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电源基础
2024年化学电源课件
化学电源课件一、引言化学电源作为一种能量转换和储存的装置,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电源的种类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拓展。
本课件旨在介绍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主要类型、工作原理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化学电源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二、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化学电源是利用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在化学电源中,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进行离子传递,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过程: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传递。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电源中最重要的反应之一。
在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即正极材料失去电子,形成正离子;而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即负极材料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
这两个反应共同驱动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离子传递是化学电源中的另一个重要过程。
在电池的电解质中,正离子和负离子通过电解质的传导作用,从正极向负极移动,以维持电荷平衡。
这种离子的传递过程使得电子能够在电池中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从而产生持续的电流。
三、化学电源的主要类型1.原电池: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源,如干电池、碱性电池等。
原电池通常是一次性使用的,其内部化学反应是不可逆的。
2.二次电池:二次电池是一种可以反复充放电的电源,如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二次电池的内部化学反应是可逆的,可以通过充电过程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放电过程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燃料和氧气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电能的电源,如氢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等。
燃料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低污染排放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和便携式电源等领域。
4.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太阳光能转化为电能的电源,如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
太阳能电池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发电和光伏建筑一体化等领域。
四、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主要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传递。
初中化学电源知识点总结
初中化学电源知识点总结一、电源的基本概念电源是指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它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的是化学电源,即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的装置,通常指的是电池和伏打电堆。
二、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1. 电池的构造电池通常由两个不同的金属电极(阳极和阴极)和一个电解质组成。
阳极是电池的正极,阴极是电池的负极,电解质则是允许离子通过的介质。
2. 电池的工作原理电池工作时,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获得电子。
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阴极流向阳极,形成电流。
同时,电解质中的离子会在阴阳极之间移动,以维持电荷平衡。
三、常见的化学电源1. 伏打电堆伏打电堆是由锌、铜和硫酸铜溶液组成的,是最早的化学电源之一。
在伏打电堆中,锌作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离子在阴极还原为铜。
2.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主要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其电解质是硫酸溶液。
铅酸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启动、不间断电源等领域。
3. 碱性电池碱性电池使用碱性电解质,常见的有AA、AAA、C、D等型号。
碱性电池相比于传统的酸性锌锰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四、电池的电化学系列电化学系列是按照标准电极电势的大小排列的一系列电极。
标准氢电极被定义为0伏特,并作为参考电极。
在电化学系列中,位于氢电极前面的金属更容易失去电子,成为阳极;位于氢电极后面的金属更容易获得电子,成为阴极。
五、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是指电池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效率。
不同类型的电池能量转换效率不同,一般来说,铅酸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低,而锂电池等新型电池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
六、电池的充放电过程1. 充电过程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在充电时,外部电源对电池施加电压,使得电池中的化学反应逆转,从而储存能量。
2. 放电过程放电过程是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在放电时,电子从电池的负极流向正极,形成电流。
