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分娩镇痛 镇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

合集下载

硬膜外分娩镇痛,这样操作就对了

硬膜外分娩镇痛,这样操作就对了

硬膜外分娩镇痛,这样操作就对了分娩镇痛的方式有多种,其中椎管内神经阻滞的效果最切实可靠,其可提供较好的镇痛效果,对产妇和胎儿影响小,因而是目前较为安全、效果确切的分娩镇痛方法。

下面将主要介绍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技术操作规范、常用药物、镇痛泵设定模式及临床相关的注意事项。

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定义将局麻药物和镇痛药物通过硬膜外导管注入硬脊膜外间隙,使脊神经传导受到阻滞,使其支配的区域产生暂时性的疼痛阻断,称为硬膜外分娩镇痛。

将硬膜外导管连接一个可定时定量输注药物,并且产妇可以自控的镇痛泵,连续输注镇痛药物,称为连续硬膜外分娩镇痛。

建议操作方法1.硬膜外穿刺方法对所有进行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妇,都要事先开放静脉通道。

硬膜外穿刺部位通常选择腰椎2~3间隙或腰椎3~4间隙。

通常建议选择腰椎2~3间隙进行穿刺,因其可以为待产过程中一旦施行剖宫产手术提供较好的麻醉平面。

(1)正中穿刺穿刺前须严格消毒皮肤3遍,消毒范围应上至肩胛下角,下至尾椎,两侧至腋后线。

消毒后穿刺点处需铺孔巾或无菌单。

在所选择的椎间隙行局部麻醉浸润后,用硬膜外穿刺针逐层穿透皮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当有落空感或阻力突然降低时,表示穿刺针针尖穿破黄韧带。

用注射器回抽无脑脊液,注射生理盐水无阻力或出现负压现象时,表示穿刺成功。

目前,不推荐采用硬膜外注气试验确定硬膜外腔,以防止形成气栓影响药物扩散,进而影响镇痛效果。

(2) 旁正中穿刺硬膜外进针点在选定间隙旁开1 .5cm处,向中线近尾侧处进针,随后穿刺针对准中线稍向头侧推进,通过部分棘间韧带,当针尖通过黄韧带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或落空感,用注射器回抽无脑脊液,注射生理盐水无阻力时,表示穿刺成功。

2.产妇体位体位建议:侧卧位或坐位侧卧位常用于低体重指数的产妇,操作时产妇舒适度较高。

当采取侧卧位进行椎管内阻滞穿刺时,产妇背部应靠近床沿,脊柱与手术床成水平位,为使椎间隙增宽利于穿刺,产妇尽量向胸部屈膝,头向胸部屈曲使腰背部弯曲( 侧屈曲位) 。

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 April,2020Vol.34No.8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率偏低的原因分析张慧君1,2,燕美琴1,2(1.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山西030001;2.山西省妇幼保健院)Analysis on the causes of low clinical application rate of labor analgesiaZHANG Huijun,YAN Meiqin(School of Nursing,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Shanxi 030001China )摘要:[目的]探讨分娩镇痛临床应用率偏低的原因。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48例孕妇进行调查,了解孕妇对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基本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应用意愿等;并对26例不愿使用分娩镇痛的孕妇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运用Colaizzi 资料分析原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主题。

[结果]9.68%的孕妇表示对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很清楚;78.63%的孕妇不愿意使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原因是担心对母儿有不良影响(57.95%)、对其不了解(31.28%)及担心费用高(4.62%)等。

质性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孕妇对硬膜外镇痛的副作用较为担心且目前宣传广度、深度不够,无法获取有效的信息。

[结论]孕妇对分娩镇痛相关知识缺乏了解,担心其不良反应而不愿使用该方法。

应加强分娩镇痛宣教,使孕妇做到充分知情,推进分娩镇痛临床应用。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麻醉;调查;宣教;不良反应Keywordsdelivery ;analgesia ;epidural anesthesia ;survey ;education ;adverse reaction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20.08.039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是临床常用的分娩镇痛方法之一,具有镇痛效果确切、便于调控、对母婴影响小、产妇清醒,能主动配合、满意度高等优点[1]。

分娩镇痛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分娩镇痛管理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将产妇浸泡在温水中,可以缓 解分娩疼痛和焦虑情绪。
音乐疗法
通过听音乐或自然声音来分散 注意力,有助于缓解分娩疼痛

药物镇痛
硬膜外麻醉
将麻醉药物注入硬膜外 腔,阻断神经传导,达
到镇痛效果。
吸入麻醉
通过吸入麻醉气体来缓 解分娩疼痛。
口服药物
在产前或分娩过程中口 服止痛药,如对乙酰氨
基酚等。
注射药物
通过肌肉注射或静脉注 射给药,快速达到镇痛
药物过敏反应
部分产妇可能对分娩镇痛 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增加 分娩的风险。
药物对母婴的影响
某些药物可能通过母乳传 递给胎儿,对胎儿的生长 发育产生影响。
患者个体差异
产妇体质差异
产妇文化背景
不同产妇的体质对分娩镇痛药物的反 应不同,可能导致镇痛效果不佳或出 现不良反应。
不同文化背景的产妇对分娩镇痛的接 受程度和需求存在差异,需要综合考 虑文化因素对分娩镇痛管理的影响。
分娩镇痛管理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汇报人: 2023-12-25
目录
• 分娩镇痛的挑战 • 分娩镇痛的方法 • 分娩镇痛的解决方案 • 分娩镇痛的未来展望
01
分娩镇痛的挑战
疼痛管理难度
疼痛程度评估
准确评估分娩过程中产妇的疼痛 程度是分娩镇痛管理的关键,但 目前缺乏有效的疼痛评估工具和
方法。
疼痛缓解效果
疼痛评估工具
使用客观、量化的疼痛评估工具 ,如视觉模拟评分法、数字评分 法等,以便准确评估产妇的疼痛 程度。
动态评估
在分娩过程中持续评估疼痛情况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镇痛 效果。
药物选择与管理
药物种类
根据产妇的疼痛程度和身体状况,选 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如非麻醉性镇痛 药、局部麻醉药等。

硬膜外分娩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

硬膜外分娩镇痛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硬膜外分娩镇痛郑州大学三附院姜丽华一、分娩痛产生部位和机制1.第一产程:内脏(子宫)痛,因子宫平滑肌等长收缩、宫颈扩张和下段的退缩、产道的伸展和扩张而产生疼痛。

