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第11课《短文二篇》对比阅读训练

第11课《短文二篇》对比阅读训练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短文二篇》对比阅读训练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①人也。

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

幼有异操②,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③,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

读书万余卷。

善琴棋,工草隶。

未弱冠④,齐高帝⑤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⑥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⑦,多取决焉。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及发,公卿祖⑧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注释]①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①异操:独特的品行。

操,品行、行为。

①神仙传: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收录了中国古代传说中的92位仙人的事迹。

①弱冠: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①齐高帝:齐高帝萧道成,南朝齐创建者。

①除,授、拜(官职)。

①故事:办事的制度、例行的事。

①祖:饯行。

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1)四时.俱备(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3)养生之志.(4)诏许.之2.翻译下列语句的意思。

(1)实是欲界之仙都。

(2)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3.结合【乙】文说说为什么陶弘景能够比肩谢灵运得赏奇景。

4.阅读陶弘景创作的诗歌,完成探究任务。

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①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

[注释]①梁武帝屡次希望隐居华阳洞的陶弘景能够出仕,但陶不为所动,梁武帝萧衍曾下诏问他:“‘山中有何物’,以至于不愿出山为官。

”他就创作此诗回答梁武帝,同时表明自己的志向。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八上)(有答案解析)

中考语文复习--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八上)(有答案解析)

八上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一、对比阅读1.阅读下面两篇写景美文,完成各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三峡》)【乙】太原西负山多幽奇丽处,而天龙为胜。

距城三十里,由晋祠过王家峪,径逼窄,人不能并肩。

约十里许,青松遍山谷。

偃者,仰者,樛①者,仆者,直如弦曲如龙或蟠崖石或俯绝涧。

复有亿万小松,蒙茸透针,亘数里,无他树参杂其间。

风来,清香浮浮,袭人衣袂。

(刘绍放《天龙山记》,有删改)注:①樛,向下弯曲的树木。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

①略无阙.处①属引.凄异①径.逼窄①复.有亿万小松(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①太原西负山多幽奇丽处。

(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水经注》在古代游记散文中占有重要地位,张岱认为“古人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

B.甲文韵律和谐,句式整齐,又有参差变化C.乙文中描写青松姿态的划线句“直如弦曲/如龙或蟠/崖石或俯绝涧”的断句是正确的。

D.甲乙两文都将情感自然融入景物中,或在写景中渗透情感,或因景物变化而情感各异。

(4)两篇文章极尽描写之妙,展示山川风物之灵秀,但具体手法各有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短文二篇》八上语文小测(答案版)

《短文二篇》八上语文小测(答案版)

11《短文二篇》小测一、文学常识1.谢中书,即谢征(500-536),字玄度,南朝梁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舍人。

2.陶弘景(456- 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3.[欲界之仙都]人间仙境。

欲界,没有摆脱世俗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的境界,这里指人间。

仙都,神仙居住的美好世界。

4.[康乐]指南朝宋山水诗人谢灵运(385-433 ),他承袭祖父谢玄(343- -388)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

5.《记承天寺夜游》选自《苏轼文集》。

承天寺,在今湖北黄冈南。

此文写于作者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期间。

6.[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

元丰,宋神宗赵顼(xū)年号(1078-1085)。

7.[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当时也贬官在黄州。

8.[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

二、解释下列字词,并翻译句子。

(1)答谢中书书1.山川之美,古来共(共同)谈。

高峰入(耸入)云,清流见底。

山川的秀美,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

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见水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班斓,交相辉映。

交,交相)。

青林翠竹,四时(四季)俱(都)备。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林,翠绿的竹子,四季都完备。

3.晓(清晨)雾将(将要)歇(消散),猿鸟乱鸣;夕日欲颓(夕阳快要落山了。

欲,将要。

颓,坠落。

),沉鳞(水中潜游的鱼)竞(争相,争着)跃。

早晨的雾气将要消散,猿猴、飞鸟此起彼伏地鸣叫;夕阳将要落山了,水中前有的鱼争相跃出水面。

4.实(确实)是欲界之仙都,自(自从)康乐以来,未复(再)有能与(参与。

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

)其(代词,这种)奇者。

(这)确实是人间仙境,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欣赏这种奇景的人。

(21.张怀民也没有睡觉,(就)一起在院子散步。

4.哪个夜晚没有月亮?哪个地方没有竹柏?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一样的闲人罢了。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答谢中书书》(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之《答谢中书书》(解析版)

专题07课内重点文言文篇——《答谢中书书》(解析版)陶弘景(456一536),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有《陶隐居集》。

(1)风烟俱净:都。

(2)从流飘荡:跟、随。

(3)一百许里:表示约数。

(4)水皆缥碧:都。

(5)直视无碍:障碍。

(6)急湍甚箭:超过。

(7)负势竞上:凭借。

(8)互相轩邈:高;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9)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

