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药品管理】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长春中医药大学
15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息风药-概述and平肝潜阳药说课讲解
• 2. 用于目赤肿痛,翳障,视物昏花。(不论虚
实,均可应用)
– 1)肝火上炎、目赤肿痛,~桑叶、菊花等; – 2)肝肾阴虚、视物模糊等,~熟地、山萸肉等。
• 3.此外,煅石决明尚有收敛、制酸、止痛、 止血之效,可用治胃痛泛酸、疮疡不敛及外 伤出血。
【用量用法】
6~20g,打碎先煎。
石决明
– 2) 肺热咳喘:~桑白皮、苏子、旋覆花等。
【临床应用】
代赭石 平肝潜阳 重镇降逆 凉血止血
• 4. 用于血热吐衄,崩漏。
– 尤善治气火上逆,迫血上行之吐血、衄血。
– 1) 因热而胃气上逆,症见吐血、衄血、胸中烦热 者,~竹茹、半夏、白芍等。(寒降汤)
– 2) 血热崩中漏下,~茜草等。
– 凡病势上逆的热性病证皆可。
– 1) 痰火郁结之痰核、瘰疬、瘿瘤:~浙贝母、玄参 (消瘰丸)
– 2) 气滞血瘀癥瘕积聚:~鳖甲、丹参、莪术等。
【临床应用】
• 4. 用于体虚滑脱诸证。
牡蛎
平肝潜阳 镇惊安神 软坚散结 收敛固涩 制酸止痛
– 本品煅用有与龙骨相似的收敛固涩之功。 适用于多种滑脱不禁之证。
– 1) 自汗、盗汗证:~麻黄根、浮小麦 (牡 蛎散)
白蒺藜 刺蒺藜
刺蒺藜
【性能特点】
辛、苦,微温。入肝经。
功效
平肝疏肝 祛风明目 祛风止痒
蒺藜疗风疮而明目
刺蒺藜
罗布麻叶
一、药用来源
三、性能特点
二、处方用名
四、相似药物比较
【药用来源】
罗布麻叶
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
【处方用名】
罗布麻
罗布麻叶
【性能特点】
罗布麻叶
甘、苦,凉。有小毒。入肝经。
平肝熄风药
全蝎: 全蝎:辛,平。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息风止痉,通络解毒。
地
龙
【来源】为巨蚓科动物参环毛蚓或缟蚯蚓的全虫 来源】 体。 性味归经】 归肝, 膀胱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脾、膀胱经。 功效】 【功效】 1、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清热息风:高热所致的狂躁,惊风抽搐, 癫痫等症。 癫痫等症。 2、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通络:用于痹证及半身不遂。 3、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4、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利尿:小便不利或尿闭不通。 用法用量】煎服, 15g。 10—20g 【用法用量】煎服,5—15g。鲜品10 20g。研末 15g 鲜品10 20g。 吞服,每次1 2g 2g。 吞服,每次1—2g。
牛黄: 牛黄:苦,凉。息风止痉, 息风止痉,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
钩
藤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大叶钩 来源】为茜草科常绿木质藤本植物钩藤、 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带钩茎枝。 性味归经】 微寒。归肝,心包经。 【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肝,心包经。 功效】 【功效】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1.息风止痉 用于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2.清热平肝 用于头痛,眩晕。 用于头痛,眩晕。 . 用法】入煎剂后下。 【用法】入煎剂后下。其有效成分钩藤碱加热后易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20分钟 破坏,故不宜久煎,一般不超过20分钟。
石 决 明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皱纹盘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光底石决明) 毛底石决明) 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毛底石决明)、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性味归经】 归肝经。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功效】 【功效】 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2.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清肝明目:用于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 【用法】入煎剂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用 点眼宜煅用水飞。 点眼宜煅用水飞。
平肝熄风药
• (2)风湿痹痛+牛膝、杜仲、附子等
• (3)风湿麻木,屈伸不利+秦艽、羌活、桑枝等。
.
全蝎
.
