “曲水园”,取“曲水流觞”之意。 与上海市内的豫园、南翔古漪园、嘉 曲水园 定秋霞圃、松江醉白池其名,是上海 五大园林之一。
• 圆明园“坦坦荡时愉悦坦荡的 心态。
藕园——吾爱亭
• 取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中“众鸟欣所托,吾亦爱 吾庐。”之意。反映了陶渊明省净冲淡的艺术风格和别树一帜的 生活情趣。园主借以写志,亭小巧玲珑,四周花木茂盛,湖石点 缀其间,环境幽静。
故宫有一条明显的主轴线,主轴 线上又有一个明显的中心,这个 中心也是皇帝权利的象征
• 故宫中心和轴线的思想与君 臣民的礼制观是一致的。在 皇家园林的规划、布局中, 这体现了尊王攘夷、皇权至 上的封建礼制思想。
醉翁亭
• 醉翁亭坐落在安徽滁 州市西南琅琊山麓, 是全国四大名亭之 首,• 徽省著名古迹 安 之一 。醉翁亭小巧独 特,具有江南亭台特 色。它紧靠峻峭的山 壁,飞檐凌空挑出。
谢谢欣赏!
全部由人工开凿,湖区中 心有如意洲、月色江声和 环碧三个岛屿堤岛分隔 湖面形成中国古代吉祥物 “如意”、“灵芝”的形 状使湖中三岛的形象构 成一棵“如意灵芝”树 为“一池三山”的传统湖 岛模式增添了新的意境。 与昆明湖和北海烟波浩荡 的大水面相比避暑山庄 湖区堤岛错落有序。
留园·小蓬莱
三潭映月· 小瀛洲
沧浪亭
• 宋代著名诗人苏舜钦 以四万贯钱买下废园, 进行修筑,傍水造亭, 因感于“沧浪之水清 兮,可以濯吾缨;沧 浪之水浊兮,可以濯 吾足”,题名“沧浪 亭”,自号沧浪翁, 并作《沧浪亭记》。
寄畅园
• 取王羲之《答许椽》 诗:“取欢仁智乐, 寄畅山水阴”句中的 “寄畅”两字名园。
• 中唐时期,禅宗美学的兴 起,将审美与艺术主体的 内心体验、直觉感情等的 作用,提到极高的地位, 使之得以深化,并把禅宗 思想融入中国园林的创作 中,从而将园林空间的 “画境”升华到“意境”。 这在一定的思想深度上构 筑园林中以小见大、咫尺 山林的园林空间。
豫园·绮藻堂
• 以“水波如绮,藻彩 纷披”而名。堂内装 潢美观,别具一格。 堂檐下有100个不同字 体的木雕“寿”字, 成为“百寿图”,这 体现了传统的民族特 色。
清代所建的颐和园就借用了玉泉山和玉 峰塔的景致来丰富颐和园的目的。
苏州拙政园的宜两亭也是禅宗美学以小 见大的成功体现
承德避暑山庄
古典园林中传统诗词的体现
拙政园· 倚玉轩 -- “倚楹碧玉万竿长”, “蕉 “月光穿竹翠玲珑” 家 听雨轩的竹、荷、芭蕉 “听雨入秋竹”, 叶半黄荷叶碧,两
秋雨一家声”
爱晚亭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陶然亭
“更待菊黄家酿熟 共君一醉一陶然”
何园· 寄啸山庄
· 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 俗称“何园”。因主人附 庸风雅,从陶渊明“倚南 窗以寄傲”、“登东皋以 舒啸”取意,为“寄啸山 庄”。
• 前面提到的避暑山庄“一池三山”的湖岛模 式及受其影响的苏州留园的“小蓬莱”,杭 州三潭映月景区的“小瀛洲”等体现了道家 思想中的自然观,在意境上表现为崇尚自然、 逍遥虚静、无为顺应、朴质贵清、淡泊自由、 浪漫飘逸,即一种超脱世外的避世与隐逸的 心态,幻想飘飘欲仙、来去自由、长生不老 的求仙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