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最新版】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2篇)

2024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总结一、字音字形1. 职称用字2. 构词法:字义、词义及词类的互换、词语的义项3. 同音字和近义词的选用二、词语运用1. 实词与虚词的区分2. 常用词义辨析3. 词义拓展与词义收敛4. 词性转化与句法功能5. 习惯用语、惯常用词的辨识和运用6. 词语搭配与习语的运用三、句法1. 句子成分的结构和功能2. 句子的类型和句式变换3. 句子成分的相关概念与辨析4. 重要从句的辨识与运用5. 句子的修辞手法和句子的衔接手法四、修辞手法1. 常用修辞手法的辨识与运用2. 修辞手法与表达手法的差异五、作文1. 写作体裁与写作要求2. 不同文体的特点和组成要素3. 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4. 明确文章写作的目的与观点5. 填补句子的办法与技巧6. 创新式叙事的运用7. 文章结构与条理的安排8. 逻辑关系的使用与转换六、阅读理解1. 文章主旨与中心思想2. 文章的结构与段落的组织3. 解读重要词语与短语4. 运用修辞手法的作用5. 指代关系和逻辑推理6. 细节与主旨之间的关系7. 文章的主题七、写作规范1.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2. 笔画结构和章法3. 字体笔顺规范4. 笔画构造基本形5. 笔画的基本动作与笔划的横竖撇捺点八、古代作家名言警句1. 作者和作品的关系2. 名言的特点与运用3. 名家名言的辨析与思辨九、修辞手法1. 比喻与拟人2. 夸张与对偶3. 排比与对称4. 反问与设问5. 以小见大6. 类比推理与因果推理7. 反讽与夸张十、文学常识1. 文学主题与情感2. 文学形式与结构3. 文学的目的与功能4. 集一篇文学作品一词引出单篇解释时常见的篇幅专有名词5. 读音与解释:口语词、结构体和口语词解读时的专有名词6. 理解:读音总结、同义词、反义词、高频词的思考和局限性7. 寓言与笑话8. 人物形象与寓言寒假联欢会的高频英文词汇:音形都发生变化的词和结构体变化的词。
以上是____年初中语文常用知识点的总结,内容涵盖了字音字形、词语运用、句法、修辞手法、作文、阅读理解、写作规范、古代作家名言警句、修辞手法、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知识点。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梳理一、汉字的认识与应用1.汉字的结构:部首、部件、笔画2.汉字的书写顺序3.汉字的意义与发音4.汉字的构词法5.汉字的造字法二、成语故事2.认识一些常用的成语及其故事3.成语的应用技巧三、文字表达能力1.日记、读后感、作文等文体的写作技巧2.写作常见错误及修改方法3.语言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4.修辞格和修辞方法的认识四、古代文学名著1.《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等古代小说的阅读与理解2.《论语》、《诗经》、《孟子》等古代经典的阅读与理解3.古典诗词欣赏及其韵律特点五、现代文学作品1.现代小说、散文、诗歌的阅读与欣赏2.了解一些当代作家及其作品3.文学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刻画等方面分析六、阅读能力培养1.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2.阅读不同文体和风格的文章3.根据语境推断词义4.了解一些阅读方法和技巧七、写作能力培养1.训练写作思维和写作技巧2.编写规范的叙述性、说明性、议论性文章3.培养思辨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八、语法知识1.词类、词性和功能2.句子成分和句子分类3.语法规则和句法结构4.常见的语法错误及避免方法九、修辞手法1.比喻、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应用2.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和效果十、作文辅导1.写作技巧和方法2.写作题目的理解和构思3.作文表达的清晰和流畅4.作文改错和补充以上内容是初中语文课程的重点知识点梳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写作能力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希望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系统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点全总结

一、语言文字基础知识1. 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形体结构、意符、音符、注音符号。
2. 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横、竖、撇、捺、点。
3. 汉字的基本部首:部首的分类、部首的作用。
4. 汉字的构字法: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字。
5. 汉字的认读:常见偏旁、结构分析、常用字的笔画和构造。
6. 汉字的造字法:旁、声、形、义。
7. 汉语拼音:拼音字母、声、调、音节、拼读、拼音规则。
二、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地域性1. 语言文字的规范性:语言的规范、语言文字的标准、语言文字的修辞规范。
2. 语言文字的地域性:方言、方言文学、方言的传承和保护。
三、修辞法和文学修辞1. 修辞法: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比、夸张、衬托、反讽、描写等。
2. 文学修辞:隐喻、暗示、多义、联想、寓意等。
四、语言文字的描写和表达1. 描写:叙写、写景、写人、写事、画面描写、哲理描写、情感描写等。
2. 表达:抒情、议论、叙事、记叙、描写、对话、借物表达、拟人表现、写实表现等。
五、阅读与赏析1. 阅读的技巧:快速阅读、理解阅读、细读、批判性阅读、综合性阅读。
2. 赏析的技巧:文学作品的品位、情感、主旨、语言、结构、风格等。
六、作文与表达1. 作文的结构:开头、中间、结尾。
2. 作文的类型: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等。
3. 作文的修辞:修辞的运用、形象的描写、情感的表达、语言的优美程度、思想深度等。
1. 古代文学作品:《诗经》、《楚辞》、《论语》、《孟子》、《道德经》等。
2. 文言文的体裁:古诗、楚辞、论语、小说、传记、散文等。
3. 文言文的阅读:古汉语的理解与体会、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的修辞技巧等。
八、现代文学阅读与欣赏1. 现代文学作品:《围城》、《红楼梦》、《平凡的世界》、《呐喊》、《我们仨》等。
2. 现代文学的体裁: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报告文学、寓言、杂文等。
3. 现代文学的阅读:情节分析、人物描写、情感表达、语言结构、思想深度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语文必考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
