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之教学问题的设计及处理.doc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改进计划。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老师会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时候缺乏互动和参与。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习兴趣。
另外,有时候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很多教室教学存在问题,如传统的笔记和讲座式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失去兴趣,而缺乏互动和参与的课堂模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和学校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一种改进计划是采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会将传统的课堂讲座和笔记部分转移到课外学习,而课堂时间则更多地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课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后,回到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一种改进计划是引入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如动画、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
此外,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进行互动性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和操作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小组项目和合作学习机会。
在小组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课堂教学的观察、诊断与评价
课堂教学的观察、诊断与评价一、课堂教学的观察与诊断(一)课堂观察的步骤与基本要求1、明确观察的目的课堂观察是有目的的研究活动,观察者只有清楚观察的目的,才能收集到更确切有效的资料,才能确保观察的有效性。
因为课堂情境包含着众多的要素,如果没有观察的目的观察的行动便是低效的(1)树立正确的观察观念课堂观察·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
·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
·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
·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
·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方地位平等,是学术探讨活动,是非奖惩性的。
·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专业发展,是发展性的。
·不是为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改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是建设性的。
·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共同探讨,观察的收益是双向的,是互惠性的。
(2)明确观察的视角任务知道自己的观察视角,清晰观察的主要任务观察学生的老师,如观察“学习状态与学习效果”的应靠近学生就座,特别是选择“优生”与“学困生”相对集中的位置观察(如图);需要合作的,如观察“教师的提问方式”和“学生的应答方式”的,可以坐在一起观察,便于观察时能相互协调。
其他老师的观察维度主要是老师的教学,为减少对课堂教学和学习的影响,均选择在教室中学生座位背后就座,开展观察。
3、运用相应的观察工具及使用技巧课堂观察常用的主要工具有是定量观察量化表,定性观察分析提纲,摄像机等。
(1)定量课堂观察定量课堂观察是运用事先准备的一套定量的、结构化的记录方式进行的观察。
【案例1】课堂观察量表(2)定性课堂观察【案例2】定性分析提纲定性课堂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作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表现和互动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观察,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提升教学质量。
一、明确观察目标在进行课堂观察之前,教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
观察目标可以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学习方法等方面。
明确观察目标有助于教师集中注意力,提高观察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选择观察方法观察方法有多种,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常用的观察方法包括实地观察、记录观察、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
实地观察是指教师亲自到学生的座位旁边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观察是指教师通过记录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互动情况来进行观察,问卷调查是指教师设计问卷,让学生填写以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小组讨论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
选择观察方法时,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三、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是课堂观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学习动作、表情变化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例如,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主动思考问题等。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四、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是课堂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考试成绩等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
例如,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作业,是否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等。
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有助于教师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五、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观察学生的互动情况是课堂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等来了解学生的互动情况。
例如,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能够与同学友好相处,是否能够与教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教师教学观察与改进
教师教学观察与改进一、教学观察的重要性教学观察是教师们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观察他人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我们可以汲取经验,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因此,教师教学观察不仅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观察的对象教师的教学观察对象可以是同事、学生、教学专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士等。
通过观察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们可以学习到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教学观察的方式教师教学观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课堂观察、同行互访、录像观摩等。
每种观察方式都具有不同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