七、电池的保养和使用注意事项1. 避免过度充电和过度放电,这会缩短电池的使用寿命。
化学电源知识点总结高中
化学电源知识点总结高中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是电池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部分,负极是电池中发生还原反应的部分,电解质是电池中传递离子的介质。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正负极之间的化学反应来产生电流,从而实现能量转换。
一、电化学基础1. 电解质电解质是将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状态下的物质,在电场作用下,能够发生电离分解的化合物。
2. 氧化还原反应在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子的转移来实现能量转换。
正极失去电子,负极得到电子。
电子流就是电流。
3. 极化极化是指在电池放电或充电过程中,在正负极之间因为化学反应而产生的电阻。
极化影响着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4. 腐蚀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因为化学反应而失去电子,从而导致金属表面受到损害。
在电池中,腐蚀会降低金属电极的性能和寿命。
5. 循环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是指电池在充放电循环中能够维持性能和容量的次数。
循环寿命是评价电池品质的重要指标。
二、主要类型的化学电源1. 铅酸电池铅酸电池是一种使用硫酸和铅阳极、铅负极的化学电源。
它常用于汽车、UPS等应用场合。
铅酸电池的优点是价格便宜、容量大,但缺点是循环寿命短、自放电率高。
2. 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以锂金属或锂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的电池。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轻量化、无污染等优点,是目前最常用的可充电电池。
3. 碱性电池碱性电池是一种以碱性电解质、锌和锌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的电池。
它广泛应用于绝大多数便携式电子产品中。
4. 镍氢电池镍氢电池是一种以镍氢化物和氢氧化镍为正负极材料的电池。
它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移动电子产品的可充电电池。
5. 铅碳电池铅碳电池是在铅酸电池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碳材料改进而成。
它具有高倍率放电性能和长循环寿命,广泛应用于电动车和储能系统中。
三、电池的寿命和性能评估1. 容量电池的容量是指电池所储存的电能,单位为安时(Ah)。
容量大小决定了电池可以提供的电流和使用时间长短。
化学电源基础
生活中的电池
锌锰电池(Zn-MnO2) 镉镍电池(Cd-NiOOH) 铅酸电池(Pb-acid) 金属氢化物-镍电池(MH-NiOOH) 氢镍电池(H2-NiOOH) 锌镍电池(Zn-NiOOH) 锌-氧化银电池 锂电池 锂离子电池 金属-空气电池 燃料电池 Fuel Cell
3
其他电池
• Zn(Cd)-HgO电池: • 聚合物电池 • 钠硫电池:1.78~2.08V。比能量高,~ 300℃,电力调峰 • 热电池:储存寿命长、激活时间短, 400~600oC • 锌溴电池 • 液流电池:大规模储能 • 其他新型电池
( E S )P T nF
mV/ ℃
E QR T S nFT ( ) P T • 温度系数:铅酸电池+0.3 mV/ ℃ ,镉镍电池-0.5 mV/ ℃
40
5.2 电池的开路电压 open circuit voltage
• 电池的开路电压是两极间所联接的外线路处于开路 时,两极间的电极电势之差 • 如果电池的正、负极都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那么 开路电压就应等于电动势 • 开路电压总小于电动势, 锌-空气电池的电动势1.646V, 实际的开路电压为1.4~ 1.5 V • 开路电压与电动势区别: 平衡电极电势①与外界没 有电子交换;②电极上氧化还应和还原反应是可逆 的,反应速率相等
电解质的作用:
正负极间传递电荷,溶液导电; 正极:2NiOOH+2H2O+2e-→Ni(OH)2+2OH负极:Cd+2OH-→Cd(OH)2+2e-
离子导电,可 减少用量
参加电极反应。 •正极:PbO2+3H++HSO4-+2e-→PbSO4+2H2O 负极:Pb+HSO4-→PbSO4+H++2e-
化学电源知识点
化学电源一、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的装置,它通过化学反应,消耗某种化学物质,输出电能。
它包括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等几大类。
判断一种电池的优劣或是否符合某种需要,主要看这种电池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所能输出电能的多少(比能量,单位是(W·h)/kg, (W·h)/L),或者输出功率的大小(比功率,W/kg, W/L)以及电池的可储存时间的长短。
除特殊情况外,质量轻、体积小而输出点能多、功率大、可储存时间长的电池,更适合使用者的需要。
化学电池的主要部分是电解质溶液,和浸在溶液中的正极和负极,使用时将两极用导线接通,就有电流产生,因而获得电能。
化学电池放电到一定程度,电能减弱,有的经充电复原又可使用,这样的电池叫蓄电池,如铅蓄电池、银锌电池等;有的不能充电复原,称为原电池,如干电池、燃料电池等。
二、不同种类的电池:(一)一次电池一次电池的活性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不能使用了。
一次电池中电解质溶液制成胶状,不流动,也叫干电池。
常用的有普通的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电池、锌汞电池、镁锰干电池等。
常见的一次电池:(1)普通锌锰干电池锌锰干电池是最常见的化学电源,分酸性碱性两种。
干电池的外壳(锌)是负极,中间的碳棒是正极,在碳棒的周围是细密的石墨和去极化剂MnO2的混合物,在混合物周围再装入以NH4Cl溶液浸润ZnCl2,NH4Cl和淀粉或其他填充物(制成糊状物)。
为了避免水的蒸发,干电池用蜡封好。
干电池在使用时的电极反应为负极:Zn —2e—=Zn2+正极:2NH4+ + 2e—+ 2MnO2= 2NH3+Mn2O3+ H2O总反应:Zn + 2MnO2+ 2NH4+= Mn2O3+ 2NH3+ Zn2++H2O(2)碱性锌锰干电池负极:Zn +2OH——2e—=Zn(OH)2正极:2MnO2+2H2O +2e—=2MnOOH +2OH—总反应:Zn +2MnO2+2H2O=2MnOOH +Zn(OH)2(3)银一锌电池电子手表、液晶显示的计算器或一个小型的助听器等所需电流是微安或毫安级的,它们所用的电池体积很小,有“纽扣”电池之称。
第一节化学电源基本概念资料
2. 实际容量: 实际容量指在一定的放电制下(放电方式,
一定的电流密度和终止电压等),电池所能给出的电量。
实际容量的计算:
(1)若是恒电流放电
QI=It(AH)
(2)恒电阻放电
由于恒电阻放电时,I 是不断变化的,故QR要通过积分
的方法计算:
t
tV 1t