1. 易错字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窠巢(kēcháo)- 抖擞(sǒu)- 贮蓄(zhù xù)- 棱镜(léng jìng)- 粗犷(guǎng)- 静谧(mì)- 高邈(miǎo)- 莅临(lì lín)- 吝啬(lìn sè)- 淅淅沥沥(xī xīlì lì)2. 易错字形:- 瘫痪憔悴诀别分歧匿笑菡萏攲斜荫蔽。
- 确凿轻捷云霄倘若鉴赏啄食和蔼恭敬。
- 渊博倜傥绅士搓捻绽开惭愧恍然大悟。
- 人声鼎沸截然不同小心翼翼不求甚解混为一谈。
- 花团锦簇美不胜收疲倦不堪油然而生恍然大悟。
二、重点文学常识。
三、重点古诗词。
- 重点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主旨:诗人借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表达了自己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 重点诗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主旨: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 重点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主旨:描绘了江南早春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重点诗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主旨:通过描绘深秋晚景,烘托出一个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
四、文言文重点。
- 重点实词:内集、儿女、文义、俄而、骤、欣然、差可拟、未若、期行、舍去、乃至、尊君在不、相委而去、家君、引、顾。
- 重点虚词:而、之。
- 重点句子翻译:-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 撒盐空中差可拟。
- 未若柳絮因风起。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 文言句式:- 判断句: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精华版)
1. 修辞方法
- 比喻:用A来形容B。
- 拟人:用人的特点来形容非人的事物。
- 夸张:语言夸大其词,以引起注意。
- 排比:将几个相同或类似的事物排列在一起,形成语言韵律。
- 对仗:句子前半句和后半句意义相对称,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
2. 文学常识
- 唐诗三百首:唐代著名的诗歌合集,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
宝之一。
- 红楼梦:中国古典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 西游记:明代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
3. 古诗文背诵
- 《登高》王之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 《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4. 文言文背诵
- 《论语》《孟子》《大学》等中的名言警句。
- 《滕王阁序》王勃: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 《出师表》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以上是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的精华版。
熟记这些内容可以提升
你的语文水平,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基础语言知识词语1.词语分类–名词:指人、事、物、地名等具体或抽象事物的名称。
–动词:表示动作、变化、状态等。
–形容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特征、状态等。
–副词:表示程度、时间、地点、方式等。
–介词:用来介定名词、代词或动词。
–连词:连接同类成分或并列成分。
–叹词:表达人们赞叹、惊奇、喜悦等情感。
2.词义辨析–同义词:具有相同或接近的意义。
–反义词:意义相反的词语。
3.词语用法–词性变化:形式上的变化,如动词的变位和时态。
–词义变化:意义上的变化,如汉字的多音字,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等。
语法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补语2.句子类型–简单句:只有一个主语、谓语或宾语。
–并列句:由两个或以上的简单句通过连词连成的复合句。
–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
3.句子结构–主谓结构:主语+谓语。
–宾语结构:宾语+谓语。
–主谓宾结构:主语+谓语+宾语。
–主语补足语结构:主语+系动词+表语。
–含有定语结构的句子:被修饰的成分+定语。
修辞1.比喻:用一个物象代替另一个物象,以便使读者有强烈的感触。
2.拟人:把生活中不是人的东西或抽象的东西,被赋予人的情感和形象,使人产生一种亲切感。
3.夸张:对事物进行放大或缩小处理,以加强对读者的印象。
4.反问:用疑问的语气表现肯定的意思,以及强调是反问的反义词所表达的意思。
阅读技巧理解阅读1.理解阅读的三个要素:识别、理解和记忆。
2.确定文章的体裁:新闻、说明文、论说文、小说等。
3.识别文章的层次:主题句、分论点、细节等。
4.掌握文章的语言特点:词汇、句式和修辞等。
5.主旨归纳:通过整理文章中的信息,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
细节阅读1.细节阅读的目的:理解文章中的具体信息,总结文章的细节。
2.细节阅读的方法:精读、扫读和略读。
3.细节阅读的技巧:标注和概括。
快速阅读1.快速阅读的目的: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了解文章的主题决定是否需要进行深入阅读。
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

完整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大全(一)春秋时代1、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
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
所学课文《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
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
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之一。
所学课文《<论语>十二章》2、左丘明,鲁国史官。
所学课文《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
《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
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所学课文《曹刿论战》(二)战国时代3、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
