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
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有创新才有进步,有创新才有发展,有创新才有实力,有创新才有腾飞。
那么如何培养创新能力呢?本文就此内容谈一些初浅的见解。
一、营造创新教育的环境,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和积极探求,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快乐、兴奋的情绪与温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对认知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没有无情感的认知,也没有无认知的情感。
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要注意两点。
⑴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做到“三个自由”。
即“自由地发表意见,自由地按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数学活动,自由地与教师和同学沟通信息”。
⑵要使学生创新,就必须让学生具有成功感。
成功感是学生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后产生的自我满足,是一种积极而愉快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认为,激励成功的奖赏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体验能促进被奖赏者向着谋求奖励的方向努力。
例如:学生不爱做课后的思考题,都等下节课教师说了答案然后抄上,教师便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学生上台当小老师。
谁讲得好,就让全班鼓掌祝贺,并奖励小红花,结果全班都提高了做思考题的兴趣。
还有的题百花齐放,一题多解,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表彰学生勤于思考。
“好学生都是夸出来的。
”二、保护好奇,萌发创新好奇是儿童的天性。
世界上许多重大的发明与创造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它能培养追根究底、乐于思考、善于观察的品质,从而发现其中的奇异。
因此,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常常创造情景引发学生生疑,促使学生弄清未知的心理需求,为创新作好心理准备。
浅谈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要 内 容有 趣 、 方法 新颖 . 学生 感 让 到新 鲜 : 引导要贴 近学生 的生活 实 际 .使学生 对学 习内容感 到亲切 . 从 而 调动 学生 学 习 的积极 性 和 主 动性 : 导还要接 近学生 现有知 识 引 水平 .对学 习 内容做 到 易启发 、 能 动脑、 善想 象 : 引导 更要 有适 当 的 深度 、 广度 、 坡度 . 能引起 学生乐 于 从 相 关 问题 的各个 方 面 去质 疑 问 难 , 极思 考 , 积 寻根 挖底 , 发扬 “ 打 烂 砂锅 问 到底 ” 的精神 . 激发 学 生 的创 新意识 培养学生创造才能 的前提 和基 础 就 是使 学生 对新 知 识达 到 懂 和 会. 即求 “ ”也就 是要使 学生带着 会 . “ 为什么 ” 自学 . 去 还要达 到对新 知 识 的解决 办法有所认识 .进而逐步 形成有疑之处见新招 这 就达 到了 创新 的境界 . 学生 的创新意识初 步 成形 然后 教师要 给予及 时的鼓励 和大力 的表扬 .正确处理好教 与学 的关 系 长此 以往 . 方可逐渐形成学
一 一
策 略
Hale Waihona Puke 有什么教学策略 .就能培养出 什么样的学生 在确立教学 目 的 标 时候 .教师首先要 考虑 的是学 生创 造才能的培养 .其次才是教学活动 的充分展示。 在具体实施中 . 教师应 始终坚持“ 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 ” 与“ 的原则 .严格遵循教学 大纲的各项 要求 . 努力完成双基教学任务 . 在认 真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精神的同时注 重培养学生敢于挑战 自我 、超越大 纲、 突破教材 、 挑战未来 的精神 . 想 方设法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 .鼓励 他们大胆思维 、 勇于探究 , 让他们的 思维更广阔 . 思路更奇异 . 方法更灵 活. 速度更快捷 . 争论更激烈。这样 有利于学生全面夯实基础知识 和提 高基本技能 .也易于他们施展 自己 才华 . 出现“ 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 的 良好局面 .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 逐 步健全 . 创新精神逐步提升。 二 全面鼓 励学生 自主学 习和 自主创新 自主 学 习就 是 学 习者 完全 发 自内心 的探 究 . 只有充 分发挥 了这 内在潜 力 . 才能 充分调动学 习者 学习的 主动性和积极 性 . 而发挥 进 出他们超 乎想象的能 量 所 以 . 教 师要大力 鼓励学生 主动 、 积极 参与 探究活 动 .不仅要他 们 “ 学会 ” 数 学 . 要他们学会 自主学 习和 自主 更 创新 事 实上 . 自主学 习和 自主创 新 不是 在 “ 会 ” 学 中产 生 . 而是 在 “ 会学 ” 的基础 上慢慢积淀 而成 的 好 多东 西都是 在 “ 学” 会 中慢 慢领 悟到 的 . 习方 法 、 策略 。 如学 研究 然 而. 我们 首 先要 经历 “ 会 ”才 能 学 . 慢慢过 渡到“ 学” 由过去 的被动 会 . 学 习变为主动 学习 . 由教师的 “ ” 引 升华 到学生 的“ ”这样的教 学过 会 . 程才 有所创新 、 有所发 展。 那么 , 我 们 如何才能 有效地鼓励 学生 , 正确 地 引 导学 生学 好数 学 、掌 握技 能 呢7 我认 为 . 这需要 教师做 足准备 , 狠下工夫 .扮演好 引导者 的角色 。 在引 导 时 . 师要 特 别注 意 : 教 引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日益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变得尤为重要。
创新意识是指学生对于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了解创新意识的重要性创新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
