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
巧手编织美术教案

巧手编织美术教案课题:巧手编织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编织作品,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编织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学习编织基本知识:介绍编织的基本概念、历史渊源、分类及特点等,让学生对编织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学习编织技巧和方法:通过演示和讲解,教授学生基本的编织技巧和方法,如平结、单结、双结等,并让学生尝试动手操作。
4.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工具,进行编制实践。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制作出自己的独特作品。
5.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和交流,互相评价和欣赏。
教师点评作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6.拓展延伸:介绍一些其他的编织技巧和方法,如针织、钩织等,引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和实践。
同时,推荐一些优秀的编织艺术家和作品,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和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编制操作。
2.难点:发挥创造力,制作出有自己特色的作品。
同时,注意安全使用剪刀等工具。
四、教学评价与反思:1.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作品评价、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
2.反思:对本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同时,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措施。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手工》校本课程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手工》校本课程手册教案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培养学生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课程内容1. 研究制作纸制品,如手抄报、信笺等2. 研究制作毛线编织品,如针织围巾、帽子等3. 研究制作简单的木制品,如书签、梳子等4. 研究制作简单的陶艺品,如小花瓶、小动物等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引入:介绍课程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研究手工的兴趣2. 导入:研究制作纸制品,如手抄报,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并示范操作3. 练: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4. 总结:收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第二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 导入:研究制作毛线编织品,如针织围巾,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并示范操作3. 练: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4. 总结:收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第三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 导入:研究制作简单的木制品,如书签,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并示范操作3. 练: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4. 总结:收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第四课时1. 复:回顾上节课研究的内容和方法2. 导入:研究制作简单的陶艺品,如小花瓶,教师讲解制作方法并示范操作3. 练: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巡回检查并指导4. 总结:收集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并提出改进意见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制作手工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创造精神、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态度,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巧手编织》教案

《巧手编织》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以上内容源自小精灵儿童资讯站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掌握经纬编织的基本方法。
难点:学会用多种材料进行编织,利用材料的形、色组成图案或画面。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用各种材料编织的动物成品。
学生:吸管、包装绳、废旧挂历纸(裁成条状)、塑料袋、棕叶等废旧材料。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生互动。
1、利用课件播放动物的视频(鱼、蝴蝶),师生互动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来自大自然的小动物,你们想不想见见它们呢?生:想。
根据课件的播放的视频分别展示已经制作好的鱼和蝴蝶,与学生共舞互动模仿动作!2、揭题师:你们瞧鱼儿刚才和我们游玩、蝴蝶同我们一起飞舞,有趣吗?你们看的出来,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生:是用塑料袋、挂历纸。
师小结:同学观察的很仔细,这是老师用一些废旧的材料,经过巧妙的编织而成的!(揭示课题)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1、教师分发编织成品,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探究学习。
师:你们今天是不是也想来学着编织一个呢?生:想。
师:老师这里还有几个小动物,你们瞧!(逐一展示)我要将这些编织好的小动物分发给每个小组,同学共同观察一下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可以动手拆一拆看看是怎样编织的,最后向我汇报,看看哪个小组观察的最快、最仔细!2、学生共同讨论,合作研究编织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师:听了同学们的讨论相信应该有结果了,请每个小组汇报一下吧!(学生边汇报,教师边辅以材料示范制作,并及时给予肯定或纠正指导)三、学生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1、拓展思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现在已经了解编织的方法,下面你们可以大展身手了:想想你们今天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编织呢?要编织一个什么呢?生:用塑料袋2、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指导、(对好的作品及时给予展示,错误集体讲解纠正)四、展评教学1、学生自评、互评2、教师点评总结五、教学拓展1、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编织品,教师讲解。
《小手巧钩编》校本教材

