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分析
公安信息系统研究——省级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架构分析及研究
![公安信息系统研究——省级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架构分析及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ce9fd563b3567ec102d8aa8.png)
、
因地理 位置
部 门 业 务 分 散 而 引起 的 信
,
形 成 全 省 警 务信 息 整 体 化 的格 局
、
为全 警提
供跨地 区 台
。
、
跨部 门 的 网 上 互 联 互 动
协 同 作 战 的工 作 平
二
、
警务 信 息综 合 应 用 平 台 的 建 设 现 状
一
目 前 警 务 信 息综 合 应 用 平 台的 建 设 主 要 是 在 地市
同 时 省 级 平 台还 应 有 全 省 数 据 备 份
、
数据交换
、
为 了 更 大范 围 的实 现 数 据 共 享
充分 利 用 警 务信 息
。
建 立 全 省 的协 查 通 报
监 督 与考 核
、
、
全 省 的人 员轨 迹
、
、
管理 层 面 上 的
必 须 相 应 的 建 立 省 级 的警 务信 息 综合 应 用 平 台
”
的模 型
,
在 对各 业 务警 种 的需
,
异 地 数据 查 询
数据 共 享 以及 数 据 统 计 和 综合分 析 ; 辅助
,
求进行 充 分 研 究 的基础 上 建 立 数 据 库
限
,
打破 原 有的警 种界
决 策层 : 在 综合 数 据库 的基础 上
对数 据进 行进
,
一
步 的挖
在数 据 库 设 计 的层 面 为 以后 广 泛 的数 据共 享 和 警 务协
,
研 究 并 给 出了 省级 警务信 息综合 应 用 平 台架 构 的设计 信 息综 合 应 用 平 台 建 设 的参考
可 作 为 目前各省正 在进 行 的省级警务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b276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8.png)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务工作不再是简单的维护治安,而是逐渐成熟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任务。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现有的警务系统存在着各种问题,如信息孤岛、业务分散、时效性不高等,急需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而“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应运而生。
一、方案介绍该方案由一系列组成部分构成,主要包括警情预警、信息核查、资源调配、统计分析、业务交互等五个方面。
警情预警:即通过全面归集各类社会信息,通过智能计算、预警策略分析等手段,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件进行精确预警。
信息核查:该模块主要负责对电脑刑事犯罪嫌疑人、精神病人及养宠物人员等进行警告和监控,从而达到强化社区管理的目的。
同时,对全区人口体检结果进行自动分析,对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预警。
资源调配:该模块主要从警务资源的角度出发,对警车、执法人员等进行合理调配和运行,为各类警务活动提供有力保障。
统计分析:该模块主要通过对各类警情、案件及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在短时间内得到准确结论,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
业务交互:该模块主要负责处理各类警务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交流,达到整体协调的目的。
二、方案优势1、信息共享:通过该平台,信息可以自动共享,极大地节省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成本,降低了信息孤岛现象的发生率。
2、一体化管理:该平台实现信息的集成,将社会各层面信息高效集中管理,从而实现警务资源的优化配置。
3、实时预警:该平台可以非常敏锐地分析预警信息,将潜在的危机得到更快速、准确的解决,有效提升了预警的时效性。
4、全方位覆盖:该平台不受传统警务系统应用范围的限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扩展性,随着业务的拓展能够覆盖更多的领域。
5、高效协作:该平台可以促进各警务部门之间的协作、交流,不仅能够提高效率,增强工作合作性能,更有总体规划性。
三、方案应用该平台可应用于治安管理、警务指挥、出入境管理、社区管理、境外商务等各个领域,为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提供安全防范服务。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16d286dd3383c4bb4cd299.png)
一、“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主要解决如下几个问题:1. 解决了公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条块结合问题当前,公安系统的大部分业务应用系统都是按照“金盾工程”一期任务的要求,以条为主,面向单一业务建设的。
这样,难以满足跨部门的业务需求,与地市级公安机关业务系统横向联系的需求产生了矛盾。
必须在市级系统与省级系统纵向贯通的基础上,实现地市级不同条线信息应用系统间的横向集成,真正解决好公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中“条块结合”的问题。
2. 解决了公安信息应用系统建设中的数据采集问题目前,公安系统大部分业务应用系统的数据采集,都是由各业务部门通过专门的工作流程来统一组织进行。
这样,一方面使得系统的数据无法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又造成部分数据多头采集且互不一致现象。
因此及需建立一个统一的平台,使全体民警的日常工作过程成为信息采集过程,变“事后采集”为“过程采集”,实现 “一次采集,多次利用”,“一点采集,全警共享”。
二、应用现状公安系统目前主要的资源库及业务应用系统(统称为八大业务资源库)有:全国人口信息库、全国违法犯罪人员信息库、全国警员信息库、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库、全国被盗抢汽车信息库、全国机动车 /驾驶员信息库、全国安全重点单位信息库和全国出入境人员/证件信息库。
根据公安工作的性质,公安业务应用系统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垂直应用系统,直接处理公安业务,产生业务数据,主要面向行政管理或单一业务;另一类是水平应用系统,直接处理公安业务,产生基础业务数据,是面向打、防、控,跨越多个部门涉及多项公安业务的系统。
公安系统的这些业务应用系统和资源库是目前在各个业务管理部门中运作良好的信息管理系统,它们为公安系统在维护社会治安、打击刑事犯罪、保护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充分利用这些数据的时候必须保证这些业务系统的可靠运行。
但是,公安系统的各类应用系统隶属于公安系统不同业务管理部门,是在不同的时期建立的,因此它们所运行的平台、数据结构等是非常不同的。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888cd5a216147916112878.png)
公安机关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分析与设计摘要:为响应公安部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的工作要求,某省公安厅计划建设一套情报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实现全省警务信息资源的集中采集、应用和管理。
该文在完成了对该省公安厅的需求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平台的需求,给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公安,情报信息,需求分析Summary:In response to the work requirements of "big intelligence"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th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a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department plans to build a comprehensive 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platfor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centralized collection, applic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province's police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demand of the Provincial Public Security Bureau,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mand ofthe platform and gives the preliminary design scheme.Keywords:public safety,intelligence information, demand analysis一、建设背景为深入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推动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公安机关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驾驭动态社会治安的能力水平,公安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快推进公安“大情报”系统建设应用工作。
基于SOA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分析
![基于SOA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cb0c73fee06eff9aef8077b.png)
站式数 据门户是基于 S 0( igeSg n S Snl inO ,单点登录 ) ,
S O是 指在 分 布 式 环 境 下,用户 只需 作 一 次 身 份 认 证 ,就 可 以 S
理 ,公 安 信息 网和 内网通 过 双 向网 闸实 现 同步 或 异步 数 据 交 换 。
信息”是一 次新 的过程 执行 的起 点。因此 ,每当服 务消费者 调用左 边的请求 操作 时,就会 通过 离开初始接收 活动来启动
一
单 向导人 技术 主要依托单 向光编解 码设备 提供高速 的文 件数 据传输 通道 ,实现实 时可靠 的将数 据从低密级 网络 向高
4关 键 技 术 的 研 究
41跨 网络 数 据 交换 .
