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概论期末复习试题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f298e8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64.png)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A. 社会性B. 阶级性C. 目的性D. 传承性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功能?A. 培养人才B. 传承文化C. 维护社会稳定D. 促进经济发展答案:D3. 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A. 农业社会B. 工业社会C. 原始社会D. 封建社会答案:C4. 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在于:A. 教育内容B. 教育方法C. 教育目的D. 教育手段答案:D5. 教育的终身化是指:A. 教育贯穿人的一生B. 教育仅限于学校阶段C. 教育只针对儿童D. 教育只针对成人答案: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教育的三大功能。
答案解析:教育的三大功能包括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
培养人才是指教育能够通过系统的教育过程,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传承文化是指教育能够将人类文明的成果传递给下一代,保持文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社会进步是指教育能够通过提高公民素质,推动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发展。
7. 阐述教育公平的内涵。
答案解析:教育公平是指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上,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的对待。
它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
起点公平强调每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是相同的;过程公平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每个人都能得到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结果公平则是指教育的结果,如学历、知识、技能等,应该在社会成员之间保持相对的平等。
8. 描述终身教育的特点。
答案解析:终身教育的特点主要包括:一是终身性,即教育不仅限于学校教育,而是贯穿个人一生的学习过程;二是全民性,即教育面向所有人,不分年龄、性别、职业等;三是灵活性,即教育形式、内容和时间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社会发展进行调整;四是开放性,即教育资源和机会对所有人开放,不受传统教育体制的限制。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全套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e923c5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06.png)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全套《教育概论》(本科)期末试卷(八)(时间120分钟)专业班姓名学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学记》中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表明在中国古代,教育主要被理解为(B)。
A.技能教育B.道德教育C.知识教育D.生活教育2.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区别于其他现象的本质特征是(B )。
A.生产性B.培养人的社会活动C.阶级性D.社会性3.(C)影响高等教育的专业发展。
A.人口的职业结构B.人口的年龄结构C.人口的文化结构D.人口的性别结构4.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关系是(A)A.不平衡B.落后C同步D.超前5.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C)A.客观条件B.充分条件C.前提条件D.必要作用6.教育虽然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但它是特殊的一部分,相对于环境中的其它因素而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起(C)。
A.前提作用B•客观作用C.主导作用D.一般作用7•"拔苗助长"违反了人的身心发展的(D)特征。
A.不平衡性B•阶段性C.差异性D•顺序性8.小学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种要求属于(D)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9.教育史上凡是主张从社会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就称为(D);凡是主张从个人发展来确定教育目的,就称为()。
A.教育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B.教师权威论和儿童中心论C.遗传决定论和发展决定论D.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10.(D)最早出现双轨制学校制度的国家A.美国B.日本C.法国D.英国IL在中国,最早的学校称为(A)A.庠氏序C.教D.养12.新时代背景下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是(A)A.民主平等B.互尊互敬C.亲密和谐D.教师威严13._B没有固定的教材,变动性较大,课程设计的出发点是学生的兴趣和动机。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必修课程14.课程理论家一B提出课程内容编排和组织的连续性(continuity)顺序性(sequence)整合性(integration)三条逻辑规则A.斯宾塞B.泰勒C.赫尔巴特D.杜威15."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是我国C的一个特点。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试题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3900629b6648d7c1c746ea.png)
第二章
单选
1、一个出身贫寒的子弟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这是教育何种作用的体现?()
A、促进政治民主化B、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
C、有助于设计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D、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
多选
1、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
A、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社会功能
第一章
单选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A、《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经验与教育》
2、我国先秦时期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3、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其标志性的事件是哪本著作的出版?()
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赫尔巴特C、克伯屈D、拉伊
辨析:
1、从起源上讲,教育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简答:
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2、实验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古代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问:这一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
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
第七章
多选:
1、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三备”包括()
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方法D、备教参
单选
1、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
A、提问B、练习C、导入D、讲授
2、一个老师在上课之初,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课文《茶花赋》,那么今天的茶花又象征着什么呢?”这种导入属于()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e4423add36a32d73758172.png)
