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中国白银货币文化(2)
白银帝国:两分钟看懂中国货币史
白银帝国:两分钟看懂中国货币史小时候看古装剧,看到一个人“啪”的一声,拍下一块碎银子,豪气干云地吼上一句:“切二斤牛肉,来两坛好酒!”一般这个人肯定是个好汉。
很多年后才知道,吃牛肉这件事并不是每个古代人都能享受到的。
因为牛是农耕的重要劳动力,我国历史上不少朝代禁止杀牛吃。
最可怕的时候杀牛是死罪,最轻的也要判你坐个一年牢,或者挨上一顿板子。
除了牛肉,那买牛肉的碎银子,也不是什么朝代的人都拿得出手的——据《中国货币史》,“一直到元末,白银还算不成十足的货币”。
也就是说,明朝之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才比较多用银子了,之前千把年来民间常用的是铜钱。
直到现在,我国南方某些方言中还管钱叫“铜锭”。
关于白银如何一路打败铜钱铁钱打败黄金乃至打败纸币,最终成功上位,独占明清两朝货币鳌头近500年,其中的弯弯绕足可以拍一部宫斗戏。
青年经济学者徐瑾老师写了一本书,用普通人能读懂的语言讲述了整个白银货币化的过程,书名就叫《白银帝国》。
▲2分钟知识动画带你读懂《白银帝国》是不是看完还不过瘾?我们还准备了《白银帝国》的浓缩精华版,接着往下看吧!纸币为什么输,白银为什么赢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明朝以前,银子一直都不是主要流通的货币,经常用来做工艺品。
老百姓用的最多的是铜钱、铁钱这样的贱金属铸币。
大宗交易则用黄金。
而到了北宋时期,我国开始了领先世界的纸币尝试。
那么,白银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崭露头角的呢?正如草根出身的英雄往往在各方势力混战的年代杀出重围,白银也是在货币系统最纷繁复杂的宋朝,寻得了一个翻身的契机。
宋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别的朝代。
比起我们通常印象中唐代的繁盛一时,北宋才是中国经济全面超过西方的历史顶点。
相比唐代,宋代的人口发生了爆炸式增长,商业空前蓬勃,只用一种货币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宋朝的货币系统最为热闹:金属货币有铜钱、铁钱和贵金属的金与银;纸币至少有全国通用的交子、钱引、关子、会子,还有一些地方性的纸币在各地小范围流通。
白银货币化
白银货币化中国白银货币化是从唐朝(618-906)开始的。
唐朝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也是一个中华民族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
它最显著特点是自信、开放、包容、博大,善于接受外来的文化,善于接受外来的技术,乃至于接受外域人在唐朝为官。
杜佑《通典·边防典》记述了与中国发生联系的国家或部族有189个;孙光宪《北梦琐言》言,唐朝时在华做官的外国人达三千余人之多,甚至有波斯人官拜宰相。
开放的唐朝是中国接受白银货币的思想文化基础。
唐朝善于接受一切外来好的东西。
当然,丝路贸易是其最重要的途径或者说平台。
尽管中国古代与外域的交往早已开始,但真正的成规模的商贸活动是从唐朝开启的。
受朝廷的重视与支持,唐朝的对外贸易发展迅猛。
唐中期以后,海洋交通与贸易也得到更大发展,中国与西方世界的经贸往来进一步扩大。
当时经由东南沿海已能通达印度洋和波斯湾。
借助海上航线,中国与南亚、中亚各国的商业活动更加密切。
至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有数十万之众。
这些外国商人带着香料、药物和珠宝,换取中国的丝织品、瓷器等。
来华的外商足迹几乎遍及中国水陆交通发达的所有城市。
中西贸易,丝绸之路上的诸国,皆用银币,难以与中国的铜钱直接互换相通,要实现贸易交换,采用以份量计值的银锭是最便利的。
唐朝的这种全方位的商贸活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间久了,国人必然走向接受白银货币。
当时,没有专门的国际货币,久而久之,银两自然成为了国际货币。
所以,唐朝无论是墓葬出土还是窖藏出土经常有外来银币。
此外,考虑到唐代贸易的实际情况,我们倾向于认为,中国古代最早的银锭——唐朝的船形银锭,就源自海上大宗贸易。
因为,白银作为贵金属货币,成色和重量一样重要,高度延展的船形能让人一目了然地看到银锭没有夹杂;而服务于海上贸易的银两,选取船形便是自然而然之事。
船形银铤为什么两头经常翘得非常夸张,原因就在于此。
馆藏唐代船形银锭然而,有必要强调,虽然唐朝已经开启白银货币化的进程,但直至明代中叶之前,尚未取得本位货币的地位。
“白银货币化”抑或“货币白银化”——明清时期货币变动再探讨
Voi.39 No.6Dec.202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 Xi+n Ung. of Ash. & Tcch.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第39卷第6期2020年12月【经济与管理】DOI:10. 15986/j. 1008 - 7192. 2020. 06. 007“白银货币化”抑或“货币白银化'----明清时期货币变动再探讨张帅奇(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摘要:明清时代货币变动的重要特征是明中期以降的白银社会化崛起&明初政府以行政手段构建宝钞为主、铜 钱为辅的社会货币体系崩溃后,非合法化货币白银逐步获得国家与民间社会的双重认可,促使白银货币化日益加速。
但明中后期所形成的“银钱并行”或“银钱兼权”格局,很大程度上是白银作为国家财政收支体系与民间 社会交易的一种统计标准,同时承认铜钱作为社会经济中辅助性货币角色,二者共同构成国家财赋“计量白银化”标准&关键词:白银货币化;货币白银化;明清时期;货币变动;计量白银化中图分类号:F82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 7192(2020)06 - 0050 - 09一、弓I 言明清经济领域货币形态演变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明中晚期以降的白银社会化崛起,促使明清时代货币问题研究衍生出“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之说,但关于“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的内涵因主体研究方向与阐释内容迥异而呈现出不 同的学术特征①。