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小手巧编织- 4言编织艺术是人类社会的艺术灵魂,是中华民族聪慧和创造力的集中体现,编织以其独特赏美情趣的和精神气韵,表现东方文明的独特性和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她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希望能让孩子们从小就了解我们自己的传统编织艺术,也希望我们的编织艺术能发扬光大。
小学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极强,是形成其良好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
我校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学校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小手巧钩编》这门校本课程,我们希望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的实施,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的学习途径。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培养自己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学会做事,养成探究学习的态度和习惯,也希望让学生希望通过丰富多彩校本课程,张扬学生个性发展特长;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注重综合实践活动同时,也让学生获得职业体验。
让他们心灵手巧的同时激发了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培养学生对于毛线编织的基本兴趣,了解毛线编织的基本常识。
培养学生生活情趣和热爱生活的热情。
《小手巧钩编》这门校本课程适合五、六年级学生学习。
开设《小手巧钩编》这门校本课程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耐心、细心;能够引领学生向善、聪慧、健康、尚美的自我教育,培育有爱心、会学习、身健康、能审美、乐动手、很阳光的学生。
充分体现我校办师生阳光、风气良好、特色鲜明、品质优秀的现代化学校”的阳光教育育人思想。
让我们学生沐浴阳光,走向阳光,健康快乐地成长,成为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
让学校教育充满阳光,让师生迎着阳光前行,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目录钩针基础第一课钩编的常用工具和材料第二课钩针的持法和挂线方法第三课第四课第五课第六课起针方法钩针常用针法短针与长针短针与长针的放针学会看简单的图解应用篇第七课圆形和椭圆的钩法第八课变化多端的圆第九课夏日水果(1)杯垫钩法第十课夏日水果(2)立体水果钩法第十课夏日水果(3)水果收纳袋的钩法第十二课可爱的猫头鹰(1 )猫头鹰挂件钩法第十三课猫头鹰(2)猫头鹰手套钩法第十四课繁花似锦(1)平面花的钩法第十五课繁花似锦(2)立体玫瑰花的钩法第十六课字母兄弟来欢聚ite®针的Miw 竖起.針从第?特的反画穿入;-用钩针钩住线勺按箭头前评拉出I 碑一次钩性线*杞皆从2环中一起竝出1 宪成1针.*魯从反面开始樹第2针|奎夏步W 1 3,¥习篦3针,开始的锁行不W^I-钩针编织作品时,其作品的特点是镂空图案较多。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手工编织综合实践活动课优质教案、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耐心。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介绍。
2. 制作简单的手工编织作品。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手工编织作品和介绍编织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如手链、织带等。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5. 总结归纳: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四、教学资源1. 手工编织工具和材料。
2. 手工编织作品的展示。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通过手工编织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手眼协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 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
2. 制作不同的手工编织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手工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3.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不同的编织作品,如手链、织带、毛线小动物等。
4.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5. 团队合作: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一个大型的编织作品,如编织地毯或装饰品。
6. 总结回顾: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总结评价,强调编织的重要性和乐趣。
课堂实录导入教师展示一些精美的手工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知识讲解教师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技巧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如何开始编织。
实践操作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动手制作手链。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手链作品,并互相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手册教案校本课程手册活动名称:小巧手编织活动制度:为了规范校本课程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1.每个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
2.如有事情不能参加活动,应及时向辅导老师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3.活动结束后,必须有专人打扫卫生、整理物品,不得损坏公共财物。
4.在活动中,成员应认真观察,注意力集中,不得追逐打闹。
5.每学期应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表彰。
指导思想:儿童天性好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检验感知是否符合事实。
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实践进行的。
中国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劳动人用各种材料,通过手工劳动,编织出各种各样手工作品。
近年来,手工编织的各种围巾、披肩、手套、成衣、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青睐。
由于纯手工制作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少量的作品,无法大量生产,商品凝聚着大量的劳动价值。
因此已经引起了抢购手工编织物的热潮。
手工编织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艺术,它所编织出来的各种作品有着无穷的魅力。
各位编织大师在各种花色、线质、艺术的编织中享受到手工劳动的原始快乐。
编织既是一种手工劳动,又是一种休闲方式,既能得到劳动果实,又能促进身心健康。
用棒针、钩针、刺针等工具,在色彩多样的花式材料的配合下,通过灵巧双手的劳动,构编出了一个我们编织小组学生的美好心灵。
人员名单:组长:1组员:五年级:二年级:一年级:活动计划:来编织作品。
活动过程一、检查上次课(短针、长针)练情况,强调勾针技巧。
二、结合前几次课研究的小辫、短针、长针,编织一个简单的小挂件。
三、自己练,老师分别指导。
