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中国文化阐释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托尔斯泰与老子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
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一转化的道路,也正因此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1891年10月,托尔斯泰在给出版商列杰尔列的一封信后面,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份书目罗列不足50部,记录了托尔斯泰自童年至63岁这个阶段阅读并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根据阅读印象,分为强烈;非常深;很深三种程度。
书目中,涉及中国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数种,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中的,列入这个程度的作品,仅仅不过十部左右。
虽然,托尔斯泰接触老子是比较晚的,那是在已创作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
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
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当然,直到《忏悔录》写完几年,托尔斯泰仍没能从困惑中走出,人生的探求仍在继续。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
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
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
”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
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
翻译过来是可以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应当略略靠前一点。
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
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
中国女性文化(
第四讲中国女性文化(Ⅰ)(一)对女人普遍看法不好对女人看法不好,似乎是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
中国的孔家老二在这方面带了一个头,率先表了态: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不逊,远之则怨。
总之,男人自己觉得还挺委屈,对待女人,似乎咋也不是。
莎士比亚还算有点绅士风度,说: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
莎士比亚可能是同情女人,可是这话总给女人一个心理暗示,让她们错以为,自己天生就是弱者,不太妙。
托尔斯泰是个老滑头,说得更幽默一点儿,当然也有点北京式的损味,他说,如果让他发表对女人的真实看法,除非他一只脚已经踏入坟墓,说完后又立即跳进棺材,把盖子盖上。
这老家伙,现实生活中是否惧内咱不得而知,但损女人的手腕比较高,有点象国家收容站的同志对待三无或非三无人员,打死你,你表皮则无伤。
至于尼采,神经有点问题,对待女人,便有点浑不拎,直通通地说:你去女人哪里吗?别忘了带你的鞭子!分析尼采这老兄话语背后的意思,估计是这么两种:其一,尼采取高高在上之姿态,犹如孔家老二一样,看不起女人;其二,尼采是个小可怜儿,在女人面前,是个容易受伤的男人,就由爱生恨,变成怨男一个了,其心理,跟中国传统女人骂自己的爱人为"冤家",乡下村妇骂自己老头为"你这个挨千万的"一个意思。
其实,学者们说了这么多,都不如咱中国百姓的民间俗语说得妙:女人是猫科动物。
猫科动物是什么特性,大家都知道,只有两种发展前途:一种是猫咪,顺从听话,但有爪子,也会抓人!一种是老虎,女老虎,就不是抓人那么简单了,而是直接吃人了。
前几年流行的那首歌曲,老和尚和小和尚下山,歌词我忘了,但那也是直接把女人比作老虎的。
还有人曾经这样天真的假设过:如果全球的执政者都改为女人的话,那么世界大战可能不会发生。
没想到当即有人反对:如果全球的执政者都改作女人的话,那么天天会发生世界大战,地球可能早玩儿完了。
如果说对女人看法普遍不好乃是历史与现实生活验证了女人天性多事的话,那么中国哲学的早熟导致我们恰是反着来,事先就知道女人是麻烦,所以,老早就开始压抑女性,把女性的危险与麻烦降至最低!(二)女性的黄金时代历史上女性的黄金时代,大概只能推到母系社会了。
《艺术概论笔记4:艺术本质与门类论》
艺术本质与各门类艺术刘小土名词解释:1.艺术生产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
它具有生产的一般性质,但决定其艺术生产本质的,并不是其物质生产性质,而是其精神生产性质,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这在美学史上和艺术史上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其中包含了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是艺术活动的生产实践性质;而是艺术活动是作为与物质生产相对应而存在的精神生产的一种特殊形式。
2.“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理念”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
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情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艺术是影子的影子,黑格尔也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的本源,“道”不仅是文的本质,而且是文的内容,而“文”仅仅是“道”的工具。
3.“主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是艺术史上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之一,认为艺术是“自我意识的表现”或“生命本体的冲动”,德国古典美学家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天才的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
德国哲学家尼采将其推向极端,认为人的主观意志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因。
在中国,自古便有“情志合一说”、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和抒发,当作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
4.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在《艺术》一书中提出的有关艺术本质理解的表述,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与排列组合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独立价值和意义。
他把这些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视为“有意味的形式”,虽然贝尔的理论存在其循环论证否定再现等毛病,但它直接为塞尚以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影响深远。
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宗教思想
2000年第4期山 东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2000No.4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宗教思想周振美(山东大学外语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摘要: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
其宗旨为博爱精神,内容是道德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和禁欲。
托尔斯泰相信并欣赏中国的儒教、道教、佛教。
托尔斯泰主义与中国的儒教思想一拍即合并在其中得到了充实、完善和印证。
托尔斯泰主义是“福音书”和东方,特别是中国宗教哲学的综合体。
关键词:托尔斯泰主义;儒教;道教;佛教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839(2000)-04-0020-05Tolstoyism and the Chinese R eligious ThoughtZhou Zhenmei(Foreign Languages Schoo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100,China)Abstract:Tolstoyism is the name given to Tolstoyan religious thought and outlook.The gist ofToltoyism is the spirit of universal love,manifested in self-perfection of morality,not using forceagainst evil things,and asceticism.Tolstoy believed in and appreciated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Taoism.Tolstoyism fits in reality with the Chinese religious thoughts,in which it was enriched,perfected and tested.Tolstoyism is the synthesis of the G ospel and Orient especially Chinese philos2ophy.K ey w ords:Tolstoysim;Confucianism;Taoism;Buddhism列夫・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艺术家。