四、教学观察中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教学观察时,教师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尊重他人的教学风格和个人特点,避免盲目模仿。
其次,要全面观察教学过程,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
最后,要进行客观、中肯的评价,避免过于主观。
五、教学观察的意义教师教学观察不仅可以帮助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同时,观察他人的教学过程也可以激发教师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六、教学观察对学生的影响教学观察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观察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其学习效果。
其次,教学观察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促使他们主动改进。
七、教学观察与改进的策略教师应根据观察结果,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可以通过与同事交流讨论、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和研究教学理论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八、教师教学改进的评估标准教师的教学改进需要有明确的评估标准。
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等方面的评估。
九、教学改进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在进行教学改进时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和途径。
比如,教师可以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培训、与同事进行交流等。
通过这些方式,教师们可以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
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
首先,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需要明确观察的目标和内容。
教
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确定观察的主题和
内容。
例如,在物理课堂上可以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而在生物课堂
上可以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观察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
启发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其次,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需要合理安排观察的时间和地点。
观察实验通常需要一定的准备时间和实施时间,教师应该根据实际
情况合理安排观察的时间。
同时,观察实验的地点也需要考虑到安
全和便利性,确保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观察实验。
另外,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需要选择合适的观察工具和材料。
观察实验通常需要一些专门的仪器和材料,教师应该提前准备好这
些工具和材料,确保观察实验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还应该向学
生介绍这些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最后,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需要合理安排观察的步骤和方法。
观察实验通常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教师应该向学生介
绍清楚这些步骤和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要求进行观察实验。
同时,
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在观察实验中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应该合理安排观察的目标、时间、地点、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观察实验,从而达到教学的预期目标。
希望通过科学课堂观察实施方案的设计和执行,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
课堂观察
课堂观察培养幼儿园年轻教师的听评课能力的有效途径为提升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绝大多数幼儿园都会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但是,老师们往往听课时只满足于数量的达标,而很少有质量的提升,实际听评课的效果不是很好。
为帮助年轻老师能从“鹦鹉学舌”到“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我们提倡组织老师开展课堂观察,以团队专业的课堂观察活动,来提升老师的听评课能力,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其实,自从有了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着。
但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
那什么是课堂观察?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呢?今天我们就课堂观察领域中最基本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更多人对课堂观察的关注与讨论。
一、幼儿园听评课的现状与思考听课、评课是幼儿园每个学期都要开展的教学研讨活动。
每当这个时候,幼儿园总会想尽办法,力争把听评课活动做得扎实、有效,希望借助听评课这个平台达到促进幼儿园内不同层次教师发展的目的。
但事实并不像人们所期望的那样。
现在幼儿园对每个老师都有一定量的听课要求,如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或更多等等,并且在学期结束前幼儿园还要组织有关人员对老师的听课笔记进行检查。
这样的举措,一方面使得教师从自我的天地中走出来,走进他人课堂,从他人课堂中吸取智慧来更好地建设自己的课堂;另一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为听评课而听评课的现象,如为完成听课任务,一些教师只是象征性的去听听别人的课,听课时玩手机的人有之、和身边老师悄声聊天的有之,听课结束后拿执教老师的备课笔记简单的记录一下听课笔记就算完成了一次听课任务,至于是否通过听课达到了建设自己课堂的目的,不得而知。
而目前幼儿园的评课活动一般都采用由一个主评老师先评或者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始评的办法,而主评老师或者学科带头人等基本都是围绕执教者好的方面来说,也就是俗话说的“多栽花,少挑刺”。
关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计划(最新6篇)
关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计划(最新6篇)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一一、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优势:教学态度端正,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认真负责。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
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本班学生十分了解,有利于我因材施教。
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喜欢。
不足:对本年级教材不是很熟悉,需要多钻研。
二、具体改进措施:1、精心准备教学内容。
根据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可以把其他学科结合到自己的学科中,增加学生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在课堂上要顾全整体,也要照顾个体学生。
在教学任务中有基础的,也有提高的,帮助学生发现个人的学习成就和意义,激励学生更有效的开展学习。
4、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行为规范等方面全面真实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5、对于课堂所需实现的目标,我们要心中要有数,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同时也要注意目标又不要太多或者难度太大,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要降低教学的重心。
