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和应对

合集下载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机遇,掌握未来职场发展趋势!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机遇,掌握未来职场发展趋势!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机遇,掌握未来职场发展趋势!1. 引言1.1 概述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全球范围内席卷而来。

这一次工业革命由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驱动,将极大地改变现代职场的面貌。

在这个快节奏、高度竞争的时代背景下,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场的影响以及机遇变得尤为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探讨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职场的影响与机遇,以及如何应对未来职场发展趋势。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简要介绍文章内容和目标。

接下来,我们将从定义与特点、工作方式的变革与挑战、新技术带来的职场机遇与发展方向以及结论与展望未来职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潜在机遇和挑战,并提供一些个人应对策略和建议。

通过对该话题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我们希望读者能够掌握未来职场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为自己的职业规划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我们应该积极适应新技术和新工作方式,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并培养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从而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抓住机遇,实现个人与职业的成功与成长。

2.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定义与特点:2.1 技术驱动力量: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指在数字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的推动下,全球范围内实现各行各业的全面变革。

这一革命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并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新兴技术。

不同于前几次工业革命,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数字化和互联互通的方式将整个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信息和知识可以更快速地传播和共享。

2.2 数字化与智能化:第四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点是数字化和智能化。

企业和组织采用数字技术来处理和管理数据,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进行复杂决策。

这些技术使得生产过程更高效、资源利用更加精确,并且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会。

同时,智能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自动驾驶汽车到机器人助手,再到医疗保健和金融服务等。

2.3 全球影响力及范围:第四次工业革命具有全球性的影响力和广泛的范围。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

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与机遇第一章:前言自1760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业变革,从机械化、电气化到自动化,每一次革命都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如今,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之中,这不仅将对传统产业和经济模式产生深刻影响,也将为人类创造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及发展趋势第四次工业革命被定义为数字技术革命,其核心技术包括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

这些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交流和创新方式。

在这一大背景下,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成为了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新趋势。

比如,在制造业,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正在逐渐取代传统制造模式,从而实现生产的高效、可控和优化。

第三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挑战尽管数字技术带来的创新和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多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的挑战是技术落地难度大,共享资源缺乏,这意味着数字化转型不光是需要智力的神经网络,还需要数以亿计的人力物力来完成这些系统的建设。

此外,能源、环境等问题也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中的难题。

虽然数字技术能够完善城市化布局、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但如果过度消耗资源,这一革命也可能带来新的环境问题。

第四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相对应的是机遇,数字技术革命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它促成了全球范围内的互联互通,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互信和社会文化融合。

同时,数字化的技术可以带来人类社会的质的飞跃,这意味着人类生产、消费、交流等各方面的方式和效率将会得到极大提高。

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革命正在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个人及企业的数据交换可达到无限的柔性生产,众多行业已经以更加开放的态度迎接新技术的到来,甚至自行开展相关服务,并且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回馈。

第五章:总结第四次工业革命是数字技术革命,其带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工业进步,它涵盖了多个领域,从社会、经济到文化等各方面,均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和重塑。

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特征、挑战及其对策

新一轮产业与技术革命的特征、挑战及其对策

网络 、工业 机器 人将 成 为最活 跃 的行
业, 一 批新 兴 产 业 将 成 为 新 的经 济 增 长
术、 高端 电池 、 能 源材料 、 生 物制 造 、 新

代微 电子研发 、 高 端 机 器 人 等 方 面 加 强科 技 攻 关 ; 欧 盟把 纳米科 技 、 微 电 子 和纳米 电子 、 光 电学 、 先 进 材 料 和 生 物
( 3 ) 产 业 边 界模 糊 化 。
业与技术革命 中 , 知识 产权创造 和保护 成 为推动 技术 创新 和产 业 良性 发展 的
重要保障。 2 . 机 遇 和挑 战
人 类历 史 上每 一次 工业 革命 的发
生 均 源 于 科 学 发 现 和 技 术 创 新 的 重 大
新一 轮 产业 与技 术革 命 正悄 悄 向 人们 走来 ,给我 国转 变经济发展方 式 、 建设创新型 国家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一 是 ,有 利于 培育 和催 生新 的经 济增 长 点 。随着新 一轮 产业 与技 术革命 的到
侵 权 行 为 将 会 增 多 。 因此 , 在 新 一 轮 产
规模化生产 的重要性下 降 , 生产者要更 多贴 近市场和消费者 。同时 , 生产方式 由刚性 转 向柔性 , 即以重新 组合 、 重 复 利用 制造子系统等方 式 , 实现整个制造 系统的快速组装 和调 试 , 使 其具备较 强 的包容性 、灵活性 和突 出的生产 能力 , 从 而能适应大规模定制生产 。
线获取 生产 所需要 的各类 协作服务 , 从
极; 信 息化与 工业 化 的深 度融 合 , 制 造 业 与服务 业在产 业
链上重组和聚集 , 也 将 形 成 新 的产 业 业 态 ,带 动 经 济 发 展 。二 是 , 有 利 于 加 快 实 施 创 新 驱 动 发 展 战 略 。新 能 源 、 新