现 有 的业 务 系统 主 要 分 布 在 互 联 网 、公 安 信 息 网 和 内 网
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业 务流 程 设 计 是 基 于 B E P L语 言,使 用 B E P L对 业 务 流程
及 其 参 与 者 的交 互 建模 ,用 We ev e 口标准 加 以描述 ,将 bSri 接 c
包括人 口信息管理 系统 、违法犯罪人 员管理 系统等 基础 信息
资 源 类 ,这 类 系统 功 能 单 一 ,整 个 系 统 可 封 装 成 为 一 个 服 务
对所 有 被 授 权 的业 务 系 统 进 行 无 缝 的 访 问 ,而 不 需 要 多 次输 入 自己的 认 证 信息 。S O可 以 对 每 个业 务 系 统 单 独 设 置 安 全 S
上。互联 网主要部署公开管理 系统 , 如报警 网站 、 网上备案等 ; 公 安信息 网主要部 署公安 部 门统一 规划 的系统 ,如 人 口信息 系统 、车辆管 理系统等 ;警 务内网主要部署本 级业 务需要 的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415d657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5.png)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数据信息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情况,这也对政府的职能部门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而警务工作作为民生和社会治安的基础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也在不断增加工作量。
基于此,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警务信息化也是未来警务工作的发展趋势,在警务工作中提升工作内容的信息化和数据化,提升警务数据信息的交互性和安全性,从未有效提升警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文章详细介绍了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内容和系统框架,分析了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理念,指出了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此来促进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水平,实现警务工作的安全与高效。
关键词:警务信息;应用平台;设计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不断加强公安系统的改革,公安部门原有的信息化办公系统不能满足现在的发展需要,信息不能实现有效的共享,并且这种信息化的使用较为简单,无法进行复杂的工作,这就使得信息化办公系统的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在公安系统的信息化办公系统中,各个级别和各个部门之间的系统并不能够有效的兼容,造成很多的信息的标准不同,这就为信息的使用和共享带来了难度,严重阻碍警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因此,为了实现警务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构建完善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以此来不断提升警务工作的效率,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1.建立警务综合应用平台1.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功能在构建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时,要首先保证信息采集的便捷和高效,并且要保证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应用的实用性和适用性,从而有效提升警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构建中,还要加强对平台的管理、安全防护、信息整合等方面的工作,为警务工作提供良好的决策基础,将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现省市县的互通,从而提升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管理效率和警务工作的效率。
1.建立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系统框架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而警务工作也在积极引进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是构建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重要因素。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施及适应性改造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实施及适应性改造](https://img.taocdn.com/s3/m/50eea79efab069dc502201e0.png)
图1 总体框架设计
武汉市警综平台实施及适应性改造后需要能够和省公安厅现有的警综平台完全融合,保证实现数据无障碍交流,提高数据流转的效率,满足全省一朵云的规划要求。
因此,需要武汉市警综平台数据层与省厅警综平台的数据层进行融合,武汉市服务层与省厅警综平台的服务总线进行融合,武汉市应用层、展现层则与省厅的软件服务层进行融合。
3 警综平台实施及适应性改造
武汉市作为省级重点城市,人口数量多,管理难度大,拥有接近全省1/3的民警数量,组织机构复杂,业务部门种类较多,市局还包括自设分局等行政管理上的地方特色部门,对于刑事、行政案件的办理和省内其他市州有较大的不同,省厅下发的警综平台标准版软件是从全省的角度出发,在较高的层次完成了执法流程规范化的设计开发,但是具体到市州各分局,还需要在省厅下发警综平台实施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本地化改造,以适应各分局的实际业务办理需求。
3.1 警综平台实施
武汉市警综平台实施主要工作是基于省厅下发的警综平台标准版本进行实施,实施工作从逻辑结构上分数据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应用展现层三个方面进行。
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6c20d8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0a.png)
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警务系统是以最新的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整合警务数据和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协同作战、精确打击等功能的一种创新型警务管理平台。
下面是一个智慧警务系统的设计方案:1.系统架构设计:智慧警务系统的架构应该是分布式的,由集中式管理平台和各个警务单位的终端设备组成。
集中式管理平台负责统一管理和控制各个终端设备,并提供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等功能。
终端设备包括警车、警用手持终端等,用于实时采集数据和与集中式管理平台进行通信。
2.基础数据平台:建立一个统一的基础数据平台,用于集中存储和管理各类警务数据,包括案件信息、人员信息、车辆信息等。
通过数据的归一化和标准化处理,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互通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利用率和效率。
3.视频监控系统:在重要地区和关键位置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公共场所和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控。
视频监控系统应支持智能分析功能,例如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等,对异常行为进行实时报警。
4.警情指挥调度系统:建立一个统一的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对警务资源的有效调度和分配。
通过GIS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根据警情的紧急程度、地理位置等信息,智能派遣最近的警力进行处置,提高警务资源的利用效率。
5.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能辅助决策系统,提供基于数据分析的警务决策支持。
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模型建立,为警务人员提供预测犯罪趋势、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决策建议。
6.移动终端设备:警务人员通过手持终端设备进行实时的信息采集、处置和反馈。
手持终端设备应具备定位、拍照、录音、视频等功能,用于采集现场信息,并将信息实时上传到集中式管理平台,实现警民互动和快速处置。
7.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智慧警务系统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有着严格的要求。
系统应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等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d4a2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68.png)
“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解决方案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公安机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传统的警务工作中,不同的业务系统之间的信息难以共享,导致信息孤岛的存在,影响了警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的解决方案。
二、解决方案的设计原则1.整合性:将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和功能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流程整合。
2.开放性:平台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标准和接口,方便其他系统与之对接。
3.可拓展性: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可拓展性,能够适应未来的业务发展和需求变化。
4.安全性:平台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机制,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5.用户友好性: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方便用户的操作和使用。