了解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化交融的艺术
了解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文化交融的艺术古往今来,文学一直是人类思想、情感和经验的珍贵记录和丰富表达的载体。
各国的文学作品中蕴含了不同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交织,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体味不同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够将不同的文化元素融合在一起,创造出真实而多样的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几部了解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探索文化交融的艺术。
充满东方智慧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部巅峰之作,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以一个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描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复杂人生和情感世界。
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充满了东方哲学的思考和诗意的表达。
在《红楼梦》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中对命运的思索以及对家族、爱情、友情和社会阶级的深入探讨。
通过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形象的描绘,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纷繁的情感世界。
他们背负着世俗与真诚、面具与本性的矛盾,让我们深思人类内心的迷茫与挣扎。
《红楼梦》还以其细腻的语言和艺术性的描写而闻名于世。
曹雪芹以大量的诗词、对白和叙述,将豪华的宴会、婚嫁的繁琐、家族的宏大画卷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他的文字如同绘画一般,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古代贵族家族中,深切感受到当时社会的变迁和人们的喜怒哀乐。
这种将文学语言与绘画相结合的艺术,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独有审美。
因此,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婚姻制度和家族结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东方智慧的独特魅力。
西方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西方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小说以19世纪英国上流社会为背景,以女主角伊丽莎白·班内特的视角,讲述了她与达西先生之间的爱情冒险和社会文化观念的碰撞。
奥斯汀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刻画了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中的傲慢、偏见、热情和脆弱。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
托尔斯泰与中国传统文化托尔斯泰与老子托尔斯泰这样来介绍老子的一个基本论点:“他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
他称自己的学说为‘道’,因为全部学说就在于指出这个转化的道路,也正所以老子的全部学说叫做《道德经》。
” 1891年10月,托尔斯泰在给出版商列杰尔列的一封信后面,附了一份“给我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份书目罗列不足50部,记录了托尔斯泰自童年至63岁这个阶段阅读并留下印象的作品。
这些作品,根据阅读印象,分为强烈;非常深;很深三种水准。
书目中,涉及中国的作品,有孔子和孟子以及老子数种,而“老子”,是列在印象“强烈”这个项目中的,列入这个水准的作品,仅仅不过十部左右。
虽然,托尔斯泰接触老子是比较晚的,那是在已创作出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之后。
1880年左右,托尔斯泰思想出现巨大困惑。
1879-1882年之间,托尔斯泰写出一篇表现这种困惑的长文《忏悔录》。
他在探索生命意义的精神活动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在探索生命问题的答案过程中,我的感受和一个在森林中迷路的人的感觉完全相同。
”一段时间,他开始与贫穷、朴实、没有学问而有信仰的教徒、香客、修士、分裂派教徒、农民接近,“我爱上了这些人,我越深入思索我常听到和读到的像这样活着、也像这样死去的人的生活,我就越热爱他们,我自己也就生活得更愉快了”。
当然,直到《忏悔录》写完几年,托尔斯泰仍没能从困惑中走出,人生的探求仍在继续。
就在这时,托尔斯泰遇见了老子。
有明确记录的时间是1884年。
在当年3月6日,他的日记里,出现了这样的字眼:“我在翻译老子,结果不如我意。
”3月9日:“读了一点关于中国的东西,骑马在城里转了转。
除我以外,人人都在工作……我洗了澡,读老子。
翻译过来是能够的,但是缺乏完整性……”由此看来,托尔斯泰接触老子的时间还理应略略靠前一点。
因为不可能还没阅读就开始要翻译它。
托尔斯泰阅读的老子《道德经》,是1841年巴黎出版的法文译本。
215499211_托尔斯泰:中国传统文化的忠实“粉丝”
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19世纪的俄国大文豪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非常热爱中国文化。
曾经有人问他:“你认为世界上有哪些作家和思想家对您影响最深?”他毫不犹豫地答道:“孔子和孟子影响很大,老子的影响巨大。
”对中国的文化经典,托尔斯泰不仅下功夫作研读,并且动手翻译,摘选和汇编成各种文集,同时还写评论,乃至汲取精华,用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学说。
早在1877年,托尔斯泰就开始阅读和研究老子的著作,写过大量的译注。
1893年9月至10月,他同波波夫一起根据德文译本翻译老子的《道德经》,1895年校订了在俄国研究神学的日本人小西氏翻译的《道德经》,如——老子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托翁翻译:可以叫得出名的神,不是永恒的神;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永恒的名。
还没有名的东西,是天和地的本源;有了名的东西,是世界万物之母。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托翁翻译:人像地,地像天,天像神,神像他自己本人。
老子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托翁翻译:只有没有欲望的人,才能看清神的本质;为欲望所驱使的人,不能完全看清神。
在托尔斯泰的心目中,老子的“道”就是“神”,所以他把“道”译为“神”。
后来,托尔斯泰又出版了自己选编的《中国贤人老子言论集》,并写了《论老子学说的真髓》一文作为前言。
从1884年起,托尔斯泰又开始钻研孔子和孟子的哲学思想,写下了《论孔子的著作》《论〈大学〉》等文章。
他在日记中写道:“钻研孔子,其他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了。
”在逝世前不久,托尔斯泰还对布朗热编辑的《孔子生平及其学说》一书作了仔细校订,并为该书写了一篇题为《中国圣贤学说概略》的序言。
当时的中国外交官张庆桐(字凤辉,上海人)赴俄国留学期间,将梁启超的《中国四十年来大事记》一书译为俄文,出版后于1905年12月1日寄给托尔斯泰一册,并附一信,希望能获得指正。
这是托尔斯泰第一次收到中国人的来信,他非常高兴。
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中国文化阐释
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中国文化阐释内容提要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情感说”屡遭诟病,而如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动身,就可以洞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理。
他以为,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表现,思想只有转化为情感才能沟通人、联合人,而“推动情感”才是艺术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中国古典文化音乐心灵融合虽然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成绩举世公认,可是他对艺术的概念却屡遭诸多学者诟病——托尔斯泰把艺术概念为:“一个人成心识地利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转达给他人,而他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
