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转化关系图
物质转化关系图
![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8ce52f3e6bec0975f565e256.png)
高温
H2O+CO2
MgO
H2O ( 反 应
沸 Mg(OH)2
慢加)热
2、 2、C
Mg2N3
加水水解
铝及其化合物
HCl
Al
O2
NaOH
AlCl3
HCl
HCl
Al2O3
△
NaOH NaAlO2
NaOH
Al(OH)3
5. 铁及其化合物
Fe3O4
O2 F e
HCl O Fe2O
3
HCl FeC Cl2 F
物质转化关系图
1.氯及其化合物 2.硫及其重要化合物 3.氮气其重要化合物 4.碳及其重要化 合物 5.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6.钠及其化合物 7.镁及其化合物 8.铝及其重要化 合物 9.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10.有关 O2、H2、H2O、H2O2 的转化关系。11.磷及其 重要化合物
有关氯元素的转化关系
HCl lF2eC e
l△3
NaOH HC H2O Hl Cl
Fe(OH H2O O2
F)e2 (OH
)3
10.有关 O2、H2、H2O、H2O2 的转化关系。
11.磷及其重要化合物
H20
Cu
Na2SO3 H2SO4
HClO3
2. 氮气其重要化合物
NH4HCO3
O2
NaOH
△ NH3 H2
放
NO O2
H2O
N2
电
HC Ca(OH)2
O2
lNH4Cl
Cu NO2 H20 HNO3
Cu
3. 碳及其重要化合物
硅及其重要化合物
SiCl4
CaSiO3
Cl H2
物质的转化——类别通性、八圈图
![物质的转化——类别通性、八圈图](https://img.taocdn.com/s3/m/9e51b08cf7ec4afe05a1df50.png)
基于物质类别研究物质性质
盐 Na2CO3
CuSO4
盐 C+u金SO属4 +→Fe 新盐Fe+SO新4 +金C属u 盐Na+2C酸O3+→2H新Cl 盐 +2N新aC酸l+H2O+CO2↑ N盐a2C+O碱3+C→a(O新H)盐2 + 新CaC碱O3↓+2NaOH 盐Na+2C盐O3→+Ca新Cl盐2 +C新aC盐O3↓+2NaCl
元素 种类 不变
Na 、S、 O
盐
总任务
分类
制备Na2SO3
元素种
思想 任务一 寻找原料
类不变
Na 金属单质
S 非金属单质含源自含Na Na2O 碱性氧化物 S SO2 SO3 酸性氧化物
物 质
NaOH 碱
物
质 H2SO3 H2SO4 酸
Na2CO3 盐
K2SO3 K2SO4 盐
活动2 运用“各类物质的反应关系图”设计以Na 为原料制备Na2SO3的转化路径。
同学A的设计方案: 第一步 4Na + O2 2Na2O
Na Na2O NaOH
H2SO3
第二步 Na2O + H2O
2NaOH
第三步 2NaOH + H2SO3 Na2SO3 + 2H2O
活动2 运用“各类物质的反应关系图”设计以Na 为原料制备Na2SO3的转化路径。
Na
同学B的设计方案:
Na2O
八圈图
资料:亚硫酸钠(Na2SO3)常用作织物的漂白剂, 在食品工业上也是常见的疏松剂和抗氧化剂。但 Na2SO3在空气中容易氧化,因此自然界中几乎没有 稳定存在的Na2SO3,只能通过制备来获得。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九级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8dcb0c268762caaedd33d4e1.png)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H2OKMnO4↘↓↑↗CO、CO2↗SO2H2SO4H2O2→→P2O5+ Mg Al Zn Fe→ H2→H2O ↘MgO HClKClO3↗↓↘Al2O3 Fe3O42、碳与碳的化合物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CO2↗ Na2SO4 → BaSO4↓(白)NaOH → Na2CO3 → CaCO3↓(白)(变质)↘ NaCl → AgCl↓(白)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CaCO3→CaO→Ca(OH)2→CaCl2↖CO2↙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1 / 32 /3 ↗BaCl 2 → BaSO 4↓(白)BaO → Ba(OH)2 ↗↘ + CuS O 4↘Cu(OH)2↓(蓝)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CuO ↗ CO 2↙ ↘ Ca(HCO 3)2 → CaCO 3→CaOCuSO 4.5H 2O →CuSO 4→ Cu ↘ H 2O↗Na 2CO 3 ↗ NH 3 → NH 3.H 2O NaHCO 3 →CO 2 NH 4HCO 3 → H 2O↘H 2O → H 2CO 3 ↘ CO 2 → H 2CO 37、铝、镁、锌、铁、铜及其化合物↗ZnSO 4↖ ↗ AlCl 3↖Zn → ZnO Al → Al 2O 3 ↘ZnCl 2↙ ↘Al 2(SO 4)3↙Fe Al↗MgCl 2↖ ↙﹉﹉﹉﹉↗ CuCl 2↘↖Mg → MgO Cu ←→CuO Cu(OH)2 ↘MgSO 4↙ ↖____↘ CuSO 4↗↙ Fe Al↙ FeCl 3 ↖ C CO H 2 Mg Al ↗FeSO 4Fe(OH)3 Fe 2O 3 ←――――→ Fe↖Fe 2(SO 4)3↙ O 2 H 2O ↘ FeCl 2 8、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即注明必要的反应物、反应条件)CO 2 CO C 或O 2 O 2 H 2O H 2O 2Al 2O 3 AlCl 3 Al CuO CuSO 4 Cu ⑴ ⑵ ⑶ ⑷ MgO MgSO 4 Mg Cu H 2 Fe CaO Ca(OH)2 CaCO 3 CaCl 2 Ca(OH)2CaCO 3 ⑸ ⑹ ⑺ ⑻CaCO3Na2CO3CO2CO2NaOHNa2CO3CO2O2H2ONaOH NH4ClNH3⑼⑽⑾⑿3 / 3。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e21cfc530b4e767f5acfce92.png)