书由其弟子编辑。
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
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所学课文《孟子》2篇,各取篇中开头几字为篇名,《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
4、列子,名御寇,道家前辈。
所学课文《列子》又名《冲虚真经》。
诸子哲理散文。
所学课文《杞人忧天》《愚公移山》5、庄子。
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
所学课文《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
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所学课文:《北冥有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6、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
所学课文《吕氏春秋》。
又名《吕览》共160篇。
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所学课文:《穿井得一人》7、屈原,名平。
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学课文《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
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
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重点一、文字表达技巧1.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等2. 描写手法:对比、排比、插叙等3. 叙事结构:开头、中间、结尾4. 表达技巧:多用形象化语言、注意语言的连贯性和流畅性、注意修辞和衔接的运用二、词语运用1. 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的辨析2. 词义的猜测和推理3. 词形变化:词根、词缀4. 词语辨析:词义辨析、词性辨析、词语搭配三、语法知识1. 词性: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数词、量词2. 词语的搭配关系3.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同位语、插入语4. 句型: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5. 时态的使用6. 语态的转换7. 修饰成分:定语从句、状语从句8. 主谓一致、代词的指代关系四、阅读理解1. 文章的主题和中心思想2. 文章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结尾3. 文章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拟人等4. 文章的主旨句和关键词五、写作技巧1. 写作结构:开头、中间、结尾2. 文章的写作方法:描写、议论、叙述、说明3. 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4. 文章的衔接和过渡5. 注意段落的分明和层次感六、文言文阅读1. 词义的猜测和推理2. 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的分析3. 视角的把握和推理4. 段落主题的把握和概括5. 文言文的翻译和解释七、诗词鉴赏1. 诗词的韵律和格律2. 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诗句的理解和解释4. 诗词的背景和作者5. 诗词的比喻和联想八、实用写作1. 书信写作:信头、称谓、正文、结尾2. 日记写作:时间、地点、人物3. 命题作文:论述题、议论题、应用文以上是初中语文的一些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最新完整版超详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

最新完整版超详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汇总以下是初中语文知识点的一个完整归纳汇总:一、诗歌鉴赏:1.诗的字音、字形特征;2.诗的体裁和韵律;3.诗的修辞手法;4.诗的意象和意境;5.诗的主题和情感。
1.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语的理解;2.文言文的修辞手法;3.文言文的文体和篇章结构;4.文言文的主题和含义;5.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对比。
1.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修辞手法;2.描写文的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3.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思维方式;4.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5.小说、散文和戏剧的特点和技巧。
四、古代文学名著:1.《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意义;2.《西游记》的情节和主题;3.《水浒传》的英雄形象和人性描写;4.《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和气概;5.《论语》和《诗经》的思想和艺术形式。
五、单词和词义:1.单词的词义辨析和用法;2.词语的义项解释和运用;3.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4.成语和俗语的意义和用法;5.诗词歌赋中的生僻词语。
六、修辞手法:1.比喻和排比的使用;2.拟人和夸张的表现手法;3.反复和衬托的修辞手法;4.暗示和象征的修辞手法;5.借代和转喻的修辞手法。
七、古代文化:1.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2.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3.古代文化名人和经典作品;4.中国古代文化的艺术和科技成就;5.古代文化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八、写作技巧:1.写作的主题和思维方法;2.写作的结构和段落的处理;3.写作的逻辑和连贯性;4.写作的语言和修辞表达;5.写作的审美和文化意识。
九、作文素材和题材:1.每日生活中的素材获取和积累;2.文学、历史和科学知识的应用;3.环境和社会问题的写作;4.文化差异和民族特点的写作;5.个人经历和成长的写作。
(2024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汇总1、文史典籍“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2、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
