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卫生经济学》7-卫生资源配置

合集下载

卫生学校卫生经济学优质课探讨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卫生学校卫生经济学优质课探讨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

卫生学校卫生经济学优质课探讨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在现代社会中,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对于人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及其有效利用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探讨卫生学校卫生经济学优质课中,关于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相关内容。

一、卫生资源的特点与分类卫生资源是指在卫生领域中用于保障人民健康需求的各种物质和非物质资源。

卫生资源具有以下特点:稀缺性、多样性和可替代性。

根据资源的性质和用途,卫生资源可分为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资源等。

1.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卫生工作的人员,包括医生、护士、卫生管理人员等。

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数量对卫生事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2. 物质资源:物质资源主要指医疗设备、药品和卫生材料等。

这些资源的供应充足与否直接影响到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 财务资源:财务资源包括政府的补助资金、卫生机构的财政拨款以及个人和企业的卫生支出。

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决定了卫生资源的分配公平和卫生服务的可及性。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卫生资源配置的目标是实现卫生服务的最大效益和社会公平。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 公平性原则:卫生资源应该按照人口卫生需求和经济状况的差异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的卫生服务。

2. 需求导向原则:卫生资源配置应该以人民的卫生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卫生需求差异,优化资源的分配。

3. 效率原则: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追求效率,即在给定资源的情况下,使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达到最大化。

4. 参与原则:卫生资源的配置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参与和民主决策,让广大的人民群众参与到资源配置和利用的过程中。

卫生资源的配置方法包括需求驱动型和供给驱动型。

需求驱动型方法是基于人民需求来确定资源配置的依据,强调卫生服务的精细化和定制化;供给驱动型方法则是根据卫生资源的可得性和供给情况来进行配置,强调资源的均衡性和效率性。

卫生资源配置(2)

卫生资源配置(2)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评价指 标
• 2、人均卫生费用

①人均卫生费用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卫生资源 水平;
• 如:美国: $5635;日本: $2139; 中国: $70.55。

②反映卫生资源在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配置是否 合理。
• 如:城乡之间:城市¥1261.93;农村¥301.61。 • 不同地区之间:浙江¥ 946.92;福建¥ 520.15; 云南¥ 391.33。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评价指 标
• 4、医疗、卫生防疫和妇幼保健之间的资源配 置比例



①同建国初期相比,我国的健康指标有非常大的改 善;(P147)原因是农村工作与预防保健工作开展得 很好; 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随着市场化改革取 得了显著的发展,但健康指标的改善不明显,咎其 原因,资源配置失衡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 ③资源配置失衡的证据: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量评价指 标
• 3、门诊和住院之间资源配置的构成


①该指标反映医疗机构内部资源配置状况; ②一般来说,平均每次住院费用远大于每次门诊费 用,但门诊医疗服务数量多于住院服务,因此,从 门诊和住院之间的资源配置来看,两者不一定有很 大差异; ③2004年,全国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117.68 元,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用4283.74元。
(四)疾病模式呈现新特点,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日益突出。 1、重大传染病流行形势依然严峻。 2、重大地方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仍然严重流行。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社会负担沉重。 4、重大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时有发生。 (五)卫生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期望尚有较大差距。 1、卫生资源总量不足,配置不合理。 2、医疗保障筹资水平较低,保障水平有限。 3、保障公益性的体制和机制尚未建立。

《卫生经济学》7-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经济学》7-卫生资源配置
政府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通常具有以下特点:政府承担主要责任,对卫生资源进行规划和管理;强调 公平和普遍性原则,注重保障基本卫生服务;资源使用效率相对较低,可能存在资源浪费和过度使用 的情况。
市场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
市场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是指市场机 制在卫生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卫 生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主要由市场供求 关系决定。
卫生资源总量不足
01
我国卫生资源总量相对不足,医疗设备和医疗服务水平有待提
高。
地区间配置不均衡
02
卫生资源配置在地区间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之间、东部与西部
地区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较为突出。
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03
虽然我国已建立全民医保制度,但医疗保障水平仍需提高,医
保报销比例、报销范围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限制。
技术因素
技术进步和创新对卫生资源配置 的影响日益显著。新的医疗技术 和设备的出现和应用,可以提高 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影 响卫生资源的配置。
02
CHAPTER
卫生资源配置的模式与机制
政府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
政府主导的卫生资源配置是指政府作为卫生资源配置的主体,通过制定卫生政策、规划、标准和监管 等方式,对卫生资源进行配置和使用。
集中指数
比较不同地区或人群的卫生资源分配差异,数值越接近0表示公平性越高。
洛伦兹曲线
绘制卫生资源分配与人口累积百分比的关系曲线,评估资源分配的公平性。
泰尔指数
综合考虑地区间和地区内部的卫生资源配置差异,评估整体公平性。
提高卫生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平性的途径
加强卫生服务需求评估
了解居民的健康需求和偏好,优化资源配置以满足实际需求。
卫生经济学-卫生资源配置

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 重点整理

卫生经济学引论一、经济学与卫生经济学经济学的两个最基本假设:理性人与资源的稀缺性欲望是无限的(needs are unlimited)是指人们的需要,一种缺乏与不满足的感觉以及求得满足的愿望。

