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_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笔记和讲义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
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
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3。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笔记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学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研究对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他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主要回答人类个体是如何从生物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的这个问题。
它即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即是社会学科又是自然学科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广义上说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
狭义上的指个体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是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廖世承编写的。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早期的发展心理学是受达尔文的影响侧重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要以人的整个一生为研究对象的,即出现了所谓的“生命全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为标志,他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它的诞生有两个观点,其一为1903年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其二为1877年俄罗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该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心理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原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或它所要探索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哪些: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医疗、文艺以及社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资料
1、广义、狭义“发展心理学”的含义: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动物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和个体发展心理学;狭义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指个体发展学2、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著作:《儿童心理之研究》3、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伦理性原则4、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聚合式交叉设计5、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 (4)问卷法(5)测验法6、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又被称为机械决定论,主张环境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
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提出的“刺激—反应”公式表明,个体心理发展是环境和教育机械地决定的,从而否认遗传的作用,同时也否认个体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7、弗洛伊德关于焦虑的种类:客观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上的焦虑8、皮亚杰关于适应的三种方式:同化、顺应、平衡10、格赛尔的成熟决定论:关于成熟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问题,美国发展心理学家格赛尔提出了著名的成熟决定论。
他主张: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其中成熟更为重要。
心理发展是一个按顺序出现的过程,这个顺序与成熟的关系较大,与学习的关系较小。
心理发展主要由成熟决定。
当发育没有达到成熟水平时,学习或训练不起任何作用。
格赛尔上述观点得到了他的双生子爬梯实验的支持。
12、性别恒常性的发展:2岁左右的婴儿已能分辨照片上的性别,但还不能确定自己的性别。
也就是说,此时他们还没有性别的恒常性。
性别恒常性的发展要经历以下阶段:阶段1,性别认同阶段(2—3岁)。
阶段2,性别稳定阶段(4—5岁)。
阶段3,性别一致性阶段(6—7岁)。
13、几种知觉的类型:(1)空间知觉;形状知觉、方位知觉(2)时间知觉14、自我意识:个体对其自身特点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我意识不是先天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社会生活实践中,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对自己的反映过程,表现为对自己的认识、态度和行为调节。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笔记
第二章1.记住几个心理发展的关键期2.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研究的方法在研究方法上,科尔伯格主要采用道德两难故事,让儿童在两难推理中做出选择并说明理由。
3.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印刻现象的基本观点和代表性人物。
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第七代差异显著)——遗传决定论;英国高尔顿(Galton,F.)采用家谱调查法研究——遗传决定论;哈洛和他的同事隔离恒河猴实验——环境决定论的早期经验作用;墨森总结了早期进孤儿院儿童的发展状况——环境决定论的早期经验作用;劳伦兹(K. Z. Lorenz)发现的“印刻现象”3.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心理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不同系统在发展速度、起始时间、达到成熟水平方面不同;同一机能系统特性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速率。
4.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失。
5.图式:图式就是主体动作的认识结构,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模式。
6.同化与顺应:同化与顺应是适应的两种形式。
皮亚杰认为,同化只是数量上的变化,不能引起图式的结构性改变或创新;而顺应则是质量上的变化,促进创立新图式或调整原有图式。
7.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一种介于儿童看得见的现实能力与并不明显的潜在能力之间的潜能范围。
围绕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在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上提出了三个重要观点:1、最近发展区由教学创造;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3、学习的最佳期限。