• 全蝎
用于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㖞,半身不遂, 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 【形状】本品头胸部与前腹部呈扁平长椭圆形,后腹部呈尾状, 皱缩弯曲,完整者体长约6cm。头胸部呈绿褐色,前面有1 对短小的螫肢和1对较长大的钳状脚须,形似蟹螯,背面覆 有梯形背甲,腹面有足4对,均为7节,末端各具2爪钩;前 腹部由7节组成,第7节色深,背甲上有5条隆脊线。背面绿 褐色,后腹部棕黄色,6节,节上均有纵沟,末节有锐钩状 毒刺,毒刺下方无距。气微腥,味咸。 【药性】辛,平;有毒。归肝经。 【功效】息风镇痉,攻毒散结,通络止痛。 【应用】 1.痉挛抽搐 2.疮痈肿毒,瘰疬结核 3.风湿顽痹 4.顽固性偏头痛
【药性】咸,寒。归肝,归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应用】
1.平肝息风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 羚羊角性寒,清热力强,善入肝,有良好的清肝热、息肝风作用。所以最宜于热极生风, 为治疗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1)高热昏厥+钩藤、白芍、菊花、桑叶、生地等 (2)妇科子痫+防风、菊花、茯神、酸枣仁 。 (妊娠24周以后,或正值分娩,或分娩后一两天内,孕妇忽然发生颈项强直,牙关紧 闭,目睛上视,口吐白沫,四肢抽搐,不省人事,少时自醒,醒后复发的病证。又称妊娠 痫证) 2.清肝明目 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1)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石决明、龟甲、生地、菊花等同用如羚羊角汤。 (2)肝火上炎,目赤头痛。肝热目赤肿痛,+决明子、黄芩、龙胆、车前子等 3.清热解毒 温热病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
2.清肝明目 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平肝息风)——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中医《方剂学》治风剂(平肝息风)——镇肝熄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一、组成怀牛膝一两(30克)、生赭石轧细,一两(30克)、生龙骨捣碎,五钱(15克)、生牡蛎捣碎,五钱(15克)、生龟板捣碎,五钱(15克)、生杭芍五钱(15克)、玄参五钱(15克)、天冬五钱(15克)、川楝子捣碎,二钱(6克)、生麦芽二钱(6克)、茵陈二钱(6克)、甘草钱半(4.5克)。
二、用法水煎服。
三、歌括1.镇肝熄风汤镇肝熄风芍天冬,玄参龟板赭茵从;龙牡麦芽膝草楝,肝阳上亢能奏功。
2.建瓴汤建瓴汤内有牛膝,赭石龙牡生地协;芍药柏仁加淮山,阳亢眩晕效无匹。
四、功用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五、主治肝肾阴亏,肝阳上亢,气血逆乱。
头目眩晕,目胀耳鸣,脑部热痛,心中烦热,面色如醉,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口角渐形歪斜;甚或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脉长有力者。
六、方解本方证由肝肾阴亏,肝阳偏亢,气血逆乱所致。
肝阳上亢,风阳上扰,故见头目眩晕,目胀耳鸣,面色如醉,脑中热痛;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故时觉噫气;若肝阳过亢,血随气逆,并走于上,则出现眩晕颠仆,不知人事,或肢体活动不便,半身不遂等中风症状。
《素问·调经论》说:“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
”即是此意。
脉弦长有力者,为肝阳亢盛之象。
治宜镇肝熄风为主,以滋养肝肾阴液。
方中怀牛膝归肝肾之经,重用以引血下行,并有补益肝肾之效,为君药。
代赭石和龙骨、牡蛎相配,降逆潜阳,镇熄肝风,是为臣药。
龟板、玄参、天冬、白芍滋养阴液,以制阳亢;茵陈、川楝子、生麦芽三味,配合君药清泄肝阳之有余,条达肝气之郁滞,以有利于肝阳之平降镇潜;甘草调和诸药,与麦芽相配,并能和胃调中,防止金石类药物碍胃之弊,均为佐使药。
诸药合用,成为镇肝熄风之良剂。
原书方后有加减法:“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一两;痰多者,加胆星二钱;尺脉重按虚者,加熟地黄八钱、净萸肉五钱;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一两。
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02
[性能特点]:本品甘平柔润,作用平和, 专入肝经。既善息风止痉,治寒、热、 虚、实多种病因所致之肝风内动、惊痫 抽搐;又擅平抑肝阳,治多种原因之眩 晕、头痛,为止眩晕之良药;还能祛外 风,通经络,止痉挛抽搐,治风中经络 之肢体麻木、痉挛抽搐及风湿痹痛、拘 挛麻木等证。
钩藤与天麻
药物 相同点 不同点
[性能特点]:本品咸寒,入肝、脾、膀胱经,性 善走窜。其清热力强,既善清热息风而止痉, 治高热抽搐、惊痫癫狂;又能清肺而平喘, 治肺热喘咳;且能清膀胱之热结而利水道, 治热结膀胱之小便不利。此外,还长于通行 经络,治痹证肢麻拘挛及中风半身不遂。
全
• 来源:为钳蝎科 动物东亚钳蝎的 干燥体。主产于 河南、山东、湖药材 北、安徽等地。 春末至秋初捕捉, 除去泥沙,置沸 水或沸盐水中, 煮至全身僵硬, 捞出,置通风处, 阴干。
不同点
作用较弱
蜈蚣
作用较猛,熄风止痉、解 毒散结之力较强
僵 蚕
来源:为蚕蛾感染 (或人工接种)白僵 菌而致死的干燥体。 主产于浙江、科昆虫 家蚕4~5龄的幼虫江 苏、四川等养蚕区。 多于春、秋生产,将 感染的白僵蚕病死的 蚕干燥。生用或炒用。
药材