三、解决方案的架构设计警务综合系统业务整合平台的架构设计如下:1.数据层数据层是整个平台的核心,它包括数据存储、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
平台需要与各个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同步和数据共享,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功能层功能层是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人员管理、案件管理、车辆管理、设备管理等。
每个功能模块都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操作,方便用户进行业务操作和信息查询。
3.接口层接口层是平台与其他系统进行数据交互的入口,平台需要提供一系列的标准接口和数据格式,供其他系统与之对接。
同时,平台也需要支持对外的接口调用,方便其他系统调用平台的功能和服务。
4.安全层安全层是平台的重要保障,包括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等。
平台需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确保只有合法的用户才能访问和操作数据。
同时,平台也需要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5.界面层界面层是平台与用户进行交互的界面,需要提供用户友好性的界面设计和操作方式。
平台需要具备良好的易用性和交互体验,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使用。
四、解决方案的实施步骤1.调研分析:对现有的业务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各个系统的功能和数据结构。
警务信息综合系统设计跟实现新
![警务信息综合系统设计跟实现新](https://img.taocdn.com/s3/m/814fcd9bf121dd36a32d828a.png)
警务信息综合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强以及管理需求的扩大,基于公安机关相关业务应用的内部网建设的完善,公安机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已成为警务工作的首要问题以及重要的发展方向。
基层公安机关结合自身工作性质和业务特点建设符合工作要求的警务信息综合系统,以信息主导警务,通过向科技要警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强警。
作为新疆伊犁州的重要城市,奎屯市地处新疆北麓,是北疆交通、通信、物流的汇聚节点,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环境使得奎屯市人口流动性大,人员成分复杂,信息量大。
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程度的加强以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更好的预防和打击犯罪,开发警务信息综合系统迫在眉睫。
本文从奎屯市公安局警务信息管理实际需求出发,采用面向服务架构的设计原理,基于PHP语言的WEB浏览、B/S多层体系结构的技术以及跨平台的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技术,数据库选用SQL。
在对数据资源、业务、功能和安全等方面系统需求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系统设计目标、原则、系统体系结构、安全设计和功能设计等。
详细介绍了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刑事案件与日常管理部分的设计和实现。
其中刑事案件管理系统是对发生的刑事案件进行刑事立案及破案事件的管理信息系统。
日常办公系统则是专为公安部门定制的网络办公软件,采用领先的B/S(浏览器/服务器)操作方式,使得网络办公不受地域限制。
警务信息系统已经在奎屯市公安局成功应用,实现了各独立警务信息的数据共享及传递,提高了警务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金盾工程;警务信息;刑事案件管理;目录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1.2 警务信息综合系统开发现状1.3 论文内容与组织结构第2章系统相关技术2.1 跨平台技术2.2 J2EE平台2.3 B/S结构技术2.4 PHP+APACHE+SQL2000的WEB开发技术 2.4.1 PHP2.4.2 APACHE2.4.3 SQL20002.4 关键中间件技术第3章需求分析与设计3.1 概述3.2 系统建设目标和原则3.3 系统的体系结构3.4 系统建设思想3.5 功能需求分析3.5.1 刑事案件管理系统3.5.2 日常办公系统3.5.3 行政案件管理系统3.6 系统性能描述3.6.1 系统性能要求3.6.2 系统配置3.7 系统设计思路3.8 系统总体设计3.9 数据库设计3.9.1 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3.9.2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3.10 代码设计第4章警务信息系统实现4.1 系统开发环境4.2 系统实现环境4.3 系统实现4.3.1 登录界面4.3.2 子系统4.4 取得成果4.4.1 Justep业务架构平台解决了系统扩展性需求 4.4.2 请求服务平台解决了跨平台数据共享的需要4.4.3 数据整合平台解决了数据孤岛第5章刑事案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5.1 刑事案件系统概述5.2 刑事案件系统设计5.2.1 刑事案件管理系统模块设计5.2.2 刑事案件管理系统数据库概念结构设计5.2.3 刑事案件管理系统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5.3 刑事案件管理系统的实现第6章日常办公系统设计与实现6.1 日常办公系统概述6.2 日常办公系统设计6.2.1日常办公系统数据库设计6.3日常办公系统实现第7章总结与展望7.1 总结7.2 下一步工作参考文献致谢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1998年9月,公安部提出了在全国公安机关实施“金盾工程”建设的重大决策,由国家计委批准列入了国家重大基本建设项目实施管理。
新型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
![新型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7f7f4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c3.png)
新型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新型智慧警务系统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慧警务系统已成为许多国家警务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通过整合警务资源、提升警务效率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应对日益复杂的犯罪形势,保障社会安全稳定。
一、系统架构设计:1. 前端界面设计:前端界面直观、简洁,包括主界面、案件查询、人员查询、设备管理、系统设置等功能模块,能够方便警务人员使用。
2. 后端数据处理:后端数据模块负责对接警务数据库、监控视频、设备信息等,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和处理。
数据安全性要求高,需要采用可靠的加密及权限管理技术。
3. 人脸识别技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警务系统与人脸库进行融合,实现自动识别和比对,提高犯罪嫌疑人的抓捕率和案件破案率。
4. 视频监控技术:通过视频监控技术,实时监控各个区域的情况,可以快速发现犯罪行为,及时作出反应。
同时,视频监控还能提供有效的证据,用于案件侦破和犯罪分析。
5. 数据分析和挖掘:通过对警务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规律和关联性,预测犯罪趋势,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系统功能设计:1. 案件管理:通过系统提供的查询模块,可以实时查询案件信息、案件进展情况和相关人员信息。
同时,系统还能根据案件类型、地点等条件进行案件的主动推送。
2. 在线指挥调度:通过系统的指挥调度功能,可以实时了解警务人员的位置和工作状态,快速调派警力,提高警务效率和响应速度。
3. 信息共享与协同:通过系统的信息共享与协同功能,可以实现不同警务部门和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警务合作和信息交流的效率,共同打击犯罪。
4. 情报分析和犯罪预警: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可以将海量数据中的规律和异常进行分析,提供情报分析报告和犯罪预警,帮助警务人员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5. 个人设备管理:系统还能实现对警务人员的个人设备(如警棍、对讲机等)进行管理,包括设备的入库、调拨、维修以及库存情况的查询等。
2023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
![2023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5af32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20.png)
2023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警务系统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对警务工作进行智能化、网络化和信息化的管理和处理的一种系统。
为了更好地应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变化、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并保障社会的安全稳定运行,我们设计了以下2023智慧警务系统。
一、系统架构设计1. 数据中心: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集中管理和存储警务系统所需的各类数据,包括案件信息、人员信息、行动轨迹等。
2. 网络通信:建立高效稳定的网络通信系统,以实现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信息传递,确保反应及时准确。
3. 应用系统:建立一套集成性较强的应用系统,包括综合查询系统、案情分析系统、行踪预警系统等,以及一些辅助性的系统,如人脸识别系统、车牌识别系统等,以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二、关键功能设计1. 综合查询系统:整合各级公安机关的数据库资源,实现对人员、案件、车辆等信息的综合查询,为警务人员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2. 案情分析系统: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案件信息进行挖掘和分析,提取关联模式和规律,为警务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3. 行踪预警系统:基于GPS定位和人脸识别技术,实现对重点人员和嫌疑人的实时追踪和监控,及时预警和防范潜在风险。
4. 指挥调度系统:实现全警种的指挥调度功能,包括案件指挥、警力调度、车辆调度等,提高警务响应速度和处置效率。