1.遗传、环境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一)遗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P37)1.遗传决定论?遗传前提论?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龙生龙,凤生凤”,说明了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遗传是保持生物性状的最普遍现象;2.屈赖恩(Tryon,R.C.)的白鼠走迷津实验;(第七代差异显著)屈赖恩根据走迷津能力的高低将一群白鼠分为聪明鼠和愚笨鼠,然后选择其中聪明的公鼠与聪明的母鼠配对、繁殖,再对子代白鼠走迷津能力进行考察。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
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自考发展心理学重点笔记
⾃考发展⼼理学重点笔记发展⼼理学第⼀章绪论概念⼆因素论:遗传和环境因素的作⽤在⼼理发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复演说:霍尔深受达尔⽂进化论的影响,他认为,⼉童⼼理发展是对⼈类种族发展历史的重演,即所谓“复演说”;他说:“⼀两的遗传胜过⼀吨的教育。
”IQ简答论述1、⼼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答:⼼理发展指的是个体从出⽣⾄⽣命结束的整个⽣命历程中⼼理上的发展变化。
⼼理发展是在⽣理成熟发展的基础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进⾏的,年龄或社会⾓⾊是⼼理发展的重要参照系。
2、什么是“遗传与环境之争”?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理发展中的作⽤?答:从遗传决定论到环境决定论,再到试图调和遗传和环境因素作⽤的⼆因素论,始终存在着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理发展中的作⽤争论,这个问题也⼀直是发展⼼理学中的⼀个重要理论问题,通常称之为“遗传与环境之争”或“⾃然与教养之争”遗传与环境之间必须通过复杂的相互作⽤才能⽣成⾏为。
⾸先,分⼦遗传学得研究表明,染⾊体并不是静态的结构,它始终与分⼦内的物质环境相互作⽤着,基因也存在着移位和变异等变化。
其次,基因的作⽤存在着⼀个时间表,机体内外的环境因素是影响时间表发挥作⽤的重要因素。
最后,遗传的作⽤离不开环境因素,遗传所决定的只是⼀种倾向性或易感性,⽽个体是否表现出遗传的性状或⼼理特征,还要取决于环境因素。
因此,遗传与环境因素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在“遗传与环境之争”中,交互作⽤的观点已经成为当今发展⼼理学中的⼀种共识。
3、你如何看待⼼理发展的阶段论?、答:⼉童思维发展的特点在不同阶段之间并不是截然不同的,前⼀个阶段的末期开始出现后以阶段的⼀些特点,后⼀阶段的初期还保留着前⼀阶段的⼀些特点。
因此,⼉童思维的发展既有⼀定的阶段性,⼜有连续性,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
⼉童⼼理作为⽣理成熟和社会影响之间互动的产物,它的发展⼀⽅⾯既遵循物质运动的⼀般规律,另⼀⽅⾯⼜是辩证的,因此,不应该将⼉童⼼理发展的阶段论绝对化。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
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代码00466自学考试《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整理资料讲解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P1第一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一、什么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P1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P1但从总体上来看,它更偏重于应用学科和社会学科。
三、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历史P2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的第一本发展心理学著作的人是陈鹤琴。
1925年他在对自己的孩子进行了808天追踪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著名的《儿童心理之研究》一书,该书是我国儿童心理学的一本开拓性和奠基性的著作。
同年,在此基础上,他又写出了《家庭教育》一书,该书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典范。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受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化论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影响。
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在对自己孩子3年的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因此,普莱尔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L.Hollingworth)提出要研究人的一生心理发展。
1930年,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第二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P11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P11二、探索学生学习的心理规律提高其素质P13三、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13第三节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P14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P14(一)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
(二)发展性原则:是指坚持用发展变化析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
(三)教育性原则:是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身心的正常发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4.维要作用。
他区分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
“最近发展区”的思想:
①含义:儿童的认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独立解决问题时所具备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在成人的帮助下或在与能力更高同伴的合作下实现问题解决时所表现出的可能发展水平,二者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脑与神经系统的变化:(P10) 神经元的修剪原则——“用进废退”。
3.大脑各部分的发育完善:(P12)
1顶叶位于脑的最上部,它是最先完成髓鞘化和修剪的脑区。
2枕叶位于脑的后部,主管视觉。
3颞叶位于额叶的下方,耳朵的正上方,16岁之前颞叶还处于生长阶段,16岁后才开始修剪和髓鞘化。颞叶主要负责加工听觉刺激和语言信息。
2.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P30)
埃里克森不主张把一切活动和人格发展的动力都归结为“性”的方面,而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
他提出的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信任对怀疑(0-1岁)、自主对羞怯(1-3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精力充沛感对颓废感(25-50岁)、完美感对沮丧感(50岁之后)。
