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学者看张爱玲名人关于张爱玲的散评

合集下载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

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张爱玲,是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感染了无数读者。

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人物一直是她笔下的重要角色,她们或娇艳妩媚,或坚韧独立,或优雅贵气,或激情澎湃,塑造出了一幅精彩绝伦的女性世界。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不再仅仅是男性的附庸,而是有着独特的思想和情感世界,她们的形象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精神和女性意识。

本文将从《小团圆》、《金锁记》和《色戒》三部代表作品中,浅谈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人物,探讨她们的形象塑造及其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来看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情感上的表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展现出细腻而深刻的情感世界,她们或孤独无助,或倔强顽强,或迷茫彷徨,或激情澎湃,展现出了多种多样的情感状态。

《小团圆》中的少妇贝儿,她原本是一个顶着光鲜外衣的幸福家庭主妇,然而面对丈夫的背叛和家庭的瓦解,她的内心却充满了挣扎和痛苦。

贝儿在感情上的复杂矛盾、内心的痛苦挣扎都成为了她形象的一部分,使她成为了一个鲜活而富有张力的女性形象。

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社会地位和命运上也有着丰富的表现。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角色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往往受到了现实社会的束缚和压迫,她们常常处于弱势地位,受到男性权力的控制和束缚。

《金锁记》中的金锁,她出身于一个贫苦家庭,她本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却因为家族命运和男性权力的摆布,最终陷入了悲惨的命运。

金锁的形象既是一个受害者,又是一个奋发向前的斗士,她的遭遇和命运反映出了当时中国社会中普通女性的命运,也凸显出了张爱玲作品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怀和拷问。

值得一提的是,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在性格上也呈现出了多样性和丰富性。

在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有的娇媚可人,有的刚强独立,有的含蓄温柔,有的热情奔放,展现出了不同类型的女性魅力。

《色戒》中的玫瑰,她既是一个风情万种的舞女,又是一个游走于爱恨矛盾之间的女子,她的性格复杂而丰富,使得她成为了张爱玲作品中的一大亮点。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一)随着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1956年移居美国,大陆的评论家忽视了她,大陆的新一代读者不知道她。

然而在台湾、海外,张爱玲一直受着读者的青睐和研究者的推崇。

80年代以来,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和文化交流的加强,大陆也掀起了一阵不小的“张爱玲热”,众多出版社争相推出她的作品,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关于她的传记也有了四部。

本文是对整整半个世纪的海内外张爱玲研究情况的综述,其目的是为研究界提供一个简明的研究资料,并尝试性地探讨如何深化对这一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一)40年代上海张爱玲的名字与她最初发表的作品一同被读者注意,一同为文坛重视。

她是上海某些杂志的座上客,《传奇》一出版,即有活跃文人参加的“《传奇》集评茶会”。

第一篇正式评论张爱玲创作成就的论文作者,是著名的翻译家傅雷。

他以“迅雨”为笔名,发表了《论张爱玲的小说》这篇长文〔①〕。

以翻译著称的傅雷,评论文字似不多见,但他以纯正的审美品味和艺术眼光,发现了张爱玲的独特价值。

傅雷开宗明义地指出,在时代的重压之下,张爱玲的出现,似乎是个奇迹,人们被怔住了。

他所做的工作,正是要说明这个奇迹之“奇”和何以会发生。

紧接着,傅雷从技巧与主义的角度,对五四以来的新文学作了一番检讨。

他说:“我们的作家,一向对技巧抱着鄙夷的态度。

‘五四’以后,消耗了不少笔墨的关于主义的论战,仿佛一有准确的意识就能立地成佛似的,区区艺术更不成问题。

……哪一种主义也好,倘没有深刻的人生观,真实的生活体验,迅速而犀利的观察,熟悉的文字技能,活泼丰富的想象,决不能产生一件象样的作品,而且这一切都得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

”从艺术必须首先是艺术这一现代基本艺术的观念出发,他批评了新文学中长期存在的忽视技巧的倾向,以及仅从文学的外部因素这一单一角度评判作品的缺陷。

傅雷立意的起点颇高,且具有针对性,还涉及到对新文学的整体评价问题。

或许,触动他写作此文的思绪的,正是他对某些作家忽视技巧的流弊的反感和对张爱玲惊人才华的欣赏。

张爱玲文章分析

张爱玲文章分析

引言 在二十世纪文学殿堂中,张爱玲是一位很特别的女作家。

她在四十年代脱颖而出,大红大紫,五六十年代在港台,八十年代之后在大陆掀起了一股经久不息的“张爱玲热”。

此中缘由,近年来许多作家多有阐述。

但仔细想来,张爱玲作为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她的小说以一种纯粹的“个人式”的参与,综合了都市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总体特征,她的小说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五四传统新文学,也不是一般意义的通俗文学。

她一方面提升了现代都市通俗小说的品位,但同时她又是都市文化的消费者。

张爱玲在作品传播过程中有意识的把自己的作品纳入商品运行的轨道:传者受众媒介等几大要素都受到了张爱玲的有意识并有效的关照。

她既着力寻找商品本身即文学作品的卖点,努力体察受众的接受心理、阅读偏好,又十分注意媒介的准确选择与有机组合,这种自我炒作式的商品行为是张氏小说能够畅销的重要因素。

 本文试图从张爱玲小说畅销因素这一视角切入,把张爱玲的作品作为一种商品,置于四十年代特殊的文化市场背景中,以市场传播学的角度加以考察,以期更深入的从创作心理和价值取向上把握张爱玲独一无二的个体特征。

  一.寻找卖点  文学作品一经发表,便进入信息传播阶段,也是传播过程的主要阶段。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张爱玲十分重视受众的接受心理及接受程度。

她对受众心理的掌握是比较有把握的,因此能够从各角度入手突出卖点,使读者对自己的作品产生好感和依赖感。

 1、请君入瓮 首先她采用“拉”式切入法,放弃以往作家惯用的自说自话硬性倾销的传者中心的传播姿态,把自己的故事或感受当作不相干的外物突兀地、一股脑地塞给读者,而是充分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欣赏口味,以一种细致的、商量的,拉家常似的口吻淡入,利用文字的移情效应,不知不觉中吸引读者的关注和感情投入。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这是《沉香屑 第一炉香》的引子,也是张爱玲步入国文职业文坛的第一段开场白,它包含了以下几种讯息:1.“霉绿斑斓”“铜香炉”“沉香屑”语意上都予人以美丽、悠远、神秘的遐想,故事还没有展开之前,关于那种氛围的幻想或者是回忆已先入为主,自然而然地在心理上给予了读者一个敞开的接受空间。

