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游原教案
幼儿园国学乐游原活动教案
幼儿园国学乐游原活动教案一、教学背景幼儿园作为儿童教育的基础阶段,为儿童注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非常重要。
国学教育早已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而适合幼儿的国学教育活动也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开发。
因此,本教学活动旨在通过乐游原及国学诗词等传统文化知识,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国学文化,提升幼儿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二、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国学文化的认识和感性理解。
2.提升幼儿的文化修养,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社会道德观念。
4.增强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国学诗词等文化知识,培养幼儿的道德素养和文化修养。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和接受国学文化。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 制作工具:乐游原步骤1.教师向幼儿宣讲乐游原的由来和使用方法。
2.教师介绍本次活动将要玩的游戏:《小蝌蚪找妈妈》。
2. 国学诗词小讲堂:《静夜思》步骤1.教师介绍唐代大诗人杜甫,并简要讲述他的生平。
2.教师介绍并朗诵古代文学名著《唐诗三百首》中的《静夜思》一首。
3.教师分析《静夜思》的内容和意境,让幼儿对这首诗产生感性认识。
3. 国学知识问答环节步骤1.教师提问:乐游原的历史由来和使用方法?2.教师提问:《静夜思》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所作?4. 活动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步骤1.教师带领幼儿游戏,通过找妈妈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5. 回顾和总结步骤1.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提出总结性的问题,让幼儿进行回答和思考。
2.教师让幼儿回顾本次游戏和文化知识学习的收获和体会。
五、教学评价1.观察幼儿在识字、识句、感情表达方面的动作和表现,评估其对国学文化的接受和理解程度。
2.评估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合作意愿和团队合作能力,评价本次游戏的收获和效果。
《乐游原》教学设计
《乐游原》教学设计《乐游原》是一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作者是司马相如。
它以风花雪月为背景,描写了主人公乐毅和嵇康之间的爱情故事。
本文将根据教学设计的要求,对《乐游原》进行教学设计,并使用中文进行回答。
1. 教学目标:(1)了解《乐游原》的背景和主要情节;(2)理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的关系;(3)分析作品中的意象和隐喻,并了解其中的寓意;(4)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文学鉴赏能力。
2. 教学内容:(1)背景知识的介绍:介绍《乐游原》的作者司马相如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学特点。
(2)主要情节的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了解《乐游原》中的主要情节,包括乐毅与嵇康相识、相恋、分离的故事情节。
(3)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乐毅、嵇康等,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举止言谈等。
(4)寓意的探讨:通过教师引领和学生提问,探讨作品中的意象和隐喻,如风花雪月、红颜知己等,以及其中的寓意和深意。
(5)文学鉴赏的训练:通过师生互动和小组合作,进行作品的解读和鉴赏,探讨其艺术价值和文学意义。
3. 教学过程:(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介绍《乐游原》的精彩情节和文学价值,激发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和好奇心。
(2)背景知识的介绍:教师简要介绍《乐游原》的作者司马相如和作品的历史背景,使学生对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背景知识准备。
(3)主要情节的讲解:教师根据作品的情节线索,逐一讲解主要情节,让学生对整个故事有清晰的理解。
(4)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析一位主要人物的形象,并进行展示和讨论,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思考。
(5)寓意的探讨:教师引领学生对作品中的意象和隐喻进行探讨,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6)文学鉴赏的训练:教师提供一些文学鉴赏的指导性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4. 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示和表达意见的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
乐游原古诗教案
乐游原古诗教案教案:乐游原古诗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乐游原的背景和作者背景,理解诗歌的题材和表达方式。
2.学习乐游原的诗歌内容,感受其优美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
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加深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1.理解乐游原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
2.学习诗歌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2.欣赏诗歌的美学价值。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图片和音乐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情感。
2.学习乐游原古诗的背景和作者背景,了解诗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环境。
3.引导学生阅读乐游原古诗的文本,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和意境。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4.诗歌的剖析与鉴赏。
