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1]-2
集体备课记录表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13课,仔细地看一看书,待会我想请一位同学告诉老师,吉祥物到底是什么?他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了解到“吉祥物是人们为组织主题活动而设计的标志性的形象,象征欢乐吉祥,内含期盼成功的愿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脑,了解吉祥物的含义,同时也简单认识到吉祥物与主题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根据初一学生的年龄特征及生理特点,本课旨在“在玩中学,学中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眼界是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探索精神的重要通道。本课借鉴“开心辞典”的游戏方法,使学生在玩中掌握了本课的所有重难点,接着通过动脑总结和动手实践两个环节,充分解决重难点。最后,学生在讲述自己的作品过程当中,体味创造的乐趣,美的感染
③观察下列吉祥物,哪一个造型和动作最夸张?(图六-图八)
A、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瓦尔迪”(图六)
师介绍:这是第一个夏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是一个德国腊肠狗的形象。
B、1990年北京亚运会--“盼盼”(图七)
C、第六届中国残疾人运动会吉祥物(图八)
(正确答案:C,为答对的组贴上五角星)
师:看了这些吉祥物,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我们刚才反复说到原型是某个动物或者某个玩具,但是,吉祥物并不是简单的对原型的复制,它还加入了一些东西,让人感觉到特别的卡通可爱。
教学目标:
1.显性目标:
应知:知道部分著名吉祥物,了解他们的造型、色彩和年代、国度以及代表哪个重要活动。
应会:能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
2.隐性目标:通过教学活动,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与交流的欲望,并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从而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其中《机械运动》中单位换算、刻度尺的估读,秒表的使用对学生来说是难点,需要学生结合动手实验和习题和图片进行学习。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主持人
张燕飞
学科
物理
主题名称
集体备课
主题形式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主持人
赵慧霞
学科
物理
主题名称
集体备课
主题形式
讨论
时间
2012年9月6日
地点
第二教学楼205室
参加人员
赵慧霞、张燕飞、邹玲
缺席人员
阶段
教学
工作
总结
主要存在问题:
1、今年刚换新教材,教起来不熟悉。
2、初二物理力量薄弱
对策及措施:
1、集体备课,集思广益、资源共享。
2、互相帮助,团结一致
主要内容:
4、集体备课群策群力,资源共享,但要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教学。
本次教研活动中,高二年级组的每位老师都积极发言,充分参与,对第二章的学科教学进行了细致统筹安排,并在老教师的指点下对第二章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了分析,以帮助组内的年轻教师更好的备课和教学突破。高一、高三物理组的老师也参与了备课活动,并对活动提出了不同经验和看法,让备课活动更加高效率、高质量。以备今后的课堂教学更有时效性。
初中物理教研活动(2012.11.27)
克一中教研活动记录表
主持人:丁凤霞
学科:初中物理
记录人:赵慧霞
课题名称:基本功训练(板书的设计)
时间:2012年 11月27日
地点: 前楼206会议室
会议形式:教研组各成员设计并交流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那是心与心的交汇,是相视的莞尔一笑,是一杯饮了半盏的酒,沉香在喉,甜润在心。
红尘中,我们会相遇一些人,一些事,跌跌撞撞里,逐渐懂得了这世界,懂得如何经营自己的内心,使它柔韧,更适应这风雨征途,而不会在过往的错失里纠结懊悔一生。
时光若水,趟过岁月的河,那些旧日情怀,或温暖或痛楚,总会在心中烙下深深浅浅的痕。
生命是一座时光驿站,人们在那里来来去去。
一些人若长亭古道边的萋萋芳草,沦为泛泛之交;一些人却像深山断崖边的幽兰,只一株,便会馨香满谷。
人生,唯有品格心性相似的人,才可以在锦瑟华年里相遇相知,互为欣赏,互为懂得,并沉淀下来,做一生的朋友。
试问,你的生命里,有无来过这样一个人呢?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于千万人群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四目相对,只淡淡的问候一句:哦!原来你也在这里,这便足够。
世间最近与最遥远的距离,来自于心灵与心灵。
相遇了,可以彼此陌生,人在咫尺心在天涯,也可初见如旧,眼光交汇的那一刻,抵得人间万般暖。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备课组名称 主 持 人 活动时间 参加人员 备课内容 陈兴兵 小学三年级数学组 主 备 人 第1周 吴学林 周洪英 胡兰 组 长 陈兴兵 郭凤莹 三年级办公室
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 活动地点
胡兰、郭凤莹、邹宇、陈兴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一、单元主题: 位置与方向 二、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 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 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 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 特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 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 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活动过程记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四、重点难点: 录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 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 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 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 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 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体验。 五、教学建议 注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方位的知识。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 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支柱和丰富的表象 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 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 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 学生在观察、操作、想像、描述、表示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 的体验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
集体备课
活动负责人
李永超
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3日
活动地点
体育教研室
活动主题
备《学习正面上手发球》一课
参加人员
李永超、马利涛
活动内容
及进程
一.内容准备
准备教案《学习正面上手发球》。
二:目的要求
学习排球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为进一步学习其他发球技术奠定基础。
三.确定重难点
1.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中抛球技术环节为教学重点。
