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完璧归赵的故事白话文

完璧归赵的故事白话文

完璧归赵的故事白话文
完璧归赵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赵国使者到秦国访问,被秦昭王扣留并索要宝玉的故事。

赵国通过重重难关,最终将宝玉完好无损地归还给赵国。

这个故事传承至今,被用来比喻坚守承诺、尊重他人的重要价值。

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赵国和秦国是敌对关系。

赵国派遣使者到秦国访问,秦昭王却将使者扣留,并要求赵国献上一块珍贵的宝玉。

赵国深知秦昭王的意图,为了避免冲突,赵国最终将宝玉献上。

但是,赵国使者却暗中将宝玉藏匿起来,并想方设法将其带回赵国。

在回到赵国的路上,赵国使者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如果他想回到赵国,就必须尽快行动,因为秦昭王正在悬赏追捕他。

赵国使者十分惊恐,但老人却告诉他,如果他能够将宝玉完好无损地带回赵国,那么秦昭王就会放弃追捕。

于是,赵国使者赶紧将宝玉放回原处,并沿途小心护卫。

最终,他成功地将宝玉带回了赵国,秦昭王也不得不佩服赵国使者的勇气和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坚守承诺、尊重他人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

即使是在敌对的情况下,也要以诚信和尊重为基础,以避免冲突和误解。

同时,这个故事也表达了对于珍贵品质的追求,即勇气、智慧和诚实。

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

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

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也有一个传统的成语故事与之相关。

故事发生在中国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位国君,为了祈求国家的繁荣富强,将国宝玉璧献给了神秘的神像。

然而,几年后赵国发生了战乱,国君准备迎接入侵势力,但他对宝玉璧非常思念。

在敌军占领赵国前夕,一个名叫独孤信的军人得知了这个情况,并立即决定执行一个危险的计划。

他深入敌军内部,假装和他们合作,并成功夺回了玉璧。

独孤信将宝玉璧悄悄带回赵国,归还给国君。

国君非常感激,他将独孤信的功绩公之于众,并且用"完璧归赵"来形容这个宝玉璧被成功夺回、完整归还的情景。

从此以后,"完璧归赵"就成为了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完整地回到原来的归属或者回到本来的状态。

这个成语也象征着重要的物品、信物或者人才回到合适的地方,象征了国家的统一、繁荣和安定。

完璧归赵的简要概括内容

完璧归赵的简要概括内容

故事感慨如下:
战国时,赵王得到“无价之宝”和氏璧”,秦王得知后想得到它,假装用城池与赵交换。

赵王很为难。

蔺相如临危受命,前往秦国。

但秦王欲得玉而不与城,蔺相如用妙计夺回了和氏璧,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

蔺相如,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要“和氏璧”他奉命携璧入秦,当廷力争,最后终于原璧归赵。

赵惠文王20年,蔺相如随赵王到渑池使赵王不受屈辱。

因功任为上卿。

对赵国大将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惭愧醒悟,彼此成为刎颈之交。

欣赏完璧归赵成语故事

欣赏完璧归赵成语故事

欣赏完璧归赵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成语,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缺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

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小编整理了完璧归赵成语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完璧归赵成语故事战国时期,赵国得了一块玉璧,叫做“和氏璧”。

秦昭襄王知道了,便写信给赵惠文王,说愿意以十五个城的国土来交换这块宝璧。

当时,秦国强,赵国弱,赵王明知秦王阴谋骗取“和氏璧”,但是又不敢拒绝。

他和大臣们再三商议,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这时,一个宦官的门客蔺相如,表示愿意去办这件外交大亊。

他说:“让我把璧带到秦国去,见机行事。

如果秦王不愿履行他换城的诺言,我一定负责完璧归赵。

“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的人,便同意他为使臣,派他带着玉璧到秦国去了。

蔺相如来到了秦国,见了秦王,把璧献上。

秦王看了宝璧,非常高兴,还叫大臣们和后妃们一个个传递着欣赏,满口赞好,却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便说“这件名闻天下的宝贝,确实是好,可惜还有一点点小毛病秦王信以为真,便把壁交给蔺相如,叫他指出毛病在哪里。