6、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实际。
教学设计中所创设的环境必须要吸引学生,使学生感兴趣。
7、注重提问、讨论及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有效的提问并激发学生讨论、思考,能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保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8、重视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课堂练习一定要精,精的内涵就是:量少、典型、针对性要强。
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篇二一、课堂教学优势分析我们组的教师认为,要分析自己的优势,真的拿不出什么与人家相媲美的,也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优势,只得简单一论了。
1、能够在课前阅读教材,分析教材,研究教材,对于处理教材比较有一套,虽然有时没有把课跃然纸上,但决不会没读教材就去上课。
总认为自己有的教学设计比较有新意,能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上下工夫,在课堂中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的个案分析与问题解决
教学中的个案分析与问题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会遇到学生个体差异较大的情况。
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学习成绩优秀,但有些学生却遇到了学习障碍。
为了有效解决这种问题,教师需要进行个案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本文将探讨教学中的个案分析,并提出一些问题解决的方法。
个案分析是指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了解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个案分析,教师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找出问题所在。
在进行个案分析时,教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前提条件。
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前提条件都不尽相同,这直接影响到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
例如,某个学生可能来自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因此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相对较强;而另一个学生可能来自一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家庭,他对知识的接触和积累相对较少,导致学习能力相对较弱。
因此,教师在个案分析中需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学习背景和前提条件,以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其次,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学习兴趣和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有些学生对某一学科或知识点特别感兴趣,他们会主动去学习和探索;而有些学生对某一学科或知识点缺乏兴趣,他们对学习缺乏主动性。
因此,教师在个案分析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
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不同,对于知识的接受和理解也会有所差异。
有些学生更适应听课和记笔记的方式,而有些学生则更喜欢自主探究和实践操作。
因此,教师在个案分析中应了解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并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在进行个案分析后,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解决办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的方式来解决个体差异带来的问题。
差异化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的教学模式。
反思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
反思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反思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
问题分析
1. 缺乏互动性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合作。
这
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难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2. 缺乏个性化关注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都不同,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只能对全班学生进
行一槌定音的教学,无法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关注和指导。
3. 缺乏实践机会
课堂教学往往偏向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机会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不
能将所学知识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解决方案
1. 提倡互动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
教师可以采用小
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2. 实施个性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水平,可以采用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方式进行个
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他们的学习支持和帮助。
3. 强调实践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实验、实物展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结语
在新时代的教学中,我们必须不断反思和创新,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使教育更加贴合时代需求,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第三节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7)自主学习
1 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 2 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与方法 3 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 4 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能力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8)鼓励创新
1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2 学习情境中学生的尝试探究行为
3
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注意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与 方法
1.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做到不仅对好学生的 成就加以表扬,而且对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的进步加 以赞扬; 2. 教师能否妥善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偶发事件。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上海学者课堂教学观察指标体系
❖ 内容设计 ❖ 教学表述 ❖ 进度安排 ❖ 资源运用
❖ 激发动机 ❖ 师生互动 ❖ 自主学习 ❖ 鼓励创新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1)内容设计
1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明确的程度怎么样 2 教学要求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 3 合理的知识建构的方式和重点难点的处理 4 教学训练有效安排
