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

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

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岁暮》杜甫[唐] 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

(7分)岁暮①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参考答案(1)①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②岁末暮年,漂泊异乡,孤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3分。

每点1分。

)(2)①借代。

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

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③双关。

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④对比。

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4分。

答出两点即可。

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1分。

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参考文档】杜甫《岁暮》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参考文档】杜甫《岁暮》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试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201X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补充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鉴赏】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52岁。

岁暮 谢灵运 试题

岁暮 谢灵运 试题

岁暮谢灵运试题
《岁暮》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的一首五言诗。

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试题及答案:
1.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作者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在《岁暮》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岁暮之景,表达了自己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人生无常的悲哀。

2.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作者如何通过景色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答案:在《岁暮》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阴沉、凄凉的景色,如“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朔风劲且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悲哀。

同时,通过“明月照积雪”的描写,也暗示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3.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殷忧不能寐”中的“殷忧”是什么意思?
答案:“殷忧”表示深重的忧虑,作者因深感忧虑而不能入睡。

4.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苦此夜难颓”中的“夜”指的是什么?
答案:“夜”指的是岁暮之夜,即一年的最后一夜。

5. 题目:《岁暮》这首诗中,“运往无淹物”中的“运往”是什么意思?
答案:“运往”表示四季更替、时间的流转。

这句话的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会消逝。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岁暮》【年代】盛唐【作者】杜甫【体裁】五言律诗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赏: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州(今四川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

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

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

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杜甫《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杜甫《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孤独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朝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旅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

②雪岭:别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邻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克。

(1)诗人为何会发出“孤独壮心惊”的感触 ?请联合全诗作简
要剖析。

( 3 分 )
参照答案:①边疆发生战争,时势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②年终晚年,流浪他乡,孤单孤独;③诗人崇敬的责任感、激烈的爱国感情与其困难的处境、报国梦想的难以实现形成
巨大反差。

( 3 分。

每点 1 分。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 4 分)
①借代。

如“烟尘”代边疆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双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衬着了时势的艰危。

②用典。

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示意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愁。

③双
关。

“岁暮”既指时序年终,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晚年,还指
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岌岌可危的晚唐。

④对照。

如朝廷之臣无
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照,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
门对照;( 4 分。

答出两点即可。

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
表达技巧联合诗句剖析1分。

)。

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精选

高考诗歌鉴赏题《岁暮》详解精选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理解鉴赏评价〕古诗赏析:杜甫?岁暮?参考答案默认分类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句子-段落-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较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比照、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

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

此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外表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最新2018】岁暮道家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最新2018】岁暮道家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岁暮道家阅读答案篇一: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试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201X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补充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鉴赏】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52岁。

第4辑:修辞手法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4辑:修辞手法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4辑:修辞手法题专练练习一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东北部)。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此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举出两种并加以赏析。

2.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水仙子·舟中孙周卿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

推开篷雪满天。

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

一笑琅然。

◎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辞手法。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第三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折杨柳萧译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1.①借代。

诗歌借“烟尘”指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危急。

②双关。

诗中的“岁暮”表面指时序岁末,实则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同时还暗指大唐帝国由盛转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时期。

③对偶。

诗歌以“烟尘”对“鼓角”、“雪岭”对“江城”,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④用典。

诗中的“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这里暗指朝中无人肯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当时那些贪禄恋位、庸懦无能的文武大臣的讽刺和责问,更抒发了自己对国事的忧愤和不被朝廷重用、壮志难酬的苦闷之情。

长安岁暮古诗阅读题

长安岁暮古诗阅读题

长安岁暮古诗阅读题
【名句】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原文】
东晋?谢灵运《岁暮》
殷忧无法寐,痛此夜容易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急。

【译注】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强烈而且雨声。

【说明】
《岁暮》就是诗人谢灵运所作的一首五言诗。

据“年逝觉已急”这一句话推断,这首
诗应写于诗人晚年。

诗人当时贬谪为永嘉太守,碰触了山阴道上的千岩竞秀和万壑争流的
山水,有感而发,于是写出了这首诗。

诗的前两句故事情节,三四两句写景,末两句抒情,抒写了诗人对生命将终的恐慌和无奈之情。

全诗字字珠玑,别存有一番寂冷壮阔的韵味。

【赏析】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恸”描绘忧伤洁身自爱的诗人岁暮之夜所见所闻,被诗论家
发推为“古今胜语”的代表,它的.谨严之处就是它和诗人之间存有一种错综复杂的切合。