教师分析诗歌中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其中的美学价值。
5.师生共同品味和欣赏乐游原古诗,让学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和意境。
六、课后练习1.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下对乐游原的诗歌的评论或感悟。
2.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景物或场景,创作一首类似乐游原古诗的作品。
七、板书设计乐游原1.了解背景和作者背景2.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3.诗歌的剖析与鉴赏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乐游原的背景和作者的意图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学生也通过欣赏和分析诗歌,感受到了其中的美和艺术价值。
在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过程中,需要引导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意境。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古代诗歌,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最后,通过写作练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乐游原教案
乐游原教案课程名称:乐游原教案适用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了解乐游原的背景和意义。
2. 学习游戏规则和技巧。
3.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乐游原的背景和意义。
2. 讲解游戏规则和技巧。
3. 分组进行游戏实战。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老师向学生介绍乐游原的背景和意义,并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学习乐游原的游戏规则和技巧。
第二步:讲解游戏规则和技巧老师向学生讲解乐游原的游戏规则和技巧,包括游戏目标、游戏道具和游戏规则等。
第三步:分组进行游戏实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队长。
队长负责组织队员进行游戏实战。
每个小组通过合作和团队精神,尝试完成游戏任务。
第四步:总结和反思游戏结束后,老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过程和经验,并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和团队精神对游戏结果的影响。
教学评价:在游戏实战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合作情况,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
同时,教师也可以进行小组之间的比赛,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并给予奖励。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通过多次实战来提高游戏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此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改编和创新,设计新的游戏规则和道具,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反思:乐游原教案通过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乐游原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游戏实战,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游戏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的评价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动力。
然而,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的游戏正能量,防止游戏过程中出现争吵和纷争。
古诗《乐游原》教学设计8
பைடு நூலகம்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古诗词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及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学习
古诗
精读品味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小组赛诗会:个人参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背出古诗篇目最多的小组为胜。
2、师生评价,重在激励。
一、板书:乐游原1、介绍《乐游原》的写作背景。(老师适时补充或表扬)
二、师范读,(指导停顿、语速和语调)
三、学习生字緌、桐、籍、。
四、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同桌自学、交流: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懂,需要帮助?
1、指名说说:读懂了哪些词句?(老师适时补充、引导、启发或肯定、表扬、激励)
2、指名交流:还有哪些词句没有读懂?谁读懂了,愿意帮助他?
3、指名汇报:谁特别厉害,能将全诗的意思连起来说?(时间允许的话,要多请几位说)
课题
8乐游原
教案序号
授课时间
年月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的
要求(教
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读出《乐游原》这首诗所描述的情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这古诗的意思。
难点:感悟诗的意境。
教具等
准备
板
书
设
计
9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
六、读背体会,总结全诗。
小组比赛
指名说题意、
指生说
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指生读
同桌交流
指生说
学生交流
乐游原教案
乐游原教案
教案:乐游原教案
课程名称:音乐欣赏
教学内容:《乐游原》
教学目标:1.了解《乐游原》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
2.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方式:听觉感知、讨论交流
教学材料:音乐《乐游原》、乐谱、白板、投影仪
教学过程:
Step 1:引入
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什么民族音乐吗?你们对那些音乐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Step 2:播放音乐
