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人学向度

合集下载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作者:张当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19年第04期关键词:实践理论;人类社会;历史唯物主义摘要: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市民社会”理论的批判被广泛研究,但对他转向“人类社会”的研究却长期被忽视。

如果错失了马克思“社会”向度的转变,不仅将导致马克思的文献学、政治哲学等研究走入歧途,并且会丧失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语境的基本把握。

正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向度,马克思树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提供了以实践为基础而又超越了传统观念论的现实路径。

对马克思语境中“社会”概念的辨析绝不是空谈的理论,而是一个关于马克思社会革命理论本质及其新唯物主义诞生的原则性问题。

中图分类号:; B0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12435(2019)04004808Abstract:Marx’s critique of Hegel’s “state-civil society” theory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but the st udy about his turning of “human society”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If we miss the transformation of Marx’s “social” dimension,it will lead to Marx’s document studies and political philosophy go astray. It is based on the “human society” dimension that Marx established the basic posi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provided a realistic path based on practice and transcending traditional conceptualis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Marx is not an empty talk theory, but a princip led question about the essence of Marx’s social revolution theory and the birth of new materialism.如何理解马克思所说的“社会”?这是一个长期被争议的话题。

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马克思哲学观中的社会批判之维

一、马克思的哲学观及其批判功能旧哲学对世界的理解是抽象的。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

这不仅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哲学观,也是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

正是通过这种全新的哲学观和思维方式,马克思超越了旧哲学对世界的抽象理解,真正将哲学理性思维与人类的现实生活联系了起来。

将理性思维的真理性建立于实践的基础之上,将实践理解为现实生活世界中的客观活动,意味着对哲学功能的全新理解。

在这种理解中,现实的生活世界不再以抽象的形式呈现,哲学理论也不再玄远。

因此,在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观的变革中,哲学功能的转变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任何一种哲学都不可能不解释世界,关键在于怎样解释世界,在于为什么要解释世界,而这恰恰取决于这种哲学对哲学功能的预设。

马克思之前的一切哲学都无例外地将哲学仅仅视为穷究世界之理的学问,无论它们对世界是“从客观的形式去理解”还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都不可能不陷于对世界的抽象解释。

现实的生活世界是活生生的、历史地发展着的,而单纯的解释就是说明和分析,是不可能以活体为对象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之前的旧哲学来说现实的生活世界在其视野之外。

旧哲学之所以不能理解“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 48页。

)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从来就没有打算这样做,在于它们对哲学功能单纯的解释性预设。

旧哲学只是想解释世界,因此,它就只是把自然看作僵死的解释对象,而把人看作是独立于自然存在的解释者。

在这样一种视域中,人和自然是相互分离的存在。

由于作为主观者的人站在作为客观者的世界之外,世界也就只能以两种可能的方式获得理解:一种是纯客观方式的理解,即“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另一种是纯主观方式的理解,即从人“抽象的”、“能动的方面”去理解。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3、48页。

)毫无疑问,只要哲学没有打算在头脑之外说明头脑,它就不可能不受到头脑的束缚。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种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一整套理论体系,它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等多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类社会”,这个概念包含了广泛的社会现象,并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本文将从马克思理论的视角,对“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展开探讨。

一、“人类社会”的向度“人类社会”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含了不同方面的向度,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

(一)经济向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人类社会”首先表现出来的是一个经济向度。

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经济的基础条件决定社会结构和政治形态的发展和变化。

因此,“人类社会”经济向度要求满足人类对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物质基础,包括食品、住房、医疗和教育等方面。

这一向度的核心是满足人类基本需求,确保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的持续发展。

(二)政治向度除了经济向度之外,“人类社会”还有一个重要向度是政治。

马克思认为,政治制度是社会结构所必需的,政治权力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形式。

因此,“人类社会”政治向度要求建立公正的政治制度,以实现社会和谐与人民的自由和幸福。

(三)文化向度“人类社会”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向度是文化。

文化是反映人们物质、精神生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的保障。

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是人类社会中文化向度的主要任务之一。

在此基础上,文化的持续发展将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

“人类社会”向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执政的方向和目标。

揭示“人类社会”的面向是马克思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认识,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指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发展,实现社会进步和现代文明的建设。

(一)促进社会进步“人类社会”的向度就是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发展经济、建立公正的国家政治体系和加强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了实现社会进步的重要条件,为解决社会各种问题找到了根本的办法。

