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讲 政策创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 TGM
政策窗口
预期利益追求和 实际行动的愿望
初始突破的 发动设计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影响政策窗口的主线
开启政策窗口 的主线(或流) 的主线(或流)汇合
政策建议 主线( 主线(流)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政策窗口状态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
政策窗口关闭 1、虽然问题已 、 经为公众做决策 机关关注, 机关关注,只要 政府拒绝设立议 程窗口关闭 2、政策参与者未 、 能充分诱导出政 府采取支持行动 窗口关闭 3、虽然政府重视 、 但缺乏有结果的 方案窗口关闭
(3)回应型政策创新 社会多元主体与政府、执政党结合的政策创新 ①回应型政策创新是政策创新的比较合理的方式。 ②回应型政策创新是多主体共同进行的创新活动, 可以有效地避免单纯的强制型政策创新和自治型 创新的弊端。
三、影响政策创新的主要因素 1、利益分化与组合 2、初始政策设计 (1)政策初始设计的两层意义 ①一个政策创新活动的政策起点 ②一个大的系统的政策创新活动的最初政策发动 (2)政策初始设计的因素 ①设计者非常重要 ②初始政策设计的内容 初始政策的特性:突破性、强烈的扩展性(有的政策需要 可效仿性)、具备酵母的功能 ③初始政策设计的风险 设计者(发起者)、参与者、政府与执政党组织 3、规则和组织的变换因素 (1)旧规则和组织的影响 (2)新规则和组织的效能
政策创新扩散的传播
政策创新 全国传播 的推动因素 全国网络的传输 政府间自由互动 正式制度的激励
垂直——影响 影响 垂直 模型
全国政府的指令 地方政府审慎选择 全国政府的激励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制度化
旧利益 分配格局
保证
新的利益 分配格局
实现
旧政策体系
维护
新的 制度安排
创新政策
一、政策创新的特点 1、主要概念 1)政策创新的含义及西方学界对政策创新等概念的 用法 国际上比较主流的界定:生成、接受和执行新的 项目、产品或服务,而这些项目或服务对这个组 织环境来说是第一次。创新就是成功地引进了应 织环境来说是第一次。创新就是成功地引进了应 用于某种情形的工具和结果,而这些工具、结果 对具体情境而言是新的。 对具体情境而言是新的。
2)扩散与政策扩散 ①扩散:一项创新通过某种渠道随着时间流逝在一个社 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沟通的过程。或者是某种创新从 会系统的成员之间被沟通的过程。或者是某种创新从 其发明和创造的发源地传输到创新的最终使用者或者 采纳者的过程,扩散过程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采纳者的过程,扩散过程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与沟通。 ②政策扩散:一个地方政府的选择影响到其他政府选择 的这样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过程。 ③政策扩散的方式主要有政策模仿与政策移植等。
到1979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三中全会的决定,提 1979年 出除了某些副业生产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 出除了某些副业生产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 搞包产到户” 搞包产到户”。十一届四中全会刚过,杜润生向中央有关负责同志建 议,可不可以由中央说话,将1979年 议,可不可以由中央说话,将1979年9月28日后提的“不要包产到户” 28日后提的“不要包产到户” 改为准许包产到户。这位负责同志感到为难,因为决议才通过,中央 不好立即出面修改。当时包产到户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受到多方约束。 到1980年9月,中共中央召开省市区第一书记会议专门研究农业 1980年 生产责任制,会议意见分歧很大,多次修改后的文件指出,“ 生产责任制,会议意见分歧很大,多次修改后的文件指出,“现行体 制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 制可以使群众满意的,就不要搞包产到户”;对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 “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要求”。 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要求” 直到1981年冬1982年初,中央终于起草并下发了一号文件,在 直到1981年冬1982年初,中央终于起草并下发了一号文件,在 全国范围内突破按发达、落后地区划分的政策限制,明确肯定“ 全国范围内突破按发达、落后地区划分的政策限制,明确肯定“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合法性。
利益分化 与组合 旧体制的无效率、人们的失望、 旧体制的无效率、人们的失望、 现实利益的损失等形成的压力, 现实利益的损失等形成的压力, 在时间延续中压力的不断积累, 在时间延续中压力的不断积累, 是创新触发机制发生作用的基础 初始突破 的设计发动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偶发事件
旧规则和组织控制 的习惯性麻木状态
公共政策创新主要影响因素关系模型
正向推动
利益分化与组合
反向阻碍
初始突破 的设计发动
规则组织 的应对变化
四、政策创新的实现机制
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实现机制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
政策创新扩散机制
非必需机制, 非必需机制,因为有些政 策创新是地方性的, 策创新是地方性的,不需 要扩散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作用基础(社会条件)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作用基础(社会条件)
各种锦 标赛
前进!