播放音乐《乐游原》,并请学生闭眼倾听,感受音乐中的情感和意境。
Step 3:学习曲目信息
教师介绍《乐游原》这首音乐作品的背景和特点,向学生展示乐谱,并解释乐谱上的符号和意义。
让学生了解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
Step 4:再次欣赏音乐
再次播放音乐《乐游原》,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感受音乐中传达的情感和意境。
Step 5:讨论交流
让学生自由发表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
表达对音乐的喜爱和认同。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互相交流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小结
教师对本堂课进行小结,总结学生通过欣赏音乐《乐游原》所达到的目标,并介绍下节课的内容和预习任务。
教学评价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乐游原》这首音乐作品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感受,并能够表达出对音乐的喜爱和认同。
在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的环节,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
古诗乐游原教案
古诗乐游原教案教案:古诗乐游原课堂目标:1. 学习古代诗人杨万里的《乐游原》这首古诗;2. 理解古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手法;3. 练习朗读古诗,并体验其中的意境和情感;4. 培养学生欣赏古代诗词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1. 通过学习古诗《乐游原》了解古代诗人的写作手法;2. 练习朗读古诗,感受其中的意境和情感;3. 学习并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教学难点:1. 理解古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手法;2. 学习并理解古诗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教学方法:1. 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合作学习,师生互动;3. 朗读演练,集体练习和个别练习相结合;4. 观察讨论,借助多媒体材料展示相关图片;5. 归纳总结,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一下上一节的课程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 你们还记得上一节学的是哪首古诗吗?2. 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3. 这首古诗的主题是什么?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出示《乐游原》的诗词,让学生跟读一遍。
2. 分析《乐游原》的主题和写作手法。
3. 分析《乐游原》的结构和用词。
三、朗读演练(20分钟)1.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乐游原》,并进行集体练习。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朗读《乐游原》,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3. 教师进行个别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调。
四、观察讨论(15分钟)1. 出示相关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景物。
2. 引导学生从《乐游原》的诗词中找出与图片中景物相符合的描述。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五、归纳总结(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和总结《乐游原》中的生字词和句子。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归纳和总结成果,分享给其他同学。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背诵《乐游原》;2.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的短文,并体现出类似《乐游原》的写作特点。
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最新9篇
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最新9篇李商隐《乐游原》古诗赏析篇一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歌《乐游原》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乐游原》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达自己的感受。
《乐游原》原文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乐游原》翻译临近傍晚时分,觉得心情不太舒畅,驾车登上乐游原,心想把烦恼遣散。
看见夕阳无限美好,一片金光灿烂,只是将近黄昏,美好时光终究短暂。
《乐游原》注释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
《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
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
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
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
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
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
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2.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王茂之的器重,王将女儿嫁给了他。
因为王茂之是李党的重要人物,李商隐从此陷入牛李党争不能自拔,在官场之中异常失意,著名诗篇《乐游原》正是他心境郁闷的真实写照。
3.意:感到4.不适:不悦,不快。
5.近:快要4.2 乐游原教学设计教案篇二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以及生活积累理解诗句的意思。
3、理解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乐游原》课文教案