蔺相如接过璧,后退几步,靠近柱子站着,怒气冲天,严厉指责秦王不讲信义,揭薛秦王假意用十五个城来骗取宝璧的阴谋。

秦王又羞又恼,想叫武士来强抢。

蔺相如早已料到这一着,便面威胁道:“大王若来强逼我,我情愿把脑袋和宝璧一同掩碎!”面就作势向柱子撞去。

秦王怕心爱的宝璧真的要被撞碎,赶紧叫人劝阻,连声道歉,并且答应把十五个城划给赵国。

阐相如说:“赵王派我把宝璧送来,是很隆重的,曾经斋戒五天。

大王也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接收典礼才是!”秦王无奈,只好同意。

蔺相如回到离所,立即叫随从抄小路把璧送回到赵国。

五天到期,蔺相如去见秦王。

秦王知道宝璧已被秘密送回赵国,非常生气,但是还有什么办法呢?杀死蔺相如吧,为了没有骗到宝璧而杀赵国使S,这件事传出去可并不光彩;发兵进攻赵国吧,事情闹大了,更要被各国笑话。

秦王便只好放走了蔺相如,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完璧归赵解析完,使……完整。

璧,玉器。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通用3篇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通用3篇

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通用3篇完璧归赵的成语故事 1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后,秦昭襄王恼羞成怒,起兵攻赵。

后因为要攻楚,于是主动交好,才有渑池之会。

渑池之会上,蔺相如于国有功,获得封赏,廉颇一时妒忌,才有了负荆请罪的典故。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留您)?’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

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

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

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

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

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完璧归赵是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那你们知道完璧归赵的典故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供大家阅读!完璧归赵的历史典故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

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

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

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

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完璧归赵的解析【拼音】wán bì guī zhào【出处】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物归原主【相近词】物归原主【相反词】支离破碎【歇后语】蔺相如护璧使秦完璧归赵的造句一、前几天李煊还给我笔,还说:“完璧归赵!”我还拍拍他肩膀表扬他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可我回到家一写,一点笔水都没了。

我大怒:“这家伙真是‘吸水鬼’啊”。

二、有一天,我的语文书离奇般地不见了,同学们纷纷帮我寻找,经过不懈努力,我的语文书终于完璧归赵了。

三、我知道这本书是你珍爱的东西,我一定注意保护,不出一个月,我一定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括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故事叫做《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述了一个珍贵的玉璧被秦国夺走后,赵国为了夺回玉璧不惜一切代价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的斗争,更展现了人们对珍贵物品的珍视和追求。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完璧归赵》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争霸,烽烟四起。

赵国有一块价值连城的玉璧,被秦国夺走。

赵国国君非常愤怒,决定要夺回玉璧。

于是,他派遣使者前去秦国,要求归还玉璧。

但是秦国国君却以各种理由拒绝了赵国的要求,赵国国君只好另寻他法。

赵国国君得知秦国国君非常喜欢美女,便想出了一个计策。

他派出了美丽的女子和珍贵的礼物前去秦国,想要诱惑秦国国君,以此来夺回玉璧。

果然,秦国国君被美女和礼物所吸引,答应将玉璧归还给赵国。

赵国国君得知消息后,派出精壮的士兵前去接回玉璧,最终成功将玉璧带回了赵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珍贵的物品往往引起人们的争夺,而国家之间也是如此。

在那个时代,国家之间争斗不断,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一切代价也在所不惜。

而赵国国君为了夺回玉璧,不仅派出了美女和珍贵的礼物,还派出了精壮的士兵,最终成功将玉璧夺回,展现了赵国的强大和决心。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需要巧妙地运用策略和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赵国国君派出美女和珍贵的礼物,成功地诱惑了秦国国君,最终夺回了玉璧。

这种策略的运用,对于解决问题,达到目的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的来说,《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国家之间的斗争,更展现了人们对珍贵物品的珍视和追求。

同时,也告诉我们,解决问题需要巧妙地运用策略和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个故事对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希望我们能够从中汲取智慧,做到处事有策略,不断提高自己的处事能力。

概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概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概述
完璧归赵是一个著名的中国古代故事,讲述了赵国使者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并成功地将赵国的宝物和氏璧安全送回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出蔺相如的智慧和勇气,也彰显了赵国的坚定立场和秦国的明智决策。

在故事中,赵国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秦国得知后向赵国提出愿以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