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教和学的相互作用刺激了发展,社会和教育对发展起主导作用。最近发展区解释了认知发展如何与学习相结合的问题,也解释了儿童在成人指导和协助下常常有更高水平的表现这一事实。当成年人对儿童的有关行为进行指导时,就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工作平台”,使儿童逐渐具有顺利解决问题所需的能力和策略。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复习笔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考复习笔记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学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研究对象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他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主要回答人类个体是如何从生物的人转变为社会的人的这个问题。
它即是基础学科又是应用学科,即是社会学科又是自然学科发展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广义上说包括动物心理学(比较心理学)、民族心理学(原始人类心理学)和个体心理学。
狭义上的指个体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是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的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是廖世承编写的。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早期的发展心理学是受达尔文的影响侧重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研究,到20世纪70年代发展心理学家提出了要以人的整个一生为研究对象的,即出现了所谓的“生命全程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以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出版的《儿童心理》为标志,他被誉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
1930年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发展心理学命名的著作《发展心理学概论》。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它的诞生有两个观点,其一为1903年美国教育学家桑代克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其二为1877年俄罗斯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卡列杰夫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为标志。
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该时期教育心理学吸取了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试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丰富了自己的内容。
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心理学家越来越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育心理理论派别的分歧越来越小。
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原则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或它所要探索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哪些:1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发展心理学可为教育实践、医疗、文艺以及社会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发展与教育⼼理学知识点总结第⼀章发展与教育⼼理学概述(⼀)发展与教育⼼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理学:是⼼理学的主⼲学科之⼀。
它是研究个体⼼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理发展的⼈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童⼼理学的诞⽣。
2.科学⼉童⼼理学的演变。
3.从⼉童⼼理发展到⼀⽣⼼理发展。
4.发展⼼理学的问世与发展。
教育⼼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理学术语⼼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它主要探讨个体⼼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理学属于⼼理学中的应⽤学科之⼀,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理特点和规律。
4.⼼理学是⼀门既具有⾃然科学的性质⼜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理学和教育⼼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年龄阶段上孔⼦提出“吾⼗有五,⽽志在学,三⼗⽽⽴,四⼗⽽不惑,五⼗⽽知天命,六⼗⽽⽿顺,七⼗⼆从⼼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提出“吾⾮⽣⽽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不思则罔,思⽽不学则殆”等观点。
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类”、“中⼈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正,不令⽽⾏;其⾝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本《教育⼼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理学会成⽴了教育⼼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理学》,1978年中国⼼理学会建⽴了发展⼼理—教育⼼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了发展⼼理学专业委员会。
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发展与教育⼼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发展与教育⼼理学的研究任务:⼀、探索⼼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自考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自学资料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课程代码00466)1.1.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1.2.横断研究设计:横断研究设计就是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的学生进行研究,比较各个年龄的学生在所观察或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一b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的实验设计方法。
1.4.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1.5.生态学运动:所谓生态学运动,就是指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出现的一种强调在活生生的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中研究被试的心理特点的普遍倾向。
2.1.自我:弗洛伊德认为个体发展到儿童期,逐步学会了不能全凭冲动随心所欲。
2.3.图式: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该结构不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结构,而是一种认识的功能结构。
2.4.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环境因素纳入有机体已有的图式或结构之中,以加强和丰富主体的动作。
2.5.平衡、运算、守恒:平衡是指同化作用服从于客体的性质,是同化与顺应相互作用过程中的一种状态。