欲望是一种心理现象。

欲望指在无成本(如果价格为零)的条件下我们希望拥有的产品和服务。

资源是有限的(resources are scarce)资源稀缺性:指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稀缺的相对性是指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

稀缺的绝对性是指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二、经济学的产生背景选择的必要性:由于存在资源的稀缺性,因此产生了如何配置和使用资源以取得更高经济效率的问题-机会成本选择: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为谁生产?经济学是研究经济主体如何通过选择来确定社会稀缺资源得到有效利用的科学卫生资源的稀缺性、消费欲望的无限性经济学适用于卫生领域吗?观点一:医疗卫生具有高度技术性、专业性,最好由医疗专家决定观点二:卫生资源也具有稀缺性,同样适用经济学理论三、卫生经济学是什么?卫生经济学(HealthEconomics)是经济学领域一个分支科学,研究卫生服务系统中的经济活动、经济关系及其规律,是一门应用经济学。

卫生经济研究必须回答以下三个问题:政府是否应该把有限的资源越来越多的投入到卫生服务领域?投入到卫生领域的资源,应该如何分配,该向哪些群体倾斜?在确定了配置原则后,找到一个在人群中有效分配资源的方法或方法体系。

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就是卫生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四、为什么研究卫生经济学背景1:卫生经济的规模背景2:“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背景3:卫生资源的配置的公平与效率背景4:治疗方案的选择:药品五、卫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1、卫生经济学研究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在卫生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着提供什么样的卫生服务,如何提供卫生服务以及如何分配卫生服务问题其核心是如何有效的配置和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使之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要和需求,以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

卫生资源配置ppt

卫生资源配置ppt

每 1000 医 生 800 年 4.5 门 600 4.0 急 诊 400 3.5 人 200 次 3.0 0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乡卫生院
县及县以上医院
2012-3-29
2002
8
地区 北 京 上 海 天 津 辽 宁 吉 林 高于全 国平均 值1.48 人/千 人 新 疆
2012-3-29
22
二、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
形势分析
确定主要问题 制订规划目标与指标 选择策略 制订实施规划,编制费用预算
规划的评价与调整
2012-3-29 23
形势分析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居民健康状况分析 卫生资源状况分析 包括卫生资源现状分析、卫生资源需要量 的测算、卫生资源供需分析
2012-3-29
3、卫生全行业管理原则,区域性原则
4、效率(益)原则
5、针对区域主要卫生问题与需要
6、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
2012-3-29
21
( 四)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
有利于政府职能转变,实行卫生全行业管理 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有利于建立适宜的卫生服务体系 有利于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保证卫生服务提供的公平、有效
2012-3-29
17
第二节 区域卫生规划
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其经济 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 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 域卫生发展的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 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包括合理布局不同层次 、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 服务总供给与总需求保持基本平衡,形成区 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第十讲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卫生经济学

第十讲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卫生经济学

第十讲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一、卫生服务资源概述(一)卫生资源概念卫生资源是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1.广义的卫生资源2.狭义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硬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投入的全部资本和人力。

①资本货币形态的资本(卫生资金)实物形态的资本,即物质资料消耗所转移的价值,如包括房屋、医疗器械设备折旧等劳动资料,同时还包括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等劳动对象。

②人力资源卫生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专业卫生技术教育和训练,因而具有或即将具有某项卫生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员。

(2)软件资源:包括卫生信息、卫生技术、卫生管理、卫生服务能力等内容。

目前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中所讨论的卫生资源主要指硬件资源中实物形态的资本部分和卫生人力资源,较少涉及卫生资金和信息等软件资源。

(二)卫生资源的特点1.有限性社会可提供的卫生资源与人们卫生保健实际需要的卫生资源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2.选择性卫生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在资源的分配使用上,必须进行比较选择。

3.多样性由于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多样性、随机性和差异性,实现这一目标又有许多具体目标,这就决定了卫生资源的多样性特点。

(三)卫生资源开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卫生资源相当匿乏,另一方面在分配和使用上又存在浪费。

如何合理有效地筹集、分配卫生资源,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卫生人力为对象所进行的培养、使用和配置的活动。

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通过预测卫生事业未来人力需求与供给,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配置,使其与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

卫生人力资源的预测和规划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二是进行需求预测分析;三是制定规则,提出落实措施。

(1)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卫生专业队伍。

卫生经济学复习总结

卫生经济学复习总结

绪论第一章1卫生经济学(HeaIthEconomiCS)是经济学一门分支学科,它应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生领域中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目的是揭示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中的经济规律,以解决卫生领域中的经济问题,并为制定相关的卫生经济政策提供信息。

2卫生经济学研究对象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活动:卫生服务-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关系:提供者一消费者卫生机构一政府卫生机构一保险机构卫生机构一卫生人员3卫生经济学研究任务对卫生资源开发问题进行研究人类资源、卫生技术、卫生设施、卫生信息对卫生资源筹集问题进行研究核心问题一筹集方式对卫生资源配置问题进行研究合理分配对卫生资源最优使用问题进行研究效率公平对卫生资源使用目的问题进行研究为谁(案例p2)4卫生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是在20世纪5060年代。