同时,有效的政策和机制能够更好地保障人的自由和权益,创造更加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从而发挥出社会机能的作用。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

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比较及启示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批判精神是我们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一种精神,马克思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都对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展开批判,形成各自的批判理论,如何正确认识这两种不同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它们对当代社会的影响是我们当前应当重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一)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在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进程中依次对宗教、政治、哲学和资本主义四个对象展开批判,马克思的宗教批判已经超越了费尔巴哈的宗教批判的范畴,从而将宗教批判转向了更直接、更现实的政治批判。

政治批判是反对当时德国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种锐利武器,使德国人民进行彻底的反对专制制度的斗争。

关于哲学的批判,在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的批判和吸收的基础上,马克思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

(二)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技术发展的两重性是马尔库塞技术理性批判的基本出发点。

他认为在技术理性所形成的新的统治体制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异化和物化的生存方式。

工人被“整合”或“一体化”到现存的社会体制中,逐渐丧失了对社会的反抗力量,人作为一种自由的创造性的实践存在所应具有的否定性、超越性和批判性被技术理性所消解,人成为失去超越维度和批判维度的“单向度的人”。

二、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区别(一)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不同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和英国、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构成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产生的主要理论渊源,同时人类学是马克思的第四个思想来源,进一步补充和完善马克思的批判理论。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马克思的人道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是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

(二)马克思和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的特征不同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作为一种以实践为本质特征的理论,它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发展。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是19世纪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对人类社会的探讨被视为现代社会学理论的奠基之作,对人类社会向度的研究更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的思想中,人类社会的向度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还包括法律、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各个方面。

而这些向度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现实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为我们解析社会矛盾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是由于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阶级之间的矛盾所引起的。

通过马克思的思想,我们可以看到,当生产力得到显著提升时,原有的生产关系就会变得落后和束缚,进而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

这个理论为我们分析社会矛盾的本质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视角,有利于我们研究和解决当今社会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

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是由人类生产生活的需要和发展规律所推动的。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促使社会不断发展和变革。

这一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助于我们看清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指导我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的根本结构。

在他看来,社会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的。

经济基础是社会的物质基础,包括生产关系和生产力,而上层建筑则包括政治、法律、宗教、文化等意识形态。

这个理论为我们认识社会的根本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线索,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社会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马克思的人类社会向度理论对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社会的各个向度的分析,我们可以找到问题的根源,指导我们的实际工作。

在解决社会矛盾和矛盾激化的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提升生产力来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在进行政治改革时,我们可以通过改革上层建筑来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在进行文化建设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思想观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马克思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和深远的影响。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的角度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危机,并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人类社会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社会组织形式。

人类社会从古代社会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现代化、工业化,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和建设,不断发展和演变。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认为人类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各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形态都有着其自身的内在规律和矛盾,这些规律和矛盾决定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但是这个阶段却充满了矛盾和危机。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即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无产阶级的剥削和贫困的矛盾。

这种矛盾是由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所决定的,因为私有制和市场经济造成了财富的不平等,一小部分人拥有绝大部分财富和权力,而大多数人则陷入了贫穷和无力的境地。

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基础上,消除私有制和市场经济,把生产资料公有化和社会化,才能实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其特点是消灭了阶级差别和私有制,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每个人都能按照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得到满足。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社会组织形式,一旦实现就将永远存在。

然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易事。

社会主义社会的探索和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经历许多困难和挑战。

斗争阶级和阶级的斗争,经济制度的建设和调整,社会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变革,都需要进行深入探索和改革。

同时,资本主义的反扑和国际压力也会给社会主义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和压力。

因此,实现共产主义社会需要坚定的信仰、勇气和智慧。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虽然社会主义事业在某些国家遭遇了挫折和失败,但是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如全球化、气候变化、能源危机、公平和正义、文化认同等。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欧洲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想体系,其核心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体系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和批判向度,以及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进行坚决批判的特点。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和批判向度展开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主要表现在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上。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其内在的规律性和逻辑性的,而这种规律性主要表现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这种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社会关系的变革,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斗争推动的。

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更替,本质上是旧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推动下被逐渐取代的历史过程。

这种更替的动力来源于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所带来的阶级斗争则是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动力。

马克思主义强调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不可持续性。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私有制和生产关系使得社会财富不断集中于少数人手中,而大多数人则过着贫困和剥削的生活。

这种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社会结构必然会引发无产阶级的革命,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历史进程。