部位:下腹部、背和肠。

早期神经传导阶段T11-12,后期T11-12,宫颈/子宫的伤害性传入通过Aδ和C纤维传入,此时疼痛部位:直肠、下骶部、肛门甚至大腿部,类似第二产程。

2.第二产程阴道和会阴痛:先露压迫了盆腔的痛敏感,属内脏痛和躯体痛。

部位:直肠和骶部,神经支配:阴部神经S2-4。

3.器械助产子宫、阴道和会阴痛,属内脏痛和躯体痛部位包括阴道、直肠和骶部。

神经支配:骶神经,如果产钳进入子宫,则可涉及T10以下神经节段。

二、分娩疼痛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1.对产妇的影响:基础代谢率增加,氧需增加而引起过度通气,呼吸性碱中毒、脱水,心动过速、血压增高,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可致心血管失代偿,血糖增高,血脂肪酸增加,代谢性酸中毒。

儿茶酚胺增加引起血管收缩,胎盘血流减少。

2.对胎儿的影响胎盘血流减少,胎儿氧供减少,造成胎儿缺氧、酸中毒。

分娩过程中产妇高血糖可引起新生儿低血糖。

三、理想的分娩镇痛1.对母婴影响小2.镇痛效果可靠、起效快、易于给药,能满足整个产程的需要3.避免运动阻滞,不影响宫缩和产妇运动4.产妇清醒,可参与生产过程5.必要时可满足手术的需要四、硬膜外分娩镇痛优点是目前国内外麻醉界公认的镇痛效果最可靠、使用最广泛、最可行的镇痛方法,镇痛有效率达95%以上。

优点:1、镇痛效果好,可做到完全无痛,尤其适合于重度产痛的产妇;2、产妇清醒,可进食进水,可参与产程的全过程;3、无运动阻滞,可下地行走;4、可灵活地满足产钳和剖宫产的麻醉需要,为及早结束产程争取时间;5、随着新的给药方式---CSEA和PCEA技术的出现及新的药物—罗哌卡因的出现,提高了分娩镇痛效果,使硬膜外分娩镇痛对母婴和产程几乎无任何影响。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后试产失败的原因分析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分娩镇痛后试产失败的原因分析

位 异 常 、胎 儿窘迫 、活跃 期停 滞 ,其 中观 察 组胎 儿 窘迫发 生 率低 于对 照组 ( 00 ) P< .5 ,胎 方位 异常 的发 生率和使 用 缩宫素 产妇 所 占比例 高 于对照 组 ( 00 ) P< .5 。观 察 组术 中及 产后 2 4h出血 量均 多于对 照 组 ( P<00 ) .5 ,两 组新 生 儿 阿普 加 评 分 比较 差异 无 统 计 学意 义 ( P>00 ) 结 .5 。 论 :腰麻 - 膜 外联合 阻滞 分娩镇 痛 后试 产 失败 与胎 方位 异 常 、活跃 期 停 滞 、胎 儿 窘迫有 关。分 硬 娩 镇痛 可 降低 胎 儿窘迫 的风 险 ,但 对产妇 子 宫收缩 可能有 影响 ,试产 失败后 会增 加剖 宫产 术 中及
t sa M e h s: On u d e n h ry n n rmi a a ff ie a o t a o nag sa a d o u d e n he i. t od e h n r d a d tit— i e p i p r so ald lb rwi lb ra le i n ne h n r d a d h
72 l
新 医学 2 1 00年 1 1月第 4 卷第 l 期 1 1
论 著
腰 麻一 膜 外联 合 阻滞 分娩 镇 痛后 试产 失 败 的原 因分 析 硬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产科 (16 0 侯红瑛 滕奔琦 50 3 )
[ 摘
李 萍 郝 秀兰 范建辉
要 ] 目的 :探 讨 实施腰 麻 . 硬膜 外联 合 阻滞分娩 镇 痛后 试产 失败 的原 因。方 法 :选择 19 3
sn Unv ri e iest Gu n z o 0 3 y, a g h u 51 6 0,Ch n Co rs ndn auh r i a; repo ig t o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可比性。 1 方法 . 2
2I两组疼痛情况的比较 .
两组疼痛 评分值 的频数分 布情况见 表 1 。经Rd 检验 表明 ,两组 ii t
镇痛效果之间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 . ,P .1 u 7 4 <O ),研究 4 0
组优于对照组 。 表1 两组疼 痛情 况 的比较 表
l ・临床研 究 ・ 3 8
2结 果
No e e 0 。 o. No3 v mb r 1 V 1 2 1 9. .3
且不确切 ,椎 管内麻醉术后 ,由于腰背肌 肉松 弛 ,腰椎生理前 凸暂 时 消失 ,引起脊 间肌 和韧带 长时间受牵拉 … 引起腰背痛 的主要原 因; 是 其次腰 痛还与麻醉穿刺损伤 有关 。腰痛与穿刺 方法 、穿刺次数及 患者 躺在手 术台上的时 间均有 直接关系 ,这可能 与穿刺损伤 、肌 肉和 韧带
或脊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并不影响术后腰背痛的发生率。我们选择 麻醉方法应依据母胎情况、设备条件以及麻醉者技术掌握情况而定 】 。
参考 文献
注 : 与A组 比 较,>00 .5
… 刘俊 杰, 1 赵俊现 代麻 醉学 [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9 : 7 M】 版. 2 人 1 7 3. 9 4 [】 施 庆 . 段 硬膜 外阻滞 后腰 痛有 关 因素 的分析 [ . 麻醉 学杂 2 腰 J临床 】
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方法。当官口开大≥3m时,取3 腰椎穿 c 、4 刺置管,长度为4 5m。在宫缩间歇期,硬膜外腔注射01  ̄c .%利多卡
因3 5 ,观察 5 n 无异常 ,再注 射01 哌卡 因8mg 芬太 尼 - mL mi如 . %罗 0 + 2 - 2两组产程 经历 时间的 比较 两组各产程 经历 的时间见表2 。经t 表明 ,两组第一产程 、第 检验 二产程 和总产程经历时间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j . ), J句<O 5 D 0

分娩镇痛整改措施

分娩镇痛整改措施

分娩镇痛整改措施分娩镇痛是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感觉疼痛的一种医疗手段。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分娩镇痛的质量和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为了改善分娩镇痛的服务质量,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措施:首先,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分娩镇痛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多学科协同合作,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分娩镇痛相关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

