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机供货安装技术标准
《多联机安装规范》课件

室内机的安装方式
列出室内机的安装步骤, 包括固定、连接和调整。
室内机的电气连接
介绍正确的室内机电气连 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联机室外部分的安装步骤
室外机的安装位 置和布局
解释室外机的最佳安装位 置和适当的布局。
室外机的安装方式
列出室外机的安装步骤, 包括固定、连接和调整。
室外机的电气连接
介绍正确的室外机电气连 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多联机安装规范》PPT 课件
一个全面的多联机安装规范PPT课件,包含了多联机的概念、安装准备、室内 与室外部分的安装步骤、管道系统安装、调试与测试、安全注意事项以及常 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了解多联机
1 多联机的概念
2 多联机的优点和缺点
解释多联机是什么以及它提供的功能和 优势。
介绍多联机的优点,如节能、灵活性和 舒适性,以及可能的缺点和考虑事项。
Hale Waihona Puke 安全注意事项列出在进行多联机维 护和保养时需注意的 安全事项。
多联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多联机的故障排除方法
提供常见多联机故障的排除方法和解决方案。
2 多联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
介绍多联机的维护和保养方法,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3 多联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列出多联机使用中需要注意的常见问题和相关解决方法。
列出对多联机性能进行测 试的关键指标和要点。
多联机的运行调试
描述多联机运行调试的步 骤和技巧。
多联机的安全注意事项
1 安装过程中的安
全注意事项
提供在进行多联机安 装过程中需注意的安 全事项和防护措施。
2 使用过程中的安
全注意事项
介绍在多联机使用中 应注意的安全事项以 及常见的使用错误。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范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安装标准规范2017.04.22

多联机施工规范2009.08目录一.多联机室外机施工要求二.多联机室内机施工要求三.多联机冷媒管路施工要求四.空调风管施工要求五.空调冷凝水管施工要求六.空调电气施工要求七.多联机防腐与保温施工要求八.多联机系统调试要求一.室外机基础1.室外机基础最好采用混凝土基础,也可以采用型钢基础,采用型钢基础要做好防腐工作。
2.基础高度要考虑到雪埋深度、排水、保温层厚度等,一般应高出地面150-200毫米。
3.基础表面应水平,承重不低于机组重量的四倍以上。
4.基础四周应留有排水沟,以利于室外机化霜水的排放。
5.室外机基础设在屋顶时应协调土建方作好防水工作。
二.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1.安装位置应足以承受外机的重量和振动,特别是外机集中放置时,要考虑到其运转时产生振动对建筑结构产生的影响。
2.机组噪声和振动不会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3.机组周围应尽量满足进风、出风需要,通风顺畅,散热良好,机组上方2米内不应有障碍物,否则应加设导风管。
4.机组周围应留有0.5米以上的维修空间,四周障碍物高度不得超过800毫米。
5.机组周围没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气体;没有热源及排油烟口;无高压线、变压器、发射塔等电磁干扰源。
三.室外机安装1.机组吊装运输时应保持直立,不得倾倒,否则会导致机组损坏。
2.机组开箱检查是否有漏油和损伤现象,检查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交专人保管。
3.室外机应摆放整齐,面板朝向一致。
4.机组与基础之间加10毫米厚的减振橡胶,机组与基础用螺栓固定。
5.同一行外机间距在20毫米以上,施工现场条件允许,考虑到散热效果和检修方便可适当增大到200毫米。
两行外机间应留有1000毫米以上的维修空间。
6.外机与冷媒管焊接时,对机组截止阀采取冷却措施,防止焊接的高温损坏阀体内的密封材料。
7.机组上方2米内有障碍物时,加装导风管将排风引出。
8.室外机原则上不允许安装在有百叶窗封闭的空间内,若必须安装的话,则叶片间距应大于30毫米以上,百叶倾斜角在0—15度内,且尽量加大百叶窗的面积。
多联机安装规范

多联机安装规范多联机施⼯规范2009.08⽬录⼀.多联机室外机施⼯要求⼆.多联机室内机施⼯要求三.多联机冷媒管路施⼯要求四.空调风管施⼯要求五.空调冷凝⽔管施⼯要求六.空调电⽓施⼯要求七.多联机防腐与保温施⼯要求⼋.多联机系统调试要求⼀.室外机基础1.室外机基础最好采⽤混凝⼟基础,也可以采⽤型钢基础,采⽤型钢基础要做好防腐⼯作。
2.基础⾼度要考虑到雪埋深度、排⽔、保温层厚度等,⼀般应⾼出地⾯150-200毫⽶。