胡兰成 评张爱玲

胡兰成 评张爱玲

评张爱玲■ 胡兰成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

是这样一种青春的美,读她的作品,如同在一架钢琴上行走,每一步都发出音乐。

但她创造了生之和谐,而仍然不能满足于这和谐。

她的心喜悦而烦恼,仿佛是一只鸽子时时要想冲破这美丽的山川,飞到无际的天空,那辽远的、辽远的去处,或者坠落到海水的极深去处,而在那里诉说她的秘密。

她所寻觅的是,在世界上有一点顶红顶红的红色,或者是一点顶黑顶黑的黑色,作为她的皈依。

她赞叹越剧《借红灯》这名称,说是美极了。

为了一个美丽的字眼,至于感动到那样,这里有着她对于人生之虔诚。

她不是以孩子的天真,不是以中年人的执著,也不是以老年人的智慧,而是以洋溢的青春之旖旎,照亮了人生。

我可以想象,她觉得最可爱的是她自己,有如一支嫣红的杜鹃花,春之林野是为她而存在。

因为爱悦自己,她会穿上短衣长裤,古典的绣花的装束,走到街上去,无视于行人的注目,而自个儿陶醉于倾倒于她曾在戏台上看到或从小说里读到,而以想象使之美化的一位公主,或者仅仅是丫环的一个俏丽的动作,有如她之为“借红灯”这美丽的字眼所感到,至于愿使自己变成就是这个美丽的字眼那样。

这并不是自我恋。

自我恋是伤感的,执著的,而她却是跋扈的。

倘要比方,则基督在人群中走过,有一个声音说道:“看哪,人主来了。

”她的爱悦自己是和这相似的。

正如少年人讲话爱抢先,觉得自己要说的话太多太兴奋到不可抑止,至于来不及也没有空隙容许他倾听对方的说话,而常常无礼地加以打断一样,张爱玲先生由于青春的力的奔放,往往不能抑止自己去尊重外界的事物,甚至于还加以蹂躏。

她知道的不多,然而并不因此而贫乏,正因为她自身就是生命的泉源。

倒是外界的事物在她看来成为贫乏的,不够用来说明她所要说明的东西,她并且烦恼于一切语言文字的贫乏。

这使她宁愿择取古典的东西做材料,而以图案画的手法来表现。

因为古典的东西离现实愈远,她愈有创造美丽的幻想的自由,而图案画的手法愈抽象,也愈能放恣地发挥她的才气,并且表现她对于美寄以宗教般的虔诚。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海内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评 茶会
,
”。

,

,
,
,

落痛快 的文章是 天 造地设的一 般 … …譬喻的巧 妙 形象的 入 画 固是 作者风 格的特 色 但 在完成整个 作 ” 品上 从 没象在这篇 里那 样地尽 快妙用 论 文 对《金 锁记 》 价极 高 毫 无 疑 问 《金 锁 评 是张 记 》 女士 截 止 目前 为 止 的最完满 之 作 颇有《猎

,
,

,
,
,
,
的研 究几乎在张刚 成名 就开 始 了 而且 有 着较 高 的 起点 有着 良好的开端
,

,
,

,
,,,来自又 张是 格外注 目的 寸


,

年代

海外

还 值得注意的是 一 篇题 为《评张爱 玲 》 的文 章

,
它 的 作者是 与 小 说 家共 同 生活过 一 段 时 间 的 胡 兰 此 成 ④ 文对其作品 的分 析 很 空泛 但却是第一个 将
,

鲁迅 之 后有 她 她 是 个 伟大的寻 求者 和 鲁迅
,
,


不同的地方是 鲁迅 经过 几 十年来 的几次革 命 和 反 动 他的寻 求是战场上 的受伤的斗士 的凄厉 的呼唤
张爱玲 则 是一 株新生的 苗
,

时代的女 作家与这 两 位 年 代的女 红人 作了这 样 “ 的 比较 我 们读了以 前 的冯沉 君 谢 冰莹 黄 白微 诸 家的 作品 再 来读这 两 位的 便 生出 了后 来 何 以 不 能 居上 的疑 问 因 为前 者 都是向着全 面 的压 抑作反 杭 后 者仅仅是 为 了 争 取属 于 人 性 的 一 部分 情欲 的 自由 前者是 社会大众的呼声 后者只 喊 出 了 就 在 个人 也仅是 偏方 面 的苦闷 谭先 生认为张爱玲 是重 视人 情甚 于 世 情 的 作家 他重 世情 因而 有后 来 不能 居上的看 法 与 傅先 生看重 其对 人 性情 欲 的 挖 掘刚好相左 或许谭先生 指 出 了张 氏部分 作品 内容 的某 种局限 但评 论者 自己 对 作品 内容的理解 未 必 是 没 有局限的 不 错 爱情婚姻两 性 关系是 张爱玲 观 照 人 生的 基本角度 但 在她 描写 的 媒约 婚姻 金钱 婚 姻 高 等 调情 通 奸 拼 居 及其 它 种 种畸型 变态的两 性 纠结 中 包含 着十分 丰 富的人性与社会文明的 冲 突 正 是在这 一点 上 张爱玲超越 了一般的海派小说 家

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研究评述

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研究评述

新时期以来张爱玲研究评述张爱玲(1920-1995)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之一,被誉为“摩登女作家”。

她的作品以独特的女性视角描绘了现代城市生活和情感困境,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和独特的文风。

自1990年代以来,张爱玲研究越来越受到学界和读者的关注,学者们对她的作品进行了广泛的评述和解读。

本文将以1200字以上的篇幅概述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评述。

近年来,张爱玲研究的评述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其作品的文学分析和批评。

许多学者注重对张爱玲作品中的语言风格、叙事结构和情节安排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他们认为,张爱玲的作品具有独特的文学风格,以细腻的笔触和流畅的叙事方式刻画了现代女性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同时,张爱玲的作品也被认为是对传统文学形式的突破和创新,通过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的感知和抒发,展示了作家的敏锐洞察力和文学才华。

其次,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注重对作家本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的深入考察。

很多学者通过研究张爱玲的日记、书信和其他相关资料,力图从多个角度展现出张爱玲个人历程和创作心路。

他们关注张爱玲与现实社会的互动关系,探讨作家在动荡年代的经历如何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和主题选择。

另外,对于张爱玲个人经历与作品之间的关系的探讨也成为当代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方向。

他们注意到张爱玲的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离婚、婚姻困境和爱情破裂等主题与她自身的感情经历紧密相关,认为这些个人经历影响了她对情感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此外,近年来的张爱玲研究也关注了作家与其他文学家、艺术家的关系。

张爱玲曾与当时的文化名流有过交往,例如钱钟书、萧红等。

学者们通过对与张爱玲交往的文化人物的文学作品和信件的研究,试图探讨她们之间的影响和互动关系。

这些研究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了解张爱玲作品的背景和内涵,也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最后,对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性主题的研究也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学者们认为,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尝试以女性视角叙述故事的作家,她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思想。

对张爱玲的简要评价

对张爱玲的简要评价

对张爱玲再评价在中国的近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地位越来越被人们抬高,许多评论家对张爱玲的评价是一边倒的。

内行的人知道一个人变得红火会有两种原因:一是被某些人炒作红火起来的;另外一些人则是靠真实水平红起来的。

上世纪香港的很多明星就是被香港黑社会集团炒红的,所以对于张爱玲一直受到人们的吹捧的现象我们应该仔细考察一番,不能够盲目崇拜。

张爱玲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通过对张的了解我发现张爱玲的生活态度是很有问题的。

张爱玲自幼性情孤僻、自负、极端,写出来的文章页是很反传统的。

既然张爱玲的生活态度很糟糕为什么她的文章却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呢?这就首先要说到我们这个时代的时代精神了。