同时,我们还将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进行学术交流,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技术,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

其次,改进分娩镇痛的操作流程。

将分娩镇痛纳入临床路径管理,制定清晰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要求。

在分娩镇痛的过程中,加强与产科、麻醉科、儿科等相关科室的协作,建立起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第三,加强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分娩镇痛需要使用一系列的医疗设备,包括病床、电子监护仪、镇痛泵等。

为了确保设备的顺利运行,我们将定期进行设备的检修和维护,并及时更新更新设备。

同时,我们还将提高人员对设备操作的熟练程度,加强设备操作培训,减少设备使用不当导致的问题。

第四,加强对分娩镇痛患者的宣教。

通过宣教活动,我们将向孕妇和家属详细介绍分娩镇痛的原理、效果、安全性和操作流程,让他们充分了解分娩镇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向他们普及分娩镇痛的相关知识,如分娩镇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麻醉和镇痛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以提高他们的知情能力和主动参与度。

最后,加强质量监控和评估。

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质量监控和评估机制,定期对分娩镇痛的服务进行综合评估,统计患者满意度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指标,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我们还将开展不定期的医患沟通会,听取患者和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纠正不足,改进服务质量。

总之,分娩镇痛是提高分娩质量和提升产妇体验的重要措施。

通过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改进操作流程、维护设备、加强宣教和加强质量监控等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我们将进一步提高分娩镇痛的服务质量,为产妇提供更安全、舒适的分娩体验。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的现状和临床应用

研究成果总结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能够显著缓 解分娩疼痛。
硬膜外阻滞镇痛对产程的影响仍存在争议,需要进一 步研究。
实施分娩镇痛需要合适的时机和合适的药物配伍,同 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分娩镇痛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镇痛药物配伍对分娩镇痛的效果 和安全性。
联合使用非药物性和药 物性镇痛方法,以获得 更好的镇痛效果。
通过自然分娩过程中的 特定动作和呼吸技巧, 减轻分娩疼痛。
建立家庭化产房,使产 妇在家人陪伴下进行分 娩,减轻心理压力和疼 痛程度。
03
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
分娩镇痛对产程的影响
1 2
缩短产程
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缩短活跃期的时间,但对 于潜伏期和第二产程的影响较小。
实施效果
关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有人认为它可以显著减轻疼痛,但也有人担心它可能会影响产程和 胎儿安全。
安全性
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人担心麻醉药物可能对母亲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包括低血压、头痛、呼吸困难等。
分娩镇痛对策
制定实施标准
针对分娩镇痛的争议,应制定实施标准,明确适 应症、禁忌症、实施时机、药物选择等,以确保 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政策与培训
政府和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分娩镇痛工作,开展了一系列宣传和培训活动,以提 高医护人员的镇痛技能和意识。
分娩镇痛的多种方法
非药物性镇痛
药物性镇痛
联合镇痛
自然分娩镇痛
家庭化产房
使用非药物性方法来缓 解分娩疼痛,如呼吸法 、按摩、水中分娩等。
使用药物来进行分娩镇 痛,如肌肉注射麻醉性 镇痛药、硬膜外阻滞等 。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现状和进展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现状和进展




硬膜 外分娩 镇痛的现 状和进展
贾 真综述 , 徐建 国审校
(喜 区妻总 院 麻。江南、0 南 南 医 )醉 , 京12 京 京 军 一 0 科 苏 20 ” 一
摘 要: 硬膜外分娩镇痛是 目前 临床上应用广 泛、 技术成熟 的分娩镇 痛方法。作者对硬膜 外分娩 镇痛 的机制 、 镇痛
维普资讯

1 33・ 3
第2 0卷
第 1 2期
医 学 研 究 生 学 报
J u n lo d c lP sg a u ts o r a fMe ia o tr d ae