“白银货币化”是白银作为一种社 会角色由商品向货币转化的长时段历史过程,“货币白银化”是白银在多元并行流通的货币中由次要货币演变成社会主要货币[1]&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明初至成、弘年间自下而上的民间促动趋势转变为成、弘以降自上而下国家法令推行的社会化过程,也是市场萌发与中国社会经济货币化的历史进程,启动了晚明社会变迁,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2]& #货币白银化”所指的是白银由非法货币甚至国家禁止作为货币的贵金属向作为货币发展的过程,也即由不合法的货币地位向合法货币直至主币地位的演变过程但是绝对不能单纯地把货币用银作为财政变革的标志,金代铸银币并广泛使用以及明代“银之用益广”的所谓白银货币化,并不是问题的核心;明清货币变革在财政意义上的关键之点是将银两作为国家财 政收支的统一统计单位,即变革的主要标志不是“白银货币化”,而是“统计银两化”⑷& 一部分经济史学研究主体对于“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概念厘定大致类同,但二者之间社会化属性表达却有显著不同甚至存在一定的逻辑矛盾,即白银化是货币形态特征表达,而货币化则是隶属社会经济系统的一定范畴内的复杂子系统&本文试以明清时期货币变动问题为研究对象,梳理“白银货币化”与“货币白银化”相关概念厘定与学术研究现状,把握 “计量白银化”于国家财政收支中的发展脉络,揭示出白银与钱钞行用格局和国家社会系统的互动联系&二、“白银货币化”与明中晚期货币变动明代的中国已进入封建社会的晚期,整个社会的经济政治结构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以“货币白 银化”为核心的货币制度演变是这一时期社会结构 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5]&白银从单纯贵金属储值 商品逐 成经济流 中的一种社会 货币,开始于明朝中晚期,而是存在一个复杂多变的动态收稿日期:2020-06-0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节日志’武当山庙会(JRZ2012018)作者简介:张帅奇(1995 -),男,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经济史& E-mail : ***************第6期张帅奇:“白银货币化”抑或“货币白银化”51演变过程。
白银货币化 高考历史题
白银货币化高考历史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中期,大明宝钞因严重贬值退出流通领域,白银以体积小、价值高、易于分割熔铸、便于携带等天然属性,于天顺以后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隆庆元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这以法律形式确定其货币地位,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
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完成。
材料二:明代白银货币化是在民间与官府、白银与纸币和铜币的博弈中造就的。
政府被迫接纳和认可了这一趋势。
明中叶正处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欧洲人正竭力向世界开拓海外市场,明政府为获得白银开放海外贸易,凭借着对外贸易的出超优势,大量海外白银流入中国。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参考答案:
(1)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纸币贬值和白银的天然属性使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其次,政府的推动和认可也加速了白银货币化的进程。
最后,海外贸易的开放和大量海外白银的流入也为白银货币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商业的繁荣,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转型。
其次,白银货币化也改变了人们的财富观念和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的变革。
此外,白银货币化还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和宗法关系,促进了海外贸易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
然而,白银货币化也导致了贫富差距的加大,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稳定因素。
白银货币在中国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摘要: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中后期开始被大量使用实现货币化,至民国成为法定的本位货币,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白银;银本位;货币化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白银作为一种金属货币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明清两朝及民国的主要通货,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在中国的货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一、明朝之前的白银货币据《史记》记载,夏朝把金分为三品,有黄(金)、白(银)、赤(铜),春秋战国时期也有银质的铲形、版形、饼形及贝形货币文物出土,可见这时白银已经开始作为货币存在。