3 2 . 6 9 克 / 2 6 . 8 A H = 1 . 2 2 克 / A H
或 26.8Ah/32.69克=0.82Ah/克
即理论上得到1Ah的电量,就需要消耗1.22克的锌或 消耗1克 锌就可得到0.82Ah的电量。
通常把输出1Ah的电量,理论所需要的活性物质的量 称为该物质的电化当量。有了电化当量,对理论电量的计 算更为方便了。
另外由法拉第定律知道,1克当量的活性物质可产生 96500库仑的电量(96500/3600=26.8Ah),也就是该有 32.69克的Zn, 就可以产生26.8Ah的电量,所以现在有13.5 克的锌,理论上所能产生的电量应为:
Q理=13.5/32.69×26.8=11.1Ah
另外由于32.69克锌可产生26.8Ah的电量,故我们又 可以得到:
1
Q R 0 I d t 0 R d t R 0 V d t R V 平 t
3. 额定容量: 额定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制度下,电池
应该给出的最低限度的容量。也就是设计指标。
电池的容量是电池的一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一个电池
的实际容量往往小于其理论容量,这主要是由于活性物质 的利用率低,不能达到100%。 对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可用下式计算:
第一节 化学电源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1 化学电源课件基础
电
化 学 电 源 由 五 电 个 部 分 组
电极 电
极 电
极 电 极 极 电
成
IEC原电池命名体系示例 原电池命名体系示例
命名 CR2025 单体电池数 1 体系代码 C 形状 R 直径/mm 直径 20 高/mm 2.5 举例 一只直径20mm, , 一只直径 高度2.5mm,电 高度 , 化学体系代码为 C(锂/二氧化锰) 二氧化锰) ( 二氧化锰 的单体电池
1)第一类电极 1)第一类电极
第一类金属电极: 第一类金属电极: 由金属浸在含 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构成, 有该金属离子的溶液中构成,如 /Zn、 /Cu等 Zn2+/Zn、Cu2+/Cu等 第一类非金属电极: 若是非金属, 第一类非金属电极: 若是非金属, 则由非金属浸入该非金属负离子的 /Se: 溶液中构成, 溶液中构成,如Se2-/Se:
化学电源的标准
电池的标准化始于1912年 电池的标准化始于1912年。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门负责电力、电子和相关技术领 目前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专门负责电力、 域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域标准化工作的组织。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则专门负责电子领域以外的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则专门负责电子领域以外的国际标准。
铅酸蓄电池为例来说明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以铅酸蓄电池为例来说明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
电池放电时,负极和正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电池放电时,负极和正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负极(阳极): ):Pb+ 负极(阳极): +HSO4- → PbSO4+H++2e正极(阴极): ):PbO2+3H++HSO4-+2e- → PbSO4+2H2O 正极(阴极): 电池充电时,负极和正极上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电池充电时,负极和正极上分别发生还原反应和氧化反应。 负极(阴极): ):PbSO4+H++2e- → Pb+HSO4负极(阴极): + 正极(阳极): ):PbSO4+2H2O → PbO2+3H++HSO4-+2e正极(阳极): 该电池在充放电时总的反应可表示为: 该电池在充放电时总的反应可表示为:
化学电源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作用
化学电源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作用1.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是电池的核心部件,它是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组成的。
活性物质决定了电池的基本特性,导电骨架的作用是能把活性物质与外线路接通并使电流分布均匀,另外还起到支撑活性物质的作用。
2.电解质,保证正负极间的离子导电作用。
3.隔离物,又称隔膜,隔板,置于电池两级之间,主要作用是防止正极与负极接触而导致短路。
4.外壳,是电池容器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的异同点1.相似性:燃料电池和常规电池都是电化学装置;都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反应物质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电池结构类似,都由阴阳极和电解质的基本结构组成。
2.常规电池本质上是一种能量存储装置,所能获得的最大能量取决于电池本身所含的活性物质数量,当反应物质被全部消耗时,电池就不再产生电能;工作过程中电池的活性物质不断消耗变化,因此电极不稳定,无论单次放电寿命或循环寿命都有限。
燃料电池本质上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只要外部不断供给燃料和氧化剂并将反应物移除,燃料电池就可以不断产生电能,所以其电极稳定,原则上寿命是无限的,事实上,由于电池部件的老化和失效,燃料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限制,但仍比常规电池长。
影响蓄电池循环寿命的因素1.活性表面积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断减少,使工作电流密度上升,极化增大;2.电极上活性物质脱落或转移;3.在电池工作过程中,某些电极材料发生腐蚀;4.在循环过程中电极上产生支晶,造成电池内部短路;5.隔离物的损坏;6.活性物质晶形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改变,因而使活性降低锂电池电解液对有机溶剂的要求1.有机溶剂对锂电极应是惰性的,在电池放电时不与正负极发生电化学反应;2.有机溶剂应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小的黏度;3.要求有机溶剂的沸点要高,例如在150以上,而熔点要低,例如在--40以下,这样可以使锂电池有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储氢合金应满足的条件1.有效析氢量大,较宽温度范围内,电化学容量稳定;2.平台压力合适;3.抗阳极氧化;4.在碱性电解质溶液中,合金化学性能稳定;5.充放电过程中,电极不变形,不脱落。
知识讲解_原电池和化学电源(基础)