一、填空题:1、教育学是以人类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教育学是以教育中最一般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或者说是研究教育中一般性问题的科学。
3、《学记》是中国教育史和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4、教育学逐渐发展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是从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开始的。
是以夸美纽斯、1632年他所著的《大教学论》为标志的。
5、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原理》,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6、《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最集中、最系统地表述了杜威的教育理论。
7、杨贤江1930年以李浩吾的化名出版了《新教育大纲》,是我国最先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8、苏联著名教育家凯洛夫著的《教育学》被称为传统教育的代表。
9、布鲁纳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是“学科结构”、最有价值的提出“发现法”。
10、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途径、教育环境11、美国心理学家孟禄提出“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无意识的模仿。
12、个体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自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即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
13、社会本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体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代表人物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
14、教育方针规定了教育发展与努力的方向,而教育目的是提出教育的质量要求。
15、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教育内容与方法、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本根据。
16、教育目的具有定向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激励功能。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立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1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途径19、教育制度的构成有:教育体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赖以生存和运行的整套规则20、目前我国学校教育制度具体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四个阶段。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四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四](https://img.taocdn.com/s3/m/f3145323cfc789eb172dc81b.png)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四姓名年级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教育影响又称之为()A教育效果B教育意义C教育中介D教育效率2.主张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进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是()A家庭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B学校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C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D人本位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3.()是中国古代(乃至全世界)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A《乐记》B《论语》C《学记》D《大学》4.《学记》中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的教学原则是()A藏息相辅B长善救失C教学相长D启发诱导5.()在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中首次提出“教育学”应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A夸美纽斯B培根C洛克D卢梭6.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于1806年出版了()A《教育漫话》B《爱弥儿》C《普通教育学》D《教育学讲授纲要》7.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教育家是()A康德B第斯多惠C裴斯泰洛奇D勒因8.我国小学教育是自清朝末期颁布的()开始的。
A《钦定学堂章程》B《奏定学堂章程》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9.()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育方针D教学目标10.()是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培养良好体育精神的教育。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二、填空题(共4题,每空1分,共10分)1.小学教育目标的厘定,包括对小学教育目标(培养目标)的、、和。
2. 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3.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指称的基础教育,进一步扩展为、、和教育。
4.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了“两基”,即,。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1dba5b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8.png)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的本质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塑造人格D. 社会化过程答案:D2. 现代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A. 教师、学生、教材B. 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C. 教育环境、教育评价、教育政策D. 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管理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教育的功能?A. 传递文化B. 促进个体发展C. 维护社会稳定D. 创造经济价值答案:D4.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规律C. 教育制度D. 教育活动答案:A5.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A. 提高国民素质B.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 促进社会进步D. 实现个人价值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教育的一般功能。
答案:教育的一般功能包括传递文化、促进个体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进步。
教育通过传授知识和技能,帮助个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 阐述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答案: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密切且复杂。
教育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社会的产物,也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维护社会秩序,传承和发展文化。
同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也会影响教育的发展。
3. 描述教育的基本原则。
答案: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和个性化原则。