(即稷、黍、麦、菽、稻)五味:指酸、咸、甜、苦、辣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文人四友:琴、棋、书、画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岁寒三友:松、竹、梅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
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
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3、年龄称谓(代称)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束发:男子十五岁。
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
(立:“立身”之志)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
(知命,即知“天命”)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完整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中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一、语言文字综合运用1.语言文字的基本要素:音、形、义2.文字表达功能:记号、记录、传播信息、交际3.语言文字的特征:交际性、社会性、符号性、历史性、文化性、创造性4.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准确性、生动性、连贯性、得体性二、古代文学1.古代文学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2.先秦文学:诗经、楚辞、论语、庄子、老子等3.唐诗宋词:白居易、杜牧、李白、杜甫、王维、苏轼、辛弃疾等4.元曲四大家:白朴、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5.明清小说:《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三、词语运用1.词语的构成:形音义,意义的构建2.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否定词的使用3.词语的运用:写景词、描写人物词、描写动作词、描写心理词等4.常用成语、谚语、俗语的理解与运用四、修辞手法1.比喻:直接比喻、隐喻、拟人、拟物等2.夸张:过分修饰、夸大说法等3.排比:并列、对偶、反复等4.对仗:平仄、押韵等5.描写手法:写景、抒情、描写人物的外貌特征、描写人物心理等五、阅读技巧1.主旨大意题:归纳概括、段落主题句等2.细节理解题:理解具体内容、推理等3.词语理解题:猜测词义、根据上下文推理等5.文体特点题:辨别文章的文体、特点等6.文段改写题:改写句子、插入句子等六、修辞技巧1.照应:词语照应、句子照应等2.衔接:衔接词、过渡段落等3.对比:正反对比、因果对比等4.承上启下:总起段、过渡段、承上段、跃进段等5.补充:补充说明、细节展开等七、写作技巧1.写作的步骤:审题、构思、起承转合、修改等2.写作的规范:格式规范、时态准确等3.作文类型: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写景文等4.写作方法:描写、比较、分析、解释、归纳、总结等5.写作技巧:立意新颖、语言得体、条理清晰、结构完整、连贯流畅等八、修辞方法1.象征:寓意、象征物等2.破题:题旨的转变、破题的手法等3.构思:构思方法、构思技巧等4.铺垫:情节铺垫、背景描写等5.对策:解决问题、对策方法等九、听说读写1.听力:听取信息、理解内容等2.口试:自我介绍、演讲、辩论、朗读等4.写作: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5.语法:句子成分、句子结构等十、修辞1.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仗等2.修辞方法:铺垫、纵横、破题、对策等。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

初中语文知识点汇总一、基础知识。
1. 字音字形。
- 字音:- 多音字:如“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要根据不同的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读音:例如“狭隘(ài)”不能误读为“yì”。
平时要多积累课本后的字词表以及常见易错字读音。
- 字形:- 同音字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形似字区别:如“戊(wù)、戌(xū)、戍(shù)”,通过笔画、部首等特征进行区分。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 从词义轻重方面:如“请求”和“恳求”,“恳求”的程度比“请求”更重。
- 从适用范围方面:“时期”和“时代”,“时期”范围相对较小,“时代”范围更宽泛。
- 词语感情色彩:- 褒义词:如“英勇”,带有赞扬的感情。
- 贬义词:像“狡猾”,表示负面的评价。
- 中性词:“结果”,没有明显的褒贬倾向。
3. 成语运用。
- 正确理解成语含义:例如“首当其冲”不是首先冲上去的意思,而是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 注意成语的适用对象:“相敬如宾”只能用于夫妻之间,不能用于其他关系。
4. 标点符号。
- 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
- 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
如“你吃饭了吗?”- 感叹号:表达强烈的感情,如“多么美丽的景色啊!”- 逗号: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如“我喜欢读书,也喜欢画画。
”- 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如“苹果、香蕉、橘子都是水果。
”- 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如“他说:‘我明天要去旅行。
’”- 引号:- 表示直接引用,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的名言。
”- 表示特定称谓,如“‘嫦娥五号’成功发射。
”- 表示讽刺和否定,如“他这个‘聪明人’,总是办傻事。
初中语文重要知识点

初中语文重要知识点一、文学常识1. 作家与作品- 了解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如李白、杜甫的诗歌,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 学习现代作家如鲁迅、巴金、老舍等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 掌握部分外国著名作家及其作品,如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
2. 文体知识- 认识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等基本文体。
- 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
3. 文化背景-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如节日、习俗、历史故事等。
-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诗词名句。