Vo . 0 No. 2 12 1
De 2 o c. 0 7
20 0 7年 1 2月
( eat et fA etei oy Sh o o Me in ,Scn layMei lU i rt , aj g G nrl D p r n o ns s l , co l m h og f dc i e e dMitr d a nv sy N ni e a o i c ei n e H si l N ni la o m n , , af g2 0 0 , in s , hn ) o t aj gMitr C m a pa o f n iy d P N n n 10 2 Ja gu C ia i
是产科 、 醉科 医师 和 孕 妇共 同 关心 的 问题 。分 娩 麻 镇痛 在 国外 已经得 到 了广 泛 应 用 , 累 了 比较 丰 富 积 的实 验 和临床 资料 , 国 内分 娩 镇 痛 技 术 在 近 几 年 而 才开 始得 到普 及 。临床 上常 用 的分娩 镇痛 方法 有精 神 预防镇 痛 、 口服 药 物 镇 痛 、 脉 注 射 药物 镇 痛 、 静 吸 入麻 醉镇 痛 和硬膜 外镇 痛 等 , 其 中应 用 最 广 泛 的 而 则 是硬膜 外 分娩镇 痛 技术 。本 文作 者就 硬膜 外分 娩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的分析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的分析
▪ 硬膜外芬太尼可以作为最初的负荷剂量和/或抑制爆发痛来提高镇痛质 量,也可用来管理鞍区阻滞不全或作为分娩镇痛改为剖宫产手术镇痛的 选择。
▪ 舒芬太尼作用强于芬太尼,合适的硬膜外负荷剂量为10 μg,与局麻药 混合的浓度为0.4 μg/ml。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的处理
▪ 患者体位:另一个可以挽救不对称阻滞效果的方法是改变临产妇 体位,即在追加局麻药之前让患者右侧卧或者左侧卧。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原因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原因
▪ 硬膜外导管放置在皮下将导致阻滞完全失败。这是最常见的原因, 通常会出现感知错误的黄韧带突破感(在进入硬膜外腔之前的阻 力消失),常见于BMI较大的临产妇。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原因
▪ 硬膜下间隙是硬膜和蛛网膜之间的潜在间隙。置入硬膜下间隙意 味着进针超过了硬膜外腔,穿透了硬膜但没有进入蛛网膜下腔。 硬膜下置管的效果可能是阻滞完全失败,也可能是斑片状不对称 阻滞,有延迟或微弱的运动和自主神经阻滞效果。
▪ 导管移位至皮下容易发生在导管留置在硬膜外腔的长度<3 cm的 情况下,单侧镇痛易发生于导管留置在硬膜外腔的长度>5 cm的 情况下。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原因
▪ 脊柱手术史:脊柱手术不是临产妇接受椎管内麻醉的禁忌。然而, 曾经行过脊柱手术将导致硬膜外置管难度增加、镇痛效果不全以 及误穿硬膜的风险增加。因为,术后伤疤和硬膜外腔的闭塞改变 了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会影响阻力消失感的判断和局麻药的扩 散。
硬膜外分娩镇痛失败原因
▪ 蛛网膜下腔置管可能发生在穿刺针或导管意外穿破硬膜后。诊断 依据为脑脊液从Tuohy针流出、从导管抽出或出现意外症状和体 征。蛛网膜下腔置管可能发生在置管时或导管从硬膜外腔移位时。 若给予试验剂量药物后立即出现运动神经阻滞,麻醉医生应该警 惕出现蛛网膜下腔置管。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差 异 性 ( > . )第 二 产 程 无 明 显 差 异 (> . )新 生 儿 并 发 症 无 明 显 差 异 性 (> . )结 论 p 00 ; 5 t p O5;  ̄ t 0 p 0 5。 0
硬 膜 外 分 娩 镇 痛 效 果 明 显 , 极 的 护 积
理有助于减短产程 , 降低剖 宫产 率, 降低 分娩 痛苦 , 高分娩 的质 量。 提
阻滞分娩镇痛 , 同期 内20 无分娩镇 痛要 求的初 产妇作为对照组 , 0名 不使 用任何镇 痛药物。 比较2 组产妇的分娩情 况及新 生儿情 况。 结
果 镇 痛 产 妇 镇 痛 效 果 迭 9 %; 察 组 催 产 素 使 用 率 较 对 照 组 高 (< . ) 活 跃 期 缩 短 (< .5 ; 宫产 率 降 低 ( < . ) 产后 出血 无 9 观 p 00 ; 5 p O )剖 0 P O0 ; 5
开 展 硬 膜 外 阻 滞 分 娩 镇 痛 法 , 得 了显 著 的成 绩 。 将 临 床 观 察 取 现
与 护理 体 会 报道 如 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1 ~ 般 资料 . 1
选 择 20 年 1 ~ 0 0 1 本 院 收人 的 自愿 要 求 分 娩 镇 痛 的 0 9 月 2 1年 月 初 产妇 2 0 作 为 观 察 组 , 龄 l ~ 0 , 均 (5 1 ) 。 周 3 + 0例 年 94岁 平 2 ̄ . 岁 孕 2 6
当代 护士 2 1 年5 下旬 刊 ( 科版 ) 01 月 专
・5 7・
硬膜外 阻滞分娩镇痛 的 临床观 察及 护理
陈君 华
摘要 目的 观 察硬 膜 外 阻滞 分 娩 镇 痛 的镇 痛 效 果 , 讨 其 相 关 护 理 。 法 探 方 将 2 0 要 求 分 娩 镇 痛 的初 产妇 作 为 观 察 组 , 0名 行硬 膜 外

分娩镇痛改进措施

分娩镇痛改进措施

分娩镇痛改进措施引言分娩是女性生育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环节,但由于分娩过程中经历的疼痛,很多妇女对分娩过程感到恐惧和焦虑。

为了减轻妇女的疼痛和改善分娩体验,分娩镇痛成为了一项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分娩镇痛的改进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可以提供更好的分娩镇痛效果,从而提升妇女的满意度和体验。

分娩镇痛的重要性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是由宫缩引起的,这些疼痛可以达到极高的强度,给妇女带来很大的身体和心理负担。

疼痛对母亲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对胎儿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提供有效的分娩镇痛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妇女减轻疼痛,并提高生育过程的满意度。

分娩镇痛的常见方法目前,分娩镇痛的常见方法有以下几种:1.自然分娩镇痛:通过使用各种自然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技巧、按摩等来减轻疼痛。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疼痛程度较轻的分娩情况,对于疼痛程度较重的分娩可能效果不明显。

2.非药物分娩镇痛:包括使用气体吸入、TENS(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等方式来减轻疼痛。

这些方法不需要使用药物,相对安全,并且可以在产妇需要的时候进行。

3.药物分娩镇痛:包括使用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和麻醉等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提供更强的镇痛效果,适用于疼痛程度较重的分娩情况。

但是,这些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副作用,需要专业医护人员的指导和监控。

分娩镇痛改进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分娩镇痛效果,以下是一些分娩镇痛的改进措施建议:1. 提供全面的分娩镇痛信息在分娩前,提供详细的分娩镇痛信息对于减轻妇女的恐惧和焦虑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应该向产妇介绍不同的分娩镇痛方法,并详细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风险和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这样可以帮助产妇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并提高其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

2. 多学科团队协作分娩镇痛是一个多学科的工作,需要产科医生、麻醉师、助产士等多个专业人员的协作。

建立一个多学科团队,可以确保产妇获得最佳的分娩镇痛服务。

团队成员之间应该密切合作,共享信息,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减轻产妇的疼痛。

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相关护理分析

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相关护理分析

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相关护理分析作者:孟惠敏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产妇在硬膜外麻醉下分娩镇痛中的相关护理。

方法:摘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7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本组产妇均采用硬膜外镇痛分娩,对护理过程和镇痛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37例产妇均能顺利完成分娩,按照疼痛分级0级35例,1级2例,镇痛有效率100%。

结论:硬膜外镇痛分娩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有效的解决了产妇分娩疼痛的问题,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缩短产程,提高安全性。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64—01近年来剖宫产率逐年上升,而分娩疼痛则是导致产妇们选择剖宫产的主要原因之一[1]。

如何避免分娩疼痛减少剖宫产率一直是临床上研究的一个话题。

我院近年来采用硬膜外麻醉镇痛分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受到了广大产妇和家属的欢迎,此种分娩方式不但降低了剖宫产率,也同时减少了产妇在分娩时的剧烈痛苦,笔者就此对我院近年来实施此种分娩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摘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之间所收治的37例临产妇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3例,年龄在24~33岁之间,平均年龄28.1±2.9岁,孕周39~42周,平均孕周40.1±0.4周,均为足月单胎头位。

