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doc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大纲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大纲考试背景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是为了衡量考生对教育类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术素养的综合考试。
本次考试主要针对教育类专业的拟录取研究生或进入教育类岗位的应聘者。
考试内容本次考试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共100道题,第二部分为主观题,总分100分,其中:第一部分选择题选择题主要考察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课程与教学、教育管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类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具体内容如下:1.教育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学发展史、教育经验主义、教育理性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科学、教育文化、教育目标、教育方式、教育质量等方面。
2.心理学基础知识:包括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本概念、人类认知过程、情感和人格、社会认知与互动、发展心理学等方面。
3.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包括课程设计、教学策略、优秀教师传统、教育评价等方面。
4.教育管理基础知识:包括教育行政、教育资源管理、课程与教材管理、师资管理与发展、学校文化建设、教育质量监督等方面。
5.教育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包括宪法、民法、合同法、著作权法、专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等方面。
6.教育技术学基础知识:包括教育技术学概述、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教育、网络教育等方面。
第二部分主观题主观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综合基础知识的整体掌握能力以及针对教育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
具体涉及的内容如下:1.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2.教育评价及相关指标3.教育热点及相关政策解读4.学校组织人力资源管理5.学校质量保障与改进措施6.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和过程考试要求1.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次考试为闭卷考试,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任何与本科目相关的纸质或电子资料。
3.除成才网提供的工具外,考生不得使用任何形式的通讯设备。
4.考试结束后,不得在考场范围内私自交流答案或将答案拍照发至社交媒体。
考试评分1.第一部分选择题,每题2分,通过。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对教育学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通过考试可以评估学生在教育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
本文将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进行解析,帮助考生更好地准备考试。
一、考试概述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对教育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学理论基础此部分内容主要涉及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体系,要求考生掌握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学派,并能在实际教育问题中灵活运用。
2.教育法律法规这一部分内容要求考生熟悉我国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并能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教育问题。
3.教育管理与领导考试将关注教育管理和领导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并考察考生的管理决策能力、领导才能以及解决教育管理问题的能力。
4.教育评价此部分内容涉及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考察考生对教育评价目的、方法以及结果解读的理解和应用。
5.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学习、发展、教与学过程等方面的心理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二、考试形式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口试两个环节。
1.笔试笔试部分多采用选择题、判断题和简答题的形式。
选择题和判断题主要考察考生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而简答题则要求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和解答。
2.口试口试环节主要考察考生的口头表达和探讨问题的能力。
通常会组织考生进行个人陈述、小组讨论以及答辩等活动,以评估其合作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和应变能力。
三、备考建议针对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以下是一些建议供考生备考参考。
1.全面理解考纲认真阅读考纲并理解考试要求,明确各个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备考。
2.系统学习建立起系统的学习框架,按照考试大纲要求逐一学习知识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注重知识的纵向和横向拓展。
3.多维学习除了教材的学习,还可以阅读教育学的经典著作、参加学术研讨会、参观教育相关机构等方式,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养。
333研究生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大纲(科目:教育综合)一、考查目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入学考试教育综合科目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和教育心理学四门教育学科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60分中国教育史约30分外国教育史约30分教育心理学约30分(四)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简答题: 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分析论述题:4小题,每小题 20分,共80分三、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一、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2、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3、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二、考查内容一、教育学概述(一)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教育学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探讨教育价值观念和教育艺术,指导教育实践。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教育学的萌芽、教育学的独立、教育学的发展多样化、教育学的理论深化等阶段有代表性、有影响的教育家、教育著作、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二、教育的概念(一)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有目的地培养人,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是教育的本质特点。
(二)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系统等要素的涵义、地位和作用。
(三)教育的历史发展古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的特点。
(四)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教育;狭义教育。
三、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发展概述人的发展涵义;人的发展特点;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二)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个体的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内容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内容1. 考试概述综合基础知识考试是一项综合评估考生对各个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的考试。
它旨在考察考生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等学科中的基础知识和学科间的综合应用能力。
该考试在学校教育和人才选拔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和大学入学考试、职业资格认证等。
2. 考试内容综合基础知识考试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2.1 数学•数与代数:包括数的整数运算、代数式的基本概念、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等;•几何与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性质、平面内角的性质、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据与概率:包括统计图表的解读、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概率的基本概念等。