高考总复习原电池和化学电源【考纲要求】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能写出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和反应的总方程式。
3.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4.能根据原电池原理进行简单计算。
5.熟悉常见的化学电源(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能分析常见化学电池工作原理,了解废旧电池回收的意义。
【考点梳理】考点一、原电池的概念1.能量的转化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能是现代社会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2.工作原理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即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区域进行,并使电子转移经过导线,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电流。
电子从负极(较活泼金属)流向正极(较不活泼金属或碳棒),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电极材料反应类型电子流动方向负极还原性较强的金属氧化反应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正极还原性较弱的金属还原反应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以下是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3.原电池的组成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材料可以是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分别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
原电池中两极活泼性相差越大,电池电动势就越高。
(2)电解质溶液,电解质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3)导线将两电极连接,形成闭合回路。
(4)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4.原电池的判断方法(1)先分析有无外接电池,有外接电源的为电解池,无外接电源的可能为原电池。
(2)多池相连,但无外电源时,两极活泼性差异最大的一池为原电池,其他各池可看做电解池。
5判断依据负极正极电极材料活泼性较强的金属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电子流动方向电子流出极电子流入极阴离子移向的负极阳离子移向的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离子定向移动方向发生的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反应现象溶解的极增重或有气泡放出的极6.原电池中带电粒子的移动方向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电路中,有带电粒子的定向移动。
初中化学电源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中化学电源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电源的基本概念电源是指能够提供电能的装置,它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在初中化学中,我们主要学习的电源类型是化学电源,也就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流的装置,常见的有伏打电堆、蓄电池和燃料电池等。
二、伏打电堆伏打电堆是最早的化学电源,由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于1800年发明。
它是由锌、铜两种金属和一个酸性电解质(如硫酸)组成的。
在伏打电堆中,锌作为阳极,铜作为阴极,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形成氢气,而锌阳极则释放出电子,通过导线流向铜阴极,形成电流。
三、蓄电池蓄电池是一种能够储存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的电源。
它通过电化学反应在充电和放电两个过程之间转换。
蓄电池的典型代表是铅酸电池,其主要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质通常是硫酸溶液。
在充电时,硫酸溶液与铅和铅氧化物反应生成硫酸铅;放电时,硫酸铅分解,释放出电能。
四、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其原理类似于伏打电堆,但是它使用的是气体燃料(如氢气)和氧化剂(如氧气)。
在燃料电池中,氢气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电子,而氧气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接收电子,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流。
五、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在化学电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提供了离子,使得电荷能够在电池内部流动,还参与了电化学反应。
电解质可以是酸性、碱性或中性溶液,不同的化学电源需要不同的电解质来保证其正常工作。
六、电极反应在化学电源中,电极反应是产生电流的基础。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获得电子。
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从阳极流向阴极,形成电流。
电极反应的类型和速率直接影响电源的性能和效率。
七、电池的电压和容量电池的电压是指电池两极间的电势差,它决定了电池能够提供多大的电能。
电池的容量则是指电池能够储存的电能总量,通常以安培小时(Ah)来表示。
电压和容量是衡量电池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八、电池的充放电特性电池的充放电特性是指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压和容量的变化规律。
化学电源相关知识点总结
化学电源相关知识点总结化学电源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化学反应发生电子流动,从而产生电流。
其中最常见的化学电源是化学电池,它是一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的化学电池有干电池、碱性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
