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赏析翻译

合集下载

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庄学意蕴

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庄学意蕴

白居易诗歌“鱼”意象的庄学意蕴白居易是一位自觉以一种特定的哲学思想对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状态进行定位的诗人和政治家。

他一生以庄子笔下“知乐”的濠上之“鱼”自比,其诗中常写到“鱼乐”,尤其晚年诗作中更多有写“鱼乐”处。

他后半生着意于鱼的乐得其所,无所牵累,认为鱼懂得游于深渊,远离祸患。

他以逍遥适性的“鱼乐”作为生命体验的理想追求;在白诗中,“鱼”可以说是白居易的自我形象写照。

透过白居易诗歌中的“鱼”意象,可以见出他思想深处的庄学渊源,由此也可窥见中晚唐诗人兼政治家群体精神世界、心灵空间的变化轨迹。

“鱼乐”无疑是一种心性自由的象征,成为文人士大夫向往的境界。

标签:白居易;诗歌;鱼;庄学如果从文人群体的“情志”特色来找出盛唐与中晚唐分界线的话,白居易应当是一位标志性人物。

盛唐诗人李白一生都以庄子笔下的“大鹏”自比,初出蜀地其有诗云:“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上李邕》)①在失意生命的最后时刻,李白依然不忘自己是一只大鹏,其《临路歌》云:“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清人王琦注曰:“太白尝作《大鹏赋》,实以自喻,兹于临终作歌,复借大鹏以寓言耳。

”②而中唐诗人白居易则一生都以庄子笔下“知乐”的濠上之“鱼”自比。

综观白居易现存2800余首诗作,其中写到很多动物形象,而“鱼”在其诗中出现172次,在诗题中出现有7次:分别是《放鱼》《草堂前新开一池,养鱼种荷,日有幽趣》《点额鱼》《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情》《病假中庞少尹携鱼酒相过》《观游鱼》《山中五绝句·涧中鱼》。

“鱼”是白诗中写到最多的动物形象,可以说“鱼”是白居易的自我形象写照。

一白居易常在诗中写“鱼乐”。

最早写到“鱼乐”是在元和年间,白居易有《续古诗十首》(其九)云:“上有和鸣雁,下有掉尾鱼。

飞沉一何乐,鳞羽各有徒。

青云有关的诗

青云有关的诗

青云有关的诗1、怀此青云望,安能复久稽。

——元稹《青云驿》2、水部青云志,忧君双鬓斑。

——郑善夫《送林以乘谪夷陵二首·其二》3、平籋青云步,何如苍藓蹬。

——苏籀《次韵待制王公出示李公丞相鼓山唱和之什不揆》4、紫禁烟花地,青云翰墨场。

——边贡《春日卧病寄刘子希尹王子孟宣·其一》5、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高适《宋中送族侄式颜》6、冲卿居京邑,青云正腾骧。

——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营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如了不》7、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李白《鞠歌行》8、招拒宛似宿有盟,期吾气达青云之上京。

——王履《披图喜甚复戏赋此》9、泰阶无纤埃,青云翊缙绅。

——卢楠《闻张鹅山侍御巡按甘肃比岁当还敬以此寄上》10、青云少年子,挟弹章台左。

——李白《少年子》11、耿耿青云外。

——何逊《日夕望江山赠鱼司马诗》12、谓言青云驿,绣户芙蓉闺。

——元稹《青云驿》13、忽蒙白日回景光,直上青云生羽翼。

——李白《驾去温泉后赠杨山人》14、行冲赤日加餐饭,上到青云稳著鞭。

——白居易《送敏中新授户部员外郎西归》15、苍苍石彭青云齐,名章合刻悬崖西。

——曾原郕《游金精次韵》16、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

——杜甫《谢严中丞送青城山道士乳酒一瓶》17、无因自致青云上,浪说诸公见嗟赏。

——黄庭坚《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18、六人既拜主司教,青云捷路知力推。

——强至《送裴光世赴举》19、扈游长乐与祈年,人望青云白日边。

——皎然《薛卿教长行歌》20、兄既躬耕浊河岸,弟亦塌翅青云途。

——李梦阳《寿兄图歌》21、即今况蹑青云地,何日重翻紫陌尘?——范梈《送陈从事归江东二首·其二》22、太息终长夜,悲啸入青云。

——曹植《杂诗七首》23、吾亦忘青云,衡茅足容膝。

——白居易《咏兴五首·四月池水满》24、涉青云以汎滥游兮,忽临睨夫旧乡。

——屈原《远游》25、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罗邺《春风》26、或飞青云上,或落江湖间。

《唐才子传·白居易》原文及翻译译文

《唐才子传·白居易》原文及翻译译文

《唐才子传·白居易》原文及翻译译文《《唐才子传·白居易》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唐才子传·白居易》原文及翻译译文《唐才子传·白居易》原文及翻译唐才子传原文: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尔。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节自《唐才子传卷六•白居易》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容斋随笔·白居易出位》译文与赏析

《容斋随笔·白居易出位》译文与赏析

《容斋随笔·白居易出位》译文与赏析白居易出位白居易出位【原文】白居易为左赞善大夫,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

居易首上疏,请亟[1]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宰相嫌其出位[2],不悦,因是贬江州司马。

此《唐书》本传语也。

案,是时宰相张弘靖、韦贯之,弘靖不足道,贯之于是为失矣。

白集载与杨虞卿书云:“左降诏下,明日而东,思欲一陈于左右。

去年六月,盗杀右丞相于通衢[3]中,迸血体,磔发肉,所不忍道。

合朝震栗,不知所云。

仆以书籍以来,未有此事。

苟有所见,虽畎亩皂隶[4]之臣,不当默默,况在班列[5],而能胜其痛愤邪?故武丞相之气平明绝,仆之书奏日午入。

两日之内,满城知之,其不与者,或语以伪言,或陷以非语,皆曰:‘丞、郎、给、舍、谏官、御史尚未论请,而赞善大夫何反忧国之甚也?’仆闻此语,退而思之,赞善大夫诚贱冗耳,朝廷有非常事,即日独进封章,谓之忠,谓之愤,亦无愧矣!谓之妄,谓之狂,又敢逃乎?以此获辜,顾何如耳,况又不以此为罪名乎!”白之自述如此。

