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缺乏透明度。
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来源与去向、资产的运营及收益分配等信息对外缺乏公开透明,容易引发资金流向不明、不公正分配等问题。
第二,监管不到位。
由于监管机制不健全,监督力度不够,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使用往往缺乏有效监督,容易导致资金被滥用、挪用以及发生腐败等问题。
制度不完善。
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法治化程度较低,缺乏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支持,容易导致管理混乱、权责不清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第一,加强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的信息公开制度,明确资金来源与去向、收益分配等信息应当及时公开,提高农民对资金使用情况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第二,加大监管力度。
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强化风险防控,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和规范性,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明确权责关系和管理程序,规范集体资金的使用与分配,提高管理规范性和法治化水平。
第四,加强培训和教育。
加强对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工作,提高他们的法律法规意识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行为。
第五,引进社会力量。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引入企业等社会力量进行合作,提高资金管理和使用的效率和透明度。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加强透明度、加强监管、完善制度、加强培训和教育以及引进社会力量等对策来解决,才能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 生态保护的短板:农村三资管理没有充分重视有关生态保护的投入,从而导致农村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灾害频繁。
2. 缺乏农民参与:农村三资管理传统方式所面向的受众一般为政府机构,少有充分考虑农民参与,导致农民参与受限,影响投资效果和效率。
3. 资源分配不均:农村三资管理长久以来只是依赖于政府资金投放,
分配不均,尤其是贫困地区受益较少,这些资金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的
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等一系列社会和民生工程建设,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4. 管理效率不高:由于农村三资管理没有采取成熟的电子化管理,管
理效率不高,导致多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度偏慢。
二、建议
1. 将生态保护作为焦点:落实生态保护的规定,加大生态保护的投入,重视生态保护对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2. 加大对农村三资发挥的投入:完善农村三资的管理机制,积极探索
农民的参与,把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作为考虑因素,建立可持续
的社会发展模式。
3. 加强管理技术保障:建立可持续的数字管理机制,利用新型信息技
术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管理效率,从而实现农民
生活的质量晋升。
4. 促进资源的有效分配:以构建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机制为目标,促进全社会致富,实现农村发展的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农村三资管理指的是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和收益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工作。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三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下面将针对农村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
一、问题1. 资金管理不规范:目前农村资金管理普遍存在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核算不准确、资金监管不严格等问题,导致集体资金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不高。
2. 资产管理混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普遍存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规范、集体资产管理混乱等问题,导致土地资源流转效率低下,集体资产被低效利用。
3. 收益分配不公平: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机制不完善,导致一些农民群众在分配中得不到应有的收益,甚至出现贫富差距拉大、利益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二、策略1. 健全资金管理制度: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制度和资金管理规定,明确资金来源、使用和监管的流程和责任,建立健全的会计核算制度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加强对资金运行的监督和审计,提高资金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2. 规范资产管理: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制度,加强土地流转的监管,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建立集体资产评估和管理制度,确保集体资产安全有序运营,提高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
3.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机制,确保农民群众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可以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等方式,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效率和质量。
4. 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组织建设,完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提高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加大对农村组织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农村三资管理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5. 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帮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行规模化、专业化经营,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实力正在不断增强。
而“三资”管理作为基础性管理制度,对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顺利进行,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监管不力。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约机制,多数村民自治组织缺乏实际监管职能,导致部分村干部利用职权进行“三资”违规行为,危害集体利益。
2.资金管理不规范。
一些村庄的“三资”资金管理混乱,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账目处理、管理监督机制,容易被少数人利用侵占或浪费。
3.缺乏合法化手续。
许多村庄没有在法定程序下设立合法的“三资”管理委员会,缺乏清晰划定权责和监督机制,使得管理手段不够完善。
4.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一些村干部对“三资”管理缺乏认识,对规章制度的不熟悉,工作经验和管理能力不足,为“三资”管理制度的有效执行造成了阻力。
二、解决对策1.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村庄“三资”监管制度,强化对“三资”管理人员的考核,确保村庄资金安全管理和使用,加强财务核算,建立会计档案和核算制度,定期公开财务信息。
2.规范内部管理。