赵国君臣对于是否应交出和氏璧犹豫不决,最终决定派遣使者蔺相如前往秦国进行交涉。

蔺相如到达秦国后,与秦王进行了会面。

他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成功说服秦王接受以璧换城的条件。

然而,在举行交换仪式时,蔺相如察觉到秦王并无诚意,遂以和氏璧有瑕疵为由要求重新检查。

秦王同意后,蔺相如趁机将和氏璧归还赵国,成功地摆脱了秦王的陷阱。

回到赵国后,蔺相如因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而受到了赵王的嘉奖。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他的智慧和勇气,也展现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感。

同时,这个故事也反映了当时赵国的坚定立场和秦国的明智决策,对于两国之间的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完璧归赵是一个充满智慧、勇气和忠诚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古人的智慧和勇气,也可以领略到他们的忠诚和责任感。

这些品质不仅是当时的价值观,也是我们今天应该追求的品质。

完璧归赵的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的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的成语典故导语: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完璧归赵的成语典故,欢迎大家参考!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

秦昭王听说这件事,派人送给赵王一封信,说愿意用十五座城给赵国,请求换取和氏璧。

赵王跟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想把这块宝玉给秦国,又怕得不到秦国的城,白白受欺骗;想不给吧,又担心秦兵打过来。

主意拿不定,想找个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人,又找不到。

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

”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出使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有罪过,私下打算要逃到燕国去。

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拦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我告诉他,我曾跟随大王与燕王在边境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个朋友’,凭这个知道他,所以打算去他那里。

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跟您结交。

现在您竟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这种形势下燕王一定不敢收留您,反而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的。

您不如袒胸露臂,趴在斧质上请罪,就能侥幸得到赵王赦免’。

我听从了他的意见,幸而大王赦免了我。

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

”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璧,可不可以给他?”蔺相如说:“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不能不答应他的要求。

”赵王说:“拿走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蔺相如说:“秦王用城换璧而赵国不答应,理亏的是赵国;赵国给秦璧而它不给赵国城,理亏的是秦国。

比较这两种对策,宁可答应秦的请求而让它负理亏的责任。

”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蔺相如回答说:“大王果真找不到人,我愿意捧着和氏璧出使秦国。

城给了赵国,就把璧留在秦国;城池不给赵国,我保证完整无缺地把和氏璧带回赵国。

”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向西进入秦国。

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和氏璧呈献给秦王。

秦王非常高兴,把和氏璧传给妃嫔及侍从人员看,群臣都欢呼“万岁”。

完璧归赵的简单概括

完璧归赵的简单概括

完璧归赵的简短概括
赵国有一块无价之宝,叫“何氏璧”。

秦王听说后想得到它,就派使者说想用城池换璧。

赵王不敢直接拒绝,以免惹起战端。

正当他为难的`时候,蔺相如主动请缨。

到了秦国,秦王只对璧感兴趣,对让出城池一事只字不提。

在一次会面时想以武力夺璧,蔺相如抓着何氏璧准备撞墙。

威胁道:要么用出土地城池换璧;要么他就撞墙壁碎人亡,秦王什么都得不到还会因背信弃义而遭人唾骂!秦王理屈词穷,他虽爱美玉但并不昏庸,不愿用土地交换,就只得完璧归赵。

完璧归赵的故事及其启发

完璧归赵的故事及其启发

完璧归赵的故事及其启发完璧归赵,发生于战国时期的汉族历史故事。

本指蔺相如将完美无瑕的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带回赵国首都邯郸。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跟这个成语有关的寓言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楚国人和氏有一次在楚山中发现一块叫做璞的玉石。

他把这块璞玉拿去奉献厉王。

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鉴定。

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厉王听了这话勃然大怒,他大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欺骗我!”紧接着他命令刀斧手砍掉了和氏的左脚。

和氏忍痛含冤离去。

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

和氏带着那块璞进宫去献武王。

武王也找了玉匠鉴定那块璞。

玉匠仍然说它是一块普通的石头。

和氏因此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相同的灾祸,被武王命人砍掉了右脚。

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

和氏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璞痛哭起来。

一连三天三夜,和氏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

附近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景都感到悲怆。

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

他派人到楚山察看情况。

那差官见了和氏以后问道:“天下受砍脚之刑的人很多,为什么唯独你长期悲痛不已呢?”和氏回答说:“我并不是因为脚被砍断才这样悲痛,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普通的石头;一个忠心耿耿的人被说成是骗子。