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向度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向度主要表现为对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的批判。

马克思在其著作《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内在的矛盾和不可持续的方面。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使得劳动力成为商品,使得劳动者在生产中被剥削,而剩余价值则被资本家所占有。

这种剥削和不公正使得社会中的财富不断积聚于少数人手中,同时也导致了广大劳动者的贫困和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在社会制度方面,马克思主义强调了对旧的社会制度的批判和对新的社会制度的建设。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资本主义剥削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里,阶级对立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整个社会都是由一小撮资本家统治着的。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语境中的“人类社会”向度及其现实意义1. 引言1.1 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理论意义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理论意义主要体现在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分析和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上。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革的历史过程,而资本主义则是其中一个阶段。

他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矛盾在于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了阶级对立和剥削。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最终命运是自我毁灭,因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

马克思的理论意义在于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矛盾,为人们认识和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他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和危机,进而探讨建设更加公平和人道主义的社会制度的途径与方向。

马克思的理论意义不仅在于分析和批判现存的社会制度,更在于为未来人类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倡导。

他的思想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2 人类社会向度的概念解析人类社会向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向度是指导着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基本原则,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人类社会向度的实现,意味着人类社会不断向着更高阶段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

人类社会向度的概念解析涉及到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向度的实现必须依靠广大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仰之上,必须坚持为全人类的共同利益而努力。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向度才能得以实现,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人类社会向度的概念解析,不仅涉及到理论层面的思考,更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

只有深刻理解人类社会向度的内涵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 正文2.1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人类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简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简论马尔库塞的社会批判理论

条“ 总体 革命” 的解放 道路 尽管 马尔库塞的理 论有虚幻之 处 , 但他 的批 判精神和 对人 内心 的关注对现代社 会依然具有 重要 的
启示意 义。
关 键 词 :马 尔库 塞 社 会 批 判 理 论 单 向度 解 放


理 论 渊 源
军事 方 面上 去—— 换 句话 说 . 用 到 了 经 济 学 家 和 社 会 学 家 们 通 常所 指 称 的“ 非生 产 ” 品 和 服务 行 业 上去 了 ; 二、 生 活
胡塞尔 和海德格 尔对马尔库 塞初期 的思 想产 生了重要
影响 ,他曾试 图用现象学 和存在 主义 的视 角去揭露 和批 判 发达 的资本主 义社会 .又 曾力 图将 存在 主义 和马克 思主义 结合起来 。马尔库塞继 承 了马克思 的# L L  ̄ J . I 精神 , 他视马克思
主 义 为 一 种 社 会 批 判 理 论 .在 马 克 思 异 化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对
哲学是 时代 精神的精华 ,正如任 何思 想或学 说都 反映 了一 定社会 、 政治、 经济 、 文化背 景一样 , 马尔库 塞的思 想不
是 凭 空 想 象 的 产 物 ,而 是 建 立 在 由 于 历 史 背 景 的 变 化 和 社
会 经济 的发 展为 它提供 的物 质基础 之上 的 。它产 生于 资本 主 义社会 现实及 战争年代 的历史 发展 中 .它揭示 了了资本
的 和 政 治 目的 . 这 些 研 究 成 果 得 到 了 充 分 利 用 。 它 们 造 成 了由‘ 富 裕社会 ’ 的正 常 功能 表现 出来 的综 合病 症 。” 发 达
发达 资本主 义社会 的政治 、经 济 、文 化等进 行全方 位 的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析社会批判理论范式的三种转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文-浅析社会批判理论范式的三种转向
在此基础上,葛兰西认为,霸权统治从来都是不稳定的,它会随着阶级利益冲突和文化观念差别而变化,因而,统治阶级的文化霸权一直在接受着工人阶级的挑战。并且,无产阶级应当夺取“文化领导权”。但是,无产阶级的直接目标并不是夺取国家领导权,而是先在市民社会的各个领域中逐步破坏资产阶级的文化霸权,进而夺取国家领导权。在霸权创造和斗争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就是统治集团的“管家”,其主要职能是在市民社会领域履行统治集团的“文化领导权”。
马克思指出,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为尖锐对立的两大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追逐利润的欲望驱使和价值规律的强制作用下,一方面是资本不断集中,各国人民被卷入世界市场;与此同时,贫困、异化和剥削程度不断加深,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因此,现代工业有了不可避免的周期运转——“沉寂状态、逐渐活跃、繁荣、生产过剩、崩溃、停滞、沉寂状态等等” [4],而每一次经济危机都预示并酝酿着更加严重的下一次危机。在马克思看来,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每个社会都有着“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的自然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因此,他与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激情昂扬地宣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阶级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5]
葛兰西所谓的“文化霸权”又称文化领导权,是指作为民间组织的“市民社会”与作为国家政权的“政治社会”,在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领域,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辩证关系。
与马克思不同,葛兰西的“市民社会”不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的代名词,而是指民间社会组织集合体,它与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的“政治社会”共同构成西方国家的上层。国家机构除了维护和实现本阶级的强制性权力之外,还承担“教育者”的职责,凭借在市民社会中对从属阶级的知识与道德的领导,获取广大人民群众对现有统治权威的认同。“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存在着调整了的相互关系。假使国家开始动摇,市民社会这个坚固的结构立即出面。”[6]另外,葛兰西认为,资产阶级取得霸权地位,其前提是在不同程度上为对抗阶级的文化和价值提供空间。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巩固不在于消灭工人阶级的文化,而在于联系工人阶级的文化形式,并且吸收其形式逐渐更新、组建资产阶级的文化和意识形态。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2019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任何一种哲学理念、哲学立场都蕴涵着对“人”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角度,并由此体现其特殊性质和评价标准。