秦朝时期,国家规定以黄金为上币,铜(秦半两)为下币,白银主要被用来制作装饰品及餐具等,不能作为货币流通使用。
汉武帝以资源相对丰富的贱金属铜为币材铸“五铢钱”,是两汉主要的通行货币。
此外汉武帝元狩四年为增加财政收入,曾铸造一种以银锡合金为币材的“白金币”,后因数额巨大且不足值、盗铸猖獗而被废止,“白金币”被认为是我国最早获得法定地位的白银货币。
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战乱频繁,货币混乱,币值稳定且价值较低的银较金相比货币作用有所发挥。
在广州、河西走廊等海外贸易中心地区,金银甚至是唯一通货。
这一时期白银价值呈上涨趋势,计量单位开始由过去的斤缩小为两。
隋唐时期,钱帛是主要的货币,除岭南、西州(今新疆的吐鲁番)之外的地区,金银一般不作为流通的货币,多被制成首饰、器物用于赏赐、贮藏、馈赠等用途,到唐朝末期,白银的地位逐步提高,市场上使用白银用于交易的现象增多。
两宋时期,以铜钱、铁钱、纸币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及邻近民族的影响,白银的使用开始逐渐增多,赏赐、纳贡、军费、税负等大量使用或折成白银,白银初步实现货币化。
这期间采银量虽有所扩大,但满足不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钱荒问题依旧存在。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中国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货币制度在这个时期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货币的白银化。
白银成为明代主要的货币形式,这一变化带来了许多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其影响。
1、贸易发展在明代,中国的对外贸易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与西方的贸易。
欧洲人对中国的丝绸、茶叶等商品需求旺盛,中国也需要西方的铜、铁、锡等原材料。
在贸易的过程中,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因为它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通用价值。
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中国货币的白银化。
2、矿产资源丰富在明代,中国的经济非常发达,国内的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
中国的银山、铜山等资源产量都非常大,这为白银化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中国在这个时期还迎来了大规模的银矿开发,这使得白银的产量快速增加。
矿产资源的丰富也是中国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政府政策的支持在明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推动了货币的白银化。
明朝官方坚持实行坡顶税收制度,这使得农民需要使用更多的白银来支付税赋。
政府还通过发行银票等方式,推动白银在经济中的流通。
政府的政策支持也是促使明代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影响1、经济影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对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白银的流通促进了商品交换与商业发展,为市场经济的兴起提供了条件。
白银流通还刺激了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商品生产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白银化的影响还体现在国际贸易上,中国的对外贸易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2、社会影响白银化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形式,导致社会上出现以白银为核心的财富积累和交换方式。
这也促进了社会的分化,地方豪强和商人阶层获得了更多的财富,而农民和底层人民的生活则相对困难。
白银化还使得土地和人口等资源成为白银的直接交换对象,加剧了社会的资源流失与不平等。
3、文化影响白银化也产生了文化影响。
白银的流通促进了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使得艺术和文化更加绚丽多彩。
白银货币化
中国当今金融领域内流通的是金银本位下的纸币制度,贵金属白银作为本位货币的主要作用是价值尺度与储备手段,极少参与流通。
中国先民对白银的认识和利用有着悠久的历史,白银很早就被制作成工艺品和货币。
中国古代把白银用做货币大量使用,是在唐宋以后的事情。
到明清,银本位制不断巩固加强,在中国历史上,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朝时期,即通常所说的白银货币化。
白银在明代经历了不同寻常的货币化过程.明初,白银不是合法货币,那时候的法定货币开始是铜钱,然后是纸钞,为了推行纸币制度,曾经禁止民间使用金银交易,可是未能阻止白银的流通,民间交易活动仍习惯使用白银。
作为交换媒介,货币单位价值的大小应该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由于明中叶以后,市场的发展和商品交易规模的扩大,铜钱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单位价值更大并且便于携带的贵金属来充当交易媒介,白银便很自然地成为主要的货币.明代白银货币化是自民间开始,经历了自下而上的发展历程,在逐渐得到国家事实认可以后,才向全国展开的.白银货币化是有社会经济基础的。