针对不规范的资金管理,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资金清算制度,规范支出和收入程序,及时公布村庄管理管理信息,防止违规行为发生。
4.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三资”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增强管理人员对“三资”管理的认知和专业素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加强内部管理,规范管理制度。
总之,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问题比较复杂,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和改革。
只要规范制度,建立监管机制,加强村庄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就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三资”管理台账不完善。
在调查中,很多村干部、财政所干部对本村、本镇的三资家底不清,一笔糊涂账,有点连基本的台账都没有。
对资金、资产还好一些,特别是对土地(机动地)、“四荒”等的登记就不全、不细或没有台账登记。
有的要求村里做好三资的台账,但村里故意敷衍,不让镇里知道实情。
2、合同不规范,损害了村集体利益。
一是对于合同的签订随意性大,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平等,不全面,造成群众利益损失。
二是村干部违规发包,搞暗箱操作,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不民主公开、不招标投标,少数人说了算。
三是少数村对合同签订后不按照要求履行,合同变更随意,变更的内容和承包时间群众根本不知情。
四是有极少数村搞一言堂,口头说了算,根本不签订合同。
3、“三公开”不全面,透明度不高。
对党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工作全市曾经作过一系列的安排和部署,纪检、组织、农经等部门都高度重视,也出台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制度。
但是在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群众意识淡薄,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都不符合要求,有的对于重大支出项目没有专项公布,实质性内容公开不细,有时甚至是走过场。
有的村务公开只强调财务公开,不注重“三资”管理的公开。
4、财务制度执行不力。
有些村对一般性开支不集体研究,大的开支不讨论;民主理财形同虚设,有个别村民主理财小组的公章在村干部手中;有的由于村干部自己开据收款、长期不报账,造成无法正常结账;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开支白条入账;有的报销凭证不够规范,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等。
5、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
对村里的存量固定资产都通过租赁、转让等形式进行盘活,如学校、砖瓦厂等。
但在盘活过程中,存在着租赁、转让收入不入账,或以其它收入冲抵;有的入账后对变现的资金使用也无计划,既没有对村公益事业进行建设,也没有投入村集体水利设施的改造,有的村群众根本不知情;有的甚至随意**发包期限,指标降低,造成集体“三资”收益减少,寅吃卯粮。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概述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实行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经营管理权“三权分置”和资产所有权、收益权和经营权“三权统筹”的重要制度安排。
而在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 资产流失问题。
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不够规范、监管不力,导致资产流失现象普遍存在,包括土地、森林、水资源等。
2. 收益分配不公问题。
一些地方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收益分配上存在不公平现象,导致一部分农民的利益受损。
3. 缺乏透明度和监督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监督机制不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一定的腐败和失职现象。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制度建设。
要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定,确保资产所有权、收益分配权、经营管理权三权分置和三权统筹的有效实施。
2. 加强监管。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管理监督制度,加大对农村集体资产流失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规范资产处置程序,防止资产流失。
3. 推动收益分配改革。
加大对收益分配不公的整改力度,建立健全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提高农民对收益分配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4. 提高透明度和监督机制。
通过加强信息公开,提高农民对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能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公开透明和民主监督。
5. 强化培训和教育。
加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干部和农民的法制观念教育,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法律意识,增强其依法管理资产和维护农民权益的能力。
6.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支持。
建立健全政策扶持机制,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能力,增加其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乡村振兴。
三、结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通过深化制度改革、加强监管和促进收益分配改革,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问题一: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着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部门职责不明确、权责不协调、监管不到位等。
这导致了管理措施的混乱和执行效果的不理想。
解决对策:1. 完善农村“三资”管理组织体系,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责,建立权责清晰的管理制度。
2. 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形成互相监督和配合的工作机制。
3. 加强对农村“三资”管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管理能力和水平。
4. 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注重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
问题二:资金使用管理不规范由于农村资金使用管理的不规范,容易出现挪用、贪污等问题。
对于集体资产的使用规定不明确,容易产生资金流失和浪费。
解决对策:1. 加强农村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建立资金流动和使用的规范和制度。
2. 完善农村资金使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和审计,严格落实资金使用的审批程序。
3. 强化农村资金的信息化管理,实行数字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和管理效率。
4.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使用的监督,规范集体资产的使用范围和使用方式,严禁滥用和浪费。
问题三:决策过程不透明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决策过程不透明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权力过于集中等原因,导致基层农民对决策过程缺乏了解和参与。
解决对策:1. 加强对决策程序的规范,明确决策的程序和途径,确保公开、公正、公平。
2.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向农民公开决策的信息,使决策过程透明化。
3. 鼓励和支持基层农民群众参与决策过程,建立和完善基层农民代表大会制度,增加决策过程中的民主和广泛性。
4. 加强对决策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决策的不足之处,增加公众对决策的认同度和满意度。
问题四:监督机制不健全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机制相对薄弱,容易导致管理权力的滥用和资金的流失。