5中国卫生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卫生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孕育与诞生阶段1979年一1983年医院经济管理问题■初步发展阶段1983-1991卫生经济从理论研究向应用性政策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深入发展阶段1992年以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一、卫生服务需求曲线1需求量的变动(Changeinquantitydemanded)商品本身的价格变化,而其他因素不变,引起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水平的变动(Changeindemand)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变化(收入变化)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

收入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需求减少。

收入增加,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需求增加。

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1)消费者信息缺乏(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5)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源性3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1)一般的经济学因素(2)健康状况(3)人口文化社会因素(4)供给状况(5)医疗保障制度(6)时间成本(6)供给者的双重身份二、卫生服务需求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1卫生服务需求弹性(EIaStiCity)卫生服务需求价格弹性EdP的概念:是指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卫生经济学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卫生经济学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一、卫生服务资源概述(一)卫生资源概念卫生资源是卫生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1•广义的卫生资源2 •狭义的卫生资源卫生资源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要素的总和。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硬件资源硬件资源包括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投入的全部资本和人力。

①资本货币形态的资本(卫生资金)实物形态的资本,即物质资料消耗所转移的价值,如包括房屋、医疗器械设备折旧等劳动资料,同时还包括药品、卫生材料消耗等劳动对象。

②人力资源卫生人力资源是指那些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专业卫生技术教育和训练,因而具有或即将具有某项卫生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人员_(2)软件资源:包括卫生信息、卫牛技术、卫牛管理、卫牛服务能力等内容。

目前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中所讨论的卫生资源主要指硬件资源中实物形态的资本部分和卫生人力资源,较少涉及卫生资金和信息等软件资源。

(二)卫生资源的特点1•有限性社会可提供的卫生资源与人们卫生保健实际需要的卫生资源之间有一定的差距。

2•诜择性卫生资源有各种不同的用途,在资源的分配使用上,必须进行比较选择。

3•多样性由于人们卫生保健需求的多样性、随机性和差异性,实现这一目标又有许多具体目标,这就决定了卫生资源的多样性特点。

(三)卫生资源开发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一方面卫生资源相当匿乏,另一方面在分配和使用上又存在浪费—如何合理有效地筹集、分配卫生资源,使有限的卫生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和人民的健康水平,是卫生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1•卫生人力资源开发卫生人力资源开发是以卫生人力为对象所进行的培养、使用和配置的活动。

卫生人力资源的开发过程,就是通过预测卫生事业未来人力需求与供给,进行有计划的培养和配置,使其与卫生事业发展相适应。

卫生人力资源的预测和规划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一是对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二是进行需求预测分析;三是制定规则,提出落实措施。

(1)办好医学教育,培养一支适应社会需求、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卫生专业队伍。