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传统的解决问题方式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只有具备创新意识的人才能够在变革中找到机会,并取得成功。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二、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需要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传统的教育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训练,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机会。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如实验、社会实践等,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或案例分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创新能力打下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往往需要团队协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可以提供学生相互学习和协作解决问题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精神。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学会倾听、合作和共同追求目标,这些能力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五、鼓励学生接触创新科技和创新理念创新科技和创新理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媒介。
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接触创新科技,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了解其应用和发展趋势。
同时,我们还应该鼓励学生学习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了解创新案例和成功经验。
通过接触创新科技和创新理念,学生可以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六、营造宽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程中,我们应该营造宽松和包容的学习氛围。
浅谈小学生应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

◇ 呼 霞
“ 投一 石能 激起 干层 浪 ”,教师 一句 鼓励 性 的语言 或 强悍 的动力 ,激 发起 积极性 。教 学 实践 中, 留给学 生足 够 众 不 同的看 法和 观点 ,是培 养学 生创 新 能力 的重要 途径 , 多数 学 生 都认 为 西 门豹聪 明机 智 , 关 心老 百姓 ,是 个好 是一个 肯定 的 目光 ,好 比是这一 “ 石 头 ”, 能给学 生一 种 官 。但 也有 学生 认 为 西 门豹 太 残 暴 了 ,大 胆 质 疑 ,提 出
、
树立课堂教学的开放意识
教 师 可 以根 据课 文 内容 和 学 生 的 实 际情 况 来 设 计 一 笑 ,但 教师 不能就 此责 备或 讽刺 ,而 要鼓励 和 引导 ,初步
些 灵活 ,有 意义 的 问题 。并给学 生足 够 的时 间,让 学生 自 养 成 良好 的提 问习惯 ,然后 再慢慢 地 教会他 们如 何提 问: 己去创 造 、去操 作 。例 如我 在教 《 水 乡歌 》 时,抓 住孩 子 有 的在 题 目上设疑 ,有 的在 关键 处求 疑 ,有 的在 难 点处求 喜 欢 画画 的特点 ,采 取 了以画促 读 的教学 方法 ,让 学生在 疑 ,有 的在 重点 出设疑 等 。只要 学生 围绕 教学 的知识 拓展 画中感 悟 ,学生 学习 兴趣极 大地 激 发出来 。画 要画 好 ,课 范 围提 出 的问题具 有一 定 的价值 ,教 师可 以大力 的表 扬和
了学 生 去 主动 探 索 知 识 的 范 围 。 因此 , 培养 学 生 创 新 精
神 ,必 须在 课堂 教学 中充分 挖掘 创 新意识 。
一
三、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培养学生发现新 问题的创新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指一个人能够独立思考并运用独特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创新思维能力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素质之一,它不仅能够帮助个体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变化,还有助于提升社会的整体创新能力。
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则是教育界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帮助小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首先,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应该鼓励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好奇心是创新思维的基础,它能激发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促使他们自发地进行探索和实验。
为此,教师和家长可以提供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机会,比如实地考察、科学实验等,以帮助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激发他们寻找答案的欲望。
其次,创新思维需要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是指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分析的能力,它可以帮助孩子辨别真伪、辩证思考。
为了培养孩子的批判性思维,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他们学会质疑和探究,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该教授一些信息素养和科学方法论,让孩子学会辨别和利用有用的信息,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创新往往是一个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个体的成果。
为了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团队合作的活动,如小组探究、角色扮演等,让孩子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团队合作,孩子们可以相互启发,共同创造,从而培养出创新思维能力。
此外,创新思维的培养也需要提供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开放的学习环境可以为孩子提供各种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提出各种有创意的解决方案。
同时,教师还应该提供一些资源,如图书馆、实验室等,以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索。
最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素质。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生敢 于质疑 、 敢于怀 疑老师 , 敢于怀 疑课 本 , 敢 于怀疑权 威 。 而 的增长 , 想 象力却 降低 了 , 一个 圆圈到 了 中学 生眼里 , 就剩 下
要教 会学生提 问 , 首先, 老师要 会提 问题 。 提什么问题 呢? 提激 数 字“ 0 ” 和 字母 … 0’ 两种 答案 了 , 丰富想 象和 创造性思 维慢慢
的体会 是 : l 引导鼓励学生敢 于质疑 , 善于提 问 。 敢 于挑 战权威
创 新意 识 , 确切 的说不 是在 “ 学会” 中形 成的 , 而 是在 “ 会 学” 的基础 上形成的 。“ 学会 ” 是学 生侧重于掌握 学法 , 主动探 求知识 , 目的在于发现新 知识 , 提出新 问题 , 解决新 问题 。“ 学