《乐游原》课文教案乐游原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乐游原的基本内容和主旨2. 掌握乐游原中的重要词汇和词语搭配3.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二、教学重点:1. 分析乐游原的主题和情节2. 学习乐游原中的重要词汇和词组3. 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三、教学难点:1. 理解乐游原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2. 运用乐游原中的词汇和词语进行表达和描述四、教学准备:1. 课文《乐游原》的复印件2. 白板、黑板、彩笔等教学工具3. 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或视频资源五、教学步骤: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乐游原》这篇课文的背景和作者,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
Step 2:整体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乐游原的故事发生在哪个时期?有什么特点?- 乐游原的主人公是谁?他的经历有哪些?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对乐游原内容和主旨的理解。
Step 3:词汇学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乐游原中的生词和词语搭配,组织学生进行词汇解读和学习,例如:- 游牧民族、马头琴、群星闪烁、广袤的草原等2. 学生进行词汇搭配练习,用适当的形式(例如填空、造句等)巩固词汇的理解和运用。
Step 4:细节理解(20分钟)1. 学生分小组进行细节理解训练,每组选择一段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具体描述,回答问题:- 乐游原的自然环境如何?有哪些生物和景观?- 乐游原的居民有哪些特点和习俗?- 乐游原的历史背景如何?他们的文化有何特色?Step 5:写作训练(20分钟)1. 学生根据对乐游原的理解和细节描述,撰写一篇题为《乐游原的自然乐园》的作文。
2. 注意使用乐游原中的词汇和词组,结合自己的想象和创作,展示对乐游原的理解和感受。
Step 6:展示和评价(15分钟)1. 学生互相交换作文,进行阅读和互评,互相指出优点和改进的地方。
2. 部分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作文,与全班共同欣赏和讨论。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乐游原》教案、教学设计
针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在语文学习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对古诗也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但在《乐游原》这首古诗的学习过程中,仍需关注以下几点:
1.学生在古诗词汇、句式、意境等方面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解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古诗的内涵。
2.学生对古诗的韵律、节奏感知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情有待提高,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乐游原》相关的内容,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创意表达作业:
-以《乐游原》为题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展现古诗中的意境。
-尝试编写一段关于乐游原的故事或小剧本,并和同学分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合作探究作业:
-与同学合作,选取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分析其韵律、节奏、意象等特点,准备在课堂上分享。
2.知识传授,深入解读:
-教师带领学生逐句解析《乐游原》,解释生字词,理解诗句含义;
-分析古诗的韵律、节奏,感受古诗的音乐美;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古诗中的画面,体会意境美。
3.合作探究,交流分享: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古诗的寓意、表达技巧等,培养合作意识;
-各小组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诵读《乐游原》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乐游原》这首古诗,掌握其生字词及词义,如“原、尽、斜、映、灼”等,并能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运用。
2.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古诗的韵律、节奏、意象,体会古诗的音乐美和意境美,提高对古典文学鉴赏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的创意改编或创作,培养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乐游原 (李商隐)教学设计
乐游原 (李商隐)教学设计乐游原(李商隐)教学设计引言:《乐游原》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抒发离情别绪的诗歌作品。
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纷繁的意象,诗人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以及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之情。
本教学设计将通过分析诗歌结构、解读意象和赏析语言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一、诗歌结构分析1. 第一节(共四句):描写豪华马车及其护卫士兵。
2. 第二节(共四句):描写乐游原中的风景和人物。
3. 第三节(共六句):表达离别之情和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4. 第四节(共二句):总结全诗。
二、意象解读1. 豪华马车:象征着贵族身份和离别的苦难。
2. 乐游原:指代过去美好的时光和离别的地点。
3. 逐客令:象征离别之苦。
4. 疏狂地:形容人物离别时的悲伤和激动。
三、语言特点赏析1. 用典:诗中出现了“逐客令”这一典故,展示了诗人对古代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意象丰富:通过描绘车马、花草和山川,创造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引导读者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
3. 运用修辞: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4. 对仗工整:诗中的押韵和平仄有序,表现了唐代诗歌的韵律之美。