3.基础表⾯应⽔平,承重不低于机组重量的四倍以上。
4.基础四周应留有排⽔沟,以利于室外机化霜⽔的排放。
5.室外机基础设在屋顶时应协调⼟建⽅作好防⽔⼯作。
⼆.室外机安装位置选择1.安装位置应⾜以承受外机的重量和振动,特别是外机集中放置时,要考虑到其运转时产⽣振动对建筑结构产⽣的影响。
2.机组噪声和振动不会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3.机组周围应尽量满⾜进风、出风需要,通风顺畅,散热良好,机组上⽅2⽶内不应有障碍物,否则应加设导风管。
4.机组周围应留有0.5⽶以上的维修空间,四周障碍物⾼度不得超过800毫⽶。
5.机组周围没有易燃、易爆及腐蚀性⽓体;没有热源及排油烟⼝;⽆⾼压线、变压器、发射塔等电磁⼲扰源。
三.室外机安装1.机组吊装运输时应保持直⽴,不得倾倒,否则会导致机组损坏。
2.机组开箱检查是否有漏油和损伤现象,检查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是否齐全并交专⼈保管。
3.室外机应摆放整齐,⾯板朝向⼀致。
4.机组与基础之间加10毫⽶厚的减振橡胶,机组与基础⽤螺栓固定。
5.同⼀⾏外机间距在20毫⽶以上,施⼯现场条件允许,考虑到散热效果和检修⽅便可适当增⼤到200毫⽶。
两⾏外机间应留有1000毫⽶以上的维修空间。
6.外机与冷媒管焊接时,对机组截⽌阀采取冷却措施,防⽌焊接的⾼温损坏阀体内的密封材料。
7.机组上⽅2⽶内有障碍物时,加装导风管将排风引出。
8.室外机原则上不允许安装在有百叶窗封闭的空间内,若必须安装的话,则叶⽚间距应⼤于30毫⽶以上,百叶倾斜⾓在0—15度内,且尽量加⼤百叶窗的⾯积。
多联机安装规范

• 防止铜管因碰撞受损 – 安装
• 必须采用相应的专门工具 • 切实保证清洁干燥
橡塑保温棉
• 保温棉要求: 导热系数小于0.035W/(m.K); 燃烧性能为GB 8624 B1级以上; 真空吸水率、尺寸稳定性、压缩回弹率、撕裂强度要达标
建议使用各品牌配套胶水
• 7) 室外机安装
• 8) 真空干燥
• 9) 追加冷媒
• 10) 调试运转
• 11)交付使用
1.现场材料正规放置
• 错误的放置
• 正确的放置
冷媒管道堆放注意事项
• ①短时间内可用胶带封口; • ②长时间必须用钎焊法:(夹
紧管口,钎焊,封入 2~5kgf/cm2氮气)
材料要摆放整齐
2、室内机吊装
●工作顺序:
4、气密试验
●冷媒管试压前应注意:
冷媒配管施工中,由于管道及室内机中存在空气,高湿度的空气 由于温度差容易在配管中产生水分,因此建议捡漏试压时先用真空泵 将管道中空气抽除,然后注入40kgf/cm2氮气24小时试压。
此举可以排除混合气体气温变化对压力数值的影响,从而轻易判 别压力变化是由于气温变化或泄漏,减少多次试压判断结果。
a.焊接要求焊口向下或水平横向进行,尽可能避免向 上。因为向上须进行仰焊,而仰焊易造成漏焊,成为 系统的隐患。 b.焊接材料用于普通场合一般都采用磷铜焊条(Bcup2)。
c.制冷剂的配管、分支组件、弯管接头、直管接头,都必 须采用指定规格的配套产品。这样,配管与连接口的间隙 才会适度,不会由于间隙太大焊接不好,造成渗漏。
d、焊接时应采取充氮气焊接的方法。因为,如不向配管 内通氮气,焊接时铜管表面就会产生大量的氧化物,此氧 化物留在系统中就是垃圾,会给系统内各种阀门、过滤器、 压缩机带来危害,严重时,系统不能正常运行。
多联机安装要点及技术要求

多联机安装要点及技术要求1,预留孔洞及穿墙(楼板)打洞处理:土建预留前加设穿墙套管,外露室外部分需作好防水。
管线过墙洞,核准应开洞孔的位置及尺寸,无误后在要打孔的墙板上标出所开洞孔的大小,征得现场土建技术人员意见确定对建筑物结构无影响后才能去进行打孔作业,采用电锤打孔,孔的大小以穿过管线(含保温层)为基准,吊装室内机及支托架固定采用膨胀螺栓。
管线穿墙体或楼板处应设镀锌套管,管道焊缝不得在套管内。
套管应及墙面或楼面平齐,但应高出地面20mm,套管及管路之间空隙用不燃或隔热材料充填。
套管不得作为管道支撑。
2,支架的安装:1)预制管道支架,不允许气割下料、割孔,不允许电焊穿孔,应采用无齿锯下料,支架必须刷防锈漆后方可安装。
2)支吊架的间距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3)坡度、标高的确定:支吊架的坡度、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坡度应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的大小,算出两点间的高度差,然后在两点拉一直线,按照支架的间距,在墙上画出每个支架的位置。
4)支、吊架固定和调整:管道安装时,应及时进行支、吊架的固定和调整工作,支吊架位置应正确,安装要平整牢固,管子及支架接触良好,一般不得有间隙。
3,室内机的安装:依施工图确定室内机位置(注意及内装吊顶配合)划线标注打膨胀螺栓装室内机调节高度,水平度。
1)一般要求①在搬运或吊起室内机时,不得抓它的树脂外壳,不得破坏机器表面的绝缘材料。
②室内机安装前不得拆除包装。
③不要将室内机安装在室外,否则,会发生漏电或触电事故。
④不要将室内机安装于设备机房或者厨房,防止油气或雾气进入室内机。
⑤室内机必须单独固定,不得及其它设备、管线共用支吊架或悬挂在其它专业的吊架上。
⑥吊装时应使用四根吊杆,吊杆直径不得小于φ10mm圆钢。
吊杆长度超过1.5m时,必须在对角线处加两条斜撑以防止晃动。