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

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

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以机器代替人力、以工厂生产代替手工业生产为特征,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经济和技术格局。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迅速发展,经济起飞,科技突破,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然而,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并非一帆风顺,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探讨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

一、经济方向1. 制造业的迅猛发展工业革命使得制造业快速发展起来,使用机器生产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

大规模的工厂出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增长,带动了就业,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2. 技术创新的加速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的突破和创新。

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为工业化进程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技术的不断进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推动了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3.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是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

私人资本积累,市场竞争,资本的流动性,都是工业革命背后的经济特征。

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对工业革命起到了推动和引导作用,使得工业革命的发展方向更加明确。

二、社会方向1.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革命使得大量农民和手工业者离开了农村和家庭作坊,涌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的规模和人口迅速增长。

城市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

2. 劳动条件的恶化工业革命初期,工厂工人的劳动条件非常恶劣。

长时间、高强度的劳动,低工资,糟糕的工作环境,严重侵犯了工人的权益。

工人不得不接受艰苦的工作条件,长期以来这是工业革命的一个令人担忧的方向。

3. 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工业革命的发展也导致了社会阶层分化的加剧。

富人和工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

这种分化不仅在经济上表现明显,也在社会地位、教育机会等方面造成了严重的不平等。

三、环境方向1. 资源的过度消耗工业革命的发展导致了对资源的过度消耗。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详细提纲)一、概念(一)四次工业革命概述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涵1.核心➢CPS(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

CPS 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围)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

由于CPS 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

但是国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 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智能工厂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

社会变革挑战与机遇的时代

社会变革挑战与机遇的时代

社会变革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在当今社会,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以及社会结构的不断演变,我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挑战与机遇。

本文将探讨这个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变革,以及我们应对变革的方式。

一、科技变革科技变革是社会变革中最显著的方面之一。

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结构。

例如,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人们的交流更加便捷。

同时,新兴的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工作方式和经济格局。

然而,科技变革也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工业革命时代的机械化曾经导致大量劳动力失业,而现在,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兴起,我们再次面临着技术对劳动力的冲击。

因此,我们需要努力提升自身的技能,适应这个新的时代。

二、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另一个重要的社会变革因素。

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扩大和资本的跨境流动,各国的经济紧密相连。

这种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扩大了市场,促进了经济发展。

然而,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一方面,全球化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一些人陷入贫困。

另一方面,全球化加剧了资源的竞争,可能引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致力于建设一个公平、包容的全球经济体系,关注贫困人口的权益,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沟通。

三、社会结构的演变社会结构的演变也是社会变革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社会结构与价值观正在被快速改变。

以前,家庭是人们最重要的依靠和支持,而现在,独居和单身家庭的数量逐渐增加。

同时,性别角色和社会地位的变化也在挑战传统的社会结构。

这种社会结构的变革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职业,但同时也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不确定性。

例如,女性赢得了更多的教育和职业机会,但也需要面对职业与家庭之间的平衡。

对于社会结构的演变,我们需要更加包容与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我们应该推动性别平等、家庭和职业的平衡,并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支持。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详细提纲)一、概念(一)四次工业革命概述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涵1.核心CPS(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内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

CPS 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

由于CPS 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内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

但是国内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 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智能工厂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传统制造业革新与挑战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传统制造业革新与挑战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传统制造业革新与挑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正深刻影响着传统制造业。

这一革命涉及到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传统制造业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和挑战。

首先,第四次工业革命加速了传统制造业的数字化转型。

传统制造业通常采用人工操作和传统的生产方式,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制造业正朝着数字化转型的方向前进。