唐代以前由于白银数量稀少,使用范围因此非常狭窄,随着白银生产技术的发展与产量的提高,白银的使用获得重要的突破.在中唐时期,白银在民间就有了普遍使用的迹象了,唐宋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商品经济发展高潮到来之际,白银的使用发展为白银货币化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
宋代银产量的进一步提升使白银逐步成为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拥有的商品。
当时政府应对白银使用采取宽容的政策,白银虽然还不是法定货币,但其货币职能已不断增强。
到了北宋时期,白银通过贸易渠道外流加剧白银短缺,银价高涨,直接制约和阻碍白银作为普通货币流通,白银发展的进程缓慢下来.明朝统一之后,对海外贸易采取了严格的控制,长期推行海禁政策,但民间的海外贸易还是屡禁不止,海外的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改变了当时白银不足的情况.另外,伴随着白银货币化的深入“重钱轻银”的思想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思潮,“重钱轻银”论的风行一方面反映了白银货币化的程度之深,另一方面揭示了以白银为代表的“货币权力“和以铜钱等传统货币为代表的"政治权力“的冲突。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频考点精讲课件高频考点白银货币化和人民币国际化
二、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能够跨越国界,在境外流通,成为国际上普遍认可的计价、结 算及储备货币的过程。尽管人民币境外的流通并不等于人民币已经国际化了,但人民币境 外流通的扩大最终必然导致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世界货币。
①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增强中国对世界 经济的影响力。
②减少汇价风险,促进中国国际贸易和 投资的发展。
2、中国近现代货币的演变
①除白银和钱币外,还有纸币流通。 ②法币政策和通货膨胀:国民政府实行银本位后,各种旧 银元和纸币继续流通,货币制度仍未统一。由于美国高价 向国外收购白银,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爆发了严重的货 币信用危机。在英国的支持下,国民党政府于1935年11月 4日放弃银本位制,实行外汇本位制的"法币政策",以中 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后来又加上中国农民银行) 的纸币为"法币"。 抗日战争中,法币进入了恶性膨胀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通货膨胀导致法币严重贬值。 ③新中国成立后发行人民币。
四、其他货币
二战后初期成立了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成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了国际金融秩序。布雷顿森林体 系建立了金本位制崩溃后的人类第二个国际货币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以官价 兑换黄金的义务,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处于中心地位,起世界货币的作用。实际是一种新金汇兑 本位制。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一系列制度变迁并行,比如田赋货 币化、徭役货币化等,国家财政收入的货币化,皇室、官 俸、军费、政府开支等国家财政支出的货币化以及国家财 政与白银货币化的空间分布等,能看出白银货币化一系列 制度的变迁是并行的。从人民生活的角度来看,白银货币 化与社会变迁同步,并将社会各阶层卷入市场之中,首先 影响的是农民阶层,赋役改革把农民和市场连接到了一起。 白银货币化与新的经济成分增长,社会各阶层的商业行为、 社会价值观的巨大变迁,导致对白银的需求量变大。国计 和民生都需要白银,因此虽然明朝亡于内外综合因素,但 白银紧缩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之一。
【专题1-2】中国的银本位货币制度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摘要】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货币白银化在这一时期逐渐显现出来。
本文通过对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探讨了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作用。
在经济方面,由于白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提升,导致明代货币体系逐渐向白银化方向发展。
政治上,皇权集中导致了财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白银化进程。
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变化也影响了货币形式的转变。
正文部分还对明代货币白银化所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了分析,包括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等方面。