”①苏联文艺学家奥夫相尼科夫指出:“托尔斯泰的概念也有明显的不足的地方,在他的概念里,艺术被限制在了人们的情感领域。
”不过奥夫相尼科夫又替托尔斯泰辩护说:“若是以为这位‘思想的艺术家’会把艺术的作用归结为仅仅转达情感,那就太天真了”。
②普列汉诺夫则直截了本地指出托尔斯泰对艺术的概念“不对”,说是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情感,也表现人们的思想,“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思想③。
刘宁等著的《俄苏文学批评史》也指出,托尔斯泰“在必然程度上把艺术中的情和理割裂和对立起来,以为艺术只表现人们的情感,而不表现他们的思想”④。
我以为,这些非议都忽略了在托尔斯泰那里,情感和思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而把情感和思想分离开来;它们更没有注意到,在托尔斯泰看来,思想和情感不仅是一体的,而且他把情感视为比思想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东西。
思想只有转化为情感才能沟通人、联合人,而这里才正是发挥艺术独特功能的地方。
实际上,若是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动身,咱们就可以更深地理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义而不会一味指责了。
一、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表现中国人以为:情,正是人的心理、思想品性的最本真、最深切的表现。
喜怒哀乐,情也;而其未发之时,谓当中,也就是性。
《中庸》说它是“天下之大本也”。
正如朱熹说的,天下之理皆由此出,是“道之体也”。
美术史名词解释
1、名词解释:风格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犹指风度品格。
如《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
”在文艺领域指艺术家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
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的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有特色,这就形成了不同的作品风格。
风格体现在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
艺术家个人的风格是在时代、国家、民族、阶级的风格的前提下形成的;但同时,时代、国家、民族、阶级的风格又是通过个人风格表现出来。
2、名词解释:意境答:文艺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
能使受众(观众和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而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和共鸣。
中国古代文艺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但到了后期往往由于过分强调作者个人的主观感受而忽视如社会生活等客观因素进而流于玄秘,造成脱离现实的虚无主义等唯心主义倾向。
优秀的文艺作品的往往能使情与景,意与境交融在一起,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3、名词解释:主题答:亦称“主题思想”,是文艺作品通过描绘现实生活和塑造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是艺术家经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经过对题材的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也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认识、评价和理想的表现。
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确定形式和结构,都必须服从主题表达的需要。
主题具有阶级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征。
由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或创作意图的不同,相同的题材可以表现出不同的主题;作者的思想深度,生活经历和艺术表现手法也会直接影响主题的深度和广度。
4、名词解释:题材答:文艺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即作品中具体描绘的,体现主题思想的一定社会历史的生活事件或生活现象。
它来源于社会生活,是作者对生活、素材经过选择、集中、提炼、加工而成的。
作者选择什么题材,如何处理题材,取决于他们创作意图和所要表现的主题,受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阶级产场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制约。
托尔斯泰 《艺术论》
从托尔斯泰《艺术论》看艺术与“真、善、美”学校:山西大学专业: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姓名:***从托尔斯泰《艺术论》看艺术与“真、善、美”摘要:托尔斯泰在《艺术论》中深究了其对艺术与“真、善、美”的认识,在当时的时代认知里一度引起轰动,但随着时代思想的发展难免会有不足出现。
因此我在这里简单解读以及总结一下托尔斯泰《艺术论》思想,并结合时代例证进行补充分析。
关键词:艺术真、善、美时代解读正文:1、托尔斯泰《艺术论》中对艺术以及真、善、美的理解托尔斯泰《艺术论》写于1883年,止于1898年,用了整整15年的时间。
在这部论著中,他总结了自己将近半个世纪的创作经验和创作体会,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学以及艺术的全部理解。
他认为,语言是用来交流思想的,而艺术是用来交流感情的,将“真、善、美”这三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合为一体更是一种幻想。
托尔斯泰提出:“为了正确地为艺术下定义,首先不应该再把艺术看作享乐的工具,而把它看作人类生活的条件之一。
对艺术采取这样的看法之后,我们就不可能不看出:艺术是人与人相互之间交际的手段之一。
”因此在托尔斯泰认为,艺术就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人类生活的条件之一。
就像是乡村里的炊烟升起,人们车前马后的身影,都是一幅幅画卷。
甚至在他认为,米勒的《拾穗者》要比德拉克罗瓦的《自由领导人民》更具有生活艺术性。
语言中可能会有得意忘言而言不尽意,但是在艺术那里反而可以得到弥补。
当然艺术具有其本质,不可能是抽象的,它是以艺术活动来作为依托的。
在我看来,托尔斯泰认为的艺术活动更应该是场景性的。
它可以是音乐现场,也可以是学生刚完成的绘画作业,也可以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刚刚把耳朵里的耳机拔下来,更可以是我们刚刚在《红楼梦》中看到一段话而遐想的一幕。
而这些在用语言选择性表达的时候,都难以完全展现艺术的淋漓尽致。
就像是若将一本经典巨著翻拍成影视剧,我们会担心折杀我们美好的希冀,同样的,若我们看到经典的一幕,我们也会觉得任何语言会变得苍白无力。
论中国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
综合报告我们小组的课题是:结合对外文化传播,讨论改革开放中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 “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改革开放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策略.而文化是一个国家发展与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底蕴与实力深深藏于它对外表现的文化水平当中.因此我们选择了从文化对中国和外国人民的思想和生活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描述”引进来”和”走出去”在改革开中的重要性.“引进来”: 是提高中国综合文化水平的重要条件,同时是为”走出去”奠定基础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从外国的文化作品中汲取对本国文化有异的”营养”,也能促进中国文化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进,为”走出去”减少障碍.简单的说,引进来是让中国了解自身与国际文化水平作对比,更好的与世界文化接轨.在进行这个方面的安排时,遇到的阻力较”走出去”大.一个原因是外国文化对于我国人们生活的影响已深入骨髓,面太大导致要表述出来有一定的困难,只能从茫茫多的表现中选择其中的几个方面: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而这三个方面也是整个讨论课组的主要覆盖面.而另外一个困难的原因,是政治和信仰的结合.众所周知,随着我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要面对的阻力,对手也逐渐增多.面对会对于我国民心产生影响的扭曲事实的消息,我国采取了”和谐”的方法.当然,事在人为,对于应该被”和谐”的内容的边界较为模糊,在”和谐”的过程中容易把不需要被屏蔽的消息给过滤掉.经过组员的讨论,在文学作品方面,我们选择了以下三大处:1. 外国文学作品对于中国人们思想的影响:(一)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其作品对于中国,台湾的当代青年,尤其是80后”,”90后”的影响深厚.<挪威的森林>,<且听风吟>等大部分由林少华翻译的作品脍炙人口.其写作风格深受欧美作家影响的轻盈基调影响,少有日本战后阴郁沉重的文字气息.