5. 线索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线索信息的快速录入、审核和分发,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线索进行初步筛选和分析,为破案提供参考依据。
6. 多媒体信息处理系统:对监控视频、图片等多媒体信息进行存储、检索和分析,提高对案件发现和侦破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安全保障设计1. 数据安全:采用加密技术对敏感数据进行保护,设立合理的权限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 网络安全:建立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及时发现和阻断网络攻击,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3. 信息安全:对系统进行全面加固和漏洞修复,加强日志监控和安全审计,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智慧警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警务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54ba5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9f.png)
效果评估方法
1 2
定量评估
通过平台使用率、报警响应时间等指标来评估平 台的效果。
定性评估
通过用户满意度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平台的使 用体验和效果。
3
综合评估
综合考虑定量和定性评估结果,对平台应用效果 进行综合评估。
预期效果与效益分析
提高警务工作效率
通过平台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警务 工作的效率。
提升警务管理水平
数据存储
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在中心服务器中,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备份和 恢复。
数据处理与分析
01
02
03
数据清洗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 去除无效、错误和重复的 数据。
数据挖掘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提取 数据中的有用信息,例如 人脸识别、行为分析等。
数据分析
对挖掘出的数据进行深入 分析,提供警务决策支持 ,例如犯罪热点分析、治 安形势预测等。
警务管理模块
人员管理
对警务人员进行管理,包 括人员信息、职务、警衔 等。
案件管理
对案件进行全过程管理, 包括案件登记、调查、侦 破等。
装备管理
对警务装备进行管理,包 括装备类型、数量、使用 情况等。
监控与指挥模块
视频监控
通过视频监控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包 括视频回放、画面调整等。
指挥调度
率。
03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
未来将进一步完善数据安全保障机制,加强数据加密、访问控制等措施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安全风险高
由于涉及大量的警务信 息,如何保障数据的安 全性和隐私性成为该平 台建设的一个重要挑战 。
展望未来发展
01
新警务智慧系统设计方案
![新警务智慧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14ac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03.png)
新警务智慧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新警务智慧系统一、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警务工作面临许多挑战,包括案件侦破效率低下、信息共享不畅等问题。
因此,对警务信息系统进行升级和创新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二、需求分析1.案件信息整合:将各个警务系统中的案件信息整合在一个系统中,确保信息的高效共享和传递。
2.案件侦破辅助: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案件侦破的线索和推理支持。
3.监听和预警系统:借助监控摄像头等设备,提供对公共区域的监听和预警功能。
4.文书材料管理:对涉案文件、证物等进行数字化管理,提高案件处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5.数据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警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为警方决策提供科学参考。
三、系统架构设计1.前端界面:设计简洁直观的用户界面,方便警务人员操作和查询。
2.后台数据库: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存储各类警务信息,并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系统接口:与其他警务系统进行接口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4.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对海量警务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
5.人工智能算法引擎:引入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案件侦破辅助和预警功能。
6.设备接入平台:实现各种监控设备的接入和管理,以提供监听和预警功能。
四、功能模块设计1.案件信息管理模块:包括案件登记、查询、编辑、删除等功能,提供全面的案件信息管理。
2.案件侦破辅助模块:通过分析犯罪数据和线索,提供案件侦破的推理支持和指导。
3.监听和预警模块:实时监听公共区域,提供对可疑人员和事件的预警功能。
4.文书材料管理模块:实现对案件相关文件、证物等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和查询。
5.数据统计和分析模块:对警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供数据报表和图表展示。
五、技术支持1.数据库技术: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确保数据存储和查询的效率和安全性。
2.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
3.人工智能算法:应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提供案件侦破的线索和推理支持。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67b902e69ec3d5bbfd0a74d8.png)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作者:马骁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8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务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更是警务信息化中的重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采取的是集中式的部署方式,这对于警务中的各种信息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本文主要基于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的体系建设、设计理念进行浅析,指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关键词:信息化资源共享警务平台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a)-0134-02国家对于公安体制的改革逐渐地推展开来,公安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原有体制不再适应发展,传统的公安信息是叠加在不同级别的公安机关中的,在公安的内部中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数据未被挖掘,并且信息化的应用程度普遍偏低。
在各个被应用的系统中,系统之间相互孤立没有数据来往,综合化的系统未被普及,并且各个系统间的维护管理相互不统一,标准不齐,这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所以,为了优化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把出警速度和作战能力作为核心,把服务人民作为目标,建立完善新的公安信息化系统,对公安信息进行挖掘整理以便更好地应用。
1 建立警务综合应用平台1.1 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基本功能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是对信息进行采集,核心是信息的应用,总体的思路是大众化、实用化,构建高效的工作体系,把管理、防范、考核规整为一体,使指挥者的决策与情报能够统一,系统的建设使省市县公安系统能够成为一个整体,适用于公安的工作及相应的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2 建立系统框架警务信息化应用平台是公安民警以及相应的领导干部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的一个工具,具备应用和数据统一化的特点。
构建完善的系统框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成。
1.2.1 整体整体的系统框架应在完善的保障环境下构建,警务信息化应用平台从横向看应是由数据、应用服务和应用展现构成,都按照服务的标准进行设置,而纵向看是由警用平台和社会平台所构成,两个平台是相互隔绝的,通过数据进行信息交流。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https://img.taocdn.com/s3/m/e5d5aecc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4b.png)
DOI:10.16660/ki.1674-098X.2017.28.134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马骁(辽宁政法职业学院 辽宁沈阳 110161)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警务信息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而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更是警务信息化中的重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采取的是集中式的部署方式,这对于警务中的各种信息的资源共享提供了便利。
本文主要基于对警务信息综合平台的体系建设、设计理念进行浅析,指出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解决。