过程确认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再结合男生班和女生班具体情况写出新的教案。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共同的交流,对于本课的男女生不同的身体情况,解决提出了很好的方法,将女生发球训练的距离缩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过程和设计更加完善合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过程确认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2.正面上手发球技术中挥臂击球技术和准确把握击球点为本课的难点。
四.共同交流
拿到集体备课教案后,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对教案作深入的研究,结合重难点提出不同的训练方法,重点谈谈不同的意见和改进之处。
五.修改教案
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再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写出新的授课教案。
活动反思
与建议
通过共同的交流,对于本课的重难点解决提出了很好的方法,教学过程和设计更加完善合理。更好地激发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动作技能。
过程确认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活动名称
集体备课
活动负责人
李永超
活动时间
2014年11月10日
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1) (2)

整合有效使用媒体资源
2019年春季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集体备课时间
2019.01.08
年级
一年级
科目
语文
地点
瓦窑明德小学
出席教师
余国乔王锦莲王菊会方明怡李志芳杨晓云
主持人
余国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主备人
余国乔
记录人
王锦莲
集体备课内容
备
课
组
成
员
发
言
记
1、主持人发言:
根据瓦窑镇中心学校集体备课的要求,我们在这里进行集体备课,在中心学校的正确指导下,规范操作流程,强化过程管理。我们要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学习,共同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备课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教与学中的实际问题,让备课真正为上课服务。要解放思想,用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来指导备课,摒弃陈旧的教学结构,大家要把集体备课当作是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难得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积极参与、主动研究,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使自己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二部分:备课组研讨记录
我们围绕课堂教学通过集体参与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彼此交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较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搞好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进行教学研究和讨论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整体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019年春季一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第一部分:主备人研读教材初备
单元解读
本单元围绕绕“亲情”这个主题,安排了四篇课文:《静夜思》《夜色》《端午粽》《彩虹》。通过对本组课文的反生体会亲情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家人、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静夜思》这首古诗语言凝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夜色》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了童趣,让学生读后体会到只要自己有勇气去克服困难,一切都是美好的。《端午粽》课文写每年的端午节,“我”在外婆家吃粽子的过程中,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彩虹》本篇课文中的“我”凭着丰富的想象力,反映了“我”的天真可爱,以及对家人的关爱之情。让我们从课文里体会到作者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愿望。
集体备课记录表格

三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有关排列组合的问题, 并能够进行较简单的搭配, 但是缺乏有序的思考, 无法进行“不重不漏”的搭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 我认识到, 纯粹的排列与组合知识, 是高度抽象与概括的知识, 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 较难理解排列与组合的实质, 因此, 在教学中必须从具体形象逐步过度到抽象概括, 让学生有一个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
2. 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2.能从轴对称的角度欣赏生活中的图案,并运用它们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的图案。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 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知识, 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标准》中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逐步深入。”本套教材注重体现这一要求, 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继续学习排列与组合的内容。本册教材就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与二年级上册教材相比, 本册教材的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 分别介绍了排列以及组合。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 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这是什么?(松树)它是轴对称图形吗? 对称轴在哪? 现在把它放在方格纸中,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自学, 完成作业纸习题。(作业纸另附)
展示自学成果, 总结: 对称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板书)
根据这个性质, 我们可以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
课件出示: 例2
只给了轴对称图形的一半, 用找对称点的方法补全这个轴对称图形。
对, 它们都是轴对称图形, 二年级时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板书:轴对称)
集体备课活动记录表

时间2013年2月23日杨纯斌尤志美王小五李连杰郭昌能李锡开杨陈花彭树昌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一、备课分工:1、1-2单元主备教师:杨纯斌2、3-4单元主备教师:王小五3、5单元主备教师:李连杰4、7单元主备教师:李锡开5、8单元主备教师:杨陈花二、主备教师完成个人教案;时间2013年2月23日杨纯斌尤志美王小五李连杰郭昌能李锡开杨陈花彭树昌参加人员活动内容一、第一、二、三单元教材分析交流;二、完善第一、二、三单元个人教案;三、形成集体教案。
时间2013年2月23日杨纯斌尤志美王小五李连杰郭昌能李锡开杨陈花彭树昌参加人员活动内容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颠倒的地方重新组合,使其符合事物本身的特征。
师:前面我们小朋友都找出了图片上颠倒的地方,那有哪位小朋友可以帮老师重新组合一下,让它们跟我们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一样啊?