本地公众 压力
大众媒介 压力
政策创新扩散的传播
政策创新 区域传播 的推动因素
因相邻或相近,环境相似, 因相邻或相近,环境相似,面临相同的 社会经济问题, 社会经济问题,预期相同的政策效果
竞争、公众压力、 竞争、公众压力、学习
领头—-跟进 领头 跟进 模型
成为先行采纳区域的社会期望 期望跟进区域采纳的预期次序
2、政策创新的特性 (1)政策创新的新质性 )政策创新的新质性 ①具体政策的新质性 ②整个政策体系的新质性 (2)政策创新的边界性 ①政策创新的体制边界 ②政策创新的目标边界 ③政策创新的手段边界 (3)政策创新可以是渐进的,也可以是变革 性的 ①渐进式变革 ②政策范式的变革
二、政策创新的类型 1、根据政策创新的方向划分 (1)自上而下的政策创新 由政府发起的政策创新,尤其是指 从政府的高层发起的政策创新。 (2)自下而上的政策创新 由社会的某个组成部分发起的创新,尤 其是指由处于社会底层的公众发起的政策 新。
2、根据政策创新的主体态度划分 (1)执政党和政府强制推动的强制型政策创新 ①执政党和政府首先要制定出一整套变革计划和措施以 保证创新最终能够达到预期目标。 ②执政党和政府要把公共权力垄断在手里,以强力推行 新的公共政策。 ③这些政策创新需要满足重要的、近乎苛刻的条件:
A:执政党和政府很难在政策创新全面展开之 前,就能够预先设想好一套可以达到最终 目标的创新型政策; B:如果没有社会公众,特别是一些利益群体 的支持和响应,政策创新是很难传播和扩 散的。
第十一讲 政策创新
案例导入: 案例导入: 分田到户的历程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民用分田到户的 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民用分田到户的 创举瓦解了已经丧失效率的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这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 大胆的政策创新。但是这场自上而下的政策创新,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也不是一 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1978年12月16日,安徽凤阳梨园公社的小岗村生产队18户没有外出的农民 1978年12月16日,安徽凤阳梨园公社的小岗村生产队18户没有外出的农民 聚集起来,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决定实行包产到户,并发誓要按他们达成的三 条保证办。其实早在这里的农民决定分田到户前,许多地方已经进行了生产承包 到组的尝试。从分田到组的实践中,农民已经尝到了甜头。小岗村农民做的更为 彻底。20个农民先后在保证书上按上17个血红的手印和三个图章。这是一份惊 彻底。20个农民先后在保证书上按上17个血红的手印和三个图章。这是一份惊 天动地的“契约” 天动地的“契约”。现在已经作为中国现代史的珍贵文物,摆放在中国革命博物 馆 中,藏品号为GB54563。 中,藏品号为GB54563。 虽然附近的农民也纷纷仿效小岗村的做法,但到了1978年12月,中央有关加 虽然附近的农民也纷纷仿效小岗村的做法,但到了1978年12月,中央有关加 农业发展的决定草案中,仍然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在1979年 农业发展的决定草案中,仍然明确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在1979年4月中央批 转 的国家农委召开的七省三县座谈会纪要中,只是表示“ 的国家农委召开的七省三县座谈会纪要中,只是表示“深山、偏辟地区的独门独 户,实行包产到户,也应当允许”,其他地区搞了分田到户的,“ 户,实行包产到户,也应当允许”,其他地区搞了分田到户的,“如果一时说不 服,也不要勉强纠正,更不搞批判斗争” 服,也不要勉强纠正,更不搞批判斗争”。
支持
旧规则 组织系统
创新政策规则 组织系统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精致化(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精致化(一)
创新型政策发 展路线
创新性政策 过渡性政策
旧政策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精致化( 政策创新发展机制:精致化(二)
取消过渡性政策安排 创新政策 稳定化 精致化
清除过时政策残余
稳定创新性政策措施
政政 策策 创创 新新 代引 理领 人者
具备胆略、有广泛的社会联系 具备胆略、 有政治协商技术的人
具有不怕挫折的勇气、 具有不怕挫折的勇气、坚强的 忍耐力和坚定的追求的人
政策百度文库新扩散:动力考察 政策创新扩散:
全国总体压力
(全国的既有趋势和标准)
政策创新扩散 的动力考察
政策精英竞争
(获取竞争性优势 避免发展劣势) 避免发展劣势)
政策发明(policy invention)是指构建一些原创性 政策发明(policy invention)是指构建一些原创性 的新的政策理念、政策项目、政策方案,而后对这些 政策项目与方案的应用则可称为政策创新。 西方学界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政策创新而非政策发 明,而且一般情况下对政策创新与政策模仿、政策扩 散之间却并没有做出严格的区分。学者们倾向于在较 为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政策创新的概念,政策创新不仅 为宽泛的意义上使用政策创新的概念,政策创新不仅 包括了对某项政策的较早的采纳,而且包括了继之发 生的政策扩散、政策模仿等。
政策 窗口
政策窗口打开 1、与问题相关的 、 突发事件虽然短暂, 突发事件虽然短暂, 政策窗口打开 2、与问题虽无直 、 关联但影响巨大, 关联但影响巨大, 政策窗口打开 3、某些负责特定 、 政策的官员变动, 政策的官员变动, 政策窗口打开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政策创新代理人 政策创新触发机制:
具备代表众人进行政策诉求 的能力和作出选择的人
(2)自治型政策创新:由社会公众主导的政策创新 自治型政策创新: 条件: 社会公众已经完全组织起来,并且形成了意见一致的、 体现了公共理性的政策创新纲领,人们都非常自觉并且一 直准确无误的实施这一纲领。 可能遇到的问题: 过度强调社会公众的智慧和力量,导致忽视忽视政 府和公共权威的作用,甚至会出现无政府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