(10)在昼犹昏:好像。

(11)疏条交映:掩映。

(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答案】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论的。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答案】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五彩斑斓,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答案】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都有。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4)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案】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5)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答案】夕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跃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6)实是欲界之仙都。

【答案】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7)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案】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8)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省略句,“甚”的后面省略介词“于”)【答案】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就像奔腾的骏马。

(9)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答案】那些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雄奇的高峰,追逐功名利禄的心就平息下来;那些治理国家大事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答谢中书书》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文章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想一想,其中有什么言外之意?【答案】《答谢中书书》中的景物非常秀美,山高水净,绚烂多彩,充满无穷生机。

结尾一句,含有三层言外之意:其一,康乐是“能与其奇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钦慕;其二,自谢灵运之后,不再有人能“与其奇”,惋惜于世人对秀美山水的无动于衷;其三,“我”是继谢灵运之后又一“与其奇者”,为自己的审美情趣而自许,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文 附参考答案

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模拟试卷二  语文 附参考答案

2020年淮安中考模拟试卷二语文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6分)记忆是老街上斑驳的青砖,是河水中摇曳的倒影,是夜空中闪砾的繁星……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清江浦的记忆是(厚重慎重)而又意味深长的。

运河,缔造了昔日繁华的清江浦,孕育了勤劳质朴的清江浦人,传承.了光辉灿烂的清江浦文化。

如今,淮安人正乘承着“包容天下”的清江浦精神,辛勤耕耘,昂扬奋进,为“运河之都”——准安早日起于江淮大地谱写新的华美乐章。

①请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2分)包容天下昂扬奋进②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分)承:③找出并改正文段中一个错别字。

(1分)④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2.开明中学将举行“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下列活动,并完成任务。

(8分)淮安,一座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听见千年漕运的南船北马,淮扬文化的柔美细甜,以及全新淮安的自然生态。

①【淮味千年】汤汤而过的运河柔波,滋润万亩良田,孕育了传承千年的农耕文明。

在充分挖掘地区农耕文化历史、产业特色的基础上,淮安市推出了整市域、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淮味千年”。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淮味千年”,同学小祺准备设计一句广告语,并将“淮味千年巧妙地嵌入其中。

(不超过20字)(2分)②【心服口福】淮安人才荟萃。

美食飘香。

有个成语叫做“心服口服”,小祺认为淮安这个地方也让人“心服口福”。

心服: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让人心服;口福:鲜嫩肥美的洪泽湖大闸蟹让人口福。

请仿照示例,结合淮安的地方文化写出你心中的“心服口福”·(2分)③【北音南曲】淮安地处北方齐鲁文化和南方吴文化的过渡带。

其民间说唱总体风格既有北方说唱的高亢豪放,又有南方说唱的柔和婉约,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

从清道光年间起,清江浦地区香火僮子向徽剧艺人学习,逐渐形成了地方戏——淮刷,后经国务院批准被扩展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2023-2024秋统编八上语文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专题11 文言文课外阅读(附解析) 专题11 课外阅读(2022秋·江苏盐城·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各题。

①出阊门外三里而近,有刘氏寒碧庄焉,而问寒碧庄无知者,问有刘园乎,则皆曰有。

盖是园也,在嘉庆初为刘君蓉峰所有,故即以其姓姓其园而曰刘园也。

咸丰中,其泉石之胜、花木之美,亭榭之幽深,诚足为吴中名园之冠。

②及庚申,辛酉间,大乱臶至①,吴下名园半为墟莽。

而所谓刘园者则岿然独存。

光绪二年,为毗陵②人方伯所得,乃始修之,嘉树荣而佳卉茁,奇石显而清流通,凉台燠馆,风亭月榭,高高下下,迤逦相属。

春秋佳日,方伯与宾容觞咏其中,都人士女连袂而往游焉,于是出阊门者又无不曰刘园刘园云。

③方伯求余文为之记,曰:“人曰刘园,吾则曰留园,不易其音而易其字,即以其故名而为吾之新名。

"余叹曰:“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夫大乱之后,高台倾而曲池平,不知凡几,而此园乃幸而无恙,岂非造物者留此名园以待贤者乎?吾知留园之名常留于天地间矣!”(《留园记》,有删改)【注】①臶(jiàn)至:相继而至。

②毗(pī)陵:今江苏常州市。

1.用“∕"标出文中划线句的朗读节奏(限两处)方伯求余文为之记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

(1)盖是园也___(2)诚足为吴下名园之冠(3)嘉树荣而佳卉茁(4)迤逦相属3.与例句“泉石之胜”中“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方伯求余文为之记B.菊之爱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山川之美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美矣哉斯名乎,称其实矣!(2)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三峡》)5.请结合文段,说说“留园”一名的含义有哪些。