四、教学活动设计1. 感知与体验:教师将诗歌《乐游原》逐句朗读给学生听,并展示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感知诗歌中的豪华马车和乐游原的景象,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2. 分析与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让学生发现每一节的意义和联系,并解读诗中的意象,帮助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 比较与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对比《乐游原》和其他关于离别的作品,让学生思考不同诗人对离别的表达方式和情感体验。
4. 创作与分享:教师要求学生写一首以离别为主题的诗歌,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通过创作,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体验《乐游原》中的情感表达。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能够通过分析诗歌结构、解读意象和赏析语言特点,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乐游原》这首诗。
乐游原小班教案
乐游原小班教案教案标题:乐游原小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的乐游原小班教育阶段的专业要求和目标;2. 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具,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3. 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乐游原小班教育阶段的背景和理念;2. 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交、身体、艺术等各方面的发展需求;3. 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幼儿达到预期的目标。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一段音乐或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2. 知识讲解:介绍乐游原小班教育阶段的背景和理念,与幼儿进行简单的互动交流;3. 教学活动一:以认知发展为主线,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4. 教学活动二:以语言发展为重点,开展游戏和故事讲解等形式的活动,培养幼儿的表达和理解能力;5. 教学活动三:以社交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组织幼儿进行集体活动,鼓励合作与分享;6. 教学活动四:以身体和艺术发展为着眼点,进行舞蹈、手工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感;7. 小结与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简要总结,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四、教学方法和教具:1. 教学方法:多元化的活动设计、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2. 教具:音乐、游戏、图片、故事书、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评估:1. 通过观察和记录,评估幼儿在不同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幼儿的特点和发展需求进行评估和反馈。
六、教后反思:1. 分析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反馈,进行教学反思;2. 调整和改进教学设计,以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
以上是针对乐游原小班教案的一个基本框架和指导,根据具体情况,可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
通过灵活运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和教具,引导幼儿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
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商隐的《乐游原》教学设计1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①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②积累一些相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板书设计:乐游原不适→ 登古原触景生情夕阳美好只近黄昏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观看古诗朗读录象,引入课题《乐游原》。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乐游原》。
(二)初读感知:1、齐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时对古诗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字词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引导:① 解题:《乐游原》又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为京城士女登高游乐胜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② 向:接近。
向晚:傍晚。
③ 意:心情。
不适:不悦,不舒畅。
④ 驱车:驾车。
⑤ 古原:即乐游原。
4、指名交流诗句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傍晚,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于是,驾车登上乐游原。
远处的夕阳多么美啊!只是此时已将近黄昏,再美的夕阳也要落下了。
(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5、齐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1、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名言吗?——(引导学生回忆)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乐游原古诗教案
乐游原古诗教案【教案标题】乐游原古诗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乐游原古诗及其创作背景;2. 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与表达方法;3. 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兴趣与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古诗的表达方式创作相关作品。
