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直接染料染色090218
合集下载
《直接染料》课件
废气排放:直接染料生产过程 中会产生废气,对大气造成污 染
废水排放:直接染料生产过程 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对环境造 成污染
固体废物:直接染料生产过程 中会产生固体废物,对环境造
成污染
化学品泄漏:直接染料生产过 程中存在化学品泄漏的风险,
对环境造成污染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环保型生产工艺,减少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排放 加强废水处理: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如生物处理、膜处理等,降低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含量 推广清洁生产: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物排放 加强监管:加强政府监管力度,对直接染料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环保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主要竞争对手: 国内外知名染料 企业
市场份额:各企 业市场份额分布 情况
价格竞争:各企 业价格策略及影 响因素
技术创新:各企 业技术研发投入 及成果
市场需求:随着纺织、服装等行业的发展,对直接染料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进步: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出现,为直接染料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环保要求: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对直接染料提出了更高的环保要求 竞争压力:国内外竞争对手的增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成本控制:原材料价格波动、人工成本上升等因素,对直接染料市场带来挑战
维
碱性染料:适 用于棉、麻等
纤维素纤维
活性染料:适 用于棉、麻、 羊毛、丝绸等
纤维
直接染料:适 用于棉、麻、 羊毛、丝绸等
纤维
硫化染料:适 用于棉、麻、 羊毛、丝绸等
纤维
缩聚染料:适 用于棉、麻、 羊毛、丝绸等
纤维
直接染料是一种 水溶性染料,可 以直接染布
直接染料具有较 高的染色牢度, 不易褪色
直接染料对纤维 的亲和力强,染 色效果好
市场规模:全球直接染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市场分布:亚洲地区为主要市场,欧洲和北美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市场需求:纺织、皮革、塑料等工业领域对直接染料的需求不断增长 市场竞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巴斯夫、科莱恩等国际知名企业
直接染料染色
实用文档
4、温度效应:
温度对直接染料的上染速率影响不同 结构比较简单的,容易溶解,对纤维亲和力小(向纤维 上转移的趋势小),扩散速率高,移染性能好(染料容易转 移),匀染性好,水洗牢度差,如A类染料。该类染料宜采 用较低温度染色,获得较高上染百分率 。 结构比较复杂的,难以溶解,对纤维亲和力高(向纤维 上转移的趋势大),扩散速率低, B类、C类染料。一旦发 生不匀,难以通过移染纠正,水洗牢度高 。该类染料宜采 用较高温度染色,获得较高上染百分率 。
实用文档
对于匀染性染料,温度高,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提高温度有利于染料扩 散, 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提高温度为何会增加上染百分率?
只有单个染料分子才能扩散到纤维中。溶液中单个分子和聚
集体间存在着快速平衡。聚集过程是轻微放热的。当染色温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四、直接染料的染色工艺 (一)上染过程 直接染料商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元明粉等稀 释剂以调节染料的浓度。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是在含有元明粉或食盐的中性染浴中上染。 (二)染浴组成 染料、中性电解质(NaCl)、元明粉(无水 Na2SO4)、助剂(匀染剂)、水
实用文档
(三)升温曲线
染色时,先将染料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状,可加 少量的润湿剂。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热的 软水将染料充分溶解,染料用量随着色泽浓度 和浴比而定。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染将随
温度的提高开始下降。
实用文档
5、盐效应 ➢染料在水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 维 ➢纤维素纤维在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带负电荷 ➢元明粉或食盐对直接染料所起的增进上染的 作用称为促染。 ➢可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及上染百分率
4、温度效应:
温度对直接染料的上染速率影响不同 结构比较简单的,容易溶解,对纤维亲和力小(向纤维 上转移的趋势小),扩散速率高,移染性能好(染料容易转 移),匀染性好,水洗牢度差,如A类染料。该类染料宜采 用较低温度染色,获得较高上染百分率 。 结构比较复杂的,难以溶解,对纤维亲和力高(向纤维 上转移的趋势大),扩散速率低, B类、C类染料。一旦发 生不匀,难以通过移染纠正,水洗牢度高 。该类染料宜采 用较高温度染色,获得较高上染百分率 。
实用文档
对于匀染性染料,温度高,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提高温度有利于染料扩 散, 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提高温度为何会增加上染百分率?
只有单个染料分子才能扩散到纤维中。溶液中单个分子和聚
集体间存在着快速平衡。聚集过程是轻微放热的。当染色温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四、直接染料的染色工艺 (一)上染过程 直接染料商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元明粉等稀 释剂以调节染料的浓度。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是在含有元明粉或食盐的中性染浴中上染。 (二)染浴组成 染料、中性电解质(NaCl)、元明粉(无水 Na2SO4)、助剂(匀染剂)、水
实用文档
(三)升温曲线
染色时,先将染料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状,可加 少量的润湿剂。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热的 软水将染料充分溶解,染料用量随着色泽浓度 和浴比而定。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染将随
温度的提高开始下降。
实用文档
5、盐效应 ➢染料在水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 维 ➢纤维素纤维在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带负电荷 ➢元明粉或食盐对直接染料所起的增进上染的 作用称为促染。 ➢可提高染料的上染速率及上染百分率
直接染料染色ppt课件
卷染
卷染的渗透度及纤维的遮盖能力虽不及绳状浸染, 但对紧密织物的平挺度来讲,则为浸染所不及,尤其 对粘胶织物显得更为突出。采用松式卷染机染色,效 果更好。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150~200 升) 烘干 上浆
2、染色参考处方:
对于匀染性染料,温度高,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提高温度有利于染料扩 散, 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提高温度为何会增加上染百分率? 只有单个染料分子才能扩散到纤维中。溶液中单个分子和聚 集体间存在着快速平衡。聚集过程是轻微放热的。当染色温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pH值: pH值越低溶解性越低(—COOH),要加纯碱助 溶。 2、不耐硬水:和钙离子形成沉淀,加纯碱可软化水。 3、温度效应: 温度高,染料不易聚集,上染速率上升。 温度过高,匀染性就会变差,易形成“环染”,且平衡上染百 分率下降。 4、盐效应 盐若加的过多,则染料易于聚集,不利于上染。 随着盐量的增加,上染速率也增加,容易出现染花的现象, 最好采用分批加盐。
五、染其它纤维
直接染料染色
主要内容: 直接染料分类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直接染料染色性能 直接染料染其它纤维 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一、引言
1、定义:溶于水,分子中含有磺酸基或羧基,能在 中性条件下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弱酸性条件下上染 蛋白质纤维) 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纸、皮革、蛋白质纤维和锦纶等。 2、直接染料染色特点: (1)可溶于水,易于染色 (2)色谱齐全,仿色容易,品种多,用途广 (3)牢度差,适用于牢度要求不高的产品
直接染料染色
整理版ppt
9
对于匀染性染料,温度高,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提高温度有利于染料扩 散, 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提高温度为何会增加上染百分率?