⑦吊装在封闭的吊顶内时,室内机电控箱位置处应预留不小于450*450mm的检修口。
⑧室内机相互之间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15m。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安装规范(MITSUBI-HAIER)

多联机安装规范(MITSUBI-HAIER)三菱重工海尔施工安装规编制部门:顾客服务部2007-7-26第一篇定频机、变频多联机部分目录第一章工程施工流程及规第一节安装工作的重要性第二节安装工艺流程第三节工程安装前准备第四节冷媒管道的安装第五节室、外机的安装第六节冷凝排水工程施工第七节保温第八节电气工程的施工第九节排污、保压第十节抽空加氟、开机调试第二章 MHAQ产品知识引言●为加强安装工程质量管理,统一空调工程安装方法,特制定本手册。
●安装应以正规的设计图纸为依据,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改动。
●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手册规定。
●安装前应仔细学习本手册的有关规定。
●若本手册中有未尽事项,请参照有关国家及地方规或行业标准。
本手册如有与国家及地方规或行业标准要求不一致处,以后者为准。
●若其中涉及相关机器参数及要求的更改,以我公司最新技术通知单为准,恕不另行通知。
●违反本手册的有关技术要求而产生的一切后果,我公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第一章工程施工流程及规第一节安装工作的重要性多联式空调系统是由一台或一组含变容式压缩机的室外机,连接多台室机而组成的单一制冷回路系统。
它可以通过对变容式压缩机和电子膨胀阀的控制,调节系统和室侧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来实现系统的变容节能运行,并较精确地满足室供冷和供暖要求。
一般由室机组、室外机组、制冷剂管道系统以及电气、自控系统组成。
多联机的运行工质是各种高效制冷剂,室机和室外机使用专用铜管连接,通过通讯线进行控制。
制冷剂管道部进入灰尘、杂质、水分或存在渗漏都将会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甚至瘫痪。
正是因为多联机设计精密、控制灵活,所以对安装质量的要求就特别高。
安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及影响见下表。
为保证安装工程质量,要求安装商具有相应的专业工程施工资质。
否则,在安装前,必须经过厂家的技术人员培训。
工程施工中从事特种作业的焊工、电工、制冷工等必须具备操作上岗证及相应的职业技能书。
多联机安装规范

多联机安装规范多联机安装规范是指对多联机空调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的一系列操作规范和安全措施,以下是多联机安装规范的一些要点。
一、安装前的准备工作1. 安装位置的选择,应根据空调的制冷量和房间的大小,选择合适的位置进行安装。
2. 安装位置的墙面需要保持平整、干净,并且能够承受空调的重量。
3. 安装前需要对房间的结构进行评估,确保墙面能够承受多联机空调的重量和震动。
二、安装过程中的规范1. 室内机、室外机和管道之间的连接,应采用专用的连接件和密封胶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牢固和密封可靠。
2. 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管道应该有足够的坡度,以便排水顺畅。
3. 安装时需要确保管道的弯曲半径符合规范,避免对管道造成损坏。
4. 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电路的连接,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无误。
5. 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电缆应采用专用电缆,并且需要保持足够的长度和牢固的连接。
三、安装后的调试工作1. 安装完成后,需要对多联机空调进行试运行,检查空调的制冷、制热和除湿功能是否正常。
2. 检查空调的风量、温度控制和空调模式设置等功能是否正常。
3. 检查空调的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管道是否漏水,是否排水畅通。
4. 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空调的压缩机进行油压测试,确保压力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四、安全措施1. 安装人员需要佩戴好安全帽、工作服和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2. 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电源断开,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3. 安装人员应熟练掌握安装操作规范,不得随意调试、更换零部件,避免造成故障或安全事故。