四、活动效果: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小辫、短针、长针的勾法,编织出了一个简单的小挂件,手的灵活程度和针法均匀性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们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手编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小学编织小能手教案

小学编织小能手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编织小能手教案教案目标:1. 培养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
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4. 通过编织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编织工具和材料。
2. 学生能够按照指导进行编织活动。
3. 学生能够完成一项简单的编织作品。
教学准备:1. 编织工具:编织机、编织棒等。
2. 编织材料:彩色线、饰品等。
3. 教学投影仪或黑板。
4. 学生编织作品展示区域。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编织作品,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编织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步骤一:介绍编织工具和材料1. 向学生展示编织工具和材料,介绍每种工具和材料的用途和特点。
2. 演示如何正确使用编织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
步骤二:指导学生进行编织活动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套编织工具和材料。
2. 指导学生按照指导进行编织,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编织方式和图案。
步骤三:展示和评价成果1. 每个小组完成编织作品后,组织学生进行展示。
2. 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他们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建议。
总结活动: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编织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继续进行编织活动,提高他们的技巧和水平。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在家继续进行编织活动,制作更多的编织作品。
2. 组织学生参加编织比赛或展览,展示他们的成果。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编织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评价学生的编织作品,包括创意、技巧和完成度等方面。
教学延伸:1. 将编织活动与其他学科内容结合,如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语文中的手工制作等。
2. 组织学生进行编织小组合作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案撰写完毕后,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小学综合实践《编织小能手》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编织小能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草编的编小辫的基本编织方法,初步尝试设计编织简单的作品,掌握草编的基本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编辫编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自主学习、动手能力、协作配合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启发引导学生的创造性艺术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并学会欣赏和鼓励别人;培养学生的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编辫的方法,编制小篮或制作有创意性作品。
难点:编制物品的创新性。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以及视频学具:玉米皮剪刀针线彩笔编制小样品教学过程:壱.创设情景,激趣引入1、教师由唐朝张志和的《渔歌子》引入,考考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出“青箬笠”“绿蓑衣”是什么材料制作而成,让学生知道不仅我国的文字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劳动人民有大智慧,古时候就会用草编织。
2、出示草编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3、出示小视频,让学生感受玉米皮编织的作品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出示草编的物品,激发兴趣,引入本课题。
二:合作探究,示范引领1、介绍编织工具。
师:在学习编织之前,我们首先想一下需要借助什么工具才能编织这些物件呢?请大家看看面前的工具箱,认识一下我们学习的小帮手。
课件结合实物,老师介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习指导。
(1)观察样品,讨论方法。
师:玉米皮要先用水打湿,这样不容易折断;制作完成后可以涂颜色,显得更美观。
教师视频演示编辫法操作,学生观看。
3、学生小组合作,合作之前让学生了解合作注意事项。
显示温馨提示,让学生注意操作安全。
4、学生动手实践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对于操作不规范的学生给予指导,可以让他们依据小样品来观察编织,也可以自己创新设计,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小组相互协作完成任务。
三、作品评价与展示1、学生先小组内评选。
2、选出最有创意最美观的一两个作品班级交流。
3、班级选出最优小组和最有创意小组。
巧手编织的教案

巧手编织的教案教案标题:巧手编织的教案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提高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 增强学生对编织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内容:1. 简介编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基本编织技巧,如编织平面图案、编织简单的手链或项链等。
3. 探索不同编织材料的特点和用途。
4. 学习使用编织工具,如编织机、钩针等。
教学步骤:1. 导入活动:通过展示一些编织作品或视频介绍编织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编织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向学生解释编织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3. 技巧演示:向学生展示基本编织技巧,并逐步演示如何编织一个简单的手链或项链。
4. 学生实践:学生根据演示进行实践,编织自己的手链或项链,并在过程中体验编织的乐趣。
5. 分享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编织的心得和体会,互相学习和交流。
6. 拓展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编织的其他应用领域,如编织衣物、编织家居用品等,并鼓励他们尝试更复杂的编织项目。
7. 总结回顾:对本节课所学的编织技巧和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发展自己的编织技能。
教学资源:1. 编织工具:编织机、钩针、编织针等。
2. 编织材料:棉线、毛线、彩色纸带等。