平等性原则强调教育机会的均等;全面性原则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发展性原则注重教育对学生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个性化原则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等,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
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率,扩大了教育的覆盖面,使得教育资源得以共享。
《教育学概论》综合复习题
![《教育学概论》综合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35f005f8910ef12d2af9e77c.png)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是非题:(T代表正确,F代表错误)t1.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教育应适应人的自然发展的思想。
T2.早在20世纪之前,我国已大量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并对我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错3.从形式上看,教育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三个阶段。
对4.英国牛津大学是欧洲最早建立的中世纪大学。
Culo5.《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Y6.教育和发展的关系包括两个方面,即教育在政治和经济的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N 7.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已经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
N8.教育的先进与否和水平高低最终由社会生产力的先进程度和实际水平决定。
Y9.教育的基本经济功能是为经济发展提供劳动力和专门人才。
Y10.文化是教育的内容,教育则是文化传递和发展的手段。
Y11.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中所讲的“个人”是指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个体”。
N 12.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是内在一致的、不矛盾的。
N13.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根本的错误在于将教育的社会目的与国家目的等同起来。
Y 1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统一是无条件的。
N15.在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统治的社会里,个人的价值与尊严得不到重视,但社会(或社群)的价值与尊严却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Y16.教师与学生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相互关系中的一对次要矛盾。
Y17.人民教师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或纽带作用。
Y18.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起着客体作用,教师则起着主体作用。
N19.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也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基本前提。
N20.教师既要成为学科知识的专家,又要成为知识渊博的杂家。
Y21.课程即是教学过程所要达到的目标或预期的学习结果。
Y22.课程即教师所要教的、学生所要学的教材知识内容。
Y23.学生从特定的教学活动方式中实际获得的学习经验构成了课程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文教育学概论期末试卷
![语文教育学概论期末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718bfd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07.png)
1. 语文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 语文课程B. 语文教材C. 语文教学D. 语文教师2. 语文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是()A. 培养语文教师B. 探索语文教育规律C.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D.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3. 语文课程的核心价值是()A. 语言素养B. 思想道德素养C. 科学素养D. 美学素养4. 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是()A.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B.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C. 传授知识与提高素养相结合D.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 语文教材的编制原则是()A. 符合课程标准,体现时代精神B. 丰富多样,激发学生兴趣C. 注重实践,提高学生能力D. 严谨规范,易于教学6. 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A. 了解学生学习情况B. 促进学生学习进步C. 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D. 提高教学质量7. 语文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包括()A. 理论性、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B. 知识性、技术性、实践性、时代性C. 理论性、技术性、实践性、时代性D. 知识性、实践性、综合性、时代性8.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是()A. 教育理念B. 教育技能C. 教育研究D. 教育情怀9. 语文教育学的学术价值在于()A. 为语文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B. 提高语文教育质量C. 促进语文教育改革D. 丰富语文教育理论10. 语文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是()A.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B. 教育技术与语文教育相结合C. 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D. 终身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语文教育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献研究法B. 实证研究法C. 案例研究法D. 行动研究法2.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包括()A. 综合性B. 灵活性C. 实践性D. 时代性3.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包括()A. 以学生为主体B. 注重实践C. 提高素养D. 教育创新4. 语文教材的主要功能包括()A. 传授知识B. 培养能力C. 激发兴趣D. 促进思考5. 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指标包括()A. 知识掌握程度B. 能力发展水平C. 学习态度D. 学习效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 简述语文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bb6b624b35eefdc8d333b7.png)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一、判断题1、杜威以反赫尔巴特教育理论出现,提出了“儿童中心,经验中学和活动中心”。
()2、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
()3、西欧中世纪早期教育的显著特点是教会几乎垄断了学校教育。
()4、《大学》提出道德教育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5、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教育学》上所谈的教育主要指狭义的教育。
()6、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
()7、参与式学习是指让学生有机会讨论关于环境问题的见解,鼓励他们探索不同观点。
()8、政治与教育之间并不是只有单向的决定作用,他们之间是彼此制约的。
()9、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
()10、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使科学技术转化为劳动者精神财富的手段。
()11、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
()12、在教育中,尊重人的个性是智慧的开端。