在化学反应中,正极和负极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子流动。
这些电子流动被引导到外部电路中,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生的电能取决于正极和负极的化学性质,以及电解质的导电性能。
化学电源的效率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正极和负极的化学性质、电解质的导电性能、电池的设计参数等。
通过优化化学反应和电池设计,可以提高化学电源的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
化学电源的分类:1. 依据用途分类:(1)电动力源(2)电信号源(3)电热源(4)电光源(5)辅助电源2. 依据化学电源的构造不同方式分类:(1)蓄电池(又称化学电池)(2)燃料电池3. 依据原理或工作方式划分:(1)原电池、二次电池(2)原电池:也称干电池,使用后不能复原;(3)二次电池:使用后可通过外界电源复原;(4)生物电池:利用生物体内基液化学能转移到电能;(5)太阳能电池:利用光能转换为电能;(6)燃料电池:利用化合物的燃烧产生电能;化学电源的组成:1. 正极(正极材料、正极集流体和正极的连接线)2. 负极(负极材料、负极集流体和负极的连接线)3. 电解质(导电道、填液和隔膜)4. 包装(密封部件和外壳)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化学电源是一种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它是通过化学反应来产生电能,并通过外部电路将这种能量输出。
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正极和负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子流动。
这种电子流动被引导到外部电路中,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电源的工作过程:1. 正极发生氧化反应,释放出电子,形成氧化物离子;2. 电子沿着外部电路流动到负极;3.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接受电子,形成还原物质;4. 正极和负极之间的离子通过电解质进行传递,完成氧化还原反应;5. 通过外部电路流动的电子和离子重新结合,形成原料,化学反应再次开始。
化学电源知识点汇总总结
化学电源知识点汇总总结一、化学电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化学电源是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的装置,也称为化学电池。
化学电源的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从而产生电流。
化学电源主要包括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类型。
1.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
正极和负极之间通过电解质隔膜隔开,当正极和负极连通时,化学反应发生,产生电流。
化学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正负极之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产生电流。
2. 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是一种利用氢气或其他可燃气体与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电能的装置。
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产生电流。
二、化学电源的分类化学电源主要包括化学电池和燃料电池两种类型,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可以进一步进行分类。
1. 原电池和二次电池原电池是一次性使用的化学电池,其化学反应发生后无法逆转。
二次电池则是可以重复充放电的化学电池,例如铅酸蓄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
2. 燃料电池的类型燃料电池可以根据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的不同进行分类,常见的燃料电池包括氢氧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等。
三、化学电源的应用化学电源作为一种高效的能源转化装置,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1. 电动汽车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电动汽车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燃油车的首选。
电动汽车采用电池组作为动力来源,其中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
2. 便携式电子设备化学电源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
3. 家用电器化学电源也被应用于一些家用电器,例如手提吸尘器、电动工具、无线电话等。
这些设备通常采用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
4. 航空航天领域燃料电池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飞机、无人机和宇宙飞船等。
5. 新能源领域燃料电池也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领域,例如太阳能和风能的储能系统,通过燃料电池将太阳能和风能转化为电能。
第一章 化学电源基础-1
4.
两电极间必须有离子导电性的物质即电解质,提供电池内部离子导电
5. 实际使用的电池还应满足:电动势高;比容量大;放电时电压降低随 时间变化小;维护方便、贮存性及耐久性优异;价格低廉等
20
1.2.2 化学电源的组成
1.
电极
(1)电极的构成:电极(包括正极和负极)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物质,其次 是骨架等辅助成分,也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
1.2.2 化学电源的组成
1.
电极
(2)电极的类型:根据电极反应的性质区分
(b)第二类电极: 由金属上覆盖一薄层该金属的难溶化合物(盐、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然 后浸在含有该难溶化合物相同阴离子的溶液中所构成,例如银氯化银电极 和甘汞电极 电极反应式 AgCl + eHg2Cl2 + 2e电极电势表达式
电极反应式
氢电极 氧电极
2H+ + 2eO2 + 2H2O + 4eCl2 + 2e-
H2 4OH2Cl-
30
氯电极
1.2.2 化学电源的组成
1.
电极
(2)电极的类型:根据电极反应的性质区分
(d)气体电极: 电极电势表达式
氧电极 氢电极
RT H+ (H+ /H ) ln 2 zF PH2
2Ag + 2OH-
电极 电极反应式
28
H+ | Ag + Ag2O Ag2O + 2H+ + 2e2Ag + H2O
1.2.2 化学电源的组成
1.