大篇幅的细节以及心理描写成为识别村上春树的作品的重要标志. 被称作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并誉为日本1980年代的文学旗手.古典或现代的经典,无一例外追求人性的和谐,或揭示人性的不和谐,总之,先假定人性应该是具有某种统一性的.而在村上这里,人性的分裂成为故事的叙述原动力,在世界的这一侧,村上描写现代人的生存感受体贴入微,沁人心脾,没有太多的兴奋,快乐和激动,拥有的是平和的舒适,愉悦和饶有趣味.在世界的另一侧,生活在别处,村上极尽想入非非之能事.一般借助主人公自己的奇遇,或是用几个女性与男主人公这个独异个人的交往,构建”世界尽头”的种种奇思妙想.借此,表达人格另一面的精彩纷呈的想象力,乃至人性可能触及的幽冥世界.这是村上的作品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因此,在他的作品的影响下,带有村上色彩的日本文化深深影响到了我们.是”引进来”中的外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二)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托尔斯泰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政治因素居多.众所周知,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对于中国在探索适合本国的社会制度的道路中起到了引路灯的作用.托尔斯泰的作品一直对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具有影响,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在五四时期也有过巨大的社会反响,茅盾等都翻译和介绍过托尔斯泰的作品和思想.列宁对托翁评价甚高,称”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托尔斯泰之所以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乃是因为其作品不仅是他个人思想矛盾的体现,而且是对一般的政治教育领域,抑或文学艺术方面的教育,社会印象,历史传统的综合体现.这些复杂矛盾因素曾经决定了改革后和革命前这一时期俄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心理.这是广而言之.具体到文学领域,托尔斯泰应该也是包括中国作家在内的所有文学写作者的一面锃亮明净的镜子.因此,托翁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不言而喻.2.外国文化对中国人们文化生活的影响:(一)美国街头文化美国街头文化是美国社会一样很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 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街舞”,”HIP HOP 音乐”,”街头篮球”还有诸如”涂鸦”,”battle比赛”等.中国的流行乐坛,大多受美国,日韩等地的影响,歌曲旋律,歌词当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也基本都是外国文化的味道,而有本国文化的音乐人却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受到国内歌迷的支持和欢迎.受支持的大多是一些20出头的年轻歌手,而恰恰他们的歌基本属于模仿欧美风格.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与他们国家的社会背景以及发展状况慢慢演变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分支都是具有本国的文化内涵在内的,这也造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古老而传统的,因为发展的历史久远,文化也就有了一些传统和古老的味道,这正是重点,正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很古老,使得很多国内的年轻人认为中国文化老土,以导致崇洋媚外.(二)日本动漫日本动漫创作作为日本文化的直接表征,有着较长的发展历史和广泛的影响,已经形成了一种动漫文化和动漫产业.在日本国内,动漫几乎充满了日本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动漫文化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国民文化.而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日本动漫作为一种现代大众文化,正在向全世界蔓延和扩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近代中日战争,在这种环境下教育出的年轻一代难免会继承父辈们的敌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两国后代的各种交流.所以动漫在这里就充当了中国少年对”敌国”进行了解的一个窗口,弱化对”敌国”的排斥,让他们会以一种平常心,至少不是有色眼镜去对待这个国家.大约上世纪80年代,日本漫画之神手冢治虫的漫画率先打入中国,代表作是<阿童木>,同时期中国漫画大约是在创作<大闹天宫>,两国之间的差距并不大,但是,后来日本动画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合作化,大量优秀动画不断涌出,后来,日本动画产出已成流水线运作,各个公司各司其职,一部动画片可能要经好几家公司之手.然而,日本大量动画涌入中国,中国本土动画产业受到严重冲击,不少青少年沉迷中国教育界诱骗免得把动画定性为”毒瘤”,无论境内境外的动画都遭到片面的打压,而中国家长也都认为这是”幼稚”的,中国动画界从开始便进入寒冬期,并不是中国动画没有好的作品,而是其审核制度太过离奇,抑制中国动画表现成动物拟人化,说教化,低龄化,中国动画从此落后于世界潮流.日本动漫文化的引入,固然会对中国本国文化造成一定的冲击.但同时也带来了值得国内动漫事业企业去学习的东西:日本动漫的商业化,它的流水线操作,它的市场经济.动漫产业是在中国尚未完全被开发的一块.通过对日本动漫的”引进来”,对于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是有一定的帮助的.“走出去”: 既要重视推介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重视推介中国的新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在人类历史上不可替代的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是其”走出去”的深厚文化基础.1. 中国的传统文化因素对于外国文化的影响:(一)中国的熊猫外交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之一,其憨态可掬的形象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动物协会选为会标,而且还常常担负”和平大使”的任务,带着中国人民的友谊,远渡重洋,到国外攀亲结友,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半个世纪以来,”熊猫外交”都是中国外交的一种独特方式.目前,在全球三分大洲,都可以看到这一中国国宝的身影.据悉,目前有30只熊猫在中国以外,分别在美国,日本,奥地利,西班牙和泰国.澳洲将在今年12月迎接熊猫,而新加坡将成为第七个从中国引进熊猫常住的国家.而最近热映的<功夫熊猫>满载着中国元素和中国文化走遍了世界,也正是影片蕴含的浓浓的,意蕴深刻的中国味儿让其能够迅速走红,而从另一角度说它也充当了传播中国元素及文化的使者的角色.片中的一些台词深入浅出,折射出中国式的智慧光芒.由此可见,熊猫作为中国的”外交大使”,深受国外民众的宠爱.(二)中国功夫在国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首屈一指的当是功夫.中国功夫倍受外国人喜爱,在许多好莱坞电影中,我们都可以找到模仿中国功夫的剪影.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代功夫巨星李小龙就将中国功夫推向世界.<卧虎藏龙>,<英雄>等许多以中国功夫为背景的电影,更是在好莱坞取得了教人的成绩.中国功夫是一股旋风,席卷着全世界人民的感官,中国功夫是一个神话,为全世界人民津津乐道.近几年,好莱坞对中国功夫角色更是情有独钟,熊猫阿波,花木兰等一系列动画角色深入人心.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人在国外开武馆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仅如此,以中国功夫为题材的网游也挺进了日韩市场.据业内人士透露,韩国公司已经签约代理了中国武侠网游<武林至尊>.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对国外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三)麻将在海外的强势传播麻将,四人骨牌博戏,流行于华人文化圈中.20世纪初,不少旅居中国的西方人,入境随俗跟着中国人学打麻将.20年代,一个叫巴布考克的美国商人,开始实现向美国系统介绍中国麻将的计划.他为欧美人写的简单化的麻将教程<麻将规则>被人亲昵的称为”小红书”,几乎称为当时最受欢迎的书籍之一.席卷美国的麻将风潮并不让人觉得奇怪,作家菲茨杰拉德这样诠释当时的美国:”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为放纵和绚丽的时代,这是最值得书写的时代.”而在随后的历史中,麻将被广泛传播,逐渐形成了美国麻将,菲律宾麻将,日本麻将,越南麻将等派系.今年年初,纽约下曼哈顿区的犹太人传统博物馆展出了当地根深蒂固的麻将文化.这一展出引发了来自各地的爱好者和兴趣者的研究探讨.人们这才突然发现,早在20世纪20年代,这项游戏便已”原汁原味地”从麻将最风行的国度中国传到了美国.麻将作为一项充满博弈性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正在世界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2.