创新往往 从总是开 始 , 只有 提 出有价值 的 问题 , 进 一步才 会 ” 是“ 会学 ” 的前提 , “ 会学 ” 是“ 学会 ” 的创造 。因此 , 在 课堂 有创新 可言 。 我们 的学生往往擅 长的是模仿性 学习 , 却不关 心 教学 中 , 教师要 摆 正 自己的位置 , 做学生 学 习的组织 者 、 参与 教师的提 问 ,这是 因为 ,我们 的教 学往 往教学 生如何 回答 问 者和合作 者 , 充 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作用 。在教 学过程 中 , 巧妙 题, 往往 以学生没有 问题作 为一节课 的圆满结束 , 很少教 学生 创设促进思 维的情境 , 精心安 排促进思维 的提问 , 灵活 设计促 如何提 问题 , 如 何发现和提 出有 价值 的问题 。所 以 , 我 们的学 进思维的练 习 , 千 方百计设法 启动学生 的内在 动力 , 使她 们产 生往往 也迷 信书本 、 迷信权 威 , 对 问题不敏 感 , 缺 少科学 的怀 生高涨的学 习热情 ,主 动积极的参 与学生活 动。在教学活 动 疑态度和精 神 , 这种状况是需要 改变 的。 试想 , 没有 怀疑 , 哥白 塔的经典实验 ,也就不可 能推翻亚里士 多德的结 论 ;没 有怀 疑, 爱 因斯坦就不 可能提 出相对 论。所 以 , 在教 学中要培 养学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 意识
粱 宝 雪
( 瓦房 市 永 宁镇 中心 小 学 , 宁 辽 久连 16 2 ) 3 6 1
托尔斯泰说过 : 如果学生在学 校型 的结果是 已什 么 “ 也不会创造 , 那么他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在柞进素质教 ”
育 的今 天 , 培养 学 生 创 新 能力 是 素 质 教 育的核 心 : 新 意 识 , 创 确 切地 说 不 是 在 “ 会 ” 学 中形 成 的 , 是 在 “ 学 ” 而 会 的基 础 上 形
成的。 学会” “ 是学生侧重于接受知识 , 积累知识 , 以提 高学生
解 决 问题 的 能力 , “ 学 ” 学 生 侧 重 于 掌 握 学 法 . 动 探 而 会 是 主
求知识 , 目的在于发现新知识 , 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提 学
会 ” “ 学 ” 前 提 ,会 学 ” “ 会 ” 是 会 的 “ 是 学 的创 造 。 因此 , 在 课 我
充 分 发 挥创 新 能 力 , 释放 创 新 激情 。而 教 师 为 学 生创 设 多种 开 放式 的学 习情 境 , 培 养 学 生 创 新 意 识 的 一个 很 重 要 的途 是
径
学生都 可以进行创新 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训练 。 学生既能提 出
・
6 ・ 音 校 园 下旬两 6 l f }
们, 你知道这盒笔的单价是多少 钱吗?每支笔 的单价是多少 钱?” 这两个问题虽然 不复杂 , 但不同于一 般平均数 的问题。 在解答第一个 问题 时, 以想象成 大 、 、 三盒笔 , 可 中 小 一次相 差两支 , 小盒八元 , 大盒十二元。进而推断 , 中间那盒 的单 价就是大小 两盒单价 的平 均数 , 列式 为 :8 1 ) = 0 元 ) (+ 2/ 1( 。 2 解 答第二个问题要凭借想象 , 作图观察 , 重新给 出新 的数量 关系, 列式 为 : 1- )(+ j 1 元 ) (2 8,2 2 = f 这样来 求 出每支笔 的单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时而 ……时而 ……”这 一排 比句 ,让学生 反复品读
后 ,学 生感受 到了溪流 的形 态美 ,更感 受到 了语 句富有音
乐美 。接 着引导学 生选择一组 词语表达 江南春天 天气反常
的句段 ,有的学生 当堂写 出这 样的一段话 ,江南 的三月时 而春雨蒙 蒙 ,时而 阳光灿烂 ,时而春雷滚 滚 ,时 而雪 珠沙
浅谈 小 学 生创 新 意识 的培 养
■ 扶 余县 肖家 乡 第二 中心 小学 姜万 波
小学生虽 然很少像 成年人 和科学家 那样去创 造发 明 ,
但 是小学 生装好奇 心强 ,乐 于观察 ,善 于思考 ,今天 的奇 思 异想可 能就是 明天发 明创造 的基础 。学生 只有 对所涉知 识 感兴趣 ,才能集 中注意力 ,积 极思考 ,主动去 发现去探 索新知识 。
、
主动学习 。培养 内因
教师必须 为学生创 设学 习情 境 ,营造学 习氛 围 ,提供 新 能 力 。
思 考的空 间 ,把学 习的主动权交 给学生 , 使 学生通 过 自身 的努力 ,掌握知识发展 能力 。例如学 习 《 乌鸦 喝水 》一课,
针 对 乌 鸦 还 能 用 别 的方 法 喝 到 水 吗 ? 这 一 问 题 学 生 展 开 讨
括智能发 展在 内的整体素质提 高。不要告诉 学生是什 么 ,
要 学生 自己体验 、洞察 、领悟 。知识不是 给予 的,是 生成
3 .手脑 并用 ,培 养学生解决 问题的能力 。心理学家皮
一
时 ,我提 出这样 的问题 : “ 小 朋友们 ,你 们有没有 比曹 冲 更好 的称 象办法 呢?”让学 生去赞 叹古 代曹冲聪 明之外 ,
还有信心 向曹 冲挑 战 。这 问题 激起 了学 生的创新热 情 ,有 个 学生说 : “ 曹 冲用 石头太麻 烦 ,不如用 人 ,因为 人听指 挥 ,说上 就上 ,说下 就下 ,省 时省力又方便 。 ”学 生回答 闪烁着创 新的火花 。这样逐渐 地培养 了学 生创新意识 和创 三、学会选择 ,自主学 习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小学生时期是孩子们个性和创造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对他们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提供充满创造性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建一个允许学生自由思考、表达和实践创造性想法的氛围。
教室布置应该充满灵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材料。
例如,在角落里设置一个艺术和手工区域,供学生随时进行创作和实验。
此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如艺术、科学和创客俱乐部,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创造力的机会。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也是培养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启发性的故事和实践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科学课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实验想法,并帮助他们设计和实施实验。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艺术展览和创新科技公司,让他们亲身体验创新和创造力的力量。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和活动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关键之一。
学校应该在各个学科和领域提供不同类型的任务和项目,鼓励学生以不同的方式思考和表达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例如,在语言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编写自己的故事,鼓励他们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艺术课上,学生可以通过绘画、雕塑和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创新天赋。