一、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二、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⑸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2、无机物:⑴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⑶ + 2价的Fe6FeSO 4 + 3Br 2 = 2Fe 2(SO 4)3 + 2FeBr 3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⑷ Zn 、Mg 等单质 如⑸ -1价的I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 ⑹ NaOH 等强碱、Na 2CO 3和AgNO 3等盐 Br 2 + H 2O = HBr + HBrO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H 2O HBrO + Na 2CO 3 = NaBrO + NaHCO 3三、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 4、氯仿、溴苯等)、CS 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 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 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 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 ⑶ 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 ⑷ 醇类物质(乙醇等)⑸ 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⑹ 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 ⑺ 苯的同系物变色 Mg + Br 2 === MgBr 2 (其中亦有Mg 与H +、Mg 与HBrO 的反应) △2、无机物:⑴ 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 ⑵ + 2价的Fe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 ⑶ -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 ⑸ 双氧水(H 2O 2)五、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 烷烃A) 官能团:无 ;通式:C n H 2n +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2020年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框图
![2020年初中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框图](https://img.taocdn.com/s3/m/bea1de7c6137ee06eef9186d.png)
或 Ca(OH) 2 + (NH 4)2CO 3
CaCO3↓+ 2H 2O + 2NH 3↑
④ CaCl 2 + Na2CO 3
CaCO3↓ + 2NaCl
六、铝和铝的化合物
或 CaCl 2 + K 2CO 3
CaCO3↓ + K2 Cl
① 4Al + 3O 2
2Al 2O3 (铝不易锈蚀的原因 )
八、九种碱之间的转化
① Ba(OH) 2 + K 2CO 3
Al(OH) 3↓ +3KCl
或 2AlCl 3+ 3Ba(OH) 2
2Al(OH) 3↓ +3BaCl 2
或 2AlCl 3 + 3Ca(OH) 2
2Al(OH) 3↓ +3CaCl2
⑦ Al(OH) 3 + 3HCl
AlCl 3 + 3H 2O
* ⑧ 2Al(OH) 3
Al 2O3 + 3H 2O
MgSO 4 + Cu
或 Mg + FeSO 4
MgSO 4 + Fe
或 Mg + ZnSO 4
MgSO 4+ Zn
或 3Mg + Al 2 (SO4)3
3MgSO 4+ 2Al
④ MgO + H 2SO4
MgSO 4 + H 2O
⑨ 2Al(OH) 3 +3H 2SO4
Al 2(SO4)3 + 6H 2O
CaCl 2 + H 2O
或 2Al + 3ZnSO 4 ④ Al 2O3 + 3H 2SO4
酸碱盐物质转化关系图
![酸碱盐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e96e689151e79b8968022624.png)
酸碱盐物质转化关系图
Ⅰ酸+ 碱== 盐+ 水
①酸为强酸时,碱为任意碱
HCl + KOH
HCl + Cu(OH)2
HCl + NH3·H2O
②碱为强碱时,酸为任意酸
NaOH + H2SO4
NaOH + H2SiO3
③弱酸与弱碱一般难发生反应,但NH3·H2O(可溶性弱碱)能够和可溶性弱酸反应
NH3·H2O + CH3COOH
Ⅱ酸+ 盐== 新盐+ 新酸