卫生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卫生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1、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除了卫生资源高效利用外还应考虑 AA.供需平衡B.政府干预C.节约资源D.市场作用2、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CA、以行政手段为主B、强调法律的作用C、卫生资源有效利用D、公平性3、卫生资源配置做好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策略是 DA、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B、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C、正确处理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D、以上都是4、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总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DA、与国民经济相适应B、效率与公平兼顾C、考虑成本与效益D、以上都不是5、属于卫生资源中硬件资源的是 DA.卫生信息 B、卫生技术 C.卫生管理 D.卫生人力6、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通常不包括CA.床位设置B.卫生经费C.卫生信息D.卫生设备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除达到有效性外还应达到 AA、经济性B、针对性C、可控性D、完善性8、卫生资源配置效益评价常用的指标是 DA、居民卫生总费用B、人均卫生费用C、医护人员比例D、以上都是9、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背景不包括 AA、传统卫生机构交叉管理(行政机构)B、原有体制卫生资源条块分割C、原有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D、卫生资源短缺和浪费10、成本核算单元不包括 BA、服务量B、诊次C、病种D、床日11、对卫生服务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的是 AA、价值量B、货币C、供求变化D、服务项目12、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下述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是 BA、后勤人员工资B、医疗器械C、院长办公式材料费D、以上都是13、随医疗服务产出量变化成本不按比例变化的成本是 DA、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半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14、成本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的未来成本是 BA、可缩减成本B、既定成本C、增量成本D、机会成本15、医院成本差异分析中成本指数是下述那个不变的情况下考虑成本上涨的指数 AA、单元服务成本不变B、服务项目数不变C、货币价值不变D、供需不变16、医院总成本包括 DA、药品经营成本B、卫生材料费C、职工福利费用D、以上都是 17、我国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框架不包括 DA、医院成本核算B、科室成本核算C、服务项目成本核算D、卫生行政成本核算18、成本构成包括 DA、人力成本B、固定资产折旧C、公务费D、以上都是19、卫生事业单位定项补助是针对 DA、离退休人员工资B、预防保健工作补助C、医学重点学科建设D、以上都是20、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条件中除消费者购买愿望外还有 AA.支付能力B.医生指导C.健康状况D.服务质量21、构成卫生服务主体的是:CA、认识到需要但没有转化为需求B、没有需要的需求C、消费者有购买愿望和能力且医生也认为必须的卫生服务D、消费者有购买愿望和能力但医生认为不必要的卫生服务22、卫生服务需求法则研究最主要的理论是:AA、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B、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C、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正向变动关系D、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相互关系分析23、卫生服务需求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A、消费者信息缺乏B、卫生服务需求的主动性主C、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D、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2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中说法正确的是DA、某服务可替代的物品越多其弹性越小B、紧迫性的卫生服务其需求弹性小C、卫生服务持续时间短则需求弹性大D、门诊挂号费变化对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很大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替代品与卫生服务需求成正向关系B、互补品与卫生服务需求成反向关系C、时间成本较大者其卫生服务需求弹性较小D、医保起付线内与 D 线一致26、卫生服务供给者对卫生服务需求影响最主要的是CA、诱导需求B、服务质量C、服务价格D、以上都不是27、下列为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是:AA PB P D D QC PD D P D Q28、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表示两种服务:AA、具有替代功能B、具有互补功能C、相互独立D、以上都不是29、构成供给的条件除外:DA、生产者须有生产愿望B、生产者须有出售愿望C、生产者须有供应能力D、消费者需求30、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是:DA、生产者目标B、生产成本的变化C、产品的价格D、以上都是 31、卫生服务供给说法错误的是CA、垄断性B、外部性C、供给者处于被动地位D、即时性32、卫生服务供给弹性说法正确的是:CA、弹性系数大于 1、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表示富有弹性B、弹性系数小于 1、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表示富有弹性C、弹性系数大于 1、供给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表示富有弹性D、弹性系数等于 0 表示弹性无穷大33、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是:DA、供给者对服务价格变化后的产量调整能力B、时间因素C、替代品数目D、以上都是34、市场机制一般不包括:D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政府调控3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条件是:AA、经济信息对称B、规模增加使成本增加C、经济活动正外部效应D、以上都是36、公共物品特点是:CA、供给具有竞争性B、消费具有排他性C、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D、公共物品市场均较活跃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大B、特须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小C、必须消费品成本效益好D、特须消费品成本效益好38、卫生服务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CA、服务价格降低B、服务量萎缩C、供给者道德损害D、消费者过多利用39、卫生服务垄断的结果是:DA、服务质量下降B、低效率C、技术进步受限D、以上都是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市场调节能兼顾公平和效率B、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C、市场机制可使卫生服务待续发展D、市场调节是二次调节41、卫生服务市场中完全的市场需求调节结果是:DA、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充分供给B、无须政府干预C、能解决总量控制问题D、导致不公平和效率低下42、政府与市场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是:CA、准公共物品市场作用增强B、特需医疗产品政府作用增强C、准公共物品政府作用增强D、特需医疗产品市场作用增强43、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中应掌握医疗卫生服务成本信息者除外: BA、医院内工作人员B、患者C、保险部门D、卫生行政人员一、单项选择题1、卫生服务需求曲线是一条 AA 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 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C 凹向原点的曲线D 凸向原点的曲线2、下列属于卫生服务机构长期成本要研究的内容是 (D )A 机会成本B 固定成本C 变动成本 D平均成本3、卫生服务费用支付具有多源性,下列不属于此范围的是(D )A 政府的支付B 社会的支付C 保险的支付D 医生的支付4、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关系的是(C )A 相关比率B 效率比率C 构成比率D 财务比率5、医疗保险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是因为疾病发生概率接近于(B ) A0 B 0.5 C1 D26、政府对卫生服务价格的调控管理应严格价格监督和(A)A 合理规定价格水平B 依法制定价格C 计划指导价格D 计划指令价格7、下列不属于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所发挥作用的内容的是(D)A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B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组织者C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者D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指挥者和监督者8、在卫生服务必需消费品中,政府作用最强的是BA 必需医疗产品 B必需预防产品 C 必需保健产品 D 必需康复产品 9、下列属于卫生服务特需消费品的是( C)A 急诊症治疗服务B 戒烟服务C 器官移植D 计划免疫服务10、卫生服务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表示 BA 完全弹性B 富有弹性C 缺乏弹性D 单位弹性11、在生产函数中,规模报酬递减则(D)A α+β>0B α+β<0C α+β>1D α+β<112、卫生服务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是同时发生的,这是指(D)A 反应性B 敏感性C 相关性D 即时性13、某医院 3 年后筹资 100 万元建一外科病房,若今后 3 年银行利率为 8%, 3 年中平均每年应当向则银行存入(A)A 30.8034 万元B 33.3333 万元C 35 万元D 30 万元答:整付现值计算设平均每年存入 X 万元X+X(1+8%)+X(1+8%)2=100 X=100/1+(1+8%)+(1+8%)2=100/3.2464=30.803414、某医院花 9 万元买一台医疗设备开展新医疗服务,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净收入分别为 3 万元、4 万元、5 万元。