对于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不力,容易造成反腐败工作的被动局面。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不完善。
传统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多为村民委员会、合作社等形式,缺乏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和管理经验,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决策机制不规范。
2. 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
由于农村集体资产来源复杂,存在土地、资金、资源等各种形式,加上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和制度,导致资产管理混乱,易受腐败、浪费等问题侵蚀。
3. 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农村集体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经营、经济产业和政府投入等,但由于缺乏规范的会计制度和资金管理体系,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投资回报率低。
4. 监管不到位。
农村集体资金的监管主要由村委会、政府等部门负责,但由于人员素质不高、监管手段不完善等原因,容易出现监管漏洞和腐败问题。
面对以上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2.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建立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包括资产清查、估值、登记、监管等环节,强化对资产流向的监控,防止腐败和浪费。
4. 加强监管力度。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资金流向的检查和审计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5. 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本运作、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人才引进,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专业水平。
6. 强化宣传教育和法治意识。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村民对农村集体资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法治思维和法律意识,增加农村集体资金管理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较为突出,需要通过完善组织建设、加强资产管理、规范资金使用、加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化和效益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的资金、资产和资金流向的管理工作。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和内涵逐渐扩大,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将从“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相应的对策。
1.信息不透明。
由于农村经济相对封闭,信息交流渠道有限,农民对集体资金的使用情况了解不足。
不少农村集体资金被少数人垄断或挪用,导致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监管不到位。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长期以来存在管理缺位、监管不到位的问题。
监督机制不健全,导致资金滥用、浪费等问题频发,损害了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3.缺乏规范。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导致操作灵活性大,但也容易出现乱象。
缺乏监管和惩罚的约束,让一些负责人以及相关人员滥用职权、腐败倾向严重。
4.利益分配不公。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果大多由少数人占据,普通农民的利益得不到充分保障。
这不仅导致农民积极性不高,也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1.完善信息公开机制。
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
加强群众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监督,增加信息透明度,减少资金滥用的可能性。
2.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金监管机制,强化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
增加监督人员数量,扩大监管范围,提高监管效力,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问题。
3.建立规范制度。
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规范。
明确资金的来源和去向,规定资金使用的范围和制度,厘清管理权限与责任,确保“三资”的合法合规运行。
4.促进利益均衡。
建立健全集体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增加经济发展成果的广泛受益面。
加强农民权益保护,确保农民分享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提高农民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
5.加强教育和培训。
通过加强农民法律法规意识教育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农民的法治观念和识别能力。
增强农民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规范发展。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 村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一些村集体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资金流转渠道不透明,容易发生资金挪用、滥用等行为。
2. 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不公平: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分配存在问题,部分
村民享受了集体资产的收益,而另一部分村民没有得到应有的收益。
3. 村集体“三资”使用效益低下:一些村集体“三资”使用缺乏科学规划和管理,
存在资金浪费、设备闲置等问题。
4. 村集体“三资”管理缺乏监督和制约: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监督机制不完善,
村民参与程度低,监督效果不明显,导致“三资”管理权力过于集中。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2. 公平合理分配收益:建立村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机制,确保所有村民享受到集体资
产的收益,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形式参与决策,提高收益分配的公开透明度。
3. 科学规划和管理资金使用: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规划,根据实际需要配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避免资金浪费和设备闲置。
4. 健全监督机制:建立村集体监督机制,加强村民参与,增加村委会和财务人员的
工作透明度,提高监督效果,防止资金滥用和挪用。
5. 提高村民素质和意识:加强村民法制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培
养村民对“三资”管理的重视和参与意识,促进村民自治的发展。
解决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建设、分配公平、资金使用效益、
监督机制以及村民意识等方面入手,通过多方合力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一、问题概述农村集体“三资”(即集体经济、集体资产和集体福利)管理是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对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资产、福利的管理和运用。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权益不清晰。
在传统的村级管理体制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并不清晰,导致管理混乱,甚至出现侵吞集体资产和福利的情况。
2.管理不规范。
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才和管理经验,导致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盲目性和不规范性,容易产生财务管理和资产流失等问题。
