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SS大作业-环境保护

合集下载

SPSS主成分法在环境保护中应用论文

SPSS主成分法在环境保护中应用论文

浅谈SPSS主成分分析法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在介绍主成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徐州市1996年至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建立主成分分析模型,得出主成分评价值,进行实例分析。

【关键词】spss;主成分分析法;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分析近年来附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徐州市的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种类及产生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笔者借助 spss 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 , 对1996年至2000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变化进行分析对比 , 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指标,为徐州市的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提供决策指导。

1.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主成分分析是一种数学变换的方法,它把给定的一组(比如k 个)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转换成另外一组不相关的变量,这些新的变量按照方差依次递减的顺序排列,在数学变换中保持变量的总方差不变。

第一个变量具有最大的方差,称为第一主成分,第二个变量的方差次大,并且和第二个变量不相关,称为第二主成分,依次类推,k个变量就有k个主成分,最后一个主成分具有的方差最小,并且和前面的主成分都不相关[1]。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social science) 统计分析软件是由美国 spss 公司自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发的大型统计学软件包,具有主成分分析功能。

因此本文不再讨论相关的数学计算公式,本文所有操作均是在windows xp环境下使用spss 10.0版本完成的。

2.利用spss对徐州市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进行主成分分析本文采用的数据来自1996至2000年徐州统计年鉴和环境统计综合年报,主要指标gdp(万元)、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有危险废物、冶炼废渣、粉煤灰、炉渣、煤矸石、尾矿(万吨)8个指标进行主成成分分析:2.1原始数据录入(图1)图1 原始数据录入2.2“因子分析”对话框参数设置从主菜单的“analyze→data reduction→factor”弹出factor analysis 对话框完成各项指标设置。

SPSS的综合运用——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分析为例

SPSS的综合运用——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分析为例

SPSS的综合运用——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分析为例年欢管理科学与工程 2013200644(一)实验目的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趋势加重、全国形成多个酸雨区等,危害生态环境、影响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从污染物构成来看,我国大气污染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生活污染源,包括饮食或取暖时燃料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和烟雾;二是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钢铁和有色金属冶炼,各种化学工业给大气造成的污染;三是交通污染源,包括汽车、飞机、火车、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煤烟、尾气排放。

本文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我国主要城市的空气质量,以及各参数对空气质量好坏的影响以及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并据此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建议。

(二)问题描述在2013年之前,大部分人对于雾霾天气的认知都会自然而然觉得是北京的事。

然而,12月伊始,我国遭受了入冬以来最大范围雾霾天气,今年12月伊始,我国中东部地区迎来了严重雾霾事件,几乎涉及中东部所有地区。

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上海等多地空气质量指数达到六级严重污染级别,使得京津冀与长三角雾霾连成片。

由于能见度过低,导致多处高速公路封道关闭,给车辆出行带来了不便,也严重影响了市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

(三)数据来源通过查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的“国家统计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获得。

(四)案例中使用的SPSS方法1.描述性分析2.相关分析3.聚类分析4.主成分分析(五)实验内容与步骤1.城市空气质量因素的描述性统计本实验对城市空气质量的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年平均气温和年平均相对湿度六项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做描述性统计分析,包括频数、极小值、极大值、均值和标准差五个项目,见表1.1。

SPSS统计软件在环境监测实验中的应用

SPSS统计软件在环境监测实验中的应用

66第16卷 第6期 实 验 技 术 与 管 理 V o1.16 N o.6 1999 SPSS统计软件在环境监测实验中的应用赵晓明(东北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系 长春 130024) 摘 要 介绍了SPSS715for windows统计软件的功能与特点及其在环境监测实验课中的应用。

关键词 SPSS统计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 ocial Science社会科学用软件包)是世界上著名的统计分析软件之一,它不仅适用于社会科学,同样可应用于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尤其是近年来推出的SPSS for windows版本,无须编写程序,完全可以在图形界面下操作,使用方便,运算快捷,更加受到用户的欢迎。

环境监测实验是我系环境学专业的重要实验课之一,内容是通过测定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从而确定环境污染程度及其变化趋势。

实验课的教学内容除了采样技术、测试方法外,还包括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方面,因而实验中涉及到大量的统计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我们开始接触到SPSS统计软件,先是在科研中使用,感觉效果很好,于是尝试把它引入实验教学,设想以SPSS软件为工具,帮助学生掌握统计分析方法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师生都很欢迎。

学生认为把计算机和课程结合起来,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教师认为搞活了实验课堂,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益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目前介绍SPSS软件的书籍还不多见,本文除了谈谈我们的体会外,还简单介绍了SPSS软件的内容和使用方法。

11SPSS统计软件的功能与特点SPSS715是该公司1996年出版的面向windows95的版本,内容很多,功能也很强大。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运用的主要是其统计部分和作图部分。

其中统计部分提供了多种统计方法,如基本统计分析、频数分布表;单样本、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的T检验;单因素、多因素方差分析;X2检验和秩合检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正态性检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因素分析等。