上个世纪到这个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普遍的人们都是很反传统的,而且颇有些性压抑,张爱玲的文章正好能迎合这个社会人的某些这种变态心理,这是张爱玲的作品受到追捧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像诸如有一个女的喊叫什么淳子的,为了出名处心积虑,迎合时代之风找到“恋父情结”这个时髦的词对张进行继续追捧。

百家讲坛中所谓淳子是很缺乏学术水平的,从开讲到开讲10分钟我统计了一下淳子说了“恋父情结”说了16次,但是都没有见所谓淳子论证一下张爱玲怎样的“恋父”,有的一点简单的论证也都是一笔带过的,论证过程很糟,人家复旦大学教授同时用精神分析方法分析鲁迅的时候不知道比她强很多倍。

而且我看那个淳子很像作公关方面的人,眼神和行为举止、气质都很想是搞公关的,不像是做学问的。

所以淳子评价张爱玲很可能会对我们造成一个误导。

排除了这种误导,张爱玲就是就是一个水平很一般的人,她的作品极会给人们以坏方面的误导。

张爱玲就是这样一个人,有一定的成就,但绝不是现在文学界把她炒作形成的那样,她的实际成就应该比文坛炒作的更低一些。

她和鲁迅之流迟早会因失去追捧者而一落千丈的,到时看到历史前头的人预言的真正有水平的文学就会出现。

那时的人们也会正确的用一种批评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时代这些所有的文学家的,而不是现在的毫不负责任的一边倒。

张爱玲文学人物分析

张爱玲文学人物分析

从文本人物看女性主义意识两位女性作家都从女性的角度来建构文本,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女性主义意识,其主要是表现在女性形象、男性形象的塑造上。

(一)女性形象:个体觉醒与自我囚禁身为女性作家,她们有自觉敏感的女性意识,爱情、婚姻是她们热衷探讨的永恒话题。

莱辛和张爱玲都以大篇幅表现女性婚恋生活,其共同之处在于陷入婚恋中的女性不自觉地暴露出奴性相。

波伏娃《第二性》中对女性就描述:“女人本人也承认,这个世界就其整体而言是男性的;塑造它、统治它、至今在支配它的仍是男人。

至于她,她并不认为对它负有责任;她是劣等的、依附的……”。

奴性相是两人共同表现的地方,但基于国别、民族及信仰不同,还有时代的不同,莱辛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特点大不相同:莱辛写的女人婚后经常走向毁灭或觉醒,而张氏塑造的女人是永不觉悟,即使是觉醒之后也继续扮演奴隶角色。

她们用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来体现女性意识。

莱辛笔下的女性形象是激进的、愤怒的、敏感的,甚至还有精神分裂:玛莎·奎斯特的冲动与深思,玛丽压抑太久爆发之后的错误选择,安娜的敏感与彷徨、激进与觉醒,摩莉的离婚与再婚,佳斯敏的矛盾与理性……这些就是莱辛的女性世界,她们自我矛盾过,在大环境中自我迷失过,在寻找“自由女性”的过程中,她们失望、愤怒、求助无门,甚至过度的精神需求探索使得她们精神分裂,但她们最后觉醒了,都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女性出路。

最富有启示的是,《金色笔记》的结局,安娜在与索尔的平等和谐相处中相互帮扶,找到自我,开始重新生活,这亦是莱辛所期望的男女两性模式。

莱辛相信女人离不开男人,每个女性都要去经历一次爱的洗礼,“一次强烈的感情对我来说就像是一场灾难,但是每个人都必须那样浪漫的爱一场才会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的。

”《金色笔记》中的几位女性具有典型性。

安娜的好友摩莉同她一样是个离异的女人。

她们把自己的不幸归结为男人造成的,站在男人的对立面,标榜自由。

摩莉的第一次婚姻“只是出于维持生计甚至家族体面的考虑”,它只是“那些二十年代的婚姻的产物”。

浅读张爱玲

浅读张爱玲

浅读张爱玲提到文学女性,那绝对少不了张爱玲的影子。

张爱玲,清末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

解放前的大上海是她的舞台,在那里她上演了文学生命中最灿烂的一幕。

张爱玲,一个延续至今的文学神话,她的作品赢得了无数的读者,而她自身就像一本书更是让无数的读者着迷。

张爱玲这个名字,在中国姓氏文化里,有着中国人的审美传统,美丽、朴素、普通,城市有,乡村有,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爱玲”这个名字。

但在中国文学史上,张爱玲是独一无二的。

张爱玲,现代女作家,笔名梁京。

1943-1945年发表了《茉莉香片》等小说,代表作有《传奇》、《流言》等。

抗战后,改行编写电影剧本,后居美国。

自出道后,声名至今不减,“张迷”遍布全球。

古人云:传奇者,因奇而传。

事,无奇不传。

对于传奇,张爱玲有自己的说法:书名则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寻找普遍人,在普遍人里寻找传奇。

其实,传奇无需寻找,张爱玲其文其事就是了。

都市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凉,温柔富贵中的凄情婉转,张爱玲的笔宛若金针,貌似漫不经心地描龙绣凤,实际上却字字句句都刺在了你的心上。

这就是张爱玲,深沉而又张扬,沉默而又另类!但张爱玲却不是寻寻常常、没有思想的通俗小说家。

她在文学理论上的灼知独见让后人惊讶。

比如《自己的文章》、《论写作》、《写什么》等文论性散文中,她对自己的写作题材和写作手法有深刻理解——在沉重的让人不能挣脱梦魇的时代里用参差的对照“写出现代人的虚伪之中有真实,浮华之中有素朴”。

所以她的小说没有大是大非、大善大恶,没有强烈反差和极端刺激,但却更加人性化,更接近事实。

张爱玲正是以“参差的对照”和谐了矛盾,达到小说人物生命的安稳。

其实张爱玲对中国文学最大的贡献是将西方现代主义写作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学相融合。

虽然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作家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写过一些现代主义小说,但终因未能很好地结合传统,不符合中国读者的思维方式而逐渐消退。

张爱玲却不然,她像川端康成将西方现代文学与日本传统文化谐调地结合起来那样,在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总体格局中巧妙地运用了“意识流”和“心理分析”等现代主义写作方法,形成了独具魅力的写作风格。

傅雷论张爱玲

傅雷论张爱玲

傅雷论张爱玲程凯华1,邓竞艳2【摘要】摘要:傅雷既是著名的翻译家,又是中国新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文学评论家之一。

文章以他的《论张爱玲的小说》为基础,从论说缘起、得失、影响三个层面考察,分析傅雷论张爱玲的正确性和缺失性,从而给予傅雷的张爱玲论以一个科学的文学批评史地位。

【期刊名称】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10)001【总页数】7【关键词】关键词:傅雷;《论张爱玲的小说》;缘起;得失;影响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著名女作家。

从她在1943年在周瘦鹃所办的《紫罗兰》杂志发表第一、第二部短篇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以后,便迅速红遍已沦陷的上海;紧接着又陆续在上海的《杂志》、《万象》、《天地》诸刊发表《心经》、《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琉璃瓦》、《封锁》、《金锁记》、《连环套》(未完)、《花凋》、《年轻的时候》等小说。

