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地线的接法
电气屏蔽线应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
电气屏蔽线应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屏蔽接地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处理:屏蔽层单端接地和屏蔽层双端接地。
① 屏蔽层单端接地是在屏蔽电缆的一端将金属屏蔽层直接接地,另一端不接地或通过保护接地。
在屏蔽层单端接地情况下,非接地端的金属屏蔽层对地之间有感应电压存在,感应电压与电缆的长度成正比,但屏蔽层无电势环流通过。
单端接地就是利用抑制电势电位差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这种接地方式适合长度较短的线路,电缆长度所对应的感应电压不能超过安全电压。
静电感应电压的存在将影响电路信号的稳定,有时可能会形成天线效应。
② 双端接地是将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的两端均连接接地。
在屏蔽层双端接地情况下,金属屏蔽层不会产生感应电压,但金属屏蔽层受干扰磁通影响将产生屏蔽环流通过,如果地点A和地点B的电势不相等,将形成很大的电势环流,环流会对信号产生抵消衰减效果。
动力电缆线两边接地,电机端的PE必然要接在驱动端的PE上,并最终接入机箱内的大地汇流排。
信号线则需要区别情况对待,一般而言模拟信号主张单端接地,以避免双端接地时,地电势不同引发的地电流影响信号;数字信号或差分信号主张双端接地,只是过大的地电流也同样可能影响信号。
所以个人以为,无论是单端还是双端,原则是死的,实效才是目的,需以能解决现场问题和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为重,因此往往只能灵活处置。
单端接地。
如果是两端接地,由于两个接地端可能存在电位差,反而会产生干扰。
一般要求是2端接地,然而2端接地要看现场条件,如果现场条件恶劣,会在2端形成感应电压,从而有了感应电流,容易干扰,当然,对模拟量干扰严重,故此时即要单端接地。
高频双端接地如编码器,开关量等,低频单端接地如模拟量等。
单端接地不存在接地电位差的问题,可减少接地干扰。
屏蔽线的接地有三种情况,即:单端接地方式、两端接地方式、屏蔽层悬浮。
(1)单端接地方式:假设信号电流i1从芯线流入屏蔽线,流过负载电阻RL之后,再通过屏蔽层返回信号源。
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
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光缆是现代通信领域不可或缺的传输介质,它在不同场合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光缆的屏蔽层接地方法对于保证传输质量和避免电磁干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以期加深人们对这一技术的了解。
首先,单点接地方法是一种常见的光缆屏蔽层接地方式。
该方法通过将屏蔽层中的接地线连接到单个地点,常见于简单的光缆系统中。
单点接地方法简单直接,易于实施和维护,能够有效降低传输系统中的电磁干扰。
然而,由于光缆通常被布置在复杂的环境中,满足单点接地的条件可能会受到一定限制。
其次,多点接地方法是光缆屏蔽层接地的另一种常见方式。
在多点接地方法中,屏蔽层通过多个接地点与地面相连。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规模的光缆系统,能够提供更好的电磁干扰抑制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接地点,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电磁干扰的发生,提高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还可以根据系统需求选择不同的接地形式。
例如,局部接地方法可应用于需要限制电流流动的特殊场合,通过局部接地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磁干扰问题。
而综合接地方法则是一种将单点和多点接地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方案,可以兼顾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实施光缆屏蔽层的接地方法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接地电阻应该足够低,以确保电流能够顺利流向地面。
其次,接地点的选择要合理,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电磁环境等因素。
此外,接地线的敷设要符合规范,确保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是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行和避免电磁干扰的关键措施。