基于SPSS的污染源分析及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SPSS的污染源分析及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基于SPSS的污染源分析及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基于SPSS的污染源分析及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现代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正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如何准确评估和控制污染源,成为环境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本文将以SPSS软件为工具,分析测量环境污染源的数据,并探讨其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

通过对污染源的分析,可以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二、SPSS在污染源分析中的应用1. 数据预处理SPSS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统计分析软件,提供了数据预处理的功能。

在污染源分析中,我们常常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括数据的清洗、缺失值的处理、异常值的处理等。

SPSS的数据清洗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完成这些处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数据可视化SPSS可以将统计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以图表形式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和趋势变化。

在污染源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SPSS绘制柱状图、折线图、散点图等,观察污染源的变化趋势,找出数据之间的关联性。

3. 相关性分析SPSS提供了丰富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包括相关性分析。

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可以探索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查找主要因素和影响因素。

在污染源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SPSS 计算各个污染源之间的相关系数,从而确定主要污染源和其影响因素。

4. 回归分析SPSS还提供了回归分析的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建立数学模型,预测和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

在污染源分析中,我们可以利用SPSS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确定各个因素对于污染源的贡献程度,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

三、基于SPSS的污染源分析案例研究以某工业园区为例,对其主要的污染源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调查和统计数据收集,对该工业园区的空气污染源、水体污染源和固体废物污染源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1. 空气污染源分析收集该工业园区不同污染源的排放数据,包括燃煤锅炉、化工厂和汽车尾气等。

将数据导入SPSS,进行相关性分析,找出不同污染源之间的相关关系。

应用spss软件包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

应用spss软件包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
作者单位 : 内蒙古企调队 责任编辑 : 孙晓谦
因子分析是多元统计的一个分支 。它研究很多变 量的内部依存关系 , 把众多的变量综合成几个少数的 因子 。因子分析产生在世纪初期 , 当时由心理学家在 实际研究中提出的 , 在此后的三四十年中 , 因子分析 的理论逐渐发展成熟 。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普 及 , 终于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统计分析方法 。在 SPSS 中提供了很多种常见的因子分析方法 , 我们就以一个 实际的例子来具体说明如何使用 SPSS 进行因子分析 。
应用 SPSS 软件包对我国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
吴 静 其木格 于洪文
□信息现代化
《内蒙古统计》2000 年第 5 期
© 1995-2004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37 —
地 区 北 京 பைடு நூலகம் 津 河 北 山 西 内蒙古 辽 宁 吉 林 黑龙江 上 海 江 苏 浙 江 安 徽 福 建 江 西 山 东 河 南 湖 北 湖 南 广 东
41 练好 “内功”是脱困的根本 。企业是脱困的 主体 , 是 “内因 ,” 因此 ,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运作 , 强化管理 , 苦练 “内功 ,” 是国有企业走出困 境的根本出路 。要坚持不懈地深化企业改革 , 从体制 上 、机制上消除造成企业亏损的弊端 , 彻底转变经营 机制 。无论是已脱困的企业还是未脱困的企业 , 都必 须从有利于企业持续 、健康 、稳定发展的大原则出 发 , 把脱困工作与经济结构调整 、企业技术进步和现 代企业制度建设密切结合起来 , 在完成脱困任务的同 时 , 带动产业优化升级 。
x5 152
1 269 1725 115 437 21

Spss分析报告范例

Spss分析报告范例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高投入驱动的粗放 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消耗大,无疑会给环境造成很大的压力。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加,在很 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消耗资源为代价的,并由此产生了各 种生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四川省的生 态质量作出科学合理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案例运用 因子分析,综合比较分析了四川省各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和意见。
本案例建立了生态质量管理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经济环境
协调度、社会环境协调度、生态环境保护三大系统构成一
级指标,进而选择代表性强,易于量化的参数即人均GDP、
人均工业总产值、教育投资额、城镇化率、环境污染治理
投资总额、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物综合利用率、人均
公共绿地面积等八个指标作为指标层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区域概况
四川省是中国西部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的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内陆大 省,以富饶的物产,秀美的山川,富足的生活被世人誉为“天府之国”。
截至2012年5月31日,四川省管辖1个副省级市(成都市)、17个地级市、3个自 治州。
四川省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1年度四川地区的经济运行数据显示, 201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万亿元,达到21026.7亿元,增长 15.0%,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5.8个百分点。同时,初步审定,2011年除成都 市以外,绵阳、德阳、宜宾、南充、达州、凉山六个市(州)GDP总量首次 突破千亿元大关。
结果解释和研究展望
1.因子分析计算
第一公共因子F1,可以命名 为“经济环境协调度”;第
二公共因子F2,可以命名为 “社会环境协调度”;第三

探讨利用SPSS软件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探讨利用SPSS软件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探讨利用SPSS软件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的持续加速,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

更好地保护和改善空气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舒适的环境。

本文主要采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城市的空气质量进行研究,探讨各参数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因素。