3. 编织作品展示:编织手链、项链、小挂饰等。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包括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耐心。
2. 学生的作品展示和分享,评估他们对编织技巧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编织,并与家人或朋友分享自己的作品。
2. 组织编织社团或工作坊,提供更多的编织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深入发展自己的编织技能。
3. 引导学生进行编织项目的创新设计,鼓励他们尝试结合不同材料和技巧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教学顺利!。
巧手编织教案

巧手编织教案
标题:巧手编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会使用编织工具和材料进行编织。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4.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准备:
1. 编织工具和材料:编织机、编织梭、彩色毛线、剪刀、尺子、图纸等。
2. 教学资源:关于编织的图片、视频和教程。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编织作品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如编织的起始、编织的方法和编织的结束等。
3. 分发编织工具和材料,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编织。
4.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进行编织,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安排不同的任务,如编织一个小毯子、编织一个手链等。
5. 指导和辅助:教师在学生编织的过程中不断指导和辅助,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6. 展示和评价:每个小组完成编织任务后,可以让他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评价和分享经验。
7. 拓展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开展一些拓展活动,如编织一个小动物、编织一个手机挂饰等。
四、教学反思:
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灵活安排编织任务和活动,使学生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2. 在指导和辅助学生编织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不仅仅是机械的操作。
3. 编织是一项需要耐心和坚持的工作,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习惯。
4. 在展示和评价学生的作品时,教师要注重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编织小能手》教案

主题5 编织小能手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编织小能手》是山东科技版小学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的第五个主题。
编织工艺品在原料、色彩、编织工艺等方面形成了天然、朴素、清新、简练的艺术特色。
编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传统工艺。
它通过挑、剪、编等方法,巧妙地利用编织材料制作丰富多彩的作品,如人物、动物、鞋帽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其特点是造型别致,材料新颖,富有情趣,贴近生活。
编织使用的材料多取材于当地,既简洁轻便、成本低廉、易于采集,又有利于教师的集体指导。
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领学生走进编织的世界,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常见的原材料,了解编织的常用手法和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编织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通过动手体验和探究,激发学生对编织技术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技术创新的意识。
本单元内容包括纸编、草编和线编。
各部分内容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编织品的编织方法进行学习,并按着实践操作编织出一件成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便于教师联系当地实际进行教学。
教材图文并茂,增强了人文性和趣味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各部分内容中,先学基本方法,再学物品的完整制作,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兴趣制作需要。
本主题安排了“问题与思考”、“学习与探究”、“实践与体验”、“总结与交流”、“拓展与创新”5个活动环节,目的是通过这些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观察、设计、操作、评价、交流,激发对编织工艺品进行探究与实践的兴趣,逐步掌握编织简单工艺品所需的基本技术知识与技能,丰富劳动体验;初步形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实践与体验”环节安排了“纸编小篮子”、“草编长颈鹿”、“毛线编织”3个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一些常见材料以及工艺品的种类,能根据一些常见材料的特点,设计并编织不同的工艺品,进而认识到工艺品的编织还有很多学问,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意识到就地取材也能够编织出精美的作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善于实践的习惯和创新意识,学生在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编织工艺品,能够做出评价和说明。
小学美术《巧手编制》教案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编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中,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过程较为顺利。他们能够围绕编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我尽量作为一个引导者,启发学生思考,帮助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但从学生的成果展示来看,我发现有些小组在创意设计方面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会加强创意设计的指导,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出更具个性化的作品。
-创意设计的实施: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可能遇到想法较多,但难以实现的问题,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材料的选择与搭配:指导学生如何根据设计意图选择合适的材料,以及如何将不同颜色、质地的材料进行搭配。
具体举例:
-重点举例:在讲解编织方法时,以平纹编织为例,详细讲解起头、编织、收尾的步骤,并通过示范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巧手编制》这节课后,我认真思考了整个教学过程,有一些收获和反思。