通过数字化技术,制造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过程可视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数字化转型还有助于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优化和协同,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升级。

自动化技术一直是制造业转型的关键驱动力之一,但第四次工业革命为自动化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

机器人技术的飞速进步使得制造企业可以大规模地引入机器人来进行生产和装配操作,减少对人工劳动的依赖。

自动化的实施提高了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灵活性,缩短了产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人力成本。

此外,自动化还有助于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第三,第四次工业革命催生了智能制造的兴起。

智能制造是将传感器、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于制造过程中,实现生产系统的智能化和自主化。

通过集成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制造企业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生产数据,预测和预防故障,提高生产效率和稳定性。

此外,智能制造还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个性化生产,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

智能制造的兴起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也为传统制造业提供了更加灵活和智能化的生产方式。

然而,第四次工业革命也给传统制造业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升级需要制造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和设备投入,这对于一些中小型制造企业来说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缺乏足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可能阻碍它们实施新技术和新模式。

其次,传统制造业在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过程中还面临着人员短缺和技能不匹配的问题。

(完整word版)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完整word版)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新工业革命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互联网的推动下,信息化和工业化的交织日益紧密,使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运用等新的信息化技术的威力初显,人工智能、数字制造、工业机器人等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突破,市场逐步成熟,全球经济正处于新工业革命的开端。

另一方面,加之人类面临空前的全球能源与资源危机、全球生态与环境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危机的多重挑战,使全球工业发展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革,由此引发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绿色工业革命,一系列生产函数发生从自然要素投入为特征,到以绿色要素投入为特征的跃迁,并普及至整个社会。

一、工业4.0直指新工业革命回顾人类工业的发展史,18世纪中期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

“工业1.0”是蒸汽机时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实现了生产过程机械化;“工业2.0”是电气化时代,电力的广泛运用促进了生产流水线的出现;“工业3.0”是信息化时代,实现了生产工程的自动化。

目前全球经济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开端,而新工业革命—“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

马云曾说,很多人没搞清楚电脑是什么时,互联和移动互联来了;还没搞清楚移动互联,大数据时代来了。

如今,当我们还沉浸在工业自动化的欢愉中时,新工业革命悄然而至。

新工业革命即是指当前面临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而工业4.0在德国乃至世界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因此,在这新的一轮工业时代中,“工业4.0”,直指新工业革命,是新工业革命的核心。

“工业4.0”则是利用基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智能化来促进产业变革的时代。

二、工业4.0的含义1、工业4.0本质是基于“信息物理系统”实现“智能工厂”工业4.0被认为是对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的进一步进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其指代的是在制造领域,将资源、信息、物品和人相互关联的“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

新年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新年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新年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电气时代。

如今,生产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能源技术等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融合突破,将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1. 新的工业革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历史性机遇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信息化为主体。

它与前两次工业革命的本质不同在于对原材料工业的需求不足,在于对知识经济的占用。

结果必然削弱发达国家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含金融),传统制造业赖以生存的服务环境弱化,传统金融的服务对象变革,适应这一现象的过程远远落后于新技术革命的进步速度。

发展中国家在基本建设和服务业建设方面存在的巨大不足,为自身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及服务业提供了缓冲地带。

资本的逐利性驱动发达国家将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所有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躲过新技术革命引发的经济危机提供了历史的机遇。

2.新的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危机必将带来新的工业和服务业秩序如果仅仅把机遇当作发展的重点,而忽略经济危机对完善工业革命的促进作用将是短视的和有害的。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找到适应新工业体系的服务业道路而不是其他。

从这点看,我们必须从欧美的危机中吸取经验教训,及早参与应对和变革,那才是我们的福分。

另外,国家之间为了应对危机发生战争的风险在加剧,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面对新工业革命,中国的企业可以说是迎来最大的机遇,因为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也可以说是遭遇最大的挑战,因为当美国等发达国家重新振兴工业的时候,如果自身不加快变革,中国企业长期以来所借助的低成本、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好在同处新工业革命时代前夕,面对全新技术,中国与外国的起跑线没有过远的距离,中国的企业如果能够把握大趋势,适应新的环境,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新工业革命的重大机遇。