结论部分总结了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展望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趋势。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历史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原因、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引言、正文、结论、背景介绍、研究目的、经济影响、总结回顾、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引言明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社会制度相对完善。
而在明代的货币体系中,白银逐渐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
白银在明代货币体系中的地位逐渐上升,原因是多方面的。
明代经济的发展需要更加稳定的流通货币。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贸易的增长,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而白银相对于其他货币更加稀缺珍贵,因此更容易成为流通中的稳定媒介。
政治上的稳定也促进了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过程。
明代统治者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强白银的地位,比如规定白银的纯度和重量,以及设立铸币厂来统一制造白银币。
这些政策的实施,提高了白银的地位,使其在经济中更加广泛流通。
社会上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商业贸易活动,这也加速了白银在明代货币体系中的流通。
文化的影响也是白银化的原因之一。
随着商业活动的增长,人们对于白银的认可度也逐渐提高,使其成为更广泛流通的货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其影响,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揭示白银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内在联系。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原因及影响1. 引言1.1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景在中国明代时期,货币白银化是一种明显的趋势。
这种现象主要是指在明代时期,白银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成为主要货币。
这一现象不仅在中国内地广泛存在,而且还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景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随着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白银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支付手段。
中国对外贸易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白银在中国境内的流通和使用。
外部需求的增加也加速了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进程。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背景是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以及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联系加强。
这些因素共同促成了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这一显著的现象的出现。
1.2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意义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繁荣。
白银的普及和广泛使用使得商品交易更加便利和流畅,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市场的扩大。
白银化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使得中国的商品能够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并且增加了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经济往来。
白银化还促进了中国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有利于政治上的统一和文化的传播。
中国明代货币白银化的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促进了政治和文化的交流,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正文2.1 政治因素导致的白银化在中国明代,政治因素是导致货币白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这一时期,明朝政府的财政困难导致了对白银的需求增加。
明代政府面临着军费、官员俸禄等方面的支出压力,而金属货币的供应受到限制,使得白银成为政府征税和交易的主要货币。
明代政府还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政策,推动了白银化的进程。