二、语言知识1. 词汇- 积累一定数量的词汇,包括常用词语、成语、俗语等。
- 学习词语的多种含义和用法。
2. 语法- 掌握句子的基本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 学习并运用各种时态、语态、句式。
3. 修辞- 认识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手法。
- 学习在写作中恰当运用修辞手法,提高表达效果。
三、阅读理解1. 理解能力- 培养抓住文章中心思想的能力。
- 提高理解文章层次结构、段落大意的能力。
2. 分析能力- 学会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点。
- 能够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和写作意图。
3. 评价能力- 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够对文章进行客观评价。
-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四、写作技巧1. 写作规范- 掌握作文的基本格式,如标题、开头、正文、结尾。
- 学习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标点符号。
2. 写作方法- 学习如何选材、构思、组织文章。
- 掌握写作中的过渡和衔接技巧。
3. 写作实践- 经常练习写作,提高写作速度和质量。
- 通过写作练习,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经验。
五、古诗文鉴赏1. 古诗鉴赏- 学习古诗的基本形式,如律诗、绝句等。
- 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艺术手法。
2. 文言文阅读-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常用词汇。
- 学习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完整版)免费
一、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1.语言的定义与作用
2.语言与文字的关系
3.汉字与拼音
二、语文思维与表达
1.观察与联想
2.感受与表达
3.分析与判断
4.归纳与概括
5.比喻与夸张
6.修辞与表达技巧
三、作文与写作技巧
1.议论文的结构与写作方法
2.日记的写作要素与技巧
3.描写的方法与技巧
4.叙事的方法与技巧
5.应用文的写作技巧与要素
四、诗歌与韵律
1.诗歌的特点与体裁
2.韵律与平仄
3.对仗与押韵
五、阅读与理解
1.文学常识
2.理解与鉴赏
3.推理与判断
六、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
1.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名著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七、现代文学与阅读
1.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
2.文学评论与研究
八、修辞与修辞手法
1.修辞手法的定义与分类
2.修辞手法的应用与鉴赏
九、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
1.语言规范与修辞的关系
2.语法与修辞
3.修辞技巧与表达效果
十、作家与作品
1.作家名言与名言解读
2.作品题材与风格
3.作品的文学价值与社会影响
总而言之,初中语文的知识点涵盖了语言文字的基本概念与特点、语文思维与表达、作文与写作技巧、诗歌与韵律、阅读与理解、古代文学与名著阅读、现代文学与阅读、修辞与修辞手法、语言规范与修辞技巧以及作家与作品等多个方面。
对于初中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提高语文综合素养和应试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语文必考知识点

一、词语运用1.词的分类:实词和虚词,实词又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
2.同义词与反义词:掌握常见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如高兴-快乐,大-小等。
3.同音词与近义词:了解同音词的意思和用法,如件-健,了解近义词的差异。
4.词语辨析:在词义相近的情况下,正确运用词语,避免造成歧义。
二、语法知识1.句子成分:了解句子结构和成分,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
2.词性与句法功能:知道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词性和句法功能,并能正确运用。
3.时态与语态:了解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等时态的用法,了解被动语态的构成和用法。
4.短语与从句:认识不同类型的短语和从句,如介词短语、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等。
5.连词的使用:掌握并正确使用并列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等。
三、阅读理解1.认读文章中的关键词:通过识别关键词,抓住文章的主旨和重点。
2.根据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通过上下文的提示,猜测生词的含义。
3.掌握阅读技巧:通过预读、快速阅读、细节阅读等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4.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了解阅读材料的结构和逻辑关系,有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
5.推理与判断:通过对事实和细节的分析,进行推理和判断,提高阅读能力。
四、写作1.文章结构:了解文章的结构,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的组织方式和要点。
2.语言运用:注意语法、词汇和标点的正确使用,使文章表达准确、流畅。
3.表达意思和观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观点,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
4.修辞手法:了解常见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用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形式。