”文王听了差官的汇报以后,觉得有验证和氏的“璞中有玉”之说的必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掉。

果然像和氏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

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雕琢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昭示和氏的胆识与忠贞。

完璧归赵给人的启示:这玉的主人翁和氏,是一个有才干、有忠心的人。

他在两次献璞都遭受砍脚冤刑以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鸣其冤,体现了他为坚持真理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顽强精神,他的忠诚和执着实在是令人感动。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完璧归赵[ wán bì guī zhào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

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例句1. 这些书我看过之后一定完璧归赵,请你放心。

成语故事: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

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

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

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

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

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

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

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

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

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

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

完璧归赵的故事及意思

完璧归赵的故事及意思

完璧归赵的故事及意思(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儿童故事、童话故事、睡前故事、寓言故事、胎教故事、格林童话、其他童话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such as fairy tales, Folktale, idiom stories, children's stories, fairy tales, bedtime stories, fables, prenatal education stories, Green's fairy tales, other fairy tale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完璧归赵的故事及意思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楚国原先丢失的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

完璧归赵故事简介

完璧归赵故事简介

完璧归赵故事简介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则著名的故事,就是“完璧归赵”。

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讲述了齐国国王孟尝君为了夺回被赵国夺走的“完璧”,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成功将“完璧”夺回的故事。

故事的背景是,齐国和赵国之间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斗。

在一次战争中,赵国从齐国夺走了一块名为“完璧”的宝玉。

这块“完璧”对齐国来说意义非凡,不仅代表着国家的尊严,更是国王的荣耀。

因此,孟尝君决定要将“完璧”夺回来。

孟尝君派遣使者前往赵国,向赵国国王提出夺回“完璧”的要求。

赵国国王看到齐国使者的态度坚决,便想出了一个计策。

他对齐国使者说,如果齐国能够送来一匹会走路的马和一辆可以载人的车,他就愿意将“完璧”归还齐国。

孟尝君得知赵国国王的条件后,并没有气馁,而是决定答应赵国国王的条件。

他命令人制作了一匹木马和一辆木车,然后将“完璧”藏在了木马的腹部。

随后,齐国使者将木马和木车送到了赵国。

赵国国王看到齐国使者履行了承诺,便很高兴地将“完璧”交给了齐国使者。

然而,当木马和木车被送回齐国后,孟尝君打开木马,发现了“完璧”藏在其中。

齐国终于成功夺回了“完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尝君为了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不惜一切代价,最终成功将“完璧”夺回。

他的智慧和果断,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果断的行动,才能取得成功。

“完璧归赵”这个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成为中国传统美德和智慧的象征。

它告诉我们,只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才能收获成功。

这个故事也教育我们,要有智慧地应对问题,善于运用策略,才能化解危机,取得胜利。

在当今社会,这个故事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具备坚定的意志和智慧的头脑,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应该从“完璧归赵”的故事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提升自己,迎接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的主要内容
《完璧归赵》是一部古装悬疑大剧,主要讲述了南北朝时期,赵国为了夺回被秦国掠走的“完璧之身”,派遣了一支探险队,展开了一段惊险刺激的历险之旅。

故事融合了历史和小说的元素,涵盖了人性、权力、情感和家国等多个方面。

主要内容包括:
1. 完璧之身的传说:传说在秦朝时期,赵国公主被作为贡品送到秦国,但未能成为嬴政的妃子,而是被关在了一座神秘的陵墓里。

她身上带着一个奇特的印记,称之为“完璧之身”,意味着所有拥有这个人的国家都能独霸天下。

2. 赵国探险队:赵国为了找回完璧之身,派遣了一个探险队,由昭君、宛儿、终南山主、姬人秀等人组成。

他们经过艰苦的旅程,遇到了各种危险和险阻,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3. 完璧之身的争夺:探险队到达墓穴后,秦国也派遣了人来争夺完璧之身。

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最终赵国获得了完璧之身,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4. 人性的探讨:剧中的角色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在探险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各种人性的弱点和优点,展示了生命的可贵与孤独。