1944年作者自选10篇小说结集为《传奇》由上海杂志社出版。

1946年,作者又增收她1944年后写的《留情》、《鸿鸾禧》、《红枚瑰与白枚瑰》、《等》、《桂花蒸阿小悲秋》等五篇为《传奇》增订本由上海山河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张爱玲除写小说外,在短短几年中又挥洒自如地写了大量散文作品,1945年结集为《流言》出版。

可以说1943—1945年,即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寇进入上海租界到抗战胜利期间,是张爱玲创作的高峰期。

此后至1995年她在大洋彼岸悄然告别人世,张爱玲成为了现代中国文坛的不朽传奇。

张爱玲的出现,造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现象,立即引起文坛和读者的普遍关注。

正如余彬在《张爱玲传》中所说:在沦陷时期的上海这个特定的时空里,文坛的方方面面,代表不同政治倾向、不同文学趣味的各个文学圈子似乎都是顺理成章地接纳了这位新人,而且均不吝于褒奖。

我们大致可以说,《紫罗兰》代表了鸳蝴派的趣味,《古今》承袭了周作人、林语堂的“闲适”格调,《万象》坚持着新文学人道主义、现实主义的传统,对“新文艺腔”大张挞伐的《杂志》则想走纯文艺的路线,而它们竟一致对张爱玲表示推许。

六作家谈张爱玲

六作家谈张爱玲

六作家谈张爱玲作者:杭之1970六作家谈张爱玲评论家对张爱玲的论述,在张爱玲研究及接受中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然而,作家对张爱玲的看法也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前者因理论素养、阅读视野和学术锻炼等等原因,鸿篇大论,往往能振聋发聩使人豁然开朗;而后者因渗入更多的人生体验、创作甘苦则往往更能有的放矢一针见血。

这里所抽出的作家,限于本文作者的寡闻和偏好,计有余光中、王安忆、叶兆言、贾平凹、王小波、苏童6位。

一、对张爱玲的接受余光中读张爱玲比读钱钟书大约晚了13年,虽然1957年余光中就应该有机会阅读张爱玲的。

(1957年夏志清乃兄夏济安在自己主办的《文学杂志》上翻译并发表夏志清《现代中国小说史》中的“张爱玲”一章,分两次发表,并题名为《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和《评<秧歌>》)余光中自言:《中国现代小说史》出版于一九六一年,但早在一九四八年,他还在金陵大学读书时,就已看过《围城》,十分倾倒,视为奇书妙文。

倒是张爱玲的小说当时只道听途说,直到读了夏志清的巨著,方才正视张爱玲。

那是因为,夏志清这样告诉这个世界:“张爱玲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她的成就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如曼殊菲儿、泡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有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金锁记》长达五十页,据我看来,这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叶兆言读张爱玲是在80年代中期。

那时,叶兆言在大学里读研究生,攻读现代文学,和一位老同学常常争论钱钟书和张爱玲谁的小说更好,一定要争出是非。

因为要写论文,所以只能在两者之中挑一个,叶兆言选择了钱钟书,老同学敲定张爱玲。

彼一时期,他们互相提醒对方不要错过张爱玲的文章。

张爱玲早期发表的作品,叶兆言都是在它最初发表的刊物上读到的。

叶兆言认为,能读到张爱玲的文章,是幸运的,张爱玲的文章属于那种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

当时,他们还常常假设,四十年代沦陷区的上海滩,如果没有了张爱玲会怎么样,张爱玲带给他们文学阅读上的喜悦,让他们在寂寞的夜晚,不再感到孤独,让他们知道小说原来还能那样写。

海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海外张爱玲研究述评

海外张爱玲研究述评刘维荣 回首张爱玲1952年出走香港至今,海外研究她的学术进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7~1984年,以旅美学者夏志清,台港的水晶、林以亮等为代表,在文学史或专论中,较中肯地评述了张爱玲的创作实绩,但高估了她的才华和技巧,溢美之辞随处可见,几近认定张氏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这未免有吹捧过度之嫌。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于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分析,张氏小说的特色在于强烈的历史意识、丰富的想象,对人情风俗的熟练处理,在人生观察透彻和深刻方面无人可比。

水晶对其小说中玻璃与镜子的意象暗喻的把握觉颇有新意,同时采用比较文学、神话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倾城之恋》和《沉香屑・第一炉香》及《秧歌》的多重变调复合结构、《半生缘》中的“潜我”和“他我”的文本解读,都对打破40年代迅雨(傅雷)、谭正璧、胡兰成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尝试性的拓宽。

以台湾学者唐文标、林柏燕、王拓等为代表的学者,往往以偏狭的眼光,尖锐地指出她小说中流露出的一味追求技巧、格调不高、情趣卑俗的倾向。

在这一时间,公认为张氏小说的核心文本《金锁记》被提到不同的位置,或褒或贬,研究的笔力最为集中,并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她小说的美丑感特征,具体层面或集中于主题、或意象、或受西洋文学的影响。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以夏志清和唐文标最有代表性,他们都发现张氏小说对普通人生苍凉的感悟,因是开风气之先,故在具体操作上是需要有超人的勇气和胆识的;但在论断的精辟和准确上均有不少失之公允的地方,也有不少见解为后来学者所诟嘲,但毕竟提供了不少理论上的依据可供参考。

如唐文标在《张爱玲研究》中提出:张氏是去矗立一个旧的死的世界,趣味主义地描写她所熟悉的腐朽、衰败、垂死、荒凉,而没有加以道德的批判。

还详尽分析《传奇》,为她笔下的遗老遗少家庭画像、制表、写族谱。

尽管唐为编《张爱玲资料大全集》付出了不少心血,但他一味责难张氏抓不到时代进步的方向,分析方法未免过于机械功利,有的学者如傅禺、董千里,总试图置张氏早年的申辩不顾,而强行将她与汉奸文人联系,以诋毁其人格,未免有点太过庸俗无聊了。

论张爱玲(精选5篇)

论张爱玲(精选5篇)

论张爱玲(精选5篇)第一篇:论张爱玲文秘1321 1332304141 张颖论张爱玲《传奇》中的女性主义色彩张爱玲其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无疑是一个传奇的、独特的、魅力的人物,在家世:张是李鸿章的曾孙女,祖父张佩纶,至于父亲却是个纨绔子弟,但是母亲和姑姑二人则是思想开放的新女性。

大家族的没落破碎,中西文化的交融,对张爱玲有决定性的影响;在经历:她的,是坎坷的,家族没落的悲哀,作为新女性自身的压抑,爱情的最终苦果,最后消失;在个性:张明显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她的出现像烟火,绚烂了所有,整个世界因她沸腾,她的消失亦像烟火,悄无声息……一切的一切都让“张爱玲”三个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张爱玲本人就是一个“传奇”,留下了美丽的文学“传奇”,如她的小说集《传奇》。

创作于1943—1945年间的《传奇》,被视为张爱玲小说的早期创作。

其中收录有《金锁记》、《倾城之恋》、《茉莉香片》、《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琉璃瓦》、《年轻的时候》等,共五十万字。