[性味归经]:咸、辛,平。归肝、肺经。 [功 效]:息风止痉,祛风止痛,化痰散 结。 [临床应用]: 1 . 用于惊痫抽搐。 2 . 用于风中经络,口眼 斜。 3 . 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咽肿或风疹 瘙痒。 4 . 用于痰核、瘰疬。 [用法用量]:煎服,3 ~ 10g。研末吞服, 每次1~1.5g。 散风宜生用,余多制用。
[性能特点]:本品辛温有毒,入肝经。功似全 蝎,常相须为用。其药力较全蝎强,既善息 风止痉,治各种痉挛抽搐。又能搜风通络止 痛,治风湿顽痹及顽固性偏、正头痛。还能 攻毒散结,治疮疡肿毒、瘰疬、结核等证。
2015年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概述【性能特点】皆入肝经。
多为介类、虫类等动物药,及矿石类药。
【功效】具有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之主要功效。
部分药物兼有镇惊安神、清肝明目、降逆、凉血、祛风通络之功。
【适应证】主要用治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的病证。
部分药物又可用治心神不宁、目赤肿痛、呕吐、呃逆、喘息、血热出血、以及风中经络之口眼喁斜、痹痛等证。
【使用注意】本类药物有性偏寒凉或性偏温燥之不同,若脾虚慢惊者,不宜用寒凉之品;阴虚血亏者,当忌温燥之品。
【配伍】因肝阳上亢每兼肝热,故须与清泻肝热药同用;热极生风者,当伍清热泻火药;阴血虚少,肝失所养,以致肝风内动或肝阳上亢者,应配滋肾养阴、补肝养血之品;兼见神志不安或神昏者,配以安神药或开窍药。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性能特点】多为质重之介类或矿石类药物。
【功效】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之功效。
【适应证】肝阳上亢证。
亦用治肝阳化风痉挛抽搐及肝阳上扰烦躁不眠者,当分别配伍息风止痉药与安神药。
石决明【性味归经】咸,寒。
归肝经。
【性能特点】咸寒清泄,质重镇潜,专入肝经,略兼滋阴。
善平肝潜阳、清肝明曰,为治肝阳上亢及肝热目疾之要药。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主治病证】(1)肝阳上亢的头晕目眩。
(2)肝火目赤翳障,肝虚目昏。
【用量用法】6~20g。
宜打碎先煎。
外用适量。
平肝清肝宜生用,点眼应煅后水飞用。
【使用注意】咸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服。
【鉴别用药】石决明、决明子:性寒入肝经,清肝明目,治肝热目赤。
不同:石决明质重镇潜,兼益肝阴,善平肝阳,为治肝阳眩晕之要药;决明子长于清润,益肾阴,又能润肠通便,治热结肠燥便秘。
牡蛎【性味归经】咸,微寒。
归肝、肾经。
【性能特点】咸而微寒,入肝肾经,生用、煅用功异。
生用质重镇潜,味咸软坚,善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并兼益阴。
煅用性涩收敛,善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功效】平肝潜阳,镇惊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制酸止痛。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以及分类
羚羊角
性能: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熄风止痉, 平肝潜阳, 清肝明目, 清热解毒。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羚羊角
主治: 1.肝热急惊,癫痫抽搐。本品有较强的熄
风止痉作用,为治惊风抽搐的要药,药性 寒凉,清热力强,对于热极生风者尤为适 宜(热极生风之惊痫抽搐,神昏痉厥首选 药)。常与钩藤、菊花、白芍等配伍。 2.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烦燥,失眠。 常与菊花、石决明等同用。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3.正虚不固,精气滑脱的①自汗、盗汗、 ②遗精、③崩漏、带下。
①黄芪、浮小麦、麻黄根-牡蛎散;②沙 苑子、芡实-金锁固精丸;③煅龙骨、山 药、乌贼骨。
4.胃痛泛酸,呕吐。煅牡蛎有制酸作用, 可用于胃酸过多、胃溃疡等,乌贼骨、浙 贝。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用量用法:10-30克,宜打碎先煎。 生用-平肝潜阳、软坚散结; 煅用-收敛固涩、制酸。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珍珠母
来源: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 珠贝科动
物马氏珍 珠贝的贝 壳。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珍珠母
性能:咸,寒。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安神, 定惊明目。
伍生地、白芍、牡蛎等。 2.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翳膜遮晴,视物
模糊。 用量用法:15-30克,宜打碎先煎。平肝、
清肝宜生用,外用点眼宜煅用、水飞。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来源:牡蛎科动物 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 江牡蛎
的贝壳。
中药学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性质和分类
牡蛎
平肝潜阳和软坚散结要品 性能特点:咸涩质重,入肝经,重以镇潜,
平肝熄风药详解
【用法用量】 煎服,9~30g;宜打碎先煎。入丸、散,每 次1~3g。外用适量。 降逆、平肝宜生用,止血宜煅用。
【使用注意】 孕妇慎用。因含微量砷,故不宜长期服用。
【鉴别用药】代赭石与磁石