5.书写规范:注意书写的规范性和工整性,把握好字形和字间的空隙。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梳理1. 文学常识1.1 文学基本概念•文学的定义、性质、特点•文学的体裁分类及其特点•文学作品的基本组成部分和意义1.2 文学史和文化常识•中国文学发展史的基本特点及其文学代表作品•世界文学小史及代表作品•文学与文化的关系1.3 文学和艺术•文学和其他艺术的关系,如绘画、音乐、电影等•文学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2. 诗歌鉴赏2.1 诗歌基础知识•诗的定义、形式、类型•诗歌的意象、意境、意义解读•诗歌韵律的基本要素、韵律表现及其作用2.2 诗歌鉴赏案例•唐诗•宋词•近现代诗歌3. 散文鉴赏3.1 散文基础知识•散文的定义、形式、类型及其特点•描写、叙述、议论等散文表达手法•散文语言和修辞3.2 散文鉴赏案例•古代散文•现代散文4. 小说阅读与鉴赏4.1 小说基础知识•小说的定义、流派、类型及其特点•小说叙事的基本手法•小说人物、情节和主题4.2 小说鉴赏案例•古典小说•现代小说5. 古籍阅读与鉴赏5.1 古籍的基本介绍•古籍的意义及其研究价值•古籍的文化背景及其影响•古籍的保护和传承5.2 古籍鉴赏案例•《论语》•《道德经》•《红楼梦》6. 文言文阅读与鉴赏6.1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的定义、特点、流派•文言文的阅读方法•文言文的翻译技巧及其难点6.2 文言文鉴赏案例•文言文作品阅读和文化解读•文言文名言警句及其意义7. 阅读方法与修养•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阅读的意义和修养•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和阅读品位以上是对九年级语文必看知识点的梳理,希望对大家学习语文有所帮助。
语文作为一门人文科学,需要我们不断地积累、学习和磨砺,更要注重对文字和文化的感受和体验。
中考语文复习必背知识点归纳最新版-可打印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资料一.常用成语1、小心翼翼:谨慎小心丝毫不敢疏忽的样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即: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声。
7、灯红酒绿:形容繁华热闹的夜生活。
8、具体而微:整个形体都已经具备了,只是比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个人利益的忧虑的心情。
10、获益匪浅:得到很多益处。
11、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13、弱肉强食:指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丛生的样子。
15、踉踉跄跄中:走路不稳的样子。
二.古诗词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
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

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中考语文必备一、基础知识。
(一)字词。
1. 字音字形。
- 常考多音字,如“行(xíng、háng)”“处(chǔ、chù)”等。
要根据不同的词语语境确定读音。
- 易错字形,如“眼花缭乱”的“缭”容易写成“潦”,要注意字形的准确书写,多通过练习和记忆易错字表来加强。
2. 词语理解与运用。
- 近义词辨析,像“必须”和“必需”,“必须”强调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一般用来修饰动词;“必需”侧重于表示不可缺少,一般用来修饰名词。
- 成语的正确使用,要注意成语的本义、引申义以及适用对象等。
例如“莘莘学子”中的“莘莘”不能误写,且该词用来形容众多的学生。
(二)语法知识。
1. 词性。
- 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和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的区分。
例如“美丽”是形容词,“在”是介词。
2. 句子成分。
-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如“小明(主语)高兴地(状语)吃(谓语)苹果(宾语)”。
3. 病句类型及修改。
- 搭配不当,如“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应将“改进”改为“提高”。
- 语序不当,例如“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 成分残缺,像“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应删去“通过”或者“使”。
- 语义重复,如“大约”和“左右”不能同时使用。
(三)标点符号。
1. 句号、问号、叹号。
- 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叹号用于感叹句、祈使句表示强烈感情的末尾。
2. 逗号、顿号、分号。
-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如“红的、白的、蓝的花朵”;分号用于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比分号停顿时间长,如“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3. 冒号、引号。
- 冒号用于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引号表示引用、特定称谓、着重指出、讽刺或否定等。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
一、语言文字:
1.汉字的基本结构和笔画顺序;
2.语言文字的基本特点;
3.词语的分类和构成规律;
4.熟练掌握词语的正字、音节、形声、聚合、反义和近义等词义关系;
5.熟悉使用词语的词性、词类和衍生关系。
1.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和语法结构;
2.熟悉多种文言文的体裁和表达方式;
3.掌握文言文常用的词汇和句式;
4.熟悉文言文文章的鉴赏方法和常见修辞手法。
1.现代散文、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鉴赏方法;
2.理解和解读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感和意义;
4.阅读理解时的关键问题把握和分析。
四、作文及写作技巧:
1.作文的写作步骤和基本结构;
2.常见的作文题型和应对策略;
3.常见的写作技巧如比喻、夸张、对比、写景等;
4.熟悉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运用;
5.语言表达的简练、准确和地道性。
6.熟悉作文批改和修改策略。
以上只是初中语文必背知识点的一个简单列表,实际上还有很多细节
和具体内容需要掌握。
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默写、仿写等方式来进行训练和巩固。
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可以参
加课外的语文讲座、阅读俱乐部等活动,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研讨来提高
自己的语文水平。
初中语文知识点的重点是什么

初中语文知识点的重点是什么一、汉字知识1.汉字的构造和基本笔画;2.汉字的读音和发音规则;3.常用汉字的写法和意义,以及汉字的辨析;4.常用的偏旁部首和常用部首的含义;5.常用的字词构造法和构词法。
二、词语运用1.词语的辨析,如近义词和反义词的使用;2.词语的搭配和固定短语的运用;3.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如主语、谓语、宾语等。