()13、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社会”。
()14、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典型的错误是抽象地谈论“个人”。
()15、是否把提升个人做人的价值与尊严看作教育的目的,这是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一个根本标志。
()1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
()17、教育教学权是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相适应的基本权利。
()18、《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培训的权利。
()19、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复杂,极艰难的工作,有其特殊的理论、方法和规律。
()20、教师义务是指法律对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一定行为的约束。
()21、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
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
教育概论 期末试题及答案
![教育概论 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5766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86.png)
教育概论期末试题及答案题目一:教育的定义与类型(500字)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旨在引导和培养个体,使其具备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正式教育、非正式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正式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系统化、有组织的教学活动,例如学校教育,其目标是向学生传授特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
非正式教育则是指在课堂以外、生活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教育活动,如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
非正规教育则是指在非正式教育之外的教育形式,不受正式教育体系限制。
题目二:教育的目标与功能(500字)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的功能又可分为认知功能、社会化功能和人格培养功能。
认知功能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获取和掌握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育不仅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化功能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适应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并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和沟通能力。
教育可以通过校规校纪、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
人格培养功能是指通过教育使学生全面发展,并培养其自主意识、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
教育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良好人格特征,使其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公民。
题目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挑战(1000字)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变革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面临着新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其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个性化教育、国际化教育和教育公平是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挑战。
首先,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对传统教育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得教学资源可以跨越时空限制进行共享,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学习资源。
教育也开始采用智能化的教学方式,如在线教育和虚拟实境教学,提供更灵活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其次,个性化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传统教育过于强调一刀切的标准化评价和教学方式,而个性化教育则注重符合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发展其独特的才能和兴趣。
教育概论考试试题
![教育概论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b009fe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d1.png)
教育概论考试试题教育概论考试试题教育概论是一门涵盖广泛的学科,它研究的是教育的本质、目标、原则以及教育与社会、心理、经济等方面的关系。
教育概论考试试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教育概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下面将给出一些典型的教育概论考试试题,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和复习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教育的基本任务?A. 传授知识和技能B. 培养人的全面发展C. 塑造人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D. 传承传统文化2. 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B. 培养人才C. 促进社会变革和进步D. 扩大社会阶层差距3.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A. 传授知识和技能B. 塑造人的个性和品格C.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 传承文化二、判断题1.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 )2.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的人才。
( )3.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 )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包括知识、技能、品格、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教育的任务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塑造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
2. 请简要介绍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密不可分,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推动力。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类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同时,社会也对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社会的需求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3. 请简要说明教育的价值。
教育的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教育可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和能力。
其次,教育可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人类智慧的宝库。
此外,教育还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推动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论述题请论述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是一个不断进行的过程。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教育也需要不断适应和改革。