【教学准备】1. 宣传材料与乐游原古诗课本;2. 音响设备;3. 乐游原古诗赏析和分析文本;4. 书写材料与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乐游原古诗有哪些特点,是否听说过;2. 准备一首乐游原古诗,适当朗读并让学生感受;3. 引入乐游原古诗的故事背景与创作背景。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乐游原古诗起源和定义;2. 分析乐游原古诗的特点与风格;3. 解释乐游原古诗中常见的词汇与用法;4. 指导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与表达方法。
三、乐游原古诗欣赏与分析(25分钟)1. 准备多首乐游原古诗,音频或现场朗读;2. 引导学生仔细聆听古诗,感受其中蕴含的意境与情感;3. 指导学生分析古诗的结构、修辞手法和意义;4. 进行乐游原古诗的探究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写作与创作练习(25分钟)1. 提供几个主题,如自然、爱情、友谊等,与乐游原古诗主题相对应;2. 引导学生根据所选主题,以乐游原古诗的形式创作短篇诗歌;3. 学生自行完成创作后,进行互相分享和点评。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乐游原古诗的特点与表达方式;2. 鼓励学生表达对乐游原古诗的喜爱与理解;3. 预告下节课内容与作业要求。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研读更多乐游原古诗,自行分析与欣赏;2. 组织学生参加乐游原古诗创作比赛,并举办作品展览;3. 继续学习其他古诗形式,如唐诗、宋词等,并进行比较与对比。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分析乐游原古诗过程中的参与情况;2. 学生通过创作练习所展示的创意与表达能力;3. 学生课堂发言和笔记的内容准确性与全面性。
【教学资源】1. 乐游原古诗课文和赏析文本;2. 宣传材料;3. 音响设备;4. 书写材料与绘画工具。
幼儿园古诗《乐游原》教案
幼儿园古诗《乐游原》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初步了解古诗词,了解古代文化;2.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唱能力;3.通过《乐游原》,让幼儿体验自然,增强与自然的亲密感。
二、教学准备1.播放器、音响设备;2.挂图、干部掌纹教具;3.板书工具。
三、教学内容1. 导入音乐声中,班长手拿花篮走进教室。
教师要求幼儿品尝花的美味,感受春天的气息,引出教学内容。
2. 正文1.预备课活动以李白的《乐游原》为例,引导孩子走进自然,感受自然美。
2.教学节奏听 - 理解 - 画 - 唱 - 写•听在播放李宗盛演唱的《乐游原》时,教师动情地让孩子们听古诗的美妙旋律,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情感和韵律。
•理解教师与孩子们共同阅读《乐游原》,解释古诗词中的意思和感觉。
乐游原上蕩孟晨,余忆清都山水疏,松吟風啸竹雕鱼,猿鹤龟蛇何所有?且留生路千载名,寄蜉蝣于天地间,其余何碌碌,霜飞雪舞翻形添。
根据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可以难度适当降低,简单点读原诗,重点强调一二个字。
•画教师请孩子们画出古诗中的“松吟”、“风啸”、“竹雕鱼”、“猿鹤龟蛇”等生动的画面。
•唱教师请孩子们跟着播放器合唱《乐游原》的歌曲,感受中国古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写教师请幼儿简单写下《乐游原》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
3. 课外拓展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引领幼儿走进自然,如游园、寻访花果、观察四季变化等,促进幼儿对自然的亲密感。
四、反思总结古诗词是华夏文化的精髓,幼儿在初步接触古诗文的同时,也在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幼儿更好地认识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该因地制宜,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采用不同方式,适当降低难度,使教学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引导幼儿对古诗词进行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乐游原 (李商隐)教案
乐游原 (李商隐)教案乐游原 (李商隐)教案第一部分:诗歌背景介绍李商隐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以婉约派为主,他的《乐游原》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田园诗。
本教案旨在通过分析李商隐的《乐游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他的创作风格、诗歌主题以及对自然的独特表达。
第二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旨在帮助学生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 理解李商隐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2. 分析和解读《乐游原》的诗意;3. 熟悉乐游原的自然景色描写,加深对自然美景的认识;4. 培养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第三部分:课堂活动1. 导入活动在开始讲解《乐游原》之前,可以请学生观看一段关于自然美景的短视频,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学生可以就观看的内容进行简单交流,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
2. 分析和解读《乐游原》在进行诗歌解读之前,可以简要介绍李商隐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他的诗歌创作。
接着,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乐游原》中的诗意,解读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3.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进行自由创作,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乐游原》中描绘的自然美景。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场景进行描写,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4. 诗歌分享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讨论。
在分享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5. 总结和反思在课堂结束前,可以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总结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体会。
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教师进行解答和引导。