马克思政治哲学之区别于传统西方政治哲学,在于其以实践的思维方法历史地考察“现实的个人”的生存境遇和政治命运,基于政治实践视域的价值批判,其价值诉求始终指向人的解放、自由与全面发展。

从早期带有启蒙色彩的伦理思想的阐述,到对物质利益问题的关切、对市民社会的剖析、对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所造成的人的生存二重化的批判,再到寻找到人类解放的承担者,并把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最高的价值目标,在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演化发展历程中,人始终是马克思关怀的核心。

以人学为向度来审视马克思政治哲学,可以清晰地梳理出其政治理想、政治实践和政治价值,从而回归马克思的思想全貌。

一、马克思政治哲学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个人人性思辨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根基,因为政治终究是“人”的政治,政治哲学的内在逻辑无法缺失人性规定,不同政治哲学的人性规定决定其独特的理论品格。

西方政治哲学建构的路径是基于对人性的一般假设,人性或人的本质被理解为超越一切历史条件的、永恒不变的人类共性,尽管其对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思考达到相当高的抽象水平,却由于脱离了特定的社会关系和实践活动来探讨人,因而也就脱离了“现实的个人”及其政治生活实际。

马克思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深刻地批判了这个考察前提的抽象性、非历史性和非现实性,在反思和批判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的人”、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和施蒂纳的“唯一者”的基础上,马克思完成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个人”的转变。

他指出:“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1]73可见,马克思所把握的“人”不是一种具有先定的和先验本质的存在,而是在客观的、社会的、历史的实践活动中不断创造和确立自身现实本质的存在。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
马克思政治哲学即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它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实践观念。

其核心思想是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着重人当
真正意义上自由和平等。

马克思政治哲学的人学向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以人的角度考量,认为健全的社会服务应注重人的权利以及平
等的自由,建立政府担负起保障人权自由的义务。

第二,以共产主义
和正义的角度审视,试图通过改善社会制度建设以达成更高层次的正
义和公正,实现人人有份和平等的机会。

第三,以唯物主义为发展动力,严格规范社会关系外,控制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以便建立规矩
识别、消减压力和提高生产能力的社会制度框架。

社会学中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挑战

社会学中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挑战

社会学中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挑战社会学中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审视社会现象的方法,它基于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性分析和批判性思考,以揭示现有社会结构的不公正和不平等,同时探索改变社会现实的可能性和途径。

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是批判性思考和批判性理论,它们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现象,并提出批判性的解决方法。

社会批判理论有多个分支,其中较为著名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和弗洛姆主义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社会批判理论,它认为社会现实是由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所决定的,社会变革是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实现的。

弗洛姆主义社会批判理论则是以弗洛姆为代表的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结合体,它强调人的内在需要和外在环境之间的关系,探讨个体自我意识和社会文化形态的交互作用。

对于社会批判理论的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理论上的挑战、实践上的挑战和实证研究的挑战。

理论上的挑战表现为社会批判理论缺乏理论上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社会批判理论面临着诸如欧柏林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等不同的理论挑战。