代赭石与磁石均为铁矿石类重镇之品,均能平肝潜阳、 降逆平喘,用于肝阳上亢之眩晕及气逆喘息之证。然代赭 石主入肝经,偏重于平肝潜阳、凉血止血,善降肺胃之逆 气而止呕、止呃、止噫;磁石主入肾经,偏重于益肾阴而 镇浮阳、纳气平喘、镇惊安神。
【使用注意】 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 者慎用。
珍珠母√《本草图经》
【来源】蚌科动物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或珍珠贝科动物珍珠贝的贝 壳。
【性能】 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 平肝潜阳, 安神定惊, 明目退翳。
【应用】
1.平肝潜阳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
2.安神定惊
惊悸失眠。
质重入心经,有安神定惊之功。
【使用注意】 ⒈ 本品咸寒清热,故对内无实火者忌用。 ⒉ 脾虚慢惊慎用。
牛黄
【来源】牛科动物牛的胆结石。
药物来源:
卵黄:胆囊中的结石 管黄:胆管中的结石 人培牛黄:在牛的胆囊里植入异物,以此为核
心慢慢长成牛黄。 人工牛黄:从猪或牛的胆汁中分离出胆红素或
胆酸盐等主要成分,用人工的方式配制。
【性味归经】 苦,凉。入心、肝经。 【功效】 凉肝息风,
功效术语:平肝、平肝阳、平抑肝阳、平肝抑阳、平降肝阳、 平肝潜阳
观点一:“潜”字来源于重镇潜阳,使用 “潜阳”二字的药 材,质地应是重坠的,主要指的是一些贝壳或甲壳、矿物药 或动物的骨骼、甲、角。
观点二:平抑肝阳、平肝潜阳可以混用。
配伍应用
1.其病本为肝肾阴虚,故常须与滋养肝肾之阴的药物配 伍,益阴以制阳。
平肝息风药
龙骨与牡蛎
共点:生用---平肝潜阳,用于肝阳上亢头痛 眩晕等。煅用:收敛固涩,用于滑脱诸证。 异点: 龙骨--以镇心安神见长,尤适用于阴虚阳亢之 心神不宁,烦燥失眠,惊痫癫狂等。煅后可用 于湿疮或疮疡溃后不敛。
牡蛎:以平肝潜阳见长,并可软坚散结,用于
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煅后收敛制酸,治胃痛
泛酸。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三十三分。
第十五章
平肝息风药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三十三分。
概述
一、概念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 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
二、药性特点 味咸或甘辛苦,性寒凉或平性,主归肝经。多
为介壳类或虫类动物药,以及矿物药。
介类潜阳,虫类搜风。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三十三分。
赛加羚羊
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三十三分。
羚羊角
藏羚羊角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三十三分。
羚羊角
1.平肝息风:本品平肝阳、息肝风之功兼备。 (1)息风:本品清肝热、息肝风之力强,为治 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最适宜于温热 病热生风之证。常与钩藤配伍应用,如羚 角钩藤汤。 (2)平肝:本品还有较强的平肝潜阳作用,用于
地龙
1.清热息风:本品性寒,主入肝经,有较强的 清热定惊、息风止痉之功,适用于高热惊痫, 癫狂。单用和配伍应用均可。 2.通络:本品长于通经络。适用于气虚血滞 之中风半身不遂(补阳还五汤)及风湿痹痛 (小活络丹)。 3.平喘:用于肺热哮喘。 4.利尿:用于热结膀胱之小便不利,尿闭不通。
第三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七点 三十三分。
本类药物多为介壳类或矿物类药物
,质重性沉降,具有平抑肝阳或平肝潜阳
平肝熄风药
【临床报道】 临床报道】 1、治疗偏头痛:钩藤、全蝎、紫河车各18克, 共研细末装胶囊(每粒0.3克),每服3粒,每日3次。 用此方治疗26例,均于服药12小时内头痛渐趋缓解, 48小时后疼痛明显减轻,继则疼痛消失。 2、治疗小儿夜啼:钩藤、蝉蜕各3克,薄荷1克, 煎服,每日1剂,连服2~3剂。观察18例,结果治 愈17例。
【性味归经】咸、涩,寒。归肝、肾经。 性味归经】 功效应用】 【功效应用】 1、平肝潜阳: 、平肝潜阳: (1)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镇肝熄风汤)。 (2)热病伤阴、虚风内动之四肢抽搐。 2、软坚散结: 、软坚散结: (1)瘰疠、痰核等。 (2)癥瘕积聚。现用于肝脾肿大。 3、收敛固涩:各种滑脱证。 、收敛固涩: 4、制酸止痛(煅用):胃酸过多、胃溃疡等。
★赭 石
首载于《神农本草 经》,列为下品。 来源:为氧化物类 来源: 刚玉族赤铁矿的矿 石,主含三氧化二 铁。 炮制:生用。
饮片:呈不规则的扁块,大小不一。全体棕红色或 饮片: 铁青色。表面附有少量红粉,有的具金属光泽;一 面有圆形乳头状突起,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 样大小的凹窝。质坚硬,不易砸碎。断面显层叠状, 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浪状弯曲。气微,味淡。 以红棕色、断面层次分明、每层有“钉头”、无杂 石者为佳。
★ ★羚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角
首载于《神农本草经》, 列为中品。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 来源: 羚羊雄兽的角。主产于 新疆、青海、甘肃等地, 原苏联产量大。多为野 生。 炮制: 炮制:生用。