卫生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卫生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1、卫生资源配置实际操作原则除了卫生资源高效利用外还应考虑 AA.供需平衡B.政府干预C.节约资源D.市场作用2、卫生资源计划配置方式说法错误的是 CA、以行政手段为主B、强调法律的作用C、卫生资源有效利用D、公平性3、卫生资源配置做好计划和市场调节的策略是 DA、合理确定计划控制与市场调节的力度、范围和层次B、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与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C、正确处理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D、以上都是4、关于卫生资源配置总原则说法错误的是 DA、与国民经济相适应B、效率与公平兼顾C、考虑成本与效益D、以上都不是5、属于卫生资源中硬件资源的是 DA.卫生信息 B、卫生技术 C.卫生管理 D.卫生人力6、我国目前卫生资源配置通常不包括CA.床位设置B.卫生经费C.卫生信息D.卫生设备7、卫生资源优化配置除达到有效性外还应达到 AA、经济性B、针对性C、可控性D、完善性8、卫生资源配置效益评价常用的指标是 DA、居民卫生总费用B、人均卫生费用C、医护人员比例D、以上都是9、实施区域卫生规划的背景不包括 AA、传统卫生机构交叉管理(行政机构)B、原有体制卫生资源条块分割C、原有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D、卫生资源短缺和浪费10、成本核算单元不包括 BA、服务量B、诊次C、病种D、床日11、对卫生服务价格波动影响不大的是 AA、价值量B、货币C、供求变化D、服务项目12、对于医疗卫生服务,下述属于医院直接成本的是 BA、后勤人员工资B、医疗器械C、院长办公式材料费D、以上都是13、随医疗服务产出量变化成本不按比例变化的成本是 DA、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半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14、成本与环境变化没有关系的未来成本是 BA、可缩减成本B、既定成本C、增量成本D、机会成本15、医院成本差异分析中成本指数是下述那个不变的情况下考虑成本上涨的指数 AA、单元服务成本不变B、服务项目数不变C、货币价值不变D、供需不变16、医院总成本包括 DA、药品经营成本B、卫生材料费C、职工福利费用D、以上都是 17、我国医院医疗服务成本核算框架不包括 DA、医院成本核算B、科室成本核算C、服务项目成本核算D、卫生行政成本核算18、成本构成包括 DA、人力成本B、固定资产折旧C、公务费D、以上都是19、卫生事业单位定项补助是针对 DA、离退休人员工资B、预防保健工作补助C、医学重点学科建设D、以上都是20、卫生服务需求形成的条件中除消费者购买愿望外还有 AA.支付能力B.医生指导C.健康状况D.服务质量21、构成卫生服务主体的是:CA、认识到需要但没有转化为需求B、没有需要的需求C、消费者有购买愿望和能力且医生也认为必须的卫生服务D、消费者有购买愿望和能力但医生认为不必要的卫生服务22、卫生服务需求法则研究最主要的理论是:AA、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反向变动关系B、卫生服务需求影响因素分析C、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正向变动关系D、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相互关系分析23、卫生服务需求特点说法错误的是:DA、消费者信息缺乏B、卫生服务需求的主动性主C、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D、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24、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中说法正确的是DA、某服务可替代的物品越多其弹性越小B、紧迫性的卫生服务其需求弹性小C、卫生服务持续时间短则需求弹性大D、门诊挂号费变化对卫生服务需求量变动很大2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替代品与卫生服务需求成正向关系B、互补品与卫生服务需求成反向关系C、时间成本较大者其卫生服务需求弹性较小D、医保起付线内与 D 线一致26、卫生服务供给者对卫生服务需求影响最主要的是CA、诱导需求B、服务质量C、服务价格D、以上都不是27、下列为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是:AA PB P D D QC PD D P D Q28、需求交叉弹性为正值表示两种服务:AA、具有替代功能B、具有互补功能C、相互独立D、以上都不是29、构成供给的条件除外:DA、生产者须有生产愿望B、生产者须有出售愿望C、生产者须有供应能力D、消费者需求30、卫生服务供给的决定因素是:DA、生产者目标B、生产成本的变化C、产品的价格D、以上都是 31、卫生服务供给说法错误的是 CA、垄断性B、外部性C、供给者处于被动地位D、即时性32、卫生服务供给弹性说法正确的是:CA、弹性系数大于 1、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表示富有弹性B、弹性系数小于 1、供给量的变化率小于价格的变化率表示富有弹性C、弹性系数大于 1、供给量的变化率大于价格的变化率表示富有弹性D、弹性系数等于 0 表示弹性无穷大33、卫生服务供给弹性的影响因素是:DA、供给者对服务价格变化后的产量调整能力B、时间因素C、替代品数目D、以上都是34、市场机制一般不包括:DA.价格机制B.竞争机制C.供求机制D.政府调控35、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条件是:AA、经济信息对称B、规模增加使成本增加C、经济活动正外部效应D、以上都是36、公共物品特点是:CA、供给具有竞争性B、消费具有排他性C、具有较高的社会效益D、公共物品市场均较活跃3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必须消费品价格弹性大B、特须消费品需求价格弹性小C、必须消费品成本效益好D、特须消费品成本效益好38、卫生服务市场供需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是:CA、服务价格降低B、服务量萎缩C、供给者道德损害D、消费者过多利用39、卫生服务垄断的结果是:DA、服务质量下降B、低效率C、技术进步受限D、以上都是4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市场调节能兼顾公平和效率B、市场机制不能解决宏观总量的平衡问题C、市场机制可使卫生服务待续发展D、市场调节是二次调节41、卫生服务市场中完全的市场需求调节结果是:DA、公共卫生服务产品充分供给B、无须政府干预C、能解决总量控制问题D、导致不公平和效率低下42、政府与市场在卫生领域中的作用是:CA、准公共物品市场作用增强B、特需医疗产品政府作用增强C、准公共物品政府作用增强D、特需医疗产品市场作用增强43、医疗机构成本核算中应掌握医疗卫生服务成本信息者除外: BA、医院内工作人员B、患者C、保险部门D、卫生行政人员一、单项选择题1、卫生服务需求曲线是一条 AA 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B 自右上方向左下方倾斜的曲线C 凹向原点的曲线D 凸向原点的曲线2、下列属于卫生服务机构长期成本要研究的内容是 (D )A 机会成本B 固定成本C 变动成本 D平均成本3、卫生服务费用支付具有多源性,下列不属于此范围的是(D )A 政府的支付B 社会的支付C 保险的支付D 医生的支付4、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与总体的比率,反映部分与总体关系的是(C )A 相关比率B 效率比率C 构成比率D 财务比率5、医疗保险需求增加的因素之一,是因为疾病发生概率接近于(B )A0 B 0.5 C1 D26、政府对卫生服务价格的调控管理应严格价格监督和(A)A 合理规定价格水平B 依法制定价格C 计划指导价格D 计划指令价格7、下列不属于政府在卫生服务领域所发挥作用的内容的是(D)A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B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组织者C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宏观调控者 D 政府是卫生事业的指挥者和监督者8、在卫生服务必需消费品中,政府作用最强的是BA 必需医疗产品 B必需预防产品C 必需保健产品 D 必需康复产品 9、下列属于卫生服务特需消费品的是( C)A 急诊症治疗服务B 戒烟服务C 器官移植D 计划免疫服务10、卫生服务供给的价格弹性系数大于 1,表示 BA 完全弹性B 富有弹性C 缺乏弹性D 单位弹性11、在生产函数中,规模报酬递减则(D)A α+β>0B α+β<0C α+β>1D α+β<112、卫生服务的生产行为和消费行为是同时发生的,这是指(D)A 反应性B 敏感性C 相关性D 即时性13、某医院 3 年后筹资 100 万元建一外科病房,若今后 3 年银行利率为 8%, 3 年中平均每年应当向则银行存入(A)A 30.8034 万元B 33.3333 万元C 35 万元D 30 万元答:整付现值计算设平均每年存入 X 万元X+X(1+8%)+X(1+8%)2=100 X=100/1+(1+8%)+(1+8%)2=100/3.2464=30.803414、某医院花 9 万元买一台医疗设备开展新医疗服务,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的净收入分别为 3 万元、4 万元、5 万元。

