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思想状况访谈记录 (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暑期社会实践访谈记录

马克思主义学院11级学生王晓庆(1130190078)

访谈时间:2012年9月17日

访谈地点:天津市大港区第七中学

被访人:大港七中政治女教师王老师

采访人:11级学生王晓庆

正文:

我:首先呢,感谢王老师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让我进行访谈,作为您曾经教过的学生,我觉得很幸运。

老师:呵呵,你来我很高兴啊。还给我弄次专访。你看你在师大上学,没准以后咱还能当同事呢。

我:我也期盼着呢。

我:那咱现在正式开始进入正题了啊

老师:行

我:和您说一下,我们这次活动的主题就是对现在的中学生的思想状况做一个调查,刚才呢也随机找了十个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现在对您进行访谈也是希望从教师的角度能更深入的了解一下。

老师:嗯,行

我:那首先对您做个简单的了解。您大概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进行教育工作的呢?

老师:97年

我:您这么长时间的教育工作,肯定接触到许多的学生。能否从“道德感”这个角度出发,把他们大致分成几个阶段。

老师:从道德感啊

我:对。我觉得咱们现在的学生肯定和之前的学生不太一样吧

老师:对,是不太一样。但是“道德感”这个范畴太大了我觉得。虽然说我们现在教的是“90后”,以前可能教的是“80后”我觉得从道德感上他们有道德感,从程度上也因人而异,但是就一代人怎么样,我很难去定义。

我:哦,那行,那咱们换一个话题。您觉得就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就“道德感”方面有什么不同

老师:我觉得现在的学生和以前的学生来比,更追求自我,自我个性的一种张扬。也就是说他们和过去的孩子相比更注重自己能力的一种展示,更。。。怎么说呢,我觉得你这个问题有点抽象,道德感。。。呵呵呵呵。。。

我:呵呵呵呵。。。。。。行,那咱换个具体点的。

老师:嗯具体点的好

我:就咱现在的学生,据您了解,他们平时看新闻吗?

老师:很少看

我:那他们关心国家大事吗?

王老师:关心

我:那他们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王老师:比方说咱们现在的课堂教育当中,他可能未必通过新闻联播的方式,但他们有媒体,有这个互联网络,所以他们对新闻也了解一下。但是他们

了解的比较皮毛一些的,比如现在集中的热点问题。

我:哦

王老师:你比方说“钓鱼岛“问题,我们课上也正讲到责任这一块,有所渗透,他们表现出来很高的爱国情感来。我觉得他们对时事还是有所了解的。我看他们在日志上转发那个对日本很气愤的文章,所以他们不是局限于新闻联播,可能网络更多一些。

我:那就是咱们抛开“钓鱼岛“这个问题,您觉得学生们有没有爱国的热情?

王老师:有

我:那是从哪方面体现出来的呢?您能举个例子吗?

王老师:我觉得爱国的这种情感是骨子里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就应该有这样的爱国情感,只不过遇到事的时候才把它激发出来。你比如说奥运会,他们也是都希望中国队得金牌。或者我给你举这样一个例子,我的女儿,今年上一年级,她有时候也和我们看新闻什么的,我就问过她,钓鱼岛是哪个国家的,她说“中国“我说那日本想要去行吗?她说”不行“所以说爱国是一种骨子里的,不是说哪一代人爱。中国人骨子里都是爱国的,只不过是遇到大的事情更多的彰显出来。

我:嗯对。我觉得这也因人而异。看你对爱国的理解是什么。中学生好好学习,不乱扔垃圾这不是爱校吗,爱校不是爱国的一部分吗?这不也是爱国吗?是吧。

王老师:嗯,也对。只不过有些细小的事可能现在的人们比较容易觉得是一种形式。

我:嗯,是。那您觉得现在的学生对老师的尊敬度够吗?