上海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2)教学表述
1 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2 语言概念的表述与运用 3 对案例表述是否运用了比喻、类比、类推等手段 4 图示化、结构化表示 5 通过反应与参与显示学生的理解程度
江苏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6) 教师素质
1. 在教态方面,能否做到自然、举止庄重、情绪饱满 和讲授速度适中; 2. 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是否讲标准的普通话, 是否使用规范的课堂教学语言和做到语言生动; 3. 板书设计是否简明、醒目,黑板板面利用是否得到。
江苏教师授课质量指标体系
(7) 教学机制
第三节 课堂观察指标体系的设计
要素标准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图形的旋转(第2课时)教学设计本节课是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平移与旋转》第二节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说明。
【教材分析】旋转是继平移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研究旋转的概念、意义,进而探究其性质及应用。
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一个渗透,为今后设计图案,图形的全等等知识奠定了基础,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从简单的线段和三角形绕某个点按一定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来认识图形的旋转的作法,认识简单的图形旋转后的位置所需要的条件, 理解旋转的基本涵义和旋转的要素,再通过边观察、边画图、边分析的实践探索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旋转和掌握旋转作图的技能,进一步加深对图形旋转的性质的认识,体验变换的思想与理念,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为学生灵活地解决图形问题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已对轴对称、平移这两种简单的全等变换有了很好的认识,并对旋转有了初步的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力求让学生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图形、分析问题,进一步认识旋转变换,理解旋转的特征,从动态的角度观察图形、分析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全等”知识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的作法。
2.理解确定一个图形旋转后的位置所需要的条件,进一步理解旋转的三要素和基本性质, 掌握旋转的作图方法。
过程与方法:1.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作图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作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对具有旋转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作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学会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增强探究意识和研究兴趣;从图形变化运动中体现数学之美。
课堂教学问题及整改计划
课堂教学问题及整改计划教学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动力,表现出不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造成教学效果不佳。
整改计划:1. 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2. 制定激励机制: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和动力,提高学习积极性。
3. 个性化教学:了解每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因材施教,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 增加互动环节:设置课堂互动环节,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参与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和归属感。
通过以上整改计划,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很好,如果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学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因此,制定一个全面的整改计划非常重要。
首先,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基础。
教学环境应该是轻松而愉快的,学生应该感到自在和放松,这样他们才能更容易地专注在学习上。
在课堂上,可以采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如游戏、小组竞赛等,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此外,关怀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尽可能多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鼓励他们相互帮助,建立一个相互支持的学习团队。
其次,制定激励机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措施。
激励机制可以是小到课堂表现的表扬和奖励,也可以是大到学期末的优秀学生表彰和奖学金。
这些激励措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被认可,从而激发更多的学习动力。
此外,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学科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联系到实际中去,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第三,个性化教学是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而展开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方式也不尽相同。
教案检查整改措施
教案检查整改措施引言概述: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教案中可能存在不足或错误,因此进行教案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是必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案检查的四个部分及其相应的整改措施。
一、教学目标和内容1.1 教学目标的检查:教学目标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案检查中,应重点关注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可操作,是否符合学科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1.2 教学内容的检查:教学内容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内容的选择要合理、科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教案检查中,需要检查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有序,是否符合教学进度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1.3 整改措施:对于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不具体的情况,教师应及时进行修订,确保目标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
对于教学内容不全面或不合理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增加或减少相关内容。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2.1 教学方法的检查:教学方法是实施教学活动的手段和途径,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教案检查中,应关注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灵活性和适应性强,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2 教学手段的检查:教学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具体工具和材料,如教学课件、实验设备等。