中国的文学作品对于外国文化,人们思想的影响: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作品被大量译介到国外,获得了许多重要的国际奖项,也受到了外国有识之士比较中肯客观的评价.外国有一批翻译家,汉学家,评论家,学者等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浓厚兴趣,陆续翻译介绍了大量的作品.据笔者统计,仅国家图书馆收藏的英,法,德,意,西等欧洲语种的中国当代文学译作即在460种以上,中国有作品被译介成西方文字的当代作家在150位以上.根据媒体报道,中国有些作家的译作在国外颇受欢迎.例如,苏童<我的帝王生涯>,莫言<红高粱><丰乳肥臀>英译本在美国曾大受追捧;余华<兄弟>德译本在德国有11家出版社竞争出版权;在最近结束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中国本土少儿畅销书”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一举”跳”出国门,国际著名出版商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团一次购入该系列中的8本,并将在2008年春季于英美上市;姜戎<狼图腾>前年以100万美元卖出了全球数十种文字版权,意大利语版本2007年初出版当即在意引起轰动;前几年池莉的一部法文译作<生活秀>据说卖到了几万册;彭见明的<那山那人那狗>在日本先后印行了多个版本,据称总销量在10万册以上.一批中国作家作品在国际上深受肯定和好评,摘取了许多重要奖项.贾平凹获得过美国”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女评委奖”,张炜获得美国总统亚太顾问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余华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巴金,冰心,张洁,王蒙,莫言,苏童,周勍等作家也获得过如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意大利”蒙德罗国际文学奖”及”诺尼诺国际文学奖”,德国”尤利西斯国际报告文学奖”等.余华,莫言获得过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国际上,也有许多汉学家,教授学者等相当看好中国当代文学.例如,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高度评价莫言等人的小说.美国汉学家葛浩文也钟爱并长期致力于译介中国当代文学.法国著名汉学家弗朗索瓦•朱利安认为今天的中国文学已是”真正的文学”.法国翻译界近年相当重视跟踪中国最新的文学作品,译介了大量在题材上具有强烈时代感或地域特色,在思想内涵上具有对人性本质的深刻剖析,凝聚着东方哲学精髓,在艺术手法上有所突破创新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中国当代作家作品.中国当代文学在对外译介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当代文学创作的实际成就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我国已经开始并正在实施的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包括中国作家协会举办的”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译介工程”无疑都是目光长远,效果显著,意义重大的举措.在这一方针指引下,中国文化必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获取自身发展的无限生机和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3.中国的影视作品对于外国文化,人们思想的影响:中国文化是厚重的,含蓄的,有是有包容性的,多元的.中国电影也能从各个方面反应这点.(一)中国歌剧走出国门的一次尝试——<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影片以京剧艺术为独特的反思对象,描述京剧艺人在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以展示古老京剧斑斓瑰丽和博大精深.这部影片选择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艺人的生活,细腻地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认为,歌剧<霸王别姬>的演出是”一个越来越自信的中国加强与西方在文化舞台上竞争的一个最新例证”.<旧金山纪事报>形容演出”像一阵旋风”席卷了美国六大城市.<洛杉矶时报>乐评人塔姆斯称:这部作品的曲风,唱法,表演以及编排等都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中国特色,同时又显示了融合西方歌剧的创意,运用了现代西方的艺术语言来讲述一段中国传统故事”.(二)<卧虎藏龙>——与中国古典文化一脉相承.<卧虎藏龙>是带动了一个潮流,因为它激活了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美国人看电影的习惯.美国的制片人曾经跟我谈过,只要是不讲英文的电影,就卖不了这么多钱,可这几十年的历史和经验,一个晚上就被打破了.美国人是不爱看字幕的,它居然卖了一亿多,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观众的口味.我们也开始想,讲中文的电影也可能在市场上占到这么大的份额,不敢说每年有一部,就是每两年或三年有一部,对国际电影市场都不得了,它的电影观众要比艺术电影多得多.我们先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电影,在美国3000家影院,全世界15000家影院同时上映,短短的两个月里,全球有两亿人在看一个中国的符号,这就是弘扬民族精神.--张艺谋这部电影从取景到道具甚至到融环境与人物为一体的构图,无一不体现中国人古典文化中的精髓.中国古代在文化思想方面,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主导地位.儒家思想不仅仅导致了重文轻武的社会局面,不仅仅规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指导了普通百姓,朝廷官员的生活,行为及思考方式,而且渗透入”江湖”这个以武力见长的特殊社会群体.而<卧虎藏龙>一片就是通过”江湖”来侧面的反映了中国的古代文化.儒家思想中有五常,分别是”仁,义,礼,智,信”.李慕白重情重义的中年男人的形象,是中国好男人的典型;俞秀莲外柔内刚,心思缜密,虽然向往真正的爱情却始终恪守妇道,中国传统的礼节在她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也是最悲剧的体现;玉娇龙,任性蛮横,从不知天高地厚,想入江湖,却不知道江湖凶险,为了爱可以抛弃一切.而<卧虎藏龙>不仅仅讲述了中国的儒家思想中的”五常”,同时也韵含了很多其它的中国古代元素.把浓浓的中国特色展示于世界人民面前.总结:“引进来”和“走出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给本国文化提供帮助的同时也让世界人民见识中国的传统文化.文化的“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改革开放中提出的“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的联系
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的联系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
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虽然来源和背景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这种联系既体现在主题和情感上,也体现在创作手法和文学传统上。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展开讨论,探究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联系。
首先,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在主题和情感上有着共通之处。
无论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还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它们都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类内心的深入剖析,揭示了人性的善恶之间的较量,以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同样,中国文学名著如《红楼梦》和《水浒传》也关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不公。
这些作品通过对人物命运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善恶、爱恨交织的情感世界。
因此,无论是国外文学名著还是中国文学,它们都关注了人类共同的命运和情感。
其次,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在创作手法和文学传统上也有着联系。
例如,俄国文学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通过交织多个家族的故事,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和平的可贵。
这种多线叙事的手法在中国文学中也有所体现,如《红楼梦》中通过多个家族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悲剧。
此外,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以及中国作家鲁迅的《狂人日记》都采用了写实主义的手法,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揭示,探讨了社会问题和人性的困境。