然则一时指为出位者,不但宰相而已也。

史又曰:“居易母坠井死,而赋《新井篇》,以是左降。

”前书所谓“不以此为罪名”者,是已。

【注释】[1]亟:急切;迫切。

[2]出位:越位;超越本分。

[3]通衢(qú):四通八达的道路,宽敞平坦的道路。

[4]畎亩皂隶:老农和衙门里的差役。

[5]班列:指朝廷或朝官。

【译文】白居易在朝中担任左赞善大夫时,有盗贼杀死了宰相武元衡,顿时京城上下都震惊不安。

白居易率先向朝廷上奏,请求朝廷下旨立刻追捕杀人盗贼,洗刷朝廷的耻辱,并强调必须以逮捕到盗贼为目的。

宰相认为他做的超越了他的本职,很不高兴,因此白居易被贬谪到了江州当司马。

这是《唐书·白居易传》里的记载。

经过考察,当时在朝中担任宰相的是张弘靖和韦贯之,张弘靖就不值一提了,韦贯之在这件事上做的就是失职了。

《白居易集》中记载了他寄给杨虞卿的一封信,上面这样说道:“贬官的诏书已经下达,明天就要向东去赴任江州司马了,现在我想把心中的事情跟你说一些,去年六月,强盗公然在大道上残忍地杀死了右丞相武元衡,血浆迸出,头发和肉体都被砸烂了,我实在不忍心再说下去。

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

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译文白居易《李陵论》原文及翻译白居易原文:《论》曰:“忠、孝、智、勇四者,为臣、为子之大宝也。

”故古之君子,奉以周旋,苟一失之,是非人臣人子矣。

汉李陵策名上将,出讨匈奴,窃谓不死于王事非忠,生降于戎虏非勇,弃前功非智,召后祸非孝,四者无一可,而遂亡其宗,哀哉!予览《史记》《汉书》,皆无明讥,窃甚惑之。

司马迁虽以陵获罪,而无讥,可乎?班固亦从而无讥,又可乎?按《礼》云:“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

”故败而死者,是其所也。

而陵获所不死,得无讥焉?观其始以步卒,深入虏庭,而能以寡击众,以劳破逸,再接再捷,功孰大焉。

及乎兵尽力殚,摧锋败绩,不能死战,卒就生降。

噫!坠君命,挫国威,不可以言忠;屈身于夷狄,束手为俘虏,不可以言勇;丧战勋于前,坠家声于后,不可以言智;罪逭于躬,祸移于母,不可以言孝。

而引范蠡、曹沫为比,又何谬欤?且会稽之耻,蠡非其罪,鲁国之羞,沫必能报,所以二子不死也。

而陵苟免而微躯,受制于强虏,虽有区区之意,亦奚为哉?夫吴齐者,越鲁之敌国;匈奴者,汉之外臣,俾大汉之将,为单于之擒,是长寇雠辱国家甚矣。

况二子虽不死,无陵生降之名,二子苟生降,无陵及亲之祸。

酌其本末,事不相侔,而陵窍慕之,是大失臣子之义也。

观陵答子卿之书,意者但患汉之不知己,而不自内省其始终焉。

何者?与其欲刺心自明,刎颈见志,曷若效节致命取信于君?与其痛母悼妻,尤君怨国,曷若忘身守死,而纾祸于亲焉!或曰:“武帝不能明察,下听流言,遽加厚诛,岂非负德?”答曰:设使陵不苟其生,能继以死,则必赏延于世,刑不加亲,战功足以冠当时,壮节足以垂后代,忠、孝、智、勇四者立,而死且不朽矣,何流言之能及哉!故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

惜哉陵之不死也,失君子之道焉。

故陇西士大夫以李氏为愧,不其然乎?不其然乎?译文:《论》说:“忠、孝、智、勇这四个方面,是做臣子、做儿子最珍贵的东西。

《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

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昊人顾况。

况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一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曰:“吾谓斯文遂绝,复得吾子矣。

”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一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士君子多之。

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召入翰林为学士,拜左拾遗。

淄青节度使李师道进绢,为魏徵子孙赎宅。

居易谏曰:“徵是陛下先朝宰相,太宗尝赐殿材成其正室,尤与诸家第宅不同。

子孙典贴,其钱不多,自可官中为之收赎,而令师道掠美,事实非宜。

”完宗深然之,王承宗拒命,上令神策中尉吐突承璀为招讨使,谏官上章者十七八。

居易面论,辞情切至。

上颇不悦,谓李绎曰:“白居易小子,是朕拔擢致名位,而无礼于朕,朕实难奈。

”绎对曰:“居易所以不避死亡之诛,事无巨细必言者,盖酬陛下特力拔擢耳,非轻言也。

”上曰:“卿言是也。

”由是多见听纳。

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鄄。

九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

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贼以雪国耻。

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

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言浮华无行。

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追诏授江州司马。

十三年冬,召还京师,拜司门员外郎。

凡朝廷文字之职,无不首居其选,然多为排摈,不得用其才。

时天子荒纵不法执政非其人制御乖方河期复乱居易累上疏论其事天子不能用乃求外任七月,除杭州刺史。

大中元年卒,时年七十六。

(选自《旧唐书》,有删节)译文: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

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

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

《唐才子传·方干》原文及翻译译文

《唐才子传·方干》原文及翻译译文

《唐才子传·方干》原文及翻译译文《《唐才子传·方干》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唐才子传·方干》原文及翻译译文《唐才子传·方干》原文及翻译唐才子传原文:方干,字雄飞,桐庐人。