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选择适合的接地方式,确保光缆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未来,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缆屏蔽层接地方法将继续演进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屏蔽层接地标准规范
屏蔽层接地标准规范一、单端接地屏蔽层单端接地是在屏蔽电缆的一端将金属屏蔽层直接接地,另一端不接地或通过保护接地。
在屏蔽层单端接地情况下,非接地端的金属屏蔽层对地之间有感应电压存在,感应电压与电缆的长度成正比,但屏蔽层无电势环流通过。
单端接地就是利用抑制电势电位差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
这种接地方式适合长度较短的线路,电缆长度所对应的感应电压不能超过安全电压。
静电感应电压的存在将影响电路信号的稳定,有时可能会形成天线效应。
二、双端接地双端接地是将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的两端均连接接地。
在屏蔽层双端接地情况下,金属屏蔽层不会产生感应电压,但金属屏蔽层受干扰磁通影响将产生屏蔽环流通过,如果地点A和地点B的电势不相等,将形成很大的电势环流,环流会对信号产生抵消衰减效果。
动力电缆线两边接地,电机端的PE必然要接在驱动端的PE上,并最终接入机箱内的大地汇流排。
信号线则需要区别情况对待,一般而言模拟信号电流信号、信号、温度信号、压力信号、流量信号等单端接地,以避免双端接地时,地电势不同引发的地电流影响信号。
数字信号、差分信号、编码器,开关量主张双端接地,只是过大的地电流也同样可能影响信号。
无论是单端还是双端,原则是死的,实效才是目的,需以能解决现场问题和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为重,因此往往只能灵活处置。
三、屏蔽线的接地三种情况单端接地方式、两端接地方式、屏蔽层悬浮(1)单端接地方式:假设信号电流i1从芯线流入屏蔽线,流过负载电阻R L之后,i2再通过屏蔽层返回信号源。
因为i1与i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们产生的磁场干扰相互抵消。
这是一个很好的抑制磁场干扰的措施。
同时它也是一个很好的抵制磁场耦合干扰的措施。
(2)两端接地方式:由于屏蔽层上流过的电流是i2与地环电流i G的迭加,所以它不能完全抵消信号电流所产生的磁场干扰。
因此,它抑制磁场耦合干扰的能力也比单端接地方式差。
单端接地方式与两端接地方式都有屏蔽电场耦合干扰作用。
隔离电源的地线怎么接
隔离电源的地线怎么接
地线,又称避雷线,是指用来将电流引入大地的导线;电气设备漏电时,电流通过地线进入大地。
地线的符号是E;可分为供电地线、电路地线两种。
按我国现行标准,GB2681中第三条,依导电颜色标志电路时,一般应该是相线—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零线—淡蓝色,地线是黄绿相间,如果是三孔插座,左边是零线,中间(上面)是地线,右边是火线。
电路中的地线有多种作用,接法如下:
1、保护地:作用是防止机壳漏电而发生人身危险,那么地线就应该和机壳连接,同时电源插头应该有地线端子,并且插座上有可靠的接地。
2、屏蔽地:
把电气设备用金属机壳封闭,防止外来信号干扰,或把干扰源屏蔽,使它不影响屏蔽体外的其他设备的金属屏蔽接地,称为屏蔽接
地。
将线路的滤波器、变压器的静电屏蔽层、电缆的屏蔽层、屏蔽室的屏蔽网等进行接地,称为屏蔽接地。
高层建筑为了减少竖井内垂直管道受雷电流感应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往往将竖井混凝土壁内的钢筋予以接地,也属于屏蔽接地。
屏蔽地线的作用是防止外部信号干扰电路的工作,那么地线应该避免和机壳连接,同时还应该与信号地可靠的单点连接,禁止多点接地成环,否则会引入噪声。
在隔离电源上,通常0V端或标为GND 的端就是这个地,但应该在电路里与其它的地之间做单点连接。
总结:因为隔离电源的输出是悬浮地的,所以千万不要让它与PE(输入保护地) 相连,否则就不是悬浮的,也就失去隔离的意义了。
今天的。
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
屏蔽线屏蔽层应一端接地还是两端接地屏蔽接地通常采用两种方式来处理:屏蔽层单端接地和屏蔽层双端接地。
①屏蔽层单端接地是在屏蔽电缆的一端将金属屏蔽层直接接地,另一端不接地或通过保护接地。
在屏蔽层单端接地情况下,非接地端的金属屏蔽层对地之间有感应电压存在,感应电压与电缆的长度成正比,但屏蔽层无电势环流通过。
单端接地就是利用抑制电势电位差达到消除电磁干扰的目的.这种接地方式适合长度较短的线路,电缆长度所对应的感应电压不能超过安全电压。
静电感应电压的存在将影响电路信号的稳定,有时可能会形成天线效应.②双端接地是将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的两端均连接接地。
在屏蔽层双端接地情况下,金属屏蔽层不会产生感应电压,但金属屏蔽层受干扰磁通影响将产生屏蔽环流通过,如果地点A和地点B的电势不相等,将形成很大的电势环流,环流会对信号产生抵消衰减效果。
动力电缆线两边接地,电机端的PE必然要接在驱动端的PE上,并最终接入机箱内的大地汇流排。
信号线则需要区别情况对待,一般而言模拟信号主张单端接地,以避免双端接地时,地电势不同引发的地电流影响信号;数字信号或差分信号主张双端接地,只是过大的地电流也同样可能影响信号。
所以个人以为,无论是单端还是双端,原则是死的,实效才是目的,需以能解决现场问题和设备的稳定可靠运行为重,因此往往只能灵活处置。