第四部分:教学评估在本次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和表现;2. 收集学生的课堂笔记和创作作品,评估其对《乐游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 对学生的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检查他们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第五部分:教学拓展鼓励学生继续扩展对李商隐的了解,可以选读他的其他作品或了解他的生平事迹。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游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乐游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三年级# 导语】这首诗是作者赞美黄昏前的原野风光和表现自己的感受。
诗人李商隐透过当时唐帝国的暂繁荣,预见到社会的严重危机。
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乐游原》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乐游原》原文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乐游原]长安附近的游览胜地。
[向晚]傍晚。
向,将近,将要。
[意不适]心里不舒畅。
[驱车]赶车,驾车。
[古原]指乐游原。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简析】这是一首久享盛名的佳作。
李商隐所处的时代是国运将尽的晚唐,尽管他有抱负,但是无法施展,很不得志。
这首诗就反映了他的伤感情绪。
前两句“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是说:傍晚时分我心情悒郁,驾着车登上古老的郊原。
“向晚”指天色快黑了,“不适”指不悦。
诗人心情忧郁,为了解闷,就驾着车子外出眺望风景。
“古原”就是乐游原,在长安城南,地势较高,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这两句,点明登古原的时间和原因。
后两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说:夕阳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只可惜已接近黄昏。
“无限好”是对夕阳下的景象热烈赞美。
然而“只是”二字,笔锋一转,转到深深的哀伤之中。
这是诗人无力挽留美好事物所发出深长的慨叹。
这两句近于格言式的慨叹涵义是十分深的,它不仅对夕阳下的自然景象而发,也是对自己,对时代所发出的感叹。
其中也富有爱惜光阴的积极意义。
对本诗素有不同看法。
有人认为“只是”无转折之意,而是“就是”“正是”之意,那就无伤感惋惜之情了。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乐游原》教案一、激趣导入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乐游原》文章教案
《乐游原》文章教案【引言】《乐游原》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创作的一篇散文,以其清新自然的描写方式和优美的讲述风格而受到广泛赞誉。
通过阅读并分析《乐游原》,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唐代文学的特点,并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研读《乐游原》并撰写相关文章,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写作技巧。
【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理解《乐游原》的主要内容和文学特点;2.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乐游原》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撰写有关《乐游原》的文章。
二、教学重难点:1. 分析《乐游原》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2. 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相关文章。
三、教学准备:1. 电子设备;2. 白居易的《乐游原》原文及翻译。
四、教学步骤:1. 引入(10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乐游原》的背景和作者白居易;- 学生快速浏览《乐游原》的原文,并就其标题和开头进行猜测。
2. 分析《乐游原》(30分钟):- 学生分组讨论《乐游原》的主题和中心思想,并进行分享;-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乐游原》的描写手法,如形象描绘、对比、排比等;- 学生互动讨论并记录自己的分析观点。
3. 解读《乐游原》(40分钟):- 教师逐句解读《乐游原》的内容,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学生就作者的意图、章节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深入分析;- 教师提问学生,引导他们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4. 撰写文章(60分钟):-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理解,撰写有关《乐游原》的文章;- 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体和写作方式,如散文、议论文或感想文等;- 学生互相交流并互评文章,提出改进建议。
五、总结与展示(20分钟):- 学生分享自己的文章,展示他们对《乐游原》的理解和创作能力;-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唐代文学。
【教学延伸】学生可以参考以下写作题目来撰写《乐游原》相关的文章:1. 以《乐游原》为题,写一篇散文,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
乐游原教学设计
乐游原教学设计《乐游原》学习设计一、激趣导入1.“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万树鸣蝉隔岸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乐游原头春尚早,百舌新语声卑卑。
”……教师背诵有关乐游原的诗句引出课题。
2.读题,解题。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唐朝时是有名的游览胜地。
二、初读感知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读准读通。
2.指名读,纠正字音,指导“驱”,读写。
3.默读古诗,结合图片,理解诗意。
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
4.汇报交流理解古诗的方法、能理解的句意、不懂的问题。
5.整理学生译文成果,并展示译文。
傍晚时觉得心里不太舒畅,就驾车去登乐游原。
夕阳多么美好啊,只是黄昏将近了。
三、品读感悟1.知诗人心。