总结:多联机安装规范的遵守,可以有效确保多联机空调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安装人员需要掌握相关的安装规范和操作流程,并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确保安全和质量。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以延长空调的使用寿命和提高效果。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多联机空调机组供应、指导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工程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多联机技术标准规定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1.2.4设备应符合如下供电条件:三相交流电电压为380V±10%,单相电电压为220V±10%,频率为50HZ。
多联机安装规范

多联机安装规范多联机安装规范多联机是指一个室外机连接多个室内机的空调系统。
由于多联机的安装比普通单联机复杂,需要更多的设备和维护工作,因此安装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一系列规范。
下面是多联机安装的详细规范,以确保安装顺利进行。
1. 安装前准备在安装多联机之前,需要对安装现场进行勘测和准备工作。
首先确定安装位置,要求室外机和室内机之间距离适当,便于管道连接和维护。
同时需要预留足够的空间,以便进行后续的维修和保养。
2. 室内机安装室内机的安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室内机应安装在坚固的墙上,避免安装在有噪音或振动的地方,如管道、电气设备旁边。
- 室内机的高度应根据空调使用的情况来确定,一般为2-2.2米。
- 室内机与墙面保持一定距离,便于散热和维护。
- 室内机的进气口不得被障碍物堵塞,避免影响空气流通。
- 室内机的排水管应正确安装,确保排水畅通。
3. 室外机安装室外机的安装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室外机要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暴露在雨水中。
- 室外机要固定在坚固的基础上,避免因风力或其他原因而倾斜或倒塌。
- 室外机与室内机之间的铜管应正确连接,确保气密性和正常的制冷循环。
- 室外机的电缆应正确接地,避免电击和其他安全隐患。
4. 管道连接多联机系统的核心是管道连接,因此管道连接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管道应采用优质的铜管,避免渗漏和损坏。
- 管道的铺设路径应符合空调系统设计要求,避免过长或过短,过弯曲或过斜。
- 管道连接需要使用专用工具和技术,确保气密性和安全性。
- 管道连接前应进行压力测试,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5. 电气连接多联机的电气连接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电缆规格应与空调系统的额定功率相匹配,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 电缆的接线需要符合国家电气安装标准,避免短路和其他安全隐患。
- 电缆的防水处理应做好,以防止雨水渗入导致跳闸或短路。
多联机安装规范是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基础。
多联机安装标准规范2017.04.22

'*多联机施工标准目录一.多联机室外机施工要求二.多联机室内机施工要求三.多联机冷媒管路施工要求四.空调风管施工要求五.空调冷凝水管施工要求六.空调电气施工要求七.多联机防腐与保温施工要求八.多联机系统调试要求一.室外机根基1.室外机根基最好采纳混凝土根基,也能够采纳型钢根基,采纳型钢根基要做好防腐工作。
2.根基高度要考虑到雪埋深度、排水、保温层厚度等,一般应高出地面150-200 毫米。
3.根基表面应水平,承重不低于机组重量的四倍以上。
4.根基四周应留有排水渠,以利于室外机化霜水的排放。
5.室外机根基设在屋顶时应协调土建方作好防水工作。
二.室外机安装地点选择1.安装地点应足以蒙受外机的重量和振动,特别是外机集中搁置时,要考虑到其运行时产生振动对建筑构造产生的影响。
2.机组噪声和振动不会对居民和环境造成影响。
3.机组四周应尽量知足进风、出风需要,通风顺畅,散热优秀,机组上方2米内不该有阻碍物,否那么应加设导风管。
4.机组四周应留有0.5 米以上的维修空间,四周阻碍物高度不得超出800毫米。
5.机组四周没有易燃、易爆及腐化性气体;没有热源及排油烟口;无高压线、变压器、发射塔等电磁扰乱源。
三.室外机安装1.机组吊装运输时应保持直立,不得倾倒,否那么会致使机组破坏。
2.机组开箱检查能否有漏油和损害现象,检查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能否齐全并交专人保存。
3.室外机应摆放齐整,面板朝向一致。
