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提纲
哲学第三单元 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一、单元概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它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貌如实的反映世界的状况。
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讲,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二、主干知识精讲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的,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的观点。
(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有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A、二者是相互区别的。
含义不用:整体部分是。
地位,作用不同:整体,部分。
B、二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1)两者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2)两者相互作用: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功能及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部分(3)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必修4
联系的观点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系统和要素的联系
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原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
联系 的普 遍性
联系 的客 观性
一切事物和周围事物联系着; 事物内部各部分、要素相互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
的有机整体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 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 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
新事物
道路 曲折
旧事物
新事物产生初期有弱点和不完 善的地方
人们对新事物认可有一个过程
旧事物开始时比较强大,顽强 抵抗,扼杀新事物
(3)方法论要求:
既要看到光明的前途, 充满信心,积极进取;又要 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敢于 接受挫折和考验,在曲折的 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三、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都是客观的
(3)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意味着人 不能建立新的联系
(4)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方法论)
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陷入主观 随意性和诡辩论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方法论)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
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
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
偶然联系
❖因果联系,整体部分联系……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事物的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
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
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
C、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事物在新质基础上 开始量变。 事物是不断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 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的
高三政治高考一轮复习教案《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结构(高度概括)
辩证
法的
本质
与核
心〔对
立统
一规
律〕
矛盾根本属性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即对立统一。矛盾的根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同一性内涵:①矛盾双方的互相依赖互为存在前提。②矛盾双方互相包含浸透,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斗争性内涵: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属性。
关系: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开展。
联络的条件
联络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客观的,但详细联络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用联络的观点看问题
坚持整体与局部的统一
原理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局部,具有局部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局部;局部服从和效劳于整体,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局部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
论
①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正确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的。
②同时必须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开展推动整体的开展。
注意
整体的性质和功能,并不是构成它的各个要素的性质和功能的简单相加;整体功能不一定大于局部功能之和,只有当局部以合理、有序、优化的构造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方法论
①亲密关注变化开展着的实际,敢于打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述,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②注重研究新情况,擅长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创新的作用
①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开展,归根到底都与创切相关。②创新推动社会消费力的开展。③创新推动消费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开展。⑤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隆兴隆的不竭动力,是一个政党永葆活力的源泉。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开展的动力。
《生活与哲学》考试提纲 第三单元《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辩证法).doc
《生活与哲学》考试提纲:第三单元《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辩证法)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普遍性原理:联系是普遍的。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普遍联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世界上没有不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的事物。
但是,世界上每一具体联系又都是有条件的。
(2)联系客观性原理: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方法论:①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直接和间接、内部和外部、本质和非本质、必然和偶然)方法论:①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①区别:含义:整体指事物的全局和发展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地位、作用和功能:整体部分地位不同主导、统率被支配功能不同整体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整体的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联系:两者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两者相互作用: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功能及变化甚至会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也会影响到部分。
(2)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①整体主导、统率部分: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局部影响整体:重视局部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知识点生活与哲学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与哲学理论的交相辉映和互相关联。
生活是哲学的生命根源,哲学则从生活中汲取养分,对生活进行反思和理论化。
第三单元主要涵盖了生活与人性、生活与意义以及生活与自由等方面的知识点。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知识点。
1.生活与人性:人性是指人类普遍具有的本质和特点。
生活与人性关联密切,因为人类的生活是在人性的指导下进行的。
人性在生活中体现为人们对快乐和痛苦的追求,对道德与伦理的思考,对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的构建等。
人性的探讨让我们更加深入了解人类的本质和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2.生活与意义:人们常常会思考生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是人类思考与生俱来的问题。
生活与意义的关系在哲学中有着深入的探索。
有人认为意义是外在赋予的,有人认为意义是个体主观塑造的,还有人认为意义是社会构建的。
在探讨生活的意义时,我们需要思考人生的目标和价值以及与之相伴的快乐和痛苦,来寻求生活的意义所在。
3.生活与自由:自由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
生活与自由的关系在哲学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自由不仅体现在个体的决定权和选择权上,还包括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自由。
生活中的自由问题涉及到政治与道德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由、如何平衡个体自由和社会秩序的关系等。
探讨生活与自由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制约。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知识点,生活与哲学还涉及到许多其他方面的讨论,如生活与幸福、生活与痛苦、生活与时间等。
这些知识点的探讨旨在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在面对困惑和挑战时能够拥有一种哲学的思维和态度。
总而言之,生活与哲学并不是远离我们日常生活的学问,恰恰相反,它们是我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反思的产物。
了解生活与哲学的知识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活的本质和意义,指导我们在人性、意义、自由等方面的思考,并且为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惑提供了一种哲学的思维和方法。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期末复习
哲学与科学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探索哲学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哲学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了解哲学如何促进科学的发展和探索。