关键词:信息化 资源共享 警务平台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0(a)-0134-02国家对于公安体制的改革逐渐地推展开来,公安信息化的普及使得原有体制不再适应发展,传统的公安信息是叠加在不同级别的公安机关中的,在公安的内部中还存在着很大一部分的数据未被挖掘,并且信息化的应用程度普遍偏低。
在各个被应用的系统中,系统之间相互孤立没有数据来往,综合化的系统未被普及,并且各个系统间的维护管理相互不统一,标准不齐,这对于信息化的应用是非常不利的,存在着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所以,为了优化数据库与应用系统,把出警速度和作战能力作为核心,把服务人民作为目标,建立完善新的公安信息化系统,对公安信息进行挖掘整理以便更好地应用。
1 建立警务综合应用平台1.1 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基本功能警务综合应用平台的基础是对信息进行采集,核心是信息的应用,总体的思路是大众化、实用化,构建高效的工作体系,把管理、防范、考核规整为一体,使指挥者的决策与情报能够统一,系统的建设使省市县公安系统能够成为一个整体,适用于公安的工作及相应的行政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2 建立系统框架警务信息化应用平台是公安民警以及相应的领导干部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工作的一个工具,具备应用和数据统一化的特点。
构建完善的系统框架主要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完成。
1.2.1 整体整体的系统框架应在完善的保障环境下构建,警务信息化应用平台从横向看应是由数据、应用服务和应用展现构成,都按照服务的标准进行设置,而纵向看是由警用平台和社会平台所构成,两个平台是相互隔绝的,通过数据进行信息交流。
智慧警务应用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警务应用系统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4a3385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c.png)
智慧警务应用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警务应用系统是以信息化技术为基础,将先进的技术手段应用于警务工作中,以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准确性和智能化水平的一种综合应用系统。
下面是一个关于智慧警务应用系统设计方案的概述。
一、问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传统的警务工作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警务部门需要一个能够整合和共享各类警务信息、提供智能化警务辅助决策的应用系统,以提高警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二、系统架构智慧警务应用系统采用B/S架构,即浏览器-服务器架构。
系统包含前端用户界面、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存储层三个部分。
1. 前端用户界面:采用响应式设计,可适应不同终端设备的显示。
提供警务人员登录、警情信息查询、案件管理、人员管理、设备管理等功能模块。
2. 应用服务层: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和业务逻辑。
核心功能包括用户身份认证、警情信息的采集、存储和查询、案件的立案、办理和归档、人员的管理和轨迹分析、设备的管理和监控等。
3. 数据存储层:采用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负责存储各类警务信息,包括警情信息、案件信息、人员信息、设备信息等。
三、关键功能模块智慧警务应用系统包含以下关键功能模块:1. 警情信息采集与查询:通过移动终端设备实时采集和上报警情信息,警务人员可以随时查询最新的警情信息,包括案发地点、案发时间、案情描述等。
2. 案件管理:实现案件的立案、办理和归档功能。
警务人员可以根据案件编号、案发时间、案由等条件进行案件查询和管理,自动生成案件办理流程,提高案件办理效率。
3. 人员管理和轨迹分析:记录和管理涉案人员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涉案案件信息、嫌疑人关系网络等。
通过分析涉案人员的轨迹和关联关系,提供智能化的案件破案线索。
4. 设备管理和监控:实现对各类警务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包括警用摄像头的视频监控、GPS定位设备的实时定位、对讲机的音频通信等。
四、技术支持为了实现智慧警务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案,需要采用以下技术支持:1. 大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对海量的警务信息进行存储和分析,提供智能化的警务辅助决策。
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
![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1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e007047d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e5.png)
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智慧警务系统是指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应用于警务工作中,以提高警务工作效率、响应速度和决策水平的一种综合性信息化平台。
下面是一份智慧警务系统设计方案的详细说明。
1. 系统架构设计智慧警务系统的架构设计应包括前端设备、传输网络、数据中心、应用系统四个主要部分。
前端设备:包括摄像头、监控器、无线通信设备等,用于实时监控和采集相关警务信息。
传输网络:建立高速、安全、可靠的传输网络,将前端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设立专门的数据中心进行数据存储、管理和处理,实现数据的整合和统一。
应用系统:包括视频监控系统、案件管理系统、指挥调度系统等,用于实现数据的分析、挖掘和应用。
2. 功能模块设计智慧警务系统应包括视频监控、案件管理、指挥调度等功能模块。
视频监控:利用摄像头等前端设备,实时监控公共场所、交通路口等,快速发现和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案件管理:建立完善的案件管理系统,支持警务人员在手机、电脑等终端进行案件接收、指派、查询、统计等工作。
指挥调度:通过指挥调度系统,实现警务人员的实时定位、资源调配、任务分派等,提升处警效率和工作质量。
3. 数据处理与应用智慧警务系统中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块应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功能。
数据采集:通过摄像头等前端设备,对公共场所、交通路口等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建立大容量、高可靠的数据存储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提供支持。
数据分析:利用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对警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隐藏的关联性和规律,提供科学的侦查和预警支持。
数据应用:根据不同的业务需求和决策层次,将数据应用于各个应用系统,并提供合理的数据展示和分析报告。
4. 安全保障措施智慧警务系统设计中要考虑系统的安全问题,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和系统安全等。
数据安全:采用数据加密和备份技术,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分析
![新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da9105fd1f34693dbef3e39.png)
1•住地信息1.1住地信息首页1.1.1.需求描述1.12系统用例1.121.住地信息首页用例1.13用户界面1.131.住地信息首页页面1.1.4. 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大队民警在住地信息首页可对住地信息进行操作,数据来源已经录入的住地信息。
2、民警提交审核,提交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批。
3、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同意,则流程结束;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不同意,需系统外通知民警进行修改或警卫大队长直接修改之后,完成审核,即流程结束。
1.1.5. 数据实体1、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1.6. 业务表单1.1.7. 审批流程流程)1.1.8. 消息提醒无1.1.9. 其他需求无1.1.10. 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2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1需求描述122系统用例122.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3用户界面123.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登记僅存]刃Ep预徂12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民警在住地信息基本情况页面录入数据。