教育的改革包括教育目标的调整,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2023年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
![2023年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ac995fd0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7.png)
2023年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真题第一部分:选择题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并在题目旁边标注序号。
1. 教育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教育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B. 提供教师培训的专业。
C. 从事学校教育管理的职业。
D. 学习教育学理论和方法的过程。
2.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A. 培养社会人才。
B. 传授知识和技能。
C.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D. 塑造人格和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3. 以下哪个理论主张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会根据自身经验进行主动构建和解释?A. 行为主义理论。
B. 认知发展理论。
C. 社会学习理论。
D. 人本主义理论。
4. 智力发展理论中,皮亚杰提出了以下哪个发展阶段理论?A. 社会文化理论。
B. 基因发展理论。
C. 认知发展理论。
D. 人格发展理论。
5. “三基理论”指的是以下哪三种基本能力?A. 语言、思维、动作。
B. 读、写、算。
C. 阅读、写作、数学。
D. 听、说、读。
第二部分:简答题请用简练的语言回答以下问题。
1. 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 请列举并简要解释至少三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3. 请解释文化相对主义和文化普遍主义的区别。
4. 请解释教育者的角色和责任在不同的教育理论中的变化。
5. 请解释转化性教育的概念,并给出一个实际的例子。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根据所学知识论述以下问题,并提供相关实例和理论支持。
1. 年轻人与新兴科技的快速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影响教育?请阐述你的观点。
2. 在个体发展理论中,你认为基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与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哪个更重要?请论述你的观点。
3. 你认为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公平吗?请论述你的观点,并提供相关证据支持你的观点。
4. 选择一种教育理论,并解释你为什么认为该理论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题目要求:本篇文章需要包括三个部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全文需要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安排内容。
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使用清晰、连贯的语句,切换段落时使用合适的过渡词。
《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f11519da38376bae1fae62.png)
《教育学概论》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心理学研究认为,教师的知识和智力与教学效果表现为( )的关系。
A、低相关B、高相关C、中等程度相关D、没有相关E、反比例2、学生一边记笔记,一边听课,这是注意的( )A、分散B、转移C、分配D、范围E、分心3、看书时用红笔划出重点,这是利用知觉的(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E、对比性4、能力发展和知识、技能掌握的关系是( )A、同步发展B、能力发展快C、能力发展慢D、能力与知识技能无关E、以上都错5、教育和经济的关系,总的来说是( )A、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反作用于经济B、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反作用于教育C、经济决定教育,教育对经济没有影响D、教育决定经济,经济对教育没有影响E、经济和教育没有必然的关系6、奴隶社会学校教育内容:“六艺”是指( )A、礼、乐、射、御、书、数B、诗、书、礼、乐、易、春秋C、语、数、外、生、地、史D、《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师说》、《论衡》E、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7、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现象叫做(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刻板效应D、晕轮效应E、成见效应8、长时记忆主要以( )编码为主。
A、物理特征B、形象特征C、听觉D、视觉E、意义9、知识与智力的关系可以表述为( )A、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高B、知识越丰富智力水平越低C、知识与智力无相关D、知识是智力发展的前提E、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前提10、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处于掌握边缘的能力D、已经发展的原有能力E、需要在下一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二、多选(共20小题,每小题4分,共80分)1.“一题多解”属于()A、再现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聚敛思维E、求异思维2. 认知心理学将知识划分为()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隐性知识E、显性知识3. 我国的课程一般通过()体现。
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7e5cde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55.png)
《教育概论》试卷库(共5套试卷及参考答案)《教育概论》试卷(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是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教育产生于_________________社会。
3、目前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
4、教育的本质特征是。
5、发现学习是由美国教育家,结构主义课程代表人物___________提出的。
6、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和、作业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五个环节。
7、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等方式影响学生思想意识的德育方法为8、教学过程的首尾阶段(环节)分别是和。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是以()为主。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综合课程D.以上都不是2、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3、“性善论”的代表人物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4、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示性B.创造性C.复杂性D.长期性5、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
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凯洛夫D.霍姆林斯基6、把人视为教育的根本,宣扬人性的解放,这体现()教育目的观。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文化本位论D.生活本位论7、不属于教师的专业权利的是()。
A.教学权B.获取报酬待遇权C.管理学生权D.参政权8、“严师出高徒”等谚语在我国很流行,这是()对人们的教育方式选择潜移默化影响的结果。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辐合论D.多因素论9、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顺序性B.个别差异性C.不平衡性D.阶段性10、“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这说明教学应当着重()。