劝有清才,散拙无营务。

大中中,举进士不第,隐居镜湖中。

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

每风清月明,携稚子邻叟,轻樟往返,甚惬素心。

所住水木閟,一草一花,俱能留客。

家贫,蓄古琴,行吟醉卧以自娱。

初有诗名,一见干器之,遂相师友,因授格律。

干有赠凝诗,云“把得新诗草里论”。

时谓反语为村里老,疑干讥诮,非也。

王大夫廉问浙东,礼邀干至,嘉其操,将荐于朝,托吴融草表。

行有日,王公以疾逝去,事不果成。

干旱岁偕计,往来两京,公卿好事者争延纳,名竟不入手,递归,无复荣辱之念。

浙中凡有园林名胜辄遣主人留题几遍初李频学干为诗频及第诗僧清越贺云弟子已折桂先生犹灌固成通末卒。

门人相与论德谋迹,谥曰玄英。

乐安孙郃等,缀其遗诗三百七十余篇,为十卷。

古黔娄先生死,曾参与门人来吊,问日:“先生终,何以谥,”妻曰:“以‘康’。

”参曰:“先生存时,食不充,衣不盖彤,死则手足不敛,傍无酒肉。

生不美,死不荣,何乐而谥为‘康’哉?”妻日:“昔先生国君用为相,辞不受,是有余贵也。

君馈粟三十钟,辞不纳,是有余富也。

先生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住,不戚戚于贫贱,不遑遑于富贵。

求仁得仁,求义得义,谥之以康,不亦宜乎?”方干,韦布之士,生称高尚,死谥玄英,其梗概大节,庶几乎黔娄者耶!(选自《唐才子传·卷七》,有删改)译文:方干,字雄飞,桐庐县人。

幼年有清俊之才,(为人)散淡粗疏没有做什么事。

大中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没有考中,隐居在镜湖中。

湖的北面有间茅草屋,湖的西面有个松岛。

每当风清月明之时,(他就)带着小儿和邻居老人,撑一只轻便的小船往返于茅屋与松岛之间,使自己一向淡泊的心非常惬意。

疯狂背古诗注音版245首

疯狂背古诗注音版245首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 疯背诵古诗1滁州西涧(唐)韦应物2题西林壁(宋)苏轼3终南望雨雪(唐)祖咏4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5望洞庭(唐)刘禹锡6耶溪泛舟(唐)孟浩然7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9对雪(唐)高骈10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11杂诗(唐)王维1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13与诸子登岘山(唐)孟浩然14赠花卿(唐)杜甫15山中问答(唐)李白16同崔员外秋宵寓直(唐)王维17途次望乡(唐)孟浩然18富贵曲(唐)郑遨19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20宿建德江(唐)孟浩然21赠妇诗(东汉)秦嘉22画佚名23泊船瓜洲(宋)王安石24白龙窟泛舟寄天台学道者(唐)常建25塞下曲(唐)卢纶26思归莫方27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28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唐)许浑29长相思(宋)陆游30独坐敬亭山(唐)李白31山中留客(唐)张旭32闺情(唐)孟浩然33江上渔者(唐)范仲淹34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35清明(唐)杜牧36春晓(唐)孟浩然3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38山中客访(五代)李映3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40相思(唐)王维41客中初夏(宋)司马光42彩树歌(唐)陈子昂43蚕妇(唐)杜荀鹤44途中早发(唐)刘禹锡45蜂(唐)罗隐韩愈48晚春(唐)韩愈49鸳鸯篇(唐)陈子昂50悼正弘禅师(唐)孟浩然51别董大(唐)高适52夜雨寄北(唐)李商隐53题花山寺壁(北宋)苏舜卿54春日(南宋)朱熹55悯农(唐)李绅56示儿(宋)陆游57游山村黄昏所见(明靳书58秋浦歌(唐)李白59夜会问答(唐)皮日休60登鹳雀楼(唐)王之涣61客广陵(唐)王昌龄62点绛唇(北宋)王禹偁63一去二三里佚名64南乡子(五代)欧阳炯65乌衣巷(唐)刘禹锡66题张十一旅舍三咏井(唐)韩愈67采桑子(宋)晏殊68过南岳入洞庭湖(唐)杜甫69千秋节宴应制(唐)张说70商山早行(唐)温庭筠71又呈吴郎(唐)杜甫72公子行(唐)贯休73醉落魄(宋)魏了翁74望庐山瀑布(唐)李白75望天门山(唐)李白76游悟真寺(唐)白居易77江南春(唐)杜牧78归园田居(晋)陶潜79夜宿山寺(唐)李白80愤世少年行(清)陈中8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82鸟鸣涧(唐)王维83晓出闻书声李玉84望岳(唐)杜甫85池上二绝(唐)白居易86拜新月(唐)李端87菊花(唐)黄巢88冬夜(唐)白居易89墨梅(元)王冕90壮志少年行钟行91江南汉乐府92秋登兰山寄张五(唐)孟浩然93谪潮州时途中作(唐)韩愈94江雪(唐)柳宗元95塞上听吹笛(唐)高适96夏日游晖上人房(唐)陈子昂97小池(唐)杨万里98戏水连捷99忆江南(唐)白居易100都下送辛大之鄂(唐)孟浩然101秋夕(唐)杜牧102逢病军人(唐)卢纶103静夜思(唐)李白104乐游原(唐)李商隐105听琴(明)江鸣106桂枝香(宋)王安石107七步诗(三国)曹植108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唐)陈子昂109小儿垂钓(唐)胡令能110菩萨蛮(唐)韦庄111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唐)白居易112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唐)李白113寻隐者不遇(唐)贾岛114悯农(唐)李绅115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116忆母吴铭117寄天台道士(唐)孟浩然118游子吟(唐)孟郊119回车驾言迈(节选)佚名120村居(清)高鼎121山行(唐)杜牧122檀溪寻故人(唐)孟浩然123乞巧(唐)林杰125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126悟(南朝)黎牧野127咏柳(唐)贺知章128征战齐沙129朝天子•咏喇叭(明)王磐130观放白鹰(唐)李白131移家别湖上亭(唐)戎昱132探春令(宋)赵长卿133诉衷情(宋)万俟咏134春宿左省(唐)杜甫135寓意诗五首(唐)白居易136凉州词(唐)王之涣137长安早春(唐)孟浩然138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139奉酬振武胡十二丈大夫(唐)韩愈140新晴野望(唐)王维141所见(清)袁枚142赠汪伦(唐)李白143从军行(唐)王昌龄144山村晚景佚名145元日(宋)王安石146山中寡妇(唐)杜荀鹤147竹石(清)郑燮148谒金门(宋)冯延巳149渔歌子(唐)张志和150望乡夕泛(唐)骆宾王151和朱使欣二首(唐)张说152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153绝句(唐)李商隐154夏日绝句(宋)李清照155玉楼春(宋)宋祈156牧童词(唐)李涉157竹里馆(唐)王维158早发白帝城(唐)李白15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陆游160春霁早行(唐)骆宾王161寒食(唐)韩翎162长干曲(唐)崔颢163太湖诗(唐)皮日休164卜算子(南宋)刘克庄165苏幕遮(北宋)周邦彦166凉州词(唐)王翰167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168满庭芳•茶(宋)黄庭坚169石灰吟(明)于谦170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171竹枝词(唐)刘禹锡172长歌行汉乐府17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174赋新月(唐)缪氏子175蜀先主庙(唐)刘禹锡176赠友五首(唐)白居易177村雪夜坐(唐)白居易178零陵早春(唐)柳宗元179归至郢中(唐)孟浩然180他人骑大马(唐)王梵志181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唐)孟浩然182风(唐)李峤183与友生野饮效陶体(唐)韦应物184嫦娥(唐)李商隐185点绛唇(宋)汪藻186已亥杂诗(清)龚自珍187春晚书山家屋壁(唐)贯休188游园不值(南宋)叶绍翁189暮归符野190敕勒歌北朝民歌191题大庾岭北驿(唐)宋之问192四时(夏日)田园杂兴(宋)范成大193登飞来峰(宋)王安石19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195公子行(唐)孟宾于196青青水中蒲(唐)韩愈197郑果州相过(唐)王维198田园观雨兼晴后作(唐)孟云卿199绝句(唐)杜甫200淮上与友人别(唐)郑谷201出塞(唐)王昌龄202题临安邸(宋)林升203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204晚泊浔阳望庐山(唐)孟浩然205酬晖上人独坐山亭有赠(唐)陈子昂206中秋夜(唐)李峤207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208自题墨竹(宋)刘延世209龟虽寿(三国)曹操210山雨(明)契逊211出郊(明)杨慎212乡村四月(南宋)翁卷2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2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215哭杨兵部凝陆歙州参(唐)韩愈216赠刘景文(北宋)苏轼217鄂州南楼书事四首(北宋)黄庭坚218绝句(唐)杜甫219夜下征虏亭(唐)李白220和张丞相春朝对雪(唐)孟浩然221怨情(唐)李白222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223青青陵上柏汉古诗十九首224梨花下赠刘师命(唐)韩愈225枫桥夜泊(唐)张继226观蜂蝶有感郭度史227浪淘沙(唐)刘禹锡228溯江至武昌(唐)孟浩然229林边拾趣白操230六月三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231塞外杂咏(清)林则徐232古朗月行(唐)李白233塞上曲(唐)王昌龄234春夜喜雨(唐)杜甫235赠友人(南唐)苏明236清平乐(宋)张炎237遇物感兴因示子弟(唐)白居易238咏鹅(唐)骆宾王239奉送六舅归陆浑(唐)王维240咸阳值雨(唐)温庭筠241晓日(唐)韩偓242鹿柴(唐)王维243送人赴安西(唐)岑参244除官归京睦州雨霁(唐)杜牧245梅花(宋)王安石246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247丰乐亭游春(宋)欧阳修1 滁ch ú 州zh ōu 西x ī 涧ji àn ( 唐t áng ) 韦w éi 应y ìng 物w ù独d ú怜li án幽y ōu草c ǎo涧ji àn边bi ān生sh ēng, 上sh àng 有y ǒu黄hu áng 鹂l í深sh ēn 树sh ù 鸣m íng。