2.2 物理•力学:包括力和运动的关系、牛顿定律、重力等;•热学:包括温度、热量和热能的传递、物质的状态变化等;•电磁学:包括电荷、电场、电流、电阻等。
2.3 化学•物质与变化:包括常见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等;•化学反应:包括化学反应的类型、化学方程式的平衡等;•物质的分类:包括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的分类等。
2.4 生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组成、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分类、物种多样性的维持和保护等;•生物遗传与进化:包括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的模式与规律等。
2.5 地理•自然地理:包括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天气和气候、地壳运动等;•人文地理:包括人口分布与流动、城市化进程、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等;•经济地理:包括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区域发展等。
3. 考试形式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通常采用书面形式进行,考试时间根据具体考试要求而定。
考生需要根据试题要求,进行解答或完整句子的填空,以展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4. 考试准备为了取得好的考试成绩,考生需要精心准备。
以下是一些备考的建议:•充分了解考试大纲和考试范围,重点关注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点;•阅读并理解相关教材和参考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进行习题和模拟试题的练习,巩固知识掌握程度;•考前进行复习和总结,着重回顾重点难点内容。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
教育基础考试大纲一、引言教育基础考试是为了评估考生在教育基础知识方面的掌握程度,对于教育从业者而言,深入理解和熟练运用教育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教育基础考试的大纲内容,旨在帮助考生准备和应对考试。
二、考试科目教育基础考试涵盖以下科目:1. 教育学基础2. 心理学原理3. 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经济与管理5. 教育信息技术三、教育学基础1. 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教育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教育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等2. 学习与发展心理学a. 学习理论与教学方法b. 儿童和青少年发展心理学c. 教育心理学与学生个体差异的识别与教育3. 教育测量与评估a. 教育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b. 教育评价的种类和原则四、心理学原理1.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a. 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b. 主要心理学理论的介绍,如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2. 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a. 学习的基本原理和方法b. 认知心理学对学习的影响和应用3. 发展心理学a. 儿童与青少年期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b. 成人发展心理学的主要内容4. 个体差异心理学a. 个体差异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b. 学习障碍和特殊教育需求的评估与干预五、教育法律法规1.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a. 教育法律法规的定义和作用b. 教育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和层级关系2. 基本法律法规a. 宪法和民法对教育的法律规定b.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概述3. 学校管理与法律a. 学校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义务b. 学校纪律与维权问题六、教育经济与管理1. 教育经济学基本概念a. 教育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b. 教育经济学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2. 教育资源与投入a. 教育资源的种类和来源b. 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管理3. 教育管理理论a. 校长领导和学校管理模式b. 教育管理中的团队建设与决策制定4. 教育质量评估与改进a. 教育质量评估的概念和原则b. 教育质量改进的方法与实践七、教育信息技术1. 教育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发展历程a. 教育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b. 教育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2. 教育软件与硬件a. 教育软件的种类和功能b. 教育硬件的选择和配置3. 网络教育与远程教育a. 网络教育的优势和发展趋势b. 远程教育的模式和实施八、总结教育基础考试大纲涵盖了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原理、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与管理以及教育信息技术等重要内容。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㈠《综合基础知识》1、政治(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2)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理论。
(3)毛泽东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的含义、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科学内涵。
2、法律(1)法理学法治理论;法的基本理论;我国当代法的体系;法的运行;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
(2)宪法学宪法的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我国的国体、政体和结构形式;我国的国家机构;国家赔偿制度。
(3)主要实体法行政法;民法;刑法;经济法;商法。
(4)主要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3、经济(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市场经济概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及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2)中国国情与重庆市情中国的国情国力;重庆市情。
(3)主要国际经济关系国际贸易关系;国际货币关系;国际投资关系;国际经济组织。
(4)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地区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协调;国际经济秩序变化。
4、科学技术(1)科学前沿问题生命过程的定量研究和系统整合;凝聚态物质与新效应;物质深层次结构和宇宙大尺度物理学规律;核心数学及其在交叉领域的应用;地球系统过程与资源、环境和灾害效应;新物质创造与转化的化学过程;脑科学和认知科学。
(2)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基础研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物学基础;农业生物遗传改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人类活动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机制;全球变化与区域响应;复杂系统、灾变形成及其预测控制;能源可持续发展中的科学问题;航空航天重大力学问题;纳米研究;其他关键科学技术发展动态。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范围综合基础知识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数学、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涵盖科学常识、逻辑思维、领域交叉等方面,要求考生全面理解、熟练应用。
二、考试形式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采用闭卷书面形式进行,考试时间为2小时。
试题为单选、多选和解答题,题型与内容多样化,要求考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和回答。
三、考试大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根据考试目的和范围,制定了以下具体内容:1. 科学常识1.1 自然科学常识:重点考察对自然规律、物质组成、能量转化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物质的三态、化学元素的周期表等。
1.2 社会科学常识:注重考查对社会现象、社会制度、经济运行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如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社会问题等。
2. 数学知识与运算2.1 基本运算:要求熟练运用四则运算、分数运算、比例运算、百分数运算等基本数学运算的规则和方法。
2.2 代数与几何:重点关注代数方程、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其运算规律,如线性方程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
2.3 数据分析:涉及统计图表的分析和解读,要求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估。