哲学与艺术
艺术的哲学基础 表达自我 审美体验
艺术提供了自我表达和情感交流的途径。 探讨艺术如何引发观众的审美体验。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 知识期末复习
欢迎来到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的期末复习!我们将一起探索儒家、道家、佛 家哲学,以及伦理道德、人生意义、科学和艺术等重要话题。
常见的哲学流派
儒家哲学
关注人际关系、仁爱和社会和谐。
佛家哲学
专注于追求解脱和内心的平静。
道家哲学
强调自然与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孟子思想
强调人性的善良和道德修养。
哲学与伦理道德
1
伦理学的定义
研究道德行为和价值观念的学科。
2
道德判断与伦理观念
探讨道德判断的标准和伦理观念的多样性。
3
具体伦理问题的探讨
探索现实生活中的伦理问题,如生命伦理、环境伦理等。
哲学与人生意义
1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2 哲学对人生的指导作用
探寻人生的目的和价值观。
了解哲学如何引导我们面对人生挑战和追求幸福。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复习提纲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复习提纲※该单元属于唯物辩证法范畴。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两者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唯物辩证法结构图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①联系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联系观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方法论③联系的多样性原理、方法论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⑤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原理、方法论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
发展观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②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途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方法论③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的原理、方法论②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方法论矛盾观③矛盾特殊性原理、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重要性)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方法论⑤主次矛盾及其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⑥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两点论、重点论含义及其相互关系①辩证否定观原理、方法论②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方法论创新的内容:理论创新(先导)、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动力)、文化创新(智力支持)创新意识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进步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新的作用: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联系的含义及普遍性的表现P542、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P543、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P55-564、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P56-575、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57-586、系统的基本特征P587、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原理及方法论P58-598、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P60-639、发展的实质P6310、事物发展的趋势(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原理及方法论P6511、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及其含义P6512、事物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6613、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P67-6814、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原理及方法论P67-6815、矛盾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P6916、矛盾特殊性的含义和三种情形P7018、矛盾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P70、7319、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P73-7420、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意义P742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71-7222、主次矛盾及其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72-7323、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P7324、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P7325、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P75-7626、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及方法论要求P7727、创新的作用P78-80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原理和方法论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5条原理)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世界观〗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框架图 必背知识点
生活与哲学 第三单元框架图 必背知识点 1.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包括外部联系与内部联系)(1)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看问题(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不管是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特点: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从事物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多样性(条件性):联系是多种多样性,具有条件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区别:(1)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
(2)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拥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居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服务于整体。
3.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联系:(1)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不能离开整体,否则就失去部分应有的意义 (2)相互影响:①整体的状态会影响部分功能的发挥; ②部分功能及变化会影响整体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甚至会决定整体。
方法论:①要求我们首先应当树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
②其次,要求我们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1)系统的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4.系统与要素: (2)系统方法论:① 着眼于事物整体性;②要注意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③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
1.含义(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注意关键词: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 3.发展的途径: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或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①前途是光明的,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②做好充份思想准备,不断克服道路上的困难。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提纲
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1.任何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的。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方法论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1.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3)联系的多样性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具体把握事物的联系。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与方法论(1)原理: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中,整体是事物发展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2)原理: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到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优化方法:原理: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方法论:1.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2.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3.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4.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世界是永恒变化变化发展的原理,方法论: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不停息的变化和发展之中。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关系原理,方法论:原理: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方法论:1.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对前途充满信心。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和哲学》复习提纲.docx
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V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I 人生观、价值观辩证唯物主义部分(一)辩证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一、基本原理部分'世界的物质性原理(主要是自然界的物质性)C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物质和意识Y辩证唯物论]的辩证关系〔意识能动作用原理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1. 自然界的物质性(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 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即:自然界是客观的,具有物质性。