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编织这项传统手工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当我提出与编织相关的问题时,学生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编织物品。这让我深感欣慰,也说明了这节课的主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对于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掌握得比较快。通过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他们能够理解并模仿编织的基本步骤。然而,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编织技巧的难点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如起头、收尾和换线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些细节,通过多次示范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难点。
《巧手编织》教学设计

《巧手编织》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织技巧;
2、激发学生学习编织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拓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培养学生编织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包括钩针编织的基本动作,还有基本的毛线编织技巧等。
四、教学过程:
(一)前期准备
1、让学生看讲解材料,了解编织的历史、传统及常见的编织工具和基本技巧;
2、熟悉编织的词汇;
3、复习钩针编织的基本动作;
(二)课堂操练
1、教师朗读编织技巧,引导学生练习;
2、让学生分组进行编织实践,互相交流帮助;
3、教师根据学生的操练情况,再次讲解和示范;
(三)课外活动
1、准备一些不同样式的编织材料,让学生练习创新编织;
2、让学生尝试用编织的方式将一个简单的图案制作出来;
3、根据学生的作品并结合所学的编织技巧,给出适当的指导,提高
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后期监督
1、对学生编织的作品进行评价,督促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创作;
2、给学生提供一些资料,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编织创新的
能力;
五、教学评价:。
巧手编织教案

巧手编织教案教案主题:巧手编织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生能够掌握编织的基本步骤和工具的使用。
3. 学生能够通过编织创造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重点:1. 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编织的基本步骤和工具的使用。
教学准备:1. 编织工具(编织棒、编织针、编织橡皮筋等)。
2. 编织材料(纱线、橡皮筋、竹签等)。
3. 编织教材和示范作品。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编织的定义和常见的编织物品(如围巾、帽子、毛衣等)。
2. 引导学生思考编织是如何制作的,为什么编织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物品。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教材和示范作品向学生介绍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详细解释编织的基本步骤和不同的编织工具的使用方法。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 分发编织工具和材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2. 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使用编织工具和材料进行编织,制作简单的编织作品。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编织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2. 教师根据学生的编织作品,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拓展延伸(20分钟)1. 基于学生已经掌握的编织基础,向学生介绍更复杂的编织方法和技巧。
2. 鼓励学生尝试更多不同的编织作品,提高编织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六、总结(5分钟)1. 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心得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编织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掌握编织的基本概念和技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学生的编织作品可能还不够完善,教师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实践,提高编织的水平和造诣。
同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确保教学效果的提高。
巧手编织教案

巧手编织教案编织手工艺是一项古老而精巧的技艺,它融合了创造力和技巧,能够通过线和材料的交织,将平凡的线变成美丽的艺术品。
编织手工艺既可以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又可以是一门专业技能。
为了帮助爱好编织手工艺的人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这门技术,本文将介绍一个巧手编织教案。
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帮助学员掌握基本的编织技巧,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员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并最终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教案适用于初学者和有一定经验的学员,可以根据学员的能力和兴趣进行调整和拓展。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类型的编织材料和工具;2.学习基本编织技巧,例如,起针、编织、换色等;3.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员的想象力;4.通过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学员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三、教学内容1.编织材料和工具介绍:介绍不同类型的编织材料,如纱线、麻绳等,以及常用的编织工具,如针、梭子等。
2.基本编织技巧的学习: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指导,教授学员起针、编织、换色等基本编织技巧。
3.实践活动:提供简单的编织项目供学员练习,例如编织手链、编织小挂饰等。
鼓励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编织设计,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4.作品展示和分享:鼓励学员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并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教师可以组织作品展览活动,提供机会给学员展示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编织手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理论知识传授:介绍编织材料和工具的种类和用途,讲解基本编织技巧的步骤和要点。
3.实践演示:通过演示起针、编织、换色等基本编织技巧,引导学员进行实际操作。
4.编织练习:提供简单的编织项目供学员练习,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和帮助。