在教案检查中,需要检查教学手段是否合理、有效,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3 整改措施:针对教学方法不多样化或不灵活的情况,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讨论、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教学手段不合理或不有效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更适合的教学工具和材料,以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过程和评价3.1 教学过程的检查: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和环节。
在教案检查中,应关注教学过程是否合理、有序,是否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思考。
3.2 评价方式的检查: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_程锐创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纸巾降解”的探究实践活动。
因为教材上没有安排这个实验,所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实践课题的方案设计如下:①用盆子取中层土壤加水搅拌至均匀。
②用小刀把矿泉水瓶制作成两个大小一样的容器A 、B 。
③在容器A 中放入150mL 蒸馏水。
④用纱布过滤2~3次土壤溶液后,置于烧杯中。
⑤在容器B 中放入150mL 土壤溶液过滤液。
⑥在实验容器A 、B 各放入一张纸巾,放在实验室里待观察。
⑦每隔一周用尿糖试纸检测一次。
⑧观察记录现象、发现问题和临时解决办法。
⑨得出结论。
最后,创新实践课题的证据呈现和创新实践课题的问题解释,都可以顺利进行。
创新实践解决生活中垃圾如何消失的实际问题,符合新课程探究学习的核心理念。
同时,教师又提供给学生自主创新的空间,如表现在土壤选用上、器具选用上、方案设计上、尿糖试纸使用方法等。
这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健康能力的进一步培养都是生物学科观点最重要的一部分。
总之,生物学科能力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而科学探究也是一种多侧面的活动,面对要解决的、具体的实际问题,教师安排合理的、充分的、有效的进一步探究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较为深刻的思考和体验,发展学生多层次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而完善和提升生物学科的能力。
摘要阐述了有效情境教学的开展已成为推动教师转换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有效情境是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的,并产生一定体验,使学生主动建构学习,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环境。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解决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志码B第32卷第3期2016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32No.32016文件编号:1003-7586(2016)03-0015-03生物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存在问题和解决策略程锐创(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教育局教研室江苏无锡214101)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是在课堂教学中,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使学生伴随学习活动而生发积极的体验和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结果。
教案中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与困惑
教案中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与困惑教案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编写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教学的详细步骤。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出现错误和困惑。
作为教师,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和困惑,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技能。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如何处理学生的错误与困惑的方法和策略。
一、发现学生的错误与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与困惑,以便及时纠正和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困惑:1. 观察学生的表现和行为。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姿势和动作等来判断学生是否遇到了问题。
2. 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来发现学生的错误和困惑。
3. 进行课堂小测验。
教师可以通过进行课堂小测验来了解学生的理解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二、处理学生的错误与困惑一旦发现学生的错误与困惑,教师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下面是一些处理学生错误和困惑的方法和策略:1. 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可以通过提问环节或者鼓励学生主动发言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
教师还可以通过回答学生的问题来帮助他们消除错误和困惑。
2. 给予正确的反馈。
当学生犯错或者存在困惑时,教师应给予正确的反馈。
可以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正确的部分,并指出错误所在或者提供正确的答案。
同时,教师还应告诉学生出错的原因,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进行个别辅导。
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者个别学生更容易困惑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给予更为详细和耐心的解答和指导。
4. 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困惑和解决方法。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可以从彼此的经验和见解中获得启发和理解。
5. 提供额外的练习和材料。
对于一些需要额外练习的问题,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练习和材料,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三、预防学生的错误与困惑除了及时处理学生的错误和困惑,教师还应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以下是一些预防学生错误和困惑的方法和策略:1. 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教师总结如何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师总结如何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候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不高,有时候是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有时候是教材内容不够贴近学生的生活。
面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及时总结并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在分析问题时需要注意观察和倾听。
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风格和需求,发现问题的根源。
同时,要倾听学生的反馈和建议,了解他们对教学的看法和意见,从而找到问题所在。
其次,教师需要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
在确定了问题所在之后,要认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