此类情况比较复杂,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3种类型
①CaCO3 + HCl ( 强酸制弱酸)
②AgNO3 + HCl
③BaCl2 + H2SO4
Ⅲ碱+ 盐== 新盐+ 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产物应有沉淀或气体生成
①NaOH + CuSO4
②NaOH + NH4Cl
Ⅳ盐+ 盐== 新盐+ 新盐
反应条件:反应物均能溶于水,产物至少有一种沉淀
①AgNO3 + NaCl
②BaCl2 + CuSO4
酸、碱、盐、氧化物、单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用七种方法制取MgCl2
Ⅰ.Mg + Cl2 ==== MgCl2①
Ⅱ.MgO + HCl ==== MgCl2 + H2O ②
Ⅲ.Mg(OH)2 +2HCl ==== MgCl2 +2H2O ④
Ⅳ.MgCO3+2HCl === MgCl2 +H2O+CO2↑⑥
Ⅴ.MgSO4 + BaCl2 === MgCl2 + BaSO4↓⑦
Ⅵ.Mg + CuCl2 ==== MgCl2 + Cu ⑧
Ⅶ.Mg + 2HCl ==== MgCl2 + H2↑⑨。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
![高三有机化学中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98caff0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5d.png)
一、有机物间相互转化关系二、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或变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⑸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2、无机物:⑴-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⑵+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⑶+ 2价的Fe6FeSO 4 + 3Br 2 = 2Fe 2(SO 4)3 + 2FeBr 36FeCl 2 + 3Br 2 = 4FeCl 3 + 2FeBr 32FeI 2 + 3Br 2 = 2FeBr 3 + 2I 2⑷Zn 、Mg 等单质如⑸-1价的I (氢碘酸及碘化物)变色⑹NaOH 等强碱、Na 2CO 3和AgNO 3等盐Br 2 + H 2O = HBr + HBrO2HBr + Na 2CO 3 = 2NaBr + CO 2↑+ H 2O HBrO + Na 2CO 3 = NaBrO + NaHCO 3三、能萃取溴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上层变无色的(ρ>1):卤代烃(CCl 4、氯仿、溴苯等)、CS 2等;下层变无色的(ρ<1):直馏汽油、煤焦油、苯及苯的同系物、低级酯、液态环烷烃、液态饱和烃(如己烷等)等四、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物质1、有机物:⑴不饱和烃(烯烃、炔烃、二烯烃等)⑵不饱和烃的衍生物(烯醇、烯醛、烯酸、烯酯、油酸、油酸酯等)⑶石油产品(裂化气、裂解气、裂化汽油等)⑷醇类物质(乙醇等)⑸含醛基的化合物(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⑹天然橡胶(聚异戊二烯)⑺苯的同系物变色Mg + Br 2 === MgBr 2(其中亦有Mg 与H +、Mg 与HBrO 的反应)△2、无机物:⑴氢卤酸及卤化物(氢溴酸、氢碘酸、浓盐酸、溴化物、碘化物)⑵+ 2价的Fe (亚铁盐及氢氧化亚铁)⑶-2价的S (硫化氢及硫化物)⑷+ 4价的S (二氧化硫、亚硫酸及亚硫酸盐)⑸双氧水(H 2O 2)五、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1) 烷烃A)官能团:无;通式:C n H 2n+2;代表物:CH 4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19张PPT)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0e6c1dc76eeaeaad1f3302f.png)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2.三角型转化关系
(1)铁三角: (2)碳三角: (3)铝三角: (4)氯三角:
(5)硅三角: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3.交叉型转化关系 (1)硫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2)氮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3)钠及其重要化合物间的转化:
人教版化学
般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给出一定的转化关系,分析满足给定
转化关系的物质,一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二是结合无机框图 推断题考查,一般作为框图的一部分,通常是解答该题的突破
口。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D D 1.直线型连续转化关系 A――→B――→C
(1)氧化还原反应型 O2 O2 O2 ①NH3( 或 N2) ――→ NO ――→ NO2 或 NH3 ――→ O2 N2――→NO
[答案] C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例2] 选项 化合物 Y W