欧柏林主义质疑社会批判理论的启示性作用,后现代主义否认社会现实有“真实性”和“代表性”,结构主义则主张用结构化的观点来理解社会现象。

实践上的挑战表现为社会批判理论在实践中往往受到现实限制和问题的挑战。

社会批判理论往往难以解释一些不符合预期的现象,同时也无法充分考虑社会现实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实证研究的挑战则表现为社会批判理论缺乏实证支持。

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质性研究,而这种方法在实证研究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质性研究往往无法提供足够的统计数据和实证证明,这使得社会批判理论的结果往往缺乏科学的证明。

综上所述,社会批判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学分支,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社会现象,并提出批判性的解决方法。

但是,社会批判理论在理论一致性、实践应用和实证支持等方面受到了各种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在未来的社会批判理论研究中,应注重理论的一致性、结合实践应用进行研究,加强实证研究方法探索,提高社会批判理论的研究质量和实用性。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马克思是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社会学家,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并以其独特的历史逻辑和批判向度,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等社会制度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

本文将对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进行深入探讨。

马克思的历史逻辑主要包括对社会历史的演进和发展规律的思考,他认为社会的发展是有其自身的逻辑和规律的。

马克思通过对历史的分析,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即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变迁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所决定的。

在他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不可避免的,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不同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迁,从而推动了社会历史的不断前进。

马克思的历史逻辑还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理解,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种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是在资产阶级的统治下,以利润最大化和资本积累为目的的生产方式。

在这种社会形态下,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社会的分裂和矛盾的激化,最终引发社会的变革与革命。

除了历史逻辑外,马克思的批判向度也是他思想体系的重要部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主要体现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结构的深入分析和批判。

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充满着各种不平等和剥削的社会形态,资本家通过剥削工人获取巨大利润,导致工人阶级生活贫困,处于被剥削和压迫的地位。

资本主义社会也存在着竞争激烈、危机频发和贫富分化严重等问题,这些都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深刻批判的依据。

马克思的批判还包括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文化的批判,他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掩盖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工具,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宣传,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地位和利益,掩盖社会的不平等和剥削,欺骗和迷惑被压迫阶级。

马克思的批判还包括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控制和对人的异化现象的揭露,他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使人的自我意识和自由意志受到异化和压抑,成为资本的奴隶,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和尊严。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

马克思总体观的历史逻辑与批判向度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科学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和批判向度是其核心内容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历史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而生产方式的变革又导致了社会形态的变化,这种历史发展的逻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强调批判的思维方式,要求对社会现实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和批判,揭示社会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和批判向度对于理解和改造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强调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根本原因。

在不同的生产方式下,人们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导致了社会形态的演变。

在奴隶制社会,生产方式是以奴隶劳动为基础的,人们的生产关系表现为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整个社会形态呈现出奴隶主政治统治、奴隶劳动和商品经济并行的状态。

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是以资本和雇佣劳动为基础的,人们的生产关系表现为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整个社会形态则呈现出竞争的市场经济、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的特点。

马克思主义将生产方式作为社会形态变革的驱动力,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为人们理解历史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逻辑强调了社会形态的渐进演变。

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中,历史是由一个社会形态向另一个社会形态的过渡和演变构成的。

这种历史发展的逻辑性是由于每个社会形态内部存在着自身的矛盾和问题,而这种矛盾和问题又推动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演变。

在奴隶制社会,奴隶和奴隶主之间的矛盾促使了奴隶制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和雇佣劳动者之间的矛盾推动着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积聚和社会主义的兴起。

这种由社会内部矛盾推动社会形态演变的逻辑性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人们理解现实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然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向度强调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性分析。

马克思人权批判理论的三个向度

马克思人权批判理论的三个向度

第34卷 第2期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3月Vol.34 No.2 JOURNA L OF HENAN N ORMA L UNIVERSIT Y Mar.2007马克思人权批判理论的三个向度刘素娟(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法系,河北廊坊065000)摘 要:马克思颠覆了近代人权观的形而上学基础,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压迫性以及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作了深刻的批判,提出了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的“新人权”观。

关键词:人权;批判;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2359(2007)022*******作者简介:刘素娟(1968—),女,河北廊坊人,法学硕士,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文法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早期的马克思受法国政治大革命以及以康德和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法哲学的影响,形成了理性批判主义人权观。

这时的马克思从理性原则出发,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本身的理性,强调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视国家和法为自由和普遍利益的象征与表现,并以此展开了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