王老师:我刚才说了现在的孩子更追求个性张扬,他对于老师的尊重度可能远远超出老师的尊重,就是说他对于尊重的界定不同。比如说他和老师拍下肩膀说句话,他觉得这挺尊重的。过去的学生呢,对老师是毕恭毕敬的那种,有些敬畏了。师道尊严特别明显,老师就是老师,学生就是学生。而现在的学生我觉得也尊重老师,但是在他们的那种价值观指引之下的一种尊重。你像现在的学生和老师打成一片,按以前的观念这是尊重老师吗,但是我觉得你不能一棒子把他打死,这得看学生们的初衷,也得看老师的接受程度,我觉得这是双向的吧。

我:嗯,对。这也是因老师而异的,相比年轻老师可能接受程度更高,可能年纪比较大的老师就不太容易接受,学生也不会和年长的老师太放肆,这也因人而异了。

王老师:嗯,以前是规定的东西多,现在是个性的东西多了。可能是这个时代造就了这批孩子,我感觉。

我:嗯,行。那咱刚才说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啊,那从您的观察中,您觉得他们对父母呢?够尊重吗?

王老师:这个我怎么说呢,因为这个教材你们那时候也学过,现在教材也没多大的变换,就是对这个现在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尊重有关分析。现在的孩子吧心里吧对父母的尊重有,但是因为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包括父母对孩子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所以这种模式下呢,不能说他们没有父母,怎么说呢,但是没有以前的学生程度那么深了。

我:嗯,是没以前程度深了。现在的孩子想自己比较多,想父母可能就少了。

王老师:但是上思品课的时候,你要是让他说在家如何孝敬父母,他也都能说的头头是道。你能说他心里没有吗?

我:嗯,是。反正现在的孩子更自我些了。

王老师:对!是更自我了,但是这不能完全怪孩子,这是社会大的环境包括家庭小环境造成的。生活环境就独生子女这一代,父母老人都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心里可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种,“诶,我要怎么着,才能怎么着”。当然了,就孝不孝敬这个问题,也是因人而异,因家庭而异啊,每一代人都有孝敬的,有不孝敬的。但是相比之下,以前的孩子更能理解父母一些。

我:对,现在这个“官二代”“富二代”“啃老族”是大有人在

王老师:嗯,现在的孩子更自我些

我:那您觉得现在的学生对传统美德的继承度够吗?

王老师:我觉得这个继承是要给他营造一个环境的。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周围的环境还不够。

我:还不够。

王老师:对,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我觉得对传统美德的继承是全社会的任务。社会对这个传统美德的继承是否有一个正能量的张扬。如果说你全社会都没有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你光指着孩子从自身就把传统美德继承下去,那是天方夜谭。所以说这还不光是学校的问题,是全社会的一个问题。

我:嗯

王老师:有时候我就在想,你说中日关系,咱们再狠日本,也是政府的官方,政界的一些做法

我:对,那些右翼分子

王老师:那些日本民众,他们特别注重民族精神的培养,而不是说这孩子一出生,这家庭就做这个事,是全社会营造的一种氛围

我:嗯,大和民族精神

王老师:对。还有创新意识。我看那个《超级变变变》那个节目,你看过吗?

我:没有

王老师:日本从三四岁的孩子,到七八岁的老人,他们都参加这个活动,利用自己的创新,对旧物改造。这就是全社会营造出的一种氛围,使得所有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意识,我要创新,我要变革。所有我们看到现在日本新产品的研发,的确比咱们中国,包括很多的国家都多人才和技术,他这是大的环境我:对咱们国家也应该如此。

王老师:你看咱们国家现在节假日放假,你说你该想到的仅仅是放假吗,其实更多的是这种节日背后传统文化的一种弘扬,这看你是否能跟上节拍,你说中秋佳节,清明节,十一,这个爱国

我:嗯国庆节嘛

王老师:对,看你是否跟得上这个节拍。你现在的孩子每次就知道“放假了”但实际上你十一不该光想着放假,你应该想什么?这是国庆节,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天。所以说我感觉现在有些脱节。这不能怪孩子,孩子就是白纸,怪的应该是社会,你怎么把土壤酝酿的更好一些,让孩子们从中汲取我:从您的话中我得出的结论是您觉得现在的孩子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其实是不够的,但是这不能怪孩子,是社会氛围不够造成的

王老师:对,应该全社会一起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