125数据实体1、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26业务表单编号:编号为业务主键填表日期:YYYY-MM-DD 填表人姓名: 审核日期:丫丫丫丫-MM-DD 审核人姓名:127审批流程无128消息提醒1.2.9 其他需求无1.2.10 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3住地周边基本情况1.3.1 周边单位情况1.3.2 重点人员情况及控制人员1.3.3 制高点情况1.4住地相关单位登记表1.4.1 安全检查记录1.4.2 安全隐患情况1.4.3 案(事)件情况1.4.4 危险物品情况1.4.5 多媒体附件2. 现场信息2.1 现场基本情况2.2 现场周边基本情况2.3 现场相关单位登记表3. 道路路线信息3.1 道路路线基本情况3.2 道路周边基本情况3.3 道路相关单位登记表4. 铁路路线信息4.1 铁路路线基本情况4.2 铁路周边基本情况4.3 铁路相关单位登记表5. 水路路线信息5.1 水路路线基本情况5.2 水路周边基本情况5.3 水路相关单位登记表6. 数据实体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2014 年7 月目录、基础信息结构表(一)基础表 (4)§ 1.1 ........................................................................................................................ 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IV§ 1.2 ................................................................................................................................. 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5§ 1.3 ................................................................................................................................. 现场基本情况数据结构6§ 1.4 ........................................................................................................................ 道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7§ 1.5 ........................................................................................................................ 铁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8§ 1.6 ........................................................................................................................ 水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9§ 1.7 ................................................................................................................................. 警卫对象情况数据结构9§ 1.8 ........................................................................................................................................ 工作人员数据结构10§ 1.9 ................................................................................................................................................ 亲友数据结构11§ 1.10 ...................................................................................................................................... 重点人员数据结构12§ 1.1.1 ............................................................................................................................. 控制人员数据结构12§ 1.12 ............................................................................................................................... 警卫对象住楼数据结构13§ 1.13 .......................................................................................................................................... 长包房数据结构13§ 1.14 .......................................................................................................................................... 桥梁数据结构14§ 1.15 .............................................................................................................................................. 涵洞数据结构14§ 1.16 .............................................................................................................................................. 隧道数据结构15§ 1.17 ............................................................................................................................... 公铁平交道口数据结构15§ 1.18 ...................................................................................................................................... 铁路车站数据结构16§ 1.19 .............................................................................................................................................. 码头数据结构16§ 1.20 .......................................................................................................................................... 交接点数据结构17§ 1.21 .......................................................................................................................................... 警卫组数据结构17§ 1.22 ...................................................................................................................................... 机构设置数据结构17§ 1.23 ...................................................................................................................................... 居民院数据结构18§ 1.24 ................................................................................................................................... 旅店招待所数据结构18§ 1.25 ...................................................................................................................................... 要害部位数据结构19§ 1.26 ...................................................................................................................................... 相关单位数据结构20§ 1.27 ...................................................................................................................................... 执勤部队数据结构20§ 1.28 ...................................................................................................................... 周边情况对应关系数据结构21§ 1.29 ...................................................................................................................................... 制高点数据结构21§ 1.30 ...................................................................................................................................... 周边单位数据结构22§ 1.31 .............................................................................................................................. 安全检查记录数据结构22§ 1.32 ................................................................................................................................... 案(事)件数据结构23§ 1.33 ...................................................................................................................................... 安全隐患数据结构23§ 1.34 .............................................................................................................................. 周边基本情况数据结构24§ 1.35 ...................................................................................................................... 危险物品保管单位数据结构24§ 1.36 ...................................................................................................................................... 危险物品数据结构25§ 1.37 ...................................................................................................................................... 服务处所数据结构25§ 1.38 .............................................................................................................................. 