只有单个染料分子才能扩散到纤维中。溶液中单个分子和聚
集体间存在着快速平衡。聚集过程是轻微放热的。当染色温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7
三、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直接性高:分子质量较大、线性结构、对称性好、 共轭系统长、同平面性,范德华力大、易与纤维形成 氢键结合。
2、水溶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少量纯碱 可以助溶。
3、盐的促染作用:染料上染时离解成色素阴离子, 与带负电的纤维素表面有斥力,加盐可以降低这种斥 力,不同的染料作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整理版ppt
27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整理版ppt
28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温度过高,匀染性就会变差,易形成“环染”,且平衡上染百 分率下降。
4、盐效应
盐若加的过多,则染料易于聚集,不利于上染。
随着盐量的增加,上染速率也增加,容易出现染花的现象,
最好采用分批加盐。
整理版ppt
20
卷染
卷染的渗透度及纤维的遮盖能力虽不及绳状浸染, 但对紧密织物的平挺度来讲,则为浸染所不及,尤其 对粘胶织物显得更为突出。采用松式卷染机染色,效 果更好。
染整工艺原理:第一节 直接染料染色
3.染料分子中含有较多能生成氢键的基团(OH、-NH2),对纤维素纤维的亲和力较高。
4.在水溶液中可直接上染纤维隶纤维和蛋白质 纤维;
二、直接染料的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性能
1。电解质的影响 直接染料在溶液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纤 维素纤维在水中也带负电荷,染料和纤维 之间存在电荷斥力,在染液中加盐,可降 低电荷斥力,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对深浓色泽产品应增加盐的用量。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染色时可不加盐或少加盐。
二、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上染速率提高,染料聚集倾向较低, 但直接性下降,平衡上染百分率下降
对于上染速率高、扩散性能好的直接染料,在 60一70℃得色最深,9o℃以上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聚集程度高、上染速率慢、扩散性能差的
直接染料,提高温度可加快染料扩散,提高 上染速率,促使染液中染料吸尽,提高上染 百分率。
水洗—固色—水洗—烘干。
染料在汽蒸过程中向纤维内部扩散,从而固着 在纤维上,所以轧染又称轧蒸法。
二、卷染工艺实倒:19 tex*19tex翠蓝 色棉平布 48.5kg/卷
1.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染色(95100℃,8道,食盐在第3、4道末分2次 加入) →冷水洗2道 →固色(50 ℃, 4道)→冷水洗2道 →上轴。
第四章 纺织品的染色
第一节 直接染料染色
能在没有媒染剂的情况下进行染色的染 料称为直接染料;多为偶氮结构。
直接染料是1884年保地格(Bottiger)发 现了刚果红以后发展起来的,在这以前, 棉纤维靛蓝和其他天然染料染色手续 很麻烦,它们不能对棉纤维直接染色, 要将棉纤维用媒染剂处理后才能上染, 而且染色牢度很低,所以被直接染料所 取代.
靠范德华力和氢镁固着在纤维上,湿 处理牢度较差, 水洗时容易掉色并沾污其他织物,应进 行团色后处理,以降低直接染料的水 溶性,提高染料湿处理牢度。
4.在水溶液中可直接上染纤维隶纤维和蛋白质 纤维;
二、直接染料的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性能
1。电解质的影响 直接染料在溶液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纤 维素纤维在水中也带负电荷,染料和纤维 之间存在电荷斥力,在染液中加盐,可降 低电荷斥力,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对深浓色泽产品应增加盐的用量。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染色时可不加盐或少加盐。
二、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上染速率提高,染料聚集倾向较低, 但直接性下降,平衡上染百分率下降
对于上染速率高、扩散性能好的直接染料,在 60一70℃得色最深,9o℃以上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聚集程度高、上染速率慢、扩散性能差的
直接染料,提高温度可加快染料扩散,提高 上染速率,促使染液中染料吸尽,提高上染 百分率。
水洗—固色—水洗—烘干。
染料在汽蒸过程中向纤维内部扩散,从而固着 在纤维上,所以轧染又称轧蒸法。
二、卷染工艺实倒:19 tex*19tex翠蓝 色棉平布 48.5kg/卷
1.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染色(95100℃,8道,食盐在第3、4道末分2次 加入) →冷水洗2道 →固色(50 ℃, 4道)→冷水洗2道 →上轴。
第四章 纺织品的染色
第一节 直接染料染色
能在没有媒染剂的情况下进行染色的染 料称为直接染料;多为偶氮结构。
直接染料是1884年保地格(Bottiger)发 现了刚果红以后发展起来的,在这以前, 棉纤维靛蓝和其他天然染料染色手续 很麻烦,它们不能对棉纤维直接染色, 要将棉纤维用媒染剂处理后才能上染, 而且染色牢度很低,所以被直接染料所 取代.