关键词:SPSS软件分析;城市大气环境污染;主成分分析方法近年来,伴随着现代化、工业化的发展,我国主要城市大气中的“煤烟”类污染占主导地位,大气中的总悬浮物含量偏高,SO2污染偏高,汽车排放污染物总量迅速增长,NOx污染日趋严重,我国已经出现多个“酸雨区”。

这不仅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而且还会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

在污染物的组成上,空气污染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生活污染源,即食物、取暖、燃烧等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烟气;二是工业污染源,主要指火电、钢铁厂、有色金属厂、各类化工企业等引起的空气污染;三是交通污染物,包括机动车、航空器、火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产生的烟尘和尾气。

一、SPSS软件技术概述1.1SPSS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the Social Scienc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学科的、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数据处理软件。

该软件具有无需编写程序,只需简单的图形界面就能完成,而且运算速度很快的特点,因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

目前,SPSS是一种在社会,经济,生物,教育,心理学等众多学科中都有很大的应用。

1.2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工具,可以快速分类、筛选、总结和提取少数隐含和独立的环境事件的主要控制因素,从而找出环境事件的科学规律。

它是实现快速有效的空间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的有效技术手段。

环境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在研究往往涉及多个变量。

环境监测数据因其数量多、动态变化、相互关系等特点,给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

SPSS期末大作业-完整版

第1题:基本统计分析1分析:本题要求随机选取80%的样本,因而需要选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此选择随机抽样中的近似抽样方法进行抽样。

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数据→选择个案→随机个案样本→大约(A)80 所有个案的%。

1、基本思路:(1)由于存款金额为定距型变量,直接采用频数分析不利于对其分布形态的把握,因而采用数据分组,先对数据进行分组再编制频数分布表。

此处分为少于500元,500~2000元,2000~3500元,3500~5000元,5000元以上五组。

分组后进行频数分析并绘制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2)进行数据拆分,并分别计算不同年龄段储户的一次存取款金额的四分位数,并通过四分位数比较其分布上的差异。

操作步骤:(1)数据分组:【转换→重新编码为不同变量】,然后选择存取款金额到【数字变量→输出变量(V)】框中。

在【名称(N)】中输入“存取款金额1”,单击【更改(H)】按钮;单击【旧值和新值】按钮进行分组区间定义。

存取款金额1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有效1.00 82 34.6 34.6 34.62.00 76 32.1 32.1 66.73.00 104.2 4.2 70.94.00 22 9.3 9.3 80.25.00 47 19.8 19.8 100.0 合计237 100.0 100.0(2)【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分组”变量到【变量(V)】框中;单击【图标(C)】按钮,选择【直方图】和【在直方图上显示正态曲线】;选中【显示频率表格】,确定。

(3)【数据→拆分文件】,选择“年龄”变量到【分组方式】框中,选中【比较组】和【按分组变量排序文件】,确定;【分析→描述统计→频率】,选择“存款金额”到【变量】框中,单击【统计量】按钮,选择【四分位数】→继续→确定。

统计量存(取)款金额20岁以下N有效1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 50 50.00 7550.00 20~35岁N有效 131 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0 50 1000.00 755000.0035~50岁N有效 73 缺失0 百分位数25 500.00 50 1000.00 75 4500.0050岁以上N有效32缺失0 百分位数25 525.00 50 1000.00 752000.00结果及结果描述:频数分布表表明,有一半以上的人的一次存取款金额少于2000元,且有34.6%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少于500元,19.8%的人的存取款金额多于5000元,下图为相应的带正态曲线的直方图。

ps环保类课程设计

ps环保类课程设计

ps环保类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掌握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

具体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环境问题的主要类型和影响,了解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环保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进行环保实践的基本技能,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环境问题的类型和影响、环保法律法规和政策、环保实践技能等。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章:环境保护的概念与原则第二章:环境问题的类型与影响第三章:环保法律法规与政策第四章:环保实践技能教学内容将结合实际情况,以教材为主,辅以参考书、多媒体资料等,保证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方法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具体方法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环境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使学生学会运用环保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实验法:进行环保实践技能的训练,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环保类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环保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和收集与环境问题相关的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准备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环保实践所需的设备,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践操作。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准备,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丰富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整理]spss实际分析.

[整理]spss实际分析.

06年部分省份环境污染与破坏情况调查引言:21世纪是环保的社会,建设节约型环保社会是未来几年的重大课题,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是哪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全球性的问题。

作为环保人我们更应该充分了解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从而更好地投身于环保事业中去。

本文分析统计了部分省份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情况,并通过SPSS分析如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程有一定借鉴意义。

同时提高了分析数据统计结果的能力。

一、研究目的:1. 熟悉SPSS软件在实际中的应用;2. 根据2006年部分地区环境污染与破坏情况,了解我国目前面临的环境问题现状,为以后处理环境问题提高更好的依据。

注:由于所查数据有所缺损,故将部分数据舍弃,只取其中数据较完整的省份进行分析3. 通过对环境污染与破坏情况以及治理各类污染项目的投资额情况的调查,了解污染治理的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措施;4. 培养分析数据统计结果的能力。