这些类似的创作手法和文学传统表明,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在艺术表达上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
此外,国外文学名著与中国文学之间的联系还体现在相互影响和借鉴上。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越来越频繁。
国外文学名著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如卡夫卡的《变形记》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一批思想独立、富有创造力的作家。
而中国文学也对国外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如唐诗对日本和韩国文学的影响深远,中国古典小说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影响了世界各地的读者。
这种相互影响和借鉴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繁荣。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道德观的影响
摘要:托尔斯泰一生通过文学创作,探寻俄国社会的未来出路。
他一方面主张用人性善的本质去宽恕恶;另一方面反对以武力革命抗恶,主张博爱。
仔细研究便会发现,托尔斯泰晚期思想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孔子和老子,对托尔斯泰的影响巨大,这从他前后期的经典作品中也可以看出其思想转变。
关键词:托尔斯泰;中国传统思想;孔子;老子;《战争与和平》;《复活》托尔斯泰一生视文学为生命,始终将俄国的良心扛在肩上。
他放弃贵族的一切生活方式,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劳作,苦苦寻求精神上的支柱与家园。
19世纪80年代,托尔斯泰阅读了中国哲学思想著作,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他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其晚年作品传递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的思想也大体吻合。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一)孔子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在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接触时,孔子最早引起他的注意。
托尔斯泰是一个坚定的人道主义者,自由、平等、博爱是他不变的追求。
在研究孔子思想著述的过程中,更是加深了他的这个思想原则。
可以看出,托尔斯泰的人道主义精神,同孔子的“仁者爱人”学说相呼应。
他们都关怀民众,主张“博爱”。
主张实施仁政,反对暴力革命,反对以武力解决社会问题。
托尔斯泰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在于仅有的用来养家糊口的土地被地主夺去,“爱”是解决贵族老爷和农民之间矛盾的唯一的办法。
他认为一切社会问题都在于缺少博爱精神,而这种精神是“上帝写在人类心灵上的、永久不变的、无可争辩的法律”。
博爱精神是“勿以暴力抗恶”的理论依据。
[1]托尔斯泰用这样的思想去规范自己,呼吁上层社会关注民众的疾苦,关怀下层的百姓。
虽然托尔斯泰的思想脱离现实,但基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他的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出发点也是伟大的,托尔斯泰是一个真正的人道主义者。
(二)老子思想对托尔斯泰影响老子思想对托尔斯泰的影响最大。
他将老子的哲学放在两个范畴:“道”和“无为”。
认为“道”是一切生灵都应遵守的定律,“无为”是对肉欲的克制,即遵循“道”的唯一方法。
歌剧《复活》的中国现代性重构——以中文版歌剧《复活》为例
55SONG OF YELLOW RIVER 2023/ 18曲对剧本的理解而进行的音乐创作,导演和演员对剧本和角色的领悟和艺术再现,这是一个解释和再生产的过程,也是现代化重构的过程。
笔者作为歌剧《复活》主角饰演者之一,在前人学术积累的基础上,分析研究西方经典名著改编成中文歌剧如何进行现代化重构,探讨其中的艺术规律。
二、解构和多元:叙事的现代性重构德里达认为“解构的运动首先是肯定的运动,解构绝不是消极的破坏,而是通过把握一个整体是如何构成的并最终重构它。
”⑤由此“解构”可以理解成把旧物品打碎,重新拼接、黏合“重构”成新物品,过程中基本材料和元素是不变的,新物品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旧物品瓦解和新物品的形成是同时进行的,因此解构和重构也是同时进行的。
改编的重点不在于故事本身,而是改编叙事,这就是本雅明所说的“讲述故事总是一种重复故事的艺术。
”liu 也就是说,改编是艺术的模仿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对艺术本体的“解构”和“重构”。
⑥(一)情节的现代性重构歌剧的情节发展在原著浩瀚繁复篇章的文本叙事基础上削繁就简,编剧王海平对故事主题、人物命运和人物关系进行了现代性重构,表现出“现代性”追求人性和道德的不断改良和完善,反宗教愚昧,追求理性、人性自由、平等和民主。
小说《复活》取材于19世纪俄国的一个真实案件,编剧王海平在基本按照托尔斯泰小说原著叙事逻辑和故事脉络上进行改编,侧重人物个性变化,没有滑向宗教救赎,也没有对19世纪俄国革命进行概念化图解。
这充分体现了歌剧叙事的现代性重构特征,即:人性尊严、男女平等、对人性和道德的完善和对宗教的弱化处理,对宗教和革命的态度是歌剧现代性重构的一个区别特征。
叙事对比可以清晰看出歌剧的具体情节改编,歌剧延续了原著叙述的方式,主要改动在故事的后半段,原著中女主玛斯洛娃接受了男主聂赫留多夫的忏悔但是拒绝了他的求婚,随后女主结识了革命党人西蒙,追随他去寻找新生活和自我,也获得了心灵的“复活”。
列夫·托尔斯泰的情感艺术观与中国文论的相通研究
· 20 ·《长江丛刊·理论研究》2016.11【摘 要】笔者作为一名在校高中生,对文学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希望通过对比托尔斯泰的情感艺术思想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内涵,进一步阐述文学艺术界所谓的“托尔斯泰主义”,力图通过研究而获得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这对于文学艺术理论界重新审视当前的艺术理论,思考艺术的本质及特征,构建现代中国文论体系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托尔斯泰 艺术论 现代文学理论 中国文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情感艺术观与中国文论的相通研究孙嘉璐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生于1828年,是19世纪沙皇俄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享誉世界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和哲学家。
列夫·托尔斯泰一生著作颇多,其中1898年完成的《艺术论》(部分中文译本译为《艺术是什么》)在世界文学艺术理论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该作品思想鲜明,文辞犀利,主要阐述了什么是好的、重要的、真正的艺术等问题,是托尔斯泰毕生创作实践和思想感悟的结晶[1]。
该著作20世纪初期便已传入我国,其体现的核心思想被普遍认为与中国文论有着较大的相通性,但其对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界的影响确实微乎其微,其中缘由不免令人深思。
一、苏俄、欧美及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界对《艺术论》反应的巨大差异中国文艺思想,特别是现代文艺思想受俄国和前苏联影响巨大,作为俄国文学界一代文豪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在文学艺术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极高,其文学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艺术论》这部著作中。
《艺术论》主要针对什么是好的、重要的、真正的艺术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艺术的本质进行了探究,认为其本质实为内心真实情感的一种传达。
东西方各个时期的文艺理论均对此著作进行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但令人不解的是,虽然这部著作在20世纪初就已经传入我国,各种中文译本种类繁多,但是其体现的思想却对我国文学艺术理论,特别是现代文学艺术理论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一、引言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文学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社会中所具有的价值。
二、文学作品的文化内涵1. 社会风俗与习惯:文学作品通常通过描写人物、事件以及社会环境,展现特定的社会风俗和习惯。
当代中国作家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以及钱钟书的小说《围城》等作品,通过对于旧中国社会和现代社会的生动描写,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演变和变革。
2. 历史与传统:文学作品可以对历史事件、传统文化进行再现和诠释。