3.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3.1 推理与判断:考察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根据给定条件进行推理、判断和论证。
3.2 问题解决能力:强调考生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培养灵活的思维方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领域交叉与综合能力4.1 不同领域的知识整合与应用:考察考生对不同领域知识的整合能力,要求能够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
4.2 综合能力与批判思维:培养考生的综合分析和批判性思维能力,通过举一反三、质疑思考等方式,提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考试评分和合格标准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总分为100分。
各题型的分值比例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重要性进行合理分配。
评分标准如下:1. 单选题和多选题:根据考生所选选项与标准答案的一致性进行评判,每题得分根据题目设定的分值确定。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育综合知识》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主客观试题相结合,考试时限为120分钟,满分为100分。
《教育综合知识》主要测查应考者从事教育相关工作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考试采取主客观试题相结合的形式,内容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新课程理论和教师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1. 教育学
主要包括:教育的概念、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与个体发展、教育目的、学校教育制度、教师与学生、课程、教学、教育评价、思想品德教育、班主任工作、课外活动等。
2. 心理学
主要包括:认知发展与教育;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与教育;个性发展与教育;学习与学习理论;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教师心理等。
3. 教育法律、法规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天津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内容。
4. 新课程理论
主要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理念;新课程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等内容。
5.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主要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加强师德修养的途径、方法等内容。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制度、教育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要求考生具备扎实的教育学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教育概念和理论。
二、考试内容1. 教育学基本概念与理论(1)教育的定义与特点(2)教育发展的历史概述(3)教育学的基本范畴与学科特点(4)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发展主义等(5)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途径2.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改革(1)我国教育制度的组成与主要内容(2)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与管理(3)教育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状(4)教育体制改革的目标与方向(5)教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与措施3. 教育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4)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法(5)中小学教育法律法规4. 教育评价与教育质量保障(1)教育评价的概念与意义(2)我国教育评价制度的构建与改革(3)教育评价的主要方法与指标体系(4)教育质量保障的基本概念与内容(5)教育质量保障的主要措施与政策5. 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1)教育发展的主要观点与趋势(2)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与方向(3)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4)校园文化与师德建设(5)学生发展与德育工作三、考试形式1. 选择题考生需根据题目要求,从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
每个题目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2. 填空题考生在题目给出的空格中填入正确的答案或关键词。
3. 简答题考生需简要回答问题,要求答案言简意赅,重点突出,回答问题的问题。
四、考试时间和分数分配1. 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总分:100分。
3. 每题分数分配: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五、参考书目1. 张宝军. 教育学导论[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 李曼. 教育学要点与面试[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 杨笑梅. 教育改革与发展[M]. 北京: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4. 陈丽华. 教育法律法规[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六、考试评分方式考试采取纸笔形式进行,评分标准按照答题要求进行评分,总分取各题目得分之和,最后按百分制得出成绩。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考试大纲考试大纲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一、考试目的与要求教育综合考试是为了评估学生在教育综合领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通过考试,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管理、教育心理等方面。
考试要求学生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知识,理解教育实践的要素,了解教育管理的原则,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够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际教育中。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理论、教育实践、教育管理和教育心理学。
二、考试内容1. 教育理论教育理论是教育综合的基础,对于理解教育的目标、原则和方法非常重要。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学的基本概念、教育思想流派、教育理论的发展和教育学科的内涵。
2. 教育实践教育实践是将教育理论应用到实际教育中的过程。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教育教学设计、教育评估和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
3. 教育管理教育管理是指对教育过程中各项事务进行组织、协调和监督的管理活动。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管理的原则、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教育管理的方法和教育管理的评估等。
4.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活动中心理过程和心理问题的学科。
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学习理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三、考试形式教育综合考试分为笔试和实践两个部分。
1. 笔试笔试部分采用闭卷考试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 实践实践部分根据考生的选择,可以选择开展教学设计、教育案例分析或教育实践报告等实践性的评测任务。
实践任务将在考试前告知,考试时间为60分钟。
四、考试评分标准考试采用百分制评分,总分为100分。
评分标准包括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对教育实践的分析和设计、对教育管理的组织和评估以及对教育心理学的理解和应用等方面的能力。
考试评分根据答案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全面性进行评判,要求学生展示对教育综合领域知识的深刻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复习建议为了备考教育综合考试,学生可以参考以下复习建议:1. 熟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流派,理解教育理论的发展脉络;2. 练习解答教育实践的题目,加强对教育教学设计和评估的理解和应用;3. 学习了解教育管理的原则和方法,掌握教育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评估方法;4. 深入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学习理论和发展心理学的相关知识;5. 多做试题,加强对考试形式和要求的了解,提升答题技巧。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2020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基础知识重点复习提纲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江西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内容版)