二、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本论文从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上收集了近年来全国各地区污染事故治理及其投资情况,并选择其中的最新数据运用SPSS 11.0中文版进行统计分析。

在分析前,要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将其汇总为可用于SPSS 分析的格式。

2.研究方法本论文主要运用了《环境统计学》中的相关知识,并运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进行统计描述,同时将部分省份的相关数据用条形图、饼图等进行形象的表现,最后对各种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研究各种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借此了解我国的污染及其治理的状况。

原始数据:转换后的数据如下(仅显示部分):三、数据处理:1.部分省份总污染事故次数的比较:图1:利用简单饼图比较图2:利用简单条形图比较从图1和图2中看都出,湖南省总污染事故次数远远超出其他省份,甘肃省次之。

总污染事故次数所呈现的趋势多少与省份的人口数、工业发展情况、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有关。

2. 部分省份污染事故所属类型的研究:图3:利用交互饼图比较各省份污染事故所属类型Pies show Sums of 事故次数河北辽宁山西06年河北、山西、辽宁各省污染事故所属类型的研究Pies show Sums of 事故次数黑龙江吉林江苏06年吉林、黑龙江、江苏各省污染事故所属类型的研究Pies show Sums of 事故次数安徽湖南浙江06年浙江、安徽、湖南各省污染事故所属类型的研究Pies show Sums of 事故次数甘肃广东贵州06年广东、贵州、甘肃各省污染事故所属类型的研究图4:利用交互条图比较各省份污染事故所属类型从系列图3和图4可以看出,湖南省的污染事故次数最多,其中水污染占将近一半;甘肃省处于第二位,其中水污染也占将近一半;黑龙江省、吉林省和我省的污染事故次数较少,其余的省份污染事故次数则较接近,都在20次左右。

运用spss对各地区的废气排放进行因子分析

运用spss对各地区的废气排放进行因子分析

摘要多元统计分析是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解决多指标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近30年来,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发展和科研生产的迫切需要。

多元统计分析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地质、气象、水文等许多领域,已经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

因子分析模型是主成分分析的推广。

它也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相对于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更倾向于描述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因此,因子分析的出发点是原始变量的相关剧增。

因子分析的思想始于1904 年查尔斯·斯皮尔曼对学生考试成绩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的高速发展,人们将因子分析的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心理学、医院、气象、地质、经济学等各个领域,也使得因子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更加丰富。

本文利用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资料,在研究城市废气排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城市废气排放的主要因素,通过SPSS的操作,得出它的成分矩阵,方差贡献度提取公共因子……最后计算它的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因子得分,然后就是对变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结论提出控排,合排和净化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因子分析SPSS 成分矩阵目录1 设计目的 (1)2 设计问题 (1)3 设计原理 (2)4 操作步骤 (2)5 结果分析 (3)5.1 主成分分析法 (3)6 设计总结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全国各重要城市废气排放的因子分析1 设计目的学会应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的因子分析,同时更好的了解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知识,熟练掌握应用多元统计分析在实际问题上的应用,并将所学的知识结合SPSS对数据的处理解决实际问题。

本设计是利用因子分析理论作分析,并用SPSS 软件进行求解2 设计问题X1表示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X2表示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X3表示可吸入颗粒数X4表示一氧化碳日均值第95百分位浓度;X5臭氧日最大8小时第九十百分位浓度;X6 细颗粒物年均浓度;X7 空气质量好于二级的天数。

SPSS因子分析-环境污染

SPSS因子分析-环境污染
SPSS实现因子分析
环境污染的因子分析
对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污染物排放量七项 指标作因子分析。 原始数据为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工业 和生活污染物排放量。
原始数据中包含7项污染指标,依次命名为 X1至 X7,其中:
X1 为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 , X2 为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吨) , X3 为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吨), X4 为生活烟尘排放量(吨) , X5 为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万吨) , X6 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亿标立方米) , X7 为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 。
Missing Values栏,选择 Coefficient Display 处理缺失值方法: Format栏,决定载荷系 Exclude sases listwise 数的显示格式: 在分析过程中,分析变量中 Sorted by size 选中此项, 有缺失值的观测量不参与分 载荷系数按其数值的大小 析 排列并构成矩阵 Exclude cases pairwise Suppress small 成对剔除带有缺失值的观测 coefficients 选中此项, 量 不显示那些绝对值小于指 Replace with mean 用变 定值的载荷系数,在后面 量的均值代替变量的所有缺 框中键入0到1之间的数作 失值 为临界值
计算环境污染总得分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对27 个地区进行环境污染的综合分析。利用因子 分析后得到的2个因子变量,可以计算出每个 地区的环境污染总得分。在计算总得分时, 以这2个因子变量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数,得 到计算公式: 环境污染总得分 = 0.41633 F1 + 0.35408 F2 按照这个公式,就可以计算出27个地区环境 污染总得分。
FACTOR过程的选择项:

实验报告环境保护(3篇)

实验报告环境保护(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 掌握常见的环保技术和方法。

3. 提高环保意识,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实验原理环境保护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对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治理,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本实验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了解和掌握环保知识:1. 环境污染源调查:了解污染物的来源、种类和排放方式。

2. 环保技术方法研究:学习水处理、固废处理、大气污染治理等技术。

3. 环保意识培养:提高个人环保意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水样、土壤样、空气样、废塑料、废电池等。

2. 实验设备:水质检测仪、土壤检测仪、气体检测仪、焚烧炉、粉碎机、过滤装置等。

四、实验步骤1. 环境污染源调查(1)收集当地水、土壤、空气等环境样品。

(2)使用水质检测仪、土壤检测仪、气体检测仪等设备,对样品进行检测。

(3)分析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排放方式。

2. 环保技术方法研究(1)水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对水进行净化处理。

(2)固废处理技术:对废塑料、废电池等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采用吸附、催化、燃烧等方法,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3. 环保意识培养(1)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减少污染物排放。

(3)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环境污染源调查结果(1)水污染:检测结果显示,水样中存在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

(2)土壤污染:检测结果显示,土壤样中存在重金属、农药残留等污染物。

(3)空气污染:检测结果显示,空气样中存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

2. 环保技术方法研究结果(1)水处理技术:采用生物膜法、活性炭吸附法等,对水进行净化处理,去除污染物。

(2)固废处理技术:对废塑料、废电池等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3)大气污染治理技术:采用催化氧化、燃烧等方法,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监测网设计中SPSS10.0的应用

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和监测网设计中SPSS10.0的应用
用的数学工具 。
SS P S是 2 0世 纪 8 0年 代 初 由 美 国 S S Px S公 司 开 发 的 目前 世 界上 最 优 秀 的统 计 分 析 软 件 之 一 , 已 广泛 应 用 于 自然 科 学 和 其 他 领 域 , P x 0 0 fr S S 1 . o S W id ws 其 最 新 版 本 , 环 境 监 测 中 还 很 少 应 no 是 在 用 , 别 是地 方 环 境 监 测 部 门 对 它 尚不 了 解 。将 这 特 个 优 秀 软 件 应 用 于实 际 工 作 中 , 但 能 够 大 大 减 少 不 数据 分析人员 的工作 量 , 且提 高 了数 据处 理 、 而 结


20 9 ) 0 0 2
要 :P 1 . S 0 0是 U f 功 能 齐 全 、 于 应 用 的 优 秀 统 计 软 什 文 章介 绍 r该 软 什 环 境 监 测 数 据 分 析 卡 临 测 网 设 j i 『 便 ¨
计 中 的 应 用 。 文 中 简 述 r该 软 件 的 功 能 及 优 点 , 通 过 实 例 , 爪 其 住 环 境 监 测 数 据 分 析 卡 监 测 网 没 汁 巾 的 心 川 , 埘 于 并 展 ¨ . 达
1 2 S S 1 0统 计 软 件 . PS 0.
环 境 监 测 的 目的 是 准 确 、 时 、 面 地 反 映 环 及 全 境 质 量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 污 染 源 总 量 控 制 、 境 为 环 规 划 与 管 理 等 提 供 科 学 依 据 。环 境 质 量 的 时 空 分 布 变 化 是 受 自然 过 程 和 人 群 活 动 影 响 的 函数 , 们 它 的 变 化 规 律 是 通 过 大 量 监 测 数 据 的 偶 然 性 变 化 表 现 出 来 的 , 一 类 随 机 变 量 。所 以 , 究 随 机 变 量 是 研 变 化 规 律 性 的数 理 统 计 方 法 是 环 境 监 测 工 作 中 常

SPSS大作业-环境保护

SPSS大作业-环境保护

当代大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程度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有害物质与日俱增,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在环境污染中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采样方式为匿名方式随机投放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分析采样数据,得到频率表以及考虑性别的交叉表。

本文考虑性别、城乡等差异,分别从基本的环保知识到主动投身环保事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认知程度的差异。

关键字:性别;气候变化;差异;SPSS一、研究背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要模式。

由此而带来的就是高增长、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企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环境破坏的监管不力,睁一眼闭一眼,所以我国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以牺牲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尤其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主要是以城市主力军,这样城市的环境恶化就很严重。

同样,农村人口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恶化也不可小觑,我国高速发展的近几十年来,环境的恶化程度逐年增加,应该引起政府环保部门的重视。

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我们现在出门看到的最打眼的一景就是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空气污染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威胁,据统计,世界儿童死亡80%是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环境污染很大因素是由于企业恣意排放污染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民众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对生活污染——尤其是随处可见的污染——有较大的影响。

性别、年龄等不同,对气候变化认知程度也会存在差异。

本文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城乡区别,分别从基本的环保知识到主动投身环保事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不同性别对环境污染问题认知程度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描述(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样方式为匿名方式随机投放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调查的方法,与2014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问卷调查。