药材:药材呈类长圆形,略弯曲,长15~33cm,表面 药材: 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嫩角对光透视有 “血丝”或紫黑色斑纹,通体光润如玉,无裂纹; 老角则有细纵裂纹,除角尖端部分外,有10~20个 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 环脊的凹处。角的基部横截面类圆形,直径2~4cm, 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骨塞占全角 长的1/3~1/2,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外面角鞘内凹 沟紧密嵌合,横切面观,其接合处呈不规则锯齿状。 除去骨塞,角的下段成空洞状。全角呈半透明,对 光透视,上半段有1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 习称“通天眼”。质坚硬,难折断。无臭,味淡。 饮片: 饮片:饮片有薄片、刨片、角丝、角粉等规格。以 色白、光润、有血丝、无裂纹者为佳。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平肝息风药)-试卷1-2
考研中医综合中药学(平肝息风药)-试卷1-2(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下列哪项不是石决明的功效(分数:2.00)A.平肝潜阳B.镇惊安神√C.制酸止痛D.清肝明目解析:解析:石决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此外,煅石决明还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作用。
2.既能重镇安神,平肝潜阳,又能软坚散结,收敛固涩的药物是(分数:2.00)A.牡蛎√B.龙骨C.磁D.代赭石解析:解析:牡蛎的功效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龙骨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
收敛固涩;磁石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代赭石的功效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3.牡蛎、龙骨功效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B.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C.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D.重镇安神,软坚散结,收敛固涩解析:解析:牡蛎的功效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龙骨的功效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因此其功效的共同点是镇惊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
4.下列哪项不是代赭石的主治病症(分数:2.00)A.头晕目眩B.呃逆噫气C.血热吐衄D.心悸失眠√解析:解析:代赭石的功效是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主要用来治疗:(1)肝阳上亢,头晕目眩;(2)呕吐,呃逆,噫气;(3)气逆喘息;(4)血热吐衄,崩漏。
5.既能平肝潜阳,又能清肝明目,镇惊安神的药物是(分数:2.00)A.石决明B.珍珠母√C.牡蛎D.菊花解析:解析:珍珠母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石决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牡蛎的功效是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菊花的功效是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石决明、珍珠母功效的共同点是(分数:2.00)A.平肝潜阳,息风止痉B.平肝潜阳,清肝明目√C.息风止痉,清肝明目D.息风止痉,解毒散结解析:解析:石决明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珍珠母的功效是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因此其功效的共同点为平肝潜阳,清肝明目。
平肝熄风药2009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4
【应用】 1.用于肝热生风之痉挛抽搐。 本品类似于羚羊角有清热息风止痉之 效,但作用稍逊,故治热盛动风所致 痉挛抽搐,常与羚羊角配伍。 若治小儿惊风、高热惊厥,亦常与蝉 蜕、牛黄等息风止痉之品同用。 治痰热痫证,手足抽搐,口吐涎沫, 可与石菖蒲、天竺黄等清热化痰之品 同用。
Slide 56
天麻 1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7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8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经。 【药性说明】 本品甘平,润而不燥,主入肝经,长 于平肝息风,凡肝风内动、头目眩晕 之证,不论虚实,均为要药。 【功效】 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通络。
平肝熄风药
• 掌握平肝息风药的含义、功效、 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 和各节药物性能特点。 • 掌握药物羚羊角、石决明、牡蛎、 代赭石、钩藤、天麻、地龙、全 蝎。 • 熟悉药物珍珠母、刺蒺藜、决明 子、蜈蚣、僵蚕。
概
述
一、含义 • 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 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证 的药物,称平肝息风药。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Slide 59