5.创作设计:鼓励学员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编织设计,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6.作品展示和分享:组织学员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并进行互动交流和分享。
7.总结和反思:帮助学员总结所学内容,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和进一步学习的建议。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编织小能手》优秀教案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下册《编织小能手》教学设计一、主题内容分析《编织小能手》是山东科技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与探究”中的第五个主题。
编织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传统工艺,它通过挑、剪、编等方法,巧妙地利用编织材料制作丰富多彩的作品,如人物、动物、鞋帽和其他生活用品等。
其特点是造型别致新颖,富有情趣,贴近生活。
本教材以编织小能手为主题开展活动,共安排了“编织小篮子”、“草编长颈鹿”、“毛线编织”三个学习活动。
引领学生走进编织的世界,认识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常用的材料,了解编织常用手法和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编织工艺品,并作出评价和说明。
通过动手体验和探究,激发学生对技术学习的兴趣,初步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与技术创新的意识,掌握初步的技术探究能力。
二、主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了解编织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初步了解编制的基本技巧,学会简单的草编和毛线编织方法,并能根据材料的不同特点设计并编织简单的工艺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编织的基本方法和一般过程,运用学到的挑压法、编辫法、和绞编法编织简单作品,在作品评价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编织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结合主题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对编织工艺品进行探究与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意识。
三、主题教学策略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学生的知识能力,教师则以“教”师的角色转为“导”师,关注学生生活实际,以活动为载体,通过搜集、整理资料、交流讨论、实践体验等学习形式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不断提高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形成积极的情绪体验。
活动一纸编小篮子一、教材分析纸编是一种非常有趣的纸艺类型,制作起来非常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材料和繁琐的技法,轻松的组合就可以制作出令人惊叹的纸艺作品,本次活动就是利用我们身边常见的报纸作为材料,通过挑压法编织小篮子,让学生通过动手编织,体验劳动带来的乐趣。
巧手编织教案

巧手编织教案教案名称:巧手编织教案目标:1.学会基本的编织技巧;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3.增强学生的观察和耐心。
教学准备:1.编织工具和材料(如编织工具、彩色纱线等);2.编织模板或图片(如编织图案、编织样品等);3.教学PPT或其他教具。
教学步骤:Step 1:介绍编织技巧(10分钟)1.展示编织样品或图片,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2.介绍编织技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交叉编织、扁平编织等;3.让学生理解编织技巧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Step 2:示范编织技巧(20分钟)1.选择一个简单的编织样品或图片,进行详细的示范;2.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要点和注意事项;3.引导学生跟随示范,亲自尝试编织。
Step 3:让学生动手编织(30分钟)1.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提供编织工具和材料;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编织样品或图片;3.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动手尝试编织。
Step 4:展示成果和总结(10分钟)1.让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编织成果;2.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编织的心得和体会;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经验。
Step 5: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编织样品或图片,在家里完成编织;2.要求学生写一个简短的小结,记录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
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更复杂的编织技巧和样品,挑战自己的创作能力;2.组织编织比赛或展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3.引导学生进行编织创作,设计和制作自己独特的编织作品。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度;2.检查学生编织的成果和质量;3.评价学生的创造力和创作能力。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学会了基本的编织技巧,并能够动手编织简单的样品或图片。
教学中,通过示范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然而,本节课的编织内容相对较简单,可以考虑在后续的教学中引入更多复杂的编织技巧和样品,以挑战学生的能力和潜力。
巧手编织教案

巧手编织教案教案标题:巧手编织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编织技巧和基本工具。
2. 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手动能力。
3.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教案内容:教案前导活动: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示一些编织作品的图片,并与学生进行讨论,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案主体活动:1. 准备编织工具:为每个学生准备一套编织工具,包括编织棒、彩色毛线和剪刀。
2. 介绍编织技巧:向学生演示基本的编织技巧,如平织、钩织和环绕编织,并让学生跟随进行练习。
3. 分级指导:根据学生的编织水平,提供适当的级别练习,让他们逐步掌握更复杂的编织技巧和模式。
4. 创作编织作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技巧和创造力,设计和完成自己的编织作品,可以是围巾、毛衣、小玩偶等。
5. 分享和展示: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作品的机会,让他们互相欣赏和分享自己的成果。
教案巩固活动:1. 给予学生反馈:提供对学生作品的积极反馈和鼓励,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2. 提供练习机会:在教室中设置编织角落或工作站,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有机会继续练习和创作。
3. 结合其他学科:将编织技巧与数学和艺术等学科进行结合,例如通过编织图案来学习几何形状或配色原理。