环境系统分析期末大作业要求及格式

环境系统分析期末大作业要求及格式

环境系统分析期末大作业要求期末大作业:题目: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环境系统分析方法处理实际环境问题。

要求:1、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3000字;2、应符合期末大作业格式要求,应包括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内容;3、内容可以是建立环境模型对水质大气等环境问题进行模拟、运用质量模型进行环境预测和评价、采用规划方法进行水或大气的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应用实用模型软件处理环境问题等;4、不符合格式或抄袭、雷同作业一律重写。

时间:第13周周五(11月25日)之前交(班长统一收齐,包括免听同学)。

评分标准:1、内容丰富,字数超过3000字。

(20分)2、格式正确,符合论文格式要求。

(20分)3、能结合实际生活,采用环境系统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

(30分)4、有创新,能采用新观点新方法解决环境问题。

(30分)淮阴工学院环境系统分析大作业作者: 学号:学院: 生化学院专业: 环境工程题目:课程: 环境系统分析摘要关键词:1 引言(或绪论)(可作为正文第1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1.5倍行距)×××××××××××××××××××××………1.1 ××××××(作为正文2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小4号宋体)××××××…………1.1.1 ××××(作为正文3级标题,用小4号黑体,不加粗)×××××××××(小4号宋体)×××××××××××××××××××××××××××………2 ×××××××(不换页,作为正文第2章标题,用小3号黑体,加粗,并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小4号宋体)×××××××××××××××××××××××××××××××××××………结论(小3号黑体,居中)×××××××××(小4号宋体,1.5倍行距)×××××××××××××××××××××××××××××××××××××××××××××××××××××××××××××××××××…………参考文献(小3号黑体,居中)1 ×××××××(小4号宋体,行距18磅)×××××2 ××××××××××××××××××××××××××××××××××××××××××3 ××××××××××××××××××××××…………例如: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2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73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研究:[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5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 New York: Academic Pr,1978。

环境风险评价作业

环境风险评价作业

1.根据数据homework,利用SPSS软件,建立因变量y2与自变量xl, x2, x3, x4和yl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对分析结果进行简要解释。

第一种方法:非线性回归MODEL PROGRAM a=1 b=1 c=1 d=1 e=1 f=1.假设方程为 y1=a * x1+b / x2+c / x3+d * EXP(e * x4) + f * y2.导数是通过数字计算的。

a.主迭代数在小数左侧显示,次迭代数在小数右侧显示。

b.由于连续残差平方和之间的相对减少量最多为SSCON= 1.000E-008,因此在66模型评估和30导数评估之后,系统停止运行。

参数估计值参数估计标准误95%置信区间a因变量:y1a. R方=1 -(残差平方和)/(已更正的平方和)=.814。

Y1=46.288x1-1669.662/x2+7590.120/x3+0.015e O.376x4-3.417y2;R2=0.814 第二种方法:逐步线性回归因变量:x1。

x1, y2。

x1, y2, x3。

x1, y2, x3, x2。

a.预测变量:b.预测变量:c.预测变量:d.预测变量: (常量), (常量), (常量), (常a.因变量:y1b.预测变量:(常量),x1。

c.预测变量:(常量),x1, y2。

d.预测变量:(常量),x1, y2, x3。

e.预测变量:(常量),x1, y2, x3 , x2。

因变量:模型1、2、3、4的容差和VIF值均未超出最大(或最小)限值,这说明各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共线性。

因变量:b.模型中的预测变量:(常量),x1。

c.模型中的预测变量:(常量),x1, y2。

d.模型中的预测变量:(常量),x1, y2, x3。

模型中的预测变量:(常量),x1, y2, x3, x2。

a因变量:因x4的sig值很大,显著性很低,故将这一变量排出,模型4R2值最大,估计误差值最小,故采用模型4。

SPSS软件在环境监测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SPSS软件在环境监测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SPSS软件在环境监测实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单金林
【期刊名称】《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
【年(卷),期】2009(000)001
【摘要】本文就环境监测实验中一些数据统计分析问题,借助SPSS软件的描述性分析、探索性分析、回归分析以及聚类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展示了SPSS软件解决实验数据统计分析问题简捷、快速和准确的优势,并且适用于环境监测实验的小样本数据处理。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单金林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30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33
【相关文献】
1.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的操作及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吉祝美;方里;张俊;马晶晶
2.主成分分析法在SPSS软件中的操作及在河流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吉祝美;方里;张俊;马晶晶;
3.SPSS软件在《数理统计与软件应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J], 赵彩霞;林妤;吴金蔚
4.SPSS软件在课题研究中的应用——以SYB创业培训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研究为
例 [J], 王红梅
5.SPSS软件在“应用时间序列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J], 吴迪;陈喆;石晓莉;朱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对全球气候变化认知程度的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人们向大自然排放的有害物质与日俱增,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环境污染问题不仅影响我国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质量,也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在环境污染中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采样方式为匿名方式随机投放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采用SPSS statistics软件分析采样数据,得到频率表以及考虑性别的交叉表。