(2022秋·江苏南通·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极乐寺纪游袁宗道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

陶弘景字通明阅读答案

陶弘景字通明阅读答案

陶弘景字通明阅读答案【篇一:芜湖市2013210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评价语文试题】p> 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座位号。

务必在答题卡背面规定的地方填写姓名和座位号后两住。

2.答选择题(第Ⅰ卷1~2、4~6题,第Ⅱ卷15~17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第Ⅱ卷3、7~14,第Ⅱ卷18~21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古代哲学中最重要的学派有三儒家道家、墨家。

其中儒家学说可以说是以人为本位的哲学,道家则以“道”为本位,墨家“尊天事鬼”,保留了关于是鬼的宗教信仰。

明显地以人为本位的学说是儒家之学。

所谓以人为本位即是以人为出发点并以人身终极关怀。

《论语》记载:“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务民之义”即重视道德教化;“敬鬼神而远之”即时鬼神持存疑态度,虽没有否定鬼神但不求助于鬼神。

这是儒家学说的根本宗旨。

后来孔子的再传弟子公孟子倡言“无鬼神”,就否认鬼神的存在了。

儒家以人为本位,肯定人的价值,又承认文化的价值。

《孝经》记述孔子之言说:“天地之性人为贵。

”孟子强调:“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荀子宣扬“人之所以为人者”。

这所谓人所以为人者,在于有道德。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所谓有义,即有道德观念。

这与孔子所谓“务民之义”是一脉相承的。

孔子以宣扬文化为己任,《论话》记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所谓“文”,即今日所谓文化。

《活水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鉴赏

《活水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鉴赏

《活水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鉴赏《活水源记》原文翻译及注释鉴赏《活水源记》刘基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

其草多竹,其木多枫、多松。

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寺居山中,山四面环之。

其前曰陶山,华阳外史弘景之所隐居。

其东南山曰日铸之峰,欧冶子之所铸剑也。

寺之后薄崖石,有阁曰松风阁,奎上人居之。

有泉焉。

其始出石罅,涓涓然,冬温而夏寒;浸为小渠,冬夏不枯。

乃溢而西南流,乃伏行沙土中,深不逾尺,而澄彻可鉴,俯视则崖上松竹华木皆在水底。

故秘书卿白野公恒来游,终日坐水旁,名之曰活水源。

其中有石蟹,大如钱。

有小鲭鱼,色正黑,居石穴中,有水鼠常来食之。

其草多水松、菖蒲。

有鸟大如鸲鹆,黑色而赤嘴,恒鸣其上,其音如竹鸡而滑。

有二脊令,恒从竹中下,立石上浴,饮毕,鸣而去。

予早春来,时方甚寒,诸水族皆隐不出,至是悉出。

又有虫四五枚,皆大如小指,状如半莲子,终日旋转行水面,日照其背,色若紫水晶,不知何虫也。

予既爱兹水之清,又爱其出之不穷,而能使群动咸来依,有君子之德焉。

上人又曰:“属岁旱时,水所出能溉田数十亩。

”则其泽又能及物,宜乎白野公深爱之也。

注释:(0)曰:说。

(1)金鸡之峰:金鸡峰,在会稽山上。

(2)槠(zhū)一种常绿乔木。

(3)竹鸡:鸟名,形比鹧鸪小,好啼,喜居竹林,故名。

(4)寺:指灵峰寺。

(5)陶山:在今浙江瑞安市西三十五里,因陶弘景曾隐居于此,故名。

(6)华阳外史弘景:指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南)人。

曾为诸王侍读,奉朝请。

永明年间(483—493)辞官,退隐于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句容县),自号华阳隐居,为道教著作家、医药学家。

(7)日铸之峰:即日铸岭,在浙江绍兴市东南。

(8)欧冶子:春秋时冶金家、善铸剑。

相传应越王聘,铸湛庐、巨阙、胜邪、鱼肠、纯钩五剑。

后又于干将为楚王铸龙渊、泰阿、工布三剑。

(9)薄:逼近,靠近。

(10)上人:人名,奎上人(11)浸:渐渐地。

(12)潴(zhū):水停积。

陶弘景幼有异操文言文翻译

陶弘景幼有异操文言文翻译

《南史·陶弘景传》原文及翻译南史原文: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

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

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多所取焉。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诏许之。

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

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

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

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译文:陶弘景字通明,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

四五岁时常常用芦荻作为笔,在画土灰中学习书法。

等到长大成人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

二十岁不到,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

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

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

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

陶弘景为人圆滑豁达,谦虚谨慎,无论在官在隐都他都能领悟看透,内心明白如镜,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了然于心。