(2011· 福建高考)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 ( )
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A
CO2 MgO
B Fe2O3 Al2O3
C
C2H5OH C2H5ONa
D
FeCl3 CuCl2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O2 O2 O2 O2 ②H2S(或 S)――→SO2――→SO3 或 H2S――→S――→ SO2 O2 O2 C C ③C――→CO――→CO2 或 O2――→CO2――→CO
人教版化学
本章热点专题
常见无机物间的转化关系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
![初中化学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1ee9650d69eae009591bec35.png)
↗ Na2SO4 → BaSO4↓(白)
NaOH → Na2CO3 → CaCO3↓(白)
(变质)
↘ NaCl → AgCl↓(白)
4、含钙化合物的关系:
↙↗――――― ――↘↖ CaCO3→CaO→Ca(OH)2→CaCl2
↖ CO2 ↙
-可编辑-
精品教育
5、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钡
↗BaCl2 → BaSO4↓(白)
精品教育
一、初中化学物质的转化关系
1、氧气、氧化物、酸、氢气、水
H2O
KMnO4↘ ↓↑ ↗CO、CO2
↗SO2
H2S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4
H2O2 → O2
→P2O5
H2O
↘MgO
HCl
KClO3↗ ↓ Fe3O4
↘Al2O3
2、碳与碳的化合物
+ Mg Al Zn Fe→ H2→
3、氢氧化钠、碳酸钠、氯化钠
+ CO2
BaO → Ba(OH)2
↗
↘ + CuSO4
↘Cu(OH)2↓(蓝)
6、硫酸铜、碳酸氢钙、碳酸氢钠、碳酸氢铵
CuO ↙↘ CuSO4.5H2O→CuSO4→ Cu
↗ CO2 Ca(HCO3)2 → CaCO3→CaO
↘ H2O
↗Na2CO3 NaHCO3 →CO2
↘H2O →
H2CO3
↗ NH3 → NH3.H2O NH4HCO3 → H2O
-可编辑-
精品教育
Fe Al
↙ FeCl3 ↖
Fe(OH)3
Fe2O3
↖Fe2(SO4)3↙
C CO H2 Mg Al
←――――→
O2 H2O
知识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知识总结物质间的相互转化](https://img.taocdn.com/s3/m/718244316c85ec3a87c2c5f5.png)
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初中化学所涉及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主要包括以O 2、H 2、C 、S 、P 等为代表的非金属单质,以Fe 为代表的金属单质,以CO 、CO 2等为代表的非金属氧化物,以Fe 2O 3 、CuO 等为代表的金属氧化物,以及酸、碱、盐等。
这些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通过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图(即八圈图)。
1. 各类物质相同转化关系图(俗称八圈图)在上图中所涉及的反应规律可简记为:两条纵线通到底(七条规律)(1)~(7)四条横线相联系(四条规律)(8)~(11)六条交叉成网络(六条规律)(12)~(17)17条规律须牢记反应规律示例纵向:(1)金属+−−−→−∆/2点燃O 金属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O Na O Na 2224=+ C u O O Cu 222∆+(2)碱性氧化物(可溶)+水→碱(可溶)NaOH O H O Na 222=+(3)碱(难溶)−−−→−∆高温/碱氧(难溶) + 水∆==2)(OH Cu O H CuO 2+(4)酸+碱→盐+水 O H PO Na PO H NaOH 2434333+=+O H C u S O SO H OH Cu 244222)(+=+ (5)非金属+−−→−点燃2O 非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 22CO O C 点燃+ 522254O P O P 点燃+ (6)酸性氧化物(易溶)+水→酸(易溶)3222CO H O H CO =+ 4325223PO H O H O P =+(7)酸(易挥发 / 难溶)→酸氧+水(易挥发 / 难溶)↑+=2232CO O H CO H 2232S i O O H S i O H +∆从纵向来看,金属→碱性氧化物→碱→盐,其中金属元素相同。
非金属→酸性氧化物→酸(含氧酸)→盐,其中非金属元素相同。
横向:(8)金属+非金属→(无氧酸)盐NaCl Cl Na 222点燃+(9)碱氧+酸氧→(含氧酸)盐 32CaSiO SiO CaO 高温+(10)含氧酸盐→碱氧+酸氧↑+23CO CaO CaCO 高温(11)盐+盐→两种新盐↓+=+AgCl NaNO AgNO NaCl 33交叉:(12)酸+碱氧→盐+水O H CuSO CuO SO H 2442+=+(13)碱+酸氧→盐+水O H CO Na CO NaOH 23222+=+(14)酸+盐→新酸+新盐32423242CO H SO Na CO Na SO H +=+↑+=2232CO O H CO H(15)碱+盐→新碱+新盐↓+=+2424)(2OH Cu SO Na CuSO NaOH(16)金属+酸→盐+↑2H↑+=+2442)(H ZnSO SO H Zn 稀(17)金属+盐→新盐+新金属44ZnSO Cu CuSO Zn +=+以上十七条规律的应用:(1)可知某物质的性质。