本文考虑性别、城乡等差异,分别从基本的环保知识到主动投身环保事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当代大学生对环境污染问题认知程度的差异。

关键字:性别;气候变化;差异;SPSS一、研究背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济发展迅速,主要是以粗放式发展为主要模式。

由此而带来的就是高增长、高能耗、高排放的三高企业,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对环境破坏的监管不力,睁一眼闭一眼,所以我国改革开放30年快速发展以牺牲能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尤其我国的经济发展又极不平衡,主要是以城市主力军,这样城市的环境恶化就很严重。

同样,农村人口环境保护意识淡薄,农村环境恶化也不可小觑,我国高速发展的近几十年来,环境的恶化程度逐年增加,应该引起政府环保部门的重视。

环境污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严重,我们现在出门看到的最打眼的一景就是戴口罩的人越来越多,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空气污染对自己身心健康的威胁,据统计,世界儿童死亡80%是由于空气污染导致的,这个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环境污染很大因素是由于企业恣意排放污染物,但在日常生活中,民众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对生活污染——尤其是随处可见的污染——有较大的影响。

性别、年龄等不同,对气候变化认知程度也会存在差异。

本文考虑到男女性别的差异、城乡区别,分别从基本的环保知识到主动投身环保事业等各方面加以分析,研究不同性别对环境污染问题认知程度的差异。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描述(一)研究方法本研究采样方式为匿名方式随机投放网络问卷以及纸质问卷调查的方法,与2014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面向西安交大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31份。

(二)样本特征描述431位被访者中,女性209位,占48.5%;男性222位,占51.5%。

如图1所示,样本主要来自大一、大二以及大三群体,总共381位,占88.4%;大四毕业生以及研究生占11.6%。

被访者所读专业性质也有较大差别,文科生178位,占41.3%;工科生人数122位,占28.3%;理科生108位,占比25.1%,如表1所示。

图1 受访者就读年级比例表1 受访者就读专业性质的人数及比例频率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文科178 41.3 41.3理科108 25.1 66.4工科122 28.3 94.7其他18 4.2 98.8拒绝回答 5 1.2 100.0合计431 100.0431位受访者中大部分来自省会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共322位,占74.7%;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受访者109名,占25.3%,如表2所示。

受访者的平均年龄是20.7岁,最年长的受访者是26岁,最年轻的受访者是17岁。

表2 受访者来自不同地域的人数及比例频率百分比累积百分比151 35.0% 35.0直辖市或省会城市中小城市171 39.7% 74.755 12.8% 87.5县城或乡镇农村54 12.5% 100.0合计431 100.0%三、当代大学生对气候变化认知的分析(一)当代大学生对气候是否发生变化的认知气候是否变化的问题完全由受访人在10年内对自己居住环境的主观感知判断,同时设置了5个阶段性选项,分别是“完全没有变化”、“基本没有变化”、“有变化”、“有较大变化”、“不知道”,这些选项依次表明对所居住环境气候有变化认同程度逐渐增高。

图2 当代大学生对所居住环境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如图2所示,在431名受访大学生中,22名大学生觉得自己所居住环境气候在10年内完全没有变化,占所有受访学生比例5.1%,138名大学生觉得基本没有变化;但255名大学生觉得所居住环境气候在10年内有变化这这有较大变化,占比近60%。

这些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还是对气候变化影响了自己所居住环境持认同态度。

小部分认为完全没有变化或者基本没变化的同学可能来自偏远山区远离工业影响,或者来自已经高度发展的大中城市。

结果如表3所示,不同性别受访者在气候变化的认知上几乎无太大差别,可见在气候变化认知上没有性别的差异,这可能与受访者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缘故。

考虑到年级因素,在选择“完全没有变化”的同学中,大一人数最少,只占4.5%;大二人数最多,占了近6成;大三和大四受访者比较均匀分别占18.2%和13.6%。

其他不同认同程度的选项,不同年级学生占比基本持平,不作详细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文科学生选择“完全没有变化”的占一半,而理工科数据平均,分别占27.3%和22.7%。

这说明,相对于理工科学生,文科学生对于气候变化关心程度不够,极有可能是专业性质决定的,理工科学生在能源机械行业知识面较广,会更容易注意到由能源机械产业引起的环境恶化问题,并且致力于研究开发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技术。

考虑到受访者来自哪里,22个觉得“完全没有变化”的受访者全部来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和中小城市,来自乡镇和农村的学生都觉得居住环境气候有变化或者有较大变化的比例很大。