单端接地。
如果是两端接地,由于两个接地端可能存在电位差,反而会产生干扰。
一般要求是2端接地,然而2端接地要看现场条件,如果现场条件恶劣,会在2端形成感应电压,从而有了感应电流,容易干扰,当然,对模拟量干扰严重,故此时即要单端接地。
高频双端接地如编码器,开关量等,低频单端接地如模拟量等。
单端接地不存在接地电位差的问题,可减少接地干扰。
屏蔽线的接地有三种情况,即:单端接地方式、两端接地方式、屏蔽层悬浮。
(1)单端接地方式:假设信号电流i1从芯线流入屏蔽线,流过负载电阻RL之后,再通过屏蔽层返回信号源。
因为i1与i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它们产生的磁场干扰相互抵消。
双层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线方法
双层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线方法
双层屏蔽电缆的屏蔽层接线方法是将内层屏蔽层和外层屏蔽层分别接地。
具体步骤如下:
1. 首先,将内层屏蔽层与接地线连接。
可以通过使用铜箔或铜丝将内层屏蔽层和接地线连接起来。
确保连接紧固可靠,并使用压接或焊接等方法固定连接处。
2. 然后,将外层屏蔽层与接地线连接。
同样,可以使用铜箔或铜丝将外层屏蔽层和接地线连接起来。
同样要注意连接处的紧固可靠,并使用压接或焊接等方法固定连接处。
3. 接地线可以连接到地面的接地点,如建筑物的接地线或设备的接地线。
4. 完成所有屏蔽层的接线后,确保连接处没有松动,并进行必要的测试以验证连接的有效性和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在接线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破坏屏蔽层的完整性,避免屏蔽效果的降低。
同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和要求来确定屏蔽层的接线方法,以保证信号的传输质量和屏蔽效果。
屏蔽线原理及接法
屏蔽线原理及接法屏蔽线是一种常用于电子设备中的线缆,其主要作用是用来减少干扰和电磁辐射。
在现代社会中,电子设备使用广泛,而由于电子设备本身会产生干扰和辐射,因此需要使用屏蔽线来保护设备正常运行和保护人体健康。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屏蔽线的原理及接法。
**屏蔽线的原理**屏蔽线通过在信号传输线外面包裹一层金属网或箔来屏蔽外界的电磁信号,从而减少干扰。
金属材料能够有效地吸收外部电磁波,并将其导向地面。
这样就可以保证信号传输线内部的信号不受外界干扰,从而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屏蔽线的接法**1. **单端接法**单端接法是屏蔽线的一种常见接法,适用于一般的短距离传输。
在接法时,将屏蔽线的金属外层连接到地线,而将内部导体连接到信号源或信号接收器。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传输线上的干扰,保证信号的清晰传输。
2. **双端接法**双端接法是另一种常见的屏蔽线接法,适用于长距离传输。
在接法时,将两端的金属外层分别连接到两个地线,而将内部导体连接到信号源和信号接收器。
这样可以继续减少干扰,并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3. **平衡接法**平衡接法是一种更为复杂的屏蔽线接法,适用于对信号传输质量要求较高的场合。
在接法时,除了将金属外层连接到地线外,还需要在两端分别设置同步器件来保证信号的平衡传输。
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的清晰度和稳定性。
**总结**屏蔽线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设备配件,在现代的通信和信息传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屏蔽线的原理及接法,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屏蔽线材料和接法,保证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网线屏蔽线接地方法
网线屏蔽线接地方法网线屏蔽线接地方法是确保网络连接质量稳定和安全性的重要措施,通过将屏蔽线与地线相连,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干扰和电气隔离问题。
以下是常见的几种网线屏蔽线接地方法:第一种方法是使用传统的接地方法,即将屏蔽线的终端与设备的地线直接相连。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成本低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地线的电势可能存在差异,容易引起地回路的干扰,导致接地效果下降。
第二种方法是使用独立的接地线。
在这种方法中,屏蔽线和地线分别用两根不同的线路分离连接。
这样可以避免地势差异引起的地回路干扰,提高接地效果。
同时,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建议使用良好的接地回路,如金属屏蔽壳或铜箔,以提供更好的接地效果。
第三种方法是使用网络屏蔽箱。