新安吏原文及翻译赏析

新安吏原文及翻译赏析

新安吏原文及翻译赏析第一篇:新安吏原文及翻译赏析《新安吏》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前言】《新安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此诗与《石壕吏》、《潼关吏》统称“三吏”。

全诗可分两个层次。

前十二句记述了军队抓丁和骨肉分离的场面,揭示了安史之乱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后十六句笔锋一转,对百姓进行开导和劝慰。

反映了作者对统治者尽快平息叛乱、实现王朝中兴的期望。

【注释】⑴客:杜甫自称。

新安:地名,今河南省新安县⑵点兵:征兵,抓丁⑶更:岂⑷府帖:指征兵的文书,即“军帖”⑸次:依次。

中男:指十八岁以上、二十三岁以下成丁。

这是唐天宝初年兵役制度规定的⑹绝短小:极矮小⑺王城:指东都洛阳⑻伶俜(pīng):形容孤独伶仃的样子⑼白水:河水⑽眼枯:哭干眼泪⑾天地:暗喻朝廷⑿相州:即邺城,今河南安阳⒀岂意:哪里料到⒁归军:指唐朝的败兵。

星散营:像星星一样散乱地扎营⒂就粮:到有粮食的地方就食⒃旧京:这里指东都洛阳⒄壕:城下之池。

不到水:指掘壕很浅⒅王师顺:朝廷的军队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之师⒆抚养:爱护⒇仆射:指郭子仪。

如父兄:指极爱士卒【翻译】杜甫在去新安的路上走过,听到人声喧哗,原来是吏役在村里点名征兵。

杜甫便问那些新安县里派来的吏役:“新安这个小县,连年战争,还会有成丁的青年可以入伍吗?”(又一说为:难道新安这个县小到没有二十三岁的成丁的人了吗?)官吏回答说:“昨夜已有兵府文书下达,规定点选十八岁的中男入伍了。

”杜甫说:“啊,这些人还是年龄不大的青年,怎么能让他们去守卫东都啊? ”肥胖的青年大概家境还不坏,他们都有母亲来送行。

古诗词中描写岁暮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岁暮的诗句

古诗词中描写岁暮的诗句(35条)诗词是古代文人智慧和才华的结晶,诗词中描写的往往是思乡愁绪﹑爱国情怀;诗中讲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故事,是我国祖先的历史见证,让后人得以鉴古知今。

透过阅读古诗词,青少年可增添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和意志的初步概念和理解,逐渐加深对祖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

下面是古诗词中35条描写岁暮的诗句,供大家欣赏阅读。

▶东岩富松竹,岁暮幸同归。

——王勃《送卢主簿》▶岁暮大雪天,压枝玉皑皑。

——白居易《庭松》▶白头岁暮苦相思,除却悲吟无可为。

——白居易《岁暮寄微之三首》▶岁暮何堪再惆怅,且持卮酒食河豚。

——鲁迅《无题二首》▶凝霜被野草,岁暮亦云已。

——阮籍《咏怀八十二首》▶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杜甫《垂老别》▶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杜甫《岁暮》▶搔首岁暮天,诗成悲有余。