靠范德华力和氢镁固着在纤维上,湿 处理牢度较差, 水洗时容易掉色并沾污其他织物,应进 行团色后处理,以降低直接染料的水 溶性,提高染料湿处理牢度。
直接染料染色
第二节直接染料的染色 性能
1.染色温度的适应性,各种直接染料的 上染速率相差很大,达到最高上染百 分率的温度也不同。 2.中性电解质的影响:电解质对不同种 类的直接染料促染作用不同,染料分 子中含磺酸基越多,其促染作用越大。 3.染料的溶解度,对水的敏感性以及对 后处理方法的适应性。 4.染色加工对象:丝光棉上的染色速率 和上染百分率一般高于未丝光棉。
第一节直接染料的应用分类
P50~52 匀染性直接染料:移染性、匀染性较好, 70-80℃染色,水洗牢度差。 盐效应直接染料:匀染性较差,逐步加 入元明粉控制均匀上染,水洗牢度较 好。 温度效应直接染料:匀染性较差,中性 电解质促染作用较小,较高染色温度 染色,需要控制升温速率达到均匀上 染。
直接混纺染料:直接D型染料,与分散染 料相容性好,可经受130℃高温,能用 于分散/直接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用 于纤维素纤维和蚕丝纤维。 直接交联染料:需采用阳离子固色剂固 色处理。兼有树脂整理效果。
5-15g/l食盐,用量由染色浓度和染料性 质决定。 5.固色后处理。 二、卷染工艺实倒:19 tex*19tex翠蓝 色棉平布 48.5kg/卷 1.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染色(95100℃,8道,食盐在第3、4道末分2次 加入) →冷水洗2道 →固色(50 ℃, 4道)→冷水洗2道 →上轴。 2.工艺处方:
直接耐晒翠蓝GL 350g 350/48.5*1000=0.722% o.w.f 直接耐晒蓝2RL 7g 7/48.5*1000=0.0144% o.w.f 扩散剂N 100g Na3PO4 100g NaCl 750*2 g 液量 150L
固色液处方: 固色剂Y 冰醋酸 液量
600g 20ml 150l
直接染料染色
第一节概述
染色技术直接染料染色
•
铬盐
• 5、普通阳离子型固色剂
•
原理:阳离子基团与染料阴离子基
团结合
• 种类:表面活性剂
• 6、树脂型固色剂
•
原理:结构中阳离子基团,形成网
状薄膜
• 种类:缩聚物
• 存在游离甲醛
• 7、反应型
•
原理:与纤维发生键合反应,又与
染料发生键合反应,阳离子基团
•
无甲醛
小结
• 直接染料可以应用在蚕丝纤维、锦纶、 羊毛等织物染色。直接染料由于湿处理 牢度较低,必须进行固色后处理,提高 皂洗牢度及摩擦牢度。
轧染
• 浸轧次数:一浸一轧、二浸二轧、一浸 二轧、多浸多轧等。
• 染料的泳移:指织物在浸轧染液后的烘 干过程中,染料随水分的移动而移动的 现象。
• 烘燥方式:
• 红外线烘燥:加热迅速、均匀,用于含 湿量较高织物的预烘。
• 热风烘燥:热空气导热,效率较低 • 烘筒烘燥:接触烘燥,效率高。
• 染料固着方法分汽蒸、热熔两种。
• 4、直接混纺型
•
特点:高直接性和亲和力,湿牢度、
鲜艳度较好,与分散染料相容性好,耐
高温130 ℃,混纺织物染色。
• 5、直接交联染料
•
特点:含有羟基、氨基反应性基团,
得瑟均匀,湿牢度好,颜色偏暗。
4.2 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 纤维的性质决定其染色性能。 • 1、纤维结构 • 分子量大,直线型,水中电离 • 2、直接染料染色性能 • 水溶性较好 • 亲和力高 • 不耐硬水 • 扩散速率较低
•
连续式染色机
浸染
• 浸染是将被染织物浸渍于染液中,通过染液的 循环及染液与被染物的相对运动,借助染料对 纤维的直接性而使染料上染,并在纤维上扩散、 固着的染色方法。
染料化学第一章课件
CO
酞菁染料
含N有H酞菁金属络和结C构O 的染料。S
蓼蓝 蓝草
蓝草-靛蓝-花布
结构分类
• 硫化染料 由某些芳胺、酚等有机溶剂和硫、硫化 钠加热制得的染料,需在硫化钠溶液中染色。
• 硝基和亚硝基染料 含有硝基(—NO2)的染料称 为硝基染料;含有亚硝基(—NO)的染料称为亚 硝基染料。
• 此外还有其他结构类型的染料,如甲川和多甲川类 染料、二苯乙烯类染料以及各种杂环染料等。
O NH
SO3Na N
NH C C Cl
NN C
Cl
O NH2 SO3Na
O NH
SO3Na N
NH C C NH2 NN C
Cl
不溶性偶氮染料(azoic dyes) 在染色过程中,由重氮 组分和偶合组分直接在纤维上反应,生成不溶性色淀而 染着,这种染料称为不溶性偶氮染料。其中,重氮组分 是一些芳伯胺的重氮盐,偶合组分主要是酚类化合物。 这类染料主要用于纤维素纤维的染色和印花。由于染色 时需在冰的冷却条件下(0~5℃)进行,故又称为冰 染染料。
染色牢度
• 定义:在服用过程中或加工处理过程中,纺织物上的染料 经受各种因素的作用而在不同程度上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叫做染色牢度。 • 经过染色、印花的纺织品,在服用过程中要经受日晒、水 洗、汗浸、摩擦等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染色、印花以后,有 的纺织品还要经过另一些加工处理(如树脂整理等)。容易褪 色的染色牢度低,不容易褪色的染色牢度高。
荧光增白剂(fluorescent whitening agents) 这 类物质上染到纤维、纸张等基质后,能吸收紫外线, 发射蓝色光,从而抵消织物上因黄光反射量过多而造 成的黄色感,在视觉上产生洁白、耀目的效果。不同 品种的荧光增白剂可用于不同种类纤维的增白。
《直接染料染色》课件
染料浓度: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染色时间: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染色温度: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染色pH值: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 度
染色助剂: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染色工艺: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直接染料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前的准备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直接染料和纤维材料 设备准备:准备染色设备,如染色机、搅拌器等 环境准备:确保染色环境清洁、无尘、无污染 工艺参数设定:设定染色温度、时间、pH值等工艺参数
染色
纸张染色:如 纸张、纸板、 纸浆等纸张的
染色
塑料染色:如 聚乙烯、聚丙 烯、聚氯乙烯 等塑料的染色
木材染色:如 木材、木制品 等木材的染色
其他领域:如 化妆品、食品、 医药等领域的
染色
直接染料染色原理
直接染料染色基本原理
直接染料:分子结构简单,易于与纤维结合 染色过程: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 染色效果:颜色鲜艳,色牢度高 染色条件:温度、时间、pH值等对染色效果有影响