本组患者均自愿进行镇痛分娩,无明显头盆不称,生命体征正常且无麻醉禁忌症。

1.2 操作方法待产妇的宫口打开2~3cm时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选择L2~3椎间隙进行穿刺并推注1%利多卡因3ml,确保心电监护无异常之后再经导管缓慢推注10~15ml 罗哌卡因并留置导管,一般在1~2min出现镇痛效果,保持5ml/h速度维持给药,如途中仍有疼痛感出现则追加10~15ml罗哌卡因维持镇痛,待宫口全开则停止给药。

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100例分析

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100例分析

产痛 一直 困扰着 产 妇 , 的因 疼 痛要 求 剖 宫产 , 有 有文 献 报 道[ 1 ] 社会 因素 剖 宫产 的原 因主 要为 疼痛 , 3 .%; 当 的 占 1 7 恰 分娩 镇痛 对母儿 十分 有利 。 展分 娩镇 痛对 降低剖 宫产 率有 开 积极 作用翻 。本 院于 2 0 0 8年 6月~ 0 9年 5月实施 硬膜 外阻 20 滞麻 醉分 娩镇痛 , 收到满 意效果 , 报道 如下 :
放静脉 , 由麻 醉师 实 施 硬 膜外 阻 滞麻 醉镇 痛 , 择 L~ 3 选 2L 或 22产程 、 . 产后 2h出血量 、 儿 窘迫 、 生儿 窒息情 况 胎 新 观 察组 活跃期 至宫 口开 全所 需 时间 明显缩 短 , 两组 比较
k~ 4 间 隙硬 膜外 穿 刺 , 功 后 向头 侧 置 管 3 4 e L椎 成 ~ m并 固
定 , 注入 l 先 %利 多卡 因 3m 作 为试 验 剂量 , l 观察 5mi, n 无 脊 麻及 局麻药 中毒 现象 后 , 注入 01 .%罗 哌卡 因+ g ] 2 ̄ / 芬太 m
尼 混 合 液 8 1 l 使 感 觉 平 面 控 制 在 T。 下 , 有 镇 痛 效 ~ 2rl I, 以 待
对 照组 . 组 均 为单胎 、 两 头位 、 月妊 娠 、 常女 性 骨盆 的初 足 正
均有 统计 学意g ( 分别 为 4 34 7P O 5; 械助 产率 两 x . 、. ,< . ) 4 6 0 器
组 比较差 异无统 计学 意义 f> .5。见表 l 尸 00 1 。
表 1 两 组 镇痛 效 果 及 分 娩 方式 比较 ( ) %
533 ) 2 6 3
[ 要】 摘 目的 : 讨硬膜 外阻 滞麻 醉用 于分娩 镇痛 的效果 。 法 : 探 方 选择 要求 分娩镇 痛 的 10 初产妇 为观察 组 , 0例 同期未 采取 镇痛措 施 自然 分娩 的 10例 初产 妇 为对照 组 , 0 比较 两 组 的镇 痛效 果 、 程 、 娩 方式 、 后 2h出血 量 、 儿窘 产 分 产 胎

硬膜外麻醉失败该如何补救?

硬膜外麻醉失败该如何补救?

硬膜外麻醉失败该如何补救 ?硬膜外麻醉是临床上常用的麻醉方法,与其他麻醉方法相比,硬膜外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彻底,肌松情况也较好,费用也相对较低,还可降低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更有助于术后病人心血管系统、胃肠功能以及呼吸系统的恢复,还可促进体能的恢复,所以在麻醉方法中有较重要地位,特别是分娩镇痛技术中,得到广泛使用,而且镇痛效果可达95%以上,但该麻醉方法操作起来比较难而且管理技术也很复杂,失败率通常比较高。

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硬膜外麻醉失败该如何补救。

一、硬膜外麻醉失败的原因1、麻醉阻滞范围和程度不能与手术相符合:①疾病探查结果与手术前的判断有误,需要改变手术部位或者增大手术切口。

②手术前没有充分了解疾病,麻醉阻滞范围不够,或者阻滞完善部位并不是手术部位。

③肌肉需要达到极度的松弛,该麻醉方法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需要更换麻醉方式。

2、导管位置选择不适宜致使阻滞不全:①穿刺时存在负压伪征,导管插入硬膜间隙以外的组织中,比如椎旁组织等。

②导管发生扭曲或打结,药物扩散情况受到限制。

③导管发生绕行,麻醉效果不完全。

④导管进入椎间孔,阻碍了麻药扩散,麻醉效果不完善。

⑤导管插入位置太浅,活动时,致使导管头脱出硬膜外腔。

⑥导管内堵塞,药物注射不进。

3、麻醉师操作技术欠佳:①穿刺点定位不准,进针方向掌握不好,针尾高或低都难以准确穿刺进硬膜外腔。

②疾病判断不准确,定位太高或太低,麻醉平面无法满足手术所需。

③经验不足,穿破了硬脊膜,穿刺失败。

④穿刺次数太多,身体进入很多气体,误以为椎旁组织是硬膜外腔,穿刺置管后,麻醉不出平面。

4、其他因素:①病人存在脊柱畸形或者脊柱退行性病变等,致使无法完成穿刺。

②导管太软以及硬膜外腔存在很大阻力,致使导管难以置入。

③病人精神紧张难以良好的配合,或者有些疾病不能配合麻醉。

④太胖的人穿刺难度很大。

⑤病人心肺功能很差或者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尽管穿刺成功,小剂量的麻药也使病人陷入危险,不得不更换其他麻醉药,保证病人生命安全。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研究

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进行分娩镇痛的产妇 360 例(研究组),未采取任何镇痛措施的360例产妇(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疼痛程度、产程时间、新生儿出生评分、产后出血量及阴道助产率。

结果研究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产程长短、新生儿窒息率、阴道助产率及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能有效减轻分娩疼痛,对产程无明显影响,不增加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及阴道助产率,增强了产妇分娩信心,对降低剖宫产率起到有益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分娩镇痛;产程;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中图分类号] r714.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0616(2012)21-97-02the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labor analgesiazheng?bi??tang?yonghong??zeng?lidepartment of obstetrics,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ity,yibin 644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epidural analgesia for labor analgesia. methods 360 women who took epidural anesthesia for labor analgesia were selectedas experiment group, while another 360 women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 which have not been given any labor pared with the labor pain,the stage of labor,apgar score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analgesic effect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the labor pain, the stage of labor, apgar score, vaginal birth rate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conclusion epidural labor analgesia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labor pain. it has no influence on the total stage of labor, and cannot increase vaginal birth rate, neonatal asphyxia and postpartum hemorrhage. it can enhance the maternity confidence, which is benefit to reduce the rate of cesarean section and worth widely using in clinic.[key words] labor analgesia; stage of labor; neonatal asphyxia; postpartum hemorrhage对大多数妇女来说,生产的疼痛是她们一生中经历的最剧烈的疼痛[1]。