对中国企业而言,最要紧的是把产品的技术含量与品质放在首位,不要再满足依靠低成本以及市场的噱头卖掉产品,像苹果还有其他优秀公司那样靠技术创新卖产品才是正道。

智能制造与工业革命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智能制造与工业革命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智能制造与工业革命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制造逐渐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探讨的话题。

智能制造,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计算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手段,将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全方位、全过程信息化的数字化制造方式。

相比传统的生产模式,智能制造具有高效、精准、自动化等特点,而这些优点,也让智能制造成为了工业革命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智能制造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智能制造虽然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首先,智能制造的技术成熟度还不够。

在某些重要的领域,比如说实时监控、智能诊断、自适应控制等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技术积累,从而使得智能制造技术得以不断升级。

其次,智能制造在人才方面也存在着瓶颈。

现在在智能制造领域中具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人才比较稀缺,这意味着需要加强对这些人才的培养,以提高对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和使用。

另外,智能制造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也值得关注。

由于智能制造需要不断将各种数据进行交换和共享,所以在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等方面需要更加注重安全保障问题。

然而,智能制造面临着巨大的机遇。

首先,智能制造能够为企业降低成本和提升效益,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强的竞争力。

其次,智能制造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与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互联互通,增强惠及全社会的内在动力。

这将不仅推动经济发展,还会对整体社会的科技水平和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和前景随着智能制造技术的日益成熟,智能制造的发展路径也将逐步清晰起来。

这里笔者将从技术、网络、政策、管理等方面来阐述。

技术方面:在智能制造技术方面,未来的发展将会更加智能、更加全面、更加普惠。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制造将变得更加先进,可以实现更多以前难以想象的生产流程优化。

网络方面:智能制造需要的是全面、高速的网络支持。

目前,我国网络运营商正在大力推进5G网络的商用,5G网络作为一种较高效率的通信方式,有望帮助智能制造发展助力,使得数据传输更加快速稳定。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概述、挑战机遇及对策建议

第四次工业革命(详细提纲)一、概念(一)四次工业革命概述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可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的结果是机械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经济社会从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转型到了以工业以及机械制造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采用电力驱动产品的大规模生产可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通过零部件生产与产品装配的成功分离,开创了产品批量生产的新模式。

3.第三次工业革命始于20世纪70年代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制造过程不断实现自动化,可称为第三次工业革命。

自此,机器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不仅接管了相当比例的“体力劳动”,还接管了一些“脑力劳动”。

4.第四次工业革命未来10年,基于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CPS)的智能化,将使人类步入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产品全生命周期和全制造流程的数字化以及基于信息通信技术的模块集成,将形成一个高度灵活、个性化、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

(二)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内涵1.核心CPS(Cyber-Physical System)CPS(信息物理系统)包容了与工业相关的智能电网、智能产品、智能(生产)建筑、智能调配和智能物流等内容,它将工厂的所有智能机器、存储系统和生产设施集成在一起建立网络。

CPS 可将所有相关的物理设备(在世界范围内)连接到互联网上,使得物理设备具有计算、通信、精确控制、远程协调和自治等功能。

由于CPS 有互联网支持,它创造出智能产品、智能生产程序与过程,构建起新的智能工厂。

国内已有的“物联网”但远远不是这个“物联网”。

但是国内已有的互联网成果有可能被引用到中国的CPS 中来,腾讯的微信、马云的淘宝、百度的中文搜索都可以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发挥作用。

智能工厂智能工厂能够管理复杂的事物,不容易受到干扰,能够更有效地制造产品。

浅析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与对策

浅析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与对策摘要: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和自身发展需要,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正式提出“工业4.0”的战略规划,以期重振德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工业4.0战略的提出引起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资源要素成本上升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给我国制造业企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关键词:工业4.0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一、中国发展工业4.0的挑战1.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国内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优势逐渐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

但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中国制造业由于人口红利带来的成本优势正在消失。

同时,越南等其他发展中国家也正试图通过全球价值链的分工谋求自身发展,而这些国家往往比中国拥有更为廉价的劳动力,进一步弱化了我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优势。

另外,我们还应看到工业4.0是建立在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一系列高技术基础上的生产过程智能化革命,因此也对劳动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以往能够满足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必然无法适应新的发展趋势,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的进一步上涨。

2.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偏低。

据有关测算,中国制造业总体上的垂直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所有行业的平均垂直化专业水平都超过了20%。