直接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方式
直接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离子键结合和共价键结合
离子键结合:直接染料与纤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共价键结合:直接染料与纤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结合方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不同的结合方式会影响染色效果,如染色 的牢固性、色泽等
直接染料染色的影响因素
直接染料染色发展趋势与展望
提高染色性能和牢度
研发新型直接染料:提高 染色性能和牢度
改进染色工艺:提高染色 均匀性和牢度
开发环保型直接染料: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染色机理:提高染色 效果和牢度
环保型直接染料的发展
环保型直 接染料的 定义和特 点
染色pH值: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 度
染色助剂: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染色工艺:影响染色效果和颜色深度
直接染料染色工艺流程
染色前的准备
材料准备:选择合适的直接染料和纤维材料 设备准备:准备染色设备,如染色机、搅拌器等 环境准备:确保染色环境清洁、无尘、无污染 工艺参数设定:设定染色温度、时间、pH值等工艺参数
染色
纸张染色:如 纸张、纸板、 纸浆等纸张的
染色
塑料染色:如 聚乙烯、聚丙 烯、聚氯乙烯 等塑料的染色
木材染色:如 木材、木制品 等木材的染色
其他领域:如 化妆品、食品、 医药等领域的
染色
直接染料染色原理
直接染料染色基本原理
直接染料:分子结构简单,易于与纤维结合 染色过程:染料与纤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共价键 染色效果:颜色鲜艳,色牢度高 染色条件:温度、时间、pH值等对染色效果有影响
直接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方式
直接染料与纤维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离子键结合和共价键结合
离子键结合:直接染料与纤维通过离子键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共价键结合:直接染料与纤维通过共价键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结合方式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不同的结合方式会影响染色效果,如染色 的牢固性、色泽等
直接染料染色的影响因素
直接染料染色发展趋势与展望
提高染色性能和牢度
研发新型直接染料:提高 染色性能和牢度
改进染色工艺:提高染色 均匀性和牢度
开发环保型直接染料: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研究染色机理:提高染色 效果和牢度
环保型直接染料的发展
环保型直 接染料的 定义和特 点
直接染料染色
染色时,先将染料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状,可加 少量的润湿剂。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热的 软水将染料充分溶解,染料用量随着色泽浓度
和浴比而定。
为了提高上染百分率,可在染浴中另加10~30g/L
元明粉(或5~15g/L食盐),用量随产品浓度和染料
性质而定。入染后,缓缓升温至所需温度,继续上
染45min~1h。 移染性能比较差,可用元明粉控制上染的染料, 在升温过程中分次加入元明粉。 而对于移染性能差,即使不另加元明粉也能达到
最好采用分批加盐。
卷染
卷染的渗透度及纤维的遮盖能力虽不及绳状浸染, 但对紧密织物的平挺度来讲,则为浸染所不及,尤其 对粘胶织物显得更为突出。采用松式卷染机染色,效 果更好。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升) 烘干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150~200
里酌情加少量醋酸才能上染,其它条件和棉纤维染 色相仿。
上染完毕,温水淋洗,最后可以用稀醋酸处理,以改进产品手 感。
固色浴比1:8~10,温度60~65℃,时间30~40min。
(二)染粘胶纤维织物
染色方法基本与棉相同。
只是粘胶纤维存在皮芯结构,皮层紧密,难以染透, 故染色温度较高,时间较长。
另外,染色设备宜采用松式。
直接染料染色
主要内容:
直接染料分类
直接染料的染色方法
直接染料染色性能
直Hale Waihona Puke 染料染其它纤维 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一、引言
1、定义:溶于水,分子中含有磺酸基或羧基,能在
中性条件下直接上染纤维素纤维(弱酸性条件下上染
蛋白质纤维)
多用于纤维素纤维、纸、皮革、蛋白质纤维和锦纶等。
直接染料染色
固色交联剂可与纤维和染料发生反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3、C类:温度效应染料 结构复杂,常为多偶氮染料 对纤维亲和力高 含有的磺酸基较少,扩散速率低,染色速率低, 移染及匀染性较差 温度提高,上染率提高 上染百分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需控制始 染温度和升温速度,以获得匀染效果 染浅色时只需加入少量的盐就能获得较高的上染 百分率
卷染
卷染的渗透度及纤维的遮盖能力虽不及绳状浸
染,但对紧密织物的平挺度来讲,则为浸染所不及,
尤其对粘胶织物显得更为突出。采用松式卷染机染色
,效果更好。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
150~200升) 烘干
上浆
2、染色参考处方:
(三)升温曲线
染色时,先将染料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状,可加 少量的润湿剂。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热的 软水将染料充分溶解,染料用量随着色泽浓度 和浴比而定。
为了提高上染百分率,可在染浴中另加 10~30g/L元明粉(或5~15g/L食盐),用量随产 品浓度和染料性质而定。入染后,缓缓升温至所需 温度,继续上染45min~1h。