电极
(2)电极的类型:根据电极反应的性质区分
(c)氧化还原电极(又称第三类电极):
化学电源与测试
化学电源与测试化学电源是将物质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外壳等组成电极是电池的核心部分,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架组成。
对活性物质的要求是电化学活性高,组成电池的电动势高,即自发反应的能力强,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大,在电解液中的化学稳定性好,电子导电性好。
电解质在电池内部正负极之间担负传递电荷的作用,要求比电导高,溶液欧姆电压降小。
对固体电解质,要求具有离子导电性,而不具有电子导电性。
隔膜的作用是防止正负极活性物质直接接触,防止电池内部短路。
要求化学性能稳定,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对电解质离子运动的阻力小,是电的良好绝缘体,并能阻挡从电极上脱落的活性物质微粒和枝晶的生长。
外壳是电池的容器,要求机械强度高、耐振动、耐冲击、耐腐蚀、耐温差的变化等。
电化学反应过程电能与化学能的重要转变装置是原电池与电解池。
前者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电能,后者是通过电能制取化学物质。
两者一般都包含下列电极反应步骤:(1)电极作用物质自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迁移,即液相传质步骤;(2)在电极表面吸附,脱出溶剂壳,配合物解体等电极放电反应前的步骤,又称前置表面转化步骤;(3)在电极表面放电步骤,又称电化学步骤;(4)放电后在电极附近的表面转化步骤,又称随后转化步骤;(5)产物生产新相,例如生成气泡离开电极或形成固态结晶的步骤。
化学电源的性能1、原电池电动势在等温等压条件下,当体系发生变化时,体系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小等于对外所作的最大膨胀功,如果膨胀功只有电功,则式中:n——电极在氧化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计量系数。
上式揭示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最高限度,为改善电池性能提供了理论根据。
2、电池内阻电池内阻有欧姆电阻和电极在电化学反应时所变现的极化电阻。
欧姆电阻由电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组成。
隔膜电阻是当电流流过电解液时,隔膜有效微孔中电解液所产生的电阻。
极化电阻是指电化学反应时由于极化引起的电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引起的电阻。
化学电源复习提纲
化学电源复习提纲第二章化学电源概论1、化学电源按电解液类型分类:酸性电池、碱性电池、中性电池、有机电解质溶液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熔融盐电解质电池按工作性质及储存方式:一次电池(锌锰电池、锌银电池、锂二氧化锰电池)、二次电池(镉镍电池、铅酸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锂离子电池)、储备电池(锌银电池、热电池、镁氯化铜电池)、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碱性燃料电池)物理电源?2、化学电源的工作原理:放电时:负极—氧化—阳极正极—还原—阴极(电流方向分外电路和内电路)充电时:负极--还原—阴极正极--氧化—阳极(充电电压高于电动势)化学电源的组成:(1)电极:①活性物质(决定了电池的基本特性):正极电极电势大于零,负极电极电势小于零;电化学活性高;重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大;于电解液中化学稳定性好;有高的电子导电性;丰富便宜②导电骨架(能把活性物质与外线路接通并使电流分布均匀,且起支撑性物质的作用):机械强度好;化学稳定性好;电阻率低;易于加工(2)电解质(保证正负极间的离子导电作用,有的还参与成流反应):化学稳定性好,减小电池自放电;电导率高(3)隔离物(防止电池正极与负极接触而导致短路):电子的良好绝缘体,防止电池内部短路;隔膜对电解质离子迁移的阻力小;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有一定机械强度及抗弯曲能力;丰富低廉(4)外壳:良好的机械强度、耐震动、耐冲击、耐高低温变化、耐电解液腐蚀只有锌锰干电池是锌电极兼做外壳3、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实现条件:①失e与得e必须分在两个区域中进行(与一般氧化还原反应不同)②物质在进行转变时电子必须通过外电路(与电化学腐蚀的微电池不同)4、电池反应的特点:①反应在界面进行,有电荷和物质转移②反应总是“共轭”,两个反应分隔③电池极性反应(充放电时阳极阴极,同上2)④电子必须经过外电路5、电池材料选择原则:①电动势高;②电化当量低;③电化学活性高提高比表面;④电解质稳定性高;⑤环境友好;⑥活性物质导电性好;⑦来源丰富价格便宜6、电池的电动势和开路电压:电动势≥开路电压开路电压:电池在断路时电池两极的电压差电动势:根据电池反应,应用热力学方法的计算值(look P5) ΔG= -nFERed1+Ox2 → Red2+Ox1ΔG= ΔG0+RTln( [Red2][Ox1] / [Red1][Ox2]) E=E0-(RT/nF)ln( [Red2 ][Ox1] / [Red1][Ox2])7、电池的内阻:电流通过电池内部受到的阻力(包括欧姆电阻 极化电阻)极化电阻包括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V =E -I (R Ω+Rp )《V :工作电压 E :开路电压I :电流 R Ω:欧姆电阻 Rp :极化电阻》8、电池的放电电压和充电电压:放电电压:电池在放电时电池两端的电压(结冰);放电初始电压:开始几秒种;放电平台电压;放电终止电压;过放电放电方式:恒阻放电、恒流放电、连续放电、间歇放电充电电压:电池在充电时电池两端的电压(冰融化);充电初始电压:开始几秒种;充电平台电压;充电终止电压;过充电; 充电方式:恒压、恒流、脉冲充电9、电池的容量和比容量电池的容量: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可以从电池获得的电量。
化学电源知识点总结手写
化学电源知识点总结手写一、电化学基础知识1. 电化学基础概念电化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电荷传递过程和电能与化学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科学。
在电化学中,电化学反应是调控电流的传递行为,电解质是电导性的物质,具有带电离子的特性。
电化学反应包括还原和氧化两个反应过程。