3.运营效率低下。
目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大多仍处于传统的手工管理状态,缺乏信息化手段和科学管理模式,导致运营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需求。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亟需解决。
下面将探讨一些解决对策。
二、解决对策1. 加强制度建设。
要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权益和责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加强监督和制约机制,有效防止集体资产和福利被侵占。
2. 强化内部管理。
要加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资产管理和福利管理制度,设立专职财务、资产和福利管理人员,保障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3. 提高管理水平。
要加强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朝着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4. 积极引入新技术。
要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集体经济收入、资产和福利的全面监控和管理,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
5. 加强宣传和培训。
要加强对村民的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提高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监督能力,减少腐败和浪费行为。
6. 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
要引导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新型农村合作经济,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渠道,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活力。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近年来,国家对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不断加大力度,提倡“三资”管理,即以现金、股权、资产为主要内容对集体经济进行改革和转型。
在实践中,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集体经济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的利益。
有必要深入分析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1. 权利不清晰。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规范和权限界定,导致了集体成员之间的权利不清晰,容易引发纠纷和争议。
2. 交易不透明。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透明的交易环节,农民往往缺乏对于资金流向的了解,这容易导致资金的侵占和浪费。
3. 缺乏监管机制。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缺乏相应的监管机制,导致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容易引发腐败和浪费。
4. 投资不规范。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投资规划和管理,导致了资金的投资效益不高,甚至出现了投资失败的情况。
5. 集体利益缺乏保障。
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集体成员的利益保障不够,导致了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1. 健全组织自治。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组织自治机制,使集体成员有更多的权利参与集体经济的管理和决策。
2. 完善监管机制。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督和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加大对资金的监管和使用情况的审查,严惩违规行为。
3. 规范交易流程。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交易流程的规范,建立健全的交易平台和流程,保障资金的安全和流向的透明。
4. 加强法律保障。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法律保障,建立健全的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明确权利和责任,规范各种行为。
5. 提高信息透明度。
应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信息公开的力度,提高信息的透明度和公开度,让集体成员和社会公众都能够了解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
6. 强化培训教育。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1. 信息不透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信息和资产状况缺乏公开透明,存在“小圈子”内部交易和非法转让资产等不合规行为。
2. 资金使用不规范:由于缺乏专业管理人员和制度,农村集体“三资”使用存在滥用、浪费、挪用等问题,导致集体经济效益低下。
3. 缺乏法治意识:农村集体管理层面的法治意识薄弱,对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和遵守不够,存在法律风险。
4. 缺乏监管机制:农村集体组织监管不力,缺乏独立的审计机构和监督机制,容易出现贪污腐败等问题。
二、对策1. 加强信息公开:建立集体经济组织财务信息公开制度,确保财务报表和资产状况公开透明,让村民了解集体经济的运作情况。
2. 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范围和程序,加强财务管理和风险控制,避免资金滥用和浪费。
3. 提高法治意识:加强对农村集体管理人员和村民的法律法规教育,增强法治意识,引导大家遵守法律规定,树立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
5. 强化组织培训: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他们对集体经济的认识和责任感。
6. 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鼓励村民积极参与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7. 加强监督机制:建立村民监督机制,加强对农村集体“三资”使用情况的监督,提高农民的知情权和参与度,推动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着信息不透明、资金使用不规范、缺乏法治意识和监管机制等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
加强信息公开、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高法治意识、建立监管机制、强化组织培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加强监督机制等措施将有助于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的水平和效益,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是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但是由于缺乏专业人才、运作不规范、制度不完善等原因,滋生了较多问题。
现就我乡三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梳理如下:一、存在的问题1.缺乏专业人才。
实行村财乡管以来,由于我乡只有一名会计,且由于人员调动等原因,造成了人手不足、交接不畅等情况,难以将账目梳理到毕尽毕善。
2.制度不完善。
没有建立好完善的报账流程,台账建立不完善。
3.思想认识不足。
村财乡管,乡级只是管理,没有对村级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资金进行合理投资、资金进行合理规划。
二、提出的建议1.培养人才。
在三资较为丰富的村,设立专门的会计岗位或将本村村委会中年轻的干部进行专门培训,增多人手对村财进行管理。
三资较为匮乏的村,可相近两、三村公用一会计。
2.完善制度。
建立规范的报账流程,将流程书面化公开。
梳理台账,将账目完善。
3.提高思想认识。
村干部与乡干部可到村级三资管理先进的村进行实地走访、调研,扩大投资范围,转变投资方向,学习经验,将当地资源合理利用。
如我乡管山村、万工村临湖风景优美,可投资民宿、农家乐等项目。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建议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同时,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日益成为农民群众关注的热点,由此引发的矛盾与信访事件频发,对农村党群干群关系以及基层党组织形象造成了严重损害。