三、句子的结构和语法1.句子的成分及其功能,如主语、谓语、宾语等;2.句子的基本结构,如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等;3.句子的语法关系,如主谓关系、动宾关系等;4.句子成分的补充和扩展,如状语、定语、插入语等;5.句子的语态和时态的使用。
四、修辞手法1.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作用和表达效果;3.修辞手法与意境、主题的关系。
五、篇章结构和写作技巧1.文章的结构,如开头、主体、结尾的组织;2.文章的过渡和连贯,如词语的衔接、句子的递进;3.文章的修辞和描写手法;4.报告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的写作规范;5.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的培养。
六、名著阅读和课外阅读1.名著中的人物、情节和主题的理解;2.名著中的语言风格和艺术特点的解析;3.课外阅读的广泛性和深度;4.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的培养。
七、修养与鉴赏1.文化修养的培养与提高;2.文学艺术的鉴赏和欣赏;3.语文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这些知识点是初中语文学习的重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素养。
同学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际应用的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现代文阅读(一)阅读理论知识点修辞: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对偶、反复1.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表现手法:想象、联想、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对比、衬托、烘托、以小见大、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做铺垫、埋伏笔……2.说明方法(1)举例子: 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客观的说明了事物。
(2)作比较: 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3.下定义: 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4.打比方: 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5.列数字:为了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还可以采用列数据的方法,以便读者理解。
3.议论文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2.比喻论证3.对比论证4.引用论证5.道理论证(二)阅读重点题型1.记叙文阅读中的含义题、赏析题、情节梳理题、开放题2.议论文阅读中的论证思路题、作用题、开放题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二)作文是字、词、句、段篇的综合训练,它体现出每位同学的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作文呢?一般说来应做到:一、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二、内容具体,条理清楚。
三、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四、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五、善于观察,想象丰富。
六、书写工整,格式正确。
除了平时留心观察事物,认识和抓住事物特点,自觉积极地积累写作素材外,还必须具备审题、确定中心、选择材料、谋篇布局、编写作文提纲和修改文章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1、审题。
只有准确地审清题意,透彻理解题目的意思,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写起来才能保证不偏题,不致于“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里教给同学们三种审题方法:(1)分析法:先把题目按词拆开,然后一个词一个词琢磨,理解每个词的意思,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如《校园新事多》可分解为“校园”“新”“事”“多”四个词,我们就能写发生在校园里的新鲜的事,至少要写出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
(2)比较法:根据所给题目,自已拟几个相似的题目进行比较,弄清它们的写作范围和要求。
如写《我和老师》,可自拟《我的老师》《我爱您,老师》进行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确定写作重点。
(3) 设问法:先提出几个问题,并考虑好其中的重要问题,然后对照题目对假设的问题进行条理清楚,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的回答。
如《她变了》,可提问:变之前她是怎样的?她变的原因是什么?她变后是怎样的?有哪些人说她变了?另外,对于特殊的题目要仔细推敲,弄清真正的意义。
如《温暖》,就不能专写天气温暖,而应体现互相帮助或得到关怀爱护的感受。
2、确定中心中心就是文章的灵魂。
教给大家确定中心的方法:第一,要根据题目要求确定中心。
如《记一位值得尊敬的人》要明确题目的重点是“尊敬”。
值得尊敬的原因,就是文章的中心,写作时要紧扣这个中心。
第二,要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积累,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感受来确定中心。
如写《我的好朋友王小明》,中心思想可表现王小明的好品质,他的优点。
3、选择材料材料的选择、详略,都要为中心服务。
常犯的毛病有:(1)中心不突出,要说明的问题很多,头绪纷繁。
(2)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主次颠倒。
(3)选材平淡,不典型。
因此,要注意两点:第一,要围绕作文中心思想选择材料。
第二,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真实的、新颖的、典型的事件作为材料。
4、组织材料材料的组织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对材料的安排。
哪些先写,哪些后写,使文章“言之有序”;二是对材料的处理。
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要使文章“言之有序”,就要合理地分段。
方法有:(1)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材料。
(2)按时间的推移安排材料。
(3)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
(4)按事物几个方面安排材料。
(5)层层加深中心思想,由浅入深地安排材料。
5、编写提纲提纲包括:中心思想和段落。