是因为教学内容不够生动吸引人?还是因为学生们之间的差异太大导致教学难度不均衡?只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需要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如果是因为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可以尝试引入更多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新的教学内容;如果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太大,可以采取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满足。
此外,教师还应该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在解决了当前问题之后,教师需要总结经验,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及时进行改进。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
总的来说,教师在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时,需要注意观察和倾听,深入分析问题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让教育事业更加出色。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怎么写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问题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罗列了一些常见的课堂教学存在问题:1.缺乏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抽象概念难以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往往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
3.学习内容单一和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使得学习变得单一和枯燥。
4.知识脱离实际:部分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整改计划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一系列整改计划,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1. 推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和同学间互动的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推行互动式教学,比如:•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某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堂游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堂游戏,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2. 通过实例化教学,让抽象概念可视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化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具体做法包括:•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将抽象概念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思考。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并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 引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为了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和教材。
以下是一些建议:•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音频和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学习的范围和视野。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
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在教育教学领域,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教学中的问题可能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生参与度等方面。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一、课程设计问题1. 缺乏清晰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明确指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并将其与整个课程的目标相连接。
如果目标不明确,学生将无法了解他们所学的内容和他们需要达到的标准。
解决方案:教师在设计课程时应确保每节课的目标明确,并与整个课程的目标紧密联系。
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学习目标的概述、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估标准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达到这些目标。
2. 缺乏足够的练习和实践:一些教学课程缺乏实践机会,导致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足。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练习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这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验室实践、案例研究等形式来实现。
二、教学方法问题1. 单一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时遇到困难。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类型的学生。
例如,结合讲座和小组讨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材料,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等。
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缺乏互动和学生参与度: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学生的被动参与度。
即使教师使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但学生往往仅仅是听讲而已。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的参与,并创造出互动的学习环境。
例如,提问学生、鼓励学生组织小组讨论、要求学生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等。
这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度。
三、学生问题1. 学习动机不足:有些学生对学习缺乏动力,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兴趣。
解决方案:教师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
这可以通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实际应用案例的引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来实现。
2. 学习困难:一些学生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难以理解或掌握所学的内容。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在教育教学领域中,教案设计是教师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的教案,教师可以明确教学目标,并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以引导学生有效学习。
然而,在教案设计过程中,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的教学实践与课堂观察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践方法和观察要点。
第一节:教学实践的重要性教学实践是教案设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使教师能够将抽象的教学理论与具体的教学过程相结合。
通过实践,教师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