三、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直接性高:分子质量较大、线性结构、对称性好 、共轭系统长、同平面性,范德华力大、易与纤维形 成氢键结合。 2、水溶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少量纯碱 可以助溶。 3、盐的促染作用:染料上染时离解成色素阴离子, 与带负电的纤维素表面有斥力,加盐可以降低这种斥 力,不同的染料作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3、C类:温度效应染料 结构复杂,常为多偶氮染料 对纤维亲和力高 含有的磺酸基较少,扩散速率低,染色速率低, 移染及匀染性较差 温度提高,上染率提高 上染百分率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需控制始 染温度和升温速度,以获得匀染效果 染浅色时只需加入少量的盐就能获得较高的上染 百分率
卷染
卷染的渗透度及纤维的遮盖能力虽不及绳状浸
染,但对紧密织物的平挺度来讲,则为浸染所不及,
尤其对粘胶织物显得更为突出。采用松式卷染机染色
,效果更好。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
150~200升) 烘干
上浆
2、染色参考处方:
(三)升温曲线
染色时,先将染料用少量冷水调成浆状,可加 少量的润湿剂。然后在不断搅拌下,加入热的 软水将染料充分溶解,染料用量随着色泽浓度 和浴比而定。
为了提高上染百分率,可在染浴中另加 10~30g/L元明粉(或5~15g/L食盐),用量随产 品浓度和染料性质而定。入染后,缓缓升温至所需 温度,继续上染45min~1h。
三、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直接性高:分子质量较大、线性结构、对称性好 、共轭系统长、同平面性,范德华力大、易与纤维形 成氢键结合。 2、水溶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少量纯碱 可以助溶。 3、盐的促染作用:染料上染时离解成色素阴离子, 与带负电的纤维素表面有斥力,加盐可以降低这种斥 力,不同的染料作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直接染料染色
对于匀染性染料,温度高,上染率反而下降; 对于温度效应染料,提高温度有利于染料扩 散, 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
提高温度为何会增加上染百分率? 只有单个染料分子才能扩散到纤维中。溶液中单个分子和聚 集体间存在着快速平衡。聚集过程是轻微放热的。当染色温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染将随 温度的提高开始下降。
固色交联剂可与纤维和染料发生反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三、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直接性高:分子质量较大、线性结构、对称性好 、共轭系统长、同平面性,范德华力大、易与纤维形 成氢键结合。 2、水溶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少量纯碱 可以助溶。 3、盐的促染作用:染料上染时离解成色素阴离子, 与带负电的纤维素表面有斥力,加盐可以降低这种斥 力,不同的染料作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卷染
卷染的渗透度及纤维的遮盖能力虽不及绳状浸
染,但对紧密织物的平挺度来讲,则为浸染所不及,
尤其对粘胶织物显得更为突出。采用松式卷染机染色
,效果更好。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
150~200升) 烘干
上浆
2、染色参考处方:
直接染料染色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度提高,聚集体逐渐解散(吸热),以至有更多的单个分子
能向纤维中渗透。上染率于是随温度的提高而提高。最后如 果染色温度继续提高,而聚集已经不再明显,最终上染将随 温度的提高开始下降。
5、盐效应
染料在水中离解成色素阴离子上染纤维素纤 维 纤维素纤维在中性或弱碱性染浴中带负电荷
元明粉或食盐对直接染料所起的增进上染的 作用称为促染。
2、B类:盐效应直接染料(盐控型直接染料)
结构较复杂,常为双偶氮或三偶氮染料,分子含 对纤维亲和力较高,染料在纤维能扩散速率低,
有较多磺酸基团
移染性能较差
加盐能显著提高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促染效 要严格控制盐的用量和促染方法以获得均匀的色
湿处理牢度较高,不适于染浅色
果明显
泽,防止初染率太高,导致染色不匀
六、直接染料的固色处理
1、反应型固色剂(固色交联剂)
固色交联剂可与纤维和染料发生反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四)染棉织物
浸染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直接染料染色
移染性能比较差,可用元明粉控制上染的染料, 在升温过程中分次加入元明粉。
而对于移染性能差,即使不另加元明粉也能达到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编辑ppt
15
(四)染棉织物
浸染
编辑ppt
16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四、直接染料的染色工艺 (一)上染过程 直接染料商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元明粉等稀 释剂以调节染料的浓度。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是在含有元明粉或食盐的中性染浴中上染。 (二)染浴组成 染料、中性电解质(NaCl)、元明粉(无水 Na2SO4)、助剂(匀染剂)、水
编辑ppt
13
7
三、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直接性高:分子质量较大、线性结构、对称性好、 共轭系统长、同平面性,范德华力大、易与纤维形成 氢键结合。
2、水溶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少量纯碱 可以助溶。
3、盐的促染作用:染料上染时离解成色素阴离子, 与带负电的纤维素表面有斥力,加盐可以降低这种斥 力,不同的染料作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提高上染温度会降低平衡上染百分率。可以在上染的后阶 段将温度渐渐降低。
注意:染后应及时烘干。
编辑ppt
19
(五)直接染料的染色影响因素
1、pH值: pH值越低溶解性越低(—COOH),要加纯碱助 溶。
2、不耐硬水:和钙离子形成沉淀,加纯碱可软化水。
3、温度效应:
温度高,染料不易聚集,上染速率上升。
而对于移染性能差,即使不另加元明粉也能达到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编辑ppt
15
(四)染棉织物
浸染
编辑ppt
16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编辑ppt
11
编辑ppt
12
四、直接染料的染色工艺 (一)上染过程 直接染料商品中,有一定数量的元明粉等稀 释剂以调节染料的浓度。纤维素纤维的染色 是在含有元明粉或食盐的中性染浴中上染。 (二)染浴组成 染料、中性电解质(NaCl)、元明粉(无水 Na2SO4)、助剂(匀染剂)、水