(1)诗人何时驱车登古原?心情怎样,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意不适体验:你心情不好时会怎么做呢?诗人心情不适时是怎么做的?(2)指导朗读一、二句。
2.感诗景美。
(1)介绍乐游原: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古原,全城风光尽收眼底。
(2)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闭目想象画面:夕阳把它的金辉铺洒下来,这时的乐游原是怎样的美景呢?远望繁华的都市长安又是什么模样?学生自由想象并表达。
(3)指导读第三句。
3.悟诗人愁。
(1)面对美景,诗人有什么感慨?为什么会有这种良辰美景短暂的感受呢?(2)补充诗人简介及相关背景资料,与学生交流。
(3)情境设置:师扮演车夫,询问惆怅的客人(学生)——夕阳可真是美啊,您心情好点了没?您还有什么可愁的呢?(让学生体会诗人的心情,惆怅伤感、人生失意、忧国家大势将去等。
)(4)指导读第四句,学生体会诗人心情,读出惆怅与伤感。
4.读诗韵。
深入朗读。
教师示范朗读,学生练习朗读。
四、拓展积累1.唐诗素描——让学生以诗人或是旁观者的身份写一写对诗的内容的理解,对意境的想象。
2.背诵默写本诗。
3.你还读过诗人李商隐什么作品?师推荐欣赏《夜雨寄北》《无题》《嫦娥》等。
板书:乐游原(唐)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游原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校本课程研讨:《乐游原》教案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理解诗中词语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并背诵古诗。
②积累一些相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理解感悟诗的过程中,能通过想象和朗读,并通过合作探究了解古诗意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②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理解诗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感悟古诗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具准备:课件。
四、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
五、板书设计:
乐游原
不适→登古原
触景生情
夕阳美好只近黄昏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观看古诗朗读录象,引入课题《乐游原》。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李商隐的《乐游原》。
(二)初读感知:
1、齐读古诗。
2、四人小组交流预习时对古诗字词句的理解,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交流字词理解,教师相机点拨引导:
①解题:《乐游原》又作《登乐游原》。
乐游原:地名,在长安城南,为京城士女登高游乐胜地。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登上它可望长安城。
②向:接近。
向晚:傍晚。
③意:心情。
不适:不悦,不舒畅。
④驱车:驾车。
⑤古原:即乐游原。
4、指名交流诗句理解,教师相机点拨。
傍晚,我觉得心情不太舒畅。
于是,驾车登上乐游原。
远处的夕阳多么美啊!只是此时已将近黄昏,再美的夕阳也要落下了。
(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
5、齐读古诗。
(三)深入探究:
1、过渡: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学习《第一次抱母亲》时老师送给大家的读书名言吗?——(引导学生回忆)歌德曾说,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
刚才我们用第一只眼睛读了李商隐的《乐游原》,现在我们一起尝试用另一只眼睛再深入品读《乐游原》。
2、自读古诗,想想自己对古诗还有哪些疑问。
3、出示参考质疑:
①诗人李商隐为什么感到“不适”?
(提示:你平时会在什么情况下感到“不适”呢?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
②“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的“夕阳”只是指眼前的夕阳吗?还可以有其它哪些理解呢?
4、小组交流探究:将自己的质疑与小组同学交流,汇总,再尝试探究问题的答案。
教师巡视指导。
5、播放音乐,小组代表谈谈探究的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相机给予指导:
①李商隐简介:李商隐(812—约858),唐代诗人。
字义山,号玉溪生。
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
他幼时随父到浙江。
9岁父亲死去,奉丧侍母归郑州。
25岁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当时政治上牛、李党争剧烈,他被卷入旋涡,在政治上受到排挤,一生困顿失意。
在诗歌成就上,他与杜牧齐名,是晚唐的重要诗人之一,又称“小李杜”。
②写作背景:李商隐二十五岁时由令狐楚的儿子令狐陶推举得中进士。
不久令狐楚死,他得到泾源节度使王茂之的器重,王茂之将女儿嫁给了他。
当时牛李党争正在尖锐时期,令狐楚是牛党,王茂元则是与李党有关。
宣宗即位以后,牛党当权,令狐楚儿子当了宰相,打击一切与李党有关的人,从此李商隐一直被压抑而抬不起头,在官场中异常失意。
这首《乐游原》正是在他失意时写下的。
③前人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看法:有人认为夕阳是穷途末路、悲观的感叹;也有人认为正因夕阳短暂美好,因此诗人要热爱生命、执着人间、珍惜美好的时光,是积极的乐观主义精神;因为当时是唐代后期,还有人认为诗中“夕阳”指的是唐朝,那是诗人对盛唐的追忆和对晚唐逝去的惋惜。
(学生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理解,只要言之合理就可以,不必强求一致)
6、播放古诗朗读,学生闭目体会诗境。
7、有感情朗读:指名读,再齐读。
8、融会背诵。
(四)总结拓展:
1、过渡:《乐游原》是一首触景生情的哲理诗。
李商隐驱车登上乐游原,慨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历史上,也有许多充满哲理的古诗。
2、拓展:出示一些哲理诗,齐读——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金缕衣
杜秋娘/唐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拓展二:李商隐的其他诗歌,齐读——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腊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贾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五)作业:
1、将你对《乐游原》中“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理解画成一幅画。
2、上完《乐游原》,我的收获是:
3、积累并背诵你喜欢的李商隐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