教学实践还能帮助教师掌握课堂管理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节:教学实践的方法1.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可以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在小组中的表现,收集数据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2. 角色扮演: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操作。
通过观察学生在扮演角色时的表现,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3. 实地考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考察,了解相关的实际情况,并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这样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第三节:课堂观察的重要性课堂观察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指导和帮助。
第四节:课堂观察的要点1. 学生的参与程度:观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包括回答问题、展示作品等。
2. 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观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是否准确,能否灵活运用于实际问题中。
3. 学生的表达能力:观察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是否能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 学生的态度与动机:观察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和动机,是否积极主动、有激情和热情。
结语:通过教学实践和课堂观察,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课堂提问与课堂观察技巧
课堂提问与课堂观察技巧一、课堂提问1.从教学论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系于教学功力。
教学论要求我们的课堂提问具有教学的合理性,而这种合理性最终系于教师的教学功力。
这种“教学功力”表现在多种方面,在本课的教学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到位”的地方,这些“不到位”的地方表现在:(1)提问的清晰度有不到位处。
美国鲍里奇等人将“促成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的第一条列为“清晰讲授”,他说的是“讲授”,我们也同样可以说,提问的清晰度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本课教学中,有3处提问被判断为“表述含糊的”。
比如老师想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美好的东西”是指什么,但在表达的时候,却说成了一句“在你的生活中,怎么样?”这样的提问就不够清晰,这样就会妨碍教学的有效性。
(2)理答的引导有不到位处。
上引的片断中就是因为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回答进行适当的引领,学生的理解仍较为模糊而缺乏应有的深度。
再如,教师要求学生想象儿子劳动的艰辛时问:“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儿子?”这个问题的表述也不是很清晰,所以学生有些冷场,教师就追问了8个问题,包括“怎样地忙?”“怎样地顾不上?”“可能会是一幅怎样的样子?”等,其实,我们认为,这里也不一定要这样的“追问”,而可以作适当的引导,如“请您想象一下儿子劳动的情景”等等。
当然,深厚的教学功力不是一时一刻能获得的,细致入微的课堂观察与分析,是教师提升教学功力的重要途径。
2.从学科论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系于教材解读。
从学科论的角度来看,课堂提问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科的理解,有效的提问系于对教材的正确、深刻解读。
寻找、挖掘教材里学科因素设问并理答,是有效提问的重要特征。
3.从课堂论看,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系于节奏把握。
课堂时间是一个恒数,课堂提问应把握节奏,“节奏”的主要依据是学生的思维与感情,有效的提问系于节奏的把握。
在我们这节课上,应该说,课堂是有一定的节奏感的,这从我们“课堂提问的分时段情况图”情况来看,特别是提问总数的分布与起伏,还是较有节奏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观察之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作者:王烈英 (小学语文青海海西小学语文四班) 评论数/浏览数: 1 / 182 发表日期:2012-11-09 18:03:05一、关于课堂观察的基本理论1、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课堂观察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就是研究的主题、观察的任务),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观察量化用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
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
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
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
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工作系统流程。
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
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流程。
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
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
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发展。
我们可以对课堂观察可做如下理解:•一种科学的观察方法,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研究。
•一种日常专业生活,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
•一种专业学习活动,旨在提供一些符合发展实际的建议,从职业走向专业。
•一种合作研究活动,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从管理走向学术。
•不是居高临下,不是行政活动;而是双方地位平等,是学术探讨活动,是非奖惩性的。
•不是为了完成“听课”任务,而是为了专业发展,是发展性的。
•不是为评价教学,面向过去;而是改进教学、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是建设性的。
•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共同探讨,观察的收益是双向的,是互惠性的。
2、课堂观察的工具进行课堂观察必须运用相应的观察工具即各种观察量表。
量表根据实际需要具体制定,比如学生参与度观察、教师教学技能观察、教学资源的利用观察、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观察、学习方式观察、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观察、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观察等。
3、课堂观察的方法(1)定量观察定量观察是以结构化的方式收集资料,并且以数字化的方式呈现资料的课堂观察。
需要对观察的课堂现象进行量化,以便进行科学分析。
这种观察直观、简约、有说服力,便于操作。
关键是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有可能发生的行为,通过观察对所列行为的频率进行记数。
(2)定性观察定性课堂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
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主要是归纳法,并且资料分析在观察的过程中就进行着。
其主要优点是:能整体把握对课堂的真实感受;能体现评课人对课堂现象的理解、思考和深层次分析;能灵活地抓住个别有价值的细节;能简便、自由地记录;能主动地、有导向地引领课堂教学的方向。
定性量表的制定要周密、细致、科学、严谨,突出重点,抓住关键(3)定性观察和定量观察相结合如:教学问题设计和处理观察量表4、课堂观察双方的关系被观察者要树立这样一种意识:他是来帮助我的,我非常感谢他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听我的课,有别人的帮助我这次肯定要提高。
观察者要意识到:帮别人就是帮自己,观察别人的课堂能让我发现问题引以为戒,发现优点长进自己,谢谢你为我提供了这样好的发展资源。
让被观察者:•感到放松和自在,自我意识得到加强。
•认为是对自己工作的支持,受到鼓舞。
•认为是积极的、有帮助的,能改善教学方法。
•欢迎仔细地听课,自信心得到加强。