制造业垂直专业化水平高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基本处于低端水平,缺乏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低下,只能停留在进口高技术零部件进行加工的低利润阶段。

3.多数企业对工业4.0的理解存在偏差,急功近利盲目跟风的现象严重。

工业4.0是建立在信息物理系统基础上的,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的全面智能化,是在整个工业体系在完成了生产过程自动化和管理过程信息化的工业3.0之后迈向大规模定制化生产的智能化转型。

在绝大多数中国企业看来,工业4.0就是各种高端自动化设备和ERP、KPI等管理系统的堆砌,甚至有些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企业将工业4.0看作救命稻草,盲目跟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购置昂贵的“自动化设备”来实现所谓的数字化转型,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缺少支持数字化转型的组织架构的构建,缺少为数字化转型项目专设的管理和执行团队,最终将数字化转型流于形式。

工业4.0心得体会

工业4.0心得体会

工业4.0心得体会【篇一:工业4.0:即将来袭的第四次工业革命——读后感】工业4.0作为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的国家战略,在传入中国之后,立马成为舆论的焦点。

国家发改委在8月7日发文公告,将为工业4.0中核心的概念之一——物联网出台重大产业政策,媒体的热度更不在话下,根据百度搜索的结果,现在跟工业4.0相关的搜索页面已经达到800多万,国内知名的信息化平台e-works也制作了非常专业的工业4.0的专题,但对于很多用户,太复杂的信息化专业词汇,反而让很多从事商业的用户,无法真正深刻地理解到工业4.0真正带来的跨革命影响和带来的全新商机。

因此,在众多的工业4.0资料中,挑出一本比较具有系统性、描述更加“平民化”的书对我们全面深刻了解工业4.0意义重大。

由西门子公司工业领域首席执行官(ceo)鲁斯沃撰写,乌尔里希?森德勒主编,费尔达芬工业峰会系统领导2030年的配套材料——《工业4.0:即将袭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这样一本著作。

本书从经济和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工业怎样才能使中欧工业到2030年仍能保持一个成功的全球生产基地的地位。

到2030年,互联网和其他服务联网的系统将使所有行业实现智能化,并取代传统的机械和机电一体化产品。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哪些领域,通过哪些产品和什么样的服务,可以使我们取得成功以及如何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本书试图为这些问题给出一个答案。

每个章节都从非常特殊的角度表达了对工业4.0的独特看法。

所有这些观点综合在一起可以为我们清晰地勾勒出目前工业产业发展所处岔路口的情形。

工业4.0强调“智能工厂”和“智能生产”,其实质是实现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的高度集成,旨在保持德国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优势。

当前,中国制造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受到高端制造业向发达国家回流,低端制造业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的双重挤压,因此,学习和借鉴工业4.0的理念,建设智能工厂,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推动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剂良方。

如何处理和应对未来变化和挑战

如何处理和应对未来变化和挑战

如何处理和应对未来变化和挑战未来,是一个充满变化和未知的时代。

我们迎来了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无人机、人工智能、5G等科技创新不断涌现,改变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如何处理和应对未来变化和挑战,成为了我们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一、拥抱变化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面对未来的变化和挑战,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拥抱变化。

选择适应和利用变化,是走向成功的关键一步。

我们需要主动拥抱变化,接受和利用来自外部的新鲜和创新的资源,以适应未来的挑战。

比如,企业可以采取开放合作的模式,与乃至竞争对手之间进行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或开发新市场;个人可以做到长期学习和技能提升,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就业市场。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变化也是不稳定的,需要保持灵活性和敏感度,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与姿势。

二、创新创造创新是应对未来变化和挑战的关键路径。

创新可以是不同级别的,从改变公司文化、流程和体系到尝试新产品、技术和服务。

进行创新可以激发新思想,颠覆既有惯性和创新和业务模式,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例如,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和电气化带来的科技革命,重新铸造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形态。

现在,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变革再次悄然驾临,我们也应该积极尝试新模式,探索新业务,推动创新发展。

三、牢记人本价值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更加重视效率、速度和规模。

然而和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从人类是如何理解自己、如何有效地管理资源,到如何维护个人和社会的公正和均衡。

在追求效率和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坚持人本价值,避免科技的滞后和失控带来的负面影响。

比如,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能会带来大量的社会和就业问题,这也提示我们要思考人类在科技时代如何更有效地应对群体性问题。