硬膜外止痛泵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硬膜外止痛泵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

硬膜外止痛泵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发表时间:2011-08-16T09:16:19.4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曹玲李翔羽刘艳平申花[导读] 硬膜外镇痛效果好,但出现问题较多,应加强必要的管理和对症处理及解决办法。

曹玲李翔羽刘艳平申花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人民医院麻醉科 046600)【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67-02【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硬膜外止痛泵临床常见的问题。

方法通过术后规律观察和询问并对患者随访评价,总结一年来使用止痛泵的630例患者出现的问题,结果硬膜外止痛泵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导管脱出,恶心呕吐,硬膜外感染,胶布过敏等问题,结论硬膜外镇痛效果好,但出现问题较多,应加强必要的管理和对症处理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硬膜外止痛泵问题处理随着术后镇痛病例的增多,我院随访并总结了一年来630例患者术后使用止痛泵过程中常见问题,现介绍如下:一、硬膜外导管脱出、打折:本组发生导管脱出36例,主要原因为导管固定欠妥或者胶布被汗液等分泌物浸湿而脱落、患者搬运或者早期活动时未保护好导管等,预防与处理:手术结束应检查导管,并妥善固定,回病房并向家属强调防止导管脱出的重要性,告知家属在患者活动时要加强对导管的保护,以减少导管脱出的发生。

二、导管被血液阻塞,本组发生12例,接止痛泵前用生理盐水2毫升推注,试验硬膜外导管是否通畅,接止痛泵后设置背景输注,是预防和避免导管被血液堵塞的有效措施。

三、恶心呕吐,本组发生58例。

恶心呕吐的原因很多,可能与麻醉平面过高,麻醉药物作用未消失,搬动,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等有关,除配制止痛泵加入甲氧氯普胺或者氟哌叮醇等药物外,术后6小时内注意吸氧,注意随访,发现恶心呕吐及时用药,及时处理。

四、感染,本组有一例患者术后第二天随访时发现硬膜外穿刺点红肿,局部消毒加抗菌素使用,第四天症状消失。

五、胶布过敏,有11例患者术后第一天随访发现背部贴胶布处皮肤发红,有两例有小水泡伴皮肤破损,更换抗过敏胶布后随访好转。

术后硬膜外镇痛容易忽视的问题

术后硬膜外镇痛容易忽视的问题
第 二 人 民 医 院 麻 醉 科 主 任 , 主 任 医师 。 究 方 向 : 症 病 人 手 术 副 研 重 麻醉 、 儿麻醉 小
2小 时 , 均 2 . 时 。 平 52小
激素且前有争议 , 局部麻 醉药吗啡 、 芬太尼 、 舒芬太尼可较
安全 的应 用 到 椎 管 内[ [ 。 2 ] 术后镇痛最主要 目的是通过镇痛减轻病人痛苦 ,降低
应激反应对机体带来的不 良影响 , 促进病人康复。 故药物使 用应力求简单化 , 避免 多种药物 随机应用 , 相反可能会减低 药效 , 甚至会增加神经 毒性 和不 良反应 。 一般采用长效局麻
[] 1黄绍强 椎管 内阻滞分娩镇痛的研究进展 中华医学会全 国麻醉 学术年会知识更新讲座 ( 论文汇编 )0 75 1 2 0 .5 [] 2 徐进元 椎管 内镇痛与神经毒性 中华医学会全 国麻醉学术年会 知识更新讲座( 论文汇编 )0 63 5 3 6 20 .4 ~ 4
作者 简介 : 迟宝福 。 ,15 .2 )吉林通 化人 。 林省 通化市 男 (931一 , 吉 针眼局部感染 例数 2 8 2 1 8 皮肤瘙痒 2 9 泵连接部漏药 3 0
注: 并发症及异常情况 占病历总数 1. 63 %
2 容 易 忽 视 的 问题 和原 因
21 导管方 面 导管方 面的问题包括 : . 导管 脱出 , 导管 打 折, 角, 成 导管 与镇痛装置衔接部 不严密等 , 这些问题可 以 导致连续 注药受 阻或 中止 ,直 接影响镇 痛效果和 V S评 A 分, 甚至会影响镇痛工作的开展 。 本组病例腰段导管脱 出发 生率 明显高于 颈 、 胸段 , 可能与腰段 脊柱生理弯 曲较 大 , 活 动度 大 , 人 术后 体 虚 , 病 出汗 导 致 不 易 固定 有 关 。皮 肤 针 眼 局部 感 染 , 现 在针 眼局 部 发 红 , 胀 , 分 泌 物 流 出 , 要 表 肿 有 主 是 局部 消毒 、 洁不 够 。 清 2 其 它 方 面 腰 背 痛 为 椎 管 内麻 醉 最 常 见 的并 发 症 , . 2 主 要是穿刺损伤所致 , 也与手术因素有关。 2例呼吸困难病人 均发生胸壁手术 , 段 P E 胸 C A可 能 是 局 麻 药 浓 度 相 对 较 大 , 肋 间肌麻痹和术后胸部加压包扎有关 。2 例单侧 下肢 肿胀 均为剖宫产术后 , 经骨科医师会诊诊 断下肢静脉血栓 , 经抗 凝治疗一周后 恢复 。血栓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硬膜 外麻 醉下 肢血管扩张 , 肌张力降低 , 静脉血流缓慢导致血栓 。1 3例次 日下 肢 无 力均 为单 侧 , 药 后恢 复 , 能 受 导 管偏 向硬 膜 外 停 可 腔一侧 , 病人体位 , 药物浓度相对较大影响。 恶心 、 呕吐本组 前期发生 率较 高, 后来应用止 吐药 ( 雷莫 司琼 ) 后明显减少 。 3 药 物 配制 力求 简 单 化 受体激动剂 , A A受体激动剂 ( G B 咪唑安定 )N D ,M A 受体拮抗剂 ( 氯胺 酮 )生长抑素 、 , 。 肾上腺 等均有神经毒性或 效果 不确定 , 可乐定可造成产妇 明显低血压 , 固醇糖皮质 类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程护理与对策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产程护理与对策

须 通 过 较 长 时 间 的住 院 治 疗 才 能 康 复 , 在 住 院 期 间 的关 怀 而 护 理 决 定 着 患 儿 的康 复 。本 组 7 5例 MP感 染 患 儿 经 全 程 的
关怀护理后均治愈 出院。 [ 参 考 文 献 ]
事 、 音 乐 、 图 、 画等 形 式 保 证 患 儿 足 够 的 休 息 , 食 忌 过 听 拼 绘 饮 饱 , 儿症状隐匿 、 患 自我 表 达 能 力 差 , 严 密 观 察 心 率 、 搏 、 应 脉
时应 绝 对 卧 床 休 息 1 ~ 1 , 为 导 致 心 肌 损 害 的 病 毒 在 细 0 4d 因 胞 内 存 活 不 超 过 1 _ , 息 是 为 了减 少 心 肌 耗 氧量 , 轻 心 8 4休 d J 减
脏负担 , 由于 小 儿 好 动 , 对 卧 床 有 一 定 的 难 度 , 通 过 讲 故 绝 可
[ ] L iigrM.L iigrSter f us g:utrl aed es y 1 e n e n e n e’ oyo ri C l acr i rt n h n n u v i adu ieslyJ . ri c ne atr ,9 8 1 4 :7 n nvrat[] Nus gSi c Qu r l 1 9 ,( ) 15— i n e ey
维普资讯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 志 Moe Junl f nert rdt n h ee n e enMein 0 8Jn 1 (7 dm ora o Itgae T aioa c j s dW s r d i 20 u . 7 1 ) d il n a t ce
血 压 变 化 , 要 时 心 电 监 护 , 早 发 现 早 搏 、 动 过 速 等 。 并 必 及 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不足的原因和对策澳门镜湖医院麻醉科孙传江摘要内容:硬膜外阻滞镇痛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法,其优点是产妇的生命体征平稳,镇痛时间灵活,可随产程长短及时调整。

必要时可延续到剖宫产麻醉。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缺点是显效较慢、用药量大,有一定比例的镇痛失败率。

有文献报道,跟手术硬膜外麻醉的失败率 2 - 4%相比,产科硬膜外镇痛的失败率为3.5-13.5%, 甚至更高24-32%。

本文详细分析了造成镇痛不足的原因,包括可能并存的产科因素,给出了相应对策。

从1847年英国妇产科医生Simpson第一次将氯仿成功用于减轻分娩疼痛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地进行分娩镇痛的研究和探索,各种药物和方法屡有报道,但各有利弊。

时至今日,尚无一种既能使分娩完全无痛又不影响母婴安全的方法。

目前公认硬膜外和腰硬联合的镇痛效果最好,且副作用最小,二者中以前者的应用较为普遍。

硬膜外阻滞镇痛是应用历史最长的一种椎管内阻滞镇痛方法,其优点是产妇的生命体征平稳,镇痛时间灵活,可随产程长短及时调整。

必要时可延续到剖宫产麻醉。

但产科硬膜外镇痛毕竟有别于手术时的硬膜外麻醉,既要达到有效的感觉神经阻滞、最小程度的运动神经阻滞,又要对产程和母婴的影响最少。

既往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研究重点多关注于给药方式—比较硬膜外持续输注法和间断注药法的优缺点,不同浓度局麻药对产程或生产方式的影响,以及硬膜外腔复合使用其它药物(阿片类药物、可乐定、新斯的明等)的可能。

这些研究显著提高了产妇的安全(避免了大量局麻药误入血管或蛛网膜下腔);因使用低浓度局麻药,减轻了产妇下肢的麻木感甚至可以自由行走,提高了舒适度、降低了运动阻滞,尽可能地减少对产程的干扰(1)。

硬膜外分娩镇痛的缺点是显效较慢、用药量大,有一定比例的镇痛失败率。

有文献报道,跟手术硬膜外麻醉的失败率2 - 4%相比,产科硬膜外镇痛的失败率为3.5-13.5%, 甚至更高24-32%(2)。

镇痛有效的标志:首次剂量后30分钟子宫收缩时视觉模拟镇痛评分小于10mm(3);第一产程中镇痛失败的定义:30分钟内需要连续两次追加相同剂量的局麻药;如0.125% 布比卡因12-18ml或0.2% 罗哌卡因10ml。

第二产程中镇痛失败的定义:向下屏气用力时VAS > 30 mm。

Ghislaine Le (3)等人研究了456名初产妇硬膜外镇痛失败的危险因素。

镇痛方式0.125% 单纯布比卡因10-14ml/h持续输注。

经过多变量分析,发现下列因素和硬膜外镇痛不全有关:硬膜外镇痛时间超过6h, 整个产程镇痛时间< 1h, 放置硬外导管时出现神经根性痛,首次剂量的镇痛效果不佳,胎位异常时(枕后位或臀位)。

作者发现第一产程硬外镇痛失败率为5%,第二产程为20%。

产程中的疼痛受到多因素影响,和产妇有关的因素有年龄< 18岁或年龄> 35岁、初产妇。

1. 和胎儿有关的因素:巨大儿、胎位异常。

有研究表明胎位异常时,产妇疼痛较为剧烈,产程较长且容易出现镇痛不足的情况。

产程较长时,产妇体力耗竭对疼痛的耐受性更差,导致子宫的不协调收缩。

Susan Ponkey (4)研究了持续性枕后位对分娩方式产程和新生儿的影响。

3315名初产妇中持续性枕后位的比例为7.2%,枕横位的发生率为2.7%。

枕后位的初产妇自然分娩率仅为26%-29%,经产妇为55-57%。

持续性枕后位时产妇的硬膜外镇痛比例较高86.1%,枕前位为73.1%。

持续性枕后位对产程、分娩方式的影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延长;产程中需要使用催产素加强宫缩;第二产程助产率增加;剖腹产率增加。

目前对硬膜外镇痛和持续性枕后位的关系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硬膜外镇痛导致了持续性枕后位;另一种是产妇因为持续性枕后位,疼痛出现的早,持续时间长,疼痛程度重,因此要求镇痛。

尽管有研究表明硬膜外镇痛和产程中胎位异常有关,但无法得出二者有因果关系的结论。

2. 子宫肌肉酸中毒时,产妇疼痛剧烈,同时难产的机率大大增加。

因难产而行剖腹产的产妇子宫血管的血液氧分压下降而同时PH 值降低到7.35, 而行择期剖腹产的产妇PH 值为7.48(5)。

离体试验证实,PH 值从7.5降到7.3时,子宫的收缩力下降、收缩频率减少。

当产程中催产素使用不当时,因子宫收缩频繁而导致子宫血供减少,氧分压下降、乳酸堆积,最后引起子宫收缩不协调甚至难产。

3. 与产程的不同阶段有关。

宫颈口扩张7-8cm时,胎先露部分开始下降,由于内脏痛和躯体痛同时存在,此时的疼痛评分较前升高,且产妇的PCA用药量最大。

Moeen K(6)等人前瞻性研究了随着产程进展,第一产程中局麻药最小有效浓度的变化。

根据进行硬膜外镇痛时是否需要催产素分组,57名产妇共分4组;自然阴道分娩组(不需要催产素)、自然阴道分娩组(需要催产素)、剖腹产组(不需要催产素)、剖腹产组(需要催产素)。

本研究中产妇入选时均未进入活跃期,产程早期临床诊断为正常产程的产妇,最终剖腹产;其局麻药用量较大。

首次剂量后30分钟如果镇痛不足可追加补救剂量0.25% bupi6-12 ml,15分钟后若vaps未小于10mm,视为镇痛失败予以剔除。

结果显示:最终剖腹产的产妇在产程初期其MLAC 较高,接受镇痛时已经用催产素的产妇MLAC也较高。

开始镇痛时就需要催产素的产妇可能存在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产程受阻时,疼痛加重。

剧烈疼痛可能是难产的标志之一。

wuitchik报道了在潜伏期就经历了严重疼痛的产妇,产程较长同时多剖腹产。

文献报道布比卡因MLAC 从0.065 - 0.069、0.083、0.104%。

MLAC的不同数据和研究对象不同,以及在产程的不同时期开始镇痛有关。

据报道,随着产程的不断进展,MLAC从0.048升高到0.14%。

hess报道了如果硬膜外导管位置好,产妇仍需要3次以上的追加剂量时,剖腹产或器械助产的机会大大增加。

本研究表明难产时产妇疼痛剧烈,对局麻药的需求增加。

可能存在胎儿较大,骨盆结构异常,胎位异常等情况。

难产时可能存在子宫收缩不协调,或无效收缩(宫颈口未扩张)。

对策:1)正确评估是否为正常产程,熟悉不同产程中疼痛的变化特点。

如果为正常产程,宫颈口扩张7-8cm时,出现镇痛不足,可及时调整PCA的设置,增加单次负荷量或缩短锁定时间。

如果属于正常产程,评估首次剂量的镇痛效能。

给予硬膜外试验剂量(1.5% 利多卡因3ml) 后,如果首次剂量的镇痛效果欠佳,即使以某一恒定速率持续输注增加局麻药量,仍无法改善镇痛效果,是导致硬膜外镇痛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临床实践中可通过下列方法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a)调整硬膜外导管的深度。

Bromage认为腰部硬膜外置管3 –4cm时,可将置入血管、单侧阻滞、脱管的危险降到最低。

Robert等人(7)对800名产妇进行了随机分组,分别置管2、4、6、8cm,评估置入血管、单侧阻滞、脱管的发生率。

研究结果表明:置管2cm时,可降低置入血管、单侧阻滞的危险,但容易发生脱管。

置管6cm 时,可降低置入血管、脱管的危险,但13.5% 发生单侧阻滞,19.5% 需要调整导管位置,6% 需要重新置管。

作者认为硬膜外置管的理想深度无法作出定论,他建议:如果是经产妇既往无不良产史,预计产程较快时,可置管2cm。

如果产程延长(更容易发生脱管)或中转剖腹产的危险较高时,可置管6cm。

置管后若发生误入血管或单侧阻滞,可拔出1cm 后再注入负荷剂量,20分钟后评估疼痛评分,若VAS>30 mm,就需要重新置管。

b)宫口扩张> 6cm时,采用腰硬联合的镇痛方法,可减少单纯硬膜外镇痛可能出现的镇痛不全。

Abouleish 研究了产妇在平均宫口扩张6.2 cm时,蛛网膜下腔给予布比卡因2.5mg + 10μg 舒芬太尼后,不到5分钟VAPS < 10mm, 镇痛效果好使产妇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从而增强了自然顺产的信心。

2)如果疼痛加剧和产科的异常情况有关,如存在持续性枕后位、子宫肌肉酸中毒,再次确认硬膜外导管位置良好后,麻醉医生应及时告知产科医生,协助产科医生作出正确判断和处理。

综上所述,和手术硬膜外麻醉相比,硬膜外分娩镇痛过程中出现镇痛不足时,在排除导管位置不良的前提下,可适当考虑是否同时合并产科异常的情况,及时处理这些异常情况,保证母婴安全。

作者2004年毕业于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麻醉专业(硕士),2005年赴澳门镜湖医院麻醉科工作,主管分娩镇痛工作,帮助镜湖医院于2006年6月正式开始规范化硬膜外分娩镇痛工作。

参考文献:1.Yaakov Beilin,Andrew Leibowitz. Controversiesof labor epidural analgesia. Anesth Analg1999;89:969-78.2.D’Angelo R,Berkebile BL. Prospectiveexamination of epidural catheter insertion.Anesthesiology 1996;84:88-93.3. Ghislaine Le Coq. Risk factors of inadequate pain relief during epidural analgesia for labor and delivery. Can J Anesth.1998;45(8),719-723.4. Susan Ponkey. Amy Cohen. Persistent fetal occiput posterior position : obstetric outcomes. Obstet Gynecol. 2003;101:915- 20.5. Siobhan Quenby. Sue Pierce. Dysfuctional labor and myometrial lactic acidosis. Obstet Gynecol. 2004,103:718 – 23.6. Moeen K. Panni. Scott Segal. Local anesthetic requirements are greater in dystocia than in normallabor. Anesthesiology 2003;98:957-63.7. D'Angelo,Robert;Berkebile, Brenda L. Prospective Examination of Epidural Catheter Insertion. Anesthesiology.1996, 84(1),88-9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