当然,《传奇》本身无所谓传奇,讲述的是小人物的小故事。

作者通过沪港两大都市里中上层阶级的婚姻和家庭日常生活,讲述了一个普通而动人的传奇故事,向世人展示了旧中国社会的一幅幅色彩斑斓,暗淡凄凉的图画。

同时以男女之间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纠葛,揭示了人性受到污染以及“爱的死亡,美的毁灭”的悲剧。

浓重的伤感情调,沉滞的悲凉色彩,构成了这部作品普遍沉郁的审美风格。

对于传奇,张爱玲在扉页上这样讲;“书名叫传奇,目的是在传奇里面寻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寻找传奇。

”这样的传奇,也是张爱玲的“传奇”。

作为女性,作为新时代的女性,张爱玲凭其女性的直觉、能够透过事实看本质的聪颖,传“奇”字,以“奇”为着立点,写出了由男性作导演的女性生存状态,揭露了女性自身的缺乏独立意识以及其的卑弱性格,形象地表现了女性命运无可抑制的不可避免,为生活,为金钱,以不同的方式进入自己编织的笼,再在笼里了结,让人们透过“传奇”性的故事情节,觉出其间的苍凉感。

名家对张爱玲的评价

名家对张爱玲的评价

名家对张爱玲的评价张爱玲(1920.9.3-1995.9.8),原名张,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另类作家。

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其祖母为晚清名臣李鸿章之女。

1943-1945年发表《茉莉香片》等小说。

代表作有散文集《流言》、中短篇小说集《传奇》、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长篇小说《半生缘》等。

抗战后,改行编写电影剧本,后居美国。

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论和《红楼梦》研究。

张爱玲自出道后,盛名至今不减,“张迷”遍布全球。

夏志清教授的《现代中国小说史》甚至以专章讨论张爱玲,上海的通俗女作家首度与鲁迅、茅盾等大师平起平坐。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代又一代港台作家,有不少人是在与张爱玲的“搏斗”中,一步一步写出自己的路来。

到20世纪90年代,连苏童也叹道,他“怕”张爱玲--怕到不敢多读她的东西。

张爱玲的小说艺术,像神话一般,过一代代的海峡两岸作者和读者的'爱戴、诠释、模仿、批评和再发现而永垂不朽。

-- 李欧梵(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

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 王安忆(中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张爱玲的一生,就是一个苍凉的手势,一声重重的叹息。

-- 叶兆言(当代著名作家)人人仿佛张爱玲。

-- 王德威(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爱玲当然是不世出的天才,她的文字风格很有趣,像是绕过了五四时期的文学,直接从《红楼梦》、《金瓶梅》那一脉下来的,张爱玲的小说语言更纯粹,是正宗的中文,她的中国传统文化造诣其实很深。

-- 白先勇(当代著名作家)(作者:潘飞,出版社:中国城市出版社,和讯读书)。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

浅析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摘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具特色而又成就卓著的女作家。

在张爱玲的众多小说作品中,悲剧成为其中脱不去的主题,尤其是女性悲剧,于是,“荒凉”成为张爱玲的底色。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张爱玲笔下的女性悲剧:一是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了的女性悲剧,二是物欲的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三是作为人的基本欲求的情欲的压抑与缺失造成的女性悲剧,四是女性自身性格缺陷导致的女性悲剧。

关键词:女性欲望悲剧引言:张爱玲崛起于乱世荒凉的大时代背景之下,是四十年代上海沦陷区的一朵奇葩,这样的时代背景使得张爱玲的创作一开始就不乏苍凉之感。

再加上她自己没落的封建大家族的出身,以及少女时代无爱的家庭生活,更多的关照女性自身的悲剧成为她的作品中一个永恒的话题。

而在创作中,张爱玲常常是以同情的目光投向自己笔下的悲剧女性的。

造成女性悲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因而她笔下的女性悲剧大致有以下几种:一、封建枷锁钳制下被男权社会所规定了的女性悲剧张爱玲的作品中,女性占有绝大多数的席位。

而和当代一些女性写作中缺少男性在场的极端女性叙事不同,她塑造女性形象,通常是将其放在爱情婚姻生活中来展开的,如此一来,两性关系就成为了打开女性世界的一扇窗。

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也算不枉此生了。

可是在现实的爱情婚姻生活中,张爱玲笔下女性的悲哀则往往表现为女性作为男性附庸的存在。

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

白流苏的结局仿佛并不算悲惨,至少她的目的达到了,获得了现实的婚姻家庭,各方面都有了保障,然而她依然没有摆脱男权枷锁。

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必然命运便是要远离生命的欢乐和世界的多彩去独自咀嚼那与生俱来的悲哀。

二、物欲的膨胀造成的女性悲剧张爱玲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开始烛照中国社会,传统的封建文明依然根深蒂固。

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上,她以深邃的目光透视资本主义物质文明。

作为接受西方文化较早的新女性,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写作者,她曾经坦言自己是“拜金主义者”。

人物评价之张爱玲-矛盾的传奇女子

人物评价之张爱玲-矛盾的传奇女子

人物评价之张爱玲-矛盾的传奇女子人物评价之张爱玲-矛盾的传奇女子张爱玲,一个从未消失于大众视野的名字,人们对她的争议也从未断过。

张爱玲是个什么人?有人知道,也有人不太知道。

我说的不是不知道她这个人,而是不了解她这个人。

而我对于这样一个传奇的女子,也只能用“矛盾”一词来形容对她的情感。

先简单介绍一下张爱玲。

张爱玲生于1920年9月30日,,卒于1995年(终年75岁),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原名张英。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原是清末的著名大臣,而她的祖母则是慈禧心腹中堂李鸿章之女。

可到了她父母一代,家道已然完全败落。

父亲属于遗少型的少爷,母亲则是一个时的新女性。

3岁时张爱玲跟随父母生活在天津,有一个短暂的幸福童年。

受父亲风雅能文的影响,张爱玲从小就会背唐诗,给了她一些古典文学的启蒙,鼓励了她的文学嗜好。

同时也受母亲向往西方文化的影响,生活情趣及艺术品味都是西洋化的。

然而好景不长,父亲娶姨太太后,母亲不但勇敢地冲出了家庭的牢笼,而且更勇敢地与姑姑一起出洋留学,而年幼的张爱玲,则在失去了母爱之后,还要承受旧家庭的污浊。

因此,张爱玲后来在文学创作中总是以"衰落中的文化,乱世中的文明"作为文化背景。

张爱玲是一个天才儿童,6岁入私塾,在读诗背经的同时,就开始小说创作。

如果说第一篇小说写一个家庭悲剧,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她的影响,那么第二篇小说写一个女郎失恋自杀的故事,则充分显示了她的文学创造力。