【应用】 1.用于多种肝风内动证。 本品有良好的息风止痉之效,且性味甘 平,故不论寒热虚实之惊厥、抽搐,皆 可配伍应用。 治热盛动风或小儿急惊风之高热,惊厥 抽搐者,用天麻与羚羊角、钩藤等同用。 治破伤风,痫证,宜与化痰开窍、息风 止痉之品配伍。
Slide 51
钩藤 1
A Free sample background from
中药药理-18章-平肝息风药-2015-农大
◆药性:味甘、性平,归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止痉。 ◆主治: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抽搐。
天麻 13
1.镇静
天麻
• 天麻水煎剂、天麻素及其苷元、香草醇等能减少小鼠自发活动,显著延长巴比妥钠或环己 巴比妥钠引起的小鼠睡眠时间,能对抗咖啡因引起的中枢兴奋作用。
26
l.降压 • 钩藤煎剂、钩藤总碱对正常或高血压大鼠,不论静脉注射或灌胃给药,均有明显的降压作
用。 • 静脉注射钩藤总碱或钩藤碱,血压呈三相变化,先降压,继而升,而后又持续下降。重复
给药无快速耐受现象。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连续每天灌胃给予钩藤煎剂10 g/kg,第5周始见显著降压作用。 • 钩藤对肾性高血压大鼠也有降压作用。 • 特点:降压作用温和而缓慢。
神作用。 • 天麻的镇静、安神作用还可能与其降低脑内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有关
。 • 脑内DA、NA含量的降低可能与天麻抑制中枢神经末梢对DA、NA的重摄取和储存有关。
15
2.抗惊厥:拮抗戊四氮、士的宁所致惊厥。
天麻
3.保护脑神经细胞
• 天麻素能降低小鼠在低压缺氧时的死亡率。 • 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培养实验显示天麻素能明显降低谷氨酸(兴奋性氨基酸)的作用,
• 主要有效成分是天麻素及其苷元等。 • 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是其活血通络的药理学基础之一。 • 抗炎、镇痛作用则与天麻及其一些复方通络止痛功效有关。 • 天麻对心脏的作用、改善记忆和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则是其药理作用的现代研究进
展。
22
【现代应用】
天麻
1.神经衰弱 2.眩晕 3.癫痫、惊厥
天麻制剂、香草醛片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有一定疗效。还可用于轻型破伤风、流脑 、乙脑等所致惊厥。
平肝熄风药与治风方剂
第一节 平肝熄风药
• 钩藤 • 【性味归经】甘,凉。归肝、心包经。 • 【功效主治】清热平肝,息风定惊。用于头痛,眩晕;肝风内动,惊
痫抽搐;此外,本品具有轻清疏泄之性,能清热透邪,故又可用于风 热外感、头痛、目赤及斑疹透发不畅之证。与蝉蜕、薄荷同用,可治 小儿惊啼、夜啼,有凉肝止惊之效。 • 【用法用量】煎服,3~12 g;入煎剂宜后下。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平肝熄风药
• 石决明 •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经。 •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目赤
,翳障,视物昏花。此外,煅石决明还有收敛、制酸、止痛、止血等 作用,可用于胃酸过多之胃脘痛;如研末外敷,可用于外伤出血。 • 【用法用量】煎服,10~30 g;应打碎先煎。平肝、清肝宜生用,外 用宜煅用、水飞。 • 【使用注意】本品咸寒易伤脾胃,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慎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平肝熄风药
• 珍珠母 •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 【功效主治】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明目。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惊悸失眠,心神不宁;目赤翳障,视物昏花。 • 【用法用量】煎服,10~30 g;宜打碎先煎。或入丸、散剂。外用适
量。 • 【使用注意】本品属镇降之品,故脾胃虚寒者、孕妇慎用。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平肝熄风药
• 此外,某些息风止痉药,尚兼祛外风之功,还可用治风邪中经络之口 眼斜、肢麻痉挛、头痛、痹证等。
• 羚羊角 • 【性味归经】咸,寒。归肝、心经。 • 【功效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散血解毒。用于肝风内动,惊痫
抽搐;肝阳上亢, 头晕目眩;肝火上炎,目赤头痛;温热病壮热神 昏,热毒发斑;此外,本品有解热、镇痛之效,可用治风湿热痹、肺 热咳喘、百日咳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平肝熄风药一、概念:凡以平肝潜阳、息风止痉为主要作用,主治肝阳上亢或肝风内动病症的药物,称平肝熄风药,简称平肝药。
二、作用及适应证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
2、息风止痉: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
三、分类:1、平抑肝阳药2、息风止痉药四、配伍规律:1、属阴虚阳亢者:滋养肾阴药(益阴以制阳)2、肝火上炎者:清泻肝火药3、兼有神志症状者:安神药4、兼有窍闭神昏:开窍药5、阴亏血虚之肝风内动:补养阴血药6、热极生风之肝风内动:清热药7、脾虚慢惊:补气健脾药五、使用注意本类药物寒凉居多,但也有偏于温燥的,应区别应用。
脾虚慢惊者,不宜寒凉之品,阴亏血少者,忌用温燥之品。