明太祖朱元璋曾颁布《钦定宝泉纯器令》,规定了明代铸币的纯净度和规格,为白银在明代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明代政府还通过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白银的流通。
明代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重新开通,大量的白银从西方国家和东南亚等地进入中国市场,成为中国货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银货币化概念
白银货币化概念一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概念和背景白银货币化是指将白银作为一种货币形式来使用和流通的概念。
在金属货币流通被普遍接受之前,白银曾经被广泛使用作为交换媒介和储备货币。
随着货币体系的演进和现代货币体系的建立,白银作为货币的角色逐渐被削弱。
然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地区,白银作为货币的概念仍然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二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历史意义三级标题:白银作为古代重要货币1.古代国家使用白银充当货币的案例–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帝国–中国古代的银两和白银流通2.白银作为货币的优势–持久性高,不易腐蚀–价值相对稳定,通货膨胀影响较小–可分割性好,适合流通使用三级标题:现代白银货币化的背景1.金银标准的衰落–金本位制度的失败–白银在货币中的角色退化2.白银投资的重要性–金银投资的分散风险能力–白银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走势二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实践和前景三级标题:白银作为现代投资工具的发展1.白银投资产品的种类–白银期货合约–白银ETF和基金2.白银投资的优势和风险–白银作为避险资产的属性–白银价格波动的风险三级标题:国家推动白银货币化的案例1.印度对白银的重视–印度传统上重视白银的作用–印度政府对白银投资的鼓励和支持2.中国白银投资市场的发展–中国白银投资需求的增长–中国政府对白银投资市场的监管三级标题:白银货币化的前景与挑战1.白银投资市场的增长前景–全球经济增长对白银需求的影响–白银作为工业原料的需求2.白银货币化的挑战–金属货币流通的复杂性–白银市场的供需关系和价值稳定性二级标题:结论白银货币化是一个涉及历史、投资和政策的复杂概念。
尽管在现代货币体系中,白银的货币角色不如过去重要,但随着白银投资市场的发展和一些国家的推动,白银作为一种投资工具和储备货币的作用逐渐被重新认识和重视。
然而,白银货币化面临着复杂的挑战和不确定性,需要在市场和政策层面保持平衡和稳定。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白银货币化的相关知识和市场动态是必要的,以便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优选明清时期的商品经济与白银货币化ppt(共22张PPT)
———万明《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其小者乃用钱,惟折官俸用钞。 ④促进了海外贸易发展和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①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1)活化知识:知识的理解、迁移、运用。 白银便于贮存交易,得到民间广泛认可;
材料一 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 民十六户主之。其后,富者资稍衰,不能偿所负,争讼数起。大 中祥符末,薛田为转运使,请官置交子务以榷其出入……,禁民 私造。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使用交子的原因。(10分)
原因:传统货币携带不便;四川富商推动;宋代商品经济发展;造纸术 印刷术;政府设置专门机构。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A 表1反映了( )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随堂检测
2、明初发行纸币后,政府下令禁止金银甚至铜钱的流通,
但纸币发行后贬值严重。永乐后,民间流通货币兼有宝钞、金
——摘编自陈梧桐、彭勇《明史十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领域 产生哪些影响?
合作探究
◇明朝白银货币化对中国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使用交子的原因。
①商品经济高度繁荣,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 二等(7~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
由铜钱为主演变为以钱钞为主再到白银货币化。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白银货币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一、夏朝时期1. 早在夏朝时期,白银就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货币。
夏王朝沿袭甲骨文时代的流派,使用银子作为国家货币,这就是中国古代货币的开始。
2. 夏朝时包括以银子为主的两种货币,即“小本”和“大元”,以及以铜为主的两种货币,即“大钱”和“小钱”,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古代货币体系。
二、秦汉时期1. 秦汉时期,汉武帝介入了货币改革,实行“金衡”制度,使钱币更加统一。
钱币的种类更为丰富,类型也得到了完善,增强了货币流通状况,起到了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2. 后期,秦汉时期的钱币分为两种,即以银和铜两种金属为主的“银钱”和“铜钱”。