另一个例子是数据隐私问题,互联网大数据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我们需要在数据应用安全和隐私保护上进行更深入地思考和实践。

四、面对不确定性未来是充满不确定性的,人们无法预知未来时代的趋势和走向。

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兴治理挑战

如何应对第四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兴治理挑战

刘笑上海市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研究中心研究员以互联网产业化、工业智能化、工业一体化为代表运输业拥有其所需的创新和灵活的框架。

(2)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提出改革意见。

例如,委员会与英国数据和人工智能治理方面的权威性机构“数据理论与创新中心”(the Centre for Data Ethics and Innovation)进行共同合作,就加强和改善数据与人工智能监管、总结最佳监管实践,以及解决当前监管的潜在缺陷等议题提出详细的专家建议。

资金先行:设立监管先锋基金监管者先锋基金于2018年至2020年试行,使用政府财政资金帮助监管机构跟上技术创新的步伐,并推动新产品、新服务与新模式的出现。

一是支持技术前沿领域走向市场。

监管者先锋基金在15项监管者主导的计划中投资1000万英镑,支持自动驾驶、AI主导的医疗诊断等新兴技术快速进入市场。

二是支持监管服务咨询项目。

除了支持前沿技术领域外,监管者先锋基金也支持专业的监管咨询服务项目。

例如,监管者先锋基金正在支持由律师监管局主导的法律研究项目,旨在探讨如何以数据驱动的方式,为欠发达的法律服务市场内的中小型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支持。

治理先行:形成社会治理的全新局面治理主体多元化是技术治理的应有之意,必须要形成社会治理的全新局面。

创新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监管系统应该将这种风险控制在公众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一是在起草法律时兼顾利益相关者,并清楚阐明如何在立法中考虑公众意见。

针对具有深远影响的技术领域以及存在复杂伦理或者道德的情况,监管委员会需要充分提高公众对创新监管的参与度,邀请更多的公众参与塑造政府对监管框架的思考。

例如,在线粒体替代治疗公众对话中,邀请值得信赖的公众通过研讨会、公众调查、公开会议等多种方式发表观点,最终形成了社会普遍支持的方案,得以在监管框架下开展线粒体替代疗法。

二是邀请公众共同监管技术创新。

由决策者、监管机构以及公众共同组建技术监管团体,构建平等的对话体系,形成超越技术领域、面向公众的咨询方式。

新技术与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

新技术与新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新技术的发展始终是不断推动着世界进步的主要因素。

从工业革命初期开始,各种新技术的出现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如今,在新技术如云的信息时代,人们期待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将会创造怎样的世界,而这其中所涉及到的机遇与挑战亦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机遇一一驱动经济发展在新技术如此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机遇的本质就是技术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增长和劳动力率的提高。

各种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加密货币——都将为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较低的成本以及高效的生产管理。

以工业自动化为例,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从业人员被人工智能取代。

自动化的生产线不仅意味着人们在更短的时间内更高效的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更意味着人工智能能够自主地运用大数据,去分析以前所未有的方式。

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将能够更好地help维护和预测制造设备的维修和更新。

类似地,智能家居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会在建筑、能源管理和城市规划方面开启新的机遇。

挑战一一转变道德和社会价值观而且,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普及度的不断扩大,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挑战与风险。

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人类的议程有可能因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而转变,例如在公共安全、个人隐私、劳动力的替代等方面。

因此,我们的道德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予以调整,尤其是在开发适用于智能机器人和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工具和技术等高科技实践时,必须尽可能考虑到潜在的社会风险和适用层面。

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候,隐私问题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尽管大数据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收集大量个人用户的数据仍然会引起隐私权相关问题。

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时,人们需要做出适当的权衡,谨慎处理用户数据,以保护用户的隐私。

对于劳动力的替代,这是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

虽然自动化汽车生产线将减少大量生产线上的人力,但这一方案也会面临着潜在的社会问题,如如何让留下的人力能够适应新的技术工艺和生产过程,如何使其成为全新生产方式的新流程。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近年来,全球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业变革,这就是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以及人们对智能化的追求,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对于这场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我在阅读相关资料后有了深刻的感受和思考。