——张耒《送吕安礼》▶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

——杜甫《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

——白居易《赠友五首》▶岁暮景气干,秋风兵甲声。

——孟郊《秋怀十五首》▶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白居易《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荣华敌勋业,岁暮有严霜。

——杜甫《壮游》▶老饯城东陌,悲分岁暮襟。

——王安石《送张甥赴青州幕》▶岁暮望汉宫,谁在黄金屋。

——白居易《续古诗十首》▶岁暮穷阴耿未已,人生会面难再得。

——杜甫《久雨期王将军不至》▶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

——卢纶《送万巨》▶岂如凌霜叶,岁暮蔼颜色。

——韦应物《拟古诗十二首》▶人闲当岁暮,田野尚逢迎。

——皇甫冉《与张諲宿刘八城东庄》▶远别新婚后,孤征岁暮时。

——汪中《故家》▶骑驴索句当年事,岁暮骚人不自聊。

——范成大《北门覆舟山道中》▶岁暮宣参军,辞如鲍昭逸。

——梅尧臣《答宣阗司理》▶等闲居岁暮,摇落意无穷。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

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律。

这首诗首联写人生不同时段的感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白居易《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鉴赏及译文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唐代:白居易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译文少年时尚不知为生计而忧虑,到老来谁还痛惜这几个酒钱?你我争拿十千钱买一斗好酒,醉眼相看都已七十只差三年。

闲来征求酒令穷搜经书史籍,酒醉聆听吟咏胜过领略管弦。

待到菊花黄时自家的酒酿熟,我再与你一醉方休共乐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注释梦得:诗人刘禹锡,字梦得。

沽酒:买酒。

后期:后会之期。

犹:还,尚且。

十千:十千钱,言酒价之高以示尽情豪饮。

七十欠三年:诗人白居易、刘禹锡都生于772年,写此诗时两人都六十七岁。

征:征引,指行酒令的动作。

雅令:高雅的酒令,自唐以来盛行于士大夫间的一种饮酒游戏。

穷:寻根究源。

经史:满腹的经论才学。

清吟:清雅的吟唱诗句。

菊黄:指菊花盛开的时候,通常指重阳节。

家酿:家中自己酿的酒。

陶然:形容闲适欢乐的样子。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赏析此诗题中“闲饮”二字透露出诗人寂寞而又闲愁难遣的心境。

前两联,字面上是抒写诗友聚会时的兴奋,沽酒时的豪爽和闲饮时的欢乐,骨子里却包涵着极为凄凉沉痛的感情。

从“少时”到“老后”,是诗人对自己生平的回顾。

“不忧生计”与不“惜酒钱”,既是题中“沽酒”二字应有之义,又有政治抱负与身世之感隐含其中。

“少时”二字体现出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初生之犊不畏虎”的豪气。

“老后”却使读者联想到诗人那种阅尽世情冷暖、饱经政治沧桑而身心交瘁的暮气了。

诗人回首平生,难免有“早岁那知世事艰”的感慨。

“共把”一联承上启下,亦忧亦喜,写神情极妙。

“十千沽一斗”是倾注豪情的夸张,一个“共”字体现出两位老友争相解囊、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情景,也暗示两人有相同的处境,同病相怜,同样想以酒解闷。

白居易处世哲学的庄子情结

白居易处世哲学的庄子情结

近, 一贯 无 两端 。 ” ( 卷七 , 《 答 崔侍 郎钱 舍 人 书问 因继 以诗 》 )
朴的人生思想相 比, 是一种吏加细致精美 的审美
人生 , 更 加符合 后 世 士 大 夫追 求 高 雅 情趣 的人 生
理念, 所 以影 响 更 加 明显 而 直 接 。这 正 如 徐 复 观 指出的: “ 庄子 主要 的思 想 , 将老子 客观的道 , 内 在 化 而为 人 生 的境 界 , 于 是把 客 观 化 的精 、 神, 也 内在化 而为 心灵 活动 的性格 。…… 于是老 子 的道
界。 ” [ ] ‘ n ∞ 嘶 ’ 而具体 到对 白居 易 的影 响 , 陈寅 恪
亦看法 独 到 : “ 乐 天 之思 想 乃 纯粹 苦 县 之 学 , 所 谓 禅学 者 , 不 过 装饰 门 面之语 。故 不 可 以据 佛 家 之 说, 以论 乐天一 生之 思想 行 为也 。 ” [ 2 ] ( 1 ' 6 2 6 - 6 2 7 ) 可 见
以老 、 庄 为代表 的道 家思 想 , 成 了 自居易处 世哲 学
的影响, 白居易的诗歌创作很能说明问题 , 如:
“ 心不择 时适, 足 不 拣 地 安 。 穷 通 与远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应 , 由于《 庄子》 思想 中
所蕴 含 的人生 思想 , 与《 老子 》 思 想 中 比较 原始 粗
“ 亦莫 恋 此 身, 亦莫 厌 此 身。 此 身何 足
恋? 万劫 烦 恼 恨 。 此 身 何 足 厌 ? 一 聚 虚 空
尘。 无 恋 亦 无 厌 , 始是 逍遥 人。 ”( 卷 十 一,
《 逍遥 咏》 ) “ 老 龟 岂 羡牺 牲 饱 , 蟠 木 宁 争 桃 李 春?
随分 自安 心 自断 。 是 非何 用 问 闲人 。 ”( 卷 二

《旧唐书·崔日用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崔日用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旧唐书·崔日用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崔日用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旧唐书·崔日用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旧唐书·崔日用传》原文及翻译旧唐书原文:崔日用,滑州灵昌人,其先自博陵徙家焉。