其中,以银为主的“银钱”成为当时重要的流通货币,起到了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唐朝时期1. 唐朝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白银又开始流通起来,发行和使用白银货币也发生了变化,成为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货币之一。
2. 唐朝实行基金分百制,将大钱贬为“重一”,轻轻的小钱则贬为“重千”,此外,还分设了白银货币。
其中,大钱、小钱、银币三种货币共同组成了中国古代的货币体系。
四、宋朝时期1.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白银货币也发展得更为繁荣。
宋朝实行货币制度改革,分为布币制和金银币制,其中布币是最常用的流通货币,金银币则是宋朝政府制定的新货币,主要由金银制成,用于贸易等重要场合。
2. 《宋制》中将金、银、布作为货币,其中金、银就是最常用的白银货币。
宋朝的工艺水平也不断进步,如计价、比例处理方式更加完善,这也成就了宋朝古代货币体系的完备。
五、明清时期1. 明清时期的货币制度保留了宋代的基本特征,即金银币为主,而实物货币布币则在流通过程中减少。
明清两代的古代货币体系仍以白银货币为基础,但在细节中略有改变。
2. 在明清两代,金、银、布三者共存,其中金银币更加普遍,白银货币也成为当时全国最主要的流通货币。
另外,明清两代还有另一种集市货币“铜钱”,作为日常小额结算所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明代“白银货币化” 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白银在明朝大量内流的原因;
2.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时代影响。
(二)教学难点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时代影响。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明代“白银货币化”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以白银为切口,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
核心素养:
1.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明朝时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原因。(历史解释)。
2.通过对于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在世界的流通路径的观察分析,理解白银集中流向中国的原因。(时空观念)。
教学反思
1、教学目标设计合理;重难点突破得当,语言较为精炼;
2、但材料的使用还可以再有所创新,对于概念的解读时间不够;
1581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将全国的田赋、力役合并折合为白银一并征收,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开始。
问题引领:
二、白银有何优势?
教师:白银相较于黄金、纸币等,具有以下优势,如价值稳定、方便携带等。
过渡:通过对《五杂俎》一书中史料的解读,设问:如此庞大的白银数额从何而来?
材料一:“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
材料三: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织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户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361万历二十九年七月丁未
结合教材,分析“白银货币化”的时代影响:
商业:白银广泛流通,货币经济占据主导,沿海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市镇经济发达。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
白银基本知识介绍1.白银概述白银,具有特殊的化学性质,其价值早在公元前7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时期就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白银在历史上曾经与黄金一样,作为许多国家的法定货币,具有金融储备职能,也曾作为国际间重要的支付手段。
中国把白银作为货币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白银就已作为货币使用。
自唐宋始,银本位制得到逐步确立,明朝起成为正式货币。
中国的银本位制一直持续到1935年发行法币、取消银本位为止。
银元是我国历史上白银主要的存在形式,在国外,货币也一直是白银最主要的用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白银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得到了显著提高,白银在工业、摄影业、首饰、器具、货币等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对白银的管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
从开始的“统购统销”政策到2000年白银市场放开,短短几年间,中国白银产量和需求成倍增长,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白银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之一。