同时,也探讨了权力、情感和家国等多个主题。

5. 桥段精彩:《完璧归赵》中的桥段非常多,比如赵昭君的“下嫁”的故事,宛儿的护花使者、赵盾与人渣周青帮的争斗,以及探险队在洛阳城里巧遇的北魏的太子和范阳公主等。

这些桥段生动有趣,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优秀4篇)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优秀4篇)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优秀4篇)完璧归赵成语故事篇一战国时期,赵国得了一块玉璧,叫做“和氏璧”。

秦昭襄王知道了,便写信给赵惠文王,说愿意以十五个城的国土来交换这块宝璧。

当时,秦国强,赵国弱,赵王明知秦王阴谋骗取“和氏璧”,但是又不敢拒绝。

他和大臣们再三商议,想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

这时,一个宦官的门客蔺相如,表示愿意去办这件外交大亊。

他说:“让我把璧带到秦国去,见机行事。

如果秦王不愿履行他换城的诺言,我一定负责完璧归赵。

“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勇敢机智的人,便同意他为使臣,派他带着玉璧到秦国去了。

蔺相如来到了秦国,见了秦王,把璧献上。

秦王看了宝璧,非常高兴,还叫大臣们和后妃们一个个传递着欣赏,满口赞好,却不提换城的事。

蔺相如便说“这件名闻天下的宝贝,确实是好,可惜还有一点点小毛病秦王信以为真,便把壁交给蔺相如,叫他指出毛病在哪里。

蔺相如接过璧,后退几步,靠近柱子站着,怒气冲天,严厉指责秦王不讲信义,揭薛秦王假意用十五个城来骗取宝璧的阴谋。

秦王又羞又恼,想叫武士来强抢。

蔺相如早已料到这一着,便面威胁道:“大王若来强逼我,我情愿把脑袋和宝璧一同掩碎!”面就作势向柱子撞去。

秦王怕心爱的宝璧真的要被撞碎,赶紧叫人劝阻,连声道歉,并且答应把十五个城划给赵国。

阐相如说:“赵王派我把宝璧送来,是很隆重的,曾经斋戒五天。

大王也该斋戒五天,然后举行接收典礼才是!”秦王无奈,只好同意。

蔺相如回到离所,立即叫随从抄小路把璧送回到赵国。

五天到期,蔺相如去见秦王。

秦王知道宝璧已被秘密送回赵国,非常生气,但是还有什么办法呢?杀死蔺相如吧,为了没有骗到宝璧而杀赵国使,这件事传出去可并不光彩;发兵进攻赵国吧,事情闹大了,更要被各国笑话。

秦王便只好放走了蔺相如,也就不再提这件事了。

完璧归赵成语故事篇二完璧归赵成语意思:把物品完好地归还给原主。

【完璧归赵的故事/典故】蔺相如是战国时期有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他胆识超群,为人机智聪明。

赵惠文王在位时,有一个姓和的人将一块美玉(壁)送给了赵王。

概括完璧归赵的故事

概括完璧归赵的故事

概括完璧归赵的故事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的中国。

它是一则关于君臣忠诚和宝物返还的传说,流传至今,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

据传,战国时期的赵国年年与齐国争夺一个叫完璧的珍宝。

赵王派遣使者前往齐国交涉,希望能够和平解决争端。

但齐王对于赵国的请求置若罔闻,而将完璧收藏于宫中。

赵国失望地返回,但谋士李牧提醒赵王,只有亲自动用兵力才能夺回完璧。

赵王决定亲自出征,他招募了大批士兵,武装到牙齿。

经过艰辛的行军和苦战,终于打到齐国的都城。

齐王得知赵王亲自领军来袭,感到十分恐惧,知道这次必难逃过灭亡的厄运。

赵王的将领忠诚勇敢,战胜了齐国的抵抗。

最终,完璧回归赵国。

在回国路上,赵王感到非常欣喜,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件宝物的归还,更是君臣之间忠诚和国家尊严的维护。

完璧归赵的故事告诉我们,忠诚和勇气是建立一个强大国家的基石。

赵王因为忠诚于国家、百姓和宝物的追求,才能够最终夺回完璧。

这个故事也彰显了君臣之间的深厚情谊。

赵王对于士兵的信任和士兵对于赵王的忠诚造就了胜利。

完璧归赵的故事也启示了我们要正确对待历史文物和文化遗产。

宝物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意义非凡,它承载着一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所以,我们应该像自己宝贵的财富那样,妥善保护好宝物。