进士举,初为芮城尉。

大足元年,则天幸长安,路次陕州。

宗楚客时为刺史,日用支供顿事,广求珍味,称楚客之命,遍馈从官。

楚客知而大加赏叹,盛称荐之,由是擢为新丰尉。

无几,拜监察御史。

神龙中,秘书监郑普思欲纳女后宫,潜谋左道,日用遽奏劾之。

普思方承恩,中宗不之省。

日用廷争恳至,词甚抗直,普思竟伏其罪。

时宗楚客、武三思、武延秀等递为朋党,日用潜皆附之,骤迁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

中宗暴崩,韦庶人称制,日用恐祸及己。

知玄宗将图义举,乃因沙门普润、道士王晔密诣籓邸,深自结纳,潜谋翼戴。

玄宗尝谓曰:“今谋此举,直为亲,不为身。

”日用曰:“此乃孝感动天,事必克捷。

望速发,出其不意,若少迟延,或恐生变。

”及讨平韦氏,其夜,令权知雍州长史事。

以功授银青光禄大夫、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封齐国公,食实封二百户。

为相月余,与中书侍郎薛稷不协,于中书忿竞,由是转雍州长史,停知政事。

寻出为扬州长史,历婺、汴二州刺史、兗州都督、荆州长史。

因入奏事,言:“太平公主谋逆有期陛下往在宫府欲有讨捕犹是子道臣道须用谋用力今既光临大宝但须下一制谁敢不从忽奸宄得志则祸乱不小。

”上曰:“诚如此,直恐惊动太上皇,卿宜更思之。

”日用曰:“臣闻天子孝与庶人孝全别。

庶人孝,谨身节用,承顺颜色;天子孝,安国家,定社稷。

今若逆党窃发,即大业都弃,岂得成天子之孝乎!伏请先定北军,次收逆党,即不惊动太上皇。

”玄宗从其议。

及讨萧至忠、窦怀贞之际,又令权检校雍州长史,加实封通前满四百户。

寻拜吏部尚书。

十年,转并州大都督长史。

寻卒,时年五十,赠吏部尚书,谥曰昭。

后又赠荆州大都督,子宗之袭。

赠崔侍郎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赠崔侍郎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赠崔侍郎二首其一翻译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赠崔侍郎二首其一翻译赏析《赠崔侍郎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晁迥拟“白体”诗歌简论

晁迥拟“白体”诗歌简论
( 中国社会 科 学院 文 学研 究所 , 京 10 3 ) 北 0 7 2
摘 要 : 宋 初 诗 坛 上 , 迥 可谓 “ 身 兼 三 派 ”诗 拟 “ 体 ” 名 列 “ 昆” 而 实 开“ 学体 ” 户 。其 “ 白” 主 在 晁 一 : 白 , 西 , 理 门 拟 诗 要 表 现 为 形 式 上对 白体 的模 拟 , 种 模 拟 甚 至 到 了句 句求 似 的 地 步 。 5 这 6诗 中拟 乐 天诗 1 首 , 乐 天诗 句 8句 。 l 拟 关键 词 : 迥 ; 晁 白居 易 ; 诗 ; 宋 白体
在 尚未 赴江州 任 。晁迥 由乐 天 代 学术史 上 的地位 , 贤时哲 多发 高论 , 不 同角度 岁 , 长安 至江州 途 中 , 先 从
论 休用 智 ” 休 用 智 ” 。“ 即 论 述 了晁迥糅 合三 教 、 理尽 性 , 穷 实为宋 代理 学先 驱 因坐禅 而罢 药 , 因养 恬 而“
自学养 恬休 用 智 , 他 名 迹 日衰微 。 我 身 从
不欲全 高 贵 , 贵 多乘 祸败机 。( 高 晁迥 ) 白诗 《 罢药 》 于 元 和 十年 ( 1 作 8 5年 ) 时乐 天 4 , 4
录 》 O卷 ,全宋 诗 》 诗 5 1 《 录 6首_6 1%。对 于 晁 迥 在宋 ] 1
的地位 。
《 老子 》 绝 圣弃 智 , 的“ 民利 百倍 ” 《 子 》 故 绝 圣 、庄 的“
宋初 诗 坛上 , 晁迥 可 谓 “ 身 兼 三 派” 诗 拟 “ 弃 知 , 一 : 白 大盗 乃止 ; 玉毁 珠 , 盗 不 起 ” 是 有 机 心 不 摘 小 ,
体 ” 名 列“ 昆” 实 开 “ 学 体 ” , 西 , 理 门户 。他 与 王 禹 僻 用 , 于 淳 朴 之 意 。道 家 此 说 , 谓 静 修 之 不 二 法 复 可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

白居易诗歌中的大鹏典故庄秀婷【摘要】白居易对《庄子》的受容,是以实用为原则.以大鹏典故为例,白居易对"大鹏"的认知和情感态度随着人生阶段的转换而悄然改变.前期,"大鹏"是他政治抱负的象征,热烈追求的目标.被贬江州后,逐渐看清政治现实,开始理智对待自己的理想.退居洛阳时期,推崇知止知足的生活态度,满足于"蜩鸠""斥鷃"的逍遥生活,"大鹏"不再是他企慕的对象.白居易对"逍遥义"的改造性接受,也是受其人生态度影响的.白诗对大鹏典故的运用也表现出与前代诗歌不一样的特质,在大鹏典故接受史上占据着一定位置.【期刊名称】《武夷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37)004【总页数】5页(P37-41)【关键词】白居易诗歌;大鹏典故;逍遥义【作者】庄秀婷【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6.2白居易诗歌的《庄子》典故已引起学界关注,但还未有深入研究。

王笑雨《浅析白居易诗歌中的老庄典故》(《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6期)老庄典故合论,总体分析道家思想对白居易知足保和、随缘任运等思想形成的影响。

白诗通俗,典故运用还有待细化分析。

白诗用《庄子》典故的数量、思想内涵、表达效果等还有待全面探讨,目前也未有任何文章从《庄子》的具体典故出发,探讨白居易对《庄子》的接受。

本文以白诗中的大鹏典故为研究重点,揭示大鹏典故与诗人思想变化之间的关系,管窥白居易对庄子思想的接受情况。

一、白诗大鹏典故运用的历时考察白居易涉猎广泛,《庄子》亦是常读,“常闻南华经,巧劳智忧愁”(《咏意》)。

尤其是在人生失意之时,《庄子》成为抚慰心灵的一剂良药,“去国辞家谪异方,中心自怪少忧伤。

为寻庄子知归处,认得无何是本乡”(《读庄子》)。

其中《逍遥篇》是他常读的,也是最频繁提到的,“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赠苏炼师》),“心适复何为?一咏《逍遥篇》”(《犬鸢》),“早年以身代,直赴《逍遥篇》”(《赠杓直》)。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译文