2013版江西省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一、教育与教育学的概述(一)教育的起源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
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相比,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它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
狭义的教育,专指学校,即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和过程.2.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教育的起源和学校教育的产生。
教育的起源包括:生物起源说,神话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 法国教育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教育学家沛西·能.心理起源說的主要代表人物: 美国教育家孟禄.学校教育的产生:作为独立存在的社会实践部门的学校教育是在奴隶社会才出现的,我国在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痒序周朝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制度也日趋完善,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大学、小学)和乡学(塾、痒、序、校)两类.教育系统的产生,是制度化教育形成的前提.原始教育社会的教育特点: a,教育的非独立性, b,教育的原始性, c,教育的帄等性,普及性.学校教育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a,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b,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累积,为学校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c,文化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帄.可见,学校教育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发展方面的原因。
4.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不同的历史形态,即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教育的非独立性、原始性、平等性、普及型。
2021 考研教育硕士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
2021年考研教育硕士的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指在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术学、教育管理学等四个学科中选择一门或多门学科进行综合考试,以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以下是考研教育硕士专业基础课程综合考试的大纲:
一、教育学
1.教育学的概念、性质和功能
2.教育学的历史发展和现代教育学的主要流派
3.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教育学的学科结构和学科内容
二、心理学
1.心理学的概念、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
三、教育技术学
1.教育技术学的概念、性质与特点
2.教育技术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3.教育技术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四、教育管理学
1.管理的概念、性质及其基本原理
2.组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战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现代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以上是考研教育硕士专业课基础课程综合考试大纲的主要内容,考生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
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一、基础知识概述在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中,主要涉及各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考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问题。
二、数学1. 基本概念•数的基本性质•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的概念•代数式、方程、不等式的基本概念2. 几何•几何图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圆的性质•空间几何基本概念3. 概率统计•概率的基本概念•统计的基本方法三、物理1. 运动学•运动的基本概念•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分析•加速度与速度的关系2. 力学•牛顿三大定律•力的平衡和合力•力的大小和方向3. 热学•热传递的基本概念•热容与比热的关系•热力学过程四、化学1. 基本概念•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化学键的性质2. 物质的变化•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溶液的稀释和浓缩•氧化还原反应3. 化合物与化学实验•酸碱中和反应•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五、生物1. 细胞生物学•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的代谢过程•细胞的分裂和增殖2. 生物进化•生物的起源和演化•适应性进化和分类法3. 生态学•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平衡六、地理1. 自然地理•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及其影响•世界地理环境的特点2. 人文地理•人口与城市发展•区域发展差异与环境问题•旅游与交通七、历史1. 中国古代史•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2. 世界历史•古埃及文明•古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欧洲历史总结综合基础知识考试大纲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要点。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全面掌握各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点,通过练习题目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为顺利通过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是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重要参考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考试内容和要求,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
以下是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具体内容:
1. 教育学基础知识
- 教育学的定义与特点
- 教育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
- 教育学发展的历史
-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2. 教学设计与评估
-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 教学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 教学评估的概念与目的
- 教学评估的方法与工具
- 教学反思与改进
3. 教育心理学
- 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与研究对象 - 发展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 学习心理学的基本原理
- 教育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4. 课程与教学
- 课程的概念与分类
- 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 课程标准与评估
- 教学方法与策略
- 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5. 学生个性与发展
- 个性的概念与特点
- 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 学生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 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与引导 - 学生问题的识别与解决方法6. 教育法律法规
- 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
- 教育法律法规的分类与适用范围
- 教育法律法规的遵守原则
- 教育管理制度与规定
- 未成年人保护法与学校管理规定
通过对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的详细学习和理解,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准备考试,提高通过率,达到获取教师资格证书的目的。
希望广大考生认真对待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大纲,切实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大纲
《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设置1.教师岗位、财会岗位的公共考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
2.教师岗位的专业科目测试内容为《专业技能(含教师基本功)测试》;财会岗位的专业科目测试为《财会专业知识》。
二、考试方法《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财会专业知识》采取闭卷考试方式;《专业技能(含教师基本功)测试》采取现场试讲、说课等方式进行。
三、测查内容及试卷结构《综合基础知识(教育类)》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主要为客观性试题。