在现代社会,我们要珍惜历史文化,保护历史遗产。

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骄傲。

完璧归赵的故事在中国影响深远。

它打破了战争中君臣之间的隔阂,强调了忠诚和勇气的重要性。

同时,它也教育了人们要维护国家尊严和文化传统。

这个故事至今还被许多人重视,并成为了教育的一部分。

无论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每个人都应该知道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传承着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精神。

在人们的心中,完璧归赵的故事象征着一种追求正义和尊严的精神。

它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真理、正义和勇敢地追求,我们才能夺回我们失去的东西,保护我们的利益。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挫折和困难。

我们应该像赵王一样,勇敢面对困境,并努力克服它们。

只有灵魂的完整和国家的和谐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成功。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完璧归赵是一个中国古代的典故,讲述了战国时期的赵国失去一块名贵的玉璧,并经过努力最终取回的故事。

这个故事以它丰富的寓意和深刻的启示而被人们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分。

以下是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聚集了七个强大的诸侯国,争夺着统一天下的权力。

其中,赵国是一个相对较小但富庶的国家,国王赵武为人正直善良,深受国民的爱戴。

有一天,赵国在庆祝国庆节时举办了盛大的宴会,各地贡献的美酒佳肴摆满了宴会厅。

国王赵武侍立在宴会场的中央,焦急地等待一位贵客的到来。

这位贵客是六国之间公认的玉石鉴赏大师,他带来了一块罕见的美玉璧,价值连城。

赵国国王渴望能够借此机会展示赵国的文化魅力,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不幸的是,在宴会的最后一刻,贵客告诉国王,美玉璧遗失了。

赵国国王大惊失色,他知道此事若不解决,将对赵国的声誉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他决定积极采取行动,亲自带领赵国的官员展开搜寻。

天色渐暗,国王带领一队有经验的侦探,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四处寻找美玉璧的蛛丝马迹。

经过几个星期的辛勤努力,他们依然一无所获,国王倍感沮丧。

就在国王准备放弃的时候,一位聪明的小贩告诉他,他似乎知道该玉璧的下落。

这位小贩说自己在城市的东门口看到了一位可疑的人,他抱着一个包裹,与通常的路过行人不同。

这个线索为国王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紧紧抓住这个线索,出动人力搜查了东门和周边地区,终于在一个小巷子里找到了这个可疑的人。

这个人惊慌失措,试图逃跑,但最终被捉住。

经过严查,这个人终于承认自己就是偷窃的嫌疑人,并将美玉璧藏在了他租住的屋子里。

国王将美玉璧交给了专人保管,同时表彰了这个小贩的功勋。

这个小贩之前在赵国的市场里卖瓷器,凭借聪明才智和敏锐的观察力,他灵机一动发现了那个可疑的人,并将这个线索告诉了国王。

国王深深感叹这个小贩的智慧和正直,将他任命为赵国的官员,职位越高,福利也越丰厚。

故事传遍了整个赵国,人们纷纷讨论这个小贩的伟大奉献和国王的正确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完璧归赵的故事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代,赵王无意间得到了一块宝玉和氏璧,秦昭襄王听说后非常想要据为己有,因此就派人到赵国,对赵王说秦国愿意以十五个城与赵国交换这块玉。

赵王心里非常舍不得,但是因为赵国国势很弱,因此不敢得罪秦王,怕秦王一不高兴,就派兵攻打赵国。

为了这件事,赵王伤透了脑筋。

大臣蔺相如知道这件事以后,就自告奋勇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他心里知道秦王虽然喜欢这块玉,事实上根本不想用十五个城来交换。

到了秦国后,蔺相如就抱着和氏璧、大声对秦王说:“如果大王您不顾信用,想要抢我手上这块宝玉,我就一头撞上皇宫里的柱子,相信宝玉一定会粉碎!”秦王听了虽然很生气,但是怕他真的撞上柱子而摔坏宝玉,因此一点都不敢轻举妄动。