他生性喜好著书立说,崇尚奇暴超常的事物,爱惜自然的风光,年龄越大,其爱越深。

又曾经造了浑天仪,高三尺多,地球仪套中间,天体球转动而地球仪不转,用机器使它转动,全部与天体球相聚。

他说“我造浑天象是修道的需要,不止是为做好史官才用它”。

沈约在东阳郡担任郡守。

由于尊崇陶弘景的志向和节操,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区(文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区(文渊)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萧湘等几位初二文学爱好者准备编一份《湘湖报》。

他们结合课内所学,搜集课外资料,推出“古代文人的山水人生”板块,带领同学们领略古代山水诗文的魅力。

东坡被贬海南时,环境躁.热,生活窘迫,日常所需“大率皆无耳”。

东坡晚年思念家乡,京城却杳.无消息,他内心常有飘零之感。

即便如此,历尽沉浮的东坡仍未泻.气,而是享受谪居蛮荒的自给自足:无炭就借助松明,无墨就请友人相造,无粮则自己不辍.劳作……他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以超脱的胸怀对待苦难,他是绝无仅有的人间绝版。

1.作为编辑,你需要对初稿进行校对,这两个加点的错别字请你改正。

错别字⑴:躁正字:错别字⑴:泻正字:2.为了让同学们能顺利阅读报纸,请给下面两个成语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拼音。

()杳.(A.yǎo B.yáo)无消息不辍.(A.chuò B.zhuì)劳作3.文段内画线句有语病,请指出修改方法。

4.填入下列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选项是()⑴每逢深秋时节,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⑴远眺群山环抱,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5.本期“古代文人的山水人生”专栏的“前言”由萧湖同学撰写,请你帮他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山水是古代文人书写情绪寄托情思的意象,是古代文人寻求精神独立和生命自由的安居之所。

李白初次走出巴蜀群山,看着眼前①“,江入大荒流” 的开阔景象,心胸也豁然开朗,充满喜悦和期待;②(作者)游览黄鹤楼,尽管眼前是③“,” 一派欣欣向荣,但是乐景衬哀情,诗人感慨时光易逝、物是人非,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王维出使凉州,看到④“,”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慷慨、悲壮、豪迈之情油然而生;面对奇山异水,⑤(作者)产生了鄙弃尘俗之念:“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与谢中书书》拓展阅读素材 苏教版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与谢中书书》拓展阅读素材 苏教版
(选自《梁书》)
【注释】①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表示成年。②除奉朝请:任命为奉朝请。除:任命。③束帛:捆为一束的五匹帛.
【且读且练】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母梦青龙自怀而出( )
(2)引为诸王侍读( )
(3)及发(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陶弘景传(节选)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读书 万余卷。善琴棋,工草隶.未弱冠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②。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朝仪故事,多取决焉。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③。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 ,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答王以明
近日始学读书,尽心观欧阳修、苏洵、曾巩、陈亮、陆游诸公文集。每读一篇,心悸口呿①,自以为未尝识字。然性不耐静,读未终帙②,已呼累马③,促诸年少出游,或逢佳山水,耽玩竟日。
归当自责,顽钝如此,当何所成?乃以一婢④自监。读书稍倦,令得呵责,或提其耳,或敲其头,或擦其鼻,须快醒乃止。 婢不如命者,罚治之.习久,渐惯苦读,古人微意,或有一二悟解处,则叫号跳跃,如渴鹿之奔泉也!曹公曰:“老而好学 ,惟吾与袁伯业⑤.”当知读书亦是难事。
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并赏赐给他五匹帛。
附参考译文: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县人。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不久,她就怀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陶弘景小时候就异于常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养生的志向。他对别人说:“仰看高空,观看太阳,不感到是很遥远的事。”等到他长大以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出众,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宽广,身材高挑,耳朵肥大。所读的书超过万卷。善于弹琴下棋,草书、隶书均写得很好.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被引荐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朝请。虽然生活在贵族群里,但他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翻阅并批改文稿。朝廷中的礼仪事务,一般都得向他请教决断。永明十年,陶弘景上书请求辞官,皇帝同意了他的请求,赏赐他五匹帛。临行时,公卿官员在征虏亭设宴,为他送行,因为饯行而设的帷帐和车马太多,(竟然)堵住了道路。都说从刘宋、萧齐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朝廷和民间都认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专练)九年级下-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专练)九年级下-2022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讲练测(原卷+解析)

专题13:课外文言文阅读(模拟专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①,中山人予之。

猫善扑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

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②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

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③,坏伤吾器用。

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若之何④而去夫猫也?注释:①中山:地名②盍:何不③垣墉:墙壁④若之何:为什么1.解释下列加点字。

(1)吾之患.在鼠( )(2)告其父曰:“盍去.诸?”( )2.联系上下文,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

3.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尚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看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卢仝卢仝,范阳人。