网络屏蔽箱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网线屏蔽的设备。
它通常包括一个金属外壳,用于接地屏蔽线,以减少电磁干扰。
同时,网络屏蔽箱还可以提供保护功能,防止外部干扰和电气隔离问题。
第四种方法是使用电磁屏蔽环。
电磁屏蔽环是一种安装在网线上的金属环,它可以有效地降低电磁辐射和电磁感应。
通过将电磁屏蔽环安装在网线上,并接地,可以有效地减少电气干扰和电磁波的影响。
同时,电磁屏蔽环还可以提供额外的保护,防止外部干扰。
第五种方法是使用屏蔽转换器。
屏蔽转换器是一种专门用于处理屏蔽线的设备,它可以将屏蔽线的信号转换为良好的地回路。
通过使用屏蔽转换器,可以消除地回路差异和电磁干扰,提高网线的屏蔽效果,并增强网络连接质量和安全性。
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常见的网线屏蔽线接地方法,如使用屏蔽盖板、屏蔽插头等。
这些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因应用环境和设备而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总结来说,网线屏蔽线的接地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需要保证接地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确保网络连接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需要对各种接地方法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以提高接地效果和减少电磁干扰。
了解和掌握各种接地方法的原理和特点,是确保网络连接质量稳定和安全性的重要先决条件。
屏蔽线接地的方法
屏蔽线接地的方法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屏蔽线接地的方法屏蔽的作用是将电磁场噪声源与敏感设备隔离,切断噪声源的传播路径。
屏蔽分为主动屏蔽和被动屏蔽,主动屏蔽目的是为了防止噪声源向外辐射,是对噪声源的屏蔽;被动屏蔽目的是为了防止敏感设备遭到噪声源的干扰,是对敏感设备的屏蔽。
屏蔽电缆的屏蔽层主要由铜、铝等非磁性材料制成,并且厚度很薄,远小于使用频率上金属材料的集肤深度,屏蔽层的效果主要不是由于金属体本身对电场、磁场的反射、吸收而产生的,而是由于屏蔽层的接地产生的,接地的形式不同将直接影响屏蔽效果。
对于电场、磁场屏蔽层的接地方式不同。
可采用不接地、单端接地或双端接地单端接地:1) 屏蔽电缆的单端接地对于避免低频电场的干扰是有帮助的。
或者说它能够避免波长λ远远大于电缆长度 L 的频率干扰。
L<λ /202) 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能够避免屏蔽层上的低频电流噪声。
这种电流在内部导致共模干扰电压并且有可能干扰模拟量设备。
3) 屏蔽层的单端接地对于那些对低频干扰敏感的电路(模拟量电路)来说是可取的。
4) 连续测量值的上下波动和永久偏差表示有低频干扰。
北京塑力亿航线缆有限公司,主要以仓库批发、厂家直接订货为性质的销售北京塑力亿航线缆、河北亿航电线电缆电力电缆、煤矿用电缆、橡套电缆、控制电缆、通讯电缆、护套电缆屏蔽电线、480/750V无护套聚氯乙烯电缆、以及防水电缆阻燃电缆、耐火电缆等上百种产品,并能为客户提供技术咨询和售后服务。
电话:0 0传真:0地址:北京市丰台区五里店北区京辰瑞达大厦406室双端接地:1) 确保到电控柜或者插头(圆形接触)的连接经过一个大的导电区域(低感应系数)。
选择金属在金属上比非金属在非金属上要好。
2) 由于有些模拟量模块使用了脉冲技术(例如:处理器和 A/D 转换器集成在同一模块中),建议将模拟量信号彼此间屏蔽,确保正确的等电位连接,只有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双端接地。
防静电接地方法
1. 防静电地线的埋设:(1) .厂房建筑物的避雷针一般与建筑物钢筋混凝土焊接在一起妥善接地,当雷击发生时,接地点乃至整个大楼的地面都将成为高压大电流的泄放点,一般认为在泄放接地点20M范围内都会有"跨步电压”产生,即在此范围内不再是理想零电位.另外,三相供电的零线由于不可能绝对平衡而也会有不平衡电流产生并流入零线的接地点,故防静电地线的埋设点应距建筑物和设备地20米以外.(2) .埋设方法:为保证接地的可靠,致少应有三点以上接地,即每隔5m挖深1.5m以上坑,将2m以上铁管或角铁打入坑内(即角铁插入地下2m以上),再用3mm厚铜排将这三处焊接在一起用16mm2绝缘铜芯线焊上引入室内为干线.(3) .坑内施以适量木炭粉和工业盐,以增加土壤导电性,填埋后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接地电阻应<4.(见图2)且每年至少测试一次。