首先,这场革命的主要推动力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

通过互联网的普及和全球范围内的数字化转型,我们正处于一个高度互联的世界。

无论是人与人的沟通,还是人与机器的交互,都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例如,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和即时通讯工具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而无需受时空限制。

同时,智能手机和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使得我们可以远程控制家居设备、预约出租车、点餐等,大大提升了生活的便利程度。

其次,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对社会经济结构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随着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作岗位正在被机器和算法取代。

许多重复性、低技能的工作正在减少,而对技术、创新和创造力的需求则不断增加。

这也意味着,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与时俱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要积极投资于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为新经济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然而,新时代的工业革命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首先,数字化世界的发展给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了新的风险。

网络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频频发生,挑战着我们对网络安全的保护能力。

其次,随着机器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我们也面临着与AI系统的相互协作和竞争。

技术的进步带来了便利,但也对传统行业造成了冲击,大量传统工作岗位面临被取代的风险。

此外,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也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工业革命带来的高能耗、高排放等问题,需要我们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能够相辅相成。

对于未来的发展,我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充满了期待。

我相信,通过科技的力量,我们能够解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和应对作者:刘春长关兵时间:2012-09-24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电气时代”。

如今,生产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能源技术等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融合突破,将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一、新工业革命正处于关键的启动时期(一)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化催生工业革命关于“新工业革命”的提法在前些年就已经不新鲜,之前有“信息化浪潮”、“信息革命”以及“新能源革命”等流行概念。

事实上,这些概念与提法,大多数是一些政策主张或趋势预测,并非是对正在发生事实的客观描述或科学总结。

关于工业革命,我们应该明确两个认识:首先,科技革命并不能等同于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

“信息革命”以及“新能源革命”只是表明若干科技领域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或面临重大突破。

只有科技进步和创新带来的产业化,推动了全球工业发生生产方式的革命和全球社会发生生活方式的革命,我们才能够说全球进入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新时代。

其次,工业革命作为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一个渐进的制度变迁的结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然经历孕育、兴起和成熟等几个阶段,其主导产业的技术路线和发展路径有一个探索、确立和扩散的演化过程。

(二)当前新工业革命兴起的主要有利因素首先,从新工业革命的需求方面来看,各主要经济体在采纳新科技并推动其产业化来抢占新一轮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方面态度积极,制度条件好。

金融危机使得发达国家重新审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通过发展高端制造业实现向制造业的复兴是发达经济体的必然选择。

而新兴经济体随着资源能源的紧缺、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其发展也遇到了日益凸显的瓶颈制约,制造业的竞争力难以进一步提高。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真正要解决全球经济的深层次问题,实现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都需要推动形成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其次,从新工业革命的供给基础来看,近20年、30年全球社会取得技术进步,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奠定了比较好的产业化基础。

当前蓬勃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科技,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形成产业能力和规模市场,从而为产业变革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工业革命的本质是一场深刻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

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电气时代”。

如今,生产材料、制造工艺以及绿色能源技术等一系列重大关联技术的融合突破,将使整个工业生产体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

从制度变迁的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结合来看,虽然还不能明确说“新工业革命”已经全面到来,但可以说科技革命推动新一场工业革命正处于关键的启动时期。

二、新工业革命将引发生产方式的“巨变”(一)未来引领新工业革命的主要科技创新在未来的新工业革命中,我们认为,新能源、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领域技术进步以及其融合发展,将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变革中发挥关键的作用和产生重大的影响:一是以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3D打印等智能制造技术;三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能源互联网技术;四是碳纤维、石墨烯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五是遗传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

综合来看,推动这次新工业革命的科技创新其本质可以归结为智能制造、能源互联、数字服务和新材料复合化等几大特征。

(二)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认为,未来的制造业将向全球制造、柔性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和服务性制造转变,生产方式也将出现相应的重大转变。

一是制造网络化。

在未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通过互联网的协同制造,在新的数字化生产技术的促进下,将创造虚拟的产业集群,从而使可以称为社会化生产的新制造方式成为可能,导致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跨国企业通过网络将产品价值链分解到不同国家的配套协作企业,产品生产过程由全球范围内多个企业高效、快捷合作完成,企业间以网络方式跨越边界与环境建立紧密联系。

二是制造智能化。

整个生产过程由新型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机器人、自动化成套生产线组成,制造系统由过去的能量驱动型向现代信息驱动型转变。