)【方法论】: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时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物质性,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 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2.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1) 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原理内容】: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2) 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原理内容】: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 动创造性、自觉选择性。
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 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丧失斗志。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 规律的普遍性、客观性原理。
历史唯物主义V社会历史观【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4.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高三政治复习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发展观)课件 人教版
②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联结的,要善于全面分析和处理矛盾
③全局和部分是相互制约的,要学会处理好关系全局的决定因素
④量变和质变是对立统一的,要学会有效促进事物从量变到质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 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
既 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又呼应了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理念。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4日星期五2022/3/42022/3/42022/3/4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 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42022/3/42022/3/43/4/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42022/3/4March 4,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42022/3/42022/3/42022/3/4
B.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D.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5.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属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比作于易
6.“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一故事说明 ()
方法论指导意义
【学案】
1.联系是普遍的,因此,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2.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自在事物是客观的,认为事物是主观的。 4.联系是客观的,因此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 5.部分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6.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期末复习
02
哲学的主要流派
理性主义
01
02
03
04
理性主义强调人类理性在认识 世界中的主导作用,认为通过 人类的理性思考和推理,可以 获得关于世界的普遍真理。
理性主义强调人类理性在认识 世界中的主导作用,认为通过 人类的理性思考和推理,可以 获得关于世界的普遍真理。
理性主义强调人类理性在认识 世界中的主导作用,认为通过 人类的理性思考和推理,可以 获得关于世界的普遍真理。
80%
当代科学与哲学的互动
在现代,科学与哲学重新走向融 合,相互渗透和交叉,形成跨学 科的研究领域。
05
当代哲学问题
技术与人工智能的哲学问题
技术与人的关系
探讨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与技术的互动关系。
人工智能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思考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道德和伦理的挑战,如责任、权利和道德判 断。
技术与人类自由的平衡
哲学与生活第三单元重点知识 期末复习
目
CONTENCT
录
• 哲学的基本概念 • 哲学的主要流派 • 哲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 哲学与科学的关系 • 当代哲学问题 • 哲学与个人成长
01
哲学的基本概念
哲学的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哲学的定义与特点
详细描述
哲学是一门探究人类存在、意义、价值、知识和真理等根本性问题的学科。它 具有思辨性、普遍性和深刻性的特点,旨在寻求普遍有效的真理和智慧。
共享发展成果。
社会公正与平等的哲学问题
社会公正的内涵与外延
深入理解社会公正的概念,探 讨其在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下 的应用。
平等与差异
思考平等与差异的辩证关系, 以及如何在追求平等的同时尊 重个体的差异和多样性。
人教版哲学与生活提纲
辩证唯物论1、规律的原理(1)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违背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3)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2、意识的作用(1)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2)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3)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要求我们必须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
认识论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目的和归宿(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2、认识的特点原理(1)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2)认识具有无限性,因为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唯物辩证法1、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
(2)联系的多样性要求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1)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的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的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2)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
(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面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哲学与生活(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重要观点和原理
第四课
探索世界的本质
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
(3)
离开运动谈物质和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区别: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暂时的。
(2)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6、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人们可以认识和把握规律;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意识的本质(什么是意识?)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2、什么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具体的物质形态。)
3、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3、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1)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政治哲学生活提纲
什么是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①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2)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①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 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②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 现的。意识就是在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 上产生的反映。 (3)从意识的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本质: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思维和存 在的关系
何者 第一性 有无 同一性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反映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休谟、康德
【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提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 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 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哲学是时代的产物。任何哲 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 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 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 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注意:并不是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哲学 家可能是真理的发现者,也可能是谬误的制造者。
哲学第三单元、第四单元预习提纲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唯物辩证法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唯物辩证法既是______ ________,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__ ____。
(2)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_____ _______的科学,也是关于世界____________的科学。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_____________ ___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______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问题的根本方法。
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1)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联系的普遍性: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________________的联系。