近年来,笔者所在单位通过乡镇经济责任及涉农专项资金审计、农村三资管理审计调查等发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突出,亟需整治。
一、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三资监管机构履职尽责不到位,监管流于形式。
1.乡镇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履职不尽责。
各乡镇虽然均以文件形式成立三资管理监督委员会,但执行中存在部分单位未严格履行《湖北省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规定的监督管理职责。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六篇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六篇问题,汉语词汇。
拼音:wèn tí 释义: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需要研究讨论并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关键;重要之点;事故或麻烦。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六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整改方案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问题,是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也是容易滋生腐败现象的重点领域。
但是,由于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监管不到位,有的乡村出现过财务管理混乱、资产管理无序、资源处置不当等问题,甚至个别乡村集体“三资”管理引发了严重的干群矛盾,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以沙洋县为例,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当前“三资”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开始,沙洋县逐步推行了以会计委托代理制为核心、“五统一”为主要内容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
运行几年来,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是组建了农村经营管理信息网络系统和开通“村级财务公开内容自动生成”系统,保证了财务公开的准确性、及时性。
二是健全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
三是把村级财务管理列入对各镇的年终考核内容,加强专项整治,规范票据管理。
同时,工作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在思想上存在误区。
一是认为实施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村级基本没有集体资产,不需要管理;二是村民自治,不能管理;三是情况复杂,不好管理。
农村“三资”情况复杂,管理难度大。
农村“三资”涉及面广、项目多,既有现金的,又有实物财产的,还有资源性质的;既有可移动产,又有不动产;既有国家支农资金、各项补偿补助款,又有集体收入,还有筹资、捐资等,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多样性,带来管理难度较大。
2、“三资”管理基础工作薄弱,登记的台账管理不完善。
由于过去会计人员更换频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账务不全,以致“三资”管理存在一些问题。
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存在问题1. 资金管理方面(1)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报表编制不及时,财务信息不透明。
(2)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使用存在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3)债务风险突出。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规模较大,债务风险较高。
2. 资产管理方面(1)资产闲置浪费。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利用率低,存在资产闲置和浪费现象。
(2)资产评估不准确。
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导致资产评估价值与实际价值不符。
(3)资产管理不规范。
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缺乏有效监管,存在资产流失、侵吞等问题。
3. 资源管理方面(1)资源开发不足。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资源开发投入不足,导致资源潜力未能充分发挥。
(2)资源分配不公。
农村集体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平现象,部分农民利益受损。
(3)资源保护不力。
农村集体资源保护意识不强,导致资源破坏严重。
二、整改措施1. 资金管理方面(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和信息披露,提高财务透明度。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金使用的监管,引导其合理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防范债务风险。
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债务管理,降低债务风险。
2. 资产管理方面(1)提高资产利用率。
通过资产重组、租赁、拍卖等方式,提高农村集体资产的利用率。
(2)加强资产评估。
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资产评估机制,确保资产评估的准确性。
(3)规范资产管理。
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监管,防止资产流失、侵吞等问题。
3. 资源管理方面(1)加大资源开发投入。
增加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资源开发的投入,充分发挥资源潜力。
(2)优化资源分配。
建立公平合理的农村集体资源分配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3)加强资源保护。
提高农村集体资源保护意识,加大对资源破坏行为的惩处力度。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十篇】

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十篇】一、问题:监管不到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监管不到位。
在农村,“三资”主要涉及到农民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非公经济组织,由于具有不同的管理体制和操作方式,而政府在监管这些非公经济组织时存在一定的困难。
建议:加强监管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和规章制度,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管职责,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管力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村“三资”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问题:资金难以到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资金难以到位。
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对于非公经济组织来说,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建议:加大对农村“三资”的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健全非公经济组织融资机制,降低融资门槛,减少融资成本。
同时,鼓励农村“三资”主体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三、问题:管理体制不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管理体制不规范。
由于农村“三资”的经济实体比较分散,管理体制不统一,导致管理效果打折扣。
建议:建立健全农村“三资”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农村“三资”经济实体的管理和指导。
同时,鼓励农村“三资”主体自律,建立内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行为。
四、问题:缺乏专业人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缺乏专业人才。
由于农村“三资”相对滞后的发展水平,导致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缺乏专业的人才支持。