未来的工厂将由智能软件操纵,计算机可以在虚拟环境中模仿生产系统并生产产品。

三是制造柔性化。

由于采用了新材料、全新的生产工艺、易操作的机器人,以及在线制造协作服务的普及,工业产品的设计及其更改的成本将大幅降低,以可重构制造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制造系统以重排、重复利用和更新系统组态或子系统的方式,使得企业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时改变生产工序和工艺,灵活的生产多种产品,实现全局动态最优化、总体高效益和过程高柔性,进而赢得竞争优势。

四是制造绿色化。

3D打印等快速成型制造将使公司可以进行本地化生产,并根据需求的变化快速做出反应,而不用预备大量库存。

产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资源利用率最高,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优化。

五是制造服务化。

生产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转向提供具有丰富服务内涵的产品和服务,直至为顾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同时,发明和制造过程充分整合,使制造业和信息高科技等智能行业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其实质是基于制造的服务和面向服务的制造的融合。

在新的工业革命中,新的生产方式很有可能既突破低成本的大规模流水性生产模式,也区别于高成本的个性化定制,从而将在差异化产品和生产成本之间取得有效平衡。

三、新工业革命对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我国工业的可能影响首先,第三次工业革命将重塑国家间比较优势,有助于发达国家重塑全球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体系。

目前,发达国家在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占据显著优势,例如美国在页岩油气开采技术、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复杂触摸屏技术等领域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主要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重点是对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

随着推动新工业革命先导技术的产业化进入快速发展期,高成本国家通过更灵活、更经济的新制造装备生产更具个性化的、更高附加值的产品,未来在制造领域的实力对比将重新向发达国家倾斜。

而发展中国家在制造业产出方面追赶发达国家的速度将较第一个十年显著放慢。

这会影响到全球产业的地域布局,进而导致全球产业格局出现大重组。

其次,由于我国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的不断上升,来自发达国家高端压制和发展中国家低端承接的“双向挤压”对我国工业构成严峻挑战。

一方面,发达国家凭借领先的基础研究能力、强大的高新技术和创新优势,率先抢占先进制造业制高点,加紧从技术、标准、规则和市场等方面设置门槛,使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的难度增大;另一方面,发达国家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投资及税收优惠政策,吸引高端制造企业回归,我国通过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来获取高科技跨国公司技术溢出的机会将越来越难。

如果未来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快速成熟,将大大降低包括资金、劳动力、以及包装和配送等其他环节投入的各项生产成本,大规模生产的装配线和完善的供应链、规模经济的重要性将趋于下降,我国工业可能面临在低端环节的既有比较优势丧失之忧。

如果我们不能在技术创新进步和制度效率提升方面取得大突破,那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优势将被逐渐削弱。

四、如何迎接新工业革命对我国的挑战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的来临对我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我国工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要建设现代工业强国,成功应对新工业革命的挑战,必须要有四大创新来驱动和支撑:一是观念的创新。

我国在改革开放30年工业增长迅速,成就显著,但是付出的代价也极大。

不仅仅是环境的代价,更多的还要看到观念、行为方式、企业家精神方面付出的代价。

现在我们发展经济的观念是求大求快,规模要大,事情要快,工业体系没有向上的创新力,实行的是以模仿、跟随为主的平推式工业化,工业技术积累较少,也没有建立起现代的先进的工业文明。

如果观念不创新,第三次工业革命对我们更多的是挑战而不是机遇。

二是制度的创新。

在我国工业发展低成本优势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才能提升我国工业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政府应及时进行转型,积极转变政府角色,不断优化政府职能,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努力,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现有科研资源,形成工业共性技术的国家研究开发体系。

应加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推进工业强国进程。

三是科技的创新。

科技创新是中国工业能否真正“后来居上”的关键因素。

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不断加强对新技术和新能源研发的扶持力度,积极推动新技术和新能源的广泛应用。

应突破支撑制造业“数字化”的关键技术,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做好技术准备。

应不断加快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把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途径,通过自主创新力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四是教育的创新。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新技术的竞争,而本质上更是人才的竞争。

新的工业革命技术需要大批的创新型人才。

而当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方式难以适应这样的需求。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是当务之急,只有我们的教育体系能够解答“钱学森之问”、能够培养出一批能够适应即将到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创新型人才,我国建设工业强国的梦想才能变为现实。

(作者单位:工信部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