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译文欧阳修《与高司谏书》原文及翻译欧阳修原文:修顿首再拜,白司谏足下:某年十七时,家随州,见天圣二年进士及第榜,始识足下姓名。

是时予年少,未与人接,又居远方,但闻今宋舍人兄弟,与叶道卿、郑天休数人者,以文学大有名,号称得人。

而足下厕其间,独无卓卓可道说者,予固疑足下不知何如人也。

其后更十一年,予再至京师,足下已为御史里行,然犹未暇一识足下之面。

但时时于予友尹师鲁问足下之贤否。

而师鲁说足下:“正直有学问,君子人也。

”予犹疑之。

夫正直者,不可屈曲;有学问者,必能辨是非。

以不可屈之节,有能辨是非之明,又为言事之官,而俯仰默默,无异众人,是果贤者耶!此不得使予之不疑也。

自足下为谏官来,始得相识。

侃然正色,论前世事,历历可听,褒贬是非,无一谬说。

噫!持此辩示人,孰不爱之?虽予亦疑足下真君子。

是予自闻足下之名及相识,凡十有四年三疑之。

今推其实迹而较之,然后决知足下非君子也。

前日范希文贬官后,与足下相见于安道家。

足下诋诮希文为人。

予始闻之,疑是戏言;及见师鲁,亦说足下深非希文所为,然后其疑遂决。

希文平生刚正、好学、通古今,其立朝有本末,天下所共知。

今又以言事触宰相得罪。

足下既不能为辨其非辜,又畏有识者之责己,遂随而诋之,以为当黜,是可怪也。

夫人之性,刚果懦软,禀之于天,不可勉强。

虽圣人亦不以不能责人之必能。

今足下家有老母,身惜官位,惧饥寒而顾利禄,不敢一忤宰相以近刑祸,此乃庸人之常情,不过作一不才谏官尔。

虽朝廷君子,亦将闵足下之不能,而不责以必能也。

今乃不然,反昂然自得,了无愧畏,便毁其贤以为当黜,庶乎饰己不言之过。

夫力所不敢为,乃愚者之不逮;以智文其过,此君子之贼也。

且希文果不贤邪?自三四年来,从大理寺丞至前行员外郎,作待制日,日备顾问,今班行中无与比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唐代旦暮两蔬食,日中一闲眠。

便是了一日,如此已三年。

心不择时适,足不拣地安。

穷通与远近,一贯无两端。

常见今之人,其心或不然。

在劳则念息,处静已思喧。

如是用身心,无乃自伤残。

坐输忧恼便,安得形神全。

吾有二道友,蔼蔼崔与钱。

同飞青云路,独堕黄泥泉。

岁暮物万变,故情何不迁。

应为平生心,与我同一源。

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

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

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

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

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

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

这是一首关于:的诗翻译赏析个人作品主题题材集中是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之一。

他一般只选择最典型的一件事,突出一个主题,“一吟悲一事”,主题非常明确。

为使主题更明确传达给读者,或诗题下加小序点明主题,或“卒章显其志”突出主题。

其次,白诗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刻画人物上,他能抓住人物的特征,用白描方法勾勒出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但白诗的诗意并不浅显,他常以浅白之句寄托讽喻之意,取得怵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轻肥》一诗描写了内臣、大夫、将军们赴会的气概和席上酒食的丰盛,结句却写道:“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这是一幅多么惨烈的情景。

闲适诗和讽喻诗是白居易特别看重的两类诗作,二者都具有尚实、尚俗、务尽的特点,但在内容和情调上却很不相同。

讽喻诗志在“兼济”,与社会政治紧相关联,多写得意激气烈;闲适诗则意在“独善”,“知足保和,吟玩性情” ,从而表现出淡泊平和、闲逸悠然的情调。

白居易的闲适诗在后代有很大影响,其浅切平易的语言风格、淡泊悠闲的意绪情调,都曾屡屡为人称道,但相比之下,这些诗中所表现的那种退避政治、知足保和的“闲适”思想,以及归趋佛老、效法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因与后世文人的心理较为吻合,所以影响更为深远。

如白居易有“相争两蜗角,所得一牛毛”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的诗句,而“后之使蜗角事悉稽之”。

即以宋人所取名号论,“醉翁、迂叟、东坡之名,皆出于白乐天诗云”。

宋人周必大指出:“本朝苏文忠公不轻许可,独敬爱乐天,屡形诗篇。

盖其文章皆主辞达,而忠厚好施,刚直尽言,与人有情,于物无着,大略相似。

谪居黄州,始号东坡,其原必起于乐天忠州之作也。

”凡此种种,都展示出白居易及其诗的影响轨迹。

诗歌理论白居易的思想,综合儒、佛、道三家,以儒家思想为主导。

孟子说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他终生遵循的信条。

其“兼济”之志,以儒家仁政为主,也包括黄老之说、管萧之术和申韩之法;其“独善”之心,则吸取了老庄的知足、齐物、逍遥观念和佛家的“解脱”思想。

二者大致以白氏被贬江州司马为界。

白居易不仅留下近三千首诗,还提出一整套诗歌理论。

他把诗比作果树,提出“根情、苗言、华声、实义”的观点,他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而情感的产生又是有感于事而系于时政。

因此,诗歌创作不能离开现实,必须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反映一个时代的社会政治状况。

他继承了《诗经》以来的比兴美刺传统,重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强调诗歌揭露、批评政治弊端的功能。

他在诗歌表现方法上提出一系列原则。

《与元九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他的这种诗歌理论对于促使诗人正视现实,关心民生疾苦,是有进步意义的。

对大历以来逐渐偏重形式的诗风,亦有针砭作用。

但过分强调诗歌创作服从于现实政治的需要,则势必束缚诗歌的艺术创造和风格的多样化。

创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作品风格语言优美、通俗、音调和谐,形象鲜明、政治讽喻。

轶事典故爱恋湘灵白居易11岁那年,因避家乡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

之后在那里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了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

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

白居易有一首诗名为《邻女》,追叙了十五岁的湘灵,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

贞元十四年,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

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

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和《长相思》。

由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

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

但是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攀不上白居易。

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

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了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封建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