此外,她还写过一篇名为《快乐村》的类似乌托邦式的小说,寄托了她对未来的幻想。

她曾说:"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

1944年,张爱玲与胡兰成结了婚。

不幸的是,这次婚姻只维持了两年。

然而,张爱玲的辉煌转瞬即逝。

抗战胜利后,因与汉奸胡兰成的关系而消沉,很少有作品问世。

张爱玲在晚年长期闭门谢客,过着寂寞的隐居生活,1995年9月8日,被人发现孤独地死于洛杉矶家中。

钱锺书、杨绛夫妇眼中的张爱玲

钱锺书、杨绛夫妇眼中的张爱玲

多年前,某位网友在豆瓣“钱锺书小组”贴出一则采访杨绛的访谈记录,很快引起关注。

在这次拜访中,杨绛说话直接,对张爱玲等现当代作家、学者作了大异于常的评价,可谓“酷评”。

很快,这番谈话引起了网友热议,这让那位发帖的网友很不安,非常担心给高龄的老人惹是生非,便回应材料是捏造出来的。

杨先生是否说过类似的话,其实,在那次受访的前三个月,她在下面这封给友人的信中便已有提及:前天刘绪源赠我一本《翻书偶记》,序文是你的大笔,忙翻开细读,我觉得你们都过高看待张爱玲了……我说句平心话,她的文笔不错。

但意境卑下……你生活的时期和我不同,你未经日寇侵略的日子,在我,汉奸是敌人,对汉奸概不宽容。

“大东亚共荣圈”中人,我们都看不入眼。

夏志清很看中张爱玲,但是他后来对钱锺书说,在美初见张爱玲,吓了一跳,她举止不自然,貌又可怕。

现在捧她的人,把她美化得和她心目中的自己一样美了(从照片可证)。

我没有见过她。

她的朋友苏青却来找过我。

苏青很老实,她要我把她的《结婚十年》编成剧本。

(2010年1月20日杨绛致钟叔河函)【杨绛为何看不惯张爱玲】关于杨绛对张爱玲的“差评”,网友们对钱、杨的批评几乎是“一边倒”的,他们认为这样的评价不是针对作品本身,而是有人身攻击和酸葡萄味道,张爱玲反倒在海外没有批评过钱锺书和杨绛,由此似乎高下立见了。

如果仅仅从嫉妒的心理来评价钱锺书和杨绛的批评,就过于狭隘了。

钱锺书和杨绛当年沦陷上海,深受日人及汉奸奴役之苦,那时他们身陷上海孤岛,心向抗战前线、大后方。

当时凡是爱国的知识分子,都抱成团。

如钱杨夫妇、陈西禾、傅雷、宋淇等,经常在生活书店或傅雷家相会,谈论国际国内战争形势和前景。

“我们同自愿参加‘大东亚共荣圈’的作家、文化人泾渭分明,不相往来”。

(《坐在人生的边上——杨绛先生百岁答问》,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杨绛在致钟叔河的信中,也清楚表明了这种态度,所以他们对张爱玲当时委身胡兰成、在日人背景的刊物发表文章等有本能的反感,对张钟情写男女之情调的文字更是不以为然。

如何评价张爱玲?

如何评价张爱玲?

如何评价张爱玲?评价张爱玲,胡兰成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

文史学者房向东《汉奸的性爱问题》一文,开篇即引用何满子先生的话来表达对张爱玲的愤慨:“大节上的顺逆是非哪个民族都重视,绝不会像中国某些人这样,向丧失大节的叛(棍)徒献玫瑰花而行若无事的。

”张爱玲自画像(张爱玲不只是作家,还是个优秀的插画师)与迅哥这样的大家比较,张爱玲格局太小,不是很喜欢她的作品,但对她因为与胡兰成的婚姻而屡招“修理”,我始终不以为然。

二战期间为法西斯背书,是埃兹拉·庞德的人生污点,难道能够因此否定他意象派大诗人的地位?何况,张爱玲又不是什么汉奸,作文行事从未涉及政治,获聘所谓的“大东亚文学者大会”代表,她亦洁身自好,敬谢不敏。

《汉奸的性爱问题》甚至从《小团圆》疑似笔误的“子宫颈折断”(医学上并无“子宫颈折断”的说法,可能是宫颈糜烂或引产导致的子宫撕裂),推断出“胡兰成对她的摧残和蹂躏如暴风骤雨”,“胡兰成外表不像李逵,却也有一股李逵一般的黑旋风”,幻想“她的波涛汹涌的大海呼唤着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没有基本的医学常识,奢谈“性爱问题”,结果可想而知。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因为不“懂得”自己,张爱玲这位汉语言文学罕见的才女,一生情路坎坷,满腔怨愤自笔尖喷涌而出,文字阴冷、峭拔,剖析人情世故犀利如刀。

1943年8月,22岁的张爱玲在上海《万象》月刊发表《心经》,借“有一种奇异的令人不安的美”的许小寒,一吐恋父情结之块垒:儿时“是最可留恋的时候,父女之爱的黄金时期”,对自己感情生活的彷徨和痛苦作了最直白的文本宣泄。

1944年7月,张爱玲在《天地》月刊发表自传性质的散文《私语》:“向来觉得在书上郑重地留下姓氏,注明年月,地址,是近于啰唆无聊”的她,“却很喜欢”父亲1926年在一本书上留下的英文题示,“因为有一种春日迟迟的空气”,勾起了她儿时在天津的美好回忆。

父母离婚,她“表示赞成”,对母亲远走法国,“没有任何惜别的表示”。

外国学者研究张爱玲转载学者看张爱玲名人关于张爱玲的散评

外国学者研究张爱玲转载学者看张爱玲名人关于张爱玲的散评

外国学者研究张爱玲转载学者看张爱玲名人关于张爱玲的散评她的文风有一个只属于她的命名:张爱玲体。

人性的主题、女人的命运、“犯冲”的色彩、苍凉的基调、参差的结构、繁复的意象——这,就是“张爱玲体”?在她走红文坛的时候,傅雷称她的《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谭正璧称她“在技巧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

班公预言:“她的散文,她的文体,在中国的文学演进史上,是有她一定的地位的”。

胡兰成赞道:“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

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笫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曼殊菲尔、安泡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某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秧歌》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已经是本不朽之作”。

夏志清还称《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70年代初,夏志清又谈到:“以‘质’而论,实在可同西洋现代极少数第一流作家相比而毫无愧色。

隔百年读《秧歌》、《赤地之恋》,更使我深信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

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的透彻和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至少在美国,张爱玲即将名列李白、杜甫、吴承恩、曹雪芹之侪,成为一位必读作家。

”由于张爱玲作品本身的魅力,也由于夏志清等评论家的推崇,张爱玲在台港海外一直有着很高的声誉。

80年代以后,大陆读者和学者也纷纷迷上了张爱玲,研究论文和文学史著作中频频出现了她的名字。

其中既有对她的作品的分析解剖,又有对其文学史地位的尝试性评价。

吴福辉充分肯定张爱玲对旧家族在大都会的际遇命运的精细表现,认为她的都市最接近上海的真面目,把中国都市文学深入到“现代都市哲理”的层面。

杨义认为张爱玲具有鲜明的“才子+浪子”的真正艺术家品格,是“海派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严家炎认为她达到了新感觉派的作家想达到而没有达到的高度。

论张爱玲——精选推荐

论张爱玲——精选推荐

论张爱玲摘要:很偶然地喜欢上张爱玲,进而体会了她这个传奇人物特有的色彩。

她用简短了文字,说出非常精辟的话语。

她赋予色彩以生命,她用色彩表达了另一种情愫。

她用她的文字表达了她的传奇。

很偶然地,喜欢上了张爱玲。

只因为这样的一段话:‚也许每个男子一生当中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而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很简单的一句话,却是那么地尖锐。