2、让幼儿尝试仿编歌词。
根据图片上小动物的特征来编,像小松鼠的耳朵短,兔子的耳朵长,可以这样编“小松鼠耳朵长,爱吃萝卜和白菜;小兔子耳朵短,见了松子笑哈哈”。也可以编其他小动物。
1、幼儿讲述。(启发幼儿讲述生活中所见的一些有轮子的东西。)
2、欣赏图片。(餐车、汽车、自行车、旅行箱、大吊车、压路机、挖土机、溜冰鞋、滑板车、黑板、钢琴……)
3、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装有轮子,轮子的用处真大。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发明一些有轮子的东西呢?
四、发明创造有轮子的东西
有多种方式供幼儿选择:①画: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
2、让幼儿了解《颠倒歌》“故错”的手法,也就是说把事物的特征往反方向说;并借此首《颠倒歌》让幼儿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3、感受《颠倒歌》所带来的快乐,并让幼儿尝试仿编颠倒歌。
活动准备:
1、颠倒歌中涉及到的动物的图片,主要特征部位要可以分开的(如兔子的尾巴和身体,松鼠的尾巴和身体等).
2、节奏轻松活泼的磁带。
②做:用多种材料制作。
③说: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伴和其他人听。
幼儿园教师集体备课情况记录表2
时间
年级段
大班
活动名称
音乐活动:歌曲《颠倒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帮助学生按一定顺序概括小数乘法的一般计算方法。例4的教学中,应用合作研讨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有序地概括出计算小数乘法的一条清晰的思路: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反
思
本节计算课在思维方法的教学上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它让我们深刻感受到思维不可传授而需启迪,也感受到了学生思维被激活、引导、发展的过程。利用已学知识的迁移来进行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深入思考,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应注意的:
1、在复习整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2、 加强对乘法分配律应用的教学。
由于学生在整数一单元中已有了应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的基础,这里可以引导学生类推。
乘法运算定律的运用中,常出错的往往是乘法分配律。教学时,要注意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加强就题说理练习。如,练习二的第4题“1.5×105”和“1.2×2.5+0.8×2.5”都要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但在“1.5×105”中,是乘法分配律正向应用,而在“1.2×2.5+0.8×2.5”中,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及小数点的处理。
2.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1.避免小数加减法和小数乘整数小数点处理方法的负迁移。
2.因数大小的变化与积的关系。
教学难点的确立
由于小数乘法完全可以仿照整数乘法的相应规则进行,只要点准小数点即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我们确定“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点准积的小数点”为单元教学难点。
小
结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反
思
通过学习,学生经历探索小数乘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 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教学重点: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乘法的算理。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教学方法: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年级校长签名
得分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3. 9.16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3
中心发言人
曹登胜
活动主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集 体 备 课 记 录
孟 店 中 心 校
曹 登 胜
2 0 1 3. 9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3. 9. 2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1
中心发言人
曹登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活动主题
小数乘法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一、教学内容
小数乘法
积的近似值
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本单元学习过程中,学生感到困难的不是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掌握,而是对算理的理解和表述。因此,教学时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计算的过程做出合理性的解释。如,教学“1.2×0.8”时,应引导学生先说出将因数“1.2和0.8”转化为整数12和8的理由,再说出积“96”扩大到原来积的“100”倍,所以必须将“96”缩小到它的 的理由。这个算理清楚了,能表达了,在实际操作时,就能正确地移动小数点的位置,达到正确计算的目的。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由于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教学时应紧紧抓住这种联系,帮助学生将未知转化为已知。如,在例2“0.72×5”的教学中,可提出转化性的问题:“你能将它转化为已学过的乘法算式吗?”,引导学生经历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学习过程,同时获得用转化的思想方法去探究新知的本领。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是数与代数领域学习的重要目标。在组织学生自主小结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同时,应注意引导他们去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教学时,应重视练习一中第4题、第10题的练习,还可增加一些类似的练习内容,并以此为载体,培养学生养成探索隐含在数字、算式后面的规律的习惯。
年级校长签名
得分
齐河县刘桥乡小学集体备课记录
时间
2013.9.9
地点
孟店中心校
科目
数学
年级
五年级
周次
2
中心发言人
曹登胜
活动主题
小数乘以小数
参加人员
孟店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
活
动
过
程
摘
要
(1)、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结果。
2.提高学生的类推能力,培养学生知识间存在着内在联系的思想。
二、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三、教学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