白居易无奈,便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

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门户大于一切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

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

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

在近8年里,母亲再没让白居易和湘灵见面,也不允许他提起湘灵。

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

例如《夜雨》、《感镜》等。

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

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但未结婚。

这首诗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所以说白居易亲身经历的这段悲剧般的爱情为《长恨歌》打下了基础。

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他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离开的句号。

樊素小蛮在杭州刺史位上,每当良辰美景,或雪朝月夕,他邀客来家,先拂酒坛,次开诗箧,后捧丝竹。

于是一面喝酒,一面吟诗,一面操琴。

旁边有家僮奏《霓裳羽衣》,小妓歌《杨柳枝》,真是不亦乐乎。

直到大家酩酊大醉后才停止。

白居易有时乘兴到野外游玩,车中放一琴一枕,车两边的竹竿悬两只酒壶,抱琴引酌,兴尽而返。

据《穷幽记》记载,白居易家里有池塘,可泛舟。

他宴请宾客,有时在船上,他命人在船旁吊百余只空囊,里面装有美酒佳肴,随船而行,要吃喝时,就拉起,吃喝完一只再拉起一只,直至吃喝完为止。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

这个数字可不算小。

他喝酒时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

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素口蛮腰,蓄妓玩乐,始自东晋,唐代比较普遍。

为了涤除人生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纵自娱。

他蓄妓与嗜酒无度,直到暮年。

从他的诗中知姓名之妓便有十几个,最出名的是小蛮和樊素。

唐孟棨《本事诗·事感》中记载:“白尚书姬人樊素善歌,妓人小蛮善舞,尝为诗曰: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

现代人形容美女说樱桃嘴、小蛮腰或杨柳腰,就是从白居易那里学过来的。

白居易后来老了,体弱多病,决定卖马和放妓,他不希望他们跟着自己吃苦。

但是他心爱的马居然反顾而鸣,不忍离去。

樊素和小蛮等对白居易还是蛮有感情的,都不忍离去。

樊素感伤落泪地说:“主乘此骆五年,衔橛之下,不惊不逸。

素事主十年,中擳之间,无违无失。

今素貌虽陋,未至衰摧。

骆力犹壮,又无虺愦。

即骆之力,尚可以代主一步;素之歌,亦可以送主一杯。

一旦双去,有去无回。

故素将去,其辞也苦;骆将去,其鸣也哀。

此人之情也,马之情也,岂主君独无情哉?”白居易也长叹道:“骆骆尔勿嘶,素素尔勿啼;骆返庙,素返闺。

吾疾虽作,年虽颓,幸未及项籍之将死,何必一日之内弃骓兮而别虞姬!素兮素兮!为我歌杨柳枝。

我姑酌彼金缶,我与尔归醉乡去来。

”当然最后于白居易70岁樊素和小蛮还是走了。

白居易思念中写道:“两枝杨柳小楼中,嫋娜多年伴醉翁,明日放归归去后,世间应不要春风。

五年三月今朝尽,客散筵空掩独扉;病与乐天相共住,春同樊素一时归。

”他在67岁时,写了一篇《醉吟先生传》。

这个醉吟先生,当然就是他自己。

他在《传》中说,有个叫醉吟先生的,不知道姓名、籍贯、官职,只知道他做了30年官,退居到洛城。

他的居处有个池塘、竹竿、乔木、台榭、舟桥等。

他爱好喝酒、吟诗、弹琴,与酒徒、诗友、琴侣一起游乐。

事实也是如此,洛阳城内外的寺庙、山丘、泉石,白居易都去漫游过。

家酿名酒白居易自家酿的酒,质高出众,他为自家的酒作诗道:“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

”。

白居易造酒的历史不但有记载,而且直到今天,还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故事在渭北一代流传。

心瞩洛阳贞元十五年,白居易从江西浮梁县到洛阳省母。

贞元二十年二月,白居易任校书郎时,曾春游于洛阳。

长庆四年五月,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期满,不想去长安,打算回洛阳隐居。

便将自己剩余的俸薪,又加上两匹马作价的钱,在洛阳履道里,买下原散骑侍郎杨凭的旧宅。

实现了他“但道吾庐心便足”的夙愿。

不久白居易又奉召出任苏州刺史。

宝历二年他与刘禹锡结伴归洛阳。

太和元年,他奉使到洛阳,与皇甫镛、苏弘、刘禹锡,姚合交游。

太和三年,白居易57岁,罢刑部侍郎,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四月到洛阳,长期住在洛阳龙门东山香山寺,至直18年后终老。

正象他自己所说:“往时多暂住,今日是长归”。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的著名诗人,诗词流传至今三千多首,数量居唐代名诗人之首。

会昌二年,白居易71岁时,他与香山寺僧如满,结香火社,白衣鸠杖,自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

他做官30多年,以清贫自守,体察民情,从未忘记老百姓的疾苦。

他73岁时捐资并提议民众共同治理被称为“八节滩”的伊河险段,使得“夜舟过此无倾覆,朝径从今免苦辛”,白居易对这件事十分欣慰,他临终前一年,写的《欢喜二偈》中,就有这么二句:“心中别有欢喜事,开得龙门八节滩”。

太和六年七月,白居易把自己为元稹撰墓志的钱,捐献给僧人修正香山寺,使香山寺面貌一新。

开成元年,白居易自编《白氏文集》65卷,共诗文3255篇。

藏于洛阳圣善寺钵塔院,为后人研究唐代的社会情况和诗歌创作,提供了大量有用的史料。

他留下的3000多首诗中,讴歌洛阳的就有800多首。

如《洛城东花下作》中的“记得归诗章,花多属洛阳”。

《柳枝词八首》中的“何以东都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

在白居易的笔下,人们了解了洛阳的美容,对洛阳更加热爱。

正如唐代诗人徐凝在诗中写的“今到白氏诗句出,无人不咏洛阳秋”。

会昌四年春,白居易已73岁了,他还到赵村观赏杏花,写了《游赵村杏花》诗。

会昌五年,白居易和在洛阳的6位年过70的朋友,组成7老会。

后来95岁的僧人如满和136岁的李元爽,也参加了7老会,号称“九志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