《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

《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

《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卫生经济学》是卫生管理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卫生服务提供、卫生资源分配和卫生系统绩效的评价和测量。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掌握卫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为将来在卫生管理、医疗政策制定和实施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掌握卫生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2、理解卫生服务的需求、供给和价格;3、掌握卫生资源的配置和利用;4、了解卫生系统的绩效评价和测量;5、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卫生经济学概述1、卫生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2、卫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3、卫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1、卫生服务需求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量;2、卫生服务供给的定义、影响因素和测量;3、卫生服务市场和价格机制。

第三章: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1、卫生资源的定义和分类;2、卫生资源的配置原则和方法;3、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四章:卫生系统绩效评价与测量1、卫生系统的定义和构成;2、卫生系统绩效评价的概念和方法;3、卫生系统绩效测量的指标和工具。

第五章:卫生经济学的应用与实践1、卫生经济学的应用领域;2、卫生经济学的实践案例;3、卫生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课程安排本课程共5章,每章安排2个学时,共计10个学时。

每章内容包括讲授、讨论和案例分析三个部分,其中讲授时间占60%,讨论和案例分析时间占40%。

通过课堂互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本课程还安排了2个学时的复习与考试时间,以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卫生经济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卫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卫生保健领域的经济问题。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卫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掌握卫生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更好地理解卫生保健系统的运行和改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卫生经济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2、理解卫生保健系统的经济结构和运行;3、分析卫生保健成本、效益和效率;4、评估卫生政策对卫生保健系统的影响;5、培养解决卫生经济问题的能力。

卫生经济学: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1)

卫生经济学: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1)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定义
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区域内全部卫生资 源在总量、结构、分布上与居民的健康需要和 卫生服务需求相适应的组合状态。 需关注的内容:
* 卫生资源的配置总量是否满足人民群众 的医疗服务需要 * 卫生资源的配置结构是否合理 * 卫生资源配置的效率、公平总供给平衡
第十一章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卫生资源配置概述 第二节 卫生资源配置方式 第三节 卫生资源配置方法 第四节 卫生资源配置评价 第五节 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第一节 卫生资源配置概述
卫生资源 卫生资源配置
一、卫生资源
卫生资源的定义: 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开展卫生保健活动所使 用的社会资源; 从狭义上讲,它是指社会在提供卫生服务的过 程中占用或消耗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总称。
* 公平和效率 * 以需要和需求为基础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特点
* 有效性 技术效率 经济效率 * 公平性 水平公平 垂直公平
卫生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 *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原则
* 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 重点倾斜与兼顾全局的原则 * 投入与产出原则
卫生人力资源:指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 表示的资源。如医、药、护、技以及卫生管理人 员的学历、年龄、性别、职称和职务的构成。 卫生物力资源:指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建设,器材 设备、药品及卫生材料等物质材料。 卫生财力资源: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于医疗 卫生事业的经济资源,通常用卫生总费用来表示。 卫生技术资源: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 卫生信息资源: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现代科学 技术的三大支柱。
衡量卫生资源数量的指标 卫生机构数、医院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数、
高、精、尖医疗仪器设备数、人均卫生费用、卫 生总费用占GDP(GNP)比值等。