2. 电池和电解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电池由正极、负极和电解质组成,正负极之间存储着化学反应所释放的电荷。
电解槽则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通过电流传递使得电解质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 电极和电解质电极是电化学反应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地点,分为阳极和阴极,通常是导电材料的簇集;电解质是电解槽中充当离子或电子传递媒介的物质,有机电解质和无机电解质两种类型。
4. 电解质溶液和离子传递电解质溶液是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子状态,电解质呈现不同的离子状态,离子传递是电化学反应中电池中所需要的机制。
二、电化学反应及其应用1. 电解质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是通过电流传递,使得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常见的电解质溶液有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
2. 电化学反应在电池中的应用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通过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来驱动电子流动。
常见的电池有干电池和蓄电池,它们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来存储和释放电能。
3. 电解质在电解槽中的应用电解槽是一种利用电能来促进化学反应的装置,通过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传递来实现金属电镀、水电解等工艺。
4. 电化学反应在能源领域的应用电化学反应在能源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电解水制氢等技术,通过利用化学反应转化能量,实现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
三、电化学测量和分析技术1. 电化学测量的基本原理电化学测量是利用电化学方法来进行化学物质的分析和测量,通过测定电化学反应中的电流、电势、电荷等参数来推导出样品的浓度、反应速率等信息。
2. 电化学分析方法电化学分析方法包括电位滴定法、电化学计量法、极谱法、循环伏安法、交流伏安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化学反应速率、电化学行为等进行准确测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术语解释
• 6. 电池内阻:电池的内阻R内又称全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 池内部时所受到的阻力。 • 7. 初始工作电压:通常将放电开始的瞬时内(约几秒) 测得的电压称为初始工作电压。 • 8. 终止电压:电压下降到不宜再继续放电的最低工作压 称为终止电压。 • 9. 充电电压:蓄电池放电后,用一个大于开路电压的直 流电源对它进行充电时所选择的电压就是充电电压。 • 10.电池容量:电池的容量是指一定放电制度下(I 放、T放、 V终一定)从电池获得电量的值。单位常用安培小时(Ah) 表示。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二.电池的贮存性能 化学电源特点之一,是指在使用时能够输出电能有用时能够 贮存电能。在一定条件下容量自行降低的这一现象也称为自放 电。 电池在贮存过程中容量下降的原因是自放电。自放电速度用 单位时间内容量降低的百分数(%表示) η荷%=(C前-C后)/ C前.L×100% 式中C前 、C 后 为贮存前后的容量,L为贮存时间。常用天、 月或年计算。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自放电的大小亦可用电池搁置到规定容量时的天数表示,称 为搁置寿命。 电池既使是干贮存,也会由于密封不严,进入水份,空气等 到物质造成自放电。 影响自放电的因素有贮存温度,环境的相对湿度,以及活性 物质、电解液、隔极和外壳等带入的有害杂质。 计算: 计算: 工作电压 V = 工作电流 I 工作电阻 Ω V:伏特 :欧姆 I:安培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化学电源品种系列甚多,其性能各异,但通常包括电性能, 机械性能,贮存性能。 一.电性能 (一)电池的电动势 指电池开路时,即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正负极之间的平衡电压。 (二)电池的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是两极间所联接的外线路处于断路时,两极间的 电位差。测开路电压时,测量仪表内不应有电流流过。一般使 用高阻电压表,如果测量仪表中有电流流过,测得的电压就不 是开路电压。
一、术语解释
• 21. 放电平台:是指放电时,电压高于1.2V时的表现性能。 • 22. 一次电池:(也叫原电池)是指电池放完电后,用户 不能再第二次使用的电池。 • 23. 可再充电电池:(也叫二次电池或蓄电池)指电池在 放电后,通过充电能使活性物质复原的电池。通常可循环使 用几百次甚至几千次。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三)内阻 电池的内阻R内 又称全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内部所受到的阻 力。由于内阻的存在,电池的工作电压总是小于电池电动势。 影响电池全内阻(R内)的各因素: 欧姆内阻(R )的大小与电解液,隔膜电极材料的性质有关。 隔膜的欧姆电阻与电解质种类、隔膜的材料、孔率和孔的曲折程 度等因素有关。
二、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4) 外壳(电池容器)——它起到容器的作用。现有 的化学电源中,除锌锰电池(圆柱型、方型是锌电极 兼作外壳外,其它各类化学电源均不用活性物质作容 器,即是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要求外壳材料能 经受电解液对它的腐蚀,此外尚需注意在使用中对外 壳特殊机械性能方面的要求。如必须的强度,耐振动、 抗冲击和加速度以及耐高低温等。
四、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放电时间:初始放电时间到终止电压的总时间。一般用小时 (h)表示。 放电容量(A h /mAh)=工作电流(I)×放电时间(h) 终止电压:放电测试要求达到的最低电压。 中点电压:放电测试要求达到的最低电压时间(h)的中 点时间(1/2h)工作电压值。
谢 谢 !