建议:加大对农村“三资”相关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农村“三资”管理者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同时,鼓励农村“三资”主体与高校、研究机构等合作,共同开展研究和培训,提高管理实践能力。
五、问题:市场竞争不足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市场竞争不足。
由于农村“三资”经济实体的数量相对较少,市场竞争程度不高,影响了其发展和壮大。
建议:鼓励农村“三资”主体进行合作与联盟,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同时,加强对农村“三资”市场环境的监测和研究,通过市场化手段,调动农村“三资”主体活力,促进市场竞争。
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三资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一、存在问题1. 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1)财务管理混乱。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收支不规范,甚至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
(2)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使用上存在盲目投资、违规拆借等问题,导致资金使用效益低下。
(3)资金安全风险。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管理存在安全隐患,如存款丢失、被盗等。
2. 集体资产管理不力(1)资产闲置浪费。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长期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2)资产流失严重。
在集体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低价转让、无偿占用等现象,导致集体资产流失。
(3)资产管理体制不健全。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3. 集体资源开发不足(1)资源开发程度低。
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开发程度较低,未能充分发挥资源的潜在价值。
(2)资源开发方式单一。
一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源开发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新,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3)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不协调。
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二、对策建议1. 加强集体资金管理(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
(2)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资金安全管理。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资金安全管理,防止资金丢失、被盗等风险,确保资金安全。
2. 提高集体资产管理水平(1)充分利用集体资产。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积极盘活闲置资产,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2)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处置集体资产时,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防止资产流失。
(3)完善资产管理体制。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体制,加强资产监督和管理,提高资产管理水平。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农村集体“三资”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资金和资财,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重要资源。
当前,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不规范、资产流失严重、权力寻租等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一、存在的问题1. 财务管理不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方面,财务记录不规范,很多集体经济组织缺乏专业的财务人员,财务记录杂乱、账目不清晰,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
财务支出不合理,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在资金使用上存在浪费和滥用的情况。
这些问题导致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风险增加,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2. 资产流失严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流失问题较为突出。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因为管理不善,资产损失严重,比如农田流转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流转合同纠纷等问题,导致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流失。
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使用权被侵占,导致资产流失问题更加严重。
3. 权力寻租一些农村集体成员在“三资”管理中存在权力寻租现象,以权谋私利,捞取不正当利益。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集体经济组织的利益,也影响了集体成员的积极性和集体主体地位。
二、对策建议1. 加强财务管理针对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应当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其财务管理专业水平,规范财务记录和账目管理。
应当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财务管理流程,加强财务监督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真实可靠。
2.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针对资产流失严重的问题,应当建立健全的资产管理制度,从土地流转、资源开发等方面加强对资产的保护和管理。
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登记和备案工作,确保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资源安全;加强对重要资产的监管与保护,杜绝资产流失的现象。
3. 加强监督与约束针对权力寻租问题,应当加强对“三资”管理的监督与约束。
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和外部监督机构,对“三资”管理中的权力寻租现象进行严密监测和打击。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指对农村集体资产、农民个人资产和社会投资资产进行管理的工作。
在当前的农村发展中,三资管理工作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了农村三资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存在的问题1.农村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主要体现在土地流失和资源浪费上,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时对土地的随意征用和非法拆迁,导致农村集体资产的流失加剧。
2.农民个人资产劳动力闲置农民个人资产,如房产、车辆等,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供需的不匹配,造成大量闲置资产。
同时,农民家庭的劳动力也随之闲置,导致资产无法产生效益。
3.社会投资资产稀缺由于农村资产的匮乏,社会投资资产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但是,由于资本市场的不成熟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滞后,导致社会投资资产的进入难度增大。
二、对策分析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的保护是实现三资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针对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高强度干预现象,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保证农民利益,并提高农民意识。