运算是指借助逻辑推理将事物的一种状态转化成另一种状态。
守恒就是内化的、可逆的动作。
2.6.假设一演绎推理: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先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
2.7.命题推理:不必一定按现实的或具体的资料做依据,只凭一个命题,就可进行的推理。
命题推理的思维特点是超越现实。
2.8.组合分析:认知达到形式运算阶段的个体,不仅可以从单一角度对问题作假设一演绎推理,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构成问题的全部因素作各种组合,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最后达到对问题的解决。
2.9.临床法:皮亚杰研究人的心理发展的主要方法。
所谓临床法,就是设置一定的任务要求儿童完成,研究者边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边与他们进行交谈的一种研究方法。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PPT讲义课件
自考辅导《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第二章心理发展的理论第01讲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目录一、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二、精神分析心理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三、皮亚杰的心理发展理论四、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五、朱智贤的心理发展理论PART01 行为主义的心理发展理论一、环境决定论的发展观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
1913年,华生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改论文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正式诞生。
(一)否认遗传的作用①行为的产生是由刺激决定的,刺激来源于客观,而不决定于遗传;②生理结构上的差异并不导致技能上的差异;③研究心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为的可控性,而遗传是不可控的。
(二)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华生认为环境和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
①人出生后,生理特点是不同的,但此时每个人都只有一些简单的行为;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具有决定作用;③后天学习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华生的儿童教育观(一)教育标准要多样再教育儿童诗,方法应该多样,且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有所变化。
(二)不体罚儿童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不应有“体罚”一词。
(三)培养儿童各种习惯儿童的习惯有情绪习惯、发音习惯和身体动作习惯。
(四)幼儿培养目标幼儿的培养目标是:让他们成为快乐、自由、独立、有毅力、诚恳、有创造力、勇敢和自信的人。
(五)科学的性教育①儿童出生后,家长要注意不让孩子的生殖器接受不良的刺激;②要让儿童及青少年懂得性器官及其功能;③克服儿童及青少年的手淫习惯,要用语言进行开导和矫正;④指导男女儿童及青少年直接正常交往;⑤要在学校里,特别是大学里,开设性教育课程。
三、华生论儿童情绪发展华生认为,出生的婴儿有三种天生的情绪反应,即怕、怒、爱。
后来由于环境的作用,经过条件反射,促使怕、怒和爱的情绪不断发展。
(一)关于儿童的怕、怒和爱的研究1.怕,出生婴儿就有惧怕的表现;2.怒,最初的愤怒是一种对自己身体运动受到限制的天生的反应;3.爱,最初的对儿童皮肤的抚摸、抓痒、轻拍,就会使儿童发出微笑,产生愉快地表情和行为,这就是天生的爱。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2。
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
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
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
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
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
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
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
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
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
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概述〔一〕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识记: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干学科之一。
它是研究个体心理发展以及为了促进个体心理发展的人类学习与教育的实质与规律的科学。
发展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2.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
3.从儿童心理发展到一生心理发展。
4.发展心理学的问世与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1.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2.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3.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4.融合时期〔20年代80世纪以来〕2.领会: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1.发展心理学术语心理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3.教育心理学属于心理学中的应用学科之一,它主要探讨学校教育情境下学与教的心理特点和规律。
4.心理学是一门既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的学科。
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演变过程:1.在中国的发展:〔1〕古代:第一,先天与后天关系问题上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
第二,年龄阶段上孔子提出“吾十有五,而志在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三,在学习问题上孔子提出“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观点。
第四,在教学问题上提出“有教无类”、“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等观点。
第五,在作为教师问题上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等观点。
〔2〕近现代:1924年廖世承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1962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63年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1978年中国心理学会建立了发展心理—教育心理专业委员会,1984年建立了发展心理学专业委员会。
2.国外的发展:〔见识记2、3〕〔二〕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综合应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探索心理发展的规律为社会实践服务:〔一〕可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