A.传授知识给学生B.突出重点,突破难点C.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D.及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1、有人类社会就有教育,也就有了教育学。
【精品】XX大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五)
![【精品】XX大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五)](https://img.taocdn.com/s3/m/5f617c38102de2bd9705882d.png)
《教育概论》试题十五.doc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我国最早的体系完整的教育专著是,西方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2、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教育主张的现代教育家是。
3、教育内容的的规范形式是、和教科书。
4、教育的途径主要有、和社会实践。
5、教育活动具有两个基本规律:教育要适应;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
6、是学校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一所学校校风、教风、学风的整体反映和最直接的反映。
7、教育理论中有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建立在旧式分工基础上的个性观;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的个性观。
8、教师劳动的特点是、、、。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主要体现在( )A.教育具有社会性 B.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C.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D.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2、我国奴隶社会的学校教育内容是( )A.“六艺" B.“七艺” C.《四书》《五经》 D.《论语》3.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从根本上制约于一定社会的 (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政治、经济制度C.哲学、文化传统 D.儿童身心发展特点4. 教育是生活的准备,如何经营完善的生活是教育应教导的一件大事,这种观点出自()。
A.杜威 B.斯宾塞 C.裴斯泰洛齐 D.卢梭5.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的()。
A.个体功能B.经济功能C.政治功能D.文化功能6.教育同生产劳动的分离是()的特点。
A.原始教育 B.古代教育 C.资本主义教育 D.社会主义教育7.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梯实验证明了()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
A.教育B.环境C.遗传D.生理成熟8.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9.马克思主义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加强现代科学教育C.开展网络教育D.高等学校扩招10.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的()素养。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efe66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9.png)
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教育的本质是:A. 传授知识B. 培养人才C. 社会化过程D. 个体发展2. 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是:A. 多媒体教学B. 网络教育C. 信息技术D. 人工智能3. 教育公平的实现需要:A. 教育机会均等B. 教育资源分配合理C. 教育质量均衡D. 以上都是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2. 描述终身教育的概念及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3. 阐述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1. 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 分析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3. 探讨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的路径。
四、案例分析题1. 阅读以下案例:某地区实施了一项新的教育政策,旨在通过增加课程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请分析这一政策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和潜在问题。
2. 某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学业负担并没有明显减轻,反而出现了更多的课外活动和竞赛。
请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改善建议。
五、综合题1. 假设你是一名教育政策制定者,请设计一个旨在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的计划,并解释其实施的可行性和预期效果。
2. 请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讨论如何平衡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集体教育的需求。
六、附加题1. 请根据你的理解,描述未来教育可能的发展趋势,并预测可能面临的挑战。
2. 论述在全球化背景下,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注意:请考生在答题时注意条理清晰,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语言规范。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请合理分配时间。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聊城大学《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聊城大学《教育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062760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4d.png)
《教育概论》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使用“教育”一词的是()02.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3.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它的()o4.儿童的记忆是从机械记忆发展到意义记忆,思维是从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体现了人的发展的()o5.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产婆术)的大教育家是()o6.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
7.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是()。
8.乐队指挥的辨别音色的能力高于常人,说明遗传素质具有()o9.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是孔子提出的。
10.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它的()o参考答案:L孟子2.人的全面发展学说3.社会性4.顺序性5.苏格拉底6.分支制学制7.杜威&可塑性9.不俳不发10.社会性二、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2.教育者3.学校教育制度参考答案:1.教育(狭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他们发生某种变化的活动。
2教育者,凡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都是教育者。
3.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等。
三、简答题1.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特点。
2.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参考答案:1.D废除封建等级制、扩大教育面。
2)教育与生产劳动趋于结合。
3)教育具有二重性。
4)教育制度更趋完备。
5)教育科学得到发展。
2.1)教育的独立性。
2)教育职能提高。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4)学校教育的阶级性、等级性。
5)开创了教育思想发展史。
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