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也是培养小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之一。
学校和教师应该创建一个鼓励合作、分享和讨论的文化。
例如,在小组项目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互相倾听和尊重彼此的意见。
此外,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团队竞赛和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
最后,教师在培养小学生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_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社会人才的基本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让学生动手,为创新设契机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动手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代社会对社会人才的基本要求。
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两点体会。
一.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创新兴趣兴趣是创新的原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对所学知识积极思考,深入探索,甚至产生打破陈规想法,萌发创新的欲望。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根据小学生的好动特点,以游戏激发参与兴趣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游戏恰好符合学生这一特点。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材内容,适当引导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探索和应用知识。
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找十位同学,分别用手举着小旗,小旗上分别写着2/4、1/2、3/6、9/18、10/25、6/15、2/5、8/20、16/40、10/20,老师问:“分数这个大家庭要拍合影照,请同学们按要求排好队,第一排是分数值等于1/2的,第二排是分数值等于2/5的。
”这种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使他们都积极动脑思考,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根据小学生的好奇特点,以问题激发参与兴趣好奇是小学生特有的心理特征。
由于他们知识较少,缺乏经验,对任何新奇的事物都可能产生好奇心,促使他们积极探索。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同学们随意说出一个数,老师会很快说出这个数能否被3整除,你们信不信?来试试看。
”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了,想难住老师便说出一个又一个的数,结果老师一一做出了准确的判断,这时学生由于好奇,急于想知道这其中的奥秘。
3.根据小学生的好胜特点,以成功激发参与兴趣每个小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求知欲。
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创新意识是指在解决问题、面对挑战时能够以新颖、独立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意识态度。
下面将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来讨论如何发展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家庭方面家庭是小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家长在引导孩子培养创新意识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家长可以给予孩子自主思考的机会。
在面临问题时,家长不应立即给予解答,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尝试找出解决办法。
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其次,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可以给孩子提供电子书、科学实验工具、拼图游戏等多样化的学习材料,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最后,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鼓励和肯定孩子的创新成果。
当孩子提出新颖的见解、尝试新的方法时,家长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认可,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创新能力得到重视。
二、学校方面学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学校可以通过教育课程和教学活动来促进小学生的创新发展。
首先,学校可以开设创新教育课程。
通过设置创新教育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实验班、美术设计课程等,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
其次,学校可以组织创新项目和比赛。
通过开展创新项目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过程,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创新、文学创作、机器人设计等比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鼓励学生的创新表现。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发言机会,鼓励他们提问和思考问题,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同时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肯定,鼓励他们勇于创新和尝试。
三、社会方面社会环境是小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条件,社会应该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氛围和资源支持。
首先,社会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创新资源和机构。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篇: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浅谈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