2. 防静电地线的铺设和测试:(1) .防静电地线全部使用6mm2多股铜芯绝缘线,每楼层或适当区段用铜排或40A以上开关,闸刀与主干线相连,以利检查维修.(2) .防静电地线缆应与设备外壳,工作台铁架,工作灯架等良好绝缘,防止短路,搭连或破皮连接.(3) .于分段铜排或开关的“干线端”,另铺一条检查线.(1.5~2mm2即可),每车间设2~3检查点,固定好,标识清楚.(4) .测量:使用指针式万用表,电阻档.a).各防静电测试点与防静电地线间电阻5~15,理想应为0.但实际测得为2mm2导线从测试点到总结点电阻+6mm2,导线从总结点到被测点电阻之和,这一值约5-15且基本不变,如测量结果趋于无穷大,是为防静电地线或测量线有一条断线,应及时修好.b).防静电地与设备地间电阻,这一阻值为防静电地线本身线阻+设备地线本身线阻+两地线间地电阻组成.但两接地线间由于地面干湿程度,地电流影响等十分复杂,尤其地电流,每时每刻大小方向频率等都在变,且主要决定测量结果,故只能用指针表测量,且其值从十几欧到几百K都算正常,仅说明两地间未短路也未开路即可.3 .防静电地板最规范的防静电地板是类似防静电橡胶的复合结构,下层为导电层与防静电地连在一起,上层为绝缘防静电产生层,不会因行走的磨擦产生静电.铺设时导电层应用绝缘垫与建筑物地面和墙壁隔开,防止雷击时地板带静电,并将导电层通过1MQ20W电阻与防静电地接好.起到静电屏蔽和电磁屏蔽作用.这种地板造价太高,但可以有效防止雷电的各种危害和静电产生.一般电子厂多用简易防静电地板(仅有绝缘防静电产生层多为涂料或地板胶),直接铺在建筑物地面上,大大降低造价,且也可起到防行走产生的静电作用.但对雷击产生的超高压静电感应和强电磁感应防护作用较差.4 .防静电工作台面:防静电橡胶绿色面为防静电产生层,电阻较大,表面电阻108~1010d 防静电橡胶的黑色面电阻较小,表面电阻104~106,与绿色面良好连接,可保妥善接地.起静电屏蔽和泄放作用.可通过扣式连接,由专用静电手环导线(内含1乂电阻)接地.或在绝缘台面上放0.2mm厚铁板或铜箔,焊好导线通过1MQ电阻连接到静电地线,然后铺平防静电橡胶(黑面向下,贴紧导电片).该1MQ电阻同样起提供静电泄放通路,防止过速放电打火和隔离的作用.甚至坐椅(凳)也应引起重视,多数生产线上使用普通塑料凳,极易与衣物摩擦产生静电,有条件应采用防静电椅,并通过1MQ电阻接静电地,至少要将塑料凳用防静电布料套上.5 .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用电设备的接地与测试:电烙铁,小锡炉测试仪器等必须用三端插头妥善接设备地,做到并不难,但由于经常发生如:插座接地端松脱,断线,烙铁头因氧化而与外壳(接设备地)断开等现象,故应每班次检测,可用自制简易通断指示灯测试,发现问题立即更换.6 .防静电服(衣,鞋,手套等):所谓防静电服,是用特殊合成纤维织成布料,一般情况下揉搓磨擦不会产生静电.但它不是静电屏蔽服,它不能消除身上其它衣料产生的静电.故正确穿著应是里面只着一件衬衣或内衣,外着防静电服.冬季内穿多件化纤类,毛类衣物穿著防静电服也无大用.所以做好控制环境温度,湿度,戴好静电手环比着静电服重要.防静电手套则起防止静电产生;隔离手与产品(绝缘);防止汗渍污染产品等多重作用,是必用的.7 .防静电手环:防静电手环是由紧贴手腕的不锈钢外壳通过线内1MQ电阻由导线,铁夹接地.目的是既要随时泄放掉人体上的静电,又要防止快速放电产生的火花,对静电敏感器件造成损害,并起隔离作用.而断线或接触不良会使静电手环形同虚设.所谓无线手环实际起不到泄放人体携带的静电荷作用。
控制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
控制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为抑制电磁干扰而采用屏蔽性控制电缆,其屏蔽层如何正确接地至关重要。
《电力建设》(2003—3)载文进行了探讨。
作者认为:传输模拟信号的控制电缆或屏蔽层作为信号返回回路的同轴电缆,其屏蔽层应采用一点接地的方式,当不接地信号源和有公共接地点的放大器连接时,屏蔽层的接地点应放在放大器的公共接地点上;反之,则放在信号源的接地端。
除上述情况外,屏蔽层最好采用两端接地;采用双重屏蔽或复合式总屏蔽时,内屏蔽层用一点接地。
外屏蔽层用两点接地。
文章从屏蔽电缆的等效电路进行分析。
说明采用上述方法的道理。
摘要:介绍了发电厂控制系统中,采用屏蔽型控制电缆抑制电磁干扰(EM1)的重要措施。
提出良好的屏蔽,仅靠电缆屏蔽层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选择正确的屏蔽层接地方式、接地点数和接地点位置。
关键词:电磁干扰;控制电缆;屏蔽层;接地随着电力系统的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机组容量的增大,计算机和微处理器等微电子装置已广泛应用于电厂生产监测与控制。
而且电子设备的频带日益加宽,功率逐渐加大,灵敏度提高,联络各种设备的电缆网络也越来越复杂。
况且微电子装置的工作环境和监测对象本身是一个很强的交变电磁场,是一个大干扰源。
在这样的电磁环境中,电子装置必然会受到静电感应、电磁耦合、接地线电位升高、控制回路自身产生的干扰电压等的电磁干扰,这些电磁干扰轻则会引起电子装置的可靠性降低,重则导致设备不能正常运行。
漳泽发电厂3号、4号、5号机组先后利用机组大修的机会,对其热控系统进行了DCS改造,采用EIC综合技术将电气控制、仪表控制和计算机控制等功能由DCS统一完成。
经过DCS改造后,机组能否安全、稳定运行,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DCS系统的稳定性了。
为高DCS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水平,确保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可靠运行,成为当前电厂DCS控制系统电磁兼容方面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DCS控制系统中,电缆是主要的干扰源,它既是干扰的主要发生器,也是主要的接收器。
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地方式你知道吗?