相关安全设施数据结构26§ 1.39 ...................................................................................................................................... 执勤岗位数据结构26§ 1.40 ...................................................................................................................................... 执勤方案数据结构26§ 1.41 ................................................................................................................................... 多媒体附件数据结构27§ 1.42 .............................................................................................................................................. 车辆数据结构27§ 1.43 .............................................................................................................................. 重点控制部位数据结构(二)附录 (29)§ 2.1 ............................................................................................................................................................. 附录A 29A.1 警卫基础工作资料建档编号 (29)A.2 所属表项编号 (29)§ 2.2 ............................................................................................................................................................. 附录B 30表 B.1 警卫规格代码 (30)表 B.2 执勤方案类别代码 (30)表 B.3 工作人员类别代码 (30)表 B.4 来往情况代码 (31)表 B.5 重点人员类别代码 (31)表 B.6 控制力量类别代码 (31)表 B.7 相关单位代码 (32)表 B.8 首长归属代码 (32)表 B.9 现场类型代码 (32)表 B.10 单位类别代码 (33)表 B.11 主体建筑类型代码 (33)表 B.12 涵洞类型代码 (33)表 B.13 危险物品类别代码 (33)表 B.14 制高点类别代码 (33)表 B.15 相关安全设施代码 (34)表 B.16 服务处所代码 (34)表 B.17 安全隐患分类代码 (35)表 B.18 多媒体类型代码 (35)表 B.19 重点控制部位类型代码 (35)表 B.20 桥梁类型代码 (36)表 B.21 道路类型代码 (37)二、基础信息关联关系 (37)(一)........................................................................................................................................................................... 住地信息关联关系 (37)(二)........................................................................................................................................................................... 现场信息关联关系 (38)(三)........................................................................................................................................................................... 道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 (39)(四)........................................................................................................................................................................... 铁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 (40)(五)........................................................................................................................................................................... 水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 (40)、基础信息结构表《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分为基础表和附录,其中,基础表共43张,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住地信息1.1住地信息首页1.1.1.需求描述1.1.2.系统用例1.1.2.1.住地信息首页用例1.1.3.用户界面1.1.3.1.住地信息首页页面1.1.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大队民警在住地信息首页可对住地信息进行操作,数据来源已经录入的住地信息。
2、民警提交审核,提交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批。
3、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同意,则流程结束;如分局警卫大队大队长审核不同意,需系统外通知民警进行修改或警卫大队长直接修改之后,完成审核,即流程结束。
1.1.5.数据实体1、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1.6.业务表单无1.1.7.审批流程此处填写审批流程和审批岗位角色。
(注意:不同级别组织机构的审批需要对应多个审批流程)1.1.8.消息提醒无1.1.9.其他需求无1.1.10.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2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1需求描述1.2.2系统用例1.2.2.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1.2.3用户界面1.2.3.1住地信息基本情况登记1.2.4业务流程1、派出所社区民警、分局警卫民警在住地信息基本情况页面录入数据。
1.2.5数据实体1、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1.2.6业务表单审核日期: YYYY-MM-DD 审核人姓名:1.2.7审批流程无1.2.8消息提醒无1.2.9其他需求无1.2.10遗留问题空间信息需要与方正科技具体沟通1.3住地周边基本情况1.3.1周边单位情况1.3.2重点人员情况及控制人员1.3.3 制高点情况1.4住地相关单位登记表1.4.1安全检查记录1.4.2安全隐患情况1.4.3案(事)件情况1.4.4危险物品情况1.4.5多媒体附件2.现场信息2.1现场基本情况2.2现场周边基本情况2.3现场相关单位登记表3.道路路线信息3.1道路路线基本情况3.2道路周边基本情况3.3道路相关单位登记表4.铁路路线信息4.1铁路路线基本情况4.2铁路周边基本情况4.3铁路相关单位登记表5.水路路线信息5.1水路路线基本情况5.2水路周边基本情况5.3水路相关单位登记表6.数据实体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2014年7月目录一、基础信息结构表 (4)(一)基础表 (4)§1.1 ...................................................................................................................... 常设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IV§1.2 .............................................................................................................................. 住地基本情况数据结构5§1.3 .............................................................................................................................. 现场基本情况数据结构6§1.4 ...................................................................................................................... 道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7§1.5 ...................................................................................................................... 铁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8§1.6 ...................................................................................................................... 水路路线基本情况数据结构9§1.7 .............................................................................................................................. 警卫对象情况数据结构9§1.8 ..................................................................................................................................... 工作人员数据结构10§1.9 ............................................................................................................................................. 亲友数据结构11§1.10 ................................................................................................................................... 重点人员数据结构12§1.11.................................................................................................................................... 