“明月照积雪”这一句主要是从视觉上写岁暮之夜的凛寒之象。

积雪与明月都是洁白
之物,积雪的白本就寒气逼人,再加以明月的照映,二者相互激射,更透出一种清冷寒冽
的光彩,给人以森寒的感受。

“朔风劲且哀”这一句则从听觉感受方面写岁暮之夜所闻。

“劲”字透出了风势之迅猛,着一“哀”字,不仅写出风之凄厉,而且透出了诗人的主观
感受。

两句分别从视、听到体会上写下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重泉。

表达出来诗人所处环
境之森寒孤独,及骚屑呕血的心绪。

白居易岁暮赏析翻译

白居易岁暮赏析翻译

岁暮唐代惨澹岁云暮,穷阴动经旬。

霜风裂人面,冰雪摧车轮。

而我当是时,独不知苦辛。

晨炊廪有米,夕爨厨有薪。

夹帽长覆耳,重裘宽裹身。

加之一杯酒,煦妪如阳春。

洛城士与庶,比屋多饥贫。

何处炉有火,谁家甑无尘。

如我饱暖者,百人无一人。

安得不惭愧,放歌聊自陈。

这是一首关于:的诗翻译赏析个人作品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富,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

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

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

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

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关于赏析岁暮杜甫阅读答案

关于赏析岁暮杜甫阅读答案

关于赏析岁暮杜甫阅读答案关于赏析岁暮杜甫阅读答案岁暮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朝廷无人为国分忧的愤慨,流露出诗人一腔忧国爱国的热血。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赏析岁暮杜甫阅读答案相关内容。

导读:岁暮,题意为一年之末,是年岁的时候一首有感而发的诗作。

其原文如下:岁暮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岁暮阅读答案:(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突出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岁暮翻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国无门,空有一片豪情!岁暮字词解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岁暮背景: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岁暮赏析: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岁暮》【年代】盛唐【作者】杜甫【体裁】五言律诗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

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

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

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岁暮》【年代】盛唐【作者】杜甫【体裁】五言律诗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

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

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

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文言文阅读《岁暮》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岁暮》题目及答案

文言文阅读《岁暮》题目及答案文言文阅读《岁暮》题目及答案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试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xx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乱、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补充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鉴赏】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52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南朝)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注释:运往,四季更替;淹,长久。

殷忧:殷忧:深深的忧虑;殷:大、深。

《诗·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

颓:尽。

朔风:北风。

劲:猛烈。

哀:凄厉。

运:即一年四季的运转。

淹:浸没。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三、四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怎样的意境?(4分)(2)结合五、六两句,分析诗人“不能寐”的原因以及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1)、岁暮之夜,明月映照在无边的皑皑积雪之上,透出清冷寒冽,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

(1分)“朔风”之“劲”,透出了风势之迅猛,风声之凄厉与风威之寒冽,着一“哀”字,如闻朔风怒号的凄厉呜咽之声。

(1分)两句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在这样一种凄寒凛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与生机都受到沉重的压抑与摧残。

(2分)(2)、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

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2分)抒发了岁月不留、生命易逝之慨(2分)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这种迟暮之感更使诗人产生了“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对国家社会的忧虑(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翻译:我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内心备受煎熬,长夜漫漫无尽头,天明迟迟盼不来,不堪忍受啊。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猛烈而且凄厉。

没有永久的事物,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

一年将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岁暮白居易
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 爇(ruò):焚烧。

② 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
14.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古代以春夏为阳,秋冬为阴,冬季又是一年中最后一个季节,故称“冬尽年终之时”为“穷阴”。

B.首句中的“催”字形象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也写出诗人的感受,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C.“雁默线烹”引用了典故,不鸣叫者先被杀,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嫉妒而先被淘汰。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E.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的基本特点,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 分)
答:
【参考答案】
14. B.C(答对一项给 2 分,两项给 5 分)(B:“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错C “比喻有才能的人因遭到妒忌而先被淘汰”错,应是“比喻无才者先被淘汰”)
15. ①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

②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
被打压。

③命运无常的愁苦.无奈:面对祸福,不能掌控,只好借酒浇愁。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