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地方式你知道吗?什么是信号地信号地(SG)是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信号源零电位以及电路中信号的公共基准地线(相对零电位)。
此处信号一般指模拟信号或者能量较弱的数字信号,易受电源波动或者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信号的信噪比(SNR)下降。
特别是模拟信号,信号地的漂移,会导致信噪比下降;信号的测量值产生误差或者错误,可能导致系统设计的失败。
因此对信号地的要求较高,也需要在系统中特殊处理,避免和大功率的电源地、数字地以及易产生干扰地线直接连接。
尤其是微小信号的测量,信号地通常需要采取隔离技术。
信号电路接地和电源接地的主要目的电源(电气装置)接地,主要目的:1、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防止电气装置绝缘损坏时外壳可能带电,人触及会有电击危险;2、系统运行需要,如交流电力系统的中性点接地、直流系统中的电源正极或中点接地。
信号电路接地的目的: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
为使电子设备工作时有一个统一的参考电位,避免有害电磁场的干扰,使电子设备稳定可靠的工作,电子设备中的信号电路应接地,简称为信号地。
信号接地与电源接地有什么区别?电源地主要是针对电源回路电流所走的路径而言的,一般来说电源地流过的电流较大,而信号地主要是针对两块芯片或者模块之间的通信信号的回流所流过的路径,一般来说信号地流过的电流很小,其实两者都是GND,之所以分开来说,是想让大家明白在布PCB板时要清楚地了解电源及信号回流各自所流过的路径,然后在布板时考虑如何避免电源及信号共用回流路径,如果共用的话,有可能会导致电源地上大的电流会在信号地上产生一个电压差(可以解释为:导线是有阻抗的,只是很小的阻值,但如果所流过的电流较大时,也会在此导线上产生电位差,这也叫共阻抗干扰),使信号地的真实电位高于0V,如果信号地的电位较大时,有可能会使信号本来是高电平的,但却误判为低电平。
当然电源地本来就很不干净,这样做也避免由于干扰使信号误判。
所以将两者地在布线时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
屏蔽线单端接地
屏蔽线单端接地是怎么个接法?屏蔽线的一端接地,另一端悬空。
当信号线传输距离比较远的时候,由于两端的接地电阻不同或PEN线有电流,可能会导致两个接地点电位不同,此时如果两端接地,屏蔽层就有电流行成,反而对信号形成干扰,因此这种情况下一般采取一点接地,另一端悬空的办法,能避免此种干扰形成。
两端接地屏蔽效果更好,但信号失真会增大请注意:两层屏蔽应是相互绝缘隔离型屏蔽!如没有彼此绝缘仍应视为单层屏蔽!最外层屏蔽两端接地是由于引入的电位差而感应出电流,因此产生降低源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掉没有外屏蔽层时所感应的电压;而最内层屏蔽一端接地,由于没有电位差,仅用于一般防静电感应。
下面的规范是最好的佐证!《GB50217-19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3.6.8控制电缆金属屏蔽的接地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模拟信号回路控制电缆屏蔽层,不得构成两点或多点接地,宜用集中式一点接地。
(2)除(1)项等需要一点接地情况外的控制电缆屏蔽层,当电磁感应的干扰较大,宜采用两点接地;静电感应的干扰较大,可用一点接地。
双重屏蔽或复合式总屏蔽,宜对内、外屏蔽分用一点,两点接地。
(3)两点接地的选择,还宜考虑在暂态电流作用下屏蔽层不致被烧熔。
《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6.3.1条规定:……当采用屏蔽电缆时其屏蔽层应至少在两端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
其原理是:1.单层屏蔽一端接地,不形成电位差,一般用于防静电感应。
2.双层屏蔽,最外层屏蔽两端接地,内层屏蔽一端等电位接地。
此时,外层屏蔽由于电位差而感应出电流,因此产生降低源磁场强度的磁通,从而基本上抵消掉没有外屏蔽层时所感应的电压。
如果是防止静电干扰,必须单点接地,不论是一层还是二层屏蔽。
因为单点接地的静电放电速度是最快的。
但是,以下两种情况除外:1、外部有强电流干扰,单点接地无法满足静电的最快放电。
屏蔽接地转接工艺方法及研讨
64
机电元件
2018年
出,也可用 多 个 转 接 地 线 串 接 成 一 根 导 线 引 出,如 图 9所示。
4 结束语
图 8 多根高温屏蔽导线屏蔽层整体转接
通过上述本文的分析可知,线缆组件屏蔽转接 工艺方法 多 种 多 样,具 体 应 按 屏 蔽 导 线 的 材 质、使 用环境选择正确的屏蔽接地转接工艺,有效提高线 缆组件的可靠性及电磁兼容,保证线缆组件在整机 中的使用性能及寿命。