初隐少室山,号玉川子。

家甚贫,惟图书堆积。

后卜居洛城,破屋数间而已。

一奴,长须,不裹头;一婢,赤脚,老无齿。

终日苦哦,邻僧送米。

朝廷知其清介之节,凡两备礼征为谏议大夫,不起。

时韩愈为河南令,爱其操,敬待之。

尝为恶少所恐,诉于愈,方为申理,全复虑盗憎主人,愿罢之,愈益服其度量。

元和间,月蚀,全赋诗,意讥切当时逆党①,愈极称工,余人稍恨之。

及祸起,仝偶与诸客会食涯书馆中,因留宿,吏卒掩捕,仝曰:“我卢山人也,于众无怨,何罪之有?”吏曰:“既云山人,来宰相宅,容非罪乎?”苍忙不能自理,竟同甘露之祸②。

仝老无发,奄人于脑后加钉。

先是生子名“添丁”,人以为谶云。

仝性高古介僻,所见不几近。

唐诗体无遗,而仝之所作特异,自成一家,语尚奇谲,读者难解,识者易知。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引导语:《》中感慨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答谢中书书原文及翻译《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顶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ù)其奇者。

译文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欣赏赞叹的。

巍峨的山峰插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

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这里)实在是人间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的人了。

注释1.本文节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

卷四十六。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齐、梁时期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丹阳秣陵(现江苏南京)人,人称山中宰相。

有《陶隐居集》2.谢中书,即谢徵,字元度,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曾任中书鸿胪(掌朝廷机密文书)。

3.山川之美山川:山河之:的美:美景4.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5.青林翠竹青林:青葱的林木翠竹:翠绿的竹林6.四时俱备:一年四季。

四时,四季;俱,都7.晓雾将歇将:将要。

歇:消散。

8.乱:此起彼伏。

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

颓,坠落。

10.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这里用了借代的手法,鳞指代鱼)竞跃:竞相跳跃。

11.实:确实。

12.是:这。

13.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

欲界,佛家语,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通用版)

备战中考语文文言文必考篇目之对比阅读答谢中书书(原卷版通用版)

答谢中书书(一)(2022·广东佛山·二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乙】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①殊可过。

足下方温经猥②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③,清月映郭。

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④,与月上下。

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深巷寒犬,吠声如豹。

村墟夜舂⑤,复与疏钟相间。

此时独坐,僮仆静默⑥,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⑧,麦陇朝雊⑨,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⑩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

然是中有深趣矣!(选自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减)【注释】①故山:旧日所居住的山。

②猥:鄙贱。

自谦之词。

③玄灞:深青色的灞水。

④沦涟:泛起涟漪。

⑤舂:这里指捣米。

⑥静默:这里指已入睡。

⑦鲦:一种细长的淡水鱼。

⑧青皋:青草地。

⑨雊(gòu):野鸡鸣叫。

⑩天机清妙:性情高远。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四时俱.备( )(2)沉鳞..竞跃( )(3)与山僧饭讫而去.( )(4)然是.中有深趣矣( )2.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2)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请用“/”给【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4.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在空白处填写一句相应的内容。

5.读完【甲】【乙】两文,小顺将两文表达的情感进行了对比,请帮他完成下表。

(二)(2022·安徽·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陶弘景传》阅读答案

《陶弘景传》阅读答案

《陶弘景传》阅读答案陶弘景传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

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荻为笔,画灰中学书。

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未弱冠,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多所取焉。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诏许之。

②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恒曰:“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陶隐居。

遍历名山,寻访仙药。

性爱山水,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特爱松风,每闻其响,欣然为乐。

谓门人曰:“吾见朱门广厦,虽识其华乐,而无欲往之心。

望高岩,瞰大泽,知此难立止,自恒欲就之。

且永明中求禄,得辄差舛;若不尔,岂得为今日之事。

岂唯身有仙相,亦缘势使之然。

”③弘景为人圆通谦谨,出处冥会,心如明镜,遇物便了。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

又尝造浑天象,高三尺许,地居中央,天转而地不动,以机动之,悉与天相会。

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④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⑤武帝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愈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屡加礼聘。

并不出,唯画作两牛,一牛散放水草之间,一牛着金笼头,有人执绳,以杖驱之。

武帝笑曰:“此人无所不作,欲学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选自《南史·隐逸下》,有删改)【译文一】:陶弘景字通明,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

四五岁时常常用芦荻作为笔,在画土灰中学习书法。

等到长大成人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一件事不了解,他就以之为耻辱。

二十岁不到,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 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

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

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永明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神武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

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

陶弘景传》阅读答案

陶弘景传》阅读答案

陶弘景传》阅读答案___,字通明,出生在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

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华和志向,四五岁时就经常用___作为笔,在土灰中研究书法。