它深刻地揭示了我们人性的弱点: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而可望而不可即的事物自然就像蒙上了一成美丽的面纱,诱惑着很多人斩荆劈棘地去追求,而实际上我们的情绪真的经不起推敲。

所以,不管是红玫瑰,还是白玫瑰,都永远有不能让人满足的欠缺和遗憾,不论和谁在一起,内心深处或许总萌动着另一番心思,所以男子总是永远地渴望别的玫瑰媚惑的来临,哪怕是回味过去,哪怕是憧憬未来……失去与珍惜,珍惜与拥有,拥有与把握都是那么辨正,谁也说不清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唯有经历过才有发言权,而每个人的经历观点又会有千万种,但我们能做的就是珍惜所拥有的,不让她逝去,那才是最真实的。

而那不曾得到的,确是那一段被尘封的光阴,如同一本装订拙劣的老书,经不起唐突的翻阅……其实,所有人的美,从来蕴涵着千个面目,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看到它。

在一个足够聪明的男子面前,它会展露给你世上最微妙的色彩。

彼刻,纯白艳红,呈现另番甜美的面貌。

那样曼妙的花朵,需要刻骨的爱怜,聪慧的温情,才可以灌溉。

张爱玲用她简短的文字,却说出了如此精辟的话语,可见她一定是一个智慧非凡的女子。

于是,进而认真读论她的一些作品,发现她的文字让人可感可触,带有一种她特有的冷漠、傲然、惨淡和苍凉。

她用云端里看厮杀的傲然与冷漠静观俗世的故事,用敏锐而又冷酷的笔触描写生活的真实。

她的文字让人在得到视觉享受的同时,又不自觉地会有一种触及灵魂的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她的文风有一个只属于她的命名:张爱玲体。

人性的主题、女人的命运、“犯冲”的色彩、苍凉的基调、参差的结构、繁复的意象——这,就是“张爱玲体”?在她走红文坛的时候,傅雷称她的《金锁记》是“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谭正璧称她“在技巧上始终下着极深的功夫”。

班公预言:“她的散文,她的文体,在中国的文学演进史上,是有她一定的地位的”。

胡兰成赞道:“鲁迅之后有她,她是个伟大的寻求者”。

50年代末,夏志清在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笫一次把张爱玲请进了文学史,并予以高度评价:“张爱玲应该是今日中国最优秀最重要的作家。

仅以短篇小说而论,堪与英美现代女文豪曼殊菲尔、安泡特、韦尔蒂、麦克勒斯之流相比,某些地方她恐怕还要高明一筹。

《秧歌》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已经是本不朽之作”。

夏志清还称《金锁记》“是中国自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70年代初,夏志清又谈到:“以‘质’而论,实在可同西洋现代极少数第一流作家相比而毫无愧色。

隔百年读《秧歌》、《赤地之恋》,更使我深信张爱玲是当代最重要的作家,也是‘五四’以来最优秀的作家。

别的作家,……在文字上,在意象的运用上,在人生观察的透彻和深刻方面,实在都不能同张爱玲相比。

”“至少在美国,张爱玲即将名列李白、杜甫、吴承恩、曹雪芹之侪,成为一位必读作家。

”由于张爱玲作品本身的魅力,也由于夏志清等评论家的推崇,张爱玲在台港海外一直有着很高的声誉。

80年代以后,大陆读者和学者也纷纷迷上了张爱玲,研究论文和文学史著作中频频出现了她的名字。

其中既有对她的作品的分析解剖,又有对其文学史地位的尝试性评价。

吴福辉充分肯定张爱玲对旧家族在大都会的际遇命运的精细表现,认为她的都市最接近上海的真面目,把中国都市文学深入到“现代都市哲理”的层面。

杨义认为张爱玲具有鲜明的“才子+浪子”的真正艺术家品格,是“海派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

严家炎认为她达到了新感觉派的作家想达到而没有达到的高度。

几乎所有的评论者都盛赞张爱玲的艺术技巧,凡是读过她的作品的人都会被她的奇异风格迷住。

据粗略统计,自80年代以来,大陆已发表研究张爱玲的论文200余篇、专著2部、传记性质的著作7部。

作为千万个“张迷”之一的本文作者,坚持认为张爱玲是40年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中国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女作家之一。

笔者深信,在已逐步“经典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是为数不多的经得起时间考验、并走向“经典”的作家之一。

她提供了中国文学走向现代化的“标本”(当然不是唯一的标本)英国小说家班乃特(Arnold Bennett)在《经典如何产生》一文中指出,一部作品所以会成为经典,全是因为最初由叁俩智勇之士发现了一部杰作,不但看的准确,而且说得坚决,一口咬定就是此书。

一般读者将信将疑,无可无不可,但经不起时光从旁助阵,终于也就人云亦云,渐成“共识”。

傅雷是这样的“智勇之士”,夏志清也是这样的“智勇之士”。

张爱玲研究还需要更多的“智勇之士”。

○张迷群像她的读者有一个只属于她的称喟:张迷。

像歌星、舞星、影星和球星,她拥有无数的痴迷的崇拜者。

但她不是“星”,它是“家”——作家、艺术家、人性探索家。

当她成名的时候,每逢与朋友炎樱上街,就有一群小孩跟在后面大喊:张爱玲、张——爱——玲——一个少年这样看张:“我初次读到张爱玲的作品是她的散文,在1943年的上海,在几本杂志间,15岁的读者快心的反应是:鲁迅之后感觉敏锐表呈精备的是她了。

”那时候她领一代风骚,好多位青年男女作者,倾心于“张爱玲体”,专门模仿她的风格,形成过一个“张爱玲派”。

这些作者大多是中产阶级出身大学生,又称“少爷小姐派”。

50年代中期,张爱玲飘流海外,她的名字在大陆绝了迹,在台湾也没有“热”起来,台湾还一度把她的作品当作禁书。

但是,那时就有一群“地下张迷”。

一位读者在台北一家中兴图书馆“偷藏”的“禁书”中,无意中发现了《流言》,十分欣喜,那年月没有复印机,他就动手一篇篇抄写。

一位中学生“被张爱玲的文字所诱惑”,从学校图书馆里偷出了“昏黄残破”的《赤地之恋》,窃喜不已。

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作家迷张。

台湾作家水晶在报上搜寻每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字,他可以大段背诵张爱玲作品,并写有《张爱玲的小说艺术》的专著。

夏志清的兄长夏济安先生,1960年前后就在他任教的台大外文系详尽的介绍过张爱玲,他的学生、《现代文学》社的青年作家陈若曦、白先勇、和台湾乡土文学的后起之秀王祯和等,莫不是张爱玲的崇拜者。