例如,在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中,通过对拿破仑战争时期俄国社会的描绘,展现了17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的历史风貌。
3. 人性与情感:文学作品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传达了丰富的人性和情感。
例如,美国小说家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通过对于人物心理和情感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在面对命运和困境时的挣扎与奋斗。
三、文学作品的价值1. 文化传承与认同:文学作品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和弘扬文化的价值。
通过读取文学作品,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传统,并形成对自己文化认同的意识。
2. 情感宣泄与体验共鸣:文学作品为人们提供了情感宣泄和体验共鸣的空间。
读者可以通过作品中的人物和情节,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故事情节中,获得情感上的满足。
3. 思想与价值观引导:文学作品是道德和思想的重要媒介,能够引导人们思考和反思。
作家通过作品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影响着读者对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认知和态度。
4. 美学的审美与享受:文学作品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艺术的构思,给读者带来审美的享受。
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让人们沉浸在故事情节中,更让人们欣赏文字的韵律和美感。
四、结论文学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
通过对社会风俗、历史传统、人性情感的描绘,文学作品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同时,文学作品通过文化传承、情感宣泄、思想引导和审美享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托尔斯泰对艺术的看法
托尔斯泰对艺术的看法
列夫·托尔斯泰是 19 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以下是他对艺术的一
些看法:
1. 艺术的本质: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传达情感和思想的一种方式,是人类灵魂的表达。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应该是真实、自然、简洁的,
能够触动观众的心灵。
2. 艺术的目的: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生活的真相
和意义,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他认为艺术应该具有教育
意义,能够引导人们思考和反省。
3. 艺术与道德:托尔斯泰认为艺术与道德密切相关,艺术应该反
映道德价值观。
他反对淫秽、暴力和不道德的艺术,认为这些艺术会
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4. 艺术与社会:托尔斯泰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应该反
映社会现实。
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的观点,认为艺术应该为社会服务,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托尔斯泰对艺术的看法强调真实、自然、简洁、教育意义和道德价值观,认为艺术应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道德功能的两种阐释
艺术道德功能的两种阐释作者:王伟韬来源:《美与时代·下》2021年第10期摘要:《乐记》代表了中国先秦儒家学派的音乐艺术思想,其中内容不乏有述音乐艺术与人伦道德的相互关系。
作者将艺术与道德紧密结合,在“和”之思想的阐释过程中,将“以乐治心”“乐为德华”等理念揭示出来,达到了美善统一。
托尔斯泰作为一名虔诚的耶稣信徒,他的《复活》则融入了其宗教观念,从道德角度出发,去实践对人生意义和社会正义两个问题答案的探寻。
二者在艺术道德功能方面有其相通处,也有着某些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乐记;托尔斯泰;和;复活;美善统一一、从《礼记·乐记》看先秦艺术道德观《乐记》是西汉戴圣所辑《礼记》第十九篇的篇名,是中国古代出现最早的一部音乐理论著作。
《乐记》蕴含丰富的先秦儒家乐教思想,是中国艺术史上谈论音乐艺术与人伦道德之间关系的重要典籍,对中国音乐美学思想建构、艺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乐记》开篇有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
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
变成方,谓之音。
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乐记》认为,音乐起于心,心感于外物,而不同外物给人以不同感受,故产出不同音乐。
不同的音乐也会对国家、社会与个人产生不同的影响,文中讲“声音之道与政通”“乐者,通伦理者也”。
以“乐”塑造人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人在音乐之中获得正面的教化,正是先秦儒家艺术道德观的直接体现。
(一)音乐艺术具备的伦理性质《乐记》开篇,作者从本源上肯定了音乐作为人情感表达的必要,人离不开音乐,而诸多人的性情、品质也都会展露于音乐之中。
“音”当然也就具备了反映国家社会安定动荡的特质,“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
“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
五者不乱,则无之音矣。
宫乱则荒,其君骄。
艺术作为感情的传达托尔斯泰
9.ART AS COMMUNICATION OF FEELING:LEO N .TOLSTOY艺术作为感情的传达:托尔斯泰《什么是艺术?》美学上所有的“美”的定义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基本观点:第一种认为“美”是一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是绝对“完善”的表现之一,而绝对“完善”是指观念、精神、意志、上帝;第二种认为“美”是我们得到的某种不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快乐。
接受第一种定义的有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叔本华和研究哲理的法国人库赞、如夫拉、拉维松等人,第二流的美学哲学家这里就不提了。
现代大部分有教养的人也都赞同这种客观而神秘的“美”的定义。
这种理解很流行,特别是在老一辈人中间。
第二种对“美”的理解认为“美”是我们得到的某种不以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快乐,这种理解主要流行于英国美学家中间,但也为我们这个社会一半人所接受,主要是比较年轻的人。
由此可见,“美”的定义只有两种(此外不可能有别的结论);一种是客观的、神秘的,它把“美”的概念同最高的完善,即同上帝融合为一,这是一种幻想的定义,没有任何根据;另一种定义则相反,它是简单明了的、主观的,认为凡是讨人喜欢的东西都是“美”(我不给“喜欢”一词添加“没有目的、没有利益”等字样,因为“喜欢”一词本身就意味着不计较利益)。
一方面,“美”被理解为某种神秘的、很崇高的,可惜并不明确的东西,因而它包含着哲学、宗教和生活本身,例如谢林和黑格尔的定义就是这样,他们的德国继承者和法国继承者的定义也是这样;另一方面,应当承认,按照康德和他的继承者们的定义,“美”只不过是我们得到的一种特殊的、无私的快感。
这样“美”的概念虽然好像很清楚,可惜也不准确,因为它扩展到另一方面去了,即把由于饮食和接触柔软皮肤所得到的快感也包括在内,例如瞿渥和克拉利克等人就持这种看法。
的确,如果追溯一下“美”的学说在美学中的发展,那就可以看出,起初,即从美学初创时起,形而上学的“美”的定义占有优势,可是年代越近,那种实验性的、在最近几年来带有生理学性质的定义就越加明显,于是甚至出现了像维隆和塞利那种企图完全避开“美”的概念的美学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情感说”屡遭诟病,而如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出发,就能洞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谛。
他认为,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体现,思想只有转化为情感才能沟通人、联合人,而“推动情感”才是艺术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列夫·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中国古典文化音乐心灵融合尽管列夫·托尔斯泰的艺术成就举世公认,但是他对艺术的定义却屡遭诸多学者诟病——托尔斯泰把艺术定义为:“一个人有意识地利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
”①苏联文艺学家奥夫相尼科夫指出:“托尔斯泰的定义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在他的定义里,艺术被限制在了人们的感情领域。
”不过奥夫相尼科夫又替托尔斯泰辩护说:“如果以为这位‘思想的艺术家’会把艺术的作用归结为仅仅传达感情,那就太天真了”。
②普列汉诺夫则直截了当地指出托尔斯泰对艺术的定义“不对”,说是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是用生动的形象来表现”思想③。