然而,在关于莱茵省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马克思遭遇到了世俗社会的物质利益之争,动摇了他对黑格尔的理性国家观的信仰,在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问题上产生了“苦恼的疑问”,这使得马克思开始从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解剖市民社会的钥匙。

马克思通过对市民社会的政治经济学解剖,窥见到了物质的生活关系(市民社会)对法(权利)的根源意义。

基于此,马克思对西方近代资产阶级人权观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由赞颂转向祛魅。

而这一祛魅的过程就是对资产阶级人权观进行批判的过程,其实质是揭露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压迫性以及以物为本的价值取向,还资产阶级自由和平等的人权以本来的面目。

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市民社会压迫性的批判在马克思的视野中,资本主义商品交换包括一般的物质商品之间的交换和资本与活劳动之间的交换两个方面,而恰恰是这两个方面反映出资产阶级人权在形式和内容上的不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及其人学向度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哲学既应有超然于尘世的冷静,又要有立足于生活的真实。

持批判的目光,指出现实的弊端。

会刺痛时下一些日渐麻木、沉溺于物质追求与感官享乐的神经,使人们不致在吵吵嚷嚷的日常生活中迷失方向,使人们的心灵得到安顿,为促进社会发展,帮助人们去实现公正、合理、人道的社会,为实现人的自由、解放作出贡献。

而社会批判理论就是这样的哲学。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活力所在;批判性是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种深刻的反思模式,是贯穿马克思理论发展始终的思想精髓。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它的前提是“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主义”(历史的、具体的、现实的唯物主义分析方法)。

《手稿》中的社会历史主体的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整个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石和主导框架。

马克思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实质,是确立了以物质实践活动为基础的人类世界的实在性。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的系统性和结构性的特点建立在实践性、科学性和真理性的基础上。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逻辑转换是从价值悬设的伦理冲击到社会历史的现实解放以及使“应有”服从“现有”、“未来”服从“现实”。

马克思通过《手稿》确认了物质生产的基础性地位,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打破了其“人本异化史观”的逻辑框架,标志着它逻辑的一个整体框架的转换,进而建构起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物质生产实践作了理论上的提升,对社会关系作了历时性的强调,而《德意志意识形态》使“实践”更具有现实意蕴。

物役性理论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它的第二个重要逻辑层面,是从历史辩证法主体向度投射的隐性批判话语。

它构成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和科学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的社会批判话语的一个核心驱动力。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所作的政治批判是其社会批判理论中最为外显的部分,对市场经济体系所作的经济批判是这一批判最深刻的内容,而对整个市场经济社会所作的总体性的社会批判才具有更为深远的价值。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的社会批判首先在于: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历史性规定中,真正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性矛盾,体现在以下双重矛盾中: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即生产力的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关系的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内在环节的相互矛盾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由分工和财产造成的界限与鸿沟(以“资本主义社会个体与普遍性整体相冲突的文化矛盾”为例)。

马克思从哲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三个方面建构科学的社会批判理论,具体表现在:在哲学上,从打破唯心主义思想中心论的唯物史观出发,扬弃了人本学的异化逻辑,引出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社会历史分析方法,从黑格尔关于社会关系矛盾分析的历史辩证法中,生发出现实的批判张力;在经济学上,马克思第一次系统的阐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以此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固有的对抗性矛盾,并展望了未来社会,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视角得到全面展现。

他从社会生产力发展角度出发,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前的各社会形态又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批判了古典经济学的非历史性思维方式;在政治学上,批判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潮,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分析与批判,引出未来社会发展的理论即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被社会主义社会所取代。

马克思从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由此建构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与逻辑辩证统一的逻辑体系,体现在《资本论》当中。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不足是分析方法抽象不够以及现实的分析与批判的浑沌结合形式。

今天,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就应该以马克思哲学变革的逻辑过程为参照系,应当始终将自己的思维触角深入现实生活,从某一侧面、某一层面或某一事件中去提出更多的更有现实价值能引发人们深思的各种问题,及其解决的可能理路与方向。

研究者不仅要理解被研究的社会对象,而且重要的是要对支配研究的形而上预设进行批判。

对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界定应坚持全面、辩证、发展的原则,把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理论自身的批判结合起来,揭示贯穿于马克思理论总体中的批判精神。

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之下,我们应该重新理解马克思,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神来回应全球化的挑战。