陈若曦认为她是极有才华的女作家,是对台湾女作家影响最大的作家;白先勇受她的影响早得公认;王祯和觉得她什么都好,什么都美。

更晚一辈的作家施淑、施叔青、李昂三姊妹也是张迷。

施叔青说《张爱玲小说集》是她的圣经。

因为太喜欢她了,又怕受影响太深,故意把她的书藏起来,看到不敢看。

直到觉得自己瘫痪了,才敢再看,愈看愈觉得喜欢,愈看愈觉得伟大。

“我认为中国作家不管死了或活着,有三个人可以得诺贝尔文学奖,沈从文、张爱玲、老舍,现在三个人都死了。

”李昂既喜欢张的作品,又对她的传奇人生着迷,觉得这个女人替她和许多女人都活过一遍。

施淑喜爱张爱玲的诗《中国的日夜》,认为它是中国几千年的生活,是中国的历史。

“全世界有花园华文的地方,就有人谈论张爱玲”。

作家迷张,记者编辑也迷张。

桑品载在军中服役时的最大精神享受便是读《传奇》,当了《中国时报》编辑之后,从报界“首席张迷”朱西宁处得知张爱玲的地址,不顾当时张爱玲作品在台湾是禁书的环境,不顾上方的警告,执意要拉到张爱玲的稿子。

朱伟贞担任《联合报》副刊编辑之后的第一个誓言便是:“哪一天邀到张爱玲的稿,哪一天走人!”戴小姐自台北飞到洛杉矶,好不容易得到张爱玲的地址,不顾巨额花费,指定入住张的隔壁,成天研究张爱玲的行踪,仅见她出来倒垃圾,也不敢惊动。

待张爱玲走后,翻拣其垃圾研究其日常起居,造成轰动一时的垃圾事件。

大学教授也是张迷。

夏济安在台大外文系宣讲张爱玲,造就了白先勇等张爱玲传人。

李昂说,她曾把《倾城之恋》当成圣经一样讲给学生,费尽心机的解释为什么范柳原和白流苏要谈这样一场辛苦的恋爱。

著名学者李欧梵在洛杉矶加州大学专门开设过研究张爱玲小说的课。

台湾大学教授张建,带着6个研究生各写了一篇研究张爱玲小说的论文,结集为《张爱玲的小说世界》出版。

在台湾和美国的大学教材中,张爱玲的作品纷纷入选。

演艺界也有很多张迷:40年代的歌星兼影星李香兰欲与张爱玲合作,请她专门为自己写剧本,被婉拒。

50年代香港影星李丽毕盛装打扮来访张爱玲,也请她专门为自己写剧本,那时张爱玲的心已飞向了美国,无暇应及。

香港已拍摄了好几部根据张爱玲小说改编的电影。

《红玫瑰与白玫瑰》,关锦鹏执导,陈冲、叶玉卿主演;许鞍华导演过《倾城之恋》、《半生缘》。

国际舞蹈大师林怀民一到上海就激动地宣称:“我来寻找张爱玲的上海!”;林青霞说是张爱玲使他她了解并喜爱了上海。

1994年11月的一天,台北《中国作家身影》摄制组在上海爱丁堡公寓拍摄年轻的张爱玲身影,一位来自上影厂的女演员,穿着40年代的“张爱玲式”式的服装,孤傲中带着忧郁。

80年代,三毛以张爱玲爱情故事为原型写的电影剧本《滚滚红尘》,公映后历久不衰,其主题歌至今流行。

“迷张爱玲的,大都是贴身的迷,贴心的迷”。

有多少读者“遥遥地崇拜张爱玲”,恐怕数也数不清。

“很少有这样的一本书,在我的家,我年近70岁的妈妈读,我常年经商的姊姊读,我读,还有我那个小学刚毕业的侄女也读,我们都读,都读‘张爱玲’”。

迷张的人,往往迷到能信口套用张爱玲语句的地步。

一人由港返台,朋友从港来信,内中只有一张影印的两行铅字:“我已经不爱你了、而你是早已不爱我了,……即便写信来,我也是不看的了。

”竟然用的是张爱玲诀别胡兰成的句子。

不仅在港台,而且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凡是有华人华文的地方,都有‘张迷’”。

1995年上半年,余秋雨在马来西亚的一座座城市中漫游,每到一处,便有报社请他与读者座谈。

读者提问时频频问及张爱玲。

新加坡作家尤今、蔡深江,马来西亚作家小黑、朵拉,都谈到过张爱玲的作品和她的死,表示读张爱玲“常常会心而折服”。

广州《南方周末》特约驻美记者简妮,曾计划守候在加州大学张爱玲上班的路上,瞥见她一眼,满足一下自己的仰慕之际,但怕惊动了她而放弃。

80年代以来,大陆对外开放,文化交流加强,张爱玲的作品风靡大陆各地,张迷如雨后春笋,漫山遍野生长。

如春日的丝雨,飘满神州。

夏志清小说史中译本的传入,激发了学界出版界对张爱玲的兴趣,柯灵《遥寄张爱民》一文,“摇”出了千万个张迷。

柯灵自称“张爱玲的忠实读者”,珍藏着所能搜罗落到的张的作品和有关资料,并说:“我自己忝为作家,如果有一位读者——哪怕只一位,这样对待我的作品,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在生活中,在作品中,在文学史中,我们注定还会时时遇到她——张爱玲”,女学者艾晓明谈到,80年代初,最早读研究生的同学就有不少人读过张爱玲。

以后更有人以《张爱玲的传人》为题作博士论文。

王晓明也是在夏志清的影响下读到张爱玲的,惊讶于她“对人性有那样细致的体会”。

在他执教的华东师大,在全国的大学文科,选张爱玲为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非常非常多,绝对列现代作家的前茅。

叶兆言是在旧报刊中读到张爱玲的。

“在那些发黄的纸张里,我翻到张爱玲的文章,真是幸运。

在印刷品中,劣质文字永远是在多数。

张爱玲的文章属于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

我忘不了当时无论是我,还是那位老同学,只要一看到张爱玲的东西,必定提醒对方不要错过……”“张爱玲带给我们文学阅读上的喜悦,她的作品让我们在寝室的夜晚,不再感到孤独,她的作品让我们会想,小说原来还会这么写。

正是因为张爱玲的作品,我们才会变得贪得无厌,感到她的作品太少了些,不应该这么少。

”苏童也是一位张迷。

1994年他在哥伦比亚大学谈话时说,他甚至怕读张爱玲,——一读就中了魔,找不到自己。

他和叶兆言的旧家族题材小说,受过张爱玲影响,已得公认。

贾平凹把张爱玲称作“会说是非的女狐子”,看了她的散文,叫好不迭,又去找她的小说,在香港访问期间单挑张爱玲的书买。

“当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深。

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要读。

”大陆众多的女作家如铁凝、王安忆等,都汲取过张爱玲的营养。

1994年,北京的一群博士评选20世纪中国文学大师,张爱玲名列其中。

1999年的多项类似评选中,张爱玲的位置都很靠前,由此可见大陆港台学人研究张爱玲,已基本承认了她的文学价值。

本文作者迷张已12载,每到一处的讲台上宣讲张爱玲,邻近书店的张爱玲作品就会卖空。

对此,我自视为比我写的那些研究张爱玲的文字更有意义。

张爱玲把花10年功夫研究《红楼梦》视为“豪举”,我的青年时代有张爱玲相伴,则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看张锦句只有张爱玲才可以同时承受灿烂夺目的喧闹及极度的孤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