目前,中国白银供需关系表现为生产严重过剩,每年需要大量出口来消化国内白银产量。
与此同时,许多领域对白银的需求稳定增长,为国内白银市场的不断繁荣提供支持。
2.白银的理化属性银(Ag)是白色、有光泽的金属。
熔点961.93℃,沸点2212℃,密度10.5克/立方厘米(20℃),熔解热为11.30千焦/摩尔,汽化热为250.580千焦/摩尔。
银质软,摩氏硬度为3.25度,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延展性,延展性仅次于金,能压成薄片,拉成细丝。
1克银可拉成1800米长的细丝,可轧成厚度为1/100000毫米的银箔,是导电性和导热性最好的金属。
银对光的反射性也很好,反射率可达到91%。
银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氧作用,长久暴露在空气中,和空气中的硫化氢化合,表面变成黑色,形成黑色的硫化银。
常温下,卤素能与银缓慢地化合,生成卤化银。
银不与稀盐酸、稀硫酸和碱发生反应,但能与氧化性较强的酸(浓硝酸和浓盐酸)作用。
银不会对人的身体产生毒性,但长期接触银金属和无毒银化合物会导致银质沉着症。
【最新】历史专题03 货币 高三
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精校版)古代中国的货币体系以铜币为基础。
更早的货币形式目前尚未被发现。
最初的铜币形状多种多样,有刀币、布币、蚁鼻钱等很多形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全国的铜币以秦国的铜钱为标准。
金币在古代中国很罕见。
春秋和战国时期,中国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曾经使用过金饼和金片。
但是在其他的地区和朝代里,黄金主要用于装饰和保值用途。
唐朝以后,白银货币逐渐得到广泛流通。
虽然国库和官方银库里的白银按照统一的成色与重量铸造成元宝以便存放,但是流通的白银却不是铸币,而是以零碎的块状流通,在市场上使用时要经过计算成色、秤量重量这些繁琐的手续。
大块的银锭要用夹剪切割,零碎的小块银锭需要在银匠那里重新铸造成更大的银锭。
中国不使用白银铸币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政治的不稳定性,官方无法为发行的银币提供担保,同时由于战乱频繁,民众经常将白银窖藏起来,导致市场流通额不足以支持银本位货币系统。
由于携带大量的铜币极其不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北宋时期,出现了交子的纸币。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之一。
但是比起现代意义上的纸币来,它更像一种汇票。
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沿用了纸币,并将其视为解决经济困难的妙法之一。
他们不顾实际的货币流通额和经济水平,发行了大量没有保证的纸币,造成了最早的通货膨胀。
元朝被由汉族人建立的明朝取代。
其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位保守的农本主义者。
他认为纸币是异族的东西,应该加以摈弃。
但是明朝自己也发行了名为“大明宝钞”的纸币。
这种纸币在民间很少使用。
明朝中后期,白银开始大量流入中国,成为和铜钱一样普遍的金属货币。
清朝时期,白银已经成为国家的主要货币单位(“两”)。
清朝末年,墨西哥的银元开始在中国大量流通。
作为历史考点而言,世界史部分,主要是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并可按35美元一盎司的官价向美国兑换黄金。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可以兑换黄金和各国实行可调节的钉住汇率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交子、雕版印刷术和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意在考查考生解读史料、调用知识综合分析判断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海外白银(币 材)在明代的涌
入
• 放开“海禁”,成就明朝“白银帝国” • 白银大量涌入后,造成银价下跌 • 常见的三种洋钱(银元)
中国金融文化
资源:动画
➢银锭在明朝的叫法
中国金融文化
常见的三种洋钱
西班牙本洋
墨西哥鹰洋
日本龙洋
中国金融文化
度
• 广东机铸银元为后来银本位的确立,中国货币的统一铺平了道 路
2.“废两改元”• 机器铸钱开创了我国货币铸造史先河,是一次铸钱技术上的革 命
• 机器自铸银元打击了落后的保守势力
的历史意义
• 新式银元的畅行,进一步促进了清末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金融文化
清代银元
广东机器自铸银元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短须龙
中国金融文化
洋钱的交换价值
1.请认真阅 读素材“古
为今用”
2.比较不同 时期洋钱的
交换价值
3.判断洋钱交换价 值的变化趋势
中国金融文化
3.2.2清代的银元制度文化
1.清代银元制
• 银两成色、重量的不统一限制了银两货币的发展
• 鸦片战争后,中国银两外流严重
• 光绪十六年(1889-1890年)广东钱局铸造第一批光绪元宝银 元
3.2.3民国银元制度
• 银元本位没有完全确立,币制混乱
民国成立之初
• 临时政府下令筹组币制委员会
民国元年
• 公布《币制纲要》
民国元年
• 政府公布《国币条例》13条
民国三年
中国金融文化
资源:动画
➢民国时期的银元
中国金融文化
常见的民国银元
孙中山像开国纪念币
袁头银元
中国金融文化中国Leabharlann 融文化专题三 中国白银货币文化
3.2 白银货币的制度文化
中国金融文化
3.2.1明代白银货币的制度文化
1.明英宗与银本 位
• 明英宗让白银成了合法货币
• 明宪宗形成了“大宗流通用银、小额买卖用钱” 的并用格局
2.银锭在明代的 习惯用语
• “元宝”“银锞”“锞儿”“碎银”“零碎纹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