编辑ppt
13
7
三、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1、直接性高:分子质量较大、线性结构、对称性好、 共轭系统长、同平面性,范德华力大、易与纤维形成 氢键结合。
2、水溶性: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少量纯碱 可以助溶。
3、盐的促染作用:染料上染时离解成色素阴离子, 与带负电的纤维素表面有斥力,加盐可以降低这种斥 力,不同的染料作用效果大小不一样。
提高上染温度会降低平衡上染百分率。可以在上染的后阶 段将温度渐渐降低。
注意:染后应及时烘干。
编辑ppt
19
(五)直接染料的染色影响因素
1、pH值: pH值越低溶解性越低(—COOH),要加纯碱助 溶。
2、不耐硬水:和钙离子形成沉淀,加纯碱可软化水。
3、温度效应:
温度高,染料不易聚集,上染速率上升。
直接染料染色
移染性能比较差,可用元明粉控制上染的染料, 在升温过程中分次加入元明粉。
而对于移染性能差,即使不另加元明粉也能达到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整理版ppt
15
(四)染棉织物
浸染
整理版ppt
16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整理版ppt
27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整理版ppt
28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提高上染温度会降低平衡上染百分率。可以在上染的后阶 段将温度渐渐降低。
注意:染后应及时烘干。
整理版ppt
19
(五)直接染料的染色影响因素
1、pH值: pH值越低溶解性越低(—COOH),要加纯碱助 溶。
2、不耐硬水:和钙离子形成沉淀,加纯碱可软化水。
3、温度效应:
温度高,染料不易聚集,上染速率上升。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150~200 升) 烘干 上浆
整理版ppt
21
2、染色参考处方:
整理版ppt
22
五、染其它纤维
而对于移染性能差,即使不另加元明粉也能达到 较高上染百分率的染料,应在较低温度开始上染, 并很好的控制升温速率,使染料缓缓均匀的上染。
整理版ppt
15
(四)染棉织物
浸染
整理版ppt
16
(1)浴比和染液pH值 浸染法染色,浴比大小取决于染色产品的特性和生 产设备。从工艺技术上考虑,轻薄的丝绸和匀染度 要求较高的产品,通常采用大浴比染色;批量大、 色泽浓的产品,尽可能用小浴比。
形成网状结构,从而提高产品的湿处理牢度。
整理版ppt
27
2、阳离子固色剂
染料阴离子可以与固色剂阳离子结合生成分子量较大 的难溶性化合物沉淀在纤维中,从而提高被染物的湿 处理牢度。
常用的固色剂有固色剂Y和固色剂M。
整理版ppt
28
七、直接染料的发展
1、普通型直接染料:染色牢度差 2、直接耐晒染料:改变结构提高耐晒牢度 3、直接交联染料
提高上染温度会降低平衡上染百分率。可以在上染的后阶 段将温度渐渐降低。
注意:染后应及时烘干。
整理版ppt
19
(五)直接染料的染色影响因素
1、pH值: pH值越低溶解性越低(—COOH),要加纯碱助 溶。
2、不耐硬水:和钙离子形成沉淀,加纯碱可软化水。
3、温度效应:
温度高,染料不易聚集,上染速率上升。
1、工艺流程 坯布准备 染色(在98~100℃染4~7道,液量 120~200升) 水洗(冷水洗1~3道,液量150~200 升) 烘干 上浆
整理版ppt
21
2、染色参考处方:
整理版ppt
22
五、染其它纤维
直接染料染色
直接染料染色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优点
➢ 使用方便 ➢ 价格便宜 ➢ 色谱齐全 ➢ 能染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
➢ 直接染料缺点
➢ 水洗牢度差
➢ ~3级(40℃皂洗)
➢ 晒牢度差
➢ 除铜盐直接染料(铜盐后处理染料)6级以上外,其它直接 染料3~4级
➢ 用途
➢ 棉针织、丝绸、粘胶染色(牢度比棉高1/2~1级)
➢ 温度
➢ 不同染料控制不同的升温速度 ➢ 低温染料:70℃以下 ➢ 中温染料:70-80℃ ➢ 高温料:分段沸染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固色机理
➢ 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 ➢ 与染料形成低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络合物 ➢ 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封闭染料 ➢ 与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体系
➢ 化料用软水或加纯碱、磷酸三钠等1-3g/L,必要时高温沸煮
➢ C.I. Direct Green 6 对硬水敏感 ➢ C.I. Direct Green 8 遇铁变兰且暗 ➢ C.I. Direct Green 12 遇铁变兰且暗
➢ 染色工艺控制
➢ 电解质(盐)
➢ 加NaCl(或Na2SO4)促染 ➢ 用量10 – 30 g/L,中途加入
➢ 固色剂及固色工艺
➢ 固色以阳离子型固色剂为主,其它有金属盐固色等, 但应用不多
➢ 主要讨论阳离子型固色剂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阳离子合成树脂
➢ 固色剂Y
➢ 结构
➢ 双氰胺-甲醛树脂缩合物(P80) ➢ 属非环保品
NHCONH2
H3N C NH2
nCl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概述
➢ 直接染料的优点
➢ 使用方便 ➢ 价格便宜 ➢ 色谱齐全 ➢ 能染纤维素纤维、蛋白质纤维
➢ 直接染料缺点
➢ 水洗牢度差
➢ ~3级(40℃皂洗)
➢ 晒牢度差
➢ 除铜盐直接染料(铜盐后处理染料)6级以上外,其它直接 染料3~4级
➢ 用途
➢ 棉针织、丝绸、粘胶染色(牢度比棉高1/2~1级)
➢ 温度
➢ 不同染料控制不同的升温速度 ➢ 低温染料:70℃以下 ➢ 中温染料:70-80℃ ➢ 高温料:分段沸染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固色机理
➢ 封闭染料的水溶性基团 ➢ 与染料形成低水溶性的金属离子络合物 ➢ 在纤维表面形成立体网状的聚合物薄膜封闭染料 ➢ 与纤维反应发生交联,形成高度多元化交联网状体系
➢ 化料用软水或加纯碱、磷酸三钠等1-3g/L,必要时高温沸煮
➢ C.I. Direct Green 6 对硬水敏感 ➢ C.I. Direct Green 8 遇铁变兰且暗 ➢ C.I. Direct Green 12 遇铁变兰且暗
➢ 染色工艺控制
➢ 电解质(盐)
➢ 加NaCl(或Na2SO4)促染 ➢ 用量10 – 30 g/L,中途加入
➢ 固色剂及固色工艺
➢ 固色以阳离子型固色剂为主,其它有金属盐固色等, 但应用不多
➢ 主要讨论阳离子型固色剂
曲水流觞 生态 校 园 !