小学数学作为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门课程,更应注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生思维的创新能力是在一般思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培养的高层次要求。
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而数学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我们应怎样去做呢?现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创新意识孩子们因为天生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所以他们总是有许多问题,也总喜欢问为什么,在问的同时,还会随之提出一些奇怪的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意识的萌芽,那么我们要根据教学需要适时的加以引导,努力调动和培养。
例如:我在教“能被3整除”时,我故意笑眯眯地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数,我马上就可以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孩子们看着我,都情不自禁地摇头,我知道他们不相信我。
但是他们仍然因为好奇,而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好多孩子都想试一试我的真假,还有的调皮鬼想难住我,结果我不仅说得快,而且说得对,惊叹之余,学生们的兴趣高涨,急于知道我是如何快速判断的,从而为探求新知创设了情景。
二、善于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创新精神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有疑。
”有了“疑”,才会去探其究竟,才会获得新知。
可以说,生疑是创新的开始,解疑是创新的过程,答疑则是创新的成果。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注重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敢于向权威挑战,敢干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
并且教师要在课堂上多给学生创设问的情景,多提供问的机会,把提问权更多地从教师手里转让给学生,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敢干提出问题,勇于争辩问题”的好习惯。
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论文

浅谈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江泽民同志曾多次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
”小学生在长身体的阶段,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具有很强的可塑性,通过课堂教学及教师的言行举止,传教帮带形成的渗透,由外而内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全面展开和形成,成为内在于学生的具体生活内容和价值事实,然后再由外而内,将已积累的思想、思维、性格、心理中的积极因素外化为对象性的主动争取,创设成功的机会,从而自我激励,自我学习,自我创新。
而创新也是学习的过程,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是认知,情感、意志等几方面心理结构综合作用的结果,人由自然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自我实现的人,不仅靠认知教育,而且也经历了一个情意,教育的过程。
说到底,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只在课堂,还在于教师、家庭。
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及对学生的了解谈谈几点认识。
一、指导理解课文内容1、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充分表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亲身经历的东西记得更牢,在课堂上应多采取活动的方式进行,如教《回声》一课时,我安排五人一组,带好一个水桶,并装满水和几块石子,上课时,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明白回声产生的原因。
教学《看月食》一课,让每位同学做三个不等的圆纸板,从大到小依次写上“日,地,月”,在指导理解课文时,让学生亲自演示月食形成的过程,学生边做边看,一下就明白月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与此同时,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敢于发挥,有位平时好动的学生,在演示完月食形成过程,突发奇想,把“地球”和“月球”位置调换了一下,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挡住了太阳光,地球上不是一片黑暗吗?他连忙举手发问,看了他的演示后,我及时称赞表扬他的大胆和奇思,并问他:这种现象你能说出叫什么现象?他脱口而出叫日食现象。
这时就连我这老师都惊讶于他的反应敏捷,当让上讲台来演示并说出理由时,他演示后说:“月球挡住了太阳光,不见太阳,所以叫日食”。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创新是每一个人天生就有的潜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为此,教师应该端正教学思想,努力创设一种师生平等、课堂民主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下面谈我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点滴体会。
一、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意识传统教育方式的一个重大误区就是设定结论和作业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围绕答案进行思考。
以应用题教学为例为例,传统教育模式往往是老师引领学生分析题中所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引领学生在关键处解答,至此讲授任务基本完成。
但这不仅不会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甚至会由于强迫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做而成为负担,进而对老师的讲解产生抵触心理。
意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尝试了一种新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学习应用题前,我们并没有让学生随老师一起分析,而是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
遇到问题后小组内研究,老师发现集体共性问题再予以点拨。