题型主要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政治、法律、经济、公文写作、道德、国情市情、时事常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相关制度以及教育公共基础知识(包含教育政策法规、教育基础理论、教育心理学基础、教师职业素养等四部分)等方面的知识。
(一)综合基础知识(70%)1。
政治。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党的建设理论;正确认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了解中国共产党建立社会主义的斗争及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程;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特色;学习理解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重庆讲话精神,学习理解市委四届历次全委会精神。
2。
法律。
主要测查应试者对法学的基本理论、我国法律基础知识的了解以及法律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主要包括正确认识我国国家性质、经济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熟悉刑法、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商法等主要实体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理解刑事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经济领域的相关法律关系等;了解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主要程序法及其实际运用.3.经济.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市场经济基本原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主要包括:了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及特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政府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认识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家的对外经济关系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开放的关系.4.公文写作.主要测查应试者对公文和常用事务文书相关知识的了解与实际运用能力。
333教育综合统考考试大纲
333教育综合统考考试大纲如下:
1.考试科目: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四门学科基
础课程。
2.考试要求: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
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3.考试内容:
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系统掌握教育学原理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观念。
理解教学、德育、管理等教育活动的任务、过程、原则和方法。
能运用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现代教育理念来分析和解决教育的现实问题。
中国教育史考查目标:理解中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育思想。
了解中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改革的情况。
掌握中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和教育思想流派及其影响。
外国教育史考查目标:掌握外国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教育思想。
了解外国教育史的发展历程和教育改革的情况。
掌握外国重要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演变和影响。
教育心理学考查目标: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教师的教学心理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2024考研教育考试综合大纲
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考试大纲主要包括教育学原理、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
具体考试内容如下:
1. 教育学原理: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中国教育史:主要考查考生对中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3. 外国教育史:主要考查考生对外国教育史的发展脉络、重要教育事件、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4. 教育心理学:主要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考试形式上,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总分值为300分。
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等题型,注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考生需要系统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了解国内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最新成果,熟悉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此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体而言,2024年考研教育综合考试大纲对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全面的知识结构。
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通过模拟
考试和真题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卫生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大纲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法律责任,即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卫生法上的法律责任即由于行为人违反卫生法的相关规定而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包插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法律责任的内容(一)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等平等主体间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民事方面的法律规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卫生法中的行政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因违反卫生法中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规范,尚未构成犯罪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卫生法中的刑事责任,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刑事法律规定,后果严重构成犯罪考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律制度一、法定传染病的分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进行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插:鼠疫、崔乱。
(二)乙类传染病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人感染H7N9禽流感、麻疹、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百口咳、白喉、猩红热、淋病、梅毒、血吸虫病、疟疾等26种。
但对乙类传染病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即适用强制管理。
(三)丙类传染病监测管理传染病,包括流行性腮腺炎、风疹、麻风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等11种。
二、传染病防治方针与管理原则方针:预防为主;管理原则: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三、传染病预防、监测预警与疫情报告(一)传染病的预防卫生行政部门的预防工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预防工作;医疗机构的预防工作;其他相关的预防工作。
(二)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建立和健全传染病的监测预警制度,是贯彻“预防为主”,提高对传染病的监测预警能力的重要措施。
(三)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义务疫情报告人和责任疫情报告人。
疫情报告必须遵循属地管理原则。
报告时限、方式(日常疫情报告;传染病暴发、流行时的疫情报告;有关部门的疫情报告和通报)。
四、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及医疗救治(一)传染病疫情控制措施传染病的报告;传染病疫情信息公布制度;医疗机构的隔离治疗措施;疾控机构的疫情控制措施;政府的隔离措施;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疫区宣布及封锁。
(二)医疗救治医疗机构发现甲类传染病时,应为及时采取下列措施: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了以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考,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医疗机构发现乙类或者丙类传染病病人,应当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治疗和控制传播措施。