直接染料的固色后处理
➢ 阳离子合成树脂
➢ 固色剂Y
➢ 结构
➢ 双氰胺-甲醛树脂缩合物(P80) ➢ 属非环保品
NHCONH2
H3N C NH2
nC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疾,称之为生命之树 价格十分昂贵 金鸡纳树为秘鲁共和国国树 目前印度尼西亚产量占世界的92%
金鸡纳树皮含30多种 生物碱,主要成分为 奎宁、奎尼丁、辛可 尼丁、辛可宁等。其 中奎宁为抗疟特效药
分子式: C2OH24N2O2
分子量 :324.41
金鸡纳树
康熙与金鸡纳霜
1692年冬,康熙皇帝病了: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 太医用药后,高烧一直不退; 颁旨,命在广东传教的洪若翰等两位神父星夜返京。 两位传教士说,皇上真有福气,刚刚收到从法国寄来一斤金
鸡纳霜; 御医坚决反对皇帝服用西药:天下有什么药能比咱们的中药
更保险,更有疗效? 康熙震怒:不让吃西药,中药又吃不好,你们说怎么办? 他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高烧终于退了;
康熙即刻向传教士们传旨,金鸡纳霜可以引进中国
2003年全国印染布产量
产地
浙江 江苏 广东 山东 福建 其他
产量(亿米) 125.47 32.05 31.75 18.30 9.80 比例(%) 49.92 12.75 12.63 7.28 3.90来自33.95 13.51
三.生态染色与清洁生产(方向)
▪ 生态染色—染色过程不使用有害物质、尽少排放有害物质
2006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10%)
产地
浙江
江苏
山东
广东
福建
产量亿米 226.61 比例 % 52.66
59.88 13.92
41.32 9.60
27.35 6.36
29.24 6.80
2005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10%)
产地 浙江 江苏
产量亿米 198.96 比例 % 54.94
51.74 14.29
参考资料:
染整工艺原理、染整工程、染整工艺学 丝绸、印染、毛纺科技、染整技术、纺织学报等期刊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Coloration Technology, Textile
Asia
四.考核
平时考核 30 % ➢ 作业 ➢ 纪律 ➢ 考勤 期末考核 70 % 思考题占70%以上;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取决于染料选择、染色工艺、固色等
二.全国印染布产量
2007年全国490.18亿米,增长8.3%, 浙江268.19亿米,占54.71%
2006年全国430.30亿米; 增长10.47%, 浙江226.61亿米, 占52.66 %
2005年全国362.15亿米 ,增长15.69%; 浙江198.96亿米, 占54.94%
广东 31.23 8.62
山东 27.35 7.55
福建 16.27 4.49
2004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8.69%)
产地
浙江 广东 江苏 山东 河北 福建
产量(亿米) 160.88 36.46 35.58 23.01 10.74 8.73 比例(%) 53.34 12.09 11.80 7.63 3.56 2.89
2004年全国301.63亿米, 增长17.12%; 浙江160.88亿米, 占53.34%
2003年全国251.32亿米, 增长20.43%; 浙江125.47亿米, 占49.92%
2007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10%)
产地
浙江
江苏
产量亿米 268.19
比例 % 55
11
山东 9
广东 9
福建 6
➢ 甲醛
✓ A类纺织品:婴幼儿类≤20mg/kg ✓ B类纺织品:直接接触皮肤类≤75mg/kg ✓ C类纺织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和室内装饰类≤300mg/kg
➢ 10种重金属离子 锑、铜、砷、铅、镉、铬、钴、镍、汞、铬(六价)
▪ 清洁生产—少用水、少排污水
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消耗4T水,每年总耗水量!!!T。 水量大 污染大
Oeko-Tex100生态纺织品 ➢ 染料 ✓ 24种致癌芳香胺 ✓ 100多种可能致癌染料 ✓ 26种致敏染料 ➢ 助剂-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0mg/kg ✓ 毒性 ✓ 生物降解缓慢,生物降解率为0%-9% ✓ 环境激素:APEO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能危害人体正常激素
分泌的化学物质。 ✓ APEO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物
染整工艺原理(2)
材料与纺织学院轻化工程系 余志成 2009.2
一.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067794679 电子邮件:
yuzhicheng8@ 办 公 室:18号楼306室
二.课程内容 总学时:48
直接染料染色 酸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染色
6学时 6学时 9学时 6学时
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染, 是染整技术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 直接染料染色
1-1 绪论
一.直接染料定义 不分需子媒中染含剂有就S能O直3N接a、上C染O纤O维Na素的纤水维溶。性阴离子染料,染色时 之所以称直接,是相对于媒染染料而言。
第一个合成染料由英国人W.H.Perkin于1856年发明,为苯胺紫 (碱性染料)。
还原染料
6学时
阳离子染料染色 6学时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 3学时
多组分纤维织物染色 3学时
机动、习题课 3学时
三.课程要求与参考书
课程要求:
掌握各类染料(织物)染色原理与工艺,按要求进行工艺设计 (染料、助剂、pH值、温度及设备选择) 了解常见病疵特征、产生原因、预防及改善或解决方法 了解多组分织物(交织或混纺)染色原理与工艺
绪论
一.染色定义
使染料与纤维形成物理或化学结合,在织物上形成 均匀的具有一定坚牢度的色泽的加工过程。
➢ 染料化学 ➢ 纤维化学与物理 ➢ 染色物理化学 ➢ 助剂化学
1.符合指定颜色(客户来样) 小样→大样→确定配方(最低成本、最少的染料)
2.匀染性
指染料在织物表面及纤维内部的均匀分布 3.一定的坚牢度(符合客户的要求) ➢ 水洗 ➢ 日晒 ➢ 汗渍 ➢ 磨擦牢度