让观察者•提高听课评课的专业水准。
•搜集和积累微观资料,可使研究更深入细致。
•获得教和学的第一手资料,提供实际讨论中心。
•获得实践知识,汲取改进自己教学的方法技能。
5、观察的实施各教研组或者是个人可以结合要观察的角度设计观察量表,在实施中,可以是个人观察,也可以分组观察。
二、教学问题的设计与处理观察量表的分析(一)问题设计的科学性1、问题设计的目的性和价值性问题设计的目的性是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提出来的,教学目标是问题设计的方向和依据,也是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价值,既要考虑提什么问题、怎样提、为什么提这个问题,又要考虑落实什么目标、达到什么标准等。
2、问题设计的准确性和严谨性问题设计的准确性是指正确地引用科学术语,准确地表达学科概念和学科事物的现象和本质。
杜绝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表述。
严谨性就是指问题表达要周密严谨、无懈可击,杜绝颠三倒四,自相矛盾的表述。
3、问题的思维容量所谓思维容量是指思维的深广度水平。
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必须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
首先,从思维方向来看,它应该具备一定的开放性,因为开放性的问题可以给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思维活动持久地进行;其次,从思维力度来看,它应该是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才能解决的问题,而不是简单再现的问题,如果学生将书本上或者记忆里的信息原封不动地搬出来就能解答,那么该问题就没有什么思考价值。
4、问题设计与学生的匹配度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应该是难易适度的。
根据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那些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一定联系,学生知道一些,但是仅凭已有的知识又不能完全解决,也就是说在“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问题,最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最具有启发性,能有效地驱动学生有目的地积极探索。
(王迎州)实践证明,问题过易或过难都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如果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回答,这样容易使学生形成一种不爱深入思考问题和不爱从复杂的联系中思考问题的不良习惯;如果问题过于深奥,非在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上所能解决,这样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不利的。
5、问题的呈现方式从问题的载体来看,问题的呈现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纯文字类型、图文并茂型、表格类型、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辩论、竞赛等方式。
从问题的类型来看,问题的呈现方式可以是知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应用性提问、分析性提问、综合性提问和评价性提问等。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技能。
提问的问题也就必然包括多种类型:①知识性提问知识性提问是一种检查学生已学知识、侧重培养学生记忆能力的提问。
学生回答这类问题时不需进行深刻地思考。
只需回答是或不是即可,稍微复杂一点的则是要求要求学生对事实或其他事项作回忆性的重述。
比如:记忆资料、分类、概念等。
这类问题是理解性提问的过渡。
简单知识的提问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答案现成单一,课堂上看起来很活跃,双边活动较多,但缺少高级的思维活动,应当节制使用。
②理解性提问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事实、事件进行描述,讲叙中心思想,区别事物的异同均属于此类提问。
一般以“是什么?”、“怎样”、“哪些”的提问方式出现。
这类提问用多用于讲解之后,一般情况是检查最近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③应用性提问应用性提问是提供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况,让学生运用已获得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④分析性提问。
是要求学生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各个方面,并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⑤综合性提问是要求学生在头脑中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思考并加以回答。
这类问题能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没有单一性质的标准答案。
⑥评价性提问回答问题时,须先设定标准和价值观念,学生据此对事物进行评价判断或选择。
提问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
然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不能仅仅把提问理解为“一问一答”,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的思维。
(二)提问的有效性1、提问的方式提问有不同方式:提问前先指名回答,然后发出问题;提问后让学生齐答;发出问题后,叫举手者答;发出问题后叫未举手者答;发出问题后,改叫其他同学等等。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当注意设计好提问的问题,选择好提问的对象,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掌握好提问的方法。
2、思考时间和回答方式课堂提问不仅要适时适度,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不及进行深入的思考,即便是精心设计了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也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学生回答问题方式包括个别回答、集体回答(齐答)、抢答(举手回答)、必答(点名回答),笔答、分组讨论后派代表回答等等。
3、即时性评价课堂评价具有导向、激励、诊断和改进的功能。
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尤其重要。
课堂观察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评价,给予什么样的评价。
评价是否坚持发展性、全面性、科学性的原则,是否流于形式等。
而且,评价不仅是教师评价学生,还应该包括学生之间的互评。
(三)讨论的时效性1、讨论问题的价值性。
讨论题设计要有针对性,要紧扣教学目标,或是教学重点、难点,或是易混点、易错点,或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讨论题还要具有一定的深度,确实是值得讨论问题,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
2、教师对讨论问题的调控。
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制约,一节课有一节课的目标和任务。
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讨论时必须进行有效地调控。
教师的调控一要调控时间,二要调控学生。
要进行有效分组,讨论中深入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帮助。
三要教师调控学生的情绪。
适时加以点拨、激励,消除外来干扰,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学生的思维,启发他们的想象,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展开积极、充分、高效的讨论。
四要注意讨论的深度与广度,特别是当学生对讨论的话题感兴趣而又有新的思索和新的发现时,给以充分的尊重,即使比预计的时间多一些也是值得肯定的。
五要注意平衡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发表观点的权利,扩大学生的参与度,真正让讨论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讨论”,而不仅仅是一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
3、讨论的时间及效果。
讨论效果一方面包括是否达到预期的知识目标,另一方面包括是否在讨论中学生能力目标的培养。
合作精神、探索欲望等都属于讨论的效果。
(四)生成问题处理的艺术性1、问题的生成与捕捉。
学生的“奇谈怪论”正是教学过程中新的生长点,善于捕捉和整合来自学生方方面面的信息,把握动态生成的机会,巧妙运用学生的信息,进行有效的引领,保证课堂教学始终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