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
合集下载
李清照词《醉花阴》【课件】26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谢谢!
26
李清照词《醉花阴》【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
谢谢!
26
李清照词《醉花阴》【课件】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醉花阴》优秀ppt课件
结合全篇品味赏析“莫道不销魂,帘卷
西风,人比黄花瘦”
28
结合全篇品味“莫道不销魂,帘卷西 风,人比黄花瘦”,佳在何处?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 和愁苦的神情。 • A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愁是原因,瘦 是结果。 • B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衣带渐宽,腰肢瘦损)。 • C 内容上, “瘦”字,归结全篇的情意。贯穿全词的 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最形象的体现。创设出了 “情深深,愁浓浓”的情境。
1
醉花阴
2
•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有关李清照的文学常识,掌握诗词的诵读技巧。 • 2.品味情意真切、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词作中哀婉凄清的
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寂寞孤凄的心境,提高诗词鉴赏能力。
• 过程与方法 • 1.合作学习,把握词的内容和写作思路,揣摩词中的意象,体
会词的意境。
• 2.探究与活动,引导学生品味赏析诗词的语言,重点抓住情感 意味浓的字、词、句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在创作中是如何建立 语言与情感间的联系的,把握词作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提 高诗词鉴赏能力。
的思念之情。夜以继日/无
东篱把酒黄昏后,
休止
有暗香盈袖。 景
莫道不消魂, 物
帘卷西风,
人似黄花瘦。 行
动
24
薄雾浓云愁永昼, 时 以清秋游乐的重阳佳节反 瑞脑消金兽。 令 衬她独守空闺的孤寂。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时 借“永昼”“半夜”“黄
间
昏”时自己独自在家空虚、 无聊的生活,表达对丈夫
佳节又重阳, 时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间
东篱把酒黄昏后, 景 有暗香盈袖。 物
醉花阴ppt课件.pptx
愁凉瘦来自【小结】 本词刻画了一个日夜思念丈夫,愁情满
怀的少妇形象。表达了重阳佳节独守空闺, 思念丈夫冷清、孤寂的愁绪。
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薄雾浓云愁永昼 2、借景抒情:词人通过描述了重阳佳节作者把
酒赏菊的情景,以一系列的意象烘托了一种 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寂 寞与孤寂的心情。 3、借一个跃然于纸上的孤寂无聊的人物形象, 来表现相思之愁。
酒浇愁,孤寂惆怅。
[问题]上阙有哪一字暗含了作者的心情,试结 合上片分析 。
【凉】 一语双关 表面:天气寒凉 深层:心境凄凉
[问题]作者是怎样排遣内心愁绪的?结果怎样?
东篱把酒 借酒浇愁人更愁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结构】 与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修辞】 比喻(人与黄花的相似处——瘦) 【作用】 化无形为有形,使“愁”具体化。
三瘦
• 所谓“三瘦”,是指李清照喜以“瘦”字入词, 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造了三个因“瘦”而名传 千古的动人词句。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 悲秋” ——《凤凰台上忆吹箫》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李清照(约1084-约1155), 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 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 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 李清照被当代散文大家梁衡称 为“乱世中的美神”,她以沧 桑的生命之躯连接了北宋和南 宋。
深 情 诵 读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 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 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 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 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必修四《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张PPT精品课件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 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 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 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 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
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 (共35 张)
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 (共35 张)
朗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词人为何而发愁?
醉花阴 李清照
代表作(0804)
•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
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客入)来,袜
刬(chǎn来不及穿鞋,仅穿着袜子走路)金 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沈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欧鹭。 (表现少女天真烂漫的生活)
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销魂:灵魂离散;形容极度的悲愁、欢乐、恐惧等。
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 (共35 张)
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 (共35 张)
整体感知
作者用哪些意象和画面来表达这种 离愁情绪?