这样一来,学生兴味盎然,解题思路不尽相同,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外,我们还尝试其他诱发学生思考的手段,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如主题班会上,我们组织各种讨论,包括“如果我是校长”、“我当一天班长”、“我为妈妈做一件事”、“我的一次说谎经历”等话题,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
二、因材施教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在综合分析每名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找出适合的教育方法,这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本前提。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应因材施教。
受性格、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学生的思维主动性和多维性程度不尽相同。
有的学生不喜欢钻研,习惯于等待老师公布答案;有的学生虽喜欢思考,但不喜欢主动钻研,老师提问时他们往往闭口不答;有的学生表现欲较强,总希望能第一个回答问题,但常常是不加思考,脱口而出。
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数学学科,作为思维体操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门重要学科。
教师应创设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遵循儿童认知规律,挖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儿童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己成为当今课堂教学研究的至关重要的前沿问题。
一、唤起创新意识,激发创新激情。
1、宽容民主,调动学生的创新勇气。
在我们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其创新人格。
它要求人勇于开拓、奋发向上、实事求是,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在活动中善于思考,出新点子,对自己和社会充满信心。
而要做到这一点,则在师生关系上要求民主平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信任和理解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树立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
在教学中做到教师和学生地位上是平等的,绝不盛气凌人地对待学生,而把自己看作是学生中的一员,同他们一起讨论、一起思维,共同探讨,引发他们积极进取和自由探索,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
例如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例题“46-9”的计算,学生在组内讨论各自的想法,汇报时出现四种方法:学生对第(1)(2)(3)种方法的汇报比较顺利。
但在第(4)种方法的汇报时表达上出现了困难,此时,教师若包办代替学生解释。
这对提出者是创新激情的一种打击。
因此,我鼓励引导学生想象生活中购物付钱的情境,再由学获得了认知与情感上的极大满足。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师的宽容心,就没有学生的自信心。
只有让学生拥有自信心,才能拥有创新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才敢于向传统习惯,向权威挑战,才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浅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创造发明能力

浅淡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创造创造才能新疆昌吉市第四小学张银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现代科学教育更注重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进步科学研究和创新才能。
而科学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展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一个重要阵地。
那么在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下面浅谈我的一点看法:一、玩中求知,玩中出智波利亚曾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正确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络。
而低年级的学生又还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往往凭兴趣。
而“玩〞那么以其兴趣而吸引着学生。
如在上?影子?一课时,让学生捉影子,踩影,学生快乐得欢叫起来。
“玩〞后,学生积极发言,纷纷讲述自己在“玩〞中观察到的现象。
从而认识到影子产生的条件:一是有光;二是有遮光物体。
在玩的过程中,学生还会感知到许多东西,如?磁铁游戏?一课时,我放手让他们爱怎么玩就怎么玩。
“玩〞后,我问他们看到了什么,有的说,磁铁能吸铁;有的说,磁铁隔着物体也能吸铁;还有的说,磁铁两端的磁性最强,吸的铁最多,而中间最弱,根本不吸铁。
通过“玩〞还可以开展学生分析﹑综合﹑想象﹑创造等才能。
如在一只装满了水的烧杯里,放进一只图钉,要求学生在不倒掉水,不准用任何东西伸进水里去取的条件下,想方法把图钉取出来。
几十个学生瞪大眼睛望着烧杯里的图钉,努力考虑着,很快就有学生想出了用磁铁隔着杯子吸图钉的方法。
这样的“玩〞法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开展了他们的发散思维才能,为培养创造才能奠定了根底。
二、围绕焦点,激发思维发散思维是指能根据单一的信息产生众多信息的思维形式。
发散思维的特点是没有一定的方向和范围。
假如某一问题可能有许多解决方法,思维就可能以这个问题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自由扩散,有利于寻找更多的、更新的、更奇特的解决方法。
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活动的起点,其广度和深度都将大大影响学生创新精神和才能的形成与开展,那么如何让学生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呢?我认为就是让学生想方法解决问题,如教?沉浮?一课时,问:谁能想方法把浮着的塑料瓶沉到水里?学生各想方法使瓶子沉到水里。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显著标志,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小学基础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犹为重要。
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它要求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肩负如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责任。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一、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亲其师,信其道。