后来蔺相如更趁秦王不注意的时候,派人连夜把和氏璧送回去。

秦王虽然恼怒,但是因为知道自己行事不够光明正大,怕传出去成为笑柄,只好把蔺相如放了。

璧的来历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

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相传在春秋时期的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楚山中拾到一块玉璞(即未经过加工的美玉),把它奉献给了楚厉王。

厉王就叫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鉴定的结果说是石头。

厉王大怒,认为卞和在欺骗戏弄自己,就以欺君之罪名,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不久,厉王死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这块玉璞奉献给武王。

武王也使辨别玉的专家来鉴定,结果同样说是石头,武王又以欺君之罪砍掉卞和的右脚。

武王死后,文王即位。

卞和抱着玉璞到楚山下大哭,一直
哭了三天三夜。

眼泪哭干了,最后哭出了血。

文王听说后,就派人问他,说:“天下被砍掉脚的人很多,都没有这样痛哭,你为什么哭得这样悲伤呢?”卞和回答说:“我不是为我的脚被砍掉而悲伤、痛哭,我所悲伤的是有人竟把宝玉说成是石头,给忠贞的人扣上欺骗的罪名。

”文王于是就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

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这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

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完璧归赵的故事
战国时候,赵王得到了一块名贵宝玉“和氏璧”。

这件事情让秦国大王知道了,他就写了封信,派人去见赵王,说秦王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那块宝玉。

赵王看了信,心里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亏的人。

这一次怎么这么大方呐?要不答应吧,怕秦国兴兵来进攻,要答应吧,又怕上当。

他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就跟大臣们商量。

大臣们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蔺相如知道了,对赵王,说:“大王,让我带着‘和氏璧’去见秦王吧,到那里我见机行事。

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来交换,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带回来。

”赵王知道蔺相如是个又勇敢又机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王在王宫里接见了他。

蔺相如双手把“和氏璧”献给秦王。

秦王接过来左看右看,非常喜爱。

他看完了,又传给大臣们一个一个地看,然后又交给后宫的美女们去看。

蔺相如一个人站在旁边,等了很久,也不见秦王提起割让十五座城的事儿,知道秦王根本没有用城换宝玉的诚意。

可是宝玉已经到了秦王手里,怎么才能拿回来呢?他想来想去,想出了一个计策,就走上前去,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看着虽然挺好,可是有一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

”秦王一听有毛病,赶紧叫人把宝玉从后宫拿来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拿着“和氏璧”往后退了几步,身子靠在柱子上,气冲冲地对秦王说:“当初大王差人送信给赵王,说情愿拿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和氏璧’。

赵国大臣都说,千万别相信秦国骗人的话,我可不这么想,我说老百姓还讲信义呐,何况秦国的大王哩!赵王听了我的劝告,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来。

方才大王把宝玉接了过去,随便交给下面的人传看,却不提起换十五座城的事情来。

这样看来,大王确实没有用城换璧的真心。

现在宝玉在我的手里。

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跟这块宝玉一块儿碰碎在这根柱子上!”说着,蔺相如举起“和氏璧”,对着柱子,就要摔过去。

秦王本来想叫武士去抢,可是又怕蔺相如真的把宝玉摔碎,连忙向蔺相如赔不是,说:“大夫不要着急,我说的话怎么能不算数哩!”说着叫人把地图拿来,假惺惺地指着地图说:“从这儿到那儿,一共十五座城,都划给赵国。

”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会耍鬼把戏,可别再上他的当!他就跟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宝贝。

我送它到秦国来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
在朝廷上举行了隆重的送宝玉的仪式。

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宝玉,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廷上举行接受宝玉的仪式,我才能把宝玉献上。

”秦王说:“好!就这么办吧!”他就派人送蔺相如到宾馆去休息。

蔺相如拿着那块宝玉到了公馆里。

就叫一个手下人打扮成一个买卖人的样儿,把那块宝玉包着,藏在身上,偷偷地从小道跑回到赵国去了。

至于秦王会把他怎么样,他一点也没有考虑。

后来秦王发觉这件事,后悔已经来不及了,想发兵攻打赵国吧,赵国在军事上作了准备,怕打不赢。

最后秦王只好放蔺相如回到赵国去。

这件事情在历史上就叫作“完璧归赵”。

直到今天,人们谈起这段故事来,还对蔺相如的英勇行为翘大拇指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