第一个直接染料为刚果红,在1884年由Bottiger合成。
NH2 NN
NN
NH2
SO 3Na
SO 3Na
第一个合成染料 1856年英国人W.H.Perkin发明
➢ 1856年,英国皇家化学学院著名有机化学家霍夫曼院长的实
室里,18岁研究生W.H.Perkin正在合成(奎宁)实验:
金鸡纳霜(奎宁)是抗疟疾特效药 17世纪,秘鲁印地安人发现一种金鸡纳树的树皮能够治疗疟
金鸡纳树皮含30多种 生物碱,主要成分为 奎宁、奎尼丁、辛可 尼丁、辛可宁等。其 中奎宁为抗疟特效药
分子式: C2OH24N2O2
分子量 :324.41
金鸡纳树
康熙与金鸡纳霜
1692年冬,康熙皇帝病了:冷时如入冰窖,热时似进烤炉; 太医用药后,高烧一直不退; 颁旨,命在广东传教的洪若翰等两位神父星夜返京。 两位传教士说,皇上真有福气,刚刚收到从法国寄来一斤金
鸡纳霜; 御医坚决反对皇帝服用西药:天下有什么药能比咱们的中药
更保险,更有疗效? 康熙震怒:不让吃西药,中药又吃不好,你们说怎么办? 他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高烧终于退了;
康熙即刻向传教士们传旨,金鸡纳霜可以引进中国
2003年全国印染布产量
产地
浙江 江苏 广东 山东 福建 其他
产量(亿米) 125.47 32.05 31.75 18.30 9.80 比例(%) 49.92 12.75 12.63 7.28 3.90来自33.95 13.51
三.生态染色与清洁生产(方向)
▪ 生态染色—染色过程不使用有害物质、尽少排放有害物质
2006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10%)
产地
浙江
江苏
山东
广东
福建
产量亿米 226.61 比例 % 52.66
59.88 13.92
41.32 9.60
27.35 6.36
29.24 6.80
2005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10%)
产地 浙江 江苏
产量亿米 198.96 比例 % 54.94
51.74 14.29
参考资料:
染整工艺原理、染整工程、染整工艺学 丝绸、印染、毛纺科技、染整技术、纺织学报等期刊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Coloration Technology, Textile
Asia
四.考核
平时考核 30 % ➢ 作业 ➢ 纪律 ➢ 考勤 期末考核 70 % 思考题占70%以上;名词解释、填空、问答
取决于染料选择、染色工艺、固色等
二.全国印染布产量
2007年全国490.18亿米,增长8.3%, 浙江268.19亿米,占54.71%
2006年全国430.30亿米; 增长10.47%, 浙江226.61亿米, 占52.66 %
2005年全国362.15亿米 ,增长15.69%; 浙江198.96亿米, 占54.94%
广东 31.23 8.62
山东 27.35 7.55
福建 16.27 4.49
2004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8.69%)
产地
浙江 广东 江苏 山东 河北 福建
产量(亿米) 160.88 36.46 35.58 23.01 10.74 8.73 比例(%) 53.34 12.09 11.80 7.63 3.56 2.89
2004年全国301.63亿米, 增长17.12%; 浙江160.88亿米, 占53.34%
2003年全国251.32亿米, 增长20.43%; 浙江125.47亿米, 占49.92%
2007年全国印染布产量(其他10%)
产地
浙江
江苏
产量亿米 268.19
比例 % 55
11
山东 9
广东 9
福建 6
➢ 甲醛
✓ A类纺织品:婴幼儿类≤20mg/kg ✓ B类纺织品:直接接触皮肤类≤75mg/kg ✓ C类纺织品:非直接接触皮肤类和室内装饰类≤300mg/kg
➢ 10种重金属离子 锑、铜、砷、铅、镉、铬、钴、镍、汞、铬(六价)
▪ 清洁生产—少用水、少排污水
印染厂每加工100m织物消耗4T水,每年总耗水量!!!T。 水量大 污染大
Oeko-Tex100生态纺织品 ➢ 染料 ✓ 24种致癌芳香胺 ✓ 100多种可能致癌染料 ✓ 26种致敏染料 ➢ 助剂-APEO(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0mg/kg ✓ 毒性 ✓ 生物降解缓慢,生物降解率为0%-9% ✓ 环境激素:APEO具有类似雌性激素作用,能危害人体正常激素
分泌的化学物质。 ✓ APEO生产过程中产生有害副产物
染整工艺原理(2)
材料与纺织学院轻化工程系 余志成 2009.2
一.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13067794679 电子邮件:
yuzhicheng8@ 办 公 室:18号楼306室
二.课程内容 总学时:48
直接染料染色 酸性染料染色 活性染料染色 分散染料染色
6学时 6学时 9学时 6学时
节约水资源、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污染, 是染整技术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 直接染料染色
1-1 绪论
一.直接染料定义 不分需子媒中染含剂有就S能O直3N接a、上C染O纤O维Na素的纤水维溶。性阴离子染料,染色时 之所以称直接,是相对于媒染染料而言。
第一个合成染料由英国人W.H.Perkin于1856年发明,为苯胺紫 (碱性染料)。
还原染料
6学时
阳离子染料染色 6学时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 3学时
多组分纤维织物染色 3学时
机动、习题课 3学时
三.课程要求与参考书
课程要求:
掌握各类染料(织物)染色原理与工艺,按要求进行工艺设计 (染料、助剂、pH值、温度及设备选择) 了解常见病疵特征、产生原因、预防及改善或解决方法 了解多组分织物(交织或混纺)染色原理与工艺
绪论
一.染色定义
使染料与纤维形成物理或化学结合,在织物上形成 均匀的具有一定坚牢度的色泽的加工过程。
➢ 染料化学 ➢ 纤维化学与物理 ➢ 染色物理化学 ➢ 助剂化学
1.符合指定颜色(客户来样) 小样→大样→确定配方(最低成本、最少的染料)
2.匀染性
指染料在织物表面及纤维内部的均匀分布 3.一定的坚牢度(符合客户的要求) ➢ 水洗 ➢ 日晒 ➢ 汗渍 ➢ 磨擦牢度
第一个直接染料为刚果红,在1884年由Bottiger合成。
NH2 NN
NN
NH2
SO 3Na
SO 3Na
第一个合成染料 1856年英国人W.H.Perkin发明
➢ 1856年,英国皇家化学学院著名有机化学家霍夫曼院长的实
室里,18岁研究生W.H.Perkin正在合成(奎宁)实验:
金鸡纳霜(奎宁)是抗疟疾特效药 17世纪,秘鲁印地安人发现一种金鸡纳树的树皮能够治疗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