六、现代研究1、镇静、抗惊厥作用:能制止实验性癫痫的发生,可使实验动物自主活动减少,并能增强中枢抑制制剂的作用。
2、有降压作用,并改善头痛、头晕等症状。
其平肝潜阳的功效,似与降压、镇静、镇痛等综合作用有关。
3、解热、镇痛作用。
第一节平抑肝阳药一、药性特点本类药物多为介类及矿石类药物,有质重潜降之性,入肝经,有平肝潜阳之性,古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
二、作用及适应证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
※石决明首载于《名医别录》,因本品附石而生长,功能祛翳明目,故名。
来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羊鲍、澳洲鲍、耳鲍、或白鲍的贝壳。
多分布于沿海地区。
炮制:生用或煅用。
饮片:饮片均已找碎成不规则块状,且多为统装货,以个均匀、壳厚、光底、壳内面有珍珠样光泽者为佳。
【性味归经】咸、寒。
归肝经。
【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本品咸寒清热,有平肝阳、清肝热之功,为凉肝、镇肝之要药。
2、清肝明目:(1)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2)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3)肝肾阴虚之目暗昏花。
【用法】入汤剂宜打碎先煎。
【临床报道】治疗高血压病:用生石决明、丹参、刺蒺藜、夏枯草各30克,车前子45克,每日1剂,连服45天为1疗程。
▲珍珠母首载于《本草图经》来源:为珍珠贝科动物马氏珍珠贝、蚌科动物三角帆蚌或褶纹冠蚌等双壳类动物的贝壳。
炮制:生用。
饮片:为不规则的薄片,凹凸不平,大小不一,厚1~5mm。
表面黄玉白色、淡黄褐色或银灰白色,常具彩色光泽。
凹入面平滑细腻;凸面常可见生长层纹,并可片片剥离。
质脆,折断时成粉屑或小片状,半透明。
气微,味淡。
饮片以片大、有光泽、质松脆者为佳。
【性味归经】咸、寒。
归肝经。
【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清肝明目:(1)肝火上炎之目赤肿痛。
(2)肝经风热之目赤肿痛、翳膜遮睛。
(3)肝肾阴虚之目暗昏花。
3、镇心安神:心悸失眠。
※牡蛎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来源:为牡蛎科动物长牡蛎、大连湾牡蛎或近江牡蛎等的贝壳。
分布于沿海地区。
炮制:生用。
饮片:饮片均已打碎成不规则块状,且多为统装货,以厚实、壳面无附着物、内面光洁者为佳。
【性味归经】咸、涩,寒。
归肝、肾经。
【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1)肝阳上亢之头晕头痛。
(镇肝熄风汤)。
(2)热病伤阴、虚风内动之四肢抽搐。
2、软坚散结:(1)瘰疠、痰核等。
(2)癥瘕积聚。
现用于肝脾肿大。
3、收敛固涩:各种滑脱证。
4、制酸止痛(煅用):胃酸过多、胃溃疡等。
【用法】入汤剂宜打碎先煎。
收敛固涩煅用,其余生用。
【药理作用】1、有降血脂、抗凝血、抗血栓、降血压、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律失常、改善心衰等药理作用。
2、抗胃溃疡作用:3、可促进机体免疫功能和具有抗白细胞下降的作用。
【临床报道】1、治疗渗出性胸膜炎:煅牡蛎30克,泽泻15克,葶苈子15克,商陆根6克,瓜蒌根30克,海藻15克,红参10克、当归10克、黄芪15克。
2、治疗过敏性紫癜:每日用生牡蛎90克,加水2000ml,煎成600ml,分3次温服,儿童酌减。
治疗30例,治愈26例,未愈4例。
※龙骨与牡蛎功效应用的异同点共同点:龙骨与牡蛎均具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作用,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及各种滑脱证,如遗精、滑精、遗尿、尿频、自汗、盗汗、崩漏、带下等证,二者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龙骨主入心经,具有镇惊安神作用,用于神志不安,心悸、失眠、惊痫癫狂等证,煅龙骨外用收湿敛疮,用于湿疮湿疹;牡蛎咸寒,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用于瘰疬、痰核、癥瘕积聚等证。
※赭石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来源:为氧化物类刚玉族赤铁矿的矿石,主含三氧化二铁。
炮制:生用。
饮片:呈不规则的扁块,大小不一。
全体棕红色或铁青色。
表面附有少量红粉,有的具金属光泽;一面有圆形乳头状突起,另一面与突起相对应处有同样大小的凹窝。
质坚硬,不易砸碎。
断面显层叠状,且每层均依“钉头”而呈波浪状弯曲。
气微,味淡。
以红棕色、断面层次分明、每层有“钉头”、无杂石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寒。
归肝、心经。
【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镇肝熄风汤)本品为矿石类药物,质重沉降,长于镇潜肝阳,又善清肝火,故为重镇潜阳常用之品。
2、重镇降逆:(1)嗳气、呕吐、呃逆。
(旋复代赭汤)(2)肺肾两虚之虚喘。
3、凉血止血:血热吐衄、崩漏。
【用法】入汤剂宜打碎先煎。
【使用注意】1、孕妇慎用2、不可长期服用。
【药理作用】1、能促进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新生,其有效成分是本品经还原后生成的容易被机体吸收的可溶性亚铁盐,故本品常用于小儿营养性铁血性贫血。
2、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蒺藜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干燥成熟果实。
炮制:生用或盐水炙用。
饮片:为5个分果瓣组成,呈放射状排列,直径7~12mm。
常裂为单一的分果瓣。
分果瓣呈斧状,长3~6mm;背部黄绿色、隆起,有纵棱及众多小刺,并有对称的长刺和短刺各1对。