接地导线与金属编织层之间应有可靠的电气 连接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如下图 4所示。
3.1 焊锡环转接 用 SO63/SO96焊锡套转接线束内全部或多根
屏蔽导线的屏蔽层时,应采用长度在 100mm(焊锡 套自带引线)左右的导线“手拉手”跨接,转接部位 应错列分布,如下图 6所示。
图 6 多根屏蔽导线屏蔽层焊接转接方法 1
a)屏蔽挑散 b)焊转接接地线 c)转接区域保护 图 5 普通屏蔽导线屏蔽层焊接转接方法 2
a)待转接线剥皮 b)焊转接接地线 c)转接区域保护 图 7 多根屏蔽导线屏蔽层焊接转接方法 2
多根高温屏蔽导线的屏蔽层需统一接地时,通 常采用 0.2~0.8mm2(具体按线束直径定)的屏蔽 导线屏蔽层(或导线芯线)做收口绑扎、地线引出材 料,绑扎位置应距连接器 40~70mm左右,绑扎宽度 为 1倍线束直径,引出地线长度按要求预留。同时 要求绑扎 松 紧 适 宜,缠 绕 层 密 实 无 重 叠,缠 绕 层 应 浸锡,并用无水乙醇清洗干净,如下图 8所示。
2 单根导线屏蔽接地工艺
2.1 焊锡环转接 导线屏蔽层外径在 0.9~4.0mm范围内的屏蔽
导线端头使用焊锡套转接。选用 SO63转接时,被 转接线材耐温不低于 125℃,选用 SO96转接时被转 接线材耐温应不低于 150℃。
屏蔽导线的原理与方法
什么是屏蔽线?定义:导体外部有导体包裹的导线叫屏蔽线,包裹的导体叫屏蔽层,一般为编织铜网或铜泊(铝),屏蔽层需要接地,外来的干扰信号可被该层导入大地。
作用:避免干扰信号进入内层,导体干扰同时降低传输信号的损耗。
结构:(普通)绝缘层+屏蔽层+导线(高级)绝缘层+屏蔽层+信号导线+屏蔽层接地导线注意:在选用屏蔽线时,屏蔽层接地导线屏蔽层接地导线的绝缘层有导电功能,可以与屏蔽层导通(有一定的电阻)屏蔽线缆的原理:屏蔽布线系统源于欧洲,它是在普通非屏蔽布线系统的外面加上金属屏蔽层,利用金属屏蔽层的反射、吸收及趋肤效应实现防止电磁干扰及电磁辐射的功能,屏蔽系统综合利用了双绞线的平衡原理及屏蔽层的屏蔽作用,因而具有非常好的电磁兼容(EMC)特性。
电磁兼容(EMC)是指电子设备或网络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电磁干扰的能力,同时不能产生过量的电磁辐射。
也就是说,要求该设备或网络系统能够在比较恶劣的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同时又不能辐射过量的电磁波干扰周围其它设备及网络的正常工作。
U/UTP(非屏蔽)电缆的平衡特性并不只取决于部件本身的质量(如绞对),而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因为U/UTP(非屏蔽)周围的金属、隐蔽的“地”、施工中的牵拉、弯曲等等情况都会破坏其平衡特性,从而降低EMC性能。
所以,要获得持久不变的平衡特性,只有一个解决方案:在所有芯线外加多一层铝箔进行接地。
铝箔为脆弱的双绞芯线增加了保护,同时为U/UTP(非屏蔽)电缆人为的创造了一个平衡环境。
从而形成我们现在所说的屏蔽线缆。
屏蔽电缆的屏蔽原理不同于双绞的平衡抵消原理,屏蔽电缆是在四对双绞线的外面加多一层或两层铝箔,利用金属对电磁波的反射、吸收和趋肤效应原理(所谓趋肤效应是指电流在导体截面的分布随频率的升高而趋于导体表面分布,频率越高,趋肤深度越小,即频率越高,电磁波的穿透能力越弱),有效的防止外部电磁干扰进入电缆,同时也阻止内部信号辐射出去,干扰其它设备的工作。
屏蔽壳体接地方法
屏蔽壳体接地方法
屏蔽壳体的接地是电磁屏蔽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干扰和辐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屏蔽壳体接地方法:
1. 直接接地:将屏蔽壳体直接连接到大地或者低阻抗的参考电位上,可以通过金属导体或者接地桩等实现。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电磁干扰引入地下,从而避免干扰影响周围的设备和人员。
2. 共地连接:将多个屏蔽壳体连接到一个公共的接地线上,以实现等电位连接。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小各个壳体之间的电位差,从而避免因电位差引起的电磁干扰。
3. 浮地连接:将屏蔽壳体连接到高阻抗的电位上,以隔离壳体和大地之间的电流。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电磁干扰通过接地线进入设备,但需要特别注意防止静电和雷电的影响。
4. 电源接地:将屏蔽壳体连接到电源地上,以减小电磁干扰对电源的影响。
这种方法需要确保电源地线的低阻抗,以便将干扰引入地下。