”而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教师如果能够创造一种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便能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敢于标新立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商量的口气与学生进行交谈,如“谁想说说”“谁愿意说说”等。
当听完学生不同意见后,可告诉学生“我很高兴,我和某某同学的意见相同。
”话虽简单,但足以证明教师已经把自己视为学生中的一员。
这样的师生交流过程,彼此都会忘了自己是谁,都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创新。
二、巧设引入环节,创设情景,萌发创新小学生求知欲的形成要经过好奇—求知—探索三个阶段,好奇是儿童的天性,世界上许许多多大发明和新技术的发现往往从好奇开始,如牛顿的万有引力的发现就离不开牛顿对苹果自由落地的好奇。
好奇心使人富有追根求源的精神。
因此,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勇于提出好奇问题。
如果在新课导入时教师有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把学生带入问题的情景中,更易使学生产生求知的需要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为学生创新意识的萌发提供可能。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只要你能说出一个数,我就知道它能不能被3整除。
”出于强烈的好奇心,学生都抢着说出较大的数,力求难倒我,当我都准确迅速地判断出来后,学生的好奇心就转化成了求知欲,纷纷问我:“为什么你能判断得又准又快呢?”他们很想了解其中的奥妙,从而主动地学习了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浅谈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2013·3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基地是课堂,来源是教学。
小学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蕴含着丰富的创新因素。
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这里,笔者谈谈几点做法。
一、借助实践,诱发创新动手、动脑是培养创新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中,如果能充分借助于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但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
首先布置学生课前准备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各一个,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
在形象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学生发现了新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从而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个新的知识点。
教师当即给予充分的肯定。
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惬意,个个情绪激昂。
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出示一道具有挑战性的题目:你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这样在活跃的气氛中再次打开了学生的思维闸门。
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四边形的四个角剪下来拼到一起;有的学生说可以把四边形沿一条线剪开,得到两个三角形,四边形的内角和就是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即360°;有的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连接对角线,使之变成两个三角形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
这样,通过大家积极思考,创造性地得出了“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这个知识点。
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点燃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诱发了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突破常规,凸现创新长期以来,数学教师都是依据常规模式给学生讲解知识,把标准的解题方法教给学生。
结果,它使学生过早地形成某些机械的心理定式,造成思维僵化。
学生观摩事物的眼光单一,解题方式单调。
浅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部把“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列为《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振兴计划》的主要目标。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全国教育工作的热门话题。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刘佛年说:“只要有一点新意识、新思想、新观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称得上创新,我们要把创新的范围看得广一点,不要看得太神秘。
”因此,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独立支配的学习,便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有了自主性,才会主动学习,才有思想的解放、思维的活跃、潜能的发挥,才说得上有创造力。
一个学生缺乏自主性,习惯于依赖老师指令被动学习,是不可能有创新的。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呢?首先,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尊重相信学生、关心学生,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护,会更“倾心”于教师,更加乐于接受教师,更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便是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
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允许学生发表各种见解,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应实事求是地解答或组织讨论;对自己没把握回答的问题,敢说“不知道”。
要极力避免简单的指责和训斥,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教师只作必要的启发、指导和帮助。