长大后,他读了一万多卷书,对于一件事不了解,他就感到羞耻。

在未弱冠之前,他被荐举为“诸王侍读”,担任“___请”的官职。

尽管他身居权贵之门,但他始终保持低调,不与外界交往,每天只是阅读书籍。

他在朝廷中负责决定礼仪和典章制度等事项。

___十年,他脱下朝服挂在___门上,上奏章辞去官职。

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于是他定居于句容之句曲山。

他曾说:“昔汉有咸阳三___得道,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他在中山立馆,自称___隐居。

他游历名山,寻找仙药。

他热爱山水,每到涧谷必定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自已。

他特别喜欢___的声音,每次听到都会欣然为乐。

他对门人说:“我看到___,虽然知道它的华丽和乐趣,但没有想去的心。

我希望能够登上___,俯瞰大泽,知道这很难停下来,我一直想去。

此外,我在___年间求官,但得到的职位总是不尽如人意。

如果不是这样,我怎么能成为今天的___呢?这并不仅仅是因为我的仙风道骨,也因为我的处境所迫。

”___为人___谦逊,处事冥思苦想,心灵如明镜,遇到事情就能洞察到本质。

他喜欢著述,尤其喜欢奇异的事物,但同时也珍惜时间,老年后更加笃定。

他曾经制作过一个高三尺的浑天象,地处中央,天转而地不动,可以机动与天相会。

他说:“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___曾担任东阳郡守,他非常欣赏___的志节,多次请求___写书信给他,但___从未回复过他。

___与___早年相识,后来登基后,对他的恩宠更加深厚,不断地给他写信问候。

虽然两人没有见面,但他们互相礼遇。

___只画了两只牛,一只散放在水草之间,另一只则戴着金笼头,有人用绳子牵着,用棍子驱赶。

___笑着说:“这个人无所不能,甚至想研究拖着尾巴的乌龟,这难道不是可取之道吗?”国家的吉凶征讨大事也总是先咨询___,因为人们认为他是山中的宰相。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阅读答案(附翻译)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陶季直,丹阳秣陵人也。

祖愍祖,宋广州刺史。

父景仁,中散大夫。

季直早慧,愍祖甚爱异之。

愍祖尝以四函银列置于前,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

人问其故,季直曰:“若有赐,当先父伯,不应度及诸孙,是故不取。

”愍祖益奇之。

五岁丧母,哀若成人。

初,母未病,令于外染衣①;卒后,家人始赎,季直抱之号恸,闻者莫不酸感。

及长好学,淡于荣利。

起家桂阳王国侍郎、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时人号曰“聘君”。

父忧服阕,尚书令刘秉领丹阳尹,引为后军主簿、领郡功曹。

出为望蔡令,顷之以病免。

时刘秉、袁粲以齐高帝权势日盛,将图之,秉素重季直,欲与之定策。

季直以袁、刘儒者,必致颠殒,固辞不赴。

俄而秉等伏诛。

齐初,为尚书比部郎,时褚渊为尚书令,与季直素善,频以为司空司徒主簿,委以府事。

渊卒,尚书令王俭以渊有至行,欲谥为文孝公,季直请曰:“文孝是司马道子谥,恐其人非具美,不如文简。

”俭从之。

季直又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时人美之。

迁太尉记室参军。

出为冠军司马、东莞太守,在郡号为清和。

还除散骑侍郎,领左卫司马,转镇西谘议参军。

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边职上佐,素士罕为之者。

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以为骠骑谘议参军,兼尚书左丞。

仍迁建安太守,政尚清静,百姓便之。

还为中书侍郎,迁游击将军、兼廷尉。

梁台建,迁给事黄门侍郎。

常称仕至二千石,始愿毕矣,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

天监初,就家拜太中大夫。

高祖曰:“梁有天下,遂不见此人。

”十年,卒于家,时年七十五。

季直素清苦绝伦,又屏居十余载,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闻者莫不伤其志焉。

注释:①染衣:染服,僧衣。

(选自《梁书·陶季直传》)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父忧服阕忧:担心B.与季直素善善:友好C.领左卫司马领:兼任D.政尚清静尚:崇尚2.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陶季直“淡于荣利”的一组是()(3分)①令诸孙各取,季直时甫四岁,独不取②起家桂阳王国侍朗、北中郎镇西行参军,并不起③请俭为渊立碑,终始营护,甚有吏节④或劝季直造门致谢,明帝既见,便留之⑤无为务人间之事,乃辞疾还乡里⑥及死,家徒四壁,子孙无以殡敛A.①③⑥B.②④⑤C.①②⑤D.③④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季直“早慧”,他的祖父陶愍祖“异之”,是“异”其“智”;此后,陶季直面对祖父摆出的四匣子银子竟能首先考虑辈分有序,陶愍祖“益奇之”,则是“奇”其“品”。

陶弘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弘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陶弘景传文言文阅读答案1. 文言文《南史陶弘景传》翻译陶弘景(公元456-536),表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