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污染的相关医疗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传染病防治监督(一)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二)卫生部门及其监替管理人员的职责(三)采取临时控制措施的规定(四)卫生行政执法监替六、相关机构及其人员的法律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等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相关规定,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制度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概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己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对公众健康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和不明原因的群体性疫病,还冇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类型重大损失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的疫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其他危害公共健康的突发公共事件。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与应急准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储备制度;急救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四、报告与信息发布(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制度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报告规范,建立重大、紧急疫情信息报告系统。
(突发事件监测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单位发现有需要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当在2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接到报告的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2小时内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或者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后2小时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告。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接到报告1小时内,向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报告。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发布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突发事件的信息。
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信息。
五、应急处理政府对突发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应急处理职责;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技术机构的应急处理职责;公安机关的强制执行职责;其他政府部门的职4 贝o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的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第四节药品管理法律制度一、药品管理概述二、药品生产经营的管理(一)药品生产企业管理(二)药品经营企业管理(三)医疗机构的药剂管理(四)药品流通监督管理三、药品管理(一)药品标准管理(二)药品注册管理(三)新药管理(四)仿制药品管理(五)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六)禁止生产和销售假药、劣药三、相关法律责任(一)行政责任对于违反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可以处以警告、罚款、没收药品和违法所得、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许可证等行政处罚。
(二)民事责任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违反法律规定,给药品使用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三)刑事责任生产、销售假药罪;生产、销售劣药罪;非法提供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罪;受贿罪;渎职罪。
第五节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一、医疗事故的概念与分级(一)概念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二)分级根据对患者人身造成的损害程度,医疗事故分为四级: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
二、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与排除(一)医疗事故的构成要件1.医疗事故的主体是合法的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了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3.医疗事故的直接行为人在诊疗护理中存在主观过失;4.患者存在人身损害后果;5.医疗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二)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1.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2.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3.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4.无过错输血感染造成不良后果的;5.因患方原因延误诊疗导致不良后果的;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一)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机构的设置与分工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市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设区的市级地方医学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直接管辖的县(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地方医学会负责组织再次鉴定工作。
必要时,中华医学会可以组织疑难、复杂并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医疗事故争议的技术鉴定工作。
(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程序1.鉴定程序的启动卫生行政部门启动: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耍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当事人委托: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rh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2.成立鉴定专家组3.收集材料4.听取陈述答辩5.作出结论第六节医疗侵权法律制度一、医疗侵权责任概述二、医疗侵权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为主,特殊情况下实行过错推定原则(以下情况:医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严格责任原则。
三、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医方义务与侵权法律责任告知义务及其法律责任;诊疗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医药相关制品质量保证义务及其法律责任;病历资料填写、保管及提供义务与法律责任;对患者隐私的保护义务;不实施不必要检查的义务;紧急情况下的救治义务。
四、医疗机构的免除赔偿责任事由(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如果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也有过错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己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四)其它法定理由四、患方的法律责任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干扰医疗秩序,妨害医务人员工作、生活的,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五、医疗损害赔偿范围(一)对直接受害人的赔偿范围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住宿费;后续治疗费;康复费; 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二)对间接受害人的赔偿范围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第二章医学伦理道德第一节医学伦理学概述一、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医学伦理学是以医德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原理和主要准则,在解决医学实践中人们之间、医学与社会之间、医学与生态之间的道德问题而形成的学说体系,是医学与伦理学相互交叉的新兴学科。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医学实践中所有的医德现象。
具体研究对象主要涉及医患之间的道德现象、医际之间的道德现象、医社之间的道德现象、医学科研道德现象、生命道德现象五大课题。
(二)医学伦理学的研究内容医德基本理论;医德规范体系;医德实践规律和医德现实难题。
第二节医德基本原则与规范一、医德基本原则(一)医德基本原则的概念医德基本原则是医德规范体系中居统帅和主导地位的最高规范,简称医德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