②每一事物内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互联系的。
③世界是一个______________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联系的客观性(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____________的,不以____________为转移。
(2)体现:____________的联系和____________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3)基本要求:要从事物__________________中把握事物,切忌____________。
3.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转移。
三、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________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________和发展的各个阶段;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不相同。
哲学生活第三单元核心知识点复习
第三部分:唯物辩证法(涉及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的概念) 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
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Ⅰ联系观(总特征之一)1.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重点掌握】【原理】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联系又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方法论】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运用及判断】⑴先看材料中是否有两个以上事物(不同的主体)或两个以上的不同要素;⑵再找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一般有关连词连接。
如:…有利于…;影响;事关…;…结合;相协调、相促进……等;个别材料内容可能没有明显的关连词,这要从其意思上把握。
2.联系的多样性【重点掌握】【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应用范围】材料中说到…事物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不同结果时3.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重点掌握】【原理】①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生活与哲学》3,4单元复习提纲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复习唯物辩证法(辩证法)一.基本结构:1.唯物辩证法的2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2 唯物辩证法的3个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矛盾的观点(根本观点)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4 唯物辩证法的要求——树立创新意识5 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基本概念:1联系---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2自在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 P55(注意:都是客观的) 3系统的含义原理及方法论: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联系着。
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它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
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整体与部分是相互区别的。
整体与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2)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3)整体与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整体是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会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小注: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就会大于部分之和。
生活与哲学背诵提纲
生活与哲学背诵提纲熟记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题题目,认真理解每一课中的“相关链接”、“专家点评”、“问题探究”的相关内容、及名家言论。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是如何产生的?2、哲学的本义是什么?3、真正哲学的作用是什么?哲学的任务是什么?4、什么是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是什么?5、什么是方法论?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式什么?6、如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的关系?7、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二者的关系是什么?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划分哲学两大学派的唯一标准是什么吗?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什么?各自核心观点是什么?4、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是什么?各自核心观点是什么?代表思想是什么?(注意前两点思想上的不足之处)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是什么?各自核心观点是什么?代表思想有哪些?6、哲学的两个对子是什么?两个对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哲学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什么?2、如何理解真正的哲学史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3、如何理解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基础是什么?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详细)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7、中国特色理论体系的内容是什么?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探索世界的本质1、如何理解自然界是物质的?2、如何理解人类社会是物质的?3、如何理解思维是物质的?4、什么是物质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什么?5、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的关系是什么?6、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7、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是什么?8、什么是静止?如何认识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物质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9、规律的含义什么?10、如何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规律的客观性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11、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什么?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1、意识的本质是什么?2、如何理解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人类社会)3、如何认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4、如何认识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5、怎样理解物质决定意识?6、意识的能动作用有哪些?7、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的表现是什么?8、如何理解唯物主义可知论思想?9、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的表现是是什么?10、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含义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地位什么?1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1、实践的含义是什么?2、实践的特征是什么?3、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每一点详细掌握)4、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5、为什么说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6、认识的反复性的原因是什么?7、认识具有无限性的原因及要求是什么?8、为什么说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9、注意第二单元的综合探究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1、联系的含义是什么?2、联系的普遍性是什么?3、联系的客观性是什么?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是什么?4、联系的多样性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5、整体与部分的含义是什么?6、整体与部分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方法论意义是什么?7、系统的含义是什么?系统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系统优化方法的内容是什么?方法论要求是什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1、怎样理解发展的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发展的意义是什么?3、发展与变化、质变的关系是什么?4、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判断新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5、怎么样理解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意义是什么?6、量变质变的含义是什么?二者关系是什么?方法论意义是什么?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1、矛盾的含义是什么?其基本属性是什么?2、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3、怎样理解矛盾的斗争性?4、怎样理解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5、矛盾普遍性的含义是什么?方法论要求是什么?6、矛盾特殊性的含义是什么?内容是什么?方法论意义是什么?7、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什么?8、主次矛盾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是什么?9、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是什么?10、两点论与重点论的含义及二者关系?方法论要求?1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依据是什么?含义是什么?地位是什么?意义是什么?第十课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1、辩证否定的含义是什么?与发展、联系的关系是什么?实质是什么?2、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要求是什么?3、怎么样认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对我们的要求是什么?4、创新的社会作用是什么?5、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和根本分歧是什么?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1、什么是社会存在、社会意识?2、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4、马克思主义主义的实践观点的地位是什么?5、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6、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及其规律是什么?7、什么是经济基础?