刘宁等著的《俄苏文学批评史》也指出,托尔斯泰“在一定程度上把艺术中的情和理割裂和对立起来,认为艺术只表现人们的感情,而不表现他们的思想”④。
我以为,这些非议都忽略了在托尔斯泰那里,感情和思想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而把感情和思想分离开来;它们更没有注意到,在托尔斯泰看来,思想和情感不仅是一体的,而且他把情感视为比思想更为根本、更为深刻的东西。
思想只有转化为情感才能沟通人、联合人,而这里才正是发挥艺术独特功能的地方。
实际上,如果从中国古典文化思想出发,我们就能更深地理解托尔斯泰艺术情感说的真义而不会一味指责了。
一、情感是人性最本真的体现中国人认为:情,正是人的心理、思想品性的最本真、最深切的表现。
喜怒哀乐,情也;而其未发之时,谓之中,也就是性。
《中庸》说它是“天下之大本也”。
正如朱熹说的,天下之理皆由此出,是“道之体也”。
因此,情和性是表和里的一致关系。
中国人一直将性情相并:“性情者何谓也?性者阳之施;情者阴之化也。
”⑤或谓“性之与情,犹波之与水,静时是水,动时是波,静时是性,动时是情”⑥。
正由于中国人深刻认识到,情感与人性、与生命是息息相关的,情感活动不仅是理性活动的基础,而且在生命运动中有着强大的作用,因此把陶情和冶性、修身紧紧联系在一起。
通过陶冶情感,使之发而中节,从而循性达命,达到“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正是中国人追求的与天地万物和谐一体的人生终极境界。
托尔斯泰之注重情感,不仅出于他对一生创作实践的体悟,也和他自19世纪80年代始,愈来愈积极地接触和认同中国古典文化有密切关系。
在当年一系列理论著述如《论生命》、《天国在你们心中》、《艺术论》、《谈艺术》中,他都把情感和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认为它是人的心性的最真实而深刻的表现。
既然托尔斯泰把对生命意义的求索视为自己一生的事业,他也就必然地把情感——这一生命的最真切的表现,作为关注的对象。
他从事艺术,也正是认为只有艺术才是推动人的情感活动的至高手段。
托尔斯泰对西方的思辨理性一贯有怀疑。
1867年6月28日,他给俄国著名诗人费特的一封信中,他就赞赏费特把智慧分为“心的智慧”和“脑的智慧”,而他当然地站在“心的智慧”的立场上⑦。
对于心与脑,情和智,情感活动和理性思维,他在日记里是这样分析的:“无法强迫脑去辨明心不想接受的东西”,“人想往的是他的心所希望的东西。
只有在他的心希望得到真理的时候,他才去思索真理”⑧;“我愈发坚信,在生活中,在所有人际关系中,一切都基于情感的遭际和波动。
而推论和思索不仅不能左右情感和事情,而且还要去模仿情感。
甚至客观条件也不能左右情感,而是情感在左右客观条件,即从千百个客观事实中进行选择”⑨;他又说,“生活使我越来越明确地相信,脑的理智的论据不能改变生活。
它只有在生活受到触动之时才能改变生活。
情感、愿望,利益和对幸福的想望在唤起思想的活动”⑩。
这种对心、对情感的注重和对脑、对理智的怀疑和贬抑态度在托尔斯泰1904年4月29日的日记里得到了清晰的总结。
托尔斯泰把人的知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我了解我自己,由于我是我。
这是最高级的知识。
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最深刻的知识”。
而“下一种知识,是通过感觉(我听到,看到,摸到)所获得的知识。
这是外表的知识……但是了解它已经不像了解自己那样了……第三种知识更浅些,那便是通过理性获得的知识,即从自己的感觉推论出的知识或别人用语言传达的知识——论断、预言、结论、学问”。
然后,托尔斯泰对这三种知识加以举例:“第一(种知识),我忧伤,疼痛,寂寞,高兴。
这是没有问题的。
(即情感——引者)第二(种知识),我闻到紫罗兰的香味,看见光和影,等等。
这里面可能有错误。
(即感觉——引者)第三(种知识),我知道地球是圆的并且在旋转,知道有日本和马达加斯加,等等。
这些都是可疑的。
(即理性知识——引者)”“我想,生命在于将第二、第三种知识变成第一种知识,在于人自己感受一切。
”(11) 我们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对知识的重要性和可靠性的评价,是以其获得的方式:情感、感觉、理性的程度依次为序的。
情感方式至上,而理性方式最为浅薄可疑。
这首先在于托尔斯泰对情感有着不同于现代认识论而认同于中国古典知论的理解。
按照中国知论,这第一类的喜怒哀乐(忧伤,疼痛,寂寞,高兴)之情才算得上是最根本的知:它是天生的,人性中固有的真知,是所谓德性之良知,最真切可靠的知识。
而不仅这种“德性之良知,非由闻见耳”(王阳明《传习录·中》),并且那些“闻见小知”还往往对“德性大知”起着蒙蔽、误导的作用,即张载所说的,“人病其以耳目见闻累其心,而不务尽其心”而“止于闻见之狭”,所以要学“圣人尽性,不以闻见梏其心”,走孟子“尽心则知性知天”(《大心》)的路子。
(12) 托尔斯泰“将第二、第三种知识变成第一种知识”,视为生命意义之所在,同样也就是认为,一切外在得来的知识只有和人的情感所蕴含的德性真知相融一,化为“性中所有之物”,这才是最真实可靠的知识。
因为只有通过真情实感才能去认识自己的心性,从而循性达命,认识自己心中的上帝,达到和上帝的同一。
二、推动情感才是艺术的独特功能中国人既认识到人的情感是其心性最本真的表现,它比思想、理性更本质、更真实、更有力,而文艺的功能则正在直接诉诸人的情感,所以就力图通过文艺陶冶性情、沟通情感,来达到修己安人、天人合一的社会人生目标。
于是在中国文化中,艺术就成为进行生命追求、实现终极实在的一种手段。
孔子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讲“兴于诗,成于乐”(《泰伯》),都表现了对情感、对直接作用于情感的文艺(特别是音乐)的推重。
可以说,重视文艺对情感的不可替代的能动作用,成为中国古典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
从陆机的《文赋》到刘勰的《文心雕龙》,都强调了情感在文学中的功能。
《文心雕龙》五十篇,涉及情的,竟有三十余篇。
重情之风延及后世,《金瓶梅》“此一篇百回长文,亦只是情、理二字”;《红楼梦》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说,“其中大旨谈情”。
即在当代,中国作家也是把表现情感作为文艺的主要功能。
老舍就说过:“小说,我们要记住了,是感情的记录,不是事实的重述。
”(13)而中国古典文艺学中,和“情”相连用的概念可谓俯拾即是:情志、情思、情致、情调、情理、情境、情景、情意、缘情、移情……对情感的论述更不可胜数。
托尔斯泰在1889年11月7日的日记中,谈到有人说“科学能够指出道德法则”时,则提出文艺优于科学、理论之处,就在于它不仅能够“指出道德原则”,而且能够“抓住人的心”:的确,不可能向人们证明什么,就是说,不可能驳倒人们的谬见,每一个走上歧途的人都有自己特殊的谬见。
当你想驳倒这些谬见的时候,你就要把一切归纳为一个典型的谬见,可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谬见……他就认为你没有驳倒他。
他认为你说的是另一回事。
的确,怎么可能盯住所有的人呢!因此,永远不要反驳、争论。
那么怎么办呢?托尔斯泰指出:只有用艺术手段才能影响那些步入歧途的人,做到你想通过争论去做的事。
通过艺术你能抓住步入歧途者的全身心,把他引上应走的道路。
通过逻辑推论阐述一个思想的新结论是可以的,但是不要争论、驳斥,而要引导。
(14) 在许多不同的场合,托尔斯泰都反复谈到艺术的这一作用。
比如,在谈到“《克莱采奏鸣曲》的跋没有必要写”时,托尔斯泰说:“原因在于,不能依靠议论使那些和我见解不同的人信服。
应该首先推动他们的情感……这不是议论办得到的,而是和感情有关的事。
”(15) 在这里,托尔斯泰对比了科学的方法、逻辑推论的方法和艺术的方法。
明确地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诉诸文学的重要原因:这就是,艺术的功能不是去以理服人,而是将理化为情而以情感人。
它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引导人的心性。
所以说是“推动他们的情感”——传情而感人才是艺术的不可替代的功用,也是艺术与科学的区别之所在。
托尔斯泰对艺术的这一思想,大抵是普列汉诺夫和奥夫相尼科夫所未虑及的。
这一观点托尔斯泰不仅躬行于自己的创作实践,而且也是他文学批评的尺度。
比如,他对契诃夫和果戈理的褒誉和批评,就是要论证艺术的感染力在于传达情感,而非论说思想。
契诃夫的小说《宝贝儿》是托尔斯泰最喜欢的小说。
不过,他们对这个夫唱妇随的“宝贝儿”的态度并不一致。
托尔斯泰指出,契诃夫在理性上,本意“显然是想嘲笑凭着他(指契诃夫——引者)的推理(而不是他的感情——引者),认为是个可怜虫的‘宝贝儿’”,然而“因为是无意中(即不靠理智,而靠情感——引者)写出来的”,也就是说,契诃夫对这一问题的本然情感(即他的良知)“不允许”他嘲笑,所以托尔斯泰说契诃夫竟像《圣经》中“巴兰的诅咒”一样,一开口却成了赞许(16)。
结果小说“如此出色”地描写了“宝贝儿”的可爱。
而对果戈理,托尔斯泰说,“当他听命于自己的心灵和宗教感情时”,他就表现了“扣人心弦、常常是深刻而富有教益的思想”,可一旦他想以道德和宗教思想的教诲说话时,“就出现了很恶劣很讨厌的胡言乱语”(17)。
可见,托尔斯泰不是反对艺术的思想性,而恰恰是要求一种真挚的思想性,这种思想性应该是“听命于自己的心灵和宗教感情”,是真情的流露,而非做作、违心之谈。
三、醉心音乐是他的艺术情感说的佐证托尔斯泰对音乐的态度鲜明地诠释着他的艺术情感说。
托尔斯泰一生都醉心于音乐勾魂摄魄的征服力。
他自认“很容易受音乐感染”(18),听着音乐,他会动情地说,“活在世上真好!”“他的脸上会现出特别的神态,脸色发白,目光凝视着远方,常常不能自已,眼里噙着泪水”(19)。
托尔斯泰借自己的小说《克莱采奏鸣曲》中主人公之口喊出:“音乐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因为“它能一下子把我带进写音乐的人当时所处的心境中,我和他心心相印,并和他一起从一种心境转到另一种心境”——这不正是对托尔斯泰艺术定义的最好举证吗!于是主人公慨然叹道:“在中国,音乐是由国家管辖的,本来就应该这样嘛!”在中国,以儒家为代表的文艺观从一开始就把文艺,特别是音乐的社会功能极强地突出出来,主张“礼非乐不履”的治国安邦之道,为“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的礼教政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