2.促进农民个人资产转移和使用为了使闲置的农民个人资产更好地流通和使用,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增加住房租赁和农村运输部门的发展,促进二手车市场的建设等。
此外,完善农民个人资产抵押融资制度,让农民个人资产的藏匿价值得到充分释放。
3.加强社会资本的引入为了缓解公共投资的困境,加强社会资本的引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政府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经济领域,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资本监管体制,加强社会资本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结论农村三资管理工作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解决三资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升农村资产的价值和效益,需要政府、农民和投资者的共同努力。
只有在三者共同的促进下,才能实现农村资产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的最大化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农村“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作者:开平检察院许念欢来源:日期:2012-7-10 11:14:33 人气:2733
一、农村“三资”管理的基本现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市场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多,特别是近年来农村集体资金往来多元化、资产利用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形势逐渐显现,对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管理涉及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三资”管理是目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焦点之一。
其问题的焦点是村民为承包耕地和非家庭承包的旱地发生纠纷;村民为高速征地发生农户与农户、农户与集体之间的纠纷;村民为承包山林纠纷发生群体事件,就是农村“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具体表现。
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资源台帐不健全。
村级资源性资产的分布、四址、类别、地籍类型、地力等级等情况记载不够规范,造成农村“三资”基数不明、底子不清,管理混乱。
2.财务管理不到位。
有的村大额支出不经集体研究,少数人说了算,独断专行;有的挥霍浪费,乱支滥补;有的村收款开具非统一收款收据,开支白条入账;有的报销凭证不够规范,支出凭证手续不完整。
3.财务公开不规范。
个别村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民主意识淡薄,财务公布的内容、形式、时间不够规范。
公开内容笼统不具体,群众只能雾里看花。
4.集体资金管理缺位。
资金管理不规范,公款私款难分、不分,存在着公款私存、坐支现金的现象。
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给集体资金安全带来隐患。
5.资产收益管理不规范。
有的村集体资产收益以其他费用直接冲抵承包款和租金;有的收取后,私自保管,长期不报账;有的资产收益使用无计划,存在着“寅吃卯粮”的现象,集体利益得不到保证。
6.基层民主监督乏力。
客观上,家庭经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
此外,有的村的村民忙于在外打工,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
7.合同管理不规范。
一是合同的签订不规范,有些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不平等、不全面;二是村干部违规发包,搞暗箱操作,一些地方存在着发包不按照民主程序招投标,少数人说了算;三是少数村对合同签订后不按照要求履行,合同变更随意性较大。
有的村还存在着口头合同、甩手合同;四是个别村在对集体资产处置时,违规发包集体资源,擅自变更集体决定,私自延长合同承包期。
三、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村级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力量薄弱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是乡镇财政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管理职能之一。
但由于农村实行改革后将原来乡镇经管站与乡镇财政所合并,组建乡镇财政所(财政分局),由于人员大量调减,使其专门从事农村“三资”管理的人员越来越少,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二)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不力
一是群众监督乏力。
分散的家庭经营使村民集体观念、民主管理意识淡薄,部分村民忙于生计,不热心集体事业,造成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个别不廉洁的村干部有了可乘之机。
二是村班子内部监督不力,有的村主要干部搞一言堂,大事不开会,小事不研究,班子
成员无法监督。
三是乡镇党委、政府对村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力度不够,基层财务人员业务难以提高。
有些村干部自己对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熟悉,也不学习,不按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务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管理不规范。
四、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对策
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项经济管理工作,也是一项政治工作,是党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更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实践证明,管好农村集体“三资”,有利于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1.严格实行村务公开制度。
村级每年必须将工程建设、项目发包、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使用纳入公开范畴,把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季度公开,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村务公开要严格按照村务公开项目进行公开,实行微机打印张贴在村务公开栏,方便村民就近查询。
2.建立民主管理与审计监督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村务、财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村集体组织“三资”民主管理机制。
二是建立完善村集体组织“三资”审计制度和监督渠道,组织定期审计、专项审计,并公布审计结果。
3.推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管制度。
由乡镇“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采取“台帐式”管理办法进行有效管理,对村级资产资源登记造册,建立资产管理台帐。
各村台帐一式两份,村委会和“三资”服务中心各执管一份,每年组织一次盘点,做到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4.加强财政经管队伍建设。
县局主管部门加大对“三资”管理服务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每年至少培训一次,提高管理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从而达到依法依规管理农村“三资”。
5.健全监督体系,推进权力公开,严肃纪律,查处农村“三资”违纪案件。
严肃查处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重点是查处以权谋私、私分、挪用、侵吞涉农的各项补贴的案件及村集体资产、资源处置和财务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
通过案件的查处,教育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自觉遵纪守法,切实加强农村“三资”的管理,维护农民群众的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加强农村“三资”管理,本质是民主,监管是手段,关键是机制,宗旨是效益。
要不断健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做到规范管理,强化监督,逐步形成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到位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