什么是上层建筑?二者的矛盾运动和规律是什么?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8、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9、阶级社会的基本矛盾怎么解决的?(了解阶级分析法)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性质以及解决方式是什么?11、改革的性质和目的是什么?1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社会矛盾的关系?(专家点评)1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4、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什么?15、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16、党的群众路线的地位和基本内容是什么?17、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什么?第十二课实现人生的价值1、哲学上的价值的含义是什么?2、人生价值的内容是什么?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是什么?现阶段的表现是什么?3、价值观的含义是什么?什么是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其表现是什么?4、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含义及标准是什么?5、价值判断为什么要自己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6、如何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社会历史性?其意义是什么?7、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详细)8、我们工作中为什么首先考虑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他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关系?9、如何在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10如何认识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价值11、如何认识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重点)12、如何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一、哲学是什么1、了解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与我们的生活,与自然与社会密切相关。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
指导人们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2、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人都有,自发形成)哲学是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通过主观努力而形成的)(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用一定的世界观作为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形成了方法论.世界观是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这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不是总和),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2)哲学对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4、了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正确总结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哲学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动员和掌握群众,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的内容(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了解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唯物辩证法)
一、联系观:
联系的含义:联系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联系普遍性原理
(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所以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注意:并非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
方法论:(1)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①整体居主导、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
②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①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搞好局部,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发展
5、系统与要素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①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②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特征。
方法论:①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②着眼于整体性;③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④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
发展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区别:发展是一种运动变化,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只有上升、向前、进步的变化才是发展。
2、发展的趋势:前进行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P64)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为什么P65)方法论:①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保护、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②做好充分思想准备,克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和考验。
3、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①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的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量变到质变,
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方法论:①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③坚持适度原则
量变: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三、矛盾观:
1、矛盾对立统一原理
原理: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方法论:全面、一分为二看问题。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倾向和趋势。
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表现在:
①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相互贯通,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①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
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①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全面、一分为二看问题。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①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都有其各自特点:②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③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④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②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③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1)二者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
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②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普遍性
(2)二者在不同场合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②要善于从特殊性中概括出普遍性,用普遍性指导特殊性。
③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指导意义:①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②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①主次矛盾地位和作用不同,主要矛盾占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②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Array
②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
6、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①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是矛盾主要方面。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②相互排斥、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相互转化。
方法论:①看问题既要全面,Array
②善于把握主流
7、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两点论: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重点论: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
在认识某一种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关系:紧密相连:①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均衡论。
②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一点论。
矛盾分析法:①坚持一分为二;②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分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
主次矛盾:①复杂事物,多个矛盾中;②一般用于解决、抓、做、办事情时;
③看关键词:中心、重心、重点、关键、要害、突破口、重中之重等。
矛盾主次方面:①一个矛盾中;②一般用于认识、评价、分析事物时;
③看关键词:主流、性质、主体、优势、总体、方向(总的来说)、利大于弊等。
四、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原理
原理:①辩证的否定是对事物自身的否定;②是发展的环节;③是联系的环节;
④实质是扬弃,指既克服又保留,既肯定又否定。
方法论:①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也就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它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
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辩证法的要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