当初他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自己怀中飞出,又看见两个天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家里,随后就怀孕了,生下了陶弘景。

但她看到的青龙却是没有尾巴的,自己独自飞上天去了。

据说这预兆了后来陶弘景终身不娶、没有子嗣。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

他在六岁时就能理解自己读的书,并能撰写文章。

七岁时读了《孝经》、《毛诗》(即《诗经》)、《论语》等几万字的书籍。

后来,在他十岁的时候,有一位,同乡得到一本晋代人葛洪写的《神仙传》。

他看到里面关于淮南八公等神仙的故事后,便感叹地说:“读了这本书,便使人产生壮志凌云的胸怀,有修仙学道的志气。

”于是他不分昼夜地研究、探寻这本书中的事理,立下了修仙学道、长生久视的志向。

他曾经对人说:“仰望青天白云和太阳,就不觉得象原来那样遥远不可及了。

”长大成人后,他身高七尺四寸,神情精明、仪容秀美,眼睛明亮、眉宇开阔,耳朵长而形体精致。

他读了一万多卷书,善于弹琴和下棋,精于草书和隶书的书法。

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三月,齐高帝作相国。

他当时才二十多岁,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后来又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可定期参加朝会)。

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

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

他曾经在给亲友的信中说:“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

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然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官归隐。

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赐送他成束的绢帛作为礼物。

到他离开的时候,朝中公卿士大夫之流都到征虏亭来为他饯行,张设了许多帷帐,为他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

去那里的车马太多,互相拥挤,堵塞了道路。

人们说这是自宋、齐两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强化突破卷(部编版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强化突破卷(部编版解析版)

第五单元强化突破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积累·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题跋.(bá)洨.河(xiáo)遒劲.(jìn)酒肆.(sì)B.曝.晒(bào)轩榭.(xiè)罅.隙(xià)纤.夫(qiàn)C.开辟.(pì)丘壑.(hè)喧嚣.(xiāo)漕.运(cáo)D.孵.化(fú)斟.酌(zhēn)舳.舻(zhú)枢.纽(shū)【答案】C【解析】A遒劲(jìng);B曝晒(pù)。

D孵化(f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点缀签赏别出心裁春寒料峭B.掩映寂寞因地制宜长途跋涉C.蔷薇挖掘巧妙绝纶络译不绝D.暄嚣休憩就地取材别具匠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

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

B项正确。

ACD三项修改为:A项,鉴.赏;C项,巧妙绝伦.、络绎.不绝;D项,喧.嚣。

3.下列加点的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表达的一项是()。

(3分)A.《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C.《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写实性很强的作品,画中所绘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基本..一致。

D.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

【答案】D【解析】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A项因为没有明确地记载“旅人桥”是最早的石拱桥,所以用表示估计推测的词语“可能”;B项“往往”表示经常;时常。

从频率上加以限制,去掉后不准确,不严密;C项“基本”表程度上的限定,是画中所描绘的景物,与文献中有关汴梁的记载大体一致,并不完全相同;去掉后,变成完全一致,与事实不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

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

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

谓人曰:“仰青云,睹白日,不觉为远矣。

”及长,身长七尺四寸,神仪明秀,朗目疏眉,细形长耳。

读书万余卷。

善琴棋,工草隶。

未弱冠,齐高帝作相,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

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阅为务。

朝仪故事,多取决焉。

永明十年,上表辞禄,诏许之,赐以束帛。

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

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周回一百五十里。

昔汉有咸阳三茅君得道,来掌此山,故谓之茅山。

”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

始从东阳孙游岳受符图经法。

遍历名山,寻访仙药。

每经涧谷,必坐卧其间,吟咏盘桓,不能已已。

时沈约为东阳郡守,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

性好著述,尚奇异,顾惜光景,老而弥笃。

尤明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

著《帝代年历》,又尝造浑天象,云修道所须,非止史官是用。

义师平建康,闻议禅代,弘景援引图谶,数处皆成“梁”字,令弟子进之。

高祖既早与之游,及即位后,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

天监四年,移居积金东涧。

善辟谷导引之法,年逾八十而有壮容。

深慕张良之为人,云“古贤莫比”。

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

乃诣鄮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

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

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养胜,一名成胜,并为佳宝。

(节选自《梁书·陶弘景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为诸王侍读,除奉朝请除:任命B.于是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止:居住C.高其志节,累书要之,不至要:要求D.恩礼逾笃,书问不绝,冠盖相望笃:深厚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朝仪故事,多取决焉而人之所罕至焉B.乃中山立馆,自号华阳隐居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C.年逾八十而有壮容下江陵,顺流而东也D.其一名养胜,一名成胜今其志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陶弘景虽然生活在贵族群中,但关起来门来不与其他人相往来,只以看书为要事,朝廷规仪礼章等事,一般都向他请教决断。