卫生经济学课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卫生经济学课件: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2.醫院分級管理的政策導向和大型設 備管理失控也促使城市醫院爭先購買 設備、建新樓、開展新服務,而這些 新增的服務和設施又進一步刺激了無 效需求的增加,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3.我國尚未建立完善的醫療保障制度, 定點醫院全在大醫院,缺乏引導需求 向社區分流的機制,同時,醫療保障 制度也缺乏對衛生服務供需雙方行為 的規範,直接造成衛生資源的浪費。
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的要求效率 和效益最佳的前提下,達到衛生資 源的供需平衡,是在效率優先、兼 顧公平以及最優化規劃原則基礎上 把有限的衛生資源配置到最需要、 最能發揮效率、同時最能取得最大 社會效益的地方。
滿足了有效性和經濟 性的衛生資源配置,即所 謂的衛生資源優化配置。
有效性
指衛生機構所提供的衛生服務 確實能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使患 者得到良好的醫療照顧。
(二)衛生資源配置的實際操作原則
1. 衛生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2. 供需平衡
1. 衛生資源得到高效利用
這是衛生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 通常指日均門診量、床位使用率等 工作效率指標達到最大負荷,以及 層級結構儘量達到合理。
2. 供需平衡
是指衛生資源的可供量與 居民對衛生資源的需要和需求 量之間達到平衡。
二、對醫療服務提供模式進行研究
醫療服務提供模式指醫療服務提 供的數量、類型和品質以及在不同層 次中的比例。
可能的調整模式
1. 可根據專家評價結果,對各層級醫 療機構就診和住院的病人進行調整, 經過調整,對醫療服務的利用從原 “倒三角”變為了“正三角”。 2. 也可根據國外文獻資料和專家評價 結果調整各層級分配比例,逐級轉診。
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病程長、 耗費高,很多問題可以在社區解決, 而目前我國衛生資源的配置與其不相 適應,這種資源配置方式將不利於進 一步提高我國居民健康水準。