化学电源基础
目录
• 术语解释 • 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 化学电源性能释解
电性能 电池的贮存性能
一、术语解释
• 1. 电源:化学电源是一种把化学能转变为低压直流电能 的装置,通常把它叫做电池。 • 2. 电动势:电池开路时,即无电流能过电池时,正负极之间 的平衡电位之差为电池的电动势。 • 3. 开路电压:开路电压是两极之间所联接的外线路处于 断路时,两极之间的电位差。 • 4. 成流反应:电池工作时电极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称为 成流反应。 • 5. 工作电压:电池的工作电压是电池在闭路负载时的电 压,又称负载电压或放电电压。
二、化学电源Βιβλιοθήκη 作原理电池中的正负极是由不相同的材料制成的,插入同 一种电解液的正负极均将建立自己的电极电位。 只有两个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不断地进行,闭合 通路中的电流才能源源不断地流过。这就是化学电源 的工作原理,即将化学电能直接转变成电能,电池工 作时电极上进行的电化学反应称为成流反应。电池充 电时,情况与放电时相反,正极上进行氧化反应,负 极上进行还原反应,溶液中离子的迁移方向与放电时 相反,此时的充电电压高于电动势。
二、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3) 隔离物——又称隔膜、隔板,它的主要作用是防 止正负极间形成电子导电通路。 隔离物应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与活性物质或电解液 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它应是电子导电的绝缘体,但对 离子适移的阻力应该最小,还要求它有一定的机械强 度和抗弯曲能力。最后要求隔离物价格低廉,资源丰 富便于大批使用。 常用的隔离物有棉纸、浆层纸、微孔橡胶、水化纤维素、 尼龙布、玻璃纤维等。具体用哪种材料,因电池不同 而异。
一、术语解释
• 11. 理论容量:理论容量是假设活性物质全部参加放电反应 时所给出的容量。 • 12. 实际容量:实际容量是指在一定的放电条件(温度放 电率,终止电压等)下,电池所能输出的电量。 • 13. 额定容量:(标称容量)所谓额定容量系指在规定的 放电制度下,由制造厂标明的电池所能提供的安时容量的最 小值。即指在25℃,0.2C放电至1.0V时最低放电量。用mAh 表示容量。 • 14. 放电率:放电率是电池额定容量与放电时间的比值。 系指电池在规定时间内,放出其额定容量时所输出的电流值。 • 15. 比容量:单位质量或单位体积电池所给出的容量称为 质量比容量或体积比容量。
二、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化学电源作为一个能量转换装置,在实现化学能直 接转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中,必需具备两个必要的条 件: 氧化和还原反应中得失的电子必须能过外线路。任 何一个电池都包括四个基本部分:电极(包括由两不 同材料分别制成的正极和负极)电解液、隔离物和外 壳。
二、化学电源工作原理
(1) 电极——它是电池的核心,由活性物质和导电骨 架组成。活性物质是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活 性物质又称活物质,多为固体但是也有液体和气体, 导电骨架的作用是能把活性物质与外线路接通并使电 流分布均匀,另外还起到支撑活性物质的作用。 (2) 电解液——它保证正负极间的离子导电作用,有 的电解液还参与成流反应。电解液本身不应与活性物 质发生速度可观的化学反应,它该是挥发性小,易于 长期贮存,化学成分稳定的物质。 电解液的形态和种类很多,从种类看,水溶液居多, 还有有机溶剂、电解质、熔融盐电解质等。电解液的 形态多为液体,也有固体。
一、术语解释
• 16. 自放电:电池在贮存过程中容量自行下降的现象中自放 电。 • 17. 循环周期:蓄电池经历一次充电和放电称为一个周期 (或一次循环)。 • 18. 电池能力:电池的能力是指电池在一定放电条件下对 外作功所能输出的电能。通常用瓦时(wh)表示。 • 19. 比能量:单位质量的电池输出的能量称为质量比能量; 单位体积电池输出的能量称为体积比能量。 • 20. 电池组:几个电池通过连接片组合在一起,通常分为 串联连接,并联连接。
三、活性物质的选择
活性物质选择的最基本原则是以最低量的物质产生最高量的 电能,同时经济上应该最小的花费取得尽可能多的电能,具体 的原则如下: (1)为了使电池具有较大的电压值,选取的正极活性物质的 电极电位该尽量正,而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极电位应该尽量负。 (2)无论正负极活性物质均应选取电化当量小的物质。(所 谓电化当量就是产生单位电量所消耗的活性物质的重量)。 (3)活性物应具有较高的电化学性,即有较大的交换电注密 度值。 (4)活性物质贮存于电池中应该稳定,不与电池中的其他物 质反应。 (5)资源丰富,价格低廉,便于制造。