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按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念按摩
1、意念按摩
在自己身上按摩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把手指轻轻放在膻中穴上,完全不用力,只是指引自己的意念集中于膻中穴。数分钟之后,指尖上如果能感受到和心跳相同的脉动,就表示意念已集中于那个穴位了,然后持续一段时间,时间愈长愈好。
这是意念按摩,比用力按摩的效果更好。这个方法用来按摩胸前的主要穴位,有很好的效果,但四肢上的穴位则由于意念无法集中在那些穴位而不是很好用。
以前孩子小时,常用这个方法让孩子顺利入睡。方法是将我的手放在孩子的膻中穴,把我自己的意念集中于指尖,同时要求孩子也把注意力集中于我的手指的部位,当他的意念集中时,我能立即觉查到血脉的跳动,他一分心脉动立即消失,随即用大陆的俏皮话『思想又开小差了』敦促他集中意念。这时他身上的血液会往膻中穴集中,大脑的供血减少了,很快入睡。这是帮别人意念按摩的方法。
用手指按摩,同样的也要让自己的意念集中于那个按摩的穴位,如果配合适当的力度(不需要很用力),
被按摩的人会感觉力度像是钻入穴位深处,而且愈来愈深,这是最理想的按摩。这种按摩的方法,会有些微的揉动,但幅度并不大,也不一定是顺时钟或逆时钟按,有时只是前后微动。
2、脐疗按摩
脐针,顾名思义就是在脐部实施针术,从而达到平衡阴阳、祛除疾病的目的。为了便于学习,我们暂且将脐的几个部位进行命名。脐中央朝外凸出的瘢痕状组织称为脐蕊,脐孔的周缘壁称为脐壁,脐壁与脐蕊相连的皮肤凹陷称为脐谷。这三个地方都是脐针疗法的进针区,而以脐壁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常见。现就脐针的进针定位原则叙述如下。
1 压痛点定位进针法
约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病人可以在脐壁找到十分敏感的压痛点,越是急性病,压痛部位越明显。只要用探针找到压痛点,一针即可见效。而寻找压痛点则是按照洛书定位,即"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在临床治疗中实为股),五居于中。"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在相应的脐壁上寻找压痛点,然后用针灸毫针以脐蕊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刺入压痛
点,留针数分钟。进针深度为0.5~1寸。
2 寻找皮下结节法
有许多慢性病人可以在脐壁上找到皮下结节,按之有疼痛,颜色与皮肤相同,结节硬,一般活动度差,大小如同小米粒。当发现结节后,只需用手指按压,让病人感到疼痛就可以了,每日数次,数周后结节消失,疾病也就治愈了。
3 八卦定位进针法
这种方法是笔者利用易学中的后天八卦图的五行生克制化创立的,也是脐针治疗应用最多的方法。笔者将人体脐部看作一个后天八卦图,将脐蕊为中心向四周八方扩散形成八卦的方位。就此方位将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分别按后天八卦定下离、坎、震、兑、坤、乾、巽、艮八个方位,并通过八卦方位找出相应的疾病对应关系,然后进行治疗。比如呼吸系统的疾病,我们一般取兑位(即右位),就是将针在脐部的右壁刺入,方向朝外,呈放射状,留针数分钟。如肝病则取震位(即左位),就是这样简单。
但这里必须强调两点:其一,后天八卦图的方位正好与地图相反,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后天八卦图则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其二,在行脐针疗法时,上下左右方位是医生看病人,绝非是病人本身的方位。比如肝病在左(震)位,这是医生看病人时的方位,而在病人身上,肝则在右位,这一点千万不可搞错。
4 五行生克制化法
在临床实践中常遇到同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病人,我们采用中医的八纲辨证法,分清阴阳、虚实、表里、寒热,采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法,利用木、火、土、金、水五行之中相生相克方法来补其不足,泻其有余。其中又分比合之法、我生之法、克我之法、生我之法等四种,因篇幅关系,不再详述。针往下垂直一扎,平补平泻,五土居中,归了脾胃了;若针往上斜就着重治心脏或眼睛的病症;针向下斜着重治肾治膀胱;向右斜着重治肺的病症,依次类推。因此脐针仅神阙一穴可以治百病。
懂了上述道理,对脐针的特点也就一目了然,
脐针的特点是一穴多治,一穴多针,一穴多效,内外
兼治,操作简便,治病范围广,经济实惠。也可以以
指带针做按摩用,加上意念效果会更好。
3、常揉“四区”利健康
前胸医学研究发现,位于前胸的胸泉是主宰人体整个免疫系统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胸泉分泌出来的
免疫活性肽物质,有强大的抗癌作用。只要为天坚持
用手掌上下揉拍前胸(上至颈部下至心窝)100-200
次。就会激活胸泉,起到防癌防病,健身延年作用。
脊柱是养生学家极为关注的区域,它是人体两条最大的经脉之一督脉的行径之地。经常按摩脊柱,则可疏通经络,使气血运行畅通,从而有益于全身器官的滋养而健身。
肚脐为神厥穴,常被养生学家誉为保健“要塞”。经常按摩肚脐有防治便秘,中风等作用。
脚底医学家将脚称为人体“缩影”,“第二心脏”。经常弯弯脚趾,踩踩卵石,揉揉脚心,温水泡泡等,都能反射性增进全身各内脏器官的功能,达到祛病健身,延年益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