卫生资源的配置

卫生资源的配置
卫生资源可获得性指标 卫生资源量与服务人群数的相对比值,例如每千人口
医师数、每千人口护士数、每千人口卫技人员数、每千 人口医院床位数等、
卫生资源的基本形式
卫生人力资源:指以卫生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来表 示的资源。如医、药、护、技以及卫生管理人员的 学历、年龄、性别、职称和职务的构成。
卫生物力资源:指医疗卫生部门的基本建设,器材设 备、药品及卫生材料等物质材料。
* 正确处理以计划调节为主和市场调节为辅的关系
* 正确处理医疗卫生机构内部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的 关系
* 建立和完善卫生服务市场体系,发挥合理配置 卫生资源的基础作用。
政府资源配置方式的重大变革
*在资源的配置范围上,从以经济资源配置为主,转 向经济资源与社会资源配置并重。
*在资源配置的手段上,由政府计划统配为主,转变 为更注重运用市场的力量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
卫生财力资源: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的用于医疗卫 生事业的经济资源,通常用卫生总费用来表示。
卫生技术资源:科学技术是科学与技术的总称。
卫生信息资源:信息、材料、能源被称为现代科学技 术的三大支柱。
卫生资源的主要特点 * 有限性 * 选择性 * 多样性
研究卫生资源时需注意的问题
* 充分认识货币形式的局限性 * 充分认识卫生服务领域的特殊性 * 充分认识卫生资源使用后产品的
管理措施
( 1)购买者-提供者合同制
购买者-提供者分离/合同是不同的组织结构,其目 的是从技术效率中将配置效率分离开来。购买者(地 区卫生局或个人)根据本地区或个人的的实际情况, 以合同形式向医院联合体或全科医生(资金持有者) 购买各种类型的卫生服务。
合同类型:综合性合同、成本合同、病种费用合同。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包括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投入的 全部资本和人力。
(1) 资本 (2) 人力资源
2. 软件资源
包括卫生信息、卫生技术、 卫生管理、卫生服务能力等内容。
(二)卫生资源的配置
卫生资源的配置是指卫生资源在不 同用途之间的分配。卫生资源可根据 时序分为存量和增量两部分。 • 存量是指以前所拥有的卫生资源总量 • 增量是指即将拥有的卫生资源补充量
需要强调的是
卫生资源利用的高效率是供需平 衡的前提统计。在资源没有实现高效 率利用时计算的供需平衡量,是一种 虚假的供需平衡,实际上是供大于求, 因为利用这些资源所提供的服务没有 达到最大负荷。
三、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
(一)卫生资源配置应考虑的具体内容 1. 卫生资源配置总量:主要指人员、 床位、机构、设备等数量和质量; 2.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纵向结构和 横向结构。
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目标
➢ 阐释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 念及理论
➢ 陈述中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及存在问题
➢ 简述卫生资源配置状况的基 本测量方法与分析思路
第一节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
概念及基本理论
一、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一)卫生资源 指提供各种卫生服务所使用的投入
要素的总和。 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1. 硬件资源
经济性
指卫生机构在提供卫生服务过 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同时使 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具体表现为医 疗费用较低、卫生资源利用效果好。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原则
(一)卫生资源配置的总原则 1.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应与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2. 效率与公平兼顾 3. 向重点倾斜、兼顾全局 4. 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配置资源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效率 和效益最佳的前提下,达到卫生资 源的供需平衡,是在效率优先、兼 顾公平以及最优化规划原则基础上 把有限的卫生资源配置到最需要、 最能发挥效率、同时最能取得最大 社会效益的地方。
满足了有效性和经济 性的卫生资源配置,即所 谓的卫生资源优化配置。
有效性
指卫生机构所提供的卫生服务 确实能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使患 者得到良好的医疗照顾。
(二)卫生资源配置的实际操作原则
1. 卫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2. 供需平衡
1. 卫生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这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 通常指日均门诊量、床位使用率等 工作效率指标达到最大负荷,以及 层级结构尽量达到合理。
2. 供需平衡
是指卫生资源的可供量与 居民对卫生资源的需要和需求 量之间达到平衡。
一般情况下,卫生资源配置 应首先考虑资源的存量配置,同 时再考虑资源的增量。
(三)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
1. 效率和公平的概念 效率:是指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获 得最大的卫生产出(即符合人们需 要的、有利于改善居民健康水平的 卫生服务)。
➢居民获得卫生服务的公平是指无论居 民的收入水平高低和支付能力大小, 居民对卫生服务应该有相同的可及性, 卫生服务的分配不应取决于地位的高 低和收入的多少,而应该取决于其健 康状况的需要,即所谓的卫生服务的 按需分配和按能力支付。
2. 工作效率
(1)卫生人力资源和病床的工作效率 医院医生的工作负荷较低,每医生日
负担诊疗人次和住院床日以及床位使用 率这些反映卫生资源利用效率的指标逐 年下降。
2.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是指在卫生资源合理配置的 基础上,如何使卫生资源的配置 产生最佳的功能和效益。
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指构成卫 生资源的各种要素在某区域内适应 居民对不同层次卫生服务的需要和 需求,所达到的资源组合形式,使 卫生资源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同 时满足该地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 (总量合理、结构合理)
B.卫生资源配置结构 纵向结构、横向结构
卫生资源配置的横向结构
➢不同类别的卫生资源配置:如人员、 床位比例;
➢卫生资源的地区结构:如城乡 ➢卫生资源的专业结构:如医疗和预防 ➢卫生人力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的职业
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等。
3. 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指标
每医生日门诊量 每医生日负担床日 平均住院日 床位使用率 门诊次均费用 次均住院费用 平均处方费用
卫生资源的配置应包含两部分内容
1)卫生资源的增量配置,又称为卫生资 源的初配置。 2)卫生资源的存量调整,又称卫生资源 的存量再分配。
卫生资源的配置
即指根据一定原则,通过一 定方式,对各类卫生资源的增量 进行分配和组合,对卫生资源的 存量进行重组和转移
卫生资源的配置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卫生机构的合理设置 医院床位 卫生人力 卫生设备 卫生经费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存在的问题突 出地体现为卫生服务体系不合理。
卫生资源配置结构方面还存在着其它 不合理现象:
卫生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过于 向城市集中。
卫技人员的学历、年龄、职称结构 等都不尽合理。
(三)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1. 结构效率 城市卫生资源的配置呈现“倒三角”
的局面。市级及以上高层级的医院成 本较高,费用也较高,却提供了区级、 社区等低层级医院应提供的服务,结 构效率较低。
务供不应求的局面,我国推出了扩大 供给的卫生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层 次办医,对于满足城市居民的卫生服 务需求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进入90年代以后,城市医疗服 务供不应求的局面已得以改善,而 卫生服务需求却趋向萎缩,供求发 生新的不平衡,但卫生部门卫生资 源的配置却仍以继续扩大规模为主。
(二)卫生资源配置结构
(二)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评价指标
1. 卫生资金配置评价指标 ➢ 卫生费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 ➢ 人均卫生费用 ➢ 卫生机构之间的费用比例
➢门诊和住院费用比例 ➢农村卫生费用和城市卫生费用之
间比例 ➢医疗、预防、妇幼保健费用比例
2. 卫生资源配置评价指标
A.卫生资源配置总量 包括卫生人员、床位、大型设备总量
指标的判断标准需根据具体情况 而定,不一定最大或最小好,它们只 是反映具体的卫生服务单位在资金、 人力、设备和技术方面的使用效率, 目标是以最大化、最小化、最优化和 适宜性来衡量和评价卫生资源的利用 程度。
第二节 中国卫生资源配置 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卫生资源配置现状
(一)卫生资源配置总量 20世纪80年代,针对城市医疗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