表3 不同特征的受访者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情况组别近10年,你所居住环境气候有变化吗完全没有基本没有有有较大变化不知道性别男45.5% 55.8% 48.7% 55.0% 43.8%女54.5% 44.2% 51.3% 45.0% 56.3%年级大一 4.5% 33.3% 28.7% 21.7% 18.8% 大二63.6% 29.7% 21.5% 38.3% 31.3% 大三18.2% 25.4% 40.0% 25.0% 31.3% 大四13.6% 10.1% 5.1% 11.7%其他 1.4% 4.6% 3.3% 18.8%专业性质文科50.0% 41.3% 38.5% 43.3% 56.3% 理科27.3% 23.2% 28.7% 23.3%工科22.7% 31.9% 25.6% 26.7% 43.8%其他 2.2% 6.2% 5.0% 拒绝回答 1.4% 1.0% 1.7%来自哪里直辖市或省会城市54.5% 34.8% 32.3% 31.7% 56.3% 中小城市45.5% 49.3% 33.8% 36.7% 31.3% 县城或乡镇9.4% 17.9% 10.0% 6.3% 农村 6.5% 15.9% 21.7% 6.3%(二)大学生认知气候变化的渠道针对431位被访者,课题组进一步调查了被访者感知气候变化的信息渠道。

如表4 显示,183 位被访者是通过互联网感受到气候发生了变化,占被访者的42.5%;173 位被访者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或者杂志获得气候变化的信息;较少的人通过学校、亲人或朋友等途径获知气候变化的信息;令人失望的是仅有9人通过环保组织获得气候变化的认知。

也就是说,当代大学生感知气候变化的途径比较单一,基本是靠网络或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而学校和环保组织在促进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上作用发挥得不够。

表4 431位被访者认知气候变化的渠道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互联网183 42.5% 42.5 42.5%学校43 10.0% 10.0 52.4% 亲人或朋友23 5.3% 5.3 57.8% 电视、广播、报纸、杂志173 40.1% 40.1 97.9% 环保组织9 2.1% 2.1 100.0%合计431 100.0 100.0(三)当代大学生对气候变化责任承担的认识当代大学生在“对于气候变化谁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去解决它”这个问题上,意见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如图3所示,175位大学生认为每个公民都应该承担解决气候问题的责任,占受访者总数4成;120名被访者觉得政府应承担更大的责任,占27.8%;另外,93名大学生认为科研机构应该承担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占21.6,可能觉得科研机构应该研发出环境友好型技术或设备,以免对气候产生更大的破坏。

政府公司企业科研机构每个公民不知道图3 应该承担更大责任解决气候变化的各项比例考虑到性别、年级、专业性质等因素,认为哪个组织或机构应该承担最大责任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详细比例见表5。

首先考虑性别,不同性别在各个选项上面不存在明显差别,说明男女大学生对待气候变化责任问题的认识上无明显差异,不管性别如何,对气候变化谁应该承担更大责任认知一样。

在认为政府应该承担更大责任的人群中,大一、大二以及大三占比基本相同,平均约占3成;其他选项的情况也基本一致。

考虑到学生家乡,明显可以看出,在选择“每个公民都有更大责任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受访大学生中,来自“直辖市或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的大学生占比重更大,说明,这些学生的自我环保明显强于来%%自小城镇和乡村的同学,他们更多的认为环保应该从自己做起,而来自乡村的大学生可能由于环保教育不够,导致环保意识相对不强。

表5 不同特征的受访者对气候变化责任的认知情况组别对于气候变化谁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去解决它政府公司企业科研机构每个公民不知道性别男54.2% 43.0% 68.8% 50.3% 63.6% 女45.8% 57.0% 31.3% 49.7% 36.4%年级大一25.8% 32.3% 25.0% 26.3% 36.4% 大二27.5% 28.0% 37.5% 29.7% 18.2% 大三33.3% 28.0% 31.3% 32.0% 45.5% 大四10.8% 7.5% 6.3% 6.9%其他 2.5% 4.3% 5.1%专业性质文科35.8% 49.5% 37.5% 43.4% 9.1% 理科29.2% 17.2% 34.4% 22.3% 63.6% 工科31.7% 24.7% 25.0% 29.1% 18.2% 其他 1.7% 8.6% 3.1% 3.4% 9.1% 拒绝回答 1.7% 1.7%来自哪里直辖市或省会城市29.2% 30.1% 62.5% 36.6% 36.4%中小城市44.2% 38.7% 28.1% 38.9% 45.5% 县城或乡镇9.2% 23.7% 9.4% 10.3% 9.1% 农村17.5% 7.5% 14.3% 9.1%(四)当代大学生参与到改善气候变化行动的热情程度如下表6所示,愿意为改善气候条件做出贡献的大学生受访者有350名,占受访大学生总数81.2%;选择“无所谓”与“不愿意”的仅79名,占18.4%。

这说明,在改善气候条件个人努力方面,情况还是乐观的,有8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从自身做起,为改善气候条件而贡献,对于气候条件逐年恶化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这说明表5您愿意为改善全球气候条件做出贡献吗频率百分比累积百分比愿意350 81.2% 81.2%无所谓71 16.5% 97.7%不愿意8 1.9% 99.5%不知道 2 0.5% 100.0%合计431 100.0政府出台一系列的环保政策市可以获得广大大学生群里的绝对拥护的,大家都会以身作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的行为,尽量做到节能环保绿色出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