二、其中的人学向度(一)新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社会批判理论的人学向度。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在“新马克思主义”那里得到丰富和发扬,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

他们面对西方人所面临的普遍的文化——历史困境以及人的异化受动的存在方式,发扬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致力于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文化批判,意欲给沉沦于科技文明造成的非人化境遇中的人们带来震颤,启明在西方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的惨境中吟痛的心灵,探寻和建构科学理性与人文精神共通融合的现代文化精神。

在本世纪,新马克思主义者依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文化层面对现存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批判。

它关注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以异化理论为理论基础。

以怀疑与反思为本质特征的批判精神有助于人类合理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建构更为和谐与完美的社会。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批判的终结,哲学表述为“否定的辩证法”,夸大了事物的否定方面,割裂了现实与未来的关系。

因为面对传统必须作出理性的抉择,所以它只能是虚幻的、不具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的乌托邦。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是带有浓厚悲观主义、浪漫主义、保守主义色彩的激进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

它极力抬高价值理性而贬斥技术理性,是一种不加区别的总体性价值人本学批判。

新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的形式是“后现代主义”。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现代西方社会正走向后工业文明阶段,这一时期的到来标志着人对一种永恒承诺的失效。

人类对生命价值、内心潜在的精神追求变成了后现代消解式的语言嬉戏。

况且已经再没有什么东西仍需加以摧毁了,只有冲动和乐趣才是真实和肯定的生活。

后现代抹煞一切深度模式,一切都处于一个平面上。

非理性完全以其本真的状态存在着。

表面上后现代人完全沉浸在形而下的愉悦中,然而在实质上,后现代人是极其痛苦与完全绝望的。

他只能以损害自身、以自身的无价值消极地来抗争现实世界中理性的压力。

因此,我们说,后现代主义的兴起,正是批判意识被人们以极偏颇、极激进的形式反映出来的表现。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理论的人学向度。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

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0页,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由马克思的论述可以看出,他是把人的问题摆在第一位的,他要通过人的问题的解决来解决许多其他问题。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非人性进行的批判,是与对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运动的揭示相联系的。

当然,马克思虽然这样做了,但是在《手稿》中,其主导逻辑还是人本主义的。

因此,马克思最终把异化的扬弃归结为人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

马克思也涉及到工人与资本家的对立,但由于没有科学的阶级分析作基础,这种对立明显地带有人本学的色彩。

马克思后来通过科学地分析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的真实地位。

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找到了正确的通过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进行的人的解放的道路。

“全面的自由发展的人”是其途径之一。

研究人性异化问题,首先必须从人的客观存在入手,而不能附加以任何主观的成分;而人的客观存在首先是一种社会存在,是一种在社会的普遍联系中的存在;而这种人的社会存在最基础、最本质、最核心的是人的经济存在;人的政治存在是人的经济存在的集中反映。

因此,讨论解决人性异化道路问题,首先必须从人的经济存在入手。

这样,生产力的发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根本变革,就是解决人性异化的根本途径了。

马尔库塞的学说是建立在弗洛伊德主义基础上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学说。

抽象的思辨的人本主义只能导致革命斗争的消除,其结果实际上是使无产阶级囿于异化的现实之中。

它的乌托邦的口号非常动听,但改变不了工人的实际命运。

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宣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时,他实际上宣告了一切人本主义的社会批判逻辑的彻底覆灭。

在《手稿》中,把人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初步尝试,使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不仅超越了费尔巴哈苍白无力的人学批判,而且克服了国民经济学忽视人甚至排斥人的局限性,为进一步把国民经济学作为单纯的发财致富的学问批判地改造为为无产阶级彻底解放服务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提供了可能。

事实上,由《手稿》所萌发的人学批判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向度相统一的社会批判,贯穿于马克思其后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特别是《资本论》的整个创作过程中。

这里不同之处仅仅是,在马克思后期的理论著作中,他能够把人学批判——涉及诸如人性的丧失、物化、异化以及拜物教等等问题——更加自觉地置于经济学的科学批判的基地之上,使人学批判所赖以立论的价值取向真正具备了科学的形态。

不言而喻,由马克思开创的社会批判的两种批判逻辑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同样适合于我们今天所从事的人学研究。

譬如,在知识经济繁荣的时代,特别是邓小平倡导“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策略的今天,对在其中扮演着主体角色的知识分子本身的价值、气节、脊梁、使命等问题的观照与考量,就是一个饶有兴味的话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