教案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技能发展情况。
2. 评估学生完成的编织作品的质量和创造性。
教案扩展活动:1. 组织编织比赛或展览,邀请学生和家长参与。
2.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编织材料,如竹篾、纸张等。
3. 引导学生学习国内外的编织传统和文化。
教案指导建议:1. 在整个教案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他们正确使用编织工具。
2. 在指导学生练习新编织技巧时,要耐心引导和纠正错误,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和挑战。
3.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尝试不同的编织图案和材料,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材料和资源,如图书、视频教程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案引申展示了一套巧手编织的教案,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编织技巧和基本工具,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手动能力,并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创作》校本课程手册教案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创作》校本课程手册教案一、课程背景- 为了培养小学五年级学生的艺术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本教案设计了《小巧手创作》校本课程手册。
- 通过该课程手册,学生将有机会参与各种动手创作活动,锻炼他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2. 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4. 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艺术创作基础知识:介绍艺术创作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手工制作:指导学生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手工制作,如折纸、剪纸、捏泥等;3. 绘画创作: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使用绘画表现形式进行创作;4.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策略- 采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教学材料,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参与课程;- 设计多样化的创作活动,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动手欲望;- 倡导尊重和团队合作的精神,营造良好的创作环境;- 提供具体的指导和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完成作品。
五、教学步骤1. 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分阶段介绍不同的创作内容和技巧,引导学生逐步掌握;3. 组织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和绘画创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4. 定期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互相欣赏和交流;5. 开展团队合作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六、评估方式1. 学生作品评估:根据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分,考察他们的创意和技巧;2. 学生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综合评价他们的积极性和合作能力;3. 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并给予同伴反馈。
七、教学资源- 课程手册:提供课程的详细内容和示范步骤;- 制作材料:包括纸张、彩色笔、剪刀等;- 教学展示板:用于展示学生的作品和示范技巧。
八、教学效果评价和改进- 每节课后进行学生反馈收集,评估教学效果;- 定期分析评估学生的创作作品,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课程改进和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巧手编织》校本课程
手册教案
校本课程手册
活动名称:小巧手编织
活动制度:
为了规范校本课程活动,我们制定了以下规章制度:
1.每个成员必须准时参加活动,不得迟到。
2.如有事情不能参加活动,应及时向辅导老师请假,不得无故缺席。
3.活动结束后,必须有专人打扫卫生、整理物品,不得损坏公共财物。
4.在活动中,成员应认真观察,注意力集中,不得追逐打闹。
5.每学期应对表现突出的成员进行表彰。
指导思想:
儿童天性好动,通过各种实践活动来认识世界,检验感知是否符合事实。
儿童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都是通过实践形成的,其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道德品质的培养也都是通过实践进行的。
中国手工编织历史悠久,是劳动人民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劳动人用各种材料,通过手工劳动,编织出各种各样手工作品。
近年来,手工编织的各种围巾、披肩、手套、成衣、工艺品在国际市场上深受青睐。
由于纯手工制作一个工作日才能完成少量的作品,无法大量生产,商品凝聚着大量的劳动价值。
因此已经引起了抢购手工编织物的热潮。
手工编织是一种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艺术,它所编织出来的各种作品有着无穷的魅力。
各位编织大师在各种花色、线质、艺术的编织中享受到手工劳动的原始快乐。
编织既是一种手工劳动,又是一种休闲方式,既能得到劳动果实,又能促进身心健康。
用棒针、钩针、刺针等工具,在色彩多样的花式材料的配合下,通过灵巧双手的劳动,构编出了一个我们编织小组学生的美好心灵。
人员名单:
组长:1
组员:
五年级:
二年级:
一年级:
活动计划:
来编织作品。
活
动
过
程
一、检查上次课(短针、长针)练情况,强调勾针技巧。
二、结合前几次课研究的小辫、短针、长针,编织一个简单的小
挂件。
三、自己练,老师分别指导。
四、活动效果:学生们能够熟练掌握小辫、短针、长针的勾法,编织
出了一个简单的小挂件,手的灵活程度和针法均匀性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学生们也在活动中体验到了手编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动手、动脑兴趣,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和关心他人的精神。
校本课程记录12
活动时间:第十三周
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通过比赛巩固练勾太阳花。
活动过程:
1.展示个别学生勾太阳花的成果,解决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
2.比赛勾太阳花,看谁勾得好看又快。
3.活动效果:学生们热情很高,一节课下来很有成就感。
校本课程记录13
活动时间:第十四周
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研究勾编八角帽。
活动过程:
1.研究勾圆的长针针法。
2.研究别针(里别、外别)。
3.活动效果:由于针法较难,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
校本课程记录14
活动时间:第十五周
活动地点:五年级教室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研究八角帽。
活动过程:
1.继续研究八角帽的针法,纠正不正确的针法。
2.个别纠正和展示。
3.活动效果:学生基本掌握了八角帽的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