在选择合适的接地方法时,需要考虑设备的实际情况和电磁干扰的特点,以及接地的成本和安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注意接地的实施细节,例如接地点选择、接地线材料和长度等,以确保接地效果能够满足要求。
屏蔽接地线制作课件
交流接地
为设备提供公共的参考零电位
飞机系统稳定工作
第2页/共6页
电磁脉冲
设备差错、损坏
屏蔽线
将干扰传输到“地”
防止闪电引起的高能电磁脉冲进入内部导线 防止机外高强度的射频能量进入内部导线 防止机上设备之间射频能量的相互串扰 防止屏蔽线内的射频能量干扰其他设备
第3页/共6页
屏蔽线接地的类型 直接抽出屏蔽线 金属箍式 RSK屏蔽环 焊锡管式
感谢您的观看。
第6页/共6页
第4页/共6页
• 任务:VHF通讯1号收发机上的一组屏蔽 导线W0015-290-24B与W0015-28924R的屏蔽接地线损坏,需要重新制作 (金属箍式)
• 要求:1.查找到导线位置及接地位置
•
2.查找到屏蔽接地线在制作过程
中所需要的耗材和工具的件号
•
3.查找到金属箍式制作屏蔽接地
第5页/共6页
can总线屏蔽层接法
CAN总线屏蔽层接法1. 什么是CAN总线屏蔽层?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控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通信协议。
CAN总线屏蔽层是一种用于保护CAN总线信号质量的技术,它通过在信号传输线上添加屏蔽层来减少外部电磁干扰对信号的影响,提高信号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为什么需要CAN总线屏蔽层?CAN总线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会受到来自发动机、点火系统、电磁设备等的电磁干扰。
这些干扰信号会导致CAN总线信号的失真、误码、丢失等问题,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使用CAN总线屏蔽层来保护CAN总线信号,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CAN总线屏蔽层接法的原理CAN总线屏蔽层的接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单端接法和差分接法。
3.1 单端接法单端接法是指将CAN总线的H线(CAN_H)和L线(CAN_L)分别与屏蔽层相连,形成一个共享地线的结构。
这种接法适用于对抗较弱的电磁干扰,屏蔽层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单端接法的接线方式如下:CAN_H ----> 屏蔽层 ----> CAN总线CAN_L ----> 屏蔽层 ----> CAN总线3.2 差分接法差分接法是指将CAN总线的H线(CAN_H)和L线(CAN_L)分别与屏蔽层的两个导线相连,形成一个差分传输的结构。
这种接法能够更好地对抗电磁干扰,提高信号的抗干扰能力。
差分接法的接线方式如下:CAN_H ----> 屏蔽层 ----> 差分信号线1 ----> CAN总线CAN_L ----> 屏蔽层 ----> 差分信号线2 ----> CAN总线4. CAN总线屏蔽层接法的实施步骤4.1 准备工作在进行CAN总线屏蔽层接法之前,需要先准备好以下工具和材料:•CAN总线接口模块•屏蔽层材料•接线工具(剥线钳、压线钳等)•焊接工具(焊接铁、焊锡等)4.2 实施步骤1.确定CAN总线的接口类型(单端接口或差分接口),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接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屏蔽地线的接法
一殷小装置的设独立的屏蔽接地端子;大装置中设屏蔽接地汇流排;多台组合装置中设并蔽接地胜线,排线单独接地或与系统地母线一起接地。
电缆屏蔽层要有绝缘护套,并保证屏蔽层的连续性,在接线端子板上要备有供屏蔽层连接用的端子。
用于静电屏蔽、电磁屏蔽的各种屏蔽层,一般采用下列接地方式:
(1)信号电缆长度小于信号波长的1/4或信号频率不超过30MHz,而电缆长度超过1m时,屏蔽展原则上可在接地的信号源或接收器一侧接地。
实用上一般均在控制装置侧接地。
(2)高频敏感输入信号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
(3)热电偶传感器电缆,屏蔽层在被测装置侧接地。
(4)双静电屏蔽电缆,外屏蔽层接屏蔽地,内并蔽层接系统地。
(5)交流进线电缆的屏蔽尽接保护地。
(6)进线滤波器的外党接保护地。
(7)电源变压器的静电屏敲层接保护地。
(8)双重或一重屏蔽电源变压器的一次屏蔽层接保护地、二次屏蔽层接系统地或屏蔽地。
(9)品闸管脉冲变乐器,单层屏蔽层时接保护地:双层屏蔽层时,一-次屏蔽层接保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