![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74a6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2.png)
教育概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 阶级性B. 社会性C. 育人性D. 传承性答案:C2. 教育的起源是()。
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答案:D3. 教育的直接目的是()。
A. 促进经济发展B. 培养人才C. 传承文化D. 提高社会地位答案:B4.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A.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B. 促进社会进步C. 提高个人收入D. 增强国家竞争力答案:A5.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学习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教育的功能包括()。
A. 社会功能B. 个体功能C. 经济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A、B、C、D2. 教育的类型包括()。
A. 正规教育B. 非正规教育C. 非正式教育D. 远程教育答案:A、B、C3.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
A. 因材施教B. 循序渐进C. 启发式教学D. 终身学习答案:A、B、C4. 教育的起源理论包括()。
A. 神话起源说B. 生物起源说C. 心理起源说D. 劳动起源说答案:A、B、C、D5. 教育的直接目的包括()。
A. 促进经济发展B. 培养人才C. 传承文化D. 提高个人收入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答案:正确2. 教育是个人成长的必要条件。
()答案:正确3. 教育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提高个人收入。
()答案:错误4. 教育的起源是心理起源说。
()答案:错误5.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因材施教。
()答案:正确6. 教育的类型只有正规教育。
()答案:错误7. 教育的功能仅限于社会功能。
()答案:错误8.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答案:正确9. 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循序渐进和启发式教学。
()答案:正确10. 教育的起源是劳动起源说。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教育的社会功能。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https://img.taocdn.com/s3/m/f0ece91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61.png)
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小学教育概论期末考试试卷三姓名年级学号分数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1.(),主要指思想品德教育A狭义的教育B广义的教育C中义的教育D特指的教育2.赫尔巴特以()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学科基础。
A哲学B逻辑学C文法D美学3.()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影响D教育问题4.《学记》中明确的指出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紧密相连的两个方面的教学原则是()A藏息相辅B长善救失C教学相长D启发诱导5.柏拉图的代表作《理想国》又叫()A《法律篇》B《雄辩术原理》C《论演说家的培养》D《国家篇》6.()从泛智教育思想出发,试图探讨“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A夸美纽斯B培根C洛克D卢梭7.勒因的“五步教学法”的五个步骤是()A联合、系统、方法、总结、应用B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应用C明了、联合、系统、方法、应用D明了、提示、联系、总结、应用8.目前世界上文字记载最早的学校是()A文法学校B琴弦学校C苏美尔学校D成均9.()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
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教学目标D培养目标10.()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学习者的知识和智慧水平的教育活动。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1分,共10分)1.1966年《》进一步勾画了各级教育发展的目标任务,将基础教育作为每个人“走向生活的通行证”。
2.1985年颁发的《》,把2000年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当做关系民族素质提高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一件大事。
3.我国小学教育,旧双重任务是和。
4.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首倡。
5.小学教育与义务教育所共有的基本性质,即、、、、。
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实践性知识2.书吏学校3.教育影响4.教育内容5.德育四、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苏格拉底的“启发(问答)教学法”(产婆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论期末复习试题第一章单选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著作()是近代最早的一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教育学巨著。
A、《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B、《大教学论》C、《普通教育学》D、《经验与教育》2、我国先秦时期的()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3、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学科,其标志性的事件是哪本著作的出版?()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D、《经验与教育》多选1、教育的基本要素为()A、教育者B、学习者C、教育过程D、教育影响2、实验教育学派对主要代表人物为()A、梅伊曼B、拉伊C、杜威D、赫尔巴特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主要有()A、原始性B、宗教性C、无阶级性D、学习内容非常丰富4、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赫尔巴特C、克伯屈D、拉伊辨析:1、从起源上讲,教育是一个生物学的过程。
不仅一切人类社会有教育……甚至在高等动物中也有低级形式的教育。
2、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简答:1、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2、实验主义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3、古代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4、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哪些特点?第二章单选1、一个出身贫寒的子弟通过教育改变了命运,这是教育何种作用的体现?()A、促进政治民主化B、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C、有助于设计政治求同存异共同发展D、有助于促进社会流动多选1、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对象来看可以分为()A、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社会功能2、教育功能从作用的方向来看可以分为()A、个体功能B、正向功能C、显性功能D、负向功能3、教育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A、个体功能B、隐性功能C、显性功能D、负向功能4、经济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与传递B、经济结构制约教育结构C、经济发展影响教育发展速度D、经济发展影响教育改革进程5、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作用主要有()A、教育具有文化传承功能B、具有文化选择功能C、教育具有文化整合功能D、教育具有文化创新功能简答:1、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是什么?它们分别对教育提出了哪些要求?2、试论述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及其作用。