控制人员数据结构12§1.12 ............................................................................................................................ 警卫对象住楼数据结构13§1.13 ....................................................................................................................................... 长包房数据结构13§1.14 ........................................................................................................................................... 桥梁数据结构14§1.15 ........................................................................................................................................... 涵洞数据结构14§1.16 ........................................................................................................................................... 隧道数据结构15§1.17 ............................................................................................................................ 公铁平交道口数据结构15§1.18 ................................................................................................................................... 铁路车站数据结构16§1.19 ........................................................................................................................................... 码头数据结构16§1.20 ....................................................................................................................................... 交接点数据结构17§1.21 ....................................................................................................................................... 警卫组数据结构17§1.22 ................................................................................................................................... 机构设置数据结构17§1.23 ....................................................................................................................................... 居民院数据结构18§1.24 ................................................................................................................................ 旅店招待所数据结构18§1.25 ................................................................................................................................... 要害部位数据结构19§1.26 ................................................................................................................................... 相关单位数据结构20§1.27 ................................................................................................................................... 执勤部队数据结构20§1.28 .................................................................................................................... 周边情况对应关系数据结构21§1.29 ....................................................................................................................................... 制高点数据结构21§1.30 ................................................................................................................................... 周边单位数据结构22§1.31 ............................................................................................................................ 安全检查记录数据结构22§1.32 ................................................................................................................................ 案(事)件数据结构23§1.33 ................................................................................................................................... 安全隐患数据结构23§1.34 ............................................................................................................................ 周边基本情况数据结构24§1.35 .................................................................................................................... 危险物品保管单位数据结构24§1.36 ................................................................................................................................... 危险物品数据结构25§1.37 ................................................................................................................................... 服务处所数据结构25§1.38 ............................................................................................................................ 相关安全设施数据结构26§1.39 ................................................................................................................................... 执勤岗位数据结构26§1.40 ................................................................................................................................... 执勤方案数据结构26§1.41 ................................................................................................................................ 多媒体附件数据结构27§1.42 ........................................................................................................................................... 车辆数据结构27§1.43 ............................................................................................................................ 重点控制部位数据结构28(二)附录 (29)§2.1 ......................................................................................................................................................... 附录A 29A.1 警卫基础工作资料建档编号 (29)A.2 所属表项编号 (29)§2.2 ......................................................................................................................................................... 附录B 30表B.1警卫规格代码 (30)表B.2执勤方案类别代码 (30)表B.3工作人员类别代码 (30)表B.4来往情况代码 (31)表B.5重点人员类别代码 (31)表B.6控制力量类别代码 (31)表B.7相关单位代码 (32)表B.8首长归属代码 (32)表B.9现场类型代码 (32)表B.10单位类别代码 (33)表B.11主体建筑类型代码 (33)表B.12涵洞类型代码 (33)表B.13危险物品类别代码 (33)表B.14制高点类别代码 (33)表B.15相关安全设施代码 (34)表B.16服务处所代码 (34)表B.17安全隐患分类代码 (35)表B.18多媒体类型代码 (35)表B.19重点控制部位类型代码 (35)表B.20桥梁类型代码 (36)表B.21道路类型代码 (37)二、基础信息关联关系 (37)(一)住地信息关联关系 (37)(二)现场信息关联关系 (38)(三)道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39)(四)铁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40)(五)水路路线信息关联关系 (40)一、基础信息结构表《辽宁公安警卫基础工作信息数据结构(试行)》分为基础表和附录,其中,基础表共43张,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