4.机组与根基之间加10 毫米厚的减振橡胶,机组与根基用螺栓固定。
5.同一行外机间距在20 毫米以上,施工现场条件同意,考虑到散热成效和检修方即可适合增大到 200 毫米。
两行外机间应留有 1000 毫米以上的维修空间。
6.外机与冷媒管焊接时,对机组截止阀采纳冷却举措,防备焊接的高温损坏阀体内的密封资料。
7.机组上方 2 米内有阻碍物时,加装导风管将排风引出。
8.室外机原那么上不一样意安装在有百页窗封闭的空间内,假定一定安装的话,那么叶片间距应大于 30 毫米以上,百叶倾斜角在 0— 15 度内,且尽量加大百页窗的面积。
多联机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一、技术要求:1.1产品规范及标准产品的设计、制造、性能、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检验、产品的测试等,都应按国内外通行的现行标准和相应的技术规范执行。
若标准跟新则以新标准为准,包括但不限于:《空气冷却器与空气加热器》 GB/T14296-93《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 JGJ174-2010《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3-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 18837-200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 GB21454-2008《制冷和供热用机械制冷系统安全要求》 GB 9237-2001《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热泵、空调器和除湿机的特殊要求》 GB4706.32-2004《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 50736-2012《空调用通风机》 GB/10080-88《空调与制冷用无缝铜管》 GB/T17791-1999《空气-空气能量回收装置》 GB/T21087-2007《盘管耐压试验与密封性检查》 JB/T9064-1999《旋转电机基本技术要求》 GB755-2000《整体式机电一体化空调机组》 JB/T-8544-1997《风管送风式空调(热泵)机组》 GB/T18836-2002《一般通风用空气过滤器性能试验方法》 JG/T22《采暖通风与空调设备噪声声功率级测定-工程法》GB9068-88/HS5618《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5─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4942.2《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251《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133841.2基本要求:1.2.1空调系统应在当地气象参数条件下,能满足多种运行负荷和工况的需要,达到室内设计参数规定的制冷、制暖效果。
1.2.2工作环境温度:1.2.3制冷运转范围:15℃~43℃(DB);制热运转范围:-15℃~15℃(W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联机供货及安装技术标准(一)供货及安装技术标准要求
1.主要性能参数
具体详见设计图纸。
2.配置、技术安装要求、室内允许噪声等级
执行规范标准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JGJ 174-201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 118-88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50303
《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 141
注:包括但不限于以上规范、标准,且以上规范、标准若有更新及替换,自动按最新现行版执行。
2.1配置要求
2.1.1多联机空调系统的冷媒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应合理选用线式、集中式等冷媒管道布置方式,并应进行冷媒管道布置优化;
b 冷媒管道的最大长度及设备间的最大高差等,不应超过产品技术要求;
c 冷媒管道的管径、管材和管道配件等应按产品技术要求选用,且其主要配件应由生产厂配套供应。
2.1.2下列设备、管道及其附件等均应采取绝热措施:
a可能导致冷热量损失的部位;
b有防止外壁、外表面产生冷凝水要求的部位。
2.1.3 设备和管道的绝热,应符合下列规定:
a 保冷层的外表面不得产生凝结水。
b 管道和支架之间,管道穿墙、穿楼板处均应采取防止“冷桥”、“热桥”的措施。
c 当采用非闭孔材料保冷时,外表面应设隔汽层和保护层;保温时,外表面应设保护层。
d 室外管道的保温层外应设硬质保护层。
2.1.4多联机空调系统应设置自动控制与监测系统,并应根据产品制造商提供的产品说明书进行设计。