两侧面粗糙,有网纹,灰白色。
质坚硬。
无臭,味苦、辛。
饮片以大小均匀、饱满坚实、背面色淡绿色者为佳。
【性味归经】苦、辛,平。
归肝经。
【功效应用】1、平肝疏肝:(1)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2)肝郁气滞,胸胁胀痛。
2、祛风明目:(1)风热目赤肿痛。
(2)风疹瘙痒,白癜风。
▲罗布麻首载于《救荒本草》,名泽漆。
1952年在新疆罗布平原发现大面积本植物,又其植物纤维为优质麻,遂定名为“罗布麻”。
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
炮制:生用。
饮片: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披针形或卵圆状披针形,长2~5cm、宽0.5~2cm,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长约4mm。
质脆。
气微,味淡。
以身干、色淡绿,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归经】甘、苦,凉。
归肝经。
【功效应用】1、平肝潜阳,清热: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
2、利尿:水肿,小便不利。
※临床多用于高血压病,有较好疗效。
【用法】肝阳上亢者用叶片,治疗水肿多用根。
【使用注意】不宜过量和长期服用,以免中毒。
(罗布麻叶无毒性,但根含强心苷,故有一定的毒性。
)【药理作用】1、对高血压者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
但不降低正常血压,对血压偏低者还能起到升压的调节作用,此为其他降压药不能比拟的。
2、利尿作用3、罗布麻根含强心苷,具有强心作用。
【临床报道】治疗高血压病:每日用罗布麻叶3~6克用开水冲泡当茶饮,共治疗596例,有效率为88.6%。
第二节息风止痉药一、药性特点本类药物多为虫类,入肝经,古有“介类潜阳,虫类搜风”之说。
二、作用及适应证1、息风止痉: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
2、平肝潜阳:肝阳上亢之头痛目眩。
※羚羊角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
来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雄兽的角。
主产于新疆、青海、甘肃等地,原苏联产量大。
多为野生。
炮制:生用。
药材:药材呈类长圆形,略弯曲,长15~33cm,表面白色或黄白色,基部稍呈青灰色。
嫩角对光透视有“血丝”或紫黑色斑纹,通体光润如玉,无裂纹;老角则有细纵裂纹,除角尖端部分外,有10~20个隆起的环脊,间距约2cm,用手握之四指正好嵌入环脊的凹处。
角的基部横截面类圆形,直径2~4cm,内有坚硬质重的角柱,习称“骨塞”。
骨塞占全角长的1/3~1/2,表面有突起的纵棱,与外面角鞘内凹沟紧密嵌合,横切面观,其接合处呈不规则锯齿状。
除去骨塞,角的下段成空洞状。
全角呈半透明,对光透视,上半段有1条隐约可辨的细孔道直通角尖,习称“通天眼”。
质坚硬,难折断。
无臭,味淡。
饮片:饮片有薄片、刨片、角丝、角粉等规格。
以色白、光润、有血丝、无裂纹者为佳。
【性味归经】咸、寒。
归肝、心经。
【功效应用】1、平肝息风:(1)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2)肝风内动之惊痫、抽搐。
为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之要药。
2、清肝明目: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肿痛。
本品清肝火力强,只用于肝火目疾。
3、清热解毒:温热病之壮热神昏、热毒发斑。
另外:清肺止咳:肺热咳喘【用量用法】1~3克,入煎剂应单煎2小时以上,取汁服。
或研粉服,每次0.3~0.6克。
【药理作用】1、镇静与抗惊厥作用:2.解热作用3、镇痛作用※牛黄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
来源:为牛科动物黄牛的的干燥胆结石。
习称“天然牛黄”。
天然牛黄:色黄,涂于指甲上能染成非常鲜明的黄色,经久不褪。
人工牛黄:牛或猪的胆汁,经人工提取出胆酸、胆红素、无机盐等,加工制造而成。
人工培植牛黄:依据天然牛黄的成因机理,在牛胆囊内植入异体,使之形成结石。
炮制:生用。
【性味归经】苦、凉。
归肝、心经。
【功效应用】1、息风止痉:温热病及小儿惊风之壮热神昏、痉挛抽搐等。
朱砂、钩藤等:牛黄散。
2、化痰开窍:温热病热入心包、中风、惊风、癫痫等痰热蒙蔽心窍所致的神昏闭证。
配伍冰片、麝香等,(安宫牛黄丸)3、清热解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肿毒等。
牛黄解毒丸、六神丸等。
【用量用法】入丸散剂,每次0.2~0.5克。
【使用注意】1.非实热证不宜用。
2.孕妇慎用。
【现代研究】一、化学成分:牛黄含水分3.28%~6.92%,胆酸,脱氧胆酸,胆醇,胆色素维生素D,及各种氨基酸。
二、药理作用:1、镇静、抗惊厥作用:2、解热作用:牛磺酸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3、强心、降压作用。
4、利胆作用。
5、抗炎、抗感染作用。
现用牛黄的各种剂型(安宫牛黄丸,清开灵),治疗各种急性热病,疗效较好。
※钩藤首载于《名医别录》来源: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及同属多种植物的干燥带钩藤茎。
主产于长江以南至福建、广东、广西等地。
多为野生。
炮制:生用。
饮片:为带钩或不带钩的茎枝小段,呈圆柱形或类方形,长2~3cm、直径0.2~0.5cm。
表面红棕色至紫红色者,具细纵纹,光滑无毛;黄绿色至灰褐色者,有时可见白色点状皮孔,被黄褐色柔毛。
多数枝节上对生2个向下弯曲的钩(不育花序梗),或仅一侧有钩,另一侧为凸起的疤痕。
钩略扁或稍圆,先端细尖,基部较阔;钩基部的枝上可见叶柄脱落后的窝点状痕迹和环状的托叶痕。
质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