第三章多选确定现代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主要是()A、生产力的影响B、生产关系的影响C、受教者身心的制约D、个人的价值观简答:应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五育”的关系?第四章单选1、最早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是()A、法国B、英国C、美国D、德国2、以教师任教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培训是()A、在职进修B、校本培训C、教师发展学校D、教前师范教育3、“外塑论”学生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洛克和赫尔巴特B、卢梭和杜威C、洛克和杜威D、卢梭和赫尔巴特4、只是片面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学生不问是非绝对服从的师生关系类型是()A、放任—自流型B、民主—参与型C、命令—服从型D、宽松—参与型多选1、在现代语境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深刻的转变,促使其转变的原因主要有()A、终身教育的要求B、网络时代消解了教师的权威C、现代知识观的变迁D、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需要2、为了适应我国新课程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教师角色应进行怎样的转变?()A、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研究者B、有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C、由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发展的主体C、由学生的评判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3、师生关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教育关系B、心理关系C、伦理关系D、朋友关系简答1、教师的劳动具有哪些特点?2、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有哪些?第五章单选1、以学科知识为基础、根据学科逻辑而编排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综合课程D、核心课程2、根据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和地位上的区别可分为()A、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B、核心课程与外围课程C、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D、显性课程与外围课程1、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知识可分为()A、事实知识B、原理规律知识C、技能知识D、人力知识2、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主要有()A、自主学习B、接受性学习C、合作学习D、探究学习简答:1、当前,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呈现出哪些特点?2、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哪些?论述:试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第六章单选1、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智育B、德育C、实践活动D、教学2、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语言传递或示范操作,使学生掌握系统知识技能的教学模式是()A、传递—接受模式B、引导—发现模式C、自学--辅导模式D、情境—陶冶模式3、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辅导贯穿于自学过程始终,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是( )A、传递—接受模式B、引导—发现模式C、自学--辅导模式D、情境—陶冶模式多选:1、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A、练习法B、实验法C、讲授法D、实习作业法2、以直接知觉为主的方法主要包括()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参观法辨析:1、教学就是智育2、教学就是教育简答:1、什么是教学?它内在的含义是什么?2、什么是班级授课制?其优缺点分别有哪些?3、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4、在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案例分析:上《鱼》这一课时,教师事先在水盆里放了一条活鲫鱼,让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鱼的表面、背鳍、胸鳍、尾鳍。
然后,问学生各种鳍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下给问住了。
这时,教师用剪刀把鱼的尾鳍剪掉,结果学生发现鱼在水中无法前进了;他又把胸鳍及腹鳍剪掉,结果鱼体在水里失去平衡;再把背鳍剪掉,鱼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水里喘气。
通过观察,学生明白了各种鳍的作用。
问:这一教学体现了什么教学原则?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遵循这一原则?多选:1、课堂教学设计中的“三备”包括()A、备教材B、备学生C、备方法D、备教参单选1、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是()A、提问B、练习C、导入D、讲授2、一个老师在上课之初,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前面学习了杨朔的《荔枝蜜》,作者借蜜蜂赞美辛勤的劳动人民,今天我们学习他的另外一篇课文《茶花赋》,那么今天的茶花又象征着什么呢?”这种导入属于()A、激情式导入B、冥想式导入C、温故式导入D、释题式导入3、一个老师上课后发现学生很吵闹,因此他没有采用课前设计的导入,而是根据当时情况随机设计了另外一种导入方式,这样的导入是()A、激情式导入B、机变式导入C、温故式导入D、释题式导入简答1、教师应如何钻研教材?2、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教师应如何选择教学方法?论述如何预防与纠正课堂违纪行为?设计:请结合你所学的专业,设计一个课堂导入。
第八章单选:1、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先导作用,提供必不可少的认识依据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2、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起着催化剂作用的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3、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最终是看其()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多选1、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包括()A、思想品德课B.文化知识课C.团队活动D.校园文化简答: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2、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中小学德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4、采用说服教育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案例分析:有个学生,在老师上课板书时,常用两手食指敲打桌沿,发出“哒哒哒”的响声。
有的老师警告说:是谁!查出来要处分。
可是总是禁而不绝。
后来,一位音乐老师找到了这个学生。
他怯生生地站在老师面前,等待批评和处分。
但老师没有责任他,笑着说:“你参加乐队打鼓好吗?”学生楞了,以为老师讽刺他,不敢回答。
老师接着说:“我们乐队缺一名鼓手,觉得你有条件当。
但是,你在上课时要认真听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再敲桌子了,好吗?”学生点点头,泪水却扑扑地掉了下来。
后来,这个学生敲鼓进步很快,上课再也不敲桌沿了。
试用我们学过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来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
一次课堂上,我发现一位女生在座位上偷照镜子。
与是,快速轻步地走上前,一把缴过镜子,朝讲台上一丢,口里讽刺道:“不要照了,够漂亮的了!”话音未落,小圆镜“啪”地一下,从讲台上摔到了地上,破了。
试用我们学过的德育原则和德育方法来分析这位老师的行为。
李老师班上有个女学生近段时间过于注重着装打扮,衣着与初中学生的身份很不相符合。
老师很生气,把学生狠很的批评,指责她打扮的“人不人,鬼不鬼的”。
学生非常恼火,大吼“我漂不漂亮不要你管”,更变本加厉的打扮自己。
老师冷静下来后发觉是自己操之过急,在彼此都冷静下来后,找学生很诚恳的谈了第二次话。
老师从一个关于化妆的电视节目着手,一步步地谈到中学生应该有的着装打扮。
学生听的心悦诚服,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很快地改正了。
试用我们学过的德育原则与方法等知识来分析李老师找学生的两次谈话。
为什么第一次谈话不欢而散,而第二次谈话却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