一篇文章分几个层次,几个段落,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哪个略写,哪个详写,在提纲里要反映出来。
但又不能写得太详细,也不能太简单,要写得简明扼要,切实具体。
如:作文题目:有趣的蜗牛比赛中心:通过对蜗牛比赛的记叙,反映少年儿童课外生活的丰富多彩,表现少年儿童的生活情趣。
材料安排:(1)我和表弟捉到几只蜗牛,想举行一次比赛。
(略)(2)为参赛蜗牛命名,做好比赛前准备。
(略)(3)比赛中蜗牛各自的表现。
(详)(4)比赛结果。
(略)(5)结尾。
(略)6、开头与结尾常见的开头方法有:(1)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2)说明情况,交代背景。
(3)描写环境,渲染气氛。
(4)提出问题,引人入胜。
(5)巧讲故事,引人注意。
(6)先说结果,倒叙开头。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事情完整,自然结尾。
(2)总结主题,抒发感受。
(3)照应开头,留有余味。
(4)含蓄结尾,引人入胜。
7、过渡与照应过渡要做到自然灵活、承上启下、语言连贯、彼此衔接。
办法一般有过渡段、过渡句及过渡词三种。
上下文之间的互相呼应,就是照应。
照应方法一般有三种:前后照应、首尾照应和正文与标题照应。
8、修改作文修改文章包括:修改错别字和用错的词;修改有毛病的句子;修改用错的标点符号;理清个别颠倒的句子和段落;看看开头是否吸引人,结尾是否有力;看看是否有内容表达不清楚,不具体的地方;检查并修改中心不明确,不集中的毛病。
初中语文重点知识点(三)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复习要点】1、了解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的区别;2、掌握人物外貌描写与心理描写方法;3、学习一人一事与一人几事的写法;4、掌握描写场面,记叙活动的方法;5、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6、学会参观记、游记的写法;7、掌握描写动物、植物和物品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写人1、掌握人物外表描写的方法要介绍一个人,首先要把这个人的外表特征讲清楚。
外表特征,一般指人的长相、身材、衣着、动作、语言和神态。
描写时,一定要写出人物的特点。
所谓特点,就是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
2、掌握人物心理描写的方法。
比较细致地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内心活动进行描写,称为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主要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即人物心里想些什么,尤其要写好莱坞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矛盾、斗争。
心理描写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两种方法。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这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一是借用作者的笔让人物倾吐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常用在第一人称“我”身上,《十六年前的回忆》就是这种方法。
二是直接、客观地分析描写人物内心活动,对文章中的人物的思想活动及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等进行合理推测。
如《穷人》一文就是这种方法。
三是用回忆或梦境、幻觉来寄托人物的情思。
3、掌握一人一事的记叙文的写法。
一人一事是写作的基本功。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弄明白“一件事”所包含的意思。
用一件事写人,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写清楚,对这件事的相关内容进行“插叙”或“补叙”,但要注意略写。
4、掌握一文几事记叙文的写法。
注意:一是所选的几件事都必须表现同一个人的同一个特点,不能一件事表现一个特点。
二是所选的几件事最好不在同一个场合,内容不大同小异,应一件比一件深刻、深入。
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就讲了几件事,一件比一件深刻。
(二)叙事1、掌握记叙一件事的方法。
所谓叙事,就是以完整地叙述一件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文体。
要把一件事情写清楚,有三种方法:一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二是按时间的推移顺序写;三是空间位置的变换顺序写。
无论按哪种顺序都必须交代清楚“六要素”。
2、掌握记叙几件事的方法。
记叙几件事必须围绕一个中心来写,不能几件事有几个中心。
要写好文章,要注意几件事间的衔接、过渡。
3、掌握描写场面的方法。
要写好场面,离不开观察。
观察时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
场面描写以“动”为主,要刻画特定环境中的活动,使整个场面有静有动、有声有色、形象真实而富浓厚的生活气息。
场面有两种情况:一是自己参加进去的;二是自己看到的场面。
描写场面,要有一定的线索,一定的顺序,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由主要的到次要的;二是定点观察,按空间顺序描写,按一定的方位顺序去表达;三是采用移步换景法,按自己活动的顺序去观察。
4、掌握记叙活动的方法。
活动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准备、有许多人参加的一系列行为的总称。
记叙活动,开头也要和记叙文一样,先交代一下活动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接着写活动的开始、经过和结果,重点是写活动的经过。
(三)写景状物1、掌握定点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写景状物就是指在观察的基础上,把自然景色或一些动物、植物、建筑物和其它物品描写,陈述出来的写作方法。
观察是写景状物的基础,观察时一定要确立好观察点,固定了观察点,对观察对象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注意景物出现的顺序和变化。
观察时要讲求方法,写景顺序有四种:一是按景物方位来写,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由里到外,由外到里,由上到下,由下到上等;二是按时间顺序写;三是按景物类别写;四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来写。
2、掌握参观记、游记的写法。
写这类文章要注意以下四点:一是在文章的开头要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参观的时间、地点、人物、对象、目的。
二是一定要把参观的过程写清楚。
三是参观记结尾可谈点参观后的感受工收获。
四是要做到点面结合,既要突出“点”,又要用“面”作陪衬。
写游记时,要学会取舍材料。
有特点或印象深刻的要详写,一般的景物要略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