B.陶弘景喜欢著述,更追求奇异,爱惜时间,越老越勤奋,尤其了解阴阳五行、风角星算、山川地理、方图产物,医术本草。

C.梁高祖即位后经常写信问候陶弘景,是因为在高祖即位前,素不相识的陶弘景推荐了他并且援引图谶,让弟子进上表示忠诚。

D.陶弘景擅长辟谷气功等养生方法,八十多岁仍显得年轻,十分爱慕汉代张良的为人处世,称他“古代贤人没有谁能比得上”。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及发,公卿祖之于征虏亭,供帐甚盛,车马填咽,咸云宋、齐以来,未有斯事,朝野荣之。

(2)后太宗临南徐州,钦其风素,召至后堂,与谈论数日而去,太宗甚敬异之。

4.(3分)C (“要”通“邀”,邀请。

)。

5.(3分)B(都是表顺承副词,“于是、就”。

A项,兼词,于之/助词,不译;C项,连词,但是/连询,表僻饰;D项,代词,其中/代词,他们。

)6.(3分)C(“素不相识”与事实不符,因为“高祖既早与之游”。

)7.(10分)(1)等到他出发的时候,公卿在征虏亭设宴与之钱别,因设帐太多车马把道路都填满了,人们都说自宋齐以来,还没有出现过这种事情,朝廷和民间都认为是件有面子的事情。

(2)后来太宗来到南徐州,钦佩他的高风清名,召他到后堂之中,和他谈论了多日才离开,太宗十分敬佩叹服他。

参考译文:陶弘景字通明,丹阳郡秣陵县人。

起初,他的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她怀里出来,并看见两位仙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的家里,不久她就怀孕了,于是生下了陶弘景。

他小时候就不同一般人,十岁时,看到葛洪的《神仙传》,日夜研究推理,于是有了养生的志向。

他对别人说:“仰看高空,观看太阳,不感到是很遥远的事了。

”等到他长大后,身高七尺四寸,神态仪表出众,眼睛明亮有神,眉毛宽广,身材很长,耳朵肥大。

读书超过万卷。

善于弹琴下棋,草书、隶书写得很好。

不到二十岁,齐高帝任宰相时,把他封为诸王的陪读,任命为奉
朝请。

虽然生活在贵族群中,但一个人关在屋里不与外人交往,只是批改翻阅文稿,朝廷礼仪事务,一般都向他请教决断。

永明十年(492),上书请求辞职,皇帝同意他的请求,赏赐他五匹丝帛。

临行时,公卿官员在征虏亭设宴为他送行,因为饯行而设的帷帐和车马太多,堵住了道路,都说从刘宋、萧齐以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朝廷和民间都认为是件很有面子的事情。

自此以后,陶弘景住在句容县内句曲山,他总是说:“这座山的下面是道教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阳之天,方圆一百五十里。

过去汉朝咸阳的三茅君修成仙,后来掌管这座山,所以称它为茅山。

”于是在半山腰建一座房子,自称华阳隐居。

开始跟东阳人孙游岳学习符图经书道法。

游历许多名山,寻找访求仙药。

每经过两山间的流水,一定要坐或躺在水中,徘徊吟颂,不能自已。

当时沈约任东阳郡守,敬仰他的志向气节,多次写信邀请他,他都没有去赴约。

陶弘景生性喜好写作,崇信稀奇怪异的事,珍惜时光,到老更是如此。

特别通晓阴阳五行、风水、星象、地形、算卦、山川地理、方图物产、医术草药。

撰写过《帝代年历》,又制造浑天象,他说:“我造浑天象是修道的需要,不止是史官才用它。

”起义军攻克建康城,听说商议禅让的事,陶弘景按图谶推论,好几处呈“梁”字型,于是派弟子进献给皇帝。

高祖很早就与他有交往,即皇帝位后,对他更加礼遇和照顾,不断去信问候,使节的车盖一个接一个。

天监四年(505),移居到茅山积金东边的山谷。

擅长辟谷导引等养身的方法,八十多岁还像年轻人一样容颜不改。

十分羡慕汉代张良的为人,说“古代的圣贤都无法和他相比”。

曾梦见佛传授他菩提记,并称他为胜力菩萨。

于是到郧县阿育王塔发誓,接受佛教的五大戒规。

后来太宗到南徐州时,钦佩他的高风清名,召他到后堂,谈论好几天才离去,太宗特别敬重他。

大通初年,派人献两把宝刀给高祖,一名善胜,一名威胜,都是上等的宝物。

大同二年(536)逝世,终年八十五岁。

死后容貌不改颜色,关节屈伸自如。

皇帝下诏赠封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并派舍人监护丧事。

陶弘景生前遗言薄葬,弟子遵照他的意愿办理丧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