以下为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图ABD-PPT课件
![以下为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图ABD-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6e6ecf976a20029bd642d96.png)
③
④ ⑤
⑧⑨
⑩
C、CO2、CO中,某种物质在某一点(或某几点)上具有与 其他两种物质性质上有不同之处(其他两种物质在这一点上 则有相同或相似之处),请按要求及示例填写下表。 物质 例:CO2 CO2 CO2 CO2 CO 该物质与其他两种物质不同之处 二氧化碳没有可燃性,其他两种都有 二氧化碳没有还原性,其他两种都有
以下为A、B、C、D、E五种物质的转化关系 ⑥ ①② CO 图: B2 D CA H2CO3 ⑦
CaCO3 C E CO A、B、C、D、E均含有同种元素。 其中A为固体单质,E为白色固体, D在常温下不稳定。试推断, A、B、C、D、E、的化学式分别为 C B CO2 C CO 、 A D H2CO3 E CaCO3 。
鸡蛋壳
锅炉里的水垢
水 壶 里 的 水 垢
水垢
CO2的实验室制法:
CaCO3+2HCl=CaCl2+CO2↑+H2O
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1、合适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2、合理的装置 3、合理的步骤 4、验证所得的气体 5、尾气进行处理
知识迁移
①硫化氢(H2S)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大且溶于水的气体, 实验室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 E或G B 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发生装置是 A或 ,收集装置 。
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其他两种不能 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其他两种不能 一氧化碳有毒,其他两种都没有
根据CO、CO2的不同性质,你能设计实验将它们鉴别出来吗? ①分别点燃,能燃烧的是一氧化碳, 不能燃烧的是二氧化碳。 描述操作 方法、现 ②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的是二氧化碳, 象、结论 不变的是一氧化碳。 ③分别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的是二氧化碳, 不变的是一氧化碳。 ④分别通过灼热的氧化铜,能使氧化铜 变为红色的是一氧化碳,另一瓶是二氧化碳。
物质转化关系图
![物质转化关系图](https://img.taocdn.com/s3/m/8df18b247375a417866f8fd5.png)
池 塘 水 域 物 质有 机 转 物 化的 关转 系化 图4
2004.03.26
——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 塘 水 域 物 质 转 磷 化 的 转 关 化 系 图5
2004.03.26
——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 塘 水 域 物 质 转 化 关 图6
2004.03.26
—— 氧 和 碳 酸 平 衡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 塘 水 域 物 质硫 转与 化铁 的 关 转 系化 图2
2004.03.26
——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 塘 水 域 物 质 转 化 关 系 图3
分泌 排泄
被摄食
光合作用
硝化 反硝化
2004.03.26
—— 生 物 间 的 转 化 及 影 响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硫化 反硫化 氨化 矿化 分泌絮凝
(2004/03/31)
2004.03.26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图
——水化学总结
邢光敏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总图
2004.03.26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图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图
2004.03.26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图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 塘 水 域 物 质 转 化 关 系 图1
2004.03.26
—— 氮 的 转 化 关 系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池 塘 水 域 物 质 转 化 关 系 图7
碱 度 盐 度 和 其 他 主 要 离 2004.03.26子
——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2004.03.26
池塘水域物质转化关系
水 质 评毒 价性 试 验 水 质 标 准 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