2.1.5多联机空调系统的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联锁,并应设置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装置;连接电加热器的金属风管应接地。
2.2技术安装要求
2.2.1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的安装应与建筑、结构、电气、给水排水、装饰等专业相互协调,合理布置。
2.2.2 多联机空调系统中室内机、室外机、管道、管件的型号、规格、性能及技术参数等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要求,设备外表面应无损伤、密封应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
2.2.3 空调用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的有关规定,并应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不得因搬运或吊装而造成设备损伤。
安装机组时,应留有足够的检修保养空间,同时应满足整体美观要求。
吊装的室内机吊环下侧应采用双螺母进行固定。
现场安装的室内机应进行防尘保护。
风管式室内机与管道之间宜采用软连接。
室外机安装时,应确保室外机的四周按照要求留有足够的进排风和维护空间,进排风应通畅,必要时室外机应安装风帽及气流导向格栅。
室外机应安装在水平和经过设计有足够强度的基础和减振部件上,且必须与基础进行固定。
室外机安装时,基础周围应做排水沟。
当室外机安装在屋顶上时,应检查屋顶的强度并应采取防水措施。
2.2.6制冷剂管道的施工:
a制冷剂配管的切割应符合下列规定:铜管切割必须使用专用割刀;切割后的铜管开口应使用毛边绞刀去除多余的毛边,应用锉刀磨平开口并把黏附在铜管内壁的切屑全部清除干净。
b 多联机空调系统制冷剂管道的吹扫排污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采用压力为(0.5~0.6)MPa(表压)的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按系统顺序反复、多次吹扫,并应在排污口处设白色标识靶检查,直至无污物为止;系统吹扫洁净后,应拆卸可能积存污物的管道部件,并应清洗洁净后重新安装。
c多联机空调系统制冷剂管道的气密性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气密性试验应采用干燥压缩空气或氮气进行;当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无规定时,高压系统的试验压力应符合表5.4.10的要求。
表5.4.10 高压系统试验压力
d试验前应检查系统各控制阀门的开启状况,保证系统的手动阀和电磁阀全部开启,并应拆除或隔离系统中易被高压损坏的器件。
系统检漏时,应在规定的试验压力下,用肥皂水或其他发泡剂刷抹在焊缝、喇叭口扩口连接处等处检查,不得泄漏。
系统保压时,应充气至规定的试验压力,并记录压力表读数,经24h以后再检查压力表读数,其压力降应按下式计算,且压力降不应大于试验压力的1%。
当压力降超过以上规定时,应查明原因消除泄漏,并应重新试验,直至合格。
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风管安装应包括新排风系统的安装和风机连接风管的安装。
风管系统的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 141的有关规定。
风管穿越防火墙处应设防火阀,防火阀两侧2m范围内的风管及保温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穿过处的空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填塞。
应对多联机空调系统工程的制冷剂管道、水管道和风管道采取绝热措施。
当保温管道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对穿越部分的管道采取绝热措施,并应设保护套。
绝热作业应在管道验收合格后进行。
2.2.9电气系统安装:电气设备安装使用的专用设备必须符合现行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用于电源测试的仪表应经过国家相关计量或校准部门检测合格。
电气系统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GB 50303的有关规定。
各类电气附件的安装,应严格按照产品的安装说明书进行。
调试运转:多联机空调系统安装完毕后,对出厂未充注制冷剂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按设备技术文件的规定充注制冷剂;当无规定时,应按规范的要求充注制冷剂。
多联机空调系统带负荷调试运转应按设备安装手册规定的流程进行。
冷凝水管安装完毕后,应按下列步骤对冷凝水系统进行调试:室内机单机排水运转;冷凝水管满水试验;冷凝水管排水通水试验。
2.3室内允许噪声等级
2.3.1室内允许噪声等级的相关规定详见表1~表5,本技术协议执行建筑物标准等级中的二级。
表1 建筑物标准等级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