其次,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教师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
叶老这段话道出了学法指导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学习指导与自主学习的密切联系。
学生只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轻松愉快,学生自主学习才有了保障。
二、鼓励学生质疑驳问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
”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
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个人思维活跃的表现,是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
质疑驳问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质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动力,它蕴含着创新的萌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1-08-01T14:28:58.687Z 来源:《当代教育之窗》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吴红英
[导读] 发民智能,培养创新新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
吴红英(大通县景阳镇岗冲中心学校青海大通810106)
【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氛围;二,激发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三,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四.鼓励提问、质疑,五.评价要科学。
【关键词】创新意识;发散思维;质疑
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不仅关系到教学的质量,而且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因此,探索,研究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是每一位教育二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小学教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1.营造自然宽松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树立信心,主动体验成功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绪能使学生的精神振奋,不食的情绪则会抑制小学生的精神振奋.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教学教学中,设法为学生营造一种自由、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里,更好地展示创新思维.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使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教师要保护每一个学生的独创精神,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见解,教师也要给予充分肯定.其次教师要热情鼓励学生多思善问,发表自已的见解,要允许学生说错,做错,错了绝不挖苦,讽刺,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敢于否定所谓“权威”定论: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角度思考,从而发现问题,提出新问题。
2.激发好奇心,使学生产生创新的欲望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因此,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引发其探索的欲望。
例如,教学“年,月,日”一课中平年,闰年这个内容时,我用讲故事的办法导入新课:“小红今年12岁,已经过了12个生日;爸爸今年41岁,只过了10个生日.小红问爸爸:‘您过的生日为啥比我还少?’爸爸笑着不回答,让小红自已想,小红想了很长时间也没想出为什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一个个直摇头,这时我抓住时机:“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妙吗?”从而导入新课.这样的导课方法新颖适当,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学生探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学习过程中,同时也唤起了学生创新的欲望。
3.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没有思维的发散,就谈不上思维的集中,求导和独创.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开发,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质疑,另一方面要重视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及开放性练习,诱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思考和寻找答案,产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新、尽可能独特、尽可能简捷的解题方法。
4.鼓励提问、质疑
发民智能,培养创新新意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问难的良好习惯.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已提问题.”发明、创造,改良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怕出丑,不允许学生提问题,更不允许学生提与教师的观点及教材结论相悖的意见,甚至教师有时出了错误学生也不敢提出来.学生的这种无原则,惟命是从,不能不说是教师长期压制和“培养”的结果.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题,允许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发生争论。
5.评价要科学
“赞许”犹如阳光.的确,每一个学生不论其个性品质好坏,成绩优劣,无不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肯定和鼓励.小学生常常会朝着老师鼓励的空间发展.
因此,教学中,教师既要热情鼓励学习好的学生,更要想方设法对未成功的学生进行鼓励,决不能简单地批评责备,更不能指导他们说的一无是处,教师应满腔热情地分析肯定其合理之处,以保持和激励学生的创造欲。
总之,要培养创新性人才,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和策略,要大胆实践,不失时机地给学生提供创新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