必修四 《李清照词两首》之《醉花阴》课件 (共35 张)
相思 孤寂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 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优选李清照醉花阴教学pptppt(共16张PPT)
•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 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同时帘外“瘦”菊与作者体态相近,恰 当地表现出作者因相思而日渐消瘦的体态。
•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 情感上,词人因愁而瘦,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半生漂泊,两处相思,黄昏细雨湿梧桐。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醉花阴
——李清照
朗 读 课 文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中国文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 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
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竟投无人,知晓,家足见庭清照晚美年之满孤独凄,凉。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 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 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 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 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 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同时帘外“瘦”菊与作者体态相近,恰 当地表现出作者因相思而日渐消瘦的体态。
•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 情感上,词人因愁而瘦,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
半生漂泊,两处相思,黄昏细雨湿梧桐。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醉花阴
——李清照
朗 读 课 文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东济
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中国文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 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的画面。
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
竟投无人,知晓,家足见庭清照晚美年之满孤独凄,凉。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楼玉 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仓皇南 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也被迫逃 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京市)。明 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劫一空。
《醉花阴》ppt课件
精选2021版课件
14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 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 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 无聊赖的闲愁。
精选2021版课件
15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 半相思的凄苦之情。
❖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词人又怎 能不更加思念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 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显然,这 里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 灵所感之凄凉。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 面容和愁苦的神情。
❖“销魂”极喻相思愁绝之情。“帘卷西风”
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这三句
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
神伤,再以“西风”点凄景,最后落笔结
出一个“瘦”字。突出词人憔悴的面容和
❖愁在苦这的里,神词情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
精选2021版课件
23
鉴赏: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是环境气氛的渲染,
与“人比黄花瘦”构成一幅西风瘦菊,佳节
冷落,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是
一个凄清的深秋怀人的境界。结句以黄花喻
人瘦,精当无比。前人也有以花比人瘦的诗
句,但都不及李清照写得新颖贴切。黄花就
精选2021版课件
21
了解传说:
❖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明诚叹 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 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 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 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 定所,饱尝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 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 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
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 种相思,两处闲愁。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 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 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 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 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 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 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 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 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 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 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 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 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 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 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 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 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 赏这“暗香浮动”的美景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是诗国天空中的孤鸿,无人读懂 她的爱恨情仇;
她是文山苍松下的幽兰,无人能解 她的粉泪黛眉;
她是透着哀怨、散着清
——李清照
朗 读 课 文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 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 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 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 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 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 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 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 加消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这 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 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 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 神情。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 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同时帘外“瘦”菊与作者体态 相近,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因相思而日渐消瘦的体态。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感上,词人因愁而瘦,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思念之情,刻骨铭心,形销骨立。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尝试背诵课文~
半生漂泊,两处相思,黄昏细雨湿梧桐。 一怀才思,千般情愁,夜半东风卷帘襟。
谢谢
字词注解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全文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 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 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 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 透。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 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 最形象的体现。巧妙结合,相映成辉
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 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 的画面。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 每一个人内心的共鸣。此悲此情,令人不 禁叹惋!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 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 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 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 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 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 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 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 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 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
的一生: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 种相思,两处闲愁。 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 屈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这三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 相思的凄苦之情。“玉枕”,瓷枕。“纱厨”, 即碧纱厨,以木架罩以绿色轻纱,内可置榻, 用以避蚊。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今 日里“佳节又重阳”,词人又怎能不更加思念 远方的丈夫呢?一个“又”字,便充满了寂寞、 怨恨、愁苦之感,更何况,玉枕、纱厨往昔是 与丈夫与共的,可如今自己却孤眠独寝,触景 生情,自然是柔肠寸断心欲碎了。显然,这里 的“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 感之凄凉。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这两句写出了词人在重阳节傍晚于东篱下 菊圃前把酒独酌的情景,衬托出词人无语 独酌的离愁别绪。 重阳佳节,把酒赏菊, 本来极富情趣,然而丈夫远游,词人孤寂 冷清,离愁别恨涌上心头,即便“借酒消 愁”,亦是“愁更愁”了。又哪有心情欣 赏这“暗香浮动”的美景呢?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她是诗国天空中的孤鸿,无人读懂 她的爱恨情仇;
她是文山苍松下的幽兰,无人能解 她的粉泪黛眉;
她是透着哀怨、散着清
——李清照
朗 读 课 文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被誉为婉约正宗,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词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 著名学者,母亲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 律,长于诗词,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 女词人。十八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 优裕,夫妻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 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在东篱饮酒直饮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 清香飘满双袖。别说不会消损神魂,珠帘 卷起是由于被受西风,闺中少妇比黄花更 加消瘦。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这 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 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 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 神情。
“黄花”即菊花,菊花在外形上淡雅清瘦,历来是君子之 花,酷似作者清雅的品格;同时帘外“瘦”菊与作者体态 相近,恰当地表现出作者因相思而日渐消瘦的体态。
手法上,运用夸张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情感上,词人因愁而瘦,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思念之情,刻骨铭心,形销骨立。 结构上,和首句的“愁”字相呼应。
尝试背诵课文~
半生漂泊,两处相思,黄昏细雨湿梧桐。 一怀才思,千般情愁,夜半东风卷帘襟。
谢谢
字词注解
永昼:漫长的白天 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金兽:兽形的铜香炉。 纱厨:纱帐。 东篱:泛指采菊之地。 暗香:这里指菊花的幽香。 消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 西风;秋风 黄花:菊花
全文翻译
稀薄的雾气浓密的云层掠起烦愁直到白昼, 雕着兽形的铜香炉里,龙脑香已渐渐烧完 了。美好的重阳节又到来了,洁白的瓷枕, 轻纱笼罩的床厨,昨日半夜的凉气刚刚浸 透。
全词开篇点“愁”,结句言“瘦”。“愁” 是“瘦”的原因,“瘦”是“愁”的结果。 贯穿全词的愁绪因“瘦”而得到了最集中 最形象的体现。巧妙结合,相映成辉
李清照用清丽的语言,抒发了她对丈夫浓 浓的思念,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忧愁而美丽 的画面。而这种愁情,能穿透时空,引起 每一个人内心的共鸣。此悲此情,令人不 禁叹惋!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锤砸烂了京都汴京的琼 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赵构 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妻二人 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康(今南 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被金兵洗 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 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 的难